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出身

進士出身

進士出身是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歷稱號。宋代進士分五甲,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宋史·選舉志二》:"﹝乾道﹞二年,御試,始推登極恩:第一甲賜進士及第並文林郎,第二甲賜進士及第並從事郎,第三、第四甲進士出身,第五甲同進士出身。"《明史·選舉志二》:"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進士出身
  • 外文名:The origin
  • 提出時間:宋朝
  • 套用學科:科舉制
  • 說明:承襲宋制
進士分甲制度是承襲宋制。
宋太祖太平興國二年正月,舉行的科舉考試,取進士109 人、諸科207 人,又錄取參加過十五次以上考試而未被錄取的進士及諸科184 人,再取考“九經”而不合格的老年舉子7 人,“特賜‘三傳’出身”,共錄取507 人。考試合格的進士及諸科300 多人“賜及第”,而將從考試不合格中錄取的進士及諸科近200 人則“賜出身”,以示兩者的區別。
其後,宋太宗又命將進士及第者“定其優劣為三等”,這是首次將進士分為三等。又提高了進士入仕的寄祿官及差遣職務,“第一等為將作監丞,第二等為大理評事,並通判諸州”,“同出身以下免選,注初等幕職判司簿尉”。實際是將所有進士分為三等,一、二等為進士及第,三等為同進士出身。
進士出身
宋太宗淳化三年分進士為五等(進士分為五等自此始),一、二、三等賜進士及第,四、五等賜進士出身。仁宗天聖五年分進士為六等,後又變回五等,定第一、二甲為“進士及第”,第三甲為“進士出身”,第四、五甲為“同進士出身”(同出身),後曾改第五甲為“同學究出身”。南宋孝宗時改為第一、二甲為進士及第,第三、四甲為進士出身,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
明、清科舉殿試的名次分為一、二、三甲。
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清朝時一般為40或50人),賜進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稱“傳臚”,又稱亞元(起初,三甲頭名亦稱傳臚,後僅限於二甲頭名)。
三甲若干人(清朝時一般為100-300人),賜同進士出身。
明清取士,除兩朝開創之初外,大體每科取士三百人左右,又因題請及恩詔而另增五十名或一百名的,屬於特殊情況,並非“恆制”。同進士出身的進士也是正牌進士,只是名次靠後而已,三甲進士也可以去考庶吉士。會試定去留,殿試排名次,殿試排出的名次很大程度上是要看當時的評閱試卷的讀卷官的好惡和作為主考官的皇帝的心情。
同進士出身這個名詞是宋朝才出現的,按照宋人的文法習慣,如果要表示這個人的資格、資序不夠,但是出於認同你的能力而可以考慮給與相應的身份的話,那么應該在頭銜前加“權”字,表示“暫且”、“臨時”的意思。而在表示身份的頭銜前加“同”字的話,則是“並同”、“一起”的意思,而不是“如同”、“類同”的意思。所以,不要去望文生義地以為“同進士”是“如同進士”的意思。因此,“同進士出身”不存在賜給落榜者以資“安慰”的意思,更不存在安撫“落第秀才”的可能,所謂落第秀才是連舉人都考不上的秀才,如果這個秀才連舉人都不是,何來給個同進士以資安慰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