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

上谷

上谷郡始建於戰國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清史誤將古上谷郡郡治認為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故至今在宣化城中屹立有古上谷郡的牌坊),因建在大山谷上邊而得名。當時,燕昭王派曾在東胡做人質歸來的大將秦開擊敗東胡,使東胡北退千餘里,將燕國的北部疆土拓展至遼東。其後,沿北部邊界修築長城,置上谷、漁陽(治今北京密雲一帶)、遼東(治今遼陽市)、遼西(治今遼寧義縣西)、右北平(治今內蒙古寧城縣)五郡,上谷郡是燕國北疆西部第一郡。

上谷郡為燕國北長城的起點。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擁軍都俯視中原,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台山與代郡毗鄰,匯桑乾、洋河、永定、媯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張家口市懷來縣宣化縣涿鹿縣赤城縣沽源縣以及北京延慶縣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谷
  • 古稱:沮陽,造陽
  • 始建年:公元前283年
  • 始建國:燕國
  • 今址:河北省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
  • 廢棄年:525年
歷史沿革,沮陽遺址,訛傳,

歷史沿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谷郡亦名列其中。郡設郡守,也稱郡將,本為武官,後漸為地方行政長官。
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改稱太守,太守之下設郡丞郡尉,分管民事和軍事。漢代飛將軍李廣就曾任上谷郡太守。
秦漢時期,上谷郡下轄十六個縣(漢棄斗辟縣後為十五個)。
三國曹魏時郡治曾移至居庸,大古城仍為沮陽縣治所;西晉時上谷郡治又遷回沮陽。
五胡十六國中的後趙前燕前秦後燕諸朝,上谷郡轄地範圍雖幾經變化,但郡治城卻一直沿用。
南北朝時期,北魏改上谷郡為平原郡,仍與沮陽縣同治。北魏以後上谷郡與沮陽縣從記載中消失。據史料記載: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邊民起義,特別是孝明帝正光六年(525年),柔玄鎮人杜洛周發動的上谷郡農民起義,以“真王”為年號,攻克燕州(今涿鹿),並一路南下,先後占領涿州定州。上谷郡城很有可能毀於這次農民起義的戰火,以致廢棄。由此推算,上谷郡城自戰國燕昭王時始設,一直到北魏後廢棄,共經七個大的歷史時期,10個封建王朝,歷808年。
上谷郡治城廢棄已近1480年,戰火創傷、歲月磨蝕、河流改道、沖刷淹沒,已使城址殘缺不全。但根據保留下來的斷壁殘垣以及文物考古的結果,我們仍就能想像出上谷郡當年的輝煌。

沮陽遺址

上谷郡沮陽古城址在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由大、小相連的兩個土城組成,這種構築特點與易縣燕下都十分相近,證明是屬於同一歷史時代、同一文化類型的建築。大城的北牆和西牆已沒入官廳水庫,只有東城牆和南城牆斷斷續續地部分遺留,城址殘存面積45萬平方米。小城位於大城東南隅外側,與大城合牆並列,殘存著五段城垣,土質堅實,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積約14.2萬平方米。在上谷郡遺址採集到的遺物有陶器、銅器、鐵器、骨器和石器等。根據考古學知識對這些標本進行時代分期,發現屬於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占陶器總量的絕大多數,屬於秦漢時期的次之,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較少,遼代以後的極為少見。由此可證實,該城址最為繁榮的時期在戰國中、晚期至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較為蕭條冷落,隋唐時已淪為一般村落,遼代以後已逐漸被廢棄。

訛傳

關於上谷郡治所在,曾有謬誤流傳很久。早年,宣化鼓樓街的牌坊上題寫著“古上谷郡”四個大字。因上谷郡的轄境大致相當於清朝的宣化府轄區,故清代文人稱宣化府為古上谷郡。
《漢書·地理志》載上谷郡治在沮陽縣。明《宣府鎮志》誤將新保全認做沮陽故城,清康熙年間《懷來縣誌》也延續了這一論斷。
實際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三》清夷(媯)水記事中載:“清夷水東南流逕沮陽城,秦始皇上谷郡治所也”;“沮陽城東八十里有牧牛山”,“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涿鹿(礬山)東北至上谷城六十里”,“居庸關東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水經注》的記述從多方位點明了沮陽城的地理位置。而根據考古調查表明,大古城村北的古城遺址是這一帶同時期諸城中規模較大的一座,因此,這裡就是古上谷郡治所在無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