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按年齡劃分的人類群體)

青年(按年齡劃分的人類群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年一詞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更一直在變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新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已經提高到44歲。從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計數從10.26億增長至10.66億,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從18.1%降至17.6%。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青年占全球總人口比例預計到2050年將繼續下降至13.2%,屆時15至44歲的青年人總數將是11.76 億人。

基本介紹

概念介紹,具體界定,八十年代,特徵,現狀,發展態勢,新視野,新思考,相關研究,群體研究,教育研究,互動研究,共青團研究,

概念介紹

此前,各民族對年輕人均有各自的稱謂,如俄羅斯語稱 “OTPOK”,意為沒有說話權力的;中國古語就有“青年”、“後生”及“郎”等。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之後,特別是18世紀基督教創辦青年聯合會以來,青年一詞始正式出現,1919年五四運動後,“青年”一詞在中國逐漸被廣泛使用。
青年一詞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幻一直在變化。聯合國於1985年國際青年,首次將青年定為15至24歲之間的人,而又無損於會員國的其它定義。現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的年齡分段,青年的年齡上限提高到44歲。從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計數從10.26億增長至10.66億,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從18.1%降至17.6%。隨著世界人口的老齡化,青年占全球總人口比例預計到2050年將繼續下降至13.2%,屆時15至44歲的青年人總數將是11.76 億人。絕大多數青年生活在開發中國家,就2000 年而言,占青年總人口85%的9億青年,生活在世界發展中地區。隨著更多的已開發國家老齡化人口的增多,這一比例預計會進一步增加。
解釋:(1)年齡未超過44歲
(2)事物的開端
(3)建國初期
(4)年輕的人

具體界定

聯合國
其中青年與少年時期相重合的階段為青少年
滿26周歲不滿30周歲的,有種說法叫做“大齡青年
0周歲為嬰兒 。
1周歲-6周歲為幼兒。
7周歲-14周歲為兒童(與少年期重合,也可稱少年兒童或少兒) 。
13周歲-19周歲為少年(也可稱青少年)。
18周歲以下在聯合國兒童公約中屬於兒童 。
20周歲-39周歲為青年
40周歲-59周歲為中年 。
60周歲以上為老年(也可稱晚年、暮年)。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
本規劃所指的青年,年齡範圍是14-35周歲(規劃中涉及婚姻、就業、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時,年齡界限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八十年代

1、辛辛苦苦國小六年,勤勤懇懇國中三年,廢寢忘食高中三年,卻趕上國家擴招,任他貓貓狗狗也都能混個大學文憑。
2、稀里糊塗大學混了四年,使盡渾身解數拿到英語四級證、計算機等級證、畢業證,有的連工作都找不到。
3、千辛萬苦進了外商獨資企業當白領,才發現原來中國遍地都是外企,500強有499家在中國有分號。
4、福利分房早已成為明日黃花,住房公積金少得可憐,又趕上無恥之徒遍地炒房,一年攢下來的錢才能買四五平方米住房。身處於一個難苦錢困難,卻非常需要花錢的社會是80青年致命的傷!
5、小時候被教育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中學大學又普及誠信教育,工作後又不得不說假話,拿假文憑,在假髮票上籤字。
6、他們說計畫經濟的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要普及素質教育,結果我們什麼都得學,什麼都要摸到皮毛卻連皮毛都不知道。
7、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網上信息如潮湧,不論是垃圾還是精華都讓人疲憊不堪,沒有手機和電腦人家會覺得你生於60年代。
8、從國小完雷鋒賴寧,接著學習李素麗,學習楊利偉,表面文章做足了接著自私自利。
9、闖蕩社會若干年後發現一事無成一錢未賺一權未謀,逼不得已重新拾起書本,泡在衝刺、寶典的密題中,希望混個更高一點的文憑出來好混日子。
10、網路越來越人性化,中國化,生活化,雅虎有一個十萬懸賞中國新站長的活動,不但可以免費建站,還可以有機會得獎,中國人的智慧是很高的,什麼樣的站都有,賣東西的,提供生活服務的,就像電視裡面那些生活小竅門,包括話劇,電影,讀書,什麼都有,80後的人到20歲左右,網路才真正完善起來,以前看電影要不買碟要不就買票,以前租碟的特別賺錢,估計都沒了,那會想免費沒門,話劇,就更別扯了,那得進劇場,拿書來說,以前買本什麼皮皮魯之類的還得攢半天錢,隨便找一個站就可以看,相信雅虎這個活動會帶來更多的分享內容。
美好的生活屬於誰呢?二十年前:“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十五年前:“太陽是我們的”;“我閉上眼睛就成天黑”。1990初生牛犢不怕虎,誰都沒把80年代人放在眼裡。
80年代青年到底可不可憐?

特徵

如果戴眼鏡,一定要扁平黑框的;
青春活力青春活力
永遠對自己的髮型不滿意;
所有電器都不看說明書;
儘量使用自助辦理業務;
使用最多的稱呼是同學;
喜歡玩小孩但不喜歡生小孩;
擁有一種奇怪的固執;
熟人面前是話癆,生人面前一言不發;
認為幽默感是做人的根本;
為了不熬夜,不如就通宵;
五一、十一絕不出遊;業餘愛好中必有一項是睡覺;
街舞 青年 美途街舞 青年 美途
經常覺得自己老了;
兩分鐘經常這樣地安排:前一分鐘是崇拜,後一分鐘變成藐視或者相反;
永遠覺得別人不可能了解自己;
MSN名字一天至少換一次;
不問問題,只查百度;
每個都是電影迷;
會畫畫,喜歡畫畫或者想學畫畫;
有一款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
熱衷於研究星座運勢
R&R、R&B、Hip-Hop,至少喜歡一個;
熟知每家K房的歌曲;
可以穿短褲上班;
任何工作都和電腦有關;
永遠找不到自己的筆;
電腦里一定有聊天工具
我高興,你管得著嗎;
儘管不屑仍然看完以上內容;
看完本段話以後自嘲一笑。

現狀

“80後”正在步入社會主流,並開始承擔起社會的責任,表現在:
具有強烈的自信心
他們具有強烈的自信心。“中國是友好的,中國接受一切友好的祝福。中國也是強大的,中國不會畏懼一切不法分子或者干擾我國內政的其他國家或者個人。”面對各種反華雜音和西方傲慢霸道的偏見,他們清楚明確地表明自己應有的態度,堅決地對此予以反擊。每一次“辱華”事件都變成凝聚國人自信心的強大力量,由此西方媒體驚呼,中國的“80後”正成為這種較量的戰鬥主力。
具有深沉的愛國意識
他們具有深沉的愛國意識。出於一種抗議,有青年表達了抵制“洋貨”的情感訴求,但更多的“80後”清醒地提出“愛國需要理性,而行為的理性取決於思維的理性”。面對強國林立的世界,“80後”清楚地知道:“中國的強大,才是對反華勢力最有力的回擊。”
具有開放的寬容胸懷
他們具有開放的寬容胸懷。“作為世界公認的大國,我們的心態理當更加開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國家核心利益為重,激情加理性才是我們表達愛國熱情的正確態度。”他們以滿腔的熱情迎接奧運會的到來,網上的論壇隨處可見“80後”熱議如何當好東道主,如何展現我們的國家形象、民族美德和人文精神:“成功的奧運,離不開你我他!”“讓我們乘著奧林匹克的翅膀,飛向更高更快更強的人生目標!”
“80後”是多么可親可愛的一代人!然而,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人,“80後”是曾經的“小皇帝”。至今他們背負著沉重的來自社會的某些消極評價的包袱。有人用“享樂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了的一代”來描述他們,有人用“新人類”、“新新人類”、“另類”來界定他們,也有人用“小資”、“憤青”、“啃老族”來形容他們。所以,當“80後”處在被眾多負面評價包圍的時候,眼前的現實突然向我們發問:究竟如何評價“80後”一代人?
毋須迴避青年期的不成熟性,也不必否認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其成長過程中諸多社會行為問題的存在。特別是後兩方面的客觀性,使得“80後”與以往任何時期的青年相比,有著極為鮮明的特點。如果對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視而不見,或者仍然沿用傳統的標準來認識他們,那么人們就很容易偏離“80後”身上已經出現的那種積極向上的主流而得出種種負面的評價。這涉及評價的方法論問題,我們的學者應擔當起用科學的理論分析來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
從金晶看“80後”的一代人,今天我們也發現他們身上有許多新的課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比如我們過去較多地關注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親緣關係由於“精簡”而變得鬆散,有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的日益疏離;然而網路的出現卻讓他們從社會資源中獲得更多的朋友,有可能使人際關係日益強化,從而改變他們的成長道路。比如我們過去總是批評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仿佛它是個人主義的代名詞;然而這把“雙刃劍”同時使這代人的自我意識達到了空前的覺醒,人的個性特徵或人的獨立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現。再比如我們過去經常哀嘆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少年受到“拜金主義”的毒害,卻並不清楚伴隨著市場經濟成長起來的、頭腦中有著日益明晰的經濟意識的他們,如何能迅速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還有,我們重視了網癮問題卻忽視了網路遊戲包含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是個充滿愉悅、活力和挑戰的學習過程;由於遊戲的未知性,使“玩”成為一個知識創造的過程,而不是停留在機械執行序列或複製知識的層面上,等等。這一切值得我們用一種全新的思路去研究“80後”。
總之,加強對“80後”乃至“90後”、“2000後”的社會行為教育和研究,以更好地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在各個方面成為合格的公民,是當今社會發展中的一件極為重要的大事。
有位偉人說的好:“我們的青年是一種正在不斷成長、不斷上升的力量,他們的使命是根據歷史的邏輯來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需要強調的是青年不會天然成長和成熟,這隻有讓他們投身社會實踐,在開放度高的環境裡才能實現。
“80後”以及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社會期待著你們!

發展態勢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到2013年,1980年出生的人已經33歲了。
上個世紀8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開始大規模地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裡,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與此同時,關於“80後青年”或“80年代生人”的討論與爭議風起雲湧,成為各種媒體關注的“熱點”。在體育界傑出青年代表有:姚明易建聯劉翔丁俊暉、何雯娜等;
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
在文學藝術界傑出青年代表有韓寒文刀郭敬明安意如張悅然、春樹、鞏鞏幻想者、甘世佳小飯非我非非我任月麗、褚蘭蘭 、李海洋等。
2004年2月2日,一位被稱為“80後”代表的中國女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上赫然印著她直視前方的冷峻面孔。春樹與韓寒、曾經的黑客滿舟、搖滾樂李揚等4人被《時代》周刊認為是“中國80年代後的代表”,並將其與美國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並論。文章以“ling lei”(另類)來稱呼他們,認為他們是中國的新激進分子
不知不覺中,當年被稱作“小皇帝”、“小太陽”的孩子長大成人,開始在時代舞台上嶄露頭角。儘管他們依然飽受爭議,但無法否認的是,站在青春最前沿的“80年代生人”開始起飛了。
康盛世紀執行長戴志康(26歲)。
PCPOP執行長李想(26歲)。
MySee執行長鄧迪(26歲)。
總裁高燃(26歲)。
鳥差網執行長向飛(27歲)。
技術主管張鶴翔(25歲)。
美途網執行長張慶嘉(23歲)
163888翻唱網執行長鄭立(25歲)。
MaJoy總裁茅侃侃(24歲)。
非常線上執行長趙寧(24歲)。
藍楓映畫工作室創始人譚文哲(22歲)
“創智贏家”暢網科技首席技術官陳曦(25歲)……當這樣一批20多歲的精英集中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時,不由得讓人驚呼,“80後”財富新生代正在崛起。
這批“80後”財富新貴的共同特點是夾著一本叫“網際網路”的大課本匆匆上路的。網際網路這座虛擬時空里的“大學”,在很多層面上反叛著以一間講堂、一套書本、一個系統為依託的傳統教育。
在文化領域,鋼琴王子郎朗李雲迪捧得了國際金獎,韓寒春樹們組成的“少年軍團”懷揣他們獨有的迷茫、痛苦、沉思和感悟,走入了文壇,也走入了人們的眼帘。
在體育界,198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面孔充斥著各支國家隊伍的主力陣容,“小巨人”姚明、追風少年劉翔、斯諾克高手丁俊暉等成了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而新一代女排姑娘從不掩飾個性感情表達的灑脫,以不亞於她們的堅毅感動了整個國家。
在各式各樣的論壇里,“憤青”們以他們特有的語言評點國家大事、社會現象,發表各種感想、見解與觀點……“80年代下的蛋”業已孵化成功,破殼而出
有人稱他們為“新新生代”,有人將他們誇張為“新新人類”。不管怎么稱呼他們,生長於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一代新人已經以嶄新的姿態,向我們的“成人社會”箭步走來。對於其中一些“另類”、“前衛”、“反叛”的孩子,他們身上所折射出的新的“時代信息”,我們還相當陌生、缺乏準備、不能理解,以至於無法面對。
他們有思想,也善於接受新事物,他們喜歡跟同樣年代的人交往,甚至把同齡人視為偶像。一部分人帶有朋克精神。同時,他們也有很強的自豪感,認為他們將來一定能夠承擔很大的社會責任,社會是需要他們的;他們也會用自己的努力去贍養老人,他們會憑自己的學識去賺大錢培養好自己的後代;他們還以擁有現代化的科技產品、追求時尚的生活境界而感到無比興奮。

新視野

從金晶看中國“80後”新一代
2008年04月28日14:34
新“80後”
“80後”正在步入社會主流,並開始承擔起社會的責任。他們具有強烈的自信心、深沉的愛國意識、開放的寬容胸懷。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人,“80後”是曾經的“小皇帝”,然而,眼前的現實突然向我們發問:究竟如何評價“80後”一代人?

新思考

從金晶看“80後”的這一代人
一方面我們欣喜地看到改革開放以來青年思想教育和青年工作,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在歷史關鍵時刻所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辯證看待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以及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的變化對孩子成長所帶來的影響,努力發現孩子成長的種種積極因素,以更好地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這些天來,一個名字,一個金燦晶瑩的名字,在全世界迴響。她讓那些以“辱華”為業的政客頓失“風光”,讓帶著有色眼鏡的西方媒體心虛害怕,讓一小撮甚囂塵上的“藏獨”分子膽戰心驚。她成為了海內外所有熱愛和平的中國人,以及五大洲維護奧運尊嚴的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座豐碑。
這個名字叫金晶,一名中國殘疾人女運動員。公元2008年4月7日,北京奧運火炬在法國著名的巴黎艾菲爾鐵塔下開始環球第五站傳遞活動的時候,這位坐在輪椅上手持祥雲火炬的“微笑天使”遭到了“藏獨”分子突如其來的襲擊。金晶不畏強暴,雙手緊抱火炬,用她那孱弱的身軀捍衛著奧運聖火。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弦。
作為“80後”新一代的一員,金晶讓我們看到了以“80後”為主體的中國青年空前高漲的愛國熱情:無數海外留學生在奧運火炬傳遞現場,揮舞五星紅旗,表達對偉大祖國的支持;網際網路上,數百萬青年人利用MSN自發地在自己名字前掛上LoveChina的標誌,向世界宣示中國人的團結;北京青年自費成立“ANTI-CNN”的網站,其批判西方媒體的資訊被無數網友迅速轉載,瀏覽量幾天內躥升50萬等等。他們是充滿智慧、充滿活力、充滿愛國情懷的一代人。

相關研究

21世紀以來,全球化、信息化、草根化等激烈的社會變遷讓青年處於前所未有的活躍時期,他們的話語權不斷增大,他們作為獨立先行者的地位和文化反哺作用得到了主流社會的更多認可。但隨之而來也有生存壓力的陡增和對文化震驚的不適等,使得青年問題再次現實地構成了社會問題的一部分,青年研究重新獲得十分強勁的“內需”作為它的發展空間和動力。而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當前的青年研究面對的是一個轉型社會中的全新的、多元的青年群體,青年研究自身也處於從問題導向研究轉變到學科化研究的時期,青年研究出現了遠比第一階段更加複雜的特點。正是這些新的對象、邏輯和特點將青年研究帶人了新的歷史時期。

群體研究

對象研究一直是青年研究的重要領域,搞清各個社會領域青年群體的特徵及發展現狀,是青年研究的基礎。其中,獨生子女研究、青年工人研究和農村青年研究在改革開放30年中始終占據著焦點地位,保持著學術熱度。
1、青年獨生子女
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口政策,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引起了國內外學界的普遍關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人口學、體育學等學科都對此展開過研究,獨生子女研究的30年間形成了三種典型分析框架:政策論證框架、個體主義框架(微觀框架)和社會結構框架(巨觀框架)。政策論證框架下,主要有獨生子女政策的必要性、獨生子女及其家庭的優勢、獨生子女政策落實情況、獨生子女政策的完善等問題。個體主義框架往往從獨生子女個人及其家庭角度展開討論和分析,關注獨生子女的人格發展、心理健康、社會化、身體發育、消費行為、教育、婚姻及生育等問題。社會結構框架與個體主義框架針鋒相對,圍繞的依然是獨生子女現象,討論的卻是社會結構的問題,常常使用“現代化進程”、“社會轉型”、“社會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巨觀辭彙來解釋獨生子女現象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圓。
獨生子女研究的早期階段,政策論證框架與個體主義框架平分秋色;中期以後,個體主義框架占絕對主導地位;21世紀以來,社會結構框架得到了迅速擴張,獨生子女研究被納入到了對恢宏的社會轉變進程的研究中來。
2、職業青年
職業青年是指以一技之長謀取工作崗位的白領或藍領青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學術界是將其分為青年工人和青年知識分子兩個群體來加以研究的。對青年工人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從多方位調查到單向度關注的轉變,20世紀80年代時,學術界對青年工人的一切動向都充滿著興趣,但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化,研究者們雖然對青年工人的階層意識、權利意識以及維權能力等仍充滿著興趣,但更多地還是轉向對其消費狀況等的研究。與此相反,知識分子研究在80年代,多停留在對其思想信仰狀況的追蹤和描述,以及對如何做好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討上。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分子的價值和力量被發現和挖掘,並開始被賦予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於是,全面分析研究當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現狀和特點,成為學術熱點。
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白領”這個舶來辭彙走俏媒體後,學術界中大有以對“白領”及“藍領”的分析取代對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工人的研究之勢。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研究趨勢,“青年工人”和“青年知識分子”這兩大類型被加以合併,納入到對職業青年的統一關注中來。不過,當人們使用“藍領”、“白領”這些概念工具後,群體的政治意涵不再那么重要,而其作為消費階級的生活方式、職業方式等成了重點。
3.農村青年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農村青年占全國青年總人口的一半左右。這樣龐大的農村青年群體,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農村青年實際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戶籍為農業戶口,一年內半年以上生活在農村的青年;另一種是戶籍為農業戶口,一年內半年以上生活在城市的青年。這兩類農村青年在現實生活中面臨著一些共通性的問題,而又有各自的特點。針對不同類型的農村青年,研究者的研究視角、內容和重點各不相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學術界對農村青年問題的研究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研究者多側重於分析農村青年改革開放後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問題。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今,隨著“三農”問題上升為政治問題後,對農村青年的研究異常蓬勃。除傳統的研究主題外,農村青年的政治社會化,進城務工青年的權益保護和社會支持、農村青年的違法犯罪行為等都成為呈現和解讀的熱點。

教育研究

青年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的理想追求、信念立場,一直是受到政府和學術界高度重視的研究領域之一。研究者基本達成共識——青年大學生是時代的晴雨表、時代的鏡子,他們絕大多數渴於求知、渴於探索,是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生氣的一部分力量;當然,他們也有其自身的缺點:缺乏政治和生活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所以,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更要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使其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前進信心。
在這一共識指導下,圍繞青年理想信念展開的論述多從意識形態出發,帶有極強的政策、對策研究色彩,學科背景多為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的內容連續性較強,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內容、原則、要求、途徑以及理想信念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團隊精神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緊隨時代的發展而深入、更新。通過不斷地論證和推敲,研究者逐步在三個方面形成了統一: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方面,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的和核心的內容,需要從國家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認識它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一些地方、部門和學校對青年、特別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重視不夠,辦法不多。第二,對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問題的研究需要深入再深入,增強實效性,將對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與青年的思想實際、時代特徵緊密結合,儘量避免理想信念教育在有關教材和教學內容上的滯後性,加大吸引力和說服力。第三,我國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一直十分複雜,特別是隨著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形勢愈加嚴峻、多變,所以,對青年理想信念問題的追蹤和引導,一刻也不能鬆懈,並且需要全社會形成關心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
針對不同時期青年思想動態的不同特點,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在內容、形式、載體上不斷開拓創新。20世紀90年代提出以系統教育為框架,以主從教育為基礎,以相互教育為提高,以自我教育為目標:加強主從教育,引導相互教育,實現自我教育作為目標,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使青年適社會建設要求。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重新重視起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在形式上引入探究式教育、手段上拉入網路教育,在堅守思想政治固有陣地的基礎上,積極耕耘和培育新的土壤。其間,走專業化、職業化路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團隊成為學術界研究的新焦點,其職業發展路徑、政治素質、生活訴求、群體特點等成為新的課題。

互動研究

1.青年文化
對青年文化的關注和研究,越來越成為顯學,因為大家發現——把握當代青年的最佳途徑就是了解青年的文化現象。青年文化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於青年文化基本概念的研究。西方學者們在對青年文化概念的研究中,“亞文化”和“反文化”理論占了主流,我國學者基本上依循了這一理論,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第二,關於我國青年文化形成和發展的研究。歸納起來,青年研究學界關於中國青年文化的形成主要有群體生成說和事件促成說,前者強調青年文化的產生與青年群體的產生是同步,後者提出青年文化的誕生是歷史性的,例如馮雲翔指出“青年文化是在文化失范的20世紀80年代生成和崛起的一種亞文化”。而有的學者認為,現如今從青年亞文化對主流文化的滲透與價值擴張的角度來看,“一個青年本位文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第三,關於青年文化發展特徵的研究。學者們從進一步認識青年文化本質的目的出發,對青年文化的特徵作了分析和歸納,認為青年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動態性、多元性、反叛性、邊緣性、整體性特徵。學者們更自覺地從動態的角度去揭示青年文化在發展中呈現出來的特徵,如提出青年文化具有發展的不穩定性、並歸性、更新性和擴散性等特徵。而進入新世紀後,學者們更加注重對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互動關係的反思。
2.青年社會參與
青年社會參與是學界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當代青年有沒有參與社會事務的熱情,他們的參與動機、形式、特點是什麼,青年社會參與對於構建公民社會的意義為何,等等,都是研究者和政府亟需弄明白的問題。縱觀三十多年來的青年研究之路,對這一群體在社會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雖然數量不多,但皆為調查方法規範、分析歸納嚴謹、理論功底紮實的報告,並且連續性極強。
楊東平分析20世紀80年代青年社會參與特點時指出,這一時期的青年社會參與具有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性特徵,存在實際參與行為較少、體制內參與嚴重不足、政治認知不夠等特點。20世紀90年代始,學術界對青年社會參與狀況的關注逐漸增多。就其參與意識狀況,學者們存在著兩類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90年代青年社會參與動機較強;二是認為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淡薄,具有“非政治化”傾向,且缺乏自主參與意識。而這一矛盾性特徵與社會變革等外部因素和青年的地區、性別、年齡、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內部因素有關。青年社會參與研究,研究手段更科學、學科背景更多元。鬍子祥從社會責任意識、社會關懷意識、社會事務參與意識和關注時事意識四個維度,建立了32項指標體系,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進行了定量測量。

共青團研究

1.共青團的青年研究
推動青年研究向前發展的動力中,有一股重要的力量——共青團。30年間,共青團主要沿著兩個路徑為青年研究作出了貢獻:
其一,結合共青團工作需要,開展了大量的套用研究。調查研究成果主要套用於為共青團制訂工作規劃,作決策、謀對策、訂政策提供依據。另外,調查研究成果還被用來回答團內以及社會上對共青團工作及其對象——青年的一些疑慮或誤解,推進思想解放,為共青團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統一認識、制訂相關的決策和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二,匯聚了社會各界的研究力量,為搭建青年研究平台、整合青年研究成果作出了努力。
共青團團徽共青團團徽
青年學的學科建設正是在共青團為滿足青年工作者培養需要時啟動並延續的。1991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1994年中國青年研究會(1998年改稱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的相繼成立,為在全國範圍內規範和推進青年研究奠定了組織基礎。
當然,也正是因為共青團工作與青年研究之間緊密而複雜的聯繫,使得中國30年來的青年研究帶上了政治性、工作性的烙印
2.對共青團工作的研究
作為全國最大的青年組織,共青團自身的現狀和發展也當然地成為青年研究的重點。青年工作者和學術界圍繞共青團的工作職能、工作機制和發展趨勢等多方面展開了討論。
共青團的工作職能既是其存在的正當性來源,又是其明確工作領域、選擇工作方法的依據。而共青團要“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這一社會職能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得以明晰。共青團工作機制研究也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創新。20世紀80年代,共青團研究者主要針對團工作的行政化傾向進行了批判和反思。90年代,在政府著力讓渡社會管理職能的大背景下,共青團工作的社會化成了討論的重點。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和共青團研究的跨學科化,關於工作機制的討論更加全面、並富於想像力,其中,網路化手段和活動項目品牌化運作是提及率較高的創新性方式。而對共青團存在合法性的討論,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不少學者提出,縮小服務範圍、找準凝聚青年的切入口,成了共青團更好地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的必然選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