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府

徽州府

徽州府即徽州,簡稱“徽”,位於新安江上游,古稱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

徽州府治歙縣,府城為今歙縣,轄境為今黃山市(除黃山區即原太平縣)、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徽州府府治在今歙縣縣城徽城鎮。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民國元年廢府留縣,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縣設徽州專區,隨後遷往屯溪市(今黃山市屯溪區),1934年由於蔣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但由於軍管問題,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1987年為回響中央打好黃山牌以發展旅遊業,績溪縣被交換而劃入宣城。1987年,國務院批准徽州地區與縣級屯溪市成立地級黃山市。

徽州的歷史地理繼1912年廢府留縣、1934年婺源隸贛後再次被人為地割斷了,給徽州一府六縣百姓、給熱愛徽州文化的人們留下了難以平復的傷痛和遺憾,這是行政區劃史上的一大敗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徽州府
  • 外文名稱:Hweicheu
  • 別名:新安
  • 行政區類別:一級地方行政機構
  • 所屬地區:江浙行省(元)、南直隸(明)、安徽布政司(清)
  • 下轄地區:一府六縣
  • 政府駐地:今歙縣徽城鎮
  • 地理位置:新安江上游
  • 面積:12880平方公里
  • 方言徽語
  • 著名景點:黃山、西遞宏村、棠樾牌坊群、屯溪老街、齊雲山、徽州古城等
  • 等級:上州
行政轄境,歷史沿革,郡州歷史,一府六縣,廢府留縣,徽州文化,徽籍名人,重建府衙,改名爭議,

行政轄境

以明清而計,徽州府轄境為今地級黃山市(黟縣北部柯村鄉美溪鄉宏潭鄉除外、祁門縣安凌鎮除外、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績溪縣全境、婺源縣全境。
府縣
治所
今轄境
隸屬關係
徽州府
二級政區。徽城鎮自唐武德四年(621年)始成為州治。
歙縣
今歙縣徽城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府縣同治
歙縣徽州區黃山區湯口鎮黃山風景區,及今績溪縣的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今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休寧縣璜尖鄉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屬鄣郡,本州首縣。
休寧縣
今休寧海陽鎮
休寧縣(璜尖鄉除外)、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除外)、浙江淳安縣中洲鎮扎源村。
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縣西鄉地置縣,隸本州
黟縣
今黟縣碧陽鎮
黟縣黃山山脈以北的柯村鄉美溪鄉宏潭鄉除外)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屬鄣郡,隸本州。
績溪縣(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除外)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歙縣華陽鎮置,隸本州
今婺源紫陽鎮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置,隸本州。
今祁門縣(西北部安凌鎮除外)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黟縣和饒州鄱陽二縣各一部置,隸本州。

歷史沿革

郡州歷史

徽州地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55年與1981年在績溪縣發現的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證,早在六千年前,翬嶺(即徽嶺)南北就有人類活動,《山海經》載有“三天子都”舊名,亦即今徽地之屬。傳說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以前,本區尚屬海濱之地,東南即大海,境內為異族共工氏占據。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以後,西周以前,據《禹貢》天下分九州本區屬揚州,即所謂“蠻夷”所屬之地。
春秋時,公元前473年以前屬吳;公元前473年以後,吳亡屬越;公元前306年以後,越亡屬楚。實際上當時吳、越、楚三國並存,戰爭頻繁,本區被作為拉鋸戰爭之地轄屬時有變動。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本區設黟、歙二縣,屬會稽郡(治山陰,即今浙江紹興)。楚漢之際屬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長興)此時之歙縣包括今歙、休寧、婺源、績溪淳安、遂安等地;黟縣包括今黟縣、祁門、石台等地。楚漢戰爭之際,本區一度為項羽所占,作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為漢將陳嬰所占,屬漢。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屬荊國(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屬吳國(治今江蘇沛縣)。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屬江都國(治今江蘇揚州)。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設十七城,歙、黟為其二城。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劉胥廣陵王,歙、黟屬廣陵國(治廣陵,今揚州),漢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劉胥獲罪自殺,國除,復為丹陽郡之屬。漢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劉勝之裔劉雲客為廣德王(治廣德,今安徽廣德),黟縣屬丹陽郡;歙縣仍屬丹陽郡。永始元年(前16年),劉雲客死,無子,國除,黟縣復屬丹陽郡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立廣川王劉越之裔劉瘉為廣德王,黟縣復屬廣德國。王莽篡漢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貶漢廣德王為公,改黟縣為愬虜。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復名為黟縣,仍屬丹陽郡。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消滅歙地所謂“山賊”(實際是對抗孫權的山越、水越和漢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陳仆等,將原歙地一分為五,即:歙、休陽縣(劃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陽縣(劃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劃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劃原歙以東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縣一併從丹陽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年)休陽縣因諱吳主孫休改為海陽縣
清代徽州府轄地清代徽州府轄地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仍屬揚州。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海陽縣改為海寧縣,加上原屬之始新、黎陽、歙、黟,仍領六縣。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並黎陽于海寧,當時新安郡領五縣,即: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將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即浙江壽昌縣,今並於浙江建德市),劃歸新安郡,新安郡從此復領六縣,即海寧、始新、遂安、壽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縣華陽鎮,置良安縣(一作梁安),郡領縣七,不久,廢良安縣,郡仍領縣六。梁武帝承聖二年(553年),將原新安郡一分為二,遂安、始新、壽昌三縣仍屬新安郡;將原並于海寧的黎陽重新劃出,復為二縣,加上歙、黟共四縣,由新建之新寧郡管轄(即今本區的基本區域),治海寧,與原新安郡並屬揚州,此時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時僅九年。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將黎陽縣併入海寧縣,復將新寧郡併入新安郡,領歙、黟、海寧、始新、遂安和壽昌共六縣,隸屬東揚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州,以州統縣,將歙、黟二縣併入海寧為歙州,州治設海寧;又將始新縣改為新安縣,原遂安、壽昌併入新安縣,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歙州轄地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後近二十年稱“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恢復原歙縣,並將早先屬海寧篁墩劃歸歙縣管轄,恢復原黟縣,並將州治設在黟縣,州領歙、黟、海寧三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寧為休寧,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不久,復將休寧劃歸歙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全國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仍領休寧、歙、黟三縣,郡治在歙。不久戰亂起,歙縣登源〔後屬績溪縣〕人汪華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稱吳王。大業十二年(616年),汪華遷郡治於休寧,次年(617年),汪華再還郡治於歙。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為歙州。州治歙縣,仍領歙、黟、休寧三縣。同年汪華歸唐,封越國公,並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為總管府,使持節總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華)和饒(今江西上饒)六軍諸軍事。武德七年(624年),改歙州總管為歙州都督。貞觀元年(627年),罷都督府,歙州屬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劃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縣。歙州領縣四:歙、黟、休寧、北野。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屬江南東道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一說鄱陽)的懷金鄉,新建婺源縣,屬歙州轄。歙州領歙、黟、休寧、北野和婺源五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天寶六年(747年),改黟山為黃山。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全國敦郡復州,復改新安郡為歙州,隸屬浙江西道節度使,並隸宣、歙、饒觀察使。乾元二年(759年),罷浙江西道節度使及宣、歙、饒觀察使,以歙州隸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歙、休寧二縣各一部分設歸德縣;劃原黟縣的赤山鎮饒州浮梁縣一地設祁門縣;劃原黟縣一部分設石埭縣(即石台),並將石埭縣劃歸池州管轄;又析歙縣華陽鎮績溪縣歙州領八縣:歙、黟、休寧、婺源、北野、績溪、歸德、祁門。歙州改屬宣、歙、池觀察使。大曆四年(769年),廢北野縣。大曆五年(770年),廢歸德縣,其地併入休寧,歙州領六縣,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的“一府六縣”建制基礎。大曆十四年(779年),廢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浙江東西道觀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分浙江東西為二道,歙州隸浙江西道觀察使。建中二年(781年)複合浙江東西二道觀察使,設節度使,賜號“鎮海軍節度使”,歙州屬之。貞元三年(787年),又設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之。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改隸宣州觀察使。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歙州屬寧國軍節度使。昭宗天復三年(903年),廢寧國軍節度使,復宣州觀察使。
五代十國時期(907年),唐亡,淮南節度使楊渥仍稱唐哀宗天佑年號,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隸吳。937年,吳亡,隸南唐

一府六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江南(南唐宋太祖開寶四年即971年起貶國號為江南)亡,歙州江南西路轉運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屬江南東路轉運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領六縣,治所在歙縣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隸江南路轉運使建康府路安撫使。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隸江南東路轉運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轄縣不變,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升婺源縣為州。徽州路領縣五,即歙、黟、休寧、祁門績溪;州一,即婺源。
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韓林兒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徽州路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為興安府,仍領縣五、州一。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屬中書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為縣,徽州府仍領六縣,即:歙、黟、休寧、績溪、婺源、祁門。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徽州府直屬六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徽州府改隸浙江按察使黟婺分司僉事。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改隸南京(南京時稱南直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隸浙江按察司分司徽寧池太道兵備副使。隆慶六年(1572年),隸浙江按察司巡徽寧道兵備副使。
清太祖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隸省為江南省。徽州府改隸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領縣六。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為二,為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治南京)和江南右承宣布政使司(治蘇州),徽州屬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屬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寧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慶、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雍正十一年(1733年),屬安徽承宣布政使司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道(簡稱安徽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遷往安慶,徽州隸屬未變。鹹豐四年(1854年),由於太平天國農民運動興起,安徽沿江一帶成為主戰場,故將安徽道江南部分改為徽寧池太廣道,由浙江巡撫兼轄。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國勢力被迫退出,徽州隨徽寧池太廣道復歸安徽省。

廢府留縣

徽州歷為路、州、府名,直至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廢府留縣,原領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歙、黟、績溪、休寧、祁門、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道(此時之“道”亦為行政監察區,而非行政歸屬)。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廢道,直隸安徽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太平、石埭二縣劃歸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旌德縣劃歸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休寧、婺源、祁門、績溪、歙、黟六縣劃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治休寧。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由於“剿共”的需要,婺源縣劃屬江西省,婺源與徽州感情極深,不願脫離母州,人民遂掀起聲勢浩大、持續二十個月的“婺源回皖”運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十五日,第八、第十行政督察區改屬國民政府皖南行署,治所設屯溪。同年(1938年)十月二十五日,撤銷第九行政督察區,旌德縣劃歸皖南行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二十三日,撤銷第十行政督察區,歙、黟、休寧、祁門、績溪、旌德六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歙、黟、休寧、祁門、績溪五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回安徽省,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安徽省政府一度遷安徽省會於屯溪
1949年,祁門縣於4月26日、休寧歙縣於28日、黟縣於29日、績溪縣於30日先後被解放軍二野解放;婺源縣於5月2日被解放軍四野解放,婺源縣的解放標誌著徽州全境的解放。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四野,因此為了便於管理,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同年5月13日,中共皖南區黨委通知,設徽州專區(治所初在歙縣,不久遷往屯溪),屬皖南行署(行署初設屯溪,後遷蕪湖),改屯溪鎮為屯溪市(屯溪原為休寧縣一鎮),屬徽州專區,全區領屯溪市和休寧、祁門績溪、旌德、歙、黟六縣;太平、石台劃屬池州專區。1952年2月4日原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的太平、石台二縣和原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寧國縣劃屬徽州專區,全區共領一市(屯溪)九縣(休寧歙縣、祁門、黟縣、績溪、旌德、太平、石台、寧國)。同年4月12日.廢行署區,徽州專區屬安徽省。1953年12月1日,屯溪直隸安徽省,徽州專區領九縣,1955年屯溪降為地轄市。1956年1月12日,撤銷徽州專區,原領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專區;復升屯溪為省轄市。1957年3月22日黟縣併入祁門縣石台分別併入太平、祁門二縣。5月16日,將屯溪交由休寧縣領導。6月,旌德縣併入績溪縣。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為休寧縣轄鎮。1961年4月13日,重設徽州專區,並將太平縣劃歸本區。同年下半年績溪、旌德二縣分開;8月,寧國縣劃歸本區;8月16日,又改屯溪地轄市;12月15日,復置黟縣,本區領一市八縣,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為休寧縣屬鎮。1965年7月19日,復設石台縣,改屬池州地區。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屬縣不變。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1974年,太平縣劃入池州地區,本區領七縣。1975年12月19日,復升屯溪為地轄市(縣級)。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徽州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寧國縣改屬宣城地區;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縣劃歸本區,領八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太平縣,設立縣級黃山市,以原太平縣、歙縣的黃山公社、石台縣的廣陽公社的行政區域和黃山管理局現有轄區為其行政區域,由省直轄。1986年6月4日,省委、省政府發出通知,黃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區雙重領導,業務上以省為主;縣級黃山市由徽州地區代管,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單列(由省戴帽下達徽州地區)。徽州地區領七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設立黃山市屯溪區,其行政區域包括原屯溪市、歙縣篁墩鄉和休寧縣梅林鄉;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屬地級黃山市;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石台縣劃歸池州地區。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徽州區(劃原歙縣岩寺鎮潛口呈坎羅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楊村七個鄉和鄭村鄉的瑤村新立)、黃山區、歙縣、黟縣、休寧縣和祁門縣
徽州,就行政區劃而言,雖然現僅僅是黃山市下轄一區,但是由於風俗文化的相似性,原徽州六縣人民,特別是老一輩,仍然保持著對古徽州的歸屬感。

徽州文化

徽州地區是歷史上中國經濟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來。
古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3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構成的徽學,更是博大精深。它與敦煌學、藏學有同樣影響。
徽州府城門徽州府城門
徽州文化江南省和1667年江南省分治後安徽省江南地區的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而不等同安徽文化。
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更趨火熱,逐漸形成了一門相對獨立的地方學--"徽學",被譽為是並列與敦煌學和藏學的中國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顯學之一。

徽籍名人

胡錦濤(194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績溪瀛洲鎮龍川村(坑口)人。
朱熹(1130—1200),中國南宋理學家,教育家;字元晦,號晦庵,婺源人,從小在歙縣外婆家長大。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
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人稱“紅頂商人”。名光墉,字雪岩,績溪人。
胡適(1891—1962),著名學者;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績溪上莊村人。
胡宗憲(1512——1565),明代抗倭名將,字汝貞,號梅林。家族世代錦衣衛出身,在東南倭亂時期任直浙總督;祖籍安徽績溪。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據學家、音韻學家、思想家。字東原,休寧隆阜(今屬屯溪區)人。
方臘(?-1121年),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又名方十三,歙縣人。
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數學家。字汝思,號賓渠,休寧率口人。
汪機(1463—1539),新安醫學奠基人。字省之,別號石山居士,祁門城內朴墅人。
吳承仕(1884—1939),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字檢齋,歙縣人。
弘仁漸江)(1610—1664),新安畫派創始人。俗姓江氏,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出家後取法名弘仁,號漸江學人、漸江僧。歙縣人。
汪士慎(?-1759),揚州八怪之一。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休寧人(一說歙縣人),流寓揚州。與金農相友善。筆墨習染,逐臻妙境。
畢昇(?-約1051),北宋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者。
漸江(1610~1664) 俗姓江,名韜。字無智,號漸江。釋名弘仁。歙縣人。新安畫派創始人。
王茂蔭(1798-1865),安徽歙縣人,清代經濟學家,貨幣理論家。進士出身,歷任戶部、工部、兵部侍郎,並兩度出任御史。
黃賓虹(1865—1955):現代著名山水畫家和繪畫理論家。字相存,別號虹廬。歙縣人。是現代中國畫壇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師,為“新安畫派”的現代代表。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誠,安徽婺源縣人,京張鐵路設計師。
柯慶施(1902-1965),歙縣水竹坑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任上海市委書記,中共華東局書記。
蘇雪林(1897—1999年):女,文壇巨匠。原籍安徽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嶺下村
吳景超(1901-1968):字北海,社會學家,著有《第四種國家的出路》等社會學著作,安徽歙縣人。
洪雪飛(1942-1994),歙縣人,著名崑劇,京劇大師。
汪華(587年-649),歙縣登源(今績溪汪村)人,隋末毅然起兵奪歙、宣、杭、睦、婺、饒六州,保六州免遭兵刃,得割據之實,為政寬宏,政清人和,後被唐朝封為汪國公。
江瓘(1503--1565),字明瑩,安徽歙縣篁南人(今黃山市屯溪區屯光鎮南溪南)。著《名醫類案》12卷刊行於世,是我國第一部總結歷代醫案的醫學名著。

重建府衙

為還原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舊貌,歙縣啟動名城保護二期工程,修復徽州府衙。整個項目投資約1.6億元,將於2年內完工。
徽州府衙效果圖徽州府衙效果圖
歙縣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與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山西平遙被史學界並稱作當今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徽州府衙歷史地段位於歙縣城區的核心地帶,是《歙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四片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依據專家評審通過的《徽州府衙設計方案》,徽州府衙修復將參照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載的《府治公廨圖》進行。項目建設範圍約為2.4公頃。

改名爭議

2000年12月6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新聞和報紙摘要中摘播了當天《中國消費者報》關於“黃山市張冠李戴誤導遊客十三載”的報導。14天后,20日的《法制日報》又以《黃山市到底應該在哪裡》為題,一針見血地指出:“鼎鼎徽州世上如今已無你,赫赫黃山美名已被別人掛;來到‘黃山’不見黃山遊人怨,欲尋徽州難覓蹤影誰之過”。兩篇報導殊途同歸,再次提出了恢復徽州與黃山市地位的問題。
徽州文化,不僅對中華大地有深刻的影響,在國際上也大有名望。1998年在績溪就專門召開過“國際徽學研討會”。徽州經濟,過去也很發達,明清時期,徽商遍及華東各地,早就有“無徽不成鎮”之說。徽州的林產品和茶葉是安徽省的經濟支柱產品,“祁紅”、“屯綠”是享譽國內外的名品。徽州不僅是富饒、美麗的地方,而且有大量精美絕倫的人文景觀,是人們嚮往流連的旅遊勝地。這一切的一切形成了徽州的輝煌。這是任何人都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好端端的徽州,在1987年改制中,成立地級黃山市(俗稱大黃山市),將黃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從此,徽州不復存在了。與此同時,撤銷了1983年在黃山腳下剛剛成立的新興旅遊城市省轄縣級黃山市(俗稱小黃山市),將“徽州六子”之一的績溪劃給了宣州管轄。不僅在中國地圖上硬是把一座歷史名城給抹掉了,原徽州地區也被搞得殘缺不全。難怪高級記者李輝在《人民日報》上撰文驚呼“可惜從此無徽州!”
1987年將徽州易名為黃山市,徽州的歷史被人為地割斷了,並造成皖南處處皆黃山,地名嚴重混亂。屯溪市和原縣級黃山市本來是兩個好端端的市,都改為行政職能不倫不類的市轄區。徽州與黃山兩張牌本來可以同時打,互相補,齊發展,雙輝映,如今兩張牌簡化為一張牌,顧此失彼,既丟掉了徽州,又顧不上黃山,使得徽州經濟多年得不到發展,黃山的旅遊事業也遠不如泰山武夷山張家界等地發展迅速。實踐是檢查真理的惟一標準,人們在13年的實踐中應當清醒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