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契丹(已經消失的中國北方少數民族))

契丹族(已經消失的中國北方少數民族)

契丹(已經消失的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契丹族英語:Khitay)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號契丹。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改國號為遼,統和二年(984年)又改稱大契丹;鹹雍二年(1066年)復號遼。

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於保大五年(1125年)滅亡。西遼延慶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於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蒙古所滅。契丹人髡髮,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隨著遼國的滅亡,契丹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各民族,還有少部分演變為今日的達斡爾族和雲南的本人

基本介紹

族稱,歷史沿革,發源傳說,早期歷史,部落時期,建立大遼,南下中原,輝煌時期,遼朝衰亡,後續發展,政治,政治體制,組織形式,軍事,文化,文字,文學,繪畫,樂舞,宗教,經濟,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對外關係,五代、北宋,渤海國,高麗,西域諸國,社會風俗,儀俗,服飾,髮型,婚俗,居住飲食,後裔追溯,

族稱

“契丹”之名,始見於北齊天保五年(554年)成書的《魏書》。而漢人記契丹事,以《資治通鑑》為最早,東晉義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襲契丹”。契丹稱號見於朝鮮《三國史記》更早,東晉太元三年(378 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麗“北邊,陷八部落”。《新唐書》等明確指出:“至元魏,自號曰契丹。”有的學者則認為漢以來即有契丹之號。有的學者認為契丹一詞出於宇文氏酋長名字之演變,約當西晉末東晉初,其異名已顯,意為“鑌鐵”。一般認為契丹,漢譯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給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通行說法為“鑌鐵”之意。另外說法有:“切斷”說、“刀劍”說、“奇首之領地”說、“酋名”說、“寒冷”說、“大中”說、“草原、沙漠或與森林相關的意義”說等等。
由於金帳汗國13世紀至15世紀長期是歐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稱中國北方為契丹,後該詞泛指中國。在一些國家的語言例如俄語中至今猶稱中國為“契丹”。在俄語、希臘語和中古英語中把整箇中國稱為契丹(讀音分別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獻中常把北中國稱為契丹(Khita,Khata),相傳哥倫布航海的目的就是找尋傳說中的契丹。

歷史沿革

發源傳說

對於契丹族的起源,相傳北方大草原流淌著兩條河,一條從大興安嶺南端奔騰而下,契丹人稱其為西拉木倫河,亦稱“黃水”,文獻上寫作“潢河”;另一條河自醫巫閭山西端而來,名為老哈河,亦稱“土河”。契丹民族就興起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這一地區民族的遷徙、融合呈現出十分頻繁複雜的狀態。
傳說中的契丹祖先傳說中的契丹祖先
契丹人關於自己始祖有這樣的傳說,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倍感天宮的枯燥寂寞,她駕著青牛車,從“平地松林”沿潢水順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著一匹雪白的寶馬,從“馬盂山”隨土河一直向東信馬由韁。青牛和白馬,在潢水與土河的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鬆開馬韁,相對走來。兩人相愛並結合,繁衍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居潢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之南,黃龍(今遼寧朝陽)之北。常以名馬文皮貢獻北魏,並進行貿易。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這無疑是有關青牛白馬傳說的最權威、最準確的記述。由此可知,契丹族發源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

早期歷史

契丹最早記載見於《魏書》。《魏書》在記載與北魏政權聯繫和交往的各民族時,首次為契丹和與它關係密切的庫莫奚(也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原與契丹同屬一支,後分開,再後又被契丹吞併)立了專傳。此後,《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會要》、《五代會要》、《冊府元龜》、《文獻通考》、《宋會要》等,都有關於契丹人活動情況的專門記錄。上述文獻在記載契丹人的起源時,大致有“匈奴說”和“東胡說”兩種意見。這兩說又派生出另兩說:一說“是匈奴和鮮卑融合的產物”,一說“起源於鮮卑系的別部而不是鮮卑的直接後裔”。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契丹來源於鮮卑或鮮卑宇文部,出自當時人和稍後唐人之筆;契丹為“匈奴之種”,則是數百年後宋人的說法。當然,鮮卑族的成分很龐雜,其中確實有人認為契丹為東胡系統東部鮮卑宇文部之裔,來自匈奴的“余種”,宇文部更是如此。東漢永元元年(89年)至永元十七年(105年),匈奴被漢將耿夔擊破,北單于逃走後,鮮卑進據匈奴故地,“有十餘萬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鮮卑。然10餘萬落匈奴人並未繼續以匈奴為號,而“皆自號鮮卑”了。此後,在與原東胡種的鮮卑人長期錯居雜處中,由於相互通婚等影響,差別越來越不明顯,它在形成過程中雖有一個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
北齊時期的契丹北齊時期的契丹
契丹族日益興盛,並向南發展。北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四年(553年)親率大軍攻擊南下的契丹部落,俘獲10餘萬人、數十萬頭牲畜。契丹部族損失慘重,後又受到突厥的侵擾,因而“部落離散,非復古八部矣”。隋初又分別臣附於隋朝與突厥,逐漸得到恢復,遊牧於遼西地區,諸部落平時各自“逐寒暑,隨水草畜牧。隋大業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營州(今遼寧朝陽)地區時,又遭到在隋將主使下突厥的襲擊,4萬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創。

部落時期

  • 大賀氏首領
6世紀前期,契丹族尚為部落階段,唐初形成部落聯盟,曾臣服於漠北突厥汗國。唐武德二年(619年),酋長大賀咄羅率軍進攻平州。武德六年(623年)遣使到長安,給唐高祖進貢名馬、豐貂,但其政治立場仍趨向於突厥頡利可汗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大賀摩會率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賜給契丹首領旗鼓,後來成為契丹可汗權位的象徵。又於貞觀三年(629年),以室韋、契丹族人置師州。契丹與唐朝之間,既有朝貢、入仕和貿易,也有戰爭和擄掠。後唐太宗以契丹人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遼一帶),以大賀窟哥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但其孫大賀阿卜固在位時卻開始夥同奚族騷擾唐朝邊境,被擒送洛陽。唐高宗以窟哥孫子枯莫離為左衛將軍、彈汗州刺史,封歸順郡王;另一孫子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繼統契丹八部。
武周建立後,契丹受不了壓迫,於是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盡忠與其妻弟孫萬榮反,攻陷營州,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盡忠自立為無上可汗,這是契丹人首次稱汗。武則天大怒,改盡忠名為李盡滅,孫萬榮為孫萬斬,並派兵圍剿,卻被盡忠擊敗。後盡忠病死,李萬榮(即孫萬榮)繼位,繼續盡忠的事業。不久萬榮兵敗,被家奴殺死。開元二年(714年),盡忠堂弟李失活與奚族首領李大酺到長安見唐玄宗,玄宗恢復松漠府,以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衛大將軍,並將永樂公主嫁給他。
契丹人契丹人
開元六年(718年)失活死,堂弟李娑固襲位。靜析軍副使可突於驍勇,深得眾心,娑固很忌憚他,欲除之而後快。開元八年(720年)可突於反攻娑固,娑固投奔營州,聯合李大酺反擊可突於,卻均被可突於擒殺。可突於立娑固堂弟李郁於為主,唐玄宗令襲爵,並賜以燕郡公主。郁於病死,其弟李吐於襲爵,仍以燕郡公主為妻。吐於忌憚可突於,攜燕郡公主來唐,不敢復回松漠。可突於復立盡忠弟李邵固為主,唐玄宗拜邵固左羽林軍員外大將軍、靜析軍經略大使,改封廣化郡王,賜以東華公主。邵固回松漠後,派可突於入朝進貢,中書侍郎李元紘不禮遇他,可突於不悅。開元十八年(730年),可突於殺邵固,立遙輦屈列為王,率部落並裹脅奚族投降突厥,東華公主逃跑投靠平盧軍。可突於連續廢立可汗,甚至不再從大賀氏家族選立可汗,可汗人選從此轉入遙輦氏家族。
  • 遙輦氏首領
可突於立遙輦屈列(又名楷特)為窪可汗,並與奚族投降突厥。開元二十年(732年),唐軍大破契丹,俘獲甚眾,可突於逃跑,奚族投降。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可突於復進兵,又被打敗,屬下六千人被殺。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張守珪進逼可突於,可突於先詐降,後又欲投奔突厥。十二月,張守珪派遣管記王悔和契丹衙官李過折聯絡,李過折夜斬可突於、屈烈數十人,歸降唐朝。
唐玄宗拜李過折北平郡王,授特進,檢校松漠都督。當年,可突於餘黨泥禮(即耶律涅里或耶律雅里,耶律阿保機之始祖)弒殺李過折及其子,屠滅其家,其子李剌乾逃至安東都護府,唐朝拜為左驍衛將軍。泥禮任夷離堇(夷離堇掌兵權),殺過折後自任松漠都督即契丹主,後來禪位給遙輦俎里(漢名李懷秀),立李懷秀為阻午可汗,自此耶律氏世襲夷離堇職位。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滅亡,契丹投降唐朝,唐玄宗賜漢名李懷秀,拜松漠都督,封崇順王,賜以靜樂公主。半年後,懷秀不堪安祿山欺凌,殺公主與奚一起反唐。之後,與安祿山多次交戰,勝負參半。天寶五年(746年),唐朝封胡剌可汗遙輦楷落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楷落在位至安史之亂結束,唐朝與契丹之間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
蘇可汗時契丹依附回紇,自蘇可汗開始唐朝不再冊封契丹首領為松漠都督。鮮質可汗時曾七次遣使至長安朝貢唐朝,昭古可汗時遣使四次。會昌二年(842年)唐朝破回鶻耶瀾可汗遙輦屈戍內附。鹹通年間,巴剌可汗習爾之遣使者到長安朝貢之後,契丹部落在一百年的低谷後又逐漸強大。
痕德廑可汗遙輦欽德時契丹征服了奚、室韋,多次入侵幽州、薊州,結果遭割據勢力劉仁恭報復。劉仁恭火燒草原,致使契丹損失很多良馬。欽德只好獻良馬求牧地,劉仁恭同意了。後又違約入侵,劉守光戍守平州,契丹率萬騎,劉守光議和,伏兵擒其大將。欽德納馬五千以贖大將,劉守光不許。欽德十年不敢近邊。痕德可汗死於天祐三年(906年)十二月。迭剌部耶律氏家族興起,世代擔任契丹部夷離堇,權威日盛。到了痕德廑可汗時期,耶律阿保機擔任夷離堇,在欽德死後,阿保機不再從遙輦氏家族選擇可汗,而是把旗鼓收歸自己所有,自己擔任了契丹部的可汗,從此,可汗的選立就轉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了。

建立大遼

痕德廑可汗死後,唐天祐四年(907年),耶律阿保機成為可汗,可汗選立轉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本來按照原始的軍事民主制和選汗制,一旦可汗之位轉入一個家族,那么這個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機會當可汗。但是阿保機在位時期,羨慕中原王朝文化,希望可以和中原皇帝那樣採取終身制,所以到了改選之年拒絕讓出汗位。所以在汗位的誘惑下,阿保機的幾位弟弟決定逼迫他進行選舉,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的三次“諸弟之亂”。阿保機憑藉他的智慧和可敦述律平的輔助,成功地粉碎了他弟弟們發動的一次次叛亂。
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
內部穩定之後,其他七個部落的首領不服,也希望當可汗。於是阿保機在述律平的幫助下,引誘七部首領來鹽池赴宴,成功殺死七部首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鹽池之變”,從而清除了反對勢力,統一了契丹八部。遼神冊元年(916年),阿保機稱皇帝,建國號“大契丹國”,年號神冊,阿保機即遼太祖,從此契丹的可汗成為歷史。
遼太祖掠奪中原的人口,收留因河北戰亂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風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們。並且任用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盧文進等漢人為佐命功臣。從此遼的建國規劃多出韓延徽之手。他建議阿保機發展農業,以穩定對所屬部族的統治;他為之起草政治制度,加強軍權;更為之謀劃軍事,兼併党項、室韋等部,為契丹奠定了創國大業。遼神冊三年(918年)耶律阿保機建皇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羅城)。兩年後創建契丹大字並推行之。在軍事方面,耶律阿保機於遼天贊四年(925年)東征渤海國。耶律阿保機一直有南侵中原的意圖,天贊二年(923年)春,耶律阿保機派次子、新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堯骨)率軍進攻幽州。耶律德光久攻幽州不下,轉師南侵,雖然攻占曲陽(今曲陽西)、北平(今完縣東南)等地,但幽州仍在堅守,契丹軍遂於當年五月退兵北返。遼天顯五年(930年),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統一了契丹。

南下中原

遼天顯十一年(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自稱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請求遼太宗耶律德光支援攻打後唐。遼太宗遂親率5萬騎兵協助石敬瑭攻滅後唐,石敬瑭得以建國後晉。契丹獲得燕雲十六州後,將燕雲十六州建設成為進一步南下的基地。遼會同七年(944年)石重貴不願向契丹臣服。遼太宗趁機率軍南下,意圖一統中國。遼大同元年(947年)正月十日,契丹軍攻克後晉首都開封,後晉亡,契丹國占領大部分的中原地區。二月,遼太宗改國號為大遼,表明了遼太宗直接統治中原的意圖。
蕭太后蕭太后
遼大同元年(947年)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遼世宗在位期間,一直不忘占領中原的期望,多次對中原用兵。然而遼世宗好酒色,喜愛打獵。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興封賞降殺,導致朝政不修,政治腐敗。遼天祿五年(951年)九月,遼世宗協助北漢攻打後周,行軍至歸化(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時,由於其他部隊未到,先行駐紮在火神淀。其間喝酒、打人、打獵,眾將很是不滿。最後被耶律察割殺死於夢鄉中。

輝煌時期

遼景宗勤於政事,使遼朝出現一陣清明。遼景宗對遼穆宗時謀反的皇族采比較寬鬆的政策,因而謀亂者少,上層比較穩定。遼景宗對外政策仍采不主動南伐中原、僅援北漢的方針。遼景宗前期,遼朝與北宋聘史往還,互賀節日。北宋趙光義統一江南後,於遼保寧十一年(979年)親征北漢,契丹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率軍與宋軍大戰於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成功擊敗宋軍,宋太宗僅以身免。由於遼景宗體弱多病,有時無法上朝,軍國大事大多由皇后蕭綽協助處理。
遼乾亨四年(982年)遼景宗病逝,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並由蕭太后攝政。當時蕭太后30歲,遼聖宗12歲。蕭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軫、韓德讓參決大政,南面軍事委派給耶律休哥,撤換一批大臣,並下令諸王不得相互宴請,要求他們無事不出門,並設法解除他們的兵權。在這些行動後,遼聖宗和蕭太后的地位才穩定下來。蕭太后攝政二十七年,在她執政期間進行改革,並且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朝百姓富裕,國勢強盛。在民族衝突上,蕭太后與遼聖宗於遼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率大軍深入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準堅持而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宋軍士氣大振,擊敗遼軍,遼軍提出和約,成為兄弟之邦,此即澶淵之盟,從此兩朝和好達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後遼聖宗結好西夏,而西夏也搖擺於宋、遼之間以圖存,形成遼宋西夏三國鼎立的局勢。
遼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遼聖宗親政後,遼朝已進入鼎盛,基本上延續蕭太后執政時的遼朝風貌。

遼朝衰亡

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耶律宗真即位,即遼興宗。遼興宗在位時,遼朝勢已日益衰落。而有遼興宗一朝,奸佞當權,政治腐敗,百姓困苦,軍隊衰弱。面對日益衰落的國勢,遼興宗連年征戰,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納歲幣。但是這些反而使契丹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遼道宗繼位後,遼清寧九年(1063年)七月爆發了灤河之亂。遼道宗在位期間,契丹政治腐敗,國勢逐漸衰落。道宗並沒有進行改革圖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這時地主官僚急劇兼併土地,百姓痛苦不堪。遼乾統元年(1101年)正月,遼道宗去世,皇孫耶律延禧繼位,即天祚帝。
應縣木塔應縣木塔
遼天慶四年(1114年)春,完顏阿骨打正式起兵反遼。一開始天祚帝並未將完顏阿骨打當作一個重大威脅,但是所有他派去鎮壓完顏阿骨打的軍隊全部戰敗。遼天慶五年(1115年)天祚帝為了解決女真的威脅,下令親征,但是遼軍到處被女真軍擊敗,完顏阿骨打也自稱皇帝,建立金朝,即金太祖。遼朝於同年發生內亂,耶律章奴在遼上京叛亂,雖然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但是分裂了遼朝內部。此後位於原渤海國的東京也發生高永昌叛亂自立,這場叛亂一直到遼天慶六年(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五月女真藉機占領了遼東京瀋州。遼天慶七年(1117年)女真攻春州,遼軍不戰自敗。
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遼天祚帝應州被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區白城子),被金太宗降為海濱王。遼朝共歷時210年(包含契丹國時期),歷經9位帝王。

後續發展

蒙古高原的契丹遺蹟分布蒙古高原的契丹遺蹟分布
此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殘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東部一帶。金天會十年(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迷立(今新疆額敏)稱帝,史稱西遼(西方稱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最後金興定二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滅亡,立國凡87年。西遼滅亡後,又有少部分契丹人在西遼貴族八剌黑的帶領下,在今伊朗南部臨近波斯灣克爾曼地區建立了受制於蒙古大汗和伊兒汗國起兒漫王朝,存在近80年,俗稱“後西遼”。由耶律大石率領西遷的這部分契丹人後來可能融合於回鶻、蒙古和中亞當地人中了。
大部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契丹人,在遼朝滅亡後則淪為金朝的臣民。金朝女真族統治者在滅遼過程中,先強行遷徙部分契丹人至今東北中部和北部地區。因統治者女真族受夠了契丹族的壓迫,故反過來對契丹族實施歧視政策。將其姓氏耶律改變移刺,蕭改為石抹。女真統治者也有用賜國姓完顏的方法拉攏契丹上層貴族人物的情況。
蒙元時期,元朝為統一中國,開疆辟壤,動員契丹兵馬參加滅金、滅南宋的戰爭。契丹人也對女真亡其國十分不滿,遂積極參戰,而且屢建戰功。從地域來看,蒙元時期的契丹人主要部分仍分布在故地,即今內蒙古的赤峰市通遼市和遼寧、吉林一帶。但隨著蒙古人破西夏、滅金、降高麗、平大理、亡宋、西征等戰爭的進行,部分契丹人被徵調出征,離開了上述地區,開始遍布整箇中國,甚至遠至朝鮮、中亞和西亞地區,他們有的被安排在各地駐防,有的留在當地做官並定居下來。

政治

政治體制

部落聯盟時期,契丹族部落及部落聯盟首領的產生,不是世襲而是民主選舉,即民主議會制。契丹舊制,部落聯盟首領可汗及八部酋長夷離堇(也稱大人,後稱大王),每三年推選一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契丹社會逐漸進入奴隸制社會,這種三年一代的舊制也逐漸遭到破壞。耶律阿保機擔任契丹可汗後,繼續擴展勢力,逐漸建立與完善契丹的政治制度,以契丹制(國制)統治契丹及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並吸收漢族文化制度,發展農墾,建立州縣,以漢制統治漢人,迅速向封建制過渡。
進入遼朝後,民族成分複雜。為了有效地治理被征服地區和被統治民族,契丹統治者逐漸形成了適應本國基本情況的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經穆、景、聖三朝,統治制度逐漸完備,機構逐漸完善。遼朝統治的基本方針是“因俗而治”,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因而它的統治體制也就同時具有“行國”和“城國”的基本屬性。

組織形式

歷史傳說契丹族由八個部落發展起來。這時期部落之間“不相統制”,尚未進入部落聯盟階段。但八部同族,相互間具有凝聚力,為了抵禦共同的敵人,各部之間有聯合的必要,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契丹族自身也需要聯合起來向外拓展勢力。隋朝時期,契丹各部組織有了變化,即出現鬆散的聯盟;其時契丹族“分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餘。逐寒暑,隨水草畜牧。有征戰,則酋帥相與議之,興兵動眾,合符契。”部落聯盟的職權範圍僅限於共同的軍事行動,各部的畜牧生產則不在管理範圍內。隋大業元年(605年),聯合突厥偷襲契丹部落,“盡獲其男女四萬口,殺其男子,以女子及畜產之半賜突厥,余收之以歸。”經過這次打擊,契丹勢力嚴重削弱。為了生存、發展,契丹各部間的鬆散聯盟形勢向固定、永久性聯盟形式轉化。唐朝時期,契丹族各部已形成穩固的部落聯盟,即初期的大賀氏部落聯盟和後期的遙輦氏部落聯盟。部落聯盟的職權範圍除軍事行動外,還包括政治、經濟、司法各項。“國有災疾而畜牧衰,則八部聚議。”這表明,部落聯盟時期開始出現具體的管理機構。
契丹武士契丹武士

軍事

契丹族世代狩獵遊牧,使他們養成了精於騎射,勇敢強悍,崇智、尚武的民族精神。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拓展空間,不斷對外發動戰爭,進行掠奪,戰爭成為他們謀生計的重要手段。“有事則以攻占為務,閒暇則以畋魚為生。”契丹人的軍事決策過程,集中表現為由興兵議合轉制化為軍事集權制。
隋朝,契丹人“有征伐,則酋帥相與議之,興兵動眾必合符契。”唐朝,“若有徵發,諸部皆需議合”、“戰則同行,獵則別部”。這說明:第一,在根據戰爭需要調動各部族軍隊時,各部酋帥在一起討論、商量,達成協定,謂之“議合”。在大賀氏、遙輦氏時代,議事會由聯盟長主持。第二,調動軍隊必須履行“合符契”的手續。遼代的“符契”為“金魚符”。據《遼史》記載:“金魚符七枚,黃金鑄,長六寸,各有字號,每魚左右判合之。有事,以左半先授守將,使者執右半,大小、長短、字號契約,然後發兵。”“金魚符”與中原的“虎符”作用相同。分成兩半,分別由聯盟長和部落軍的酋帥掌握。此信物驗合後方能生效。這種“議合制”在遼建國前已經成為定製。對所有的部族軍都發生約束力。整個過程體現了平等的氣氛、民主的機制,至少帶有軍事民主制的色彩。
遼朝建國後,適應君主集權制度的需要,為了統一調動軍隊、統一指揮,這種“興兵議合制”的方式向以皇帝為首的軍事集權制轉化。皇帝不僅控制行政大權、財政大權、立法和司法權,而且還牢牢地控制了軍隊,掌握軍權。並建立了一系列由皇帝控制的軍事機構、制定了一套調動軍隊的嚴格手續。所以晉王李存勖不得不承認,契丹軍隊“法嚴”,“中國(指中原)所不及也”。

文化

文字

契丹文是遼朝為記錄契丹語而參照漢字創製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形式。但現時已缺少類似的文獻。契丹大字相傳於遼神冊五年(920年)由遼太祖下令耶律突呂不和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製,應有三千餘字;契丹小字由遼太祖弟耶律迭剌參考回鶻文對大字加以改變而成。小字為拼音文字,約五百個發音符號。契丹小字較大字簡便,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全部貫通。契丹族創字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覺,對其他民族也有不少影響,例如西夏創造党項文字、金朝創造女真文字、元朝創造八思巴文字。契丹字的通行直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金章宗廢除為止。
宣懿皇后契丹文拓片宣懿皇后契丹文拓片

文學

契丹人在語言運用上有其獨特的技巧,他們善於運用比喻的手法評論事物和品評人物。遼朝文人既用契丹語言文字創作,也大量用漢語文寫作。他們的作品有詩、詞、歌、賦、文、章奏、書簡等各種體裁,有述懷、戒喻、諷諫、敘事等各種題材。作者包括帝後、宗室、群臣、諸部人和著帳郎君子弟。

繪畫

契丹畫家善畫草原風光和騎射人物,他們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繪畫作品。著名畫家胡瑰胡虔父子和東丹王耶律倍所畫多入宋內府,被譽為“神品”。耶律倍“多寫貴人酋長,至於袖戈挾彈,牽黃臂蒼,服用皆縵胡之纓,鞍勒率皆瑰奇,不作中國衣冠”;畫馬“骨法勁快,不良不駑,自得窮荒步驟之態”。他的作品甚為五代人所喜,甚至爭相購買。流傳至今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射騎圖》和流傳到美國的《人騎圖》、《射鹿圖》。胡瑰所畫“穹廬部落、帳幕旗旆、弧矢鞍韉,或隨水草放牧,或馳逐弋獵,而又胡天慘冽,沙磧平遠,能曲盡塞外不毛之景趣,信當時之神巧,絕代之精技歟”。他畫契丹人馬,“用狼毫制筆,疏渲鬃尾,細密有力。至於穹廬什物,各盡其妙”。他的作品流傳至今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卓歇圖》,流傳到海外的《出獵圖》、《回獵圖》,也有人列為他的畫作。其子胡虔“丹青之學有父風”,與其父的畫品“殆未可分真贗也”。
《東丹王出行圖》《東丹王出行圖》

樂舞

契丹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婚喪嫁娶,還是祭祀禮儀,節日活動,都要歌舞相伴。在契丹族初興之際,其音樂歌舞藝術尚很原始,具有很多原始遊獵經濟和原始宗教文化特色。隨著契丹社會的發展,以及與其他民族不斷的文化交流,契丹族中也出現了表演性歌舞。遼建國後,大量吸收中原文化藝術,民間歌舞活動也逐漸繁榮起來,並進一步推動了契丹本民族樂舞藝術的發展。

宗教

契丹統治者崇信佛教,自太祖以來一代勝似一代,至道宗時達到極盛。百多年間,契丹皇族和高級僧侶投入巨資,請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與寺院密不可分的遼塔和佛教法器也大量出現。內蒙古地區現存著名的遼塔有中京大明塔、上京南塔、慶州白塔、豐州萬部華嚴經塔等。
在慶州白塔內出土的釋迦涅盤石雕像、萬部華嚴經塔磚雕菩薩頭像、白瓷迦葉、阿難像等文物,都是遼朝佛教藝術的代表作。

經濟

農業

契丹各部的農業,大約出現於大賀氏聯盟時期。唐朝在給大賀氏聯盟首領的敕書中常常農牧並提,說明這時聯盟中某些部落已經有了簡單粗放的農業。迭剌部的農業生產當始於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時期,即遙輦氏聯盟的中後期。
遼朝的土地有公田私田兩類。在沿邊設定的屯田自然是公田。募民耕種的在官閒田也是公田,百姓領種十年以後,要對朝廷繳納租賦。至於所說的“占田置業入稅”則是私田了。估計屯田多集中在北部沿邊,私田則多在遼國南境。在契丹的漢人依然是以男耕女織的方法維持家庭收入。同時,契丹將戰爭中俘掠的漢人,安置在契丹腹心地區,建立許多頭下軍州。除少部分需上繳,其餘收入皆歸頭下主所有。遼廷為了鼓勵人民開闢荒地,立例若成功開闢農地可免租賦十年,形成契丹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

畜牧業

契丹的畜牧業十分發達,契丹人的牧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契丹等遊牧民族牧養的牲畜,羊、馬為多,牛、駝次之。四至八月,牧草繁茂,是他們放牧的黃金季節。冬季則驅牲畜遷於朝陽背風的平沙處。牧業是契丹等部落民的生活來源,也是契丹所以武力強盛、所向克捷的物質條件。群牧由北樞密院管轄,設林牙掌管部籍,另有馬群、牛群太保等負責掌管群牧的具體事務,朝廷定期驗檢簿籍,以了解牲畜繁息情況,以牲畜數量的增減考察群牧官政績的優劣,決定升黜。群牧的盛衰,直接關係到遼朝武裝力量的強弱。
契丹人契丹人
契丹各部和屬部中的阻卜、烏古、敵烈回鶻党項等,主要從事遊牧業。羊、馬是契丹等遊牧民的主要生活資料:乳肉是食品,皮毛為衣被,、駱駝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戰爭和射獵活動中馬匹又是不可缺少的裝備。羊、馬也是遼朝向契丹諸部和西北、東北屬國、屬部徵收的賦稅和貢品,因而受到統治集團的重視。遊牧的契丹人,編入相應的部落和石烈,在部落首領的管理下,在部落的分地上從事牧業生產,承擔著部落和國家的賦役負擔,沒有朝廷和部落首領的允許,不能隨意脫離本部。他們是牧區的勞動者、牧業生產的主要承擔者,是部落貴族的屬民。

手工業

遼東是產鐵要地,促進契丹冶鐵業的發展。初期,曾以橫帳和大族奴隸置曷術石烈,從事冶煉。“曷術”,即契丹語“鐵”。契丹的陶藝受唐朝影響,墓葬出土文物則顯示部分宋代器皿及其他器皿自國外輸入,但金、銀器製作亦採用唐、宋的金屬打制和鍍金技術。
契丹瓷器契丹瓷器
契丹瓷器是在契丹傳統制陶工藝的基礎上,吸收北方系統的瓷器技法而燒制的,在五代和北宋時期南北諸窯的產品中獨樹一幟。其中,具有契丹族傳統工藝的仿皮囊式雞冠壺可謂遼瓷中的典型器物。雞冠壺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堪稱國之瑰寶。此外,如內蒙古博物館館藏的三彩摩羯壺、“官”字款鑲金口白瓷盤、綠釉刻花鳳首瓶等瓷器,皆為遼瓷中的佳品。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松山區發現了松州窯,又稱“缸瓦窯”,這是遼金兩代的官窯址,被譽為草原瓷都。
契丹族的金銀器是中國古代金銀器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了契丹貴族的奢華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本土文化與內地文化、外域文化之間的交融。契丹貴族墓葬中大量出土金銀器。如赤峰市耶律羽之墓中出土的花式口圈足金杯、金花工藝御賜“萬歲台”石硯、金花銀唾盂、摩羯紋金花銀碗,哲盟奈曼旗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鎏金道教銀冠、鏨花銀靴、金銙銀碟躞帶等,皆是契丹金器中之上品。

對外關係

五代、北宋

五代後唐末年,遼太宗接受石敬瑭的請求,協助他建立後晉取代後唐,以獲得燕雲十六州後晉的臣服。不久又南征中原,滅後晉以建立遼朝。至此遼朝與中原的外交關係首度轉為遼朝居上,中原臣服的狀態。之後遼朝衰退,後周與北宋為了燕雲十六州又相繼北伐,雙方恢復對峙的局面。遼朝採取防禦策略,並且扶持北漢對抗中原的北伐,屢次抵禦中原的進攻。直到遼聖宗時,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再度發動南征,率遼軍直逼北宋的澶州。最後雙方訂立澶淵之盟,從此,宋遼和平相處直至北宋末年。
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
遼重熙十一年(1042年)遼興宗宋夏戰爭後北宋內外交困之際,率重兵陳列遼宋邊界,並派蕭特末(漢名蕭英)和劉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橋關南十縣地。宋朝派富弼與遼方使節談判,雙方於九月達成協定,此即重熙增幣。最後增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了結這次索地之爭。遼興宗還派耶律仁先和劉六符再次使宋爭得一個“納”字,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宋臣富弼建議宋仁宗答應要求,並且要求遼朝約束西夏作為條件以破壞遼與西夏的關係,最後使遼興宗兩次親征西夏,勞民傷災。遼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內部分裂與內斗,使遼朝有意與北宋和談。但是北宋已經與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遼,所以拒絕和談,最後遼朝亡於金朝。

渤海國

公元10世紀初,契丹就攻陷了渤海控制的遼東;遼天贊四年(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率大軍親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龍泉府及渤海全境,大諲撰投降,渤海國滅亡。
阿保機滅渤海國以後,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以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作為由渤海國到契丹直接統治的過渡階段。遼乾亨四年(982年),契丹撤銷東丹國,改為東京道。

高麗

遼朝於(926年)滅渤海國後與高麗接觸。遼會同五年(942年)送給高麗50匹駱駝,但遭高麗太祖拒絕。遼使被放逐到孤島,所送駱駝也都被餓死(萬夫橋事件)。至此遼朝多次襲擾高麗邊界,遼統和十一年(993年),遼聖宗率大軍越過鴨綠江入侵高麗。最後雙方和談,在高麗同意斷絕與宋的聯盟後,遼聖宗率軍北返,雙方建立友好的睦鄰關係。遼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高麗發生軍變。遼聖宗趁機入侵高麗,最後在攻下開城後北返。遼開泰七年(1018年),遼朝率大軍再度東征高麗。但不敵高麗軍隊。雙方之後談和,以後遼朝再也沒有入侵高麗。

西域諸國

遼朝與西北諸國保持著較為友好和睦的往來。遼朝西境的主要鄰國西夏,長期以來,一直與遼朝保有朝貢和聯姻關係。一度為遼藩屬,被稱為甥舅之邦。遼朝與西域諸國的關係也源遠流長。早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就曾經率軍西征,使西域諸國相繼臣服。統和年間,王太妃出師西域,遼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建可敦城,作為西北的邊防重鎮,經過多年的經營,使遼朝的勢力範圍涵蓋漠南、漠北與西域之地。遼朝政府對這些降附的部落屬國,均採取“因遷種落,內置三部”的羈縻政策,使的這些國家互相監督,皆不願背叛遼朝。這些都使蔥嶺以東的甘州回鶻西州回鶻與蔥嶺以西的喀喇汗國,基本上都是親附遼朝,其與北宋的關係較疏。此外,西亞的波斯與大食在遼初也相繼道使來通好。遼天贊二年(923年),波斯使來,其次年大食使來。大食國王遣使為王子請婚,未允。次年,復遣使請婚,遼聖宗以宗室之女嫁之。

社會風俗

儀俗

契丹民族的社會與風俗,本不同於漢人。契丹在統治漢人的燕雲十六州地區,則同於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則依舊俗生活;介於混雜地區,就呈現兩種混合型態。契丹人的儀俗很多,如拜日儀、柴冊儀、再生儀、祭山、射鬼箭等。特別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時的“捺缽”,遼朝皇帝帶領百官的中央政權,隨著一年四時,到各地巡狩,其宮帳的所在地就是“捺缽”。其他還有“頭魚宴”、“頭鵝宴”等生活習慣。契丹飲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餞、果脯等,是用蜜蠟浸漬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東北仍有以歐李(野果)“漬以餳蜜”之俗,今日北京特產果脯,也是與契丹人的“蜜漬山果”“蜜曬山果”之類一脈相承。
契丹人服飾契丹人服飾

服飾

契丹與周邊各族各國的交往甚為密切,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尤其與漢文化的交融最為深入。以服飾為例,契丹人傳統的服裝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腰間束帶,下穿長褲,褲在靴筒之內。

髮型

契丹人男女皆佩戴耳環,並同烏桓、鮮卑人一樣,也有髡髮的習慣。其髮式不一,有的只剃去顱頂發,顱四周發下垂並向後披;有的在顱兩側留兩綹長發,自然或結辮下垂;有的留雙鬢上兩綹,自然或結辮下垂,或使其從耳環中穿過再下垂,即沈括所說的,“其人剪髮,妥其兩髦”。遼墓壁畫提供了髡髮的形象資料,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豪欠營出土女屍又提供了不見於文獻記載的契丹女性髡髮樣式。

婚俗

契丹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則,即所謂“同姓可結交,異姓可結婚”。姑舅表親的婚姻比較普遍,並且不受行輩的限制,建國初期還有“姊亡妹續之法”。述律、拔里、乙室已三族都是與皇族耶律氏互通婚姻的家族,後族女為後、男尚主的特殊地位和它所反映的這種婚姻形態,既有早期婚姻習俗的影響,也是統治集團的政治需要,普通部民遵循著同姓不婚的原則。

居住飲食

遊牧的契丹人“隨陽遷徙,歲無寧居”,居住的是便於遷徙的穹廬式氈帳,類似內蒙古牧區牧民居住的蒙古包。內蒙古克什克騰旗二八地遼墓的石棺上所繪的契丹住地小景,提供了這種氈帳的形制,門多東向。車馬是遷徙、遊牧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契丹人遷徙地,夏日選擇高阜處,秋、冬、春季則選擇背風向陽臨水處。食物以乳肉為主,也有少量糧食。肉類可煮成“濡肉”,也可製成“臘肉”,牛、羊乳和乳製品是他們的食物和飲料。糧食則有“糜粥”。果品有桃、杏、李、葡萄等,常用蜜漬成“果脯”,夏日有西瓜,冬天有風味果品“凍梨”。飲料有乳和酒,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的釀酒業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建國後,漢人、渤海人的食品也傳入了契丹,遼朝皇帝過端午節時就有渤海廚師製作的艾糕。
遼墓中的壁畫場景遼墓中的壁畫場景

後裔追溯

2004年以來,在有關專家用DNA技術認定達斡爾族及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為契丹族後裔的訊息公布於眾之後,阜新成為解開契丹源流問題的“重地”。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部分專家利用DNA技術解開了契丹族消失之謎: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雲南的阿、莽、蔣氏“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後裔。
而如今,這個一直令歷史學家困惑的歷史之謎終於被破解,DNA技術解決了達斡爾族和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的源流問題。經過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顯示出了準確的結論:達斡爾、阿、莽、蔣氏“本人”都是契丹後裔。至此,專家們做出這樣的結論和比喻:元代蒙古人建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時,連年征戰,頻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較大的族群,如達斡爾族作為民族續存保留下來,有的則被當地人同化了。後者是最難尋找的,因為,契丹族一千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外婚制”,所以純粹意義上的契丹人已不復存在了。經過不斷地遷徙、隔離和融合,多數契丹人如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樣融化了,用一個專業術語命名即“分子意義上的後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