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育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地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
  • 外文名:Education
  • 拼音:jiào yù
  • 廣義: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 狹義: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
定義,來源,不同看法,歷史,語源,漢語,西方,內涵,本質,功能,遠古行為,概念,邏輯起點,定義,節奏,改變的作用,現代弊端,價值,層次提升,過程,類型,實施,觀念,理論,機構,分類,相關法律,職業考試,方法,存在差異,相關法律,目的,公共投入,養成,職業培養,

定義

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有些人甚至認為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過外部的言語和音樂來影響子宮裡成長著的胎兒,進行胎教,希望給孩子以積極的健康的發展。

來源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不同看法

對教育的定義,各國學者認識不同。
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
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
中國的李壯認為“教育是強迫或引導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識、規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孔子非常重視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財富作為立國的三大要素。他認為老百姓應該受教育,這些思想又比奴隸制時代前進了一大步。孔子承認知識和道德都是要靠學習培養出來的,教育是形成人的個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他的“有教無類”主張,也是從“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
聶聖哲先生:優秀是教出來的,親職教育尤為重要,其實,親職教育是一個人將來能否立足社會的根本。從人生的教育總量來講,親職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親職教育沒有那么複雜,就是勞動教育,兩件事情,做家務,學吃苦,先從養活教育開始。
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魯迅:“教育是要立人。”兒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導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黃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
鐘啟泉:教育是奠定“學生髮展”與“人格成長”的基礎。
秦文君:“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歷史

歐洲
在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組織的巨大影響:神父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學校體系。在歐洲,許多最初的大學都有天主教背景。蘇格蘭宗教改革之後建立了新的國立蘇格蘭教會
中國
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
19世紀末,何子淵丘逢甲等先賢開風氣之先,成功創辦雨南洞國小、同仁學校、興民中學、石馬兩等國小等新式學校,為後來風起雲湧的辛亥革命和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寶貴人才。隨後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
1990年代,中國的教育體系又有了較大變化,私人資本重新進入教育領域。
日本
日本教育的起源與宗教密切相關。學校是培養想要研究佛教成為僧侶的年輕人的廟宇。後來,想要學習的孩子就要去"Tera-koya"(意為廟宇小屋),學習如何讀寫日文。
教育
印度
印度的制度化教育已有很長的歷史,據考證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已經有了完善的教育制度。其教育的現代化可以分為殖民地時期和獨立後兩個大的發展階段。殖民地時期是印度教育現代化的啟動階段,包括: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過渡時期(1498~19世紀初);殖民地印度教育體系的形成時期,即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時期(19世紀初~20世紀初)、民族教育的興起和發展時期(20世紀初~1947年獨立)三個時期。1947年獨立以後,印度教育進入它的全面發展階段。
21世紀世界教育趨勢
在過去幾十年中,未受任何學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下降了。從1960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5%。
在開發中國家,2000年文盲百分比只有1970年的一半。在已發展國家,文盲也從6%下降到1%,未受學校教育者從5%下降到2%。
2018年12月3日,第73屆聯合國大會第44次全體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會議通過決議,將每年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

語源

漢語

始見於《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成為常用詞,則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事情。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有識之士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隨後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提倡新式學堂。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現代漢語中“教育”一詞的通行,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聯繫在一起,反映了中國教育話語由“以學為本”向“以教為本”的現代性轉變。

西方

西方,教育一詞源於拉丁文educate,前綴“e”有“出”的意思,意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從詞源上說,西方“教育”一詞是內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

內涵

教育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餘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本質

教育本質的多重審視
(1)內涵:所謂教育本質,就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區別於其他社會活動的根本特徵,即“教育是什麼”的問題。它反映出教育活動固有的規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徵。
(2)關於教育本質的四種觀點上層建築說;生產力說;特殊範疇說;多重屬性說。
(3)關於教育本質的第五種觀點“意識替代說”:
唐震認為,文化教育的本質也許可以概括為:用我們已經掌握了的關於我們的對象及對象關係的知識,教給新的個體以應付對象的方式方法。它以一種意識改變另一種意識,以意識之間的碰撞磨合滲透及變革為目的,是一種意識覆蓋以至消除另一種意識的、令個體可能產生痛苦的過程。由於任何兩個個體所面臨的對象均有不同,從不同對象中得來的意識之間就具有差異性或衝突性,文化教育活動的受體也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現實社會中,人們為了減弱受體的排斥心理,一是讓教育活動主要在長幼之間進行。年長者(或者先得知識者)一般居於教育者地位,年幼者(或者後得知識者)知識匱乏,像個白板,因而是被教育者。二是通過功利等方式加以誘導。比如古代有“學而優則仕”,今天有“知識就是財富”等教育目標的召喚,使得教育活動能夠正常地開展下去。
關於意識替代,作家三盅則說:我們強迫孩子用死記硬背替代想像與創造,於是我們易中天多,而陳景潤少,甚至一萬個易中天裡挑不出一個陳景潤。
教育教育
文化教育通過改變個體的意識空間來改變個體的選擇指向。人類通過文化教育增大了個體的意識空間,從而找到了教給個體選擇對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徑。人類的文化成果通過教育者附著在個體的意識當中,塑造了新的個體,為個體關於未來的指向提供了透視器和顯微鏡。
(4)人類的教育有社會性、目的性,這與動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質區別。人類教育本質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關係。

功能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動的功效和職能,就是“教育乾什麼”的問題。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與社會發展功能。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教育教育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遠古行為

遠古社會教育的產生,與人們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直接相關。它直接發源於上古先民最切近的謀生方式之中,故其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尸子君治篇》有一段關於原始氏族社會生活實況的記載:燧人氏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宓羲之世,天下多獸,故教以獵。漁獵是人類最古老的謀生方式之一,在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中,保留了這方面的大量痕跡。將傳說中的遠古教育與謀生技術的傳播與套用結合在一起,有助於說明遠古教育的特徵。同時,傳說中的遠古教育也反映了當時區域性氏族文化的主要特徵,以及氏族部落之間、氏族內部知識文化傳播交流的主要形式。
一個生活在山林茂盛地帶的部落,會較早發明和掌握狩獵的技術;一個生活在平原地帶的部落,會較早發明和掌握農業生產技術;而生活在洪水容易泛濫成災地帶的部落,則會被迫去摸索治理水害的辦法。傳說中被任命為農師、負責向各部落人民傳授種植黍稷等農作物技術的后稷,其所屬部落便居住於土地肥沃、適於黍稷生長的黃土高原;而治水的大禹,其所屬族人又生活在常年洪水泛濫成災的黃河流域。其他如契、羲、和、夔等負責某類教化的遠古人物,實際上都是代表了具有某種文化專長的氏族部落。這種區域性文化的顯著特徵,反映了中國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而不同區域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接觸、氏族部落的遷移、族外婚姻的出現與發展等各種交往,成為氏族部落間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這種交流的方式衍生出上古時代的所謂“教化”,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最早的教化觀念,不僅包括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原文化向四夷的擴散與傳播,而且包括周邊少數民族部落團體對華夏族類的臣服與歸化。因此,戰爭與征服也被賦予了推廣教化的功能。
呂氏春秋.召類》便稱舜征伐苗民,是為了移風易俗;禹攻伐、屈驁、有扈等部落,是為了推行其政教,這種帶有濃厚美化色彩的說法,反映了原始氏族社會中教育所具有的廣泛含義和功能。

概念

上述教育定義既反映了教育的本質,又可將教育活動同其他活動,如學習、訓練、宣傳等區別開來,可視作教育的基本概念。但是,與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教育”相比,該定義涉及的範疇顯得窄多了。傳統上,人們把學習培養、教育培養、訓練培養、資助培養等事物都看作是教育,這表明在人們的意識里,還另有一種大得多的教育概念,即巨觀的教育概念。它既包括了基本概念的教育、訓練、學習等可以直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的一類活動,還包括那些雖然不能直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卻可以對前一類活動的進行起到幫助、促進作用的活動,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培養活動。巨觀的教育其實是等同於培養的,那么,培養的定義也就是巨觀教育的定義。在上述基本的教育定義基礎上,去掉能區別學習、訓練等活動的“種差”,就成為巨觀的教育(培養)定義: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而進行的活動。
巨觀的教育的唯一特徵是“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這表明判別某個活動是不是教育不在其結果如何。現實中,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會失敗。而有些活動,如研究活動、宣傳活動雖然可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卻並不是人們所公認的教育活動。當人們持不同的立場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時,能從正反兩方面來對待人的素質、能力,正向的去開發、加強人的某些素質、能力,反向的則去削弱、抑制人的某些素質、能力。人的素質、能力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的與其他動物一樣,是大自然長期進化造就的。後天的又分為兩種情況,其一為人們不經意間獲取的,或非刻意成就的;其二是人們刻意造就的,巨觀的教育就概括了所有刻意於人的素質、能力而進行的活動。
教育一詞存在多種概念的狀況由來已久,《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教育一詞的描述(定義)就包括了兩個方面。其一,表達的是巨觀的教育概念——“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但其在描述教育概念時用到了培養一詞,而它在表述培養概念時又使用了教育一詞——“按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有循環描述(定義)的嫌疑。其二,表達的是基本的教育概念——“教導,啟發”,但同時它對教導的表述是——“教育指導”,又有循環描述(定義)的嫌疑。在定義時,定義項中不能直接或間接包括被定義項,否則就形成了循環定義的錯誤。這方面,《新華詞典》中對教育一詞的描述就不存在循環定義的問題。《新華詞典》中對教育一詞的描述也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社會活動”,顯而易見這裡表達的是巨觀的教育概念。其二是:“使明白道理”,該表述把教育同訓練活動區別開來了,想來是要表達教育的基本概念。但是,這么表述是不能把教育同學習、研究、宣傳等活動區別開來的,因為這些活動也可以使人明白道理。因此,這樣表述教育的基本概念是值得商榷的。
《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中描述的教育巨觀概念,也被稱為廣義的教育。與之對應,狹義的教育一般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學校教育中包括了教育、訓練、學習、資助等各種培養活動,因此學校教育也是屬於巨觀教育的範疇。像教育這樣,集多種概念於同一領域,勢必使其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定義。因此,人們在不同場合、語境中運用或理解教育一詞時,就需格外注意其確切的含義。

邏輯起點

教育的邏輯起點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產生。從猿到人的轉變是由於生產勞動,猿在勞動中逐漸形成以大腦和手為核心的主體機制。大腦可以思維,手可以操作,這就使人區別於一般動物而變成“高級動物。”有了主體機制才有可能成為具有實踐認知能力的主體人,人類才能把自己提升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主體,從而把客觀世界變成人類改造和認識的客體。而要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是需要有主體能力才可以的。人類社會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自身存在形式。

定義

“教育”是以知識為工具教會他人思考的過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創造更高的社會財富,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教育學界,關於“教育”的定義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人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前蘇聯及我國一般是從社會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而英美國家的教育學家一般是從個體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把“教育”定義區分為不同的層次:
(1)廣義的,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分配著且承擔著一定的社會功能。
教育最本質性的理解,就是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知識灌輸和行為指導;一,教育的對象是人;二,內容必須是良性的有意義的。從而使人民去改造社會。
(2)狹義的:指個體精神上的升華。這種定義方式強調社會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把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於個體的學習或發展過程。
(3)更狹義的,主要指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個主要指的中國校園的應試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如果圍繞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來定義,可以把教育定義為教育是指人有意識地通過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傳遞信息,期望以此影響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狀態,幫助或阻礙他人獲得某種(些)觀念素質能力的社會活動。處於前者角色的稱為教育者,處於後者角色的稱為教育對象。這樣定義符合所有的人類教育活動,可以作為教育的基本定義。
當代詩人、文化學者張修林在《談教育》一文中有如下解釋:
所謂教育,應當是作為對社會文化的傳授、傳播。而社會文化,包括文理學科,它應當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是指高層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會心理、美學和價值,第二層次指從第一層次具體下來的,儘管看不到具體存在,但能切實感覺到它的結構與活動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權及其機構,第三層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質的文化。簡單地說,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質文化教育的目的,說是教化育人,其實就是讓人接受各種有用的知識,以期將這些知識吸收、溶化,能夠將其直接作用於社會,或者把這些知識作為基礎,升華出新的知識,即發現和發明。前者像物理變化,接受的人如同一個盛東西的容器,接受的幾種東西還是那樣的幾種東西,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有了些混雜,這大概就是常說的實用型人才——技術或技藝的人才;後者則類似於化學反應,已經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東西,這類人才能夠很好地掌握第一層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學思想、理念和方法。這就是創造型人才。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主要就是第一層次的文化、創造型人才的影響。人類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是教育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記憶聯想想像推理等完整的思維功能,使人的意識能夠相互影響並得以傳播。

節奏

0-3歲:培養內在秩序,培養目標以“專注”為本;
3-9歲:植入情理原則,培養目標以“興趣”為本;
9-12歲:植入邏輯思維,培養目標以“準確”為本;
12-18歲:擴充放大形式,培養目標以“領悟”為本;
18-21歲:注入創新動力,培養目標以“踐行”為本;

改變的作用

從教育的定義可以看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規劃、管理教育活動的方向和目標、傳遞信息的內容和方式。教育者願意施教有若干因素,其一出於人的利己性。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有效的支持和幫助,要是可以支持和幫助自己的人的能力不足,那么獲益也將有限。如果通過教育提高了可以幫助自己的人的能力,其獲益既可擴大。其二出於人的利他性,希望他人通過接受教育而生活得更好。其三出於人的競爭性,競爭性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教育使己方的競爭力加強,另一方面藉助教育活動,削弱對方的競爭力。教育者往往宣稱自己的教育是正當的,但事實證明並不完全如此,例如台獨勢力的去中國化教育、殖民主義當局對殖民地人民的奴化教育。
教育
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不一定非要面對面地向受教育者傳遞信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媒介,甚至通過他人進行。而這個他人不一定是教育者,因為教育者是以改變他人的觀念、素質、能力為目的而傳遞信息的。凡是接收到其信息,並且是其傳遞意向的人是其教育對象。

現代弊端

1、教育不平等,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的對立。
現代教育的弊端現代教育的弊端
2、家庭與學校的理想主義教育與社會的現實主義教育的尖銳對立。
3、私有制下的教育未能解決人的信仰問題。
4、應試教育和社會功利性導致精神層面的缺失。
5、親職教育的家長專政性質以及與此關聯的家庭暴力等問題,教育科學無法直接在家庭中推進實施
6、學校教育對學生個性的扼殺乃至自由權利(如戀愛)的剝奪,違背人性。學習不能與勞動相結合,反而與考試相結合。
7、社會教育的大染缸性質,釀成重重社會問題。不能與學校和親職教育有效結合,無縫連線。
8、教育產業化(私有化)對教師本身的剝奪和對教育平等的嚴重損害。
9、教師未能起到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也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0、教育的社會功能未能與其他社會問題的解決相互關聯,如老齡化問題等。
11、素質教育仍需採取措施實施。

價值

基礎的九年義務教育,價值在於解決受教育人群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科學教育等的原始啟蒙。促使和幫助受教育人群具備接受和接納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
隨後的中專、大學等中高等教育,價值在於解決受教育人群具備基本的科研、實踐、實驗、試驗、仿製、創新啟蒙。促使和幫助受教育人群具備和接納科學發明創造等專業化、工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等生產實踐的基本技能。
職業化教育和培訓,價值在於為社會工業化、產業化、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型人才保障。促使和幫助受教育人群懂得崗位作業工藝、培訓後上崗就業、接受和應聘各類職業崗位,獲得崗位作業基本技能。
中國有句俗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成長,推動民族興旺,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

層次提升

教育的環境可以分為:政治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
教育的目標可以理解為,自謀求個人的生存技能開始,到謀求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類命運持續科學化、幸福安全的高科技,用以造福人類,沒有止境!
科學的教育是立體的,它分為4個層面: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
學校教育:指對學生智商(I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親職教育:指對學生情商(E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社會教育:指對學生德商(M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自我教育:個人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育行為。
四個層面相互交融、重疊和互補,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
狹義的教材就是教科書。教科書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
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依據社會的需要,有組織,有目的,有計畫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教育和訓練,開發其體力和智力的活動。

過程

教育過程開始於出生並持續終身已被廣泛接受。有些人甚至相信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讓子宮裡的胎兒聽音樂和故事,希望對孩子發展產生影響。
“教育”一詞來源於拉丁語educare,意思是“引出”。
教育具有多方面功能:
·保證人類延續、促進人類發展的功能;
·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
·選擇功能。
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對教育的定義,各國學者認識不同。如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中國的李壯認為“教育是強迫或引導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識,規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類型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並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
社會、群體或私人開設課程教育人們,通常是年輕人。正規教育比較系統完整。正規教育體系傳授理想或有價值的知識,但有時會出現濫用情況。
終身教育或成人教育在許多國家已經非常普及。“教育”還被看作兒童的事,成人教育經常branded as“成人學習”或“終身學習”。
成人教育意義是負擔成人社會角色人所進行有系統持續的學習活動目的在促進知識、態度、價值和技巧上的改變。(Darkenwald & Merrian,1982,P.9)早期曾被認定唯一種掃除文盲,教導民眾基本讀、寫、算術技能的活動,逐漸拓展至因應技術變遷的需要而提升個人知識能力為目的。
高等自學教育:針對在職人群,因工作需要用學歷而沒時間去進行脫產學習;在工作期間自學通過國家統考的教育方式。
開放教育: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取消和突破對學習者的限制和障礙,對入學者的年齡、職業、地區等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以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在教學上採用面授、多種媒體教材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等等。
通過網際網路等方式進行授課的方式。

實施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語出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教的方法,就是上行下效。比如家長教孩子孝道,自己就要身體力行,孩子自然也會做到。推而廣之,要教別人首先自己要先修身,先做到,然後再用身教言教去影響人,甚至達到不言而教的效果。育,老祖宗認為教書育人的首要目的,是使孩子做一個善人,而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和專業技能。那什麼是善?善的標準是什麼?假如搞教育的人心中都不知道標準,那教育一定不會是圓滿的;假如他知道善的標準,就能夠把握住每一個教育的機會。
教育

觀念

從19世紀40年代起,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許多著作就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教育觀的初步原理(比如《資本論》第1卷,第13章;《德意志意識形態》第1卷,第1部分;《哥達綱領批判》第4部分;《共產主義基本原理》)。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較系統的教育理論十月革命及其對馬克思主義教育實踐的需要,大大推動了這一理論的發展(列寧、克魯普斯卡婭、勃朗斯基、馬卡連柯)。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基本是一種實踐的理論。對此做出貢獻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倍倍爾、饒勒斯、蔡特金、李卜克內西、葛蘭西、郎之萬、瓦倫、塞夫。許多研究者當前正致力於進一步發展這一理論。
該理論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以下幾點:
(1)對所有兒童一律實行義務免費公共教育,以確保消滅文化或知識的壟斷,消滅教育的種種特權。在最初的表述中,這只能是一種由各種公共機構所辦的教育。當時所以這樣提,是防止工人階級惡劣的生活條件阻礙兒童的全面發展。後來,明確地提出了其他目標,比如必須削弱家庭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必須根據平等的條件來培養兒童,必須利用社會化的群體力量。無疑,最成功的革命教育實驗,從馬卡連柯學校到古巴的學校,都是按照社會的方案來進行的。
(2)教育與物質生產相結合(或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把智育、體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這裡所包括的目標,既不是進行較好的職業訓練,也不是反覆灌輸職業道德,而是通過確保人人充分了解生產過程來消滅體力勞動腦力勞動之間、觀念與實踐之間的歷史形成的差距。這一原則在理論上的正確性雖然為人們所廣泛承認,但其實際運用卻提出了許多問題(許多半途夭折的或只是部分獲得成功的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這在科學技術迅速變革的條件下,尤其如此。
(3)教育必須確保人的全面發展。隨著科學與生產的重新結合,人能成為完全意義上的生產者。在這一基礎之上,所有的人無論男女,其潛力都能得到施展。這樣將出現一個能夠滿足普遍需求的世界,使個人在消費、娛樂、文化的創造和享受、社會生活的參與、人際交往以及自我實現(自身創造)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施展才能。這一目標的實現,特別需要改變社會分工,而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迄今僅處於開創階段。
(4)社會在教育過程中被賦予新的巨大作用。學校的內部集團關係的這種改變(從競爭轉向合作和支持)意味著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將變得更為開放,並以教與學的相互促進和積極配合的關係為前提。以上所概述的理論並沒有終結。對上述原則的解釋或依據上述原則所進行的實踐,還存在許多進退兩難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者之間以及在馬克思主義者與非馬克思主義者之間,正在對下列問題進行辯論:人的個性問題;“本性與教養”的問題;學校和教育在流行的社會決定論範圍內創新的可能性;以及教育的內容、方法、結構在促進社會變革中的相對重要性。(ZF)參考書目1M.W.阿佩爾:《意識形態與學校的課程》,1979年英文版。2奧·倍倍爾:《婦女與社會主義》(1879),1886年英文版。3P.布爾丟和J.C.帕塞隆:《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9年英文版。4S.鮑爾斯和H.金蒂斯:《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1976年英文版。5茲蘇薩·弗吉:《形成中的社會》,1979年英文版,第4章。6保羅·弗雷爾:《被壓迫者的教育學》,1970年英文版。7安東尼奧·葛蘭西:《可供選擇的教育學》,1973年義大利版。8讓·饒勒斯:《社會主義與教育》,1899年法文版。9保爾·朗之萬:《思想與行動》,1950年法文版。10弗·列·列寧:《論國民教育部的政策問題》(1913),1963年英文版。11同上作者:《青年團的任務》(1920),1966年英文版。12同上作者:《關於綜合技術教育對娜捷施達·康斯坦丁諾夫娜的提綱的意見》(1920),1966年英文版。13D.林登貝格:《共產國際與階級學校》,1972年法文版。14M.A.馬納科爾達:《馬克思與現代教育學》,1966年義大利版。
教育

理論

普通教學論 General Didactics
教育學Pedagogy
.教育革新 Educational Innovation
.教育價值Educational Value
·教育哲學
·教育法學
·教育管理學
·信息技術教育
·教育技術學、教育工學
·教育工藝學
·教育經濟學
·教育心理學
·教育社會學
·教育未來學
·學校衛生學
·比較教育學
·教育統計學
·教育傳播學
·教育效益學
·教學科技
·教育評價學

機構

·託兒所
·幼稚園
·國小
·國中
.中等職業學校
·高中
·專科學校
·大學
·研究院
·進修班
·培訓班
·補習班

分類

·生命關懷教育
·學齡前教育
·少兒教育
·經典教育
·本科教育、大學教育
.計算機教育
·高職教育
·專科教育
·義務教育
·終身教育
·職業教育
·成人教育
·開放教育
·繼續教育
·遠程教育
·函授教育
·工讀教育
·數學教育
·語言教育
·閱讀教育
·科學教育
·資訊教育
·社會科學教育
·親職教育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補習教育
·一對一教育

相關法律

相關教育法律
全國中、國小勤工儉學暫行工作條例
國務院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
幼稚園工作條例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辦法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
河北省在職職工教育條例
河北省義務教育經費籌措使用管理條例
教育行政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檔案
中國小圖館(室)規程
中國小校實驗室工作的規定
普通中國小教材出版發行管理規定
示範性高級中學評估驗收標準
國小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職業考試

全國價格鑑證師導遊資格考試
報關員考試質量專業資格考試
監理工程師註冊結構工程師
教師資格認定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級建造師考試
公務員考試物業管理師

方法

通常所說的教育,都是指校園教育,具有通用的區域或國家標準教材,有指定的教師,進行課堂口授講述,輔之以板書和作業,結合測驗、抽查考試、期中和期末考試,加上升學考試,再進入職業生涯。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先進的教育,已不會再用私塾和一對一這樣的落後的、高成本的、低效率的教育手段了!互動、快樂、學校指定和學生自選課程等都是比較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至於案例教學,則是職業教育中比較成功的手段。藉助信息化,把教育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技術和管理問題,更加精確地描述,讓更多的人才在先進的教育技術條件下,更快的、更多的、一生學習接受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

存在差異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於人文思想而展開的,從小開始培養人的實踐和分析能力。鼓勵思想的自由,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教師起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好像朋友一般和學生一起去探討問題,對於學生的疑問,經常一指圖書館,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自己做出判斷,儘可能地不去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歐美國家的小學生常做的家庭作業就是實驗報告,你研究了什麼,怎么做的,觀察到什麼,有什麼結果和結論,參考了哪些文獻。..研究的對象和問題很小,常常只是一支鉛筆的滾動,糖和鹽的溶解等等什麼的。(重要的不是大和小,而是方式方法!)。它最大可能地保護了人類創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我認為,人類之所以在這個世界處於統治地位,就是因為人類的創造力!人類創造工具並使用它,已知的生物中,只有人和黑猩猩有創造工具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近代和現代絕大多數發明和發現出現在西方的主要原因。同樣,它也有缺點,有局限性。它注重分析,缺乏綜合思考能力的培養。分析就好像一條射線一樣,確定了方向,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很少去反思出發點;它“喜新厭舊”,重視個體的創新,常忽略個體對已有知識的累積。美國教育部長也說:“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徹底失敗的,我們把人教成了肉機器”,就是出於西方教育缺乏綜合思考能力和橫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說的(橫向思維——人與電腦的根本區別,例:有十塊錢和一塊錢,拿哪個?答拿十塊或拿一塊的,即縱向思維;答都拿或都不拿的,即橫向思維)。
歷來中華教育的主體是通過儒家思想表現出來的。因為儒家有“忠孝”的思想,所以當權者就把教育工作主要交給儒家來負責,以便有利於統治,而國家行政是否也以儒家思想為標準,是另一碼事。(漢、唐、皆是“內用黃老,外尊儒術”;宋朝尊敬文人,但不以儒家為唯一的行事準則,不然那些常開皇帝玩笑的大臣按儒家思想早就該被“咔嚓”了;元朝是外族入侵,血淚斑斑;明朝遵循的是程朱理學,只是儒家思想的分支;不在這裡討論最一無所知最令人痛恨的滿清,以免破壞好心情)這種教育注重綜合,講究內在,對已知的知識不斷累積,故有“溫故而知新”,又善於多方位的進行思考,“功夫在詩外”就是這個意思了。它的不足之處就是對思想的自由有一定的禁錮,使人缺乏創造力和,條理性、系統性不強,不夠精確,學生往往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認為已經了解了事物的總綱,其他的也就那么回事,不肯腳踏實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細節。這也是宋朝之後再沒有什麼大的發明、發現出現得一個原因。
近代中國的教育經受了西方教育方式的衝擊,出現了對立並存的情況,或者說,這是中西方思想的一次強烈碰撞,教育方式的不同只是其中差異的體現。故有“以夷制夷”,有“拿來主義”。堅持自我,也是一條路,在台灣、在東南亞,都有使用中華傳統教育而非常成功的例子,他們一貫堅持德育,同樣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多優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鳳毛麟角的出幾個名人或科學家,國家是否強大,取決於大多數國民本身的素質。)但是中國現行教育體制問題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大學階段,其素質教育的本質還是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更多的還是一種應試的形式。

相關法律

1986年4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是我國首次把免費的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的制定標誌著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雖只有18條,但“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從此成為法定義務
教育教育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經過兩年的過渡,中國已與2008年秋季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名副其實的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特點。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我國的義務的教育學制的實際情況主要有“六三制”(即國小六年制,中學三年制)、“五四制”(即國小五年制、中學四年制)和“九年一貫制”三種學制。其中還有少數地區實行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即國小五年制,中學三年制,但這些地區也正在抓緊實現由八年制向九年制的過渡。從我國學制狀況看來,九年制或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包括了初等義務的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兩個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按規定在義務的教育學校完成了九年或八年的義務教育學習,即可達到國中畢業的文化程度。

目的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和制定的,體現著人的主觀意志。由於人們對教育持有不同的價值觀,因而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等問題上便形成了不同的主張。從一般教育理論層次上來說,教育核心目標就是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其各方面得到最充分的發展。

公共投入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畫綱要》規定:“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的增長幅度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這意味著將“4%”的目標的實現由2000年推遲到2010年。2010年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又將這一目標推至2012年。
從1993年到2012年,4%這個數字就像一根敏感的神經,牽動著一個改革中的國家的各個方面。2000年提出4%的目標時,曾有聯合國教育官員說,中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如貧困的烏干達”。為了它,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被人當面指出“政府說話不算話”。
2012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養成

為孩子們提供上進、融合、堅忍、友愛、感恩的氛圍教育,志在為中國獨生子女打造健康、獨立的性格,培養孩子優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幫助其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為己任。

職業培養

凡事當遵循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教育更是如此。相對於基礎教育而言,職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總結起來,職業教育的本質至少應該包含四個方面:一是以人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科學管理,四是文化塑造。
以人為本,一是要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以校為家、以教為樂、以師為榮的濃厚氛圍,二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有的學校讓學生去擔任班主任助理、校長助理,積極主動、科學民主地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就是極富創新的嘗試,既可培養學生的主人意識、參與意識,又可提高學生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這本身就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因材施教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照搬、不教條,要上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感興趣、出門以後用得上的課程,摘“跳一跳可以摘得到的桃子”。縱向比,時刻都在進步,不必委曲求全;橫向比,術業各有所長,評判不拘一格。簡單地說,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無法磨具化生產。
傳道、授業、解惑,塑造人的靈魂,是學校的根本職責所在。所以對教育來說,關於科學管理,“管”,最為簡單,強制即可,軍事化就是典型的例子。“理”,最有難度,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其實“管理”的核心不在乎“管”,而在乎“理”,理明方向、理清思路、理順方法步驟、理出學生學習成長和未來發展的科學路徑,從哲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問題。
寫在紙上、做出規定讓大家如何去做,這是制度;不用寫在紙上、不用做出規定大家都知道該如何去做,這就是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