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

河套

河套,指內蒙古寧夏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黃河流經的漢族地區。因黃河流經此形成一個大彎曲,故名。“河套”一名始於漢代。因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屬漢地之一。

明史》對河套地理範圍的敘述是:“西有奢延水,西北有黑水,經衛(按指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南,為三岔川流入焉。又北有大河(按即黃河),自寧夏衛(今寧夏銀川)東北流經此,西經舊豐州西,折而東,經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經舊東勝衛(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又東入山西平虜衛(今山西朔州平魯區)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也。”

《明史紀事本末》雲:“河套周圍三面阻黃河,土肥饒,可耕桑。密邇陝西榆林堡(今陝西榆林),東至山西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西至寧夏鎮(今銀川),東西可二千里;南至邊牆,北至黃河,遠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套
  • 外文名稱:Hetao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西北
  • 下轄地區:西套,東套(又分前套/後套)
  • 政府駐地臨河區
  • 電話區號:0478
  • 郵政區碼:015000
  • 地理位置:內蒙古西部,寧夏
  • 方言:後套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著名景點:黃河濕地,陰山岩畫,烏拉特草原
  • 機場:巴彥淖爾天吉泰
  • 火車站:臨河
  • 車牌代碼:蒙L
  • 拼音:hé tào
詞語概念,基本解釋,引證解釋,簡要介紹,歷史探源,先秦,兩漢,隋唐,五代,蒙古,元朝,明朝,清代,民國,地理環境,經濟文化,

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1.[the bend of a river]∶圍成大半個圈的河道,也指這樣的河道圍著的地方
2.[the Great Bend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黃河從寧夏橫城到陝西府谷的一段。過去也指黃河的這一段圍著的地區;如今指黃河的這一段和賀蘭山、狼山、大青山之間的地區。

引證解釋

1.河流彎曲成大半個圏的河道。亦指這樣的河道圍著的地方。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曾於開福寺前開一河套,為泊舟所,工未就而罷。”張志民《死不著·搬家》:“分給我三間大北房,河套里五畝黑土地。”
2.指 內蒙古自治區 和 寧夏回族自治區 境內 賀蘭山 以東、狼山和 大青山 以南 黃河 流經地區。因 黃河 流經此形成一個大彎曲,故名。以烏拉山為界,東為 前套 ,西為 後套。又舊以 黃河 以南、 長城 以北的地區稱 前套 ,和 黃河 北岸的 後套 相對稱。
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逆流繞積石而北至河套 ,入龍門。”臧克家《毛主席向著黃河笑》:“富庶的 河套 ,是 黃河 所給的一點甜頭。”。
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區
3.河套平原是內蒙古自治區小麥,葵花等農業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其小麥的麵粉筋度比較高所以在有河套的麵粉才可以做出麵筋,是當地的特色小吃,河套的西瓜是是出了名的,尤其秋後早晨的露水瓜。常言道:“黃河百害,唯富一套。”說的就是河套平原,整個河套平原是由幾百萬年之久的黃河水沖刷而成,平整無山,水源充足。河套當地有首民歌叫《夸河套》可謂將河套平原所有的特色都唱出來了。

簡要介紹

河套地區自古以來就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及生活資源,民諺亦講“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種河套的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裡絕無僅有。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著河套地區,正如眾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由此可見,明代河套所指是這樣一個地區:黃河經今寧夏北流至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瞪口與臨河之間,以烏加河為主幹道東折,然後流經包頭、托克托縣,再南折流往山西河曲、保德,呈“幾”字形,形似套狀,故稱河套,與今鄂爾多斯市及巴彥淖爾市“後套平原”的地理範圍大體相當。明以前,河套稱“河南地”等,在近現代,河套的範圍所指地域較為寬廣,除河套外,尚有東套、西套、前套、後套等多種稱謂。該文所稱的河套,與明代所稱河套相同。
河套地區自古為多民族居住地。戰國屬趙。秦屬九原、北地等郡。漢屬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晉為鮮卑管轄。東晉時匈奴據此建國,號夏。唐屬關內道。北宋大部為西夏的河南地。明屬陝西布政使司,後為韃靼人所據。清屬鄂爾多斯伊克昭盟。河套西、北、東三面環以黃河。陰山橫亘黃河之北,其溝谷多為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賀蘭山聳峙於黃河之西,蘆芽山屏障於黃河之東,南鄰陝北高原。依山阻河,形勢險要。套里為鄂爾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內之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史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據《貞觀政要·論安邊》載歷代黃河以西的百姓,是抵禦強悍騎兵的前哨。但儒家不止反對科技還反對民眾自組織,導致北方民眾遇到漠北騎兵不能和當地守軍協防,儒家的華夷、防民立場反對民眾學習漠北的自組織與騎射。明《讀史方輿紀要序》:“陝西據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陝西之在天下也,猶人之者頭項然,患在頭項其勢,必至於死。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批准了內蒙古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內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為河套行政區。後與磴口縣,烏拉特中後前旗合併,成立巴彥淖爾盟,現已改為巴彥淖爾市。
國家批准用“河套”一詞來命名境內的一級行政區,從而確立了這個詞的地區獨有性(因為全國是不能重名的)。所以今河套就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歷史探源

先秦

周朝之前,屬於北狄的聚居地。春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3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

兩漢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牡羊二王,占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東漢時,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與漢族雜居。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

隋唐

北周隋唐時這裡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至唐太宗時,據《貞觀政要·論安邊》載,唐太宗把突厥安置在黃河以南地區。

五代

五代至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占有。

蒙古

蒙古經歷重重困難統一漠北後從西夏手裡奪取了河套地區,遊牧民族的蒙古人不需要河套平原也能擁有強大的輕騎兵。

元朝

釣魚城之戰蒙古帝國分裂後來成立元朝後,把它劃到首都所在的中書省。

明朝

明初大將徐達、李文忠收復了河套地區,並設定了東勝等五個衛所。而退回塞北的蒙古族也分化為東面的韃靼部落和西面的瓦剌部落,他們時不時越過陰山,侵犯河套地區。永樂年間,明朝政府認為東勝衛太過遙遠,後勤供給困難,就把邊防線向後撤。自明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歷了兀良哈三衛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從此,河套地區就成了各路蒙古族爭奪的地區,也成了後來韃靼部落進攻明朝的前進陣地,兵馬補給處,成了困擾明朝多年的“河套之患”。一方面,蒙古部落往往揮戈南下,用擄掠的辦法去奪取中原漢地的物資,然而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牧區長期物資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明朝也經常採取報復的行動,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縱火焚燒草場,稱為“燒荒”,使牧區的牲畜因缺草而無法過冬;明軍還經常偷襲蒙古的營地,趕走大量的牲畜,稱為“趕馬”;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渠魁駐地進行快速精準的斬首行動並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稱為“搗巢”。
明朝時期,嶺北行省的蒙古族,又回到了單一、脆弱的遊牧經濟。“北虜散處漠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產。虜中鍋釜針線之日用,須藉中國鑄造。鈾緞絹布之色衣,惟恃搶掠”,“不能不資中國以為用,在不能夠從明朝以和平貿易方式取得所需物資的情況下,蒙古人的生活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例如,他們缺乏布帛絹緞,“衣用全無,氈裘不奈夏熱”;又如,他們缺少鐵鍋,“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類似的記載史不絕書,以至於明人也於心不忍,“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態,邊人共憐之”。
後三娘子與明朝結盟市場逐向蒙古開放。農耕文明與遊牧部落達成和解,互通有無,這不僅確保了雙方邊境地區的長期和平,而且增加了雙方政府的收入,漸漸地,到處都是投奔蒙古的漢族農民。到了大明將要滅亡的時候,張家口出塞,到後套,一路上到處都是漢族村莊。胡化漢人日多。《明史》說:“自是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里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什七。”後來清代的魏源曾評論說:“不獨明塞(明朝的邊境)息五十年之烽燧,且為本朝(清朝)開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賜”。但除了對三娘子右翼蒙古一系友好外,對左翼蒙古的示好寧願打仗也不理睬。

清代

明末清初皇太極通過戰爭手段逐漸占領明蒙貿易中樞地區,逼迫內外蒙古諸部不得與明朝直接貿易,但是又要保證其能夠獲得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因此通過與明朝和朝鮮的貿易來獲得綢緞布帛,再通過賞賜以及貿易方式提供給蒙古;後金又通過與蒙古的交換獲得了戰爭所需的馬匹以及其它牲畜、馬酪等蒙古特產。崇德三年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遣人試圖與明朝貿易,皇太極親徵到歸化城一帶,使其被迫遠避,另外俘獲車臣汗部來貿易的一些人,清廷還為此以出征明宣、大兩鎮相威脅,不準明鎮守官允許阿魯喀爾喀與明貿易。由於清朝控制了明宣、大邊外一帶,不準喀爾喀三部與明朝直接貿易,不但使北附喀爾喀的烏珠穆沁、篙齊慶(浩齊特)、阿巴噶等部逐漸來歸附,而且迫使喀爾喀三汗遣使求和,與清朝通使貿易,開始依服清朝。後金對鄂爾多斯、歸化城土默特、喀喇沁地方採取了特別的政策。以毛罕事件為契機剝奪土默特部汗對其屬民的領有權,當時鄂術布台吉(在明中期曾因為與明朝建立貿易關係而聲名顯赫的順義王俺答三娘子的後人)年幼,主要是其乳母之夫毛罕私自允許喀爾喀通過其境與明朝貿易,這位當事人已被殺,鄂木布的罪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原諒的。但是,清廷還是剝奪了其對屬民的統轄權,不久又建立土默特左、右兩翼旗,歸清廷直接管轄。這祥做主要是為了便於控制市口。如崇德元年清廷將其遣還本土,就是利用他的名義與明貿易。並要求蒙古諸部用其與明朝貿易所得財向後金朝貢。為保證貿易順利進行,征伐明朝時清廷也不徵調土默特部落參戰,給互市貿易製造有利的氣氛。鄂爾多斯部居地偏遠,在貿易上無足輕重,清朝為不驚動明朝保護其市口,仍加保留。到崇德年間,該部仍與後來降清的蘇尼特、烏珠穆沁、浩齊特一齊被允許繼續與明朝貿易和被免除了對明徵伐的義務。這算是三娘子為其留下的最後一點遺產。
明朝邊境安定開始,俺答汗時期的蒙漢通婚到清公主和親,中原地帶因為人口不斷繁衍,而土地已經基本開墾完畢,多餘的人口為了謀求活路,便往四處發展。河北、山西、陝西等地人民,向北越過朝廷設立的關口,到河套一帶耕種求活,這就是著名的“走西口”。山西北部的殺虎口,就成了最主要的走西口的關卡——想當年唐朝的李靖,就是帶兵從這裡出關,把唐朝的國境線,一直北推到貝加爾湖一帶。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商人遷到外蒙古。
清代在蒙古歸順後,設定了蒙漢隔離的限制政策,但實際上清朝對漢人進入蒙古這一問題面臨著兩難的境況。一方面,清廷征討準噶爾需要漢商運輸軍需,另一方面,當內地發生災荒時,蒙古又是疏散災民的一個好去處,因此清朝對進入蒙古的漢人設立了各種規範。蔡偉傑的研究關注的正是一批違反禁令,長期在蒙古非法居住的漢人。
他通過收藏在烏蘭巴托和台北兩地的蒙漢民間文書來分析清代中葉移民蒙古的漢人及其後裔是如何進入蒙古社會的,最終又是如何在法律上由移民轉變為蒙古人的過程。簡單來說,這些漢人移民多半來自山西和直隸(今河北),他們在蒙古逗留的時間超過20年,最長的有40年,這些人會說蒙語、會寫蒙文,也有蒙古名字,娶了蒙古妻子,並且生兒育女,對蒙古文化也很熟悉。他們後代也是如此。但是當他們行將就木,或是被官府發現而被迫遣返原籍時,他們的妻小在蒙古就面臨孤苦無依的窘境,那他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最後發現他們的處理方式與蒙古人一樣:把妻兒和其他財產奉獻給藏傳佛教的領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成為大沙畢(蒙文的yekeshabi)的一部分。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他們妻小的生計和財產能夠得到保障,他們的後代也可以登錄到大沙畢的檔冊,其身份就通過這種方式轉變為蒙古籍,順利變成了蒙古人。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漢人移民透過訴諸蒙古的地方制度和權 威,來改變自己的法律地位和身份,而不是清朝的中央法規。他們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游離於清朝政府的管轄限制,逃避國家的監視。而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漢蒙不打仗了養馬除了幹活、觀賞性也沒有用了)。

民國

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創辦學校(即奮鬥中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裡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地理環境

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裡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交通地圖河套平原交通地圖
河套平原一般分為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一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其範圍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和陝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區。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東連幽燕(今河北一帶),為古都長安北方藩籬,燕京翼側屏障。
河套地處中溫帶,深居大陸內部,受東南暖濕季風影響較弱,西北乾冷季風影響較強,氣候寒冷乾燥,多風沙。自然植被多以荒漠、半荒漠草原為主。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一一黃河在此蜿蜒而過,宜農宜牧。河套南接陝西,西隔河毗鄰寧夏,東隔河毗鄰山西,北與遼闊的蒙古高原接壤,可就地理牧養戰馬以助軍資。

經濟文化

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徵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過程,對於中國的北方軍事史、烏拉特草原文化史、遊牧定居與墾殖發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尋和研討河套文化,傳承和弘揚河套文化,打造和傳播河套文化,對於豐富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地區經濟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巴盟人將民歌與酒文化正逐漸的完 美結合,很多時候很多場合是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酒,朋友聚會酒至半酣時,經常會有人提議哼唱一曲以助酒興,一曲伊盟小調,抑或是一曲蒙古民歌,也有時手持兩隻吃飯的小碗兒像山東快書那樣,唱上一段西北民歌或蒙族民歌,自娛自樂頗有情趣。俗語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河套地區土壤肥沃,灌溉系統發達,適合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農業區。今河套地區被稱為“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產業也很發達。
河套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