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芍藥科植物)

白芍(芍藥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芍是芍藥科白芍屬植物,是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芍
  • 拉丁學名:Cynanchum otophyllum
  • 別稱青羊參
  • :植物界
  • :芍藥科
  • :芍藥屬
  • 分布區域:亳白芍,安徽省亳州市。川白芍,四川省中江、渠縣等地。
  • 歸經:肝、脾、肺三經
  • 功能:補血斂陰,平肝止痛
  • 主治:頭暈,胸脅疼痛、瀉痢、月經不調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白芍正名為:青羊參Cynanchum otophyllum
48. 青羊參(植物名實圖考)千年生(雲南);奶漿藤(四川);白芍(雲南楚雄);青陽參、青洋參、白岑(雲南昆明);白芪、白藥(雲南麗江)圖版136 (7-11)
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 in Sarg. Pl. Wils. 3. 347. 1916; Hand. -Mazz. Symb. Sin. 7: 997. 1936; Tsiang in Sunyatsenia 4: 117. 1939;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 485, 圖4924. 1974. ——Cynanchum deltoideum Hook. f. Fl. Birt. Ind. 4. 24. 1883, non Hance in Ann. Sci. Nat. ser 5, 5. 228. 1866. ——Vincetoxicum deltoideum O. Kuntze, Rev. Gen. Pars 1. 424. 1891.
多年生草質藤本;根圓柱狀,灰黑色,直徑約8毫米;莖被兩列毛。葉對生,膜質,卵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基部寬4-8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深耳狀心形,葉耳圓形,下垂,兩面均被柔毛。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著花20餘朵;花萼外面被微毛,基部內面有腺體5個;花冠白色,裂片長圓形,內被微毛;副花冠杯狀,比合蕊冠略長,裂片中間有1小齒,或有褶皺或缺;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頭頂端略為2裂。蓇葖雙生或僅1枚發育,短披針形,長約8厘米,直徑1厘米,向端部漸尖,基部較狹,外果皮有直條紋;種子卵形,長6毫米,寬3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3厘米。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分布範圍

產於浙江、安徽、貴州、雲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區。生長於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
枝、葉有毒質,製成粉劑可防治農業害蟲。根毒性猛烈,據標本上記載可以毒殺虎及其他野獸。
雲南麗江地區民間有稱本種植物的根部為“白首烏”,但與山東省泰山地區及東北延邊地區所產的“白首鳥”各為不同種的植物。
白芍

主要價值

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