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崗仁波齊

神山崗仁波齊

神山崗仁波齊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38米。 崗仁波齊外形有如巨大水晶鑽石,四周有八瓣蓮花狀的群巒護繞,雪峰潔白晶瑩,一如聖女。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與藏族人稱之為“聖母之山”的納木那尼峰相距100公里遙遙相望,兩峰之間是聖湖瑪旁雍錯和鬼湖拉昂錯。

崗底斯藏語稱“岡仁波齊”、“岡仁波齊”的意義是雪山之寶。這個岡底斯聖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並傳播佛法的聖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佛教之源,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雍仲本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為了一切眾生,離苦遇樂、和平世界,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如意寶。有無數史記證明,該山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大神山。

岡底斯山是被世界公認的著名神山,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古象雄本波佛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雍仲本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雍仲本教創始人幸饒彌沃如來佛祖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神山聖湖,追溯歷史,宗教,釋迦牟尼踏腳,大梵天駐錫地,本教聖地,轉神山,

基本信息

岡底斯山是被世界公認的著名神山。有無數史記證明,該山是象雄本教的大神山。
下面選取幾個例證:
神山崗仁波齊神山崗仁波齊
其一、幸饒彌沃如來佛祖親自蒞臨該山,向象雄國王傳授大圓滿訣竅;
其二、象雄的歷代國王以及上師們一直稱它為神魂山;
其三、該山是象雄三大本尊(即瓦親蓋闊、古昔忙蓋、阿德母偉三怙主)居住之聖地;
四、無數象雄修行者曾經在此修行,並成為大成就者;
五、吐蕃諸史記中公認岡底斯是藏族的上區神魂山,念青唐拉是中區魂山,瑪積雪山為下區魂山;六、從歷史以及地理上證明岡仁波齊象雄的中原地帶。
神山崗仁波齊神山崗仁波齊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流傳深遠、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藏族傳統文化的舵手。在印度佛教沒有傳入西藏之前,本波佛教是象雄和吐蕃的國教,藏傳文化的來源,藏族信仰的唯一佛教
西藏人民離不開本波佛教,本波佛教也離不開西藏人民的關係。本波教的氣息瀰漫於雪域高原,瀰漫於人們的內心深處。
象雄吐蕃岡底斯山,薩迦班智達曾雲;聖猴哈尼瑪達將大食岡底斯之一部分,用手捧來扔置於吐蕃而形成。俄摩隆仁有居淨天之俄摩隆仁,物質世界的俄摩隆仁,精神世界的俄摩隆仁。
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古國(事實上是部落聯盟),史稱羌同、羊同;在7世紀前達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記載,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後來,吐蕃逐漸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徹底征服象雄古國。此後,象雄文化漸漸消失。西藏本土古老宗教本教的文獻被專家稱為“象雄密碼”。《吐蕃王統世系明鑑》記載:“自聶赤贊普至墀傑脫贊之間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護持國政。”而當時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於本教經書典籍的書寫。
據《西藏王統記》《朵堆》等典籍記載,象雄人辛饒米沃佛祖對過去原始本教進行了許多變革,創建雍仲本教,被稱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饒·米沃祖師首先創造了象雄文字,並傳授了“五明學科”:工巧明(工藝學)、聲論學(語言學)、醫學、外明學(天文學)和內明學(佛學)。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
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副主任欒建章曾撰文評價古象雄文明及本教的歷史意義:“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傳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則探究愈深,離真相可能愈遠。”公元7世紀,松贊乾布兼併統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強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開始書寫。而近幾年考古發現紛紛證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神山聖湖

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由崗仁波齊、納木那尼、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兩山兩湖組成的地帶被藏胞稱為“神山聖湖”之地,藏語名為“岡錯”。

追溯歷史

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更是發源於此。從印度創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據本教經典描述:一條從岡仁波齊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瑪旁雍湖。有四條大河由此發源,流向東、南、西、北四方。流向東方的是當卻藏布馬泉河(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綠寶石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如朗駒一般強壯;流向南方的是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為恆河),銀沙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如孔雀一般可愛;流向西方的是朗欽藏布象泉河(下游為蘇特累季河),金礦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壯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鑽石礦藏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勇似雄獅。每年有絡繹不絕的來自印度不丹尼泊爾以及我國各大藏族聚居區的朝聖隊伍,使得這裡的神聖意味綿延了幾千年。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本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雍仲本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雍仲本教創始人幸饒彌沃如來佛祖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
印度人稱這座山為Kailash,也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濕婆,就住在這裡。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游都在此發源,所以,現在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
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至今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這塊聖潔之地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不過人數依然不多,這或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岡仁波齊周圍共有5座寺廟。年日寺為轉山第一站,以後依次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稱幻變寺)、江扎寺和賽龍寺,其中後兩座寺位於內線。這五座寺廟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並留存有豐富的雕刻塑像壁畫等文物,但如今都程度不同地毀壞了。

宗教

自古以來岡仁波欽和瑪旁雍措湖被雍仲本波佛教、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教譽為神山、聖湖,佛教信徒更把它看作是聖地和“世界中心”。神山、聖湖周圍各教派的寺廟林立,古蹟眾多, 據《岡底斯山海志》中的描述,岡底斯為雪山之王,高不可攀,聳立雲霄,其山脈里雪峰林立,是一片冰封雪凍的聖潔世界。

釋迦牟尼踏腳

以神山為中心,東邊為萬寶山,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踏腳之地,西邊為度母山,南為珠穆朗瑪五神峰中的智慧女神峰納木那尼,北為護戰神大山。崗仁波齊則象國王的座床,四周的群峰象順從的臣民低頭環繞。在其白雪皚皚的主峰之頂有勝樂無量宮,山腰有五百羅漢散居在洞穴之中虔心修行,山腰之下又有無數的慧空行母在此修行、照管宮殿和侍候上界諸佛。 早於佛教出現,與佛教有著血緣關係的古香那教認為,這裡是該教第一位獲得解脫的尊者苦修得道的聖地,他們稱此山為阿斯塔巴達,意為“獲得解脫的聖地”。
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發源於岡底斯山地區,雍仲本教徒認為天為八幅傘蓋,地為八瓣蓮花,岡底斯山就是傘柄和蓮花之根,是世界的中心。相傳本教的360位無上神靈就居住在此山中修行,印度人將崗仁波齊神山稱作“凱拉斯”(kalmh),這一叫法也是英語中崗仁波齊的名稱。

大梵天駐錫地

印度教認為這裡是大梵天的駐錫地,崗仁波齊在梵語中又有“濕婆天堂”之意,而濕婆是印度教中最為殊勝和神聖的大神,他與配偶喜馬拉雅之女烏瑪在這裡進行著永恆的修定。藏傳佛教認為它是密宗勝樂之無量宮,包括其周圍 雪山、湖泊、河流都是勝樂無量宮的組成部,其中蘊藏著深奧的宗教涵義。如此眾多的宗教將崗仁波齊認定為神聖和無比尊貴的神山,這使得崗仁波齊成為亞洲最為著名的宗教聖地和殊勝之所。 神山崗仁波齊的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經塑三尊佛像分別供奉於神界、魯界和人界。羅剎王貢布崩迎請人間的釋尊佛像供奉,但沒有供奉此佛的法座,於是想用神變將岡底斯神山背回去。這時釋迦牟尼和五百羅僅立即飛往岡底斯神山,立於神山南面一個叫“五百羅漢聚盆”(也稱“上壇域”)的巨大岩石上,同時還在神山的四角各留下了腳印,稱為“岡底斯不動地釘”,使羅剎王無法將岡底斯神山背走,如今在網底斯山背後那塊巨石和神山四角都能看到清晰的腳印痕跡。 “上路弘忌”時期的印度著名高僧阿底峽曾經路過此山, 在山腳下正彷徨不知其時時,忽然聽到山上敲鐘擂鼓梵音四起,他斷定山上的五百羅漢正在從宮殿中走出,由此阿底峽推斷出了時間。從此以後,凡是到了岡底斯神山腳下的人,無不期盼自己也能聽到山上傳來檀木板敲擊之聲,那代表著自己是一個有福之人。

本教聖地


《慈母經》記載:“此子穆赤贊普王,授道後即悟奧義,修行後即獲成就,入定後即證悟真諦。”之後,由大食等贍部洲的譯師做翻譯,從象雄迎請了一百零八位賢哲,在吐蕃建立了三十七處本教集會點。
在《本教源流*善劫項飾》中記載:“迎請一百零八位譯師和大師,大食語等由贍部洲的譯師翻譯,創立了三十七處本教道場。”
這三十七處道場是:
瓊隆銀城的岡底斯山、香積山之東、瑪旁湖之旁岩化山谷、三角紅山、傑卡哇曲和懸崖鼠洞、百之泉水之源、岡念、達果、穆里、緩環湖及當日山之湖赤巍山腳下、芒喀佳昌洞、熱薩、雍瑞、晶隆岩洞、直倉塔嘎爾、薩吉嘉熱達、達那江普、藏堆、桑桑孜、孜畢日、果倉娘若達謝和娘若香孜、娘若卓木達蔡、亞徐唐拉、亞礱拉日孜、桑耶扎瑪爾和貞吉貢番域、盞普貢、那木措湖、董雪岡布蔡、貢域支那、貢域斯魔唐、嘉貢美如、松郎吉晉雪、希里恰嘎爾的道場。

轉神山

轉山朝聖者們世代相傳,圍繞崗仁波齊轉山一圈,可以洗淨一生罪孽,轉上十圈者,可以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而轉山百圈者,便可以成佛升天。
因為這些神奇傳說和充滿魅力的解脫之法的誘惑,許多藏族人一生的夢想就是能來到崗仁波齊的腳下,哪怕遠隔千山萬水,哪怕卒於朝拜之路。佛祖釋迦牟尼的生肖屬馬,他得道解脫也是在馬年,因此每隔十二年的藏曆馬年成為了四方信徒們的盛世。每逢此時,神山腳下的轉山神道上雲集著來自各個教派、各個國度和各個地區的虔誠信徒,雖然他們在轉山神道上轉山的方向不同(印度佛教徒是以崗仁波齊為中心順時針轉山,雍仲本波教徒是逆時針方向轉山,轉經輪也是逆時針而轉動,這是按照佛號“雍仲(“雍仲”是藏語,因為“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這個佛號佛教雍仲“”是佛祖的心印 ,“雍”是勝義無生,和諧永恆的象徵,就是諸法的空性與真諦;“仲”是世俗無滅的意思。)萬字的轉法(左轉),與印度佛教有所區別。),但兩者卻一致認為在馬年轉山一圈,其功德相當於其他年份轉山十三圈所積的功德。
岡底斯神山有大小兩條轉山道。大轉山道以崗仁波齊峰為核心,又稱外圍轉山道,全長約為56公里,一般轉山者需兩到三天。以磕長頭方式轉山的虔誠信徒,轉完一圈多需要15-20天。小轉山道則是指圍繞南側因竭陀山為中心的轉山道路,也稱為內圈,朝聖者須轉完十三圈外圈以後才能開始轉內圈。 藏傳佛教密宗認為,轉山道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個宇宙曼陀羅(壇城),朝聖者每一次環行就相當於舉行一次壇城儀式。在56公里的大轉山道沿途,殊勝聖跡難以計數,幾乎每隔一里就有一處聖跡,與之相伴的是神奇的傳說故事。朝聖者們每到一處都要進行磕頭、供獻等儀式,以此來消解所犯的罪孽,求得靈魂的解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