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甫

李聰甫,中醫學家。致力於中醫藥事業70年。多年從事李東垣脾胃理論的研究與探索,倡“形神學說為指導、脾胃學說為樞紐”的整體論,結合臨床,確立“益脾胃、和臟腑、通經絡、行氣血、保津液,以至平衡陰陽”的治療大法。在中醫人才的培養、中醫文獻的整理研究方面,卓有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聰甫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省黃梅縣
  • 出生日期:1905年5月27
  • 逝世日期:1990年4月
  • 職業:中醫學家
人物簡歷,生平概況,中醫研究,臨床見解,人才培養,主要論著,

人物簡歷

1905年5月27日 出生於湖北省黃梅縣
李聰甫李聰甫
1911—1917年 在黃梅縣讀私塾、國小。
19181921年 江西省九江市趙恆興中藥店學徒。
1922—1924年 隨黃梅縣石椿山學醫。
19251929年 在黃梅縣行醫。
1930—1938年 在江西省九江市行醫。
1938年7月—1945年 先後在樟樹湘潭湘鄉新化漵浦沅陵等地行醫。
1946—1952年 在湖南省長沙市行醫。
1952—1956 年任湖南省立中醫院院長,兼省中醫進修學校校長。
1957—1965年 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兼任湖南省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66年 任湖南中醫學院副院長,兼省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1976—1980年 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1987—1990年 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
1990年4月 逝世於湖南省長沙市。

生平概況

李聰甫,名明、號老聰,幼稱鳳池。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小手工業者的家庭。他自幼聰穎好學,但由於家貧唯讀5年私塾,1年國小就輟學了。
1918年,年僅13歲的李聰甫,隻身來到江西省九江市,進中藥鋪學徒。在“趙恆興中藥店”,得店主允許,工余可以讀醫藥書籍。李聰甫白天在碾藥槽上幹活,深夜上門板後,便在鋪台上看書。這樣持之以恆,3年便自學完《藥性賦》 、 《本草備要》 、 《湯頭歌訣》 、 《醫方集解》 、 《瀕湖脈學》 、 《診家正眼》 、 《素靈類纂》 、《醫宗必讀》和《醫門法律》等書。
為了更能步入醫林,謁師求教,1922年,李聰甫結束了3年學徒、1年幫工的生活,回到故里黃梅,隨縣城四代祖傳名醫石椿山學醫。雙方商定,教無學奉,幫工無薪。頭一年授讀《傷寒論淺注》 ,參閱《傷寒來蘇集》 、 《傷寒尚論篇》和《金匱心典》等,第二年隨師侍診,第三年即能獨立應診。
1925年,李聰甫在黃梅縣“福生祥藥號”坐堂行醫。當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李聰甫目睹哀鴻遍野,生靈塗炭,卻聽到了中國共產黨為拯救中國而發出的吶喊,他寫下了“塵世幾無乾淨土,傳來天外一聲鐘”的詩句,並曾以醫生身份作掩護,積極參加革命活動。
1930年,安徽軍閥方振武反蔣敗退,潰兵劫掠,城空如洗,黃梅不寧。為避戰禍,李聰甫孑然一身轉至九江懸壺。他曾為一綢店經理梅賢林先生的同事診治噤口痢(中毒性痢疾),其病危重在急,九江良醫請遍,無濟於事,準備料理後事,經李聰甫試診遣方,服用幾付即有轉機,此後醫名漸振。
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生,次年九江淪陷。李聰甫攜妻挈子,輾轉遷徙於湘潭、湘鄉、新化、漵浦、沅陵等地。1940年他將自己的經驗著成《麻疹專論》一書,複印成冊,在湘西南麻疹流行地區救活了不少嬰孩。抗戰勝利後,李聰甫在長沙定居。為了維護和促進中醫藥的事業,這一時期他寫下了《國醫節的感想和展望》、《慶祝國醫節的感言》(載1946、1947年《中央日報》)等文章。慷慨陳詞,批判廢止中醫的荒謬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某些人又倒行逆施,李聰甫奮筆寫下《對余岩〈中醫問題處理草案〉的批判》一書,刊行於世,捍衛中醫事業。
1956年,李聰甫參加了國務院組織的《全國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的制定工作,並在懷仁堂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1957年以來,李聰甫就中醫藥研究的方法和專業人才培養,撰寫了《中醫研究工作之我見》、《中西醫結合創立中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之我見》、《中醫應按自身的規律發展》等多篇文章,在國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李聰甫在長期的中醫藥理論與實踐工作中,自礪不已,學驗俱豐。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10部,計250餘萬字。代表著作有《麻疹專論》 、 《中醫生理學之研究》 、 《李聰甫醫案》 、 《李聰甫醫論》 ,主撰《〈脾胃論〉注釋》,合著《金元四大醫家學術思想之研究》 ,主編《傳統老年醫學》 ,並有日文翻譯出版。
自參加國家工作以來,李聰甫先後擔任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五屆湖南省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政協副主席,第二、五、六屆湖南省政協常務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中醫學會會長、名譽會長, 《湖南中醫雜誌》名譽主編等。1988年4月,83歲高齡的李聰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中醫研究

長期以來,李聰甫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潛心於《內經》和《脾胃論》的研究,提出了以形神學說為指導、脾胃學說為樞紐的整體論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李聰甫在實踐中對這一學說的認識不斷深化。他認為,這一學說反映到人體生命活動的整體上,則可歸結為形神的合一,人體生命活動依賴於形神的對立和統一。形,是形體的概括,屬陰;神,是功能的表現,屬陽。“形者神之體,神者形之用”。神是形體的主導。若形神失調,則疾病生矣。治法上要使“臟腑以調,經絡以通,營衛以和,氣血以流”,促使機體內外整體活動調節恢復平衡。而陰陽五行學說的運用,實已寓於其中。故“形神”是人類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貫串於臟腑、經絡、營衛、氣血各方面新陳代謝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之中,是維持和推動生命活動的源泉和動力。因此,他強調,形神學說是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的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李聰甫在深入研究李東垣脾胃論》時,亦貫穿了形神合一論說。他提出,形神合一所形成的整體機能活動,是以脾胃元氣的升降為樞紐的。他認為“人之以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雖然脾胃同是“後天之本”、“倉廩之官”,而主體在胃氣旺盛與否,決定脾氣的盛衰、宗氣的強弱和營衛運行的暢阻。其與四髒相關的整體生理功能的關係是:脾為太陰之髒,惡濕喜燥,燥則脾的清陽之氣上升以煦心肺,心肺和煦,則下濟肝腎;胃屬陽明之腑,惡燥喜潤,潤則胃的濁陰之氣下降以濡肝腎,肝腎濡潤,則上滋心肺。如此,則形成以胃納脾運為中心的五臟生理動態相對平衡,進而聯繫六腑、經絡、營衛、氣血等功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在這一學術思想指導下,通過數十年臨床實踐,李聰甫總結出調理脾胃、協和臟腑、疏通經絡、流暢氣血、保存津液等治療大法,並據此精心主撰了《〈脾胃論〉注釋》一書,進一步闡發了東垣理論,並有不少創新性的見解,引起同道的廣泛興趣和重視。

臨床見解

李聰甫在臨床中,無論對外感熱病內傷雜病,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影響後世。
濕溫病的辨治,在溫熱急性病中是最為棘手的。李聰甫通過長期實踐,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摸索出一套治療規律,如濕郁衛分,用宣濕開散衛陽以透表,不使邪犯氣分而導致內逼營血的病變。濕鬱氣分,用宣濕化熱之劑,使濕熱蘊阻之氣化為白?,透出皮表而宣解。若濕熱入營,仍當透熱轉氣,擬用轉樞化濁法或轉樞透熱法,因勢利導,循通泄之路從氣分而解。病入血分,出現神志昏迷,出血傾向,或循衣摸床,乃熱灼津枯,氣陰兩竭,速當救陰復氣。這一總結本源於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的有關論說,在臨證中而有所發展。
虛勞病的治療,李聰甫深入研究《內經》、《難經》、《金匱要略》及李東垣朱丹溪諸家有關論述,頗有見地。其總的旨意是補養氣血,慎用攻伐。如對肺癆咳嗽,肌瘦骨立,蒸熱盜汗的重證,每用甘平以滋復肺脾之陰,多獲良效。五勞虛極,內有乾血,又當滋養精血祛瘀生新同時並用;專用攻破,則有“竭澤而漁”的危險。如婦人血痹內蓄之“乾血癆”,咳嗽氣促胸痛厭食,午後兩顴潮紅,蒸熱盜汗,月經停閉,脈來細數,經投濡血化瘀之劑,經泛初見極少,色如墨汁,繼變咖啡色,較淡紅色,轉紅色中挾黑色小點,後轉為正赤色,食納漸增,其他症狀亦自然消失。
在治療內傷雜病中,李聰甫常以補中益氣湯為基本方,自定護衛益氣湯、生津益氣湯、扶陽益氣湯、降火益氣湯等10餘種,靈活運用、卓有成效。如護衛益氣湯,是針對脾胃虛弱,不能顧護營衛而擬定的。方以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配桂枝白芍以和暢營衛,調達表里。臨證套用,其效甚佳。
在治療危重病人時,李聰甫每於處方之後,反覆揣摩方藥的準確性,考證方書,並根據服藥後的病情變化及時更方,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1935年夏秋之交,他曾去武昌為友人肖君救治垂危之證。當時,病人身熱不退,神識昏糊,頭搖譫語,口燥唇焦,煩躁不安,便閉尿赤,脈沉弦,舌質乾、苔淡黃。前醫投藥一派苦寒,每劑都有犀羚,病情嚴重。李聰甫仔細診察,推敲症情,診斷為濕困脾機,胃濁不降。用溫膽湯加神曲、豆卷、佩蘭、苡仁等味,一劑安睡,再劑熱清,大便如醬色,人事清醒。

人才培養

1953年以來,李聰甫曾主持由省衛生廳舉辦的湖南省中醫進修學校的工作。他除了負責諸如課程設定、教學計畫的制定等全面教學工作外,還親自講授中醫經典、基礎理論。《中醫生理學之研究》即是當時的講稿。為了講好這一課程,他專門去湖南醫學院系統旁聽了現代生理學原理、診斷學等課程,翻閱大量資料,認真備課,立足於中醫理論體系的生理概念和內容,結合現代的生理學觀點,從整體及神經、循環、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方面,闡述中醫生理相關的論說,在發掘中醫理論、內涵方面作了可貴的探索。在教學中,李聰甫認真講授,熱情答疑,大大提高了學員的研讀興趣和知識素養。該校先後結業400餘人,學員遍及省內外,且多己成為各地中醫骨幹和專家。
1960年前後,拜師收徒培育中醫人才形成熱潮。李聰甫欣然表示:願青年醫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我們老一輩的最大榮幸。他經常鼓勵青年醫師,要在學術上作出成就,首先必須勤學好問。好問則裕自用則小”。他傳授學術經驗的方法和形式多樣:討論病案,臨證釋疑,談寫病歷,專題座談,指導論文,修改稿件等,總是具體指點,誨人不倦。平時,他特別注意指導青年醫師讀書,並按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分別選定主要讀本和參考讀本。他經常把整理、編寫、課題研究等交給中、青年去做,自己從中具體指導,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工作能力。此外,李聰甫對青年醫師要求亦很嚴格:寫病歷不僅要求記錄詳細,而且字型要工整;寫論文用引語,要反覆核對,引用要恰當,融匯自然,有說服力。
文化大革命”以後,李聰甫的精神更加煥發,雖年逾70,仍十分關注人才的培養。1979年他獲得中醫研究員職稱,更覺責任重大,每周堅持門診,指導青年醫師臨證辨治。越年,他被批准為中醫名家學說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他親自擬定每位研究生的指導計畫,明確研究攻讀的方向,具體列出必讀、閱讀和參閱書目。在培養研究生中,李聰甫總是不辭勞苦,勤於引導,耐心解答問題,精心修改論文。李聰甫在中醫教育事業上成績斐然,培育出一批高級中醫人才。

主要論著

1 李聰甫.麻疹專論.新化:喚民書局,1940.
2 李聰甫.中醫生理學之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
3 李聰甫.麻疹專論.修訂2版.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7.
4 李聰甫,劉炳凡.脾胃論注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6.
5 李聰甫.李聰甫醫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6 李聰甫.李聰甫醫論.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7 李聰甫,劉炳凡.金元四大醫家學術思想之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8 李聰甫,皮敦厚,呂維善等.傳統老年醫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9 李聰甫.中醫治療血吸蟲病的殺蟲問題.新中醫藥,1956,(10):4-6.
10 李聰甫.中醫研究工作之我見.中醫雜誌,1957,(5).
11 李聰甫.中醫對麻風病的認識和治療.江西中醫藥,1959,(8):15-17
12 李聰甫.關於中醫方劑學的體會.中醫雜誌,1959,(6):51.
13 李聰甫.中風卒中期治療管見.中醫雜誌,1964,(10):19.
14 李聰甫.李東垣脾胃學說的論述.湖南醫藥雜誌,1974,(1):22-29,(2):21-30.
15 李聰甫.陰陽學說的理論和套用.湖南醫藥雜誌,1974,(5):37-48.
16 李聰甫.哮喘.湖南醫藥雜誌,1976,(1):47-48.
17 李聰甫.痢疾.湖南醫藥雜誌,1976,(3):53.
18 李聰甫.血證.湖南醫藥雜誌,1977,(3):49.
19 李聰甫.中西醫結合創立我國統一的新醫學之我見.湖南醫藥雜誌,1978,(5):3.
20 李聰甫.虛勞病辨證論治.湖南醫藥雜誌,1978,(2):34.
21 李聰甫.祖國醫學的形神學說.河南中醫,1981,(2):1.
22 李聰甫.濕溫病的證治辨析.黑龍江中醫藥,1982,(1):5.
23 李聰甫.攝生延年與老年學.浙江中醫雜誌,1982,(1):1.
24 李聰甫.脾胃病病機略論.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2,(5):1
25 李聰甫.疳疾的臨證經驗.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3,(4):8.
26 李聰甫.試述辨證論治與辨證施治.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4,(5).
27 李聰甫.論瀕湖《奇經八脈考》.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5,(1).
28 李聰甫.老年便秘證治.中醫雜誌,1985,(1).
29 李聰甫.慢性泄瀉證治.中醫雜誌,1985,(6-7)連載.
30 李聰甫.評東垣論治傷寒.河南中醫,1986,(5).
31 李聰甫.金匱明理論.湖南中醫雜誌,1986(4)-1987(連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