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城

定邊城

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定邊城在明長城榆林鎮防禦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據《定邊縣誌》載,定邊城為明正統二年(1437)所建。現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邊城
  • 性質: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
  • 地點:陝西省定邊縣境
  • 時間:(1631年
簡介,史書記載,

簡介

定邊城建於崇禎四年(1631年),是明朝安普監軍副使朱家明帶兵修建,以宿兵防衛為目的的軍事城堡,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城內軍民雜處、農商並居,頗為繁榮。
位於貞豐縣龍場鎮定塘村的公路旁,城垣周長約2500米,有青石砌成,分為東、西、南、北門。該城的形狀為梯形。西面城垣長約650米,南面城垣長約350米,東、西面城垣各長550米,城牆厚1.5米,現存最高處4米,最低處為1米左右。
從四個城門通向城外都還有青石板鋪就的古驛道遺蹟,這石板路上其中兩塊3米長、寬和厚各50厘米的石頭,形如刀劍,因它只距關帝廟80步遠,所以當地人常把它稱為關刀石。靜心踏著這青石古道走訪古城,感受著經歲月滄桑沖蝕留下的遺蹟,讓人生一種懷古悠思。
據史料,嘉慶二年(1797年),農曆二月初一,定頭城毀於一場戰火。當時南籠府(今興義)王襄仙(女)、韋朝元同舉義旗,率領布依族、苗族等隊伍勢力逐步壯大,歷史上稱之為南籠起義,義軍攻克永豐州(今貞豐縣)及西北面的定頭城。當時有義軍兩三千人圍攻,知州明安泰與守備江濤等據城扼守。在城中,77歲的劉祖純老人介紹,他聽祖上說,當時攻打定頭城時,打了7天7夜,才費力攻破。
游訪該城遺址,給後人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眼前的歷史建築遺蹟,展現了當時地方經濟、文化的繁榮及軍事戰略的地位,它雖毀於戰火,留下殘缺的城牆遺址,但那築城者的艱辛,戰火紛紛的場面,攻防對陣的拼殺,腥風血雨的淒涼慘景仿佛呈現在我們眼前。

史書記載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在鎮西六百六十里。又西六十里即花馬池,為西路之衝要。嘉靖中,總制劉天和言:定邊、寧塞二營之間,套寇所繇入也。議者請自定南八墩至寧朔墩十七里,創築新牆,以杜乾溝深入之路。自寧朔墩至昌平墩九十里,增修舊牆,以衛舊安邊孤懸之勢,所宜及時修舉。從之。
定邊城定邊城
據《定邊縣誌》載:定邊城為明正統二年(1437)建,嘉靖中游擊梁震設關城,萬曆元年(1573)展西關,三年、四年增修,六年磚砌。乾隆十:年(1747)知縣石崇光重修。周圍凡六里一百七十五步,樓鋪二十八座。 明時定邊城轄長城二十里,墩台三十六座。這段長城牆體及遺土所存甚少。
定邊城為延綏鎮西路所轄十四營堡之一,東至磚井50里,西至鹽場堡20里,駐兵844名,馬443匹,副將、都司各一員,把總二員。定邊城在明長城榆林鎮防禦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明正統2年將明初開設的定邊守御千戶所改建為定邊營,守備、都指揮駐地。可提調石澇地等五堡守軍。
現砌城磚石已拆光。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