長城贊

長城贊

長城贊是由羅哲文創作的一副對聯,一副全面讚美長城的長聯,是對聯中的珍品。 全聯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容博大,意義深遠;是對聯中的精品,能給長城增色生輝。上聯從時間起筆,點明長城是經過幾千年的艱苦勞動而完成的;下聯從空間入筆,描繪長城的雄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長城贊
  • 外文名稱:Great Wall Praise
  • 文學體裁:對聯
  • 作者:羅哲文
對聯正文,對聯翻譯,思想感悟,作者簡介,長城介紹,其它信息,漢代長城,南北朝長城,隋代長城,金代長城,明代長城,教案,

對聯正文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築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跨峻岭,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里。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太空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對聯翻譯

從春秋時期開始,經歷秦漢朝,到遼金時代,再到元明時代,一共兩千年。數不盡的將帥差役,眾多黎民百姓,費盡移山的心力,才修築了這偉大建築。長城是中華民族堅強毅力、聰明智慧的象徵,是中華兒女辛勤汗血的凝聚,是中華民族不朽的豐碑。
跨越崇山峻岭越荒漠高原,橫渡沙漠,路經懸崖峭壁,縱橫十萬里。看不盡長城上的烽台垛口,雄關隘口,好似是明珠玉帶一般,點綴著祖國的錦繡山河。在大地上起伏奔騰,像一條龍似的飛舞盤旋,在遙遠的太空都能看見這偉大的建築,給世界增添壯麗的光彩。

思想感悟

本文是一副長對聯。記敘了長城的悠久歷史,描繪了長城綿亘萬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讚美了黎庶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表達了作者對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讚美,洋溢著濃厚的民族自豪感。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標誌,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長城,連線著平原與荒原;長城,承載著歷史與未來。長城,這條象徵著中華文明古國的巨龍,不愧為人類一大奇觀。

作者簡介

羅哲文(1924~2012.05.14),四川宜賓人。1940年考入中國營造學社,師從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等。1946年在清華大學與中國營造學社合辦的中國建築研究所及建築系工作;1950 年後,先後任職於文化部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文物檔案資料研究室、中國文物研究所等,一直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維修保護和調查研究工作。
長城長城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塔》、《中國古代建築簡史》、《長城》、《長城贊》、《長城史話》和《中國帝王陵》等。
生前任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

長城介紹

The Great Wall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像,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等14個省、市、自治區。
沿革長城是由烽火台列城單體建築發展起來的 。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而後用城牆把它們聯繫起來,便成了長城。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民族諸侯爭霸,相互兼併,出現了秦、楚、齊、燕、韓、趙、魏等幾個大國。它們彼此之間為了防禦,利用原來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脈,逐段構築城牆和關塞並將其聯繫起來,構成長城這一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但規模較小,互不連貫。約公元前7世紀 ,楚國最早修築長城。其後,從公元前6~前4世紀前後,齊、燕、趙、秦、魏、韓各國也相繼修築了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並滅六國 ,建立起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為防禦匈奴侵擾,大規模修築長城。以後,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均大規模修築或增築長城。明代是長城修築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其修築規模之宏大,防禦組織之完備,所用建築材料之堅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個朝代。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長城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
[特殊關口的名稱---門]
在萬里長城上有許多關口。這些地方多以“關”、“口”命名。而在張家口的長城處,卻以“門”命名,謂之“大境門”。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它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我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蹟。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
長城關隘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莊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 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 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司馬台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 、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 、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全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台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堡等。

其它信息

長城雄姿 戰國長城 戰國時期的長城是諸侯國家互防長城,規模較小,互不連貫。
①楚國長城
楚長城築於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據史料推測,其位置當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地處楚國都城的西北和東北面,用於防禦鄰國的進攻。
②齊國長城
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線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
③中山國長城
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 前369 )。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
④魏國長城
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
⑤韓國長城
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
⑥秦國長城
秦自商鞅變法以後,在七國中政治和軍事上占據優勢,但秦北方的遊牧民族東胡和樓煩,經常南下騷擾 ,因而秦在其北部邊界修起長城作為防禦。其位置,自今甘肅岷縣臨洮)起,沿六盤山北走,止於黃河邊。
⑦燕國長城
燕為防止北方東胡、林胡、樓煩等小國的侵擾和防備南方齊國的報復 ,修築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兩道長城 。公元前290年,燕國沿燕山山脈修築了北長城。約自今河北張家口東北,渡遼河到達古襄平(今遼陽)。這是戰國時最後出現的一條長城。易水長城是對易水的堤防進行擴建而築成的,用來防齊、趙,保衛燕國下都——易水城。大致自今河北易縣的西南,達於文安之南。⑧趙國長城。趙築有南、北兩道長城。其中南長城又稱漳滏長城,在趙國南境。主要為御魏而建 。漳、滏兩水在今河北臨漳磁縣境內,可見這段長城在漳水北岸,臨漳、磁縣一帶。
秦始皇萬里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一方面拆除各國原有的長城,剷除了人為的障礙;另一方面為抵禦北方匈奴的侵犯,派大將蒙恬駐守北方邊境,並把秦、燕、趙長城連為一體,建成萬里長城。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向東到陝西綏德黃河邊,與從河套高闕西來的趙國北長城連在一起,渡黃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國北長城,抵達遼東。長城的修建從始皇三十年( 前217 )開始,約到三 十七年結束。

漢代長城

漢長城的修築,除軍事上的防禦之外,西部長城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
①西漢長城
漢武帝時,北方匈奴經常發兵進犯。為抵禦匈奴首先修繕秦始皇時期的長城並沿河西走廊新築長城。元狩二年( 前121 ),開始建築河西長城,通稱“邊牆”。前後約歷時20年。西漢河西長城東自今甘肅永登,西到新疆羅布泊。在“邊牆”沿線,建築亭障和烽燧。根據《居延漢簡》記載,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規定。
②東漢長城
光武帝劉秀為防禦匈奴侵擾,保衛國都洛陽,於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在河西長城以南地區修築了四條長城:其一位於今山西離石縣至陝西鹹陽東南之間;其二位於今陝西高陵縣東至山西安邑縣之間;其三位於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陘縣之間;其四位於今河北定州市南至臨漳縣之間。

南北朝長城

①北魏長城
北魏為防禦北部的柔然和契丹南下擾掠,修築了長城。據《魏書·明元帝紀》記載:明元帝泰常八年( 423 )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縣),西至五原(今內蒙古五原縣),延袤1000千米以上。又在太平真君七年( 446 ),築“畿上塞圍”。所謂塞圍,是比長城低薄些的土牆,用以補長城之不足。它東起今山西廣靈西面上谷,直達黃河東岸,環繞於首都大同,有保衛首都之意。
②東魏長城
公元549年 ,東魏東遷於鄴後,也修築了一段長城。西起今山西靜樂縣,東至今山西原平
③北齊長城
北齊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西部北周,先後幾次大築長城,其規模稍次於秦長城。北齊天保三年(552)在西北境修築長城,南起今山西離石縣西北黃櫨嶺,北至山西朔州西。天保六年 ,皇帝下詔 ,徵發180萬人修築長城,自今北京居庸關南口,西至今山西大同天保七年,又大規模修築長城,除天保三、六年所修築的兩處長城外,又向東新築長城,至今山海關海邊止。天保八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今山西偏關以東老營附近起,東經雁門關、平型關,到達山西下關附近。為防禦北周 ,公元563年 ,齊武成帝修築了今山西、河北交界處沿太行山走向的南北向長城,即今阜平之間的長城。天統元年( 565 ),對天保八年所築內長城進行修葺,並增築新城,自下關附近起,東達居庸關與外長城相接合。齊前後修築長城達1500千米,約30千米設一戍,並在險要地方設定州鎮25所,用以駐兵防守。
④北周長城
為防禦北方突厥、契丹犯邊 ,周靜帝於公元579年 ,對原北齊長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築,西自雁門,東至碣石。

隋代長城

為了防禦突厥騷擾,隋王朝7次修築長城。主要是對原有長城進行修繕,新增修築不多。唐取代隋後,國威強盛,在北方大破突厥,邊界遠在長城以外,長城已失去了作用,無需修築或增築。宋朝雖統一了中原,但北部有遼、金的對峙,所轄範圍已在原來秦、漢、北朝長城的南面,長城南北許多地方均被遼、金兩國占領。後宋王朝勢力又退到長江以南,更談不到修築長城。遼代對長城的修築,僅清寧四年
(1058)在鴨子河與混同江之間修築了一段,規模不大。

金代長城

公元1115年金王朝建立後,為防禦西北邊陲的蒙古人進攻,修築了明昌舊城和明昌新城兩道長城。明昌舊城舊稱兀朮長城或金源邊堡。據《黑龍江省志》記載,呼倫縣北,根河之南,有城東端起烏蘭哈達之北,沿海拉圖山脈,北折而西,至暖水河而盡。明昌新城在明昌舊城之南 ,又稱金內長城、金壕塹、邊堡等。西起今黃河河套陝西段 ,東達今黑龍江省松花江。元代,蒙古族統治整箇中國,版圖地跨歐亞,長城對他們意義不大。但為了防止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起兵反抗,檢查過往客商,也對原來長城的許多關隘險要處加以修繕,設兵把守。

明代長城

明滅元朝以後,為防止蒙古族再次南下,200多年中從未中斷對長城的修築。大多是沿著北齊、北魏所築的舊長城進行修築。今人看到的長城,絕大部分是明弘治時期所修。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道,到山西偏關附近的老營相合,被稱為內、外長城或里、外長城。里長城從居庸關西南出,經今河北進入山西至老營。外長城自居庸關西北,進入山西,沿內蒙古、山西交界往南達於偏關、河曲。長城關隘、險口很多,其中居庸關、倒馬關、紫荊關靠近當時首都北京,稱為內三關;自此往西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稱外三關。內外三關是保衛京師的重要關口,常派重兵把守。清朝滅明以後,由於政治、軍事的發展,改變了統治策略,採取“懷柔”政策,利用宗教信仰拉攏蒙、藏各族上層王公貴族,用思想統治代替了軍事防禦,不大修築長城。
縱觀長城的歷史,自春秋以來,除漢族各王朝的統治集團修築長城外,中國其他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如北魏、北齊、北周、遼、金等朝代也都修過長城。就是蒙古民族統治的元朝也曾對一些長城的關隘、烽火台進行維修利用。長城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豐碑。北京慕田峪長城
建築構造長城作為防禦工程,主要由關隘、城牆、烽
火台3部分組成。
關隘 關隘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駐兵據點,位置多選擇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整個關隘構造,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①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工程,特別堅固,內外檐牆多用巨磚、條石等包砌,內填黃土、碎石,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頂寬4~5米,還有上、下城牆的馬道和梯道。在城牆的外檐上築有供鎡望 和射擊的垛口,在內檐牆上築有高約1米多的宇牆(或叫女牆),以保護人馬不至於從牆頂跌落 。
②城門。是平時進出關口的通道,戰時是反擊敵人的出口。門洞內裝有巨大雙扇木門,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
③城門樓。城門上方均築有城門樓,它是戰鬥的觀察所和指揮所,也是戰鬥據點。城門樓多為一層、二層或三層的木結構及磚木結構的建築物。
④瓮城。是在預想敵人主攻方向的城門外,再構築一個“П”形的城牆,形成二道城牆,其作用是增大防禦縱深,加強城門的防禦能力。
⑤羅城。是在預想敵人主攻方向的瓮城外,再構築一道“П”形城牆,它比較長,除能掩護瓮城外,還能掩護內城城牆較長的地段。在羅城的城牆上,一般也建有城樓,用以觀察敵情,指揮作戰。在城牆兩端,建有箭樓,以加強鎡望和巡邏。
⑥護城河。在城關四周一般均有護城河,為關城的又一道防線。它是築城挖掘土方時形成的,後來再引入河水。城牆 城牆是聯繫雄關、隘口、敵台等的紐帶。平均高約7~8米,在山岡陡峭的地方,城牆比較低。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體,牆基平均寬約6.5米,頂部寬5.8米,斷面上小下大成梯形,使之穩定不易倒塌。牆結構據當地自然條件而定,主要有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磚砌牆、磚石混合砌牆、石塊壘砌牆和用木材編制的木柵牆、木板牆等。城牆除主體牆身外,上面還有許多構造設施。
①券門。在牆身里側一面,每隔不遠有一個用磚或石砌成圓形的拱門稱券門。券門內有磚或石梯通到城牆頂上,守城士兵可由此上下。
②垛口。在城頂外側的迎敵方向 ,修有高約2米 的齒形垛口(即雉堞)。每個垛口的上部有一小口叫鎡望口,用來鎡望來犯的敵人;垛口下部有一小洞,叫做射眼,用來射擊敵人。
③城台。在城牆上每隔200~300米 築有一座高 出城牆頂面1米左右的台子,突出於迎敵方向的牆身以外。外側砌有垛口,戰時居高臨下,從側翼射殺架梯登牆的敵人。城台根據用途、構築情況不同分為牆台和敵台。牆台的台面與城牆頂部高低差不大,只是凸出一部分於牆外,外側砌有垛口,是平時城上守兵巡邏放哨的地方。台上還建有遮風避雨的簡單房屋,叫鋪房 。
敵台即騎牆的墩台,高出城牆之上,有兩層或三層。守城士卒可住在裡面,並可儲存武器、彈藥。八達嶺處的敵台多分上下兩層,下層可住十餘士卒,四周有視窗供觀察和射擊,有木製樓梯可登至樓頂,樓頂地面平整,四周牆上有垛口,可供鎡望和射擊。此外,城牆牆面上還有排水溝,用來排除城牆頂部的積水以保護牆身。
烽火台 烽火台也稱作烽燧、烽堠、烽台、煙墩、墩台
狼煙台、亭、燧等。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遞軍情的建築 。
如遇有敵情,白天燃煙(也可懸掛旗子、敲梆、放炮),夜
間燃火(或點上燈籠)。烽火台通常設定在長城內外最易鎡
望到的山頂上,一般是土築或用石砌成一個獨立的高台,台
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
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房等建築。
城、堡、障、堠 在長城防禦工程系統中,還有一些與
長城相聯繫的城、堡、障、堠等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大都建
築在長城內外,供兵卒居住和防守用。這裡所指的“城” ,
不是州、郡、縣城,而是與長城關聯的防禦性建築,城的面
積不大,城與城之間相距數十里不等。“障”,也是一種小
城。一些古代文獻上說是山中小城。“障”與“城”的區別
主要是“城”的大小不一,“城”內有居民居住,而“障”
只住官兵,不住居民,障的大小和形式比較統一。也有城和
障結合在一起的,既住士卒,又住居民。“堠”即候,又稱
作“斥候”,是一種用來守望的建築,構造較簡單,常與亭
(烽火台)配合使用,往往“亭候”並稱。明朝的“堡”城
與漢代的“城障”相似,也是用來駐防的,“堡”往往有城
牆圍繞,也稱作城堡。有些堡內還有烽火台,也住有居民 。
明長城沿線的城多與關口相結合,以堵塞和抗擊敵人入侵 。
防禦體系長城整個布局有主幹,有分支,沿線設立許
多障、堡、敵台、烽火台等不同等級、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
的建築物,構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這個體系中每一個小
據點都通過層層軍事與行政機構和中央政權機構相聯繫。從
防禦角度,通常把長城沿線分成幾個防區。秦始皇時期,在
長城沿線上設立了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
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12個郡,以管轄
長城沿線各地方,進行分段防禦。明朝為便於對長城沿線的
防守,劃分成九個防守區段,稱之為“九邊”,每邊設鎮守
(總兵官),即遼東、薊、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寧夏、
固原、甘肅九鎮,謂之九邊重鎮。九邊九鎮之外,為了加強
京城的防務和保護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需要,於嘉靖三十
年(1551)又在北京的西北增設了昌鎮和真保鎮,共為十一
鎮,構成了九邊十一鎮的防禦布局。
意義
長城修築距今已有2000多年,雖已失去防禦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顯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反映中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表現中國古代各族勞動人民的堅強毅力與聰明才智,體現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此外,以長城作為歷史標尺,可為研究長城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的變遷和自然事件提供參考。長城工程浩大,規模宏偉,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古老的長城經過修整,許多區段成為遊覽勝地。山海關 、八達嶺和嘉峪關3處長城區段 於1961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2006年將長城整體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此副長聯像一段信筆而成的散文,其句式整齊,意境開闊,內容博大。整副長聯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義深遠,表達了對我中華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讚美,洋溢著濃厚的民族豪情。本對聯,上聯從時間起筆,最後盛讚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及長城的深廣歷史、現實意義;下聯從空間入筆,描繪長城的雄姿:蜿蜒盤旋,起伏奔騰,壯麗磅礴,如玉帶,似明珠,最後指出長城在世界在人類歷史上豐碑式的地位。全聯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容博大,意義深遠,表達了對中華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讚美,洋溢著濃厚的民族豪情。 上聯主要講三層意思:①時間(兩千多年)②人員(將帥吏卒,黎庶百工)③象徵意義(中華民族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 下聯主要講三層意思:①空間(經過的地方多)②雄姿(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③讚美長城(世界奇觀。)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自主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二)技能目標:
學會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長城的歷史悠久以及所凝聚的民族智慧。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
學生通過學習,充分體會人們對中華長城的讚美和所抒發的民族自豪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長城的歷史悠久以及所凝聚的民族智慧,抒發對長城的讚美。
四、學情分析
課程標準中指出:六年級學生能夠能用國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夠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情引趣
課前設計一段談話,通過和孩子聊自己對長城的了解和認識,交流相互查閱的資料。(拉近孩子們與長城的情感距離,同時引發了孩子關注長城的目光,激發了學習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為後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2.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對聯,解決生字詞語;能讀準確,讀通順,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大意。
(2)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引導學生聯繫對聯的上下看一看上下聯分別是從哪些方面讚美了長城。
(3)教師補充介紹有關長城和對聯的知識;簡介作者羅哲文
師範讀對聯。
生自讀,師領讀。
生再讀,指生讀。
3.深入探究、品讀感悟
教師指導學生通反覆吟誦體悟、圈畫動詞、抓住修辭、展開想像,體悟長城之縱橫、氣勢之磅礴。
(1)這是一副對聯,一副全面讚美長城的長聯,是對聯中的珍品。
(2)上聯從時間起筆,點明長城是經過幾千年的艱苦勞動而完成的。接著指出在修築長城過程中“將帥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最後盛讚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及長城的深廣的歷史、現實意義。
(3)下聯從空間入筆,描繪長城的雄姿:蜿蜒盤旋,起伏奔騰,壯麗磅礴,如玉帶,似明珠,最後指出長城在世界在人類歷史上的豐碑式的地位。
(4)全聯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容博大,意義深遠;是對聯中的精品,能給長城增色生輝。
4.朗誦課文。
聯繫上下聯,通過多元誦讀如:指名讀、男女生讀、比賽讀、齊誦、配樂讀等形式,充分表達和抒發對中華長城的讚美之情和民族自豪之情。
5.小結:對聯常識。
6.交流有關歌詠長城的詩詞;
《過八達嶺有感》明熊偉
《詩三首》清魏源
《登萬里長城》清康有為
7.呼籲大家保護長城。
六、板書設計
歷史悠久
上聯 {勤勞智慧 } 時間角度
長城贊{ 巍峨豐碑}
綿延萬里
下聯 {玉帶明珠 } 空間角度
雄偉壯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