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堡口

大河堡口

大河堡口,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居山坡之上,四面黃土夯築殘牆尚存,磚石几乎被拆光,已無人居住,尚存一方廟碑,僅可辨認為“大同平魯路”,“大水口堡”等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河堡口
  • 地理位置:山西省平魯縣境內
  • 開放時間:全天
  • 建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
簡介,考古,取材,布局,作用,

簡介

明長城大同鎮關堡。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原名大水口堡,建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 堡牆磚包,“周一里六分七步,高三丈五尺”,只設東門,門上原有門樓。大河堡居山坡之上,四面黃土夯築殘牆尚存,磚石几乎被拆光,已無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廟碑,僅可辨認為“大同平魯路”,“大水口堡”等字。還有一塊石匾,陰刻楷書“湯永固”三個大字。據說原嵌在關門額上。
大河堡口大河堡口

考古

山西省考古研究考察發現,寧武境內現存有兩道長城遺蹟。第一條為早期長城,即東魏肆州長城。武定元年(公元543年),東魏初立,南面與西魏戰爭不斷,西面和北面又有山胡、茹茹、柔然等族的騷擾。而對兩方面的軍事威脅,東魏採取南向進攻,北向防禦的策略,於是,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與恆山兩大山系的相交處,修築了長城。《魏書、孝靜帝第十二載》載:“武定元年秋八月,……齊獻武王召夫五萬於肆州北山築域,西自馬陵戍,東至土阝登。四十日罷”。肆州長城分布於寧武和原平境內的6個鄉,大體呈東西走向,現存遺址總長度約60餘公里。在寧武境內,現存遺址起自余莊鄉的榆樹坪村,順管涔山東坡下行至苗莊村北的硫磺溝與苗莊樓煩關古城遺址北牆相連為一體,跨越恢河後,沿鳳凰山西坡而上,經東壩溝,三張莊後村東5公里處進入原平市境內,全長約18公里,呈東西走向。

取材

這條長城所用建築材料多為就地取材,宜石則石,宜土則土。石多土少地勢險要的地段多為石砌,現存遺蹟的85%為石砌,土多易於施工的地方(也易於敵方進攻)多為土夯,約15%的遺蹟為土夯。片石壘砌有兩種方法,一種為箱式作法,即長城牆體兩側用片石整齊壘砌,每隔幾米,十幾米不等打一隔牆(既便於施工,又能拉緊兩側牆體,增大強度)中間填充碎石和雜土。另一種為樹石混築法,即先用片石壘砌,當牆體達到一定高度後,將整樹平放一層,又在上面壘砌片石,這樣幾層片石一層樹,層層壘砌,既易於施工,又增加了牆體強度。這種壘牆方法直到近代在築簡易河壩的地方,老鄉也常常使用。東魏長城的土夯段落,也築得十分科學合理,歷經一千多年風雨依然屹立。其每一夯層為7--11厘米之間,夯層簿也就結實,並間隔數層後都間斷的平放一排木櫞,極大的增加了牆體強度。現存長城遺蹟殘高1--2米的地方,頂寬也在2--3米之間,並多數經過崇山峻岭,懸崖硝壁,1400多年前全靠人工修築,其工程量也是十分浩大的。

布局

寧武縣縣境內的這段長城兩側,除苗莊樓煩古城外,還有三處用於屯兵作戰的障城遺址。分別是三張莊後村障城,位於三張莊村後西北500多米,北距長城5--10米,遺址長150米,寬80米,現僅存基址。閻王壁障城遺址,位於三張莊後村障城約1公里。砂岩片石構築,呈不規則四邊形,處於長城遺址外側,南牆借長城牆體。東牆體長約15米,現殘存高3米,頂寬2米;西牆體長約25米,現殘存高2.4米,頂寬2米;南牆體長約20米,現殘存高1.5米,頂寬2米;北牆體長約22米,現殘存高1.8米,頂寬2.2米。尖山峁障城遺址,西距閻王壁障城5公里左右,位於長城內側,北、東兩牆體借長城遺址。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60米,北高南低。南牆牆體已不存在,西牆現存殘高約為1米,頂寬2米。根據苗莊樓煩關城及肆州長城的修築,說明至遲在東魏時期,在寧武的腹地就是漠北少數民族與漢民族爭戰的地方,它比明代陽方口長城靠南20公里,後來的分水嶺宋遼界山要比明內長城靠南30多公里。

作用

根據非正式的考古調查和殘存遺蹟,在榆樹坪村西仍有長城延續,由榆樹坪往西到管涔山山頂的麻地溝、沿管涔山山樑往南到壩溝灣村附近的支鍋石口堡,此處還留有明代三關兵備張鳳翼題寫的“紫塞長城”四個石刻大字,由此向西南到馬倫草原南沿,再向南到荷葉坪山,延續到五寨、苛嵐境內,一直到興縣黃河岸邊。在這些地方現在斷斷續續的仍可見到殘存的牆體,雖說不上宏偉,但也雄壯粗獷、樸實,這些人工的“邊牆”與管涔山的崇山峻岭,懸崖峭壁,千百年來保證了漢族的安寧與繁衍,見證了中原農耕文明與漠北遊牧文明長久的往來征戰,不斷的相互滲透、融合、共同創造了悠久而偉大的中華文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