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陂不成鎮

無陂不成鎮

“無陂不成鎮”首先典出《周易》,初為一條曆法謎語,後演變為武漢黃陂區的一種文化現象。從20世紀考古成果看,它的形成可追溯到3500年前黃陂先民打造長江流域第一古城——盤龍城;從史志典籍記載看,則可追溯到500年前黃陂人打造中國四大名鎮——漢口鎮。而且千百年來經久不衰,而今數十萬黃陂人分布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湖北黃陂擁有3500年的城市文明史和2230年的置縣史,千百年來,黃陂人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素有“無陂不成鎮”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陂不成鎮
  • 出處:《周易
  • 類型:文化現象
  • 適用區域:武漢
概述,黃陂賦三首,由來,歷史,打造漢口,黃陂會館,海外華人,本土文化,人文傳統,來龍去脈,民俗文化,

概述

“無陂不成鎮”首先典出《周易》,初為一條曆法謎語,後演變為武漢市黃陂
裴高才、王鳳霞著《無陂不成鎮》書影裴高才、王鳳霞著《無陂不成鎮》書影
黃陂臨空區黃陂臨空區
的一種文化現象。從20世紀考古成果看,它的形成可追溯到3500年前黃陂先民打造長江流域第一古城——盤龍城;從史志典籍記載看,則可追溯到500年前黃陂人打造中國四大名鎮——漢口鎮。而且千百年來經久不衰,而今數十萬黃陂人說著黃陂話分布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許多中國之最和世界之最。
西陵縣來歷、武湖的演變、息媯桃花廟、孫壹與“黃花澇”、黎黃陂路、黃陂會館與中共五大、上海黃陂南路與中共“一大”、盤龍城木蘭山木蘭傳說木蘭八景”、二程故里雙鳳亭始末、黎元洪與辛亥文化、 “首義總管”蔡濟民、 “首義金剛”吳醒漢、首義發難第一人李鵬升、制旗刻印第一人李白貞、首義百歲老人喻育之、首義書法女神童馮鑄、軍事家到革命家的潘康時蔡以忱潘忠汝
如政界黎元洪:大總統的故園情結。他惜才、育才、護才 ,勤奮、廉潔、親民,鄉情、鄉親、鄉音,助學、興學、辦學。瞿秋白:在黃陂的詩情畫意,瞿周兩代通家好,黃陂秉燭夜苦讀,仨表兄弟各西東。王文元:以社會為畫布的豁達學者,教授省長”的遠見,檢察官的“人性化,關注“三農”老大難,縷縷鄉情勵後輩。陳毅:從藏書家到外蒙古行政長官,參與中俄蒙談判,“聯吳抗曹”促回歸,“六十三條”大博弈。蔡以忱:中共中央首任監察委員,辛亥革命受洗禮,二程遺風受薰陶,董必武介紹入黨,組建黃陂黨小組,崇實中學作陣地,組織北伐宣達團
生態黃陂生態黃陂
又如教育界:陳時,中國私立大學的先驅,留日歸來舉義旗,父子毀家辦大學,秉持教育獨立,兼容並包治校,敞開心胸交友,長善救失育人,拒絕倭寇利誘,堅守“中華大學”,換來桃李芬芳。劉鳳章: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樹人不善為名”,“儒者必先治生,寧為保民國而死”。余家菊父子:兩岸育人的教育家。
軍界:蔡濟民:“首義大總管”,策動首義,謀略處支撐危局,舉黎督鄂,稽查部“八大金剛”,“書憤六律”,鄂西護法蒙冤去。藍天蔚:關外大都督, 投筆從戎,“義勇拒俄”譽東瀛,歸國治軍,籌謀起義擔重任,轉戰東北,“灤州兵變”震敵膽,孫文授命,關外都督建奇功,鄂西靖國,蜀山漢水埋忠骨。吳光浩:開闢木蘭山革命根據地。
文藝界:.胡秋原:“文藝論戰”的“自由人”,棄學抗日辦周刊 ,馮雪峰推心置腹 ,休兵:張聞天一錘定音。.伍禾:愛愛仇仇一“人詩”。曾卓:當代詩魂的活雕塑”。綠原:其名如詩,其韻如琴, 從“童真”到“莽漢”, 從監獄到 “牛棚”,從“金環”到“詩魂”。馮今松:當今畫壇一勁松,音樂夢想,寄情花鳥,詩情畫意,創新發展,三峽刻石。.謝芳:中國影壇的常青藤,五歲登台唱“聖歌”,林道靜”風靡東洋,早春二月”報“春花”,總理安排返京城 “雪漫青絲”過把癮。將軍書法家“三劍客”:袁偉:文博.鑑賞.書法,餘明海:品質.意志.藝術,黃金元:中國榜書理論專著第一人。
科技界:塗治:農科興疆的開拓,留美歸國“走西口” ,身殘志堅斗頑敵,八一”學院育精英,鞠躬盡瘁薦軒轅塗光熾:礦床學與地質化學泰斗,“小少爺”海外歸來,科教結合育新人,1/3時間在野外,逆向思維開新篇。陳慶宣:構造地質與地質力學宗師。肖培根:中草藥的“活字典”,天涯海角“嘗百草” ,為藥用植物“安個家”,靈丹妙藥”紫錐菊。梁駿吾:半導體材料的元老級專家, 30歲摘取科技獎, 率先打破外商壟斷,力主創新求發展。辜勝阻:“政”“學”雙贏的學者型官員,從政哲學”是有效轉換角色的秘訣,調查研究是為學從政的基石,海外留學厲煉國際視野 ,參政議政是連線學壇和政壇的橋樑。
蛟龍號  葉聰蛟龍號 葉聰
華裔奇才:田長焯:波音公司的“設計巨匠”,父母給他“活字典”,拿學位遇到“麥卡錫”, 學土木也能搞飛機,國魂時刻在夢縈。萬子美:義大利的首位外僑“加勳爵士”,鄉村飛出金鳳凰,譯《歷史》洛陽紙貴,仨總統簽授勳件,旅意華胞“及時雨”,“功勳騎士”再加冕。蔡紅生:世界數學王國的黃陂驕子,從光榮榜上“掉”下來 華羅庚親手改論文, 破譯“黑洞”之謎。.蔡大生:北極圈上“拋繡球”。

黃陂賦三首

黃陂賦 馮煜暉
木蘭山下,長擁孝信之民;雙鳳亭旁,儘是忠勇之士。極目楚天,雲捲雲舒,灄水河畔,巍峨之城。安昌故郡,漢北首府。東襟武湖浩淼,西屏雙峰崇高,北倚木蘭飛峙,南枕長江滔滔。懷巒抱嶂,吞湖吐江,得盡山水之寵,獨享造化之功。
混沌初開,人類先祖,盤龍城遺址為證,大玉戈顯先民智慧。春秋中葉,華夏開疆,楚文王功業可尋,桃花廟留太后傳奇。兩漢要塞,石陽城下,魏武揮鞭置新郡,孫仲謀無奈留遺恨。拓跋北魏,大舉南侵,黃陂兒女守家國,木蘭將軍反擊異族。二程基業,尊學重道,文教巷中出精英,鬱郁乎儒道斯文。辛亥首義,推翻暴政,荊楚子弟滿江城,黎黃陂新軍為先行。
木蘭故里,醉美黃陂。江北花都,四季圖畫。春來杜鵑滿雲霧,夏至美荷開後湖,秋來天池紅葉艷,冬日木蘭山花潔。
文化名城,灄水新章。兩城四區,無限風光。傳統與現代齊飛,人文共生態一體。和諧幸福發展,集聚中華英才,建不朽之功;打造臨空新區,吸納天下投資,立萬世之業!
鄒惟山 黃陂賦
華中重鎮,江漢大城,山水名勝,文脈深遠,雄於古今,而齊於三楚者也!江城者,以四者為要件者也:長江之南有江夏,漢水之西有漢陽,長江之北有漢口,漢水之東有黃陂!惟山問曰:黃陂豈止於古城之一鄉乎?江夏豈止於江漢之一鎮乎?答曰:非也!黃陂者,江漢之首區者也!自然之黃陂,乃江漢平原北沿之秀美青螺者 也!華中腹地,遼闊無比,西起宜昌,東至九江,北自襄陽,南到岳陽,乃古雲夢澤之中心地帶者也,楚文化傳統之源遠流長者也!
大別之南麓,江漢之北屏,黃陂之野,乃居於起伏之山川,隱於廣闊之青波者也!黃陂北高南低,西原東陵,乃廣大之庭院,醇樸之鄉村者也!黃者,黃色之土者 也,貴重之象者也;陂者,大地之表者也,深谷之氣者也!自北而南,山脈流布,雲蒸而霞蔚者也;自東而西,雨量充沛,光照而充足也!自上而下,熱量豐富,四 季而分明者也!黃陂之地乃北溫帶季,來之者多,往者之少,於是居住者眾,此間少男少女自然生長而為傑才也;黃陂乃江漢之一區,一湖而望,二峰並峙,三水相聚,而矚望於江南之秀巒者也!
大別山之高峰,乃羅田之天堂寨者也;黃陂之高峰,乃卓越之雙峰尖者也!山峰奇列,而水流秀美者也!灄水從北而南,貫通黃陂之全境者也;界河由西而東,滋潤 黃陂之野原者也;北湖居於南部,與繁華漢口相接者也!黃陂者,有山有水,有峰有巒,有田有土,有方有圓,有草有花,有樹有林,有池有湖,以奇特的自然山水 而雄於江漢三鎮者也;黃陂者,有文有藝,有歌有曲,有花有果,有春有秋,有天有地,有雲有霧,有雷有電,以寧靜的林下庭院而為江城之後花園者也!
黃陂者,乃大武漢城市之根者也!盤龍古城,並非傳說,乃商代繁華之都市也!三千年歷史,八千個故事,中外遊歷者無不為之傾倒者也;三千擔米糧,九萬種傳 奇,古今覽勝者無不為之點頭者也!今之黃陂,乃華中繁華之都市者也;昔之盤龍,乃古代重要之貿易口岸者也!以商業為基,自古以來,黃陂人文思想高度發達者 也!以交流為際,自古以來,黃陂歷史傳統長久深遠者也!從歷史演變而言,黃陂乃南方通商之要津者也;從文化傳承而言,黃陂乃江南泥塑之鄉者也!“無陂不成 鎮”,黃陂人生存交流能力之真實寫照者也;無情不成書,華夏江南文化傳統之真實景象者也!
西自崑崙,來於中龍,黃陂之風水,乃華夏主脈之流布者也!紅安、麻城,乃將軍之區者也;黃岡、黃梅,乃文人之鄉者也!大山南沿,龍脈奔走,經黃陂而達於江 漢之闊野者也!長江北岸,湖泊眾多,經黃陂而耀於大別之巨麓者也!風水寶地,地靈人傑,文武齊備,而居此者,必富貴雙全者也!
武之者,古有南北朝花木蘭將軍之傳說者也,近有曾大觀三榜眼之美談者也!黃陂之表有木蘭山者也,黃陂之谷有木蘭川者也,黃陂之地有木蘭湖者也,黃陂之原有 木蘭池者也,此乃文術武功之淵源者也!古有程王向之妻,夢見飛龍有二,於是有理學大師之二程橫空出世者也;於今黃陂可見雙鳳亭也!今有後繼之子孫,仰望於 山東之孔氏,於是望魯台可存之久遠者也!
陳時父子,集家產而創辦中華大學,開中國私立大學之先河者也!長霖母子,集資而留學於英美世界,曾為加州大學之首位華裔校長者也!近代以來,武昌首義,大總統一職非黎元洪先生莫屬者也;現代以來,詩人為甚:彭邦楨者,曾卓者,綠原者,胡秋原者,馮今松者,皆出於黃陂之野原者矣!
武漢三鎮之秀美者:首在武昌,次在黃陂,三在江夏,四在漢陽也!武昌之長蛇者,不時而起舞者矣!黃陂之碧鳳者,無時不鳴叫者矣!江夏之二龍者,有時而出水 者矣!漢陽之九真者,月出而驚人者矣!自然環境,黃陂最為原始而古樸也:森林眾多、河水清純、草木繁盛、河網布密,黃陂最為自然者也!江城旅遊,黃陂乃首 先之地也!江城地產,黃陂乃展望之台也!
潘安興 黃陂賦
盤龍古郭,揭幕於洪荒世紀;拓土大商,高歌於霸楚前沿。木蘭故里,捷足精忠之實例;巾幗老家,流芳至孝之名媛。雙鳳投懷,挺拔儒林之大樹;二程應夢,氤氳理學之古賢。藏毓秀,薈鐘靈;千秋播,一脈傳。首創共和之總統,黃陂人物;先夯民國之新基,灄水山川。赤幟七軍之猛士,貧農革命;丹心四海之大同,星火燎原。
枕大別,傍長江。地處漢皋之北部,通都大邑,水連雲夢之東緣,邃古渾茫。揚子海之波濤浩淼,億年造化;燕山期之山麓玄機,幾度滄桑。南北之三重階級,東西之四大池塘。突兀群山,獨有土司之王府;參差高樹,別具錦里之山鄉。薈萃叢林,北段高峰之幻境;蔥蘢玉樹,中心沃野之畫廊。南線澄湖,玉鑒瓊玉之瀲灩;秋波大澤,錦帆白鷺之翱翔。田園詩畫,湖泊風光。
面積二千平方公里,幅員獨大;家龐百萬大系之黎民,人口最多。哲匠能工之外出,無陂不成鎮;寒門茅舍之運來,有子可登科。上善之普通百姓,感人故事;中流之誠信兩孫,驚世新歌。伯仲二田之崢嶸美國,家關十宿之璀璨星河。靈光籠照,高考狀元之登榜;慧脈遙傳,深潛勇士之揚波。詩畫珠聯,山水滋陰於神韻;工商壁合,仁慈反饋與普陀。文武星輝,國共風雲之將帥;聖賢路繞,兒童問答以琢磨。
糧棉油,農牧漁。傳統耕耘,世代但求於溫飽;辛勞憧憬,子孫苦索於豐腴。挖塘築堰,原始豐收之希翼,圍垸壘堤,初衷保障以無虞。興修水利,公社橫空以攔壩;解決旱危,全民熱火以圍湖。大寨精神之移植,縣河改道;荒年乾旱之思維,水庫通渠。政歸市,縣改區。城市進程之北擴,江城後院;貿工拓路之南推,漢北前驅。獨冠亞洲之編組,鐵龍馳橫店;領衡中部之航空,銀燕起通衢。商貿物流之重鎮,移師漢口北;旅遊生態之新姿,造景市郊圖。
噫嘻!工業創新,浴火鳳凰以展翅;農村換舊,通灣道路以穿梭。能人經濟,土特抱團以發展;妙手畫圖,風光連線以詩歌。舊八景,提勁旅;新十強,上層樓。雲霧山之杜鵑之燦爛,春光明媚;清涼寨之浣影婀娜,山色溫柔。蒙古草原之落戶,木蘭新寵;天池高峽之梳妝,閨閣明眸。奇石古門之飛瀑,高山流水;靈岩之地質藏玄,真武鴻猷。火紅時代,回首於知青歲月;熾熱肝腸,獻身於煉骨春秋。精神寄寓,耕讀大余灣之老屋;典範鏗鏘,奔騰蔡官田之洪充。先祖農耕之記憶,年華領略;當時汗灑之澄湖,塔耳神遊!名村享成果,小鎮創豐收!
嗟夫!北周建制,千秋歷史;大象開元,一路履痕。覆地翻天之變化,山歡水笑;輝今爍古之作為,日異月新。擘畫未來之大筆,構思科學;放眼曠古之巔峰,開拓錦程!歌未歇,夢常真。
【注釋】兩孫:指信義兄弟孫東林、孫水林。二田:指黃陂籍在美科學巨匠田長霖、田長焯兄弟倆。十宿:黃陂籍十大科學院院士。高考狀元:指2010黃陂一中學生柳傑(文科狀元)。深潛勇士:黃陂籍潛航員葉聰突破3759米深處創出海底作業9小時零3分鐘記錄。詩畫:指黃陂籍著名詩人曾卓、綠原、彭邦禎,著名畫家馮今松。將帥:民國上將藍天蔚,共和國中將杜義德。琢磨:指孔子項橐的故事。 

由來

“無陂不成鎮”典出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一卦:“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周易·泰封·九三》)這兩句話頗具哲學意義,它概括地總結了自然界和社會生活方面有起有伏、有來有去、有分有合、有正有反的發展變化規律
“無陂不成鎮”也是天文(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一語雙關的曆法謎語,意思是說,能“鎮”住“陂”的是“閏”,有“陂”才有“閏”,若無“陂”,“閏”就是多餘的麻煩。
四季更替謂之“年”。地球公轉一周(即360度)所需的時間稱為恆星年。1恆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時9分鐘9.5秒;而回歸年是太陽中心在黃道上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或秋分點、冬至點和夏至點)的時間間隔,即太陽連續兩次直射於北回歸線(或南回歸線)的時間間隔。因此,回歸年又稱“季節年”。1回歸年 = 365.24220日 = 365日5小時48分45.5秒。由於恆星年與節氣不同步,回歸年才與節氣同步,所以曆法不用恆星年而用回歸年。
曆法強行取整日,平年365天,閏年366天。“無平不陂”——不置平年,曆法不會與天文錯位。“陂”字拆開是“乃皮”,即曆法與天文成了兩層皮即二夾皮。錯位了要使它復位,復位的辦法是置閏,置閏陂就黃了。
作為20世紀的100大考古發現之一,黃陂盤龍城是長江流域第一古城,也是歷史上最早的“九省通衢”。土著黃陂(相傳黃陂為黃帝正妃西陵氏之女的故地,史稱其隸屬黃國)人就得天獨厚,走南闖北通天下。
由於那時的交通主要是靠水運,黃陂人通過古代黃金水道府河、灄水與漂水,穿越大別山、桐柏山的隘口,北達商朝王都鄭州;又可出長江,入漢水、溳水,淌過隨棗走廊,通往關中地區;還借長江、漢江西抵巴蜀,南達江漢,並通過洞庭湖、鄱陽湖及其幹流前往江南諸省;東乘長江又溝通吳會,通江達海。
考古發現,盤龍城遺址外圍,散見居民區和釀酒、制陶、冶銅等手工作坊及墓地,顯示出工業發達,商業繁華,具有完備的城邑形態和功能。這說明黃陂先民在3500年前就精心打造了中國長江流域第一古城。
有人不禁要問:漢水的入江口在龜山北,盤龍城邊的府河怎么與漢水交匯呢?因為古代漢水有一主要支流就是與府河交匯後注入長江的。
原來漢水自陝西東南來,受武當山、荊山、大洪山的阻擋和制約,進入湖北後,由東南向南注入低洼的江漢平原湖沼。漢水下游因流經雲夢澤故地,常使河道消失在雲夢澤的巨大水體中。由於荊江、漢水水流所挾帶泥水的衝擊作用,古雲夢澤漸漸被淤成平陸,漢水下游遂處於河道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的水網景觀之中。出現眾水以漢為壑、漢以江為壑的水流傾瀉方式。
在漢水下游眾多的入江口中,並不存在一個很穩定的水流量大的入江口。除龜山南北有入口外,還有一入江口在今盤龍城地區,與府河、灄水交匯後於諶家磯入江。

歷史

北齊以改置黃陂縣(清同治《黃陂縣誌》卷一·沿革)始,黃陂人繼承先民傳統,憑藉“九省通衢”故道闖天下,逐步形成“無陂不成鎮”的文化現象。這裡的“陂”就專指湖北黃陂人,“鎮”是指村鎮(村莊和小市鎮)、鎮集(鎮市,都指集鎮)或城市了。意思是說,凡是天下有集鎮的地方就有黃陂人棲息,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黃陂人。
據有稽可查的史志記載,“無陂不成鎮”這一文化現象,形成於明代成化年初開發漢口。 黃陂舊稱西陵,地處南北要衝,屢遭兵燹,黃陂人在亂中磨練出闖天下的意志與謀生的本領。“楚頃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我西陵。”(漢·司馬遷:《史記》)“後漢末,劉表以地當江漢之口,懼吳侵軼,使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因名黃城鎮。”境內的“武湖,又是黃祖習戰閱武處。……唐天復三年,楊行密遣將李神福圍鄂州,州帥杜洪求救於朱全忠,全忠遣兵屯灄口。……宋末,忽必烈南寇,取道於此。”(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黃陂居民“於元末遭兵,逃亡殆盡”(明嘉靖《黃陂縣誌》)。元代詩人郝經曾在《宿黃陂縣南》的詩中寫道: 茅屋欹斜竹徑荒,稻畦殘水入方塘。 營屯未定夕陽下,雁點秋煙不著行。
自明初起,由於黃陂人口甚少,乃由官方與民間同時移民至此。據明清譜牒載,今黃陂大部分居民的先祖,系由官方強制移民——從江西南昌筷子巷遷入。即所謂“江西填湖廣”;另一方面,外出逃難存活的黃陂人也陸續返鄉。原居民與新移民相依為命,努力重建家園,終於百業漸興,人丁興旺。到了成化八年(1472年),黃陂人口由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42068人,增加到121900人(明嘉靖三十五年《黃陂縣誌》)。
在漢口形成的過程中,由於漢水入江新水口兩岸地盤開闊,港灣水域條件良好,堤防堅固。常年在黃花澇、武湖、盤龍湖打魚為生的黃陂南鄉漁民,利用地利之便於明朝天順年(1457~1464年)間,率先在這“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建碼頭,或到漢口荒島搭棚拓荒,從事航運、漁業或小本經營。接著,一些匠人和民工沿灄水陸續到今江岸一帶開店、辦作坊、做手藝,有的沿黃孝河進入今四官殿以下沿江一帶務工經商。

打造漢口

從明弘治(1488~1505年)到正德年(1506~1521年)初,黃陂人便在漢口建成集商貿、民間工藝與地域文化於一體的黃陂街(《明萬曆漢陽府志校注》,武漢出版社,2007)。清道光年間,浙江烏程(今湖州市吳興區)人范鍇在《漢口叢談》中,所列漢口街道的明細表中也有黃陂街(今民權路江邊附近)。他在注釋中寫道:“正街(今漢正街)至此分而為二,一稍南而東為打扣巷,一由北而東為黃陂街。”
黃陂街最繁華時擁有“八大行”(徐煥斗:《漢口小志》,《湖北檔案》,2007.12),即鹽行、茶行、藥材行、什貨行、油行、糧行、棉花行、牛皮行。一般的街道做生意,皆為門市零售,但黃陂街則可做轉手批發,靈活經營。久而久之,黃陂人還打造了一批人們至今仍耳熟能詳的“老字號”:“曹正興”菜刀、“高洪泰”銅鑼、“白海記”旗袍、“蔡林記”熱乾麵、“談炎記”水餃、黃陂“三鮮”……其中高洪泰銅鑼與京鑼、奉鑼、蘇鑼並稱全國“四大名鑼”,是著名的“老字號”,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其主要特點是造型古樸、發音洪亮、吃錘省力、調門準確,深受國內外用戶的好評,國內一些知名的劇團、樂團,以及一些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團都使用“高洪泰”的產品。2007年4月1日,高洪泰銅鑼製作技藝被湖北省文化廳公示為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16年,黎黃陂就任大總統後,力主讓黃陂話競選國語,儘管曾經作為一種談資的趣聞,但的確有據可依。因為黃陂方言屬楚語系,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許多黃陂話與《楚辭》中出現極多的字、詞、句有某種相通之處,還有相應的聲母、韻母、聲調、辭彙和語法。而且其語言魅力,通過黃孝花鼓與黃陂鼓書在湖廣地區廣為傳播,再加上天下黃陂人加以推廣,是具有可操作性。
黃陂人也將飲譽海內的紡織業,帶入漢口經營。明清時期,從而使質地精美的明代貢品——黃陂葛布傳統產業得以進一步發展。萬曆二年(1574)紹興進士、兵部員外郎、詩人陶允宜之《黃陂葛》詩云:“楚人種葛不種麻,男采女織爭紛拿,黃陂所織尤精嘉。光潔勻細眼不斜,皎如白薴輕如紗,進之內宮傳相夸。”(清·姚之駰:《元明事類鈔》卷二四《衣冠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在乾隆年間建於漢口大郭家巷的襪業公所,就是黃陂織襪業集會議事之所,也是全國最早的手工業行會組織會所之一(高春頎:《中國商會的起源》,《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08月19日)。於鹹豐年間重修的老君殿,則是黃陂菸袋幫之公所,坐落在廣益橋港邊正街。至清末民初,漢口的行幫增至近200個。
民國年間,武漢市礄口十碼頭的糧行、福新麵粉廠、統一街的鞋帽店,文書巷的黃陂酒樓、牛皮行,南京路口的皮毛店,清芬路的舊貨一條街等,都為黃陂人所開。如今,武漢市江岸區與江漢區有一大批黃陂後裔,其中諶家磯、岱家山在20世紀50年代前均為黃陂所轄。

黃陂會館

開放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文明積澱,便利的區位優勢,使黃陂商人通過與各地商人交流與合作,從而借船出港,走向全國各地。僅從明朝中期至清初,全縣外遷者達4萬人之眾。即縣內人口由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15660人減少到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11667人(清康熙五年《黃陂縣誌》)。
首先,從事航運業者藉助舟楫之便,上至重慶朝天門,下至上海碼頭經營,天長日久,黃陂籍碼頭工人大都在浦東和山城定居;事業有成的商人,則在滬上十里洋場立足。
當太平天國起義戰起,迫使江南商人紛紛遷往上海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石庫門”(房屋用傳統木結構加磚牆承重建造,外門選用石料作門框,故名)住宅。為此,精明的黃陂商人就組織黃陂的能工巧匠,參與興建了中西合璧的石庫門民居,並有一批黃陂人在此落戶。於是,後來就將今上海市中心城區(盧灣區)石庫門一條街命名為黃陂路。到了當代,又由於中共一大會址位於今黃陂南路,使“黃陂”之名更是遠揚。
與此同時,黃陂商人還在長江、漢水流域創業落戶。不僅在成都、襄陽、黃州、麻城、九江、景德鎮、南京、杭州等地建有公所、會館或同鄉會,其店鋪產業也廣為分布。如南京下關一帶就有黃陂人開設的板鴨連鎖店,蕪湖鵝卵石路有黃陂人開的皮毛店,安慶大西門外有黃陂人開的作坊:釘秤的、制麻袋的,整條街幾乎都是黃陂人。
隨著黃陂人丁興旺,官府在明、清二朝推行“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時,也把黃陂作為重點。清同治年間四川《新寧縣誌》稱:“邑多楚人,各別其郡,私其神,以祠廟分籍貫,故建置相望。”西南大學藍勇教授介紹,湖北許多州縣的移民還有大量獨立的會館,最常見的便是湖廣黃州人興建的帝主宮,也稱黃州會館。還有石陽(今黃陂三國時屬石陽縣)會館,成都和敘府的湖北黃陂人的會館(藍勇:《西南歷史文化地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再次,在京漢鐵路、粵漢鐵路建成後,黃陂人又不斷向大江南北和黃河上下擴展“無陂不成鎮”的範圍。隨著黃陂人在當地的不斷增多,黃陂會館就成為黃陂人聯繫的紐帶。如北京的黃陂會館,就設於宣武門外潘家河沿。
黃陂人在外思鄉之故,便以黃陂為地名紀念之: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黃陂橋鄉,江西省寧都縣、撫州市宜黃縣與廣東省有梅州市興寧市、清遠市英德市等四個地方均有叫黃陂鎮或黃陂鄉的,廣州市則有黃陂農工商公司、廣州開發區蘿崗區聯和街黃陂社區居委會,廣東惠州市博羅縣和福建長汀縣都有個黃陂村,安徽廬江縣的黃陂湖,各地叫黃陂河、黃陂塘、黃陂坡、黃陂站、黃陂新村、黃陂國小的也不少。

海外華人

黃陂因此人才輩出。在科舉時代,黃陂舉人、進士之多,在湖北首屈一指。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一書記載,在明清540年裡,全國平均每縣30人,黃陂則有81人。諸如明末的“二裴”:榜眼裴宗范、裴宗德兄弟,清代“文武三榜眼”:曾大觀、劉彬士與金國鈞,“父子同科”:范軾與范熙壬等。這些取得功名的仕子被朝廷派往全國各地做官,其後裔和親友也因此分布各地,“無陂不成鎮”的美名傳四方。
清代的黃陂“二金”(進士金光傑與榜眼金國鈞父子),其後裔遍及海內外。金永炎留學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參加辛亥革命,歷任黃興、段芝泉參謀顧問、黎黃陂大總統的陸軍部長,晚年定居日本。其後裔做道尹縣長、局長多人。金唯信在美國哈佛大學獲經濟學位後,回國歷任台灣“財政部賦稅署長”、“中央信託局長”。金永炎之孫金宗麟,曾任台灣駐美“中信局”主任。清鹹豐壬子恩科進士周恆祺,歷任直隸布政使、山東巡撫、漕運總督,其後裔分布在湖北、上海、四川、東北、海峽和大洋彼岸。晚清戊戌進士范軾的後裔,竟有范熙壬、范熙申與范熙績三人留日學成歸來,後分別任民國國會議員、海軍艦長和陸軍軍長,世稱“范氏三傑”
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正是隨父到北塘,才有機會在北洋水師學堂上學,接下來因出身海軍被張之洞相中而飛黃騰達。他就任清軍協統、首義都督和大總統期間,身邊雲集了一批黃陂人或湖北老鄉。黎晚年大力興辦實業,產業龐大,先後投資銀行、廠礦等金融、實業近70家,投資總額超過300萬銀元,而且形成系列,諸如他在金融業的投資包括銀行業20家、證券類5家、保險類2家。在實業方面,他投資煤礦8個、礦產類8家、森林類3個、紡織類6家、麵粉及食品類5家。還包括運輸、造紙、貿易、市政、文教等各業。投資的地域覆蓋全國京、滬、津、鄂、魯、豫、浙、蘇、冀、東北和香港等14個省市。時下,黎氏的後裔分別在上海、天津、美國和加拿大落戶。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時,由於黃陂人在國民政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司法院、考試院)中任職者,以及在軍中任少將以上者數以百計,他們率其親屬前往台灣達8萬人之眾,居港澳者也為數不少。其中生代大多到美國或歐洲求學,學成後大部分在歐美打拚,當年赴台的田長霖兄弟姐妹的8箇中生代家庭中,就有6家旅居美國,1 家在加拿大,1 家居台。
在20世紀,田長霖成為美國首任華人與亞裔大學校長,以及美國首任亞裔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胡秋原則是“海峽破冰第一人”,蔡大生系瑞典皇家歌劇院首任華人終身職業歌唱家,蔡紅生闖入世界數學王國;進入21世紀,萬子美則成為義大利首位外籍“加勛大騎士”。而且在美國、歐洲,以及台北、高雄等地都設有黃陂同鄉會。1996年10月,田長霖返鄉時對筆者說:過去,因為黃陂人貧窮,才出外闖天下,贏得了“無陂不成鎮”美稱;如今,黃陂人居安思危,頑強拼搏,讓“無陂不成鎮”飲譽中外。
改革開放後,隨著恢復高考制度和留學熱,每年數以千計的學子分別在全國各地或海外落地生根,不斷延續著“無陂不成鎮”的傳奇。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武漢等特大城市,均設有黃陂同鄉聯誼會或黃陂商會。就連西藏山南地區也有一條黃陂路。
從黃陂籍人士分布地區看,黃陂人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天下黃陂人總數大抵為400萬。即黃陂境內100萬(實際113萬),武漢中心城區100萬,中國大陸各地100萬,台、港、澳及海外100萬。“無陂不成鎮”成為海內外關注的文化現象。

本土文化

黃陂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文化源遠流長,世代才人輩出。既有濃厚的江漢色彩,又孕育了具有豐富深厚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
黃陂一河兩岸的文化打造,要體現它的地域文化、民俗民風特點,要讓後代都能了解過去的黃陂。前川栽植大柳樹,樹間行距保持15米1株,因柳樹長得快,樹冠很大,會遮住其他景物。同時,在樹里行間廣種四季花卉,這樣才能體現宋代理學家程顥所寫千家詩首篇《春日偶成》中“雲談風輕近午天,伴花隨柳過前川”的意境,讓遊人看景,思人思詩。
“無陂不成鎮”,哪裡有城鎮哪裡就有黃陂郎格。黃陂人打造了一批人們至今仍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因此,本人建議在大柳樹之間,雕塑以下黃陂名流群像。
黃陂木蘭廟會黃陂木蘭廟會
1、高洪泰銅鑼:銅鑼一響黃金萬兩。建議塑一帶著老花眼鏡的老人,手持一面鑼,右手拿鑼錘在檢驗銅鑼質量(省非遺)。
2、蔡林記熱乾麵:到了武漢過早不吃熱乾麵,就不算到過武漢。建議塑一身圍裙,頭帶氈帽的中年人,一付挑擔,手持竹灶笠往碗裡放面的情景。
3、曹正興菜刀:經久耐用,鋼火好,譽滿武漢三鎮,家家戶戶都用他生產的刀。建議塑一老者,脖子上系一條粗布巾,上身赤膊,下身大褲衩,一雙草鞋,在掄錘打刀。有洪爐及打鐵用具和大木風箱,刀背上有鋼印曹正興三字(市非遺)。
4、白海記旗袍:首創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一種傳統女式服裝名牌。高領、腰翹、大開衩,穿在身上亮麗大方,過目者都要多看幾眼。建議塑一位師傅穿對襟開的中裝,手持皮尺,耳上夾一鉛筆,認真的神態,正在為一位美女(頭髮為大波浪,身著亮麗旗袍)量身體各部位尺寸。
5、黃陂三鮮(魚丸、肉丸、肉糕):科舉時代取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吉祥之意。建議塑一大木案板上有魚丸、肉丸、肉糕各一盤,一位老師傅正在一大瓦盆中做魚丸的情景。
6、黃陂泥塑之鄉:漢陽歸元禪寺五百羅漢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乃黃陂工匠王煜父子二人花了12年時間塑成。這是黃陂泥塑的代表作,才得以傳承出一批現代工藝雕塑家。建議塑一彌勒大佛(即布袋和尚又稱歡喜佛),笑口常開。一老一幼王煜父子(清代工匠裝束)正在專心塑像的神情。
7、湖北大鼓之鄉:黃陂大鼓或黃孝大鼓又稱打鼓說書,說善書等,成為本地主要曲種之一。黃陂土生的大鼓表演藝術家李和發演唱的《豐收場上》唱響全國。建議塑一位身著中山裝的說書演員(李和發即可),面前擺一竹架子,上放一圓鼓,手持雲板,邊唱邊敲的神情展示在廣大民眾眼帘。
8、楚劇之鄉:楚劇發源於黃陂與孝感結合部的界河(俗話說:黃陂到孝感——縣過縣),原名黃孝花鼓戲,後定名為楚劇,即惟楚有才之意。黃陂湧現出李百川、江秋屏(女)等一代亨譽全國的楚劇表演藝術家。80年代“四下河南”連台戲響譽武漢三鎮,家喻戶曉,民眾爭先排隊購票,觀後老百姓講:聽鄉音、賞鄉韻、解鄉愁,感到特別愜意,真過癮。建議塑一大桌案,上擺大印、令筒、驚堂木,塑一身著蟒袍、玉帶,頭帶一字官帽的包公坐在大堂之上,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站立兩廂。趙瓊瑤跪在大堂之下手持狀紙,哭述冤情,讓遊人置身於戲劇情節之中。
9、體育之鄉:黃陂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民眾體育活動,修建了體育館、羽毛球館、文體廣場和武術專業學校,早晚跑步、打太極、舞劍、籃球、桌球、體育舞蹈到處百花齊放。我區還輸送了許多運動員,如:桌球、田徑、體操、籃球、划船、武術等,曾榮獲了“國家運動健將”和“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特別是陳菊英(女)榮獲“全國優秀田徑選手”和“運動健將”稱號。建議塑一組群像,突出陳菊英奔跑的英姿(有照片可查),身後有一男一女青少年。左邊有練太極的老者,右邊有一舞飛刀的青年,後面有一群田徑選手”和“運動健將”稱號。後面有一群男女老少的跳舞者(6人),共11人。
10、“九佬十八匠”群塑組合:再現“九佬十八匠”藝人的代表人物,體現黃陂人敢闖天下的闖勁,一付擔子,一輛洪車,頭戴斗笠,走遍全國,走向世界的大無畏精神。群塑組合共6人,擺在各個方位,讓遊人一看即知這是我們黃陂老一輩手藝人。
(1)挑水佬:往日喝長江水、漢水和灄水。建議塑一頭戴斗笠帽(涼帽),脖子系土布巾,身著布坎夾、短褲、草鞋,一對杉木大桶,桶內系一木牌子(防水盪出),一根桑木大扁擔,嘴裡哼著“花鼓戲”樂哈哈。
(2)木匠:塑一手持鋸子的木匠,腳踩一根木頭在馬夾上幹活,旁邊有:尺子、刨子等工具。
(3)泥瓦匠:塑一手拿瓦刀,一手持泥板的泥瓦匠,齊不齊,一把泥,光足在幹活。
(4)篾匠:坐在小凳上,用砍刀劈竹子,旁邊有做好的籃子、燒幾等物品。
(5)補鍋匠:坐在小馬夾上手持一鐵鍋,用鑽鉅在鑽眼,身旁有二個工具櫃,一根寬大的梨木扁擔和銅製六角“響板”(這是補鍋的招牌)。
(6)彈花匠:頭上系一毛巾,身著對襟衣,大蘭布褲,手拿一根牛筋繩特製的大弓和一木棰,彈花時呈弓箭狀,有節奏的樂感。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關於黃陂“四大名片”在此未提,原因是,盤龍文化市里將建盤龍城遺址公園,木蘭文化在木蘭山深深紮根,“二程”文化已在雙鳳亭公園落腳,辛亥文化現已有黎元洪廣場,因此不宜在河西岸重複出現。

人文傳統

《無陂不成鎮》三部曲包括文化卷《無陂不成鎮·人文風情》、人物卷《無陂不成鎮·名流百年》與《為民喉舌·范熙壬傳》三冊。在文化卷中,著重介紹了“無陂不成鎮”的來龍去脈與九大文化特徵。在人物卷介紹了近代以來,在海內外產生重要影響的30位名流俊彥。
無陂不成鎮
“無陂不成鎮”這一文化現象,長期以來人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從裴高才、王鳳霞合著的《無陂不成鎮》在台灣首發與研討後,引起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參考資料:
1、裴高才、王鳳霞:《無陂不成鎮》,長江出版社,2009.6;
2、《周易·泰卦·九三》.

來龍去脈

2.5.4.3吳光浩
2.5.7.5陳慶先與南京軍事學院
2.6.3二程書院、甘露書院
2.6.4黃陂第一所中學——前川中學
2.6.5明清科考奇聞
2.6.5.1明代榜眼裴宗范與“二裴”
2.6.5.2清代“文武三榜眼”與“二金”
2.6.5.3“父子同科”:范軾、范熙壬
2.6.6.著名教育家
2.6.6.1知行合一教育家劉鳳章
2.6.6.2中國私立大學先驅陳時
2.6.6.3國家主義教育家余家菊、陳啟天
2.6.6.4美國首任華人大學校長田長霖

民俗文化

2.7.1.方言楚韻
2.7.1.1黃陂話
2.7.1.2楚劇及名角
2.7.1.3王鳴樂與湖北大鼓
2.7.2傳統工藝
2.7.2.1黃陂泥塑與歸元寺羅漢
2.7.2.2.民間版畫
2.7.2.3民間剪紙
2.7.3老字號
2.7.3.1高洪泰鑼
2.7.3.2曹正興菜刀
2.7.3.3“白海記”旗袍
2.7.4民俗藝術
2.7.4.1木蘭廟會
2.7.4.2燈會
2.7.4.3賽龍舟
2.7.6.1漫話黃陂“國語”
2.7.6.2“楚劇之鄉”鑄楚魂
2.7.6.3首唱《豐收場上》的“李大鼓”
2.7.6.4聞名兩岸的“張大鼓”
2.7.6.5常回家看看(方言小品)
2.7.6.6賣麻花(湖北大鼓)
2.7.6.7從“泥塑王”到“哥特王”
2.7.6.8“泥塑之鄉”史話
2.7.6.9黃陂話的音與情
2.7.6.10解放初期的黃陂楚劇
2.8.《春日偶成》與文學教化
2.8.2.1胡秋原
2.8.2.2伍禾
2.8.2.3彭邦楨
2.8.2.4曾卓
2.8.2.5綠原
2.8.2.6王士毅
2.8.2.7塗光群
2.8.2.8汪洋
2.8.2.9趙金禾
2.8.2.10黃建中
2.8.2.11胡道發
2.8.6傳世作品選
2.8.6.1《春日偶成》
2.8.6.2《小時候》
2.8.6.3《月之故鄉》
2.8.6.4《老水手之歌》
2.8.7.藝文選
2.8.7.1期冀雙鳳比翼飛
2.8.7.2人生五字
2.8.7.3我以我筆寫黃陂
2.8.7.4一葉江舟,泛起朵朵浪花
2.8.7.5搭白算數(方言小說)
2.8.7.6 蒔花
2.9.黃陂“三鮮”與飲食文化
2.9.1 老字號
2.9.1.1黃陂“三鮮”
2.9.1.2“蔡林記”熱乾麵
2.9.1.3“談炎記”水餃
2.9.1.4 黃陂糖蒸肉
2.9.1.5黃陂豆腐
2.9.2土菜“八蒸”
2.9.3黃陂蘆筍
2.9.5精武鴨脖
2.9.6“小藍鯨”美食業
2.9.8.4黃陂有個“海歸”合作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