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禪八定

四禪八定

四禪是指: 禪、二禪、三禪、四禪、 今次諸戒品而辨四禪者。四禪八定是指四與八並舉者,蓋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故合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別色界及無色界之禪定,則色界之禪定‘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

四禪(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禪定
  • 外文名:Meditation
與滅盡定,坐禪過程,定義,一粗心住,二細心住,三欲界定,四未來禪,初禪 離生喜樂地,二禪 定生喜樂地,三禪 離喜妙樂地,四禪 舍念清淨地,更深禪境,1、空無邊處定,2、識無邊處定,3、無所有處定,4、非想非非想處定,

與滅盡定

各種禪定的差別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剛剛開始、接觸,如果連戒律都不願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有一定的困難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後要修定(定中無戒可守),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亂。散亂的心使我們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觀察世間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觀察世間的真相,即苦、無常、無我和空,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來說,也可以無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績來,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還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來修。那么,什麼是禪定
清愚清愚
禪定
禪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譯過來的,音譯是禪那,意思是靜慮:既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觀的境,令心專注不散,稱為“定”;“觀”既是作種種的觀行。禪定包含“止”和“觀”,“止”(Samatha)和“觀”(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一個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不然的話,他修的禪定會偏向外道。
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有種種欲望,且沒有定心;色界和無色界都要依靠定力進入。我們在欲界裡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會發現已經沒有心識生起,但是還有“我”的存在,因此想捨棄這個我,那就是說,他想捨棄第七識的恆行心。(唯識宗說,我們有八種心識的作用,第七種叫第七識--末那識,他執著第八識為我。我們的前六識是可以停頓的,在還未解脫之前,末那識卻一直在作用,所以稱為恆行,意思是永恆的造作,念念生滅不已。)。如果他能使恆行的心識暫時不生,就能進入滅盡定,棄除了“我執”。“滅盡”之意既是滅盡了一切六識的心,乃至滅盡執著第八識稱為“我”--“我執”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聖者能進入此滅盡定,它的特點既是無“我執”,斷除了一切煩惱;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第三果的聖人還待降服一些微細的煩惱,只能夠暫時進入滅盡定,在定中沒有“我執”,但是當他出定後,我執之心再度生起;阿羅漢果聖者破除了我執,在滅盡定中無我執,出離此定後也沒有我執。所以只有佛、阿羅漢和三果聖人有能力進入滅盡定
至於大菩薩是否也能進入此定呢?根據經典有兩種說法:有些經綸說可以,另一些卻說不可以;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定都是要一層一層的進入,已經出了色界,稱為“無色界定”。在佛法中我們將這個世間分為三界,又稱為九地,既是欲界稱為散地;色界和無色界稱為定地,要進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禪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進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須靠定力,只要積極努力的修集各種的福德因緣即可。

坐禪過程

定義

我們要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來講有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我們可依心態的不同而分成幾個步驟:

一粗心住

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做雜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並不等於定,只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跑來跑去。

二細心住

這時候的心念已經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正,自動平衡,已經習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坐經驗的人,如果靜坐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後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粗心住,當進入粗心住,再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心力去調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後,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稱為普通的定。

四未來禪

進入欲界定後,繼續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掉。這種感受是在靜坐時發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後,身體就不會因失調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既是進入未來禪。
但是,有些人靜坐時,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掉,這不叫做未來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裡?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達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動的靜下來;在這之前,必須完成第二步--細心住,就是身體不必調整,自動的平衡,所以我們修習禪定要從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
第四步驟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於此未來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既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初禪 離生喜樂地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他的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有此感覺之前,必須先要靜(括弧內為無意義內容)坐幾天,或是坐禪相當久時間後,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就會產生一種觸的快樂,也就是身心內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這時候,他已舍離欲界裡的五欲,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瞋、睡眠、掉悔和疑,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生起貪、瞋、痴,所以被稱為五蓋
初禪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並非欲界的知覺。觀:內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
喜:內心歡喜的感覺。
進入初禪者,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初禪,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心很歡喜,那就是喜。
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
比如:沖涼後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進入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一心也翻譯成“心一境性”。

二禪 定生喜樂地

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後,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麼,這就是覺、觀。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捨棄,因為它也是一種煩惱。當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舍起後,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這時,他的心靜如水,處在清明的狀態,內心一片平靜,很清淨,這叫內靜,與初禪的覺身寧靜有所不同。由於二禪是無覺無觀,他的內心再也不去思維和判斷所接觸的境界,不起語言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聖默然定”。一個人進入二禪之後無眼、耳、身識,唯有意識。二禪有四支,即內靜、喜、樂、一心。
內靜:內心平靜,感覺到內心很清淨,再也沒有語言的構思了。
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心歡喜。
我們內心一念一念的想,雖然口沒說,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來想東西:印度人用印度話來想;華人用華語或其他方言來想。初禪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禪離開了語言的想像,發現沒有語言的煩惱,他覺得很高興,稱為“喜”。
樂:身體寧靜與內心平靜,他感覺到很快樂。
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後,內心起歡喜。
一心:也就是“定”。進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三禪 離喜妙樂地

當他繼續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初禪是舍離欲界而快樂,故稱為“離生喜樂”;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樂”,三禪之樂稱為“離喜妙樂”。此定中之樂是與外境無關,是由內心發出的快樂。由於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經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
當一個人進入三禪後,唯有意識在產生作用。
三禪共有五支,即舍、念、智、樂、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真相,又稱為“智”。
四禪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確的觀察到這個世間,稱為正知;而我們凡夫是靠過期的回憶來判斷事情。
樂:因舍離二禪的煩惱而感受快樂。因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世間最樂是三禪樂。
一心:他定在三禪的定境中。

四禪 舍念清淨地

進入三禪後,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三禪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舍離。如此,他的意念清淨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禪也稱為“不動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禪後,心如明鏡不動,清淨明朗;心念不動並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個境界裡,觀那個境而心不動。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產生作用。這四種定都還在色界,沒有舍離色身。如果一個人進入四禪,他所修學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定能發神通,然而在四禪中修學是最快有成就的。這裡的神通並不是象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這是內在自發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夠發通。
四禪共有四支,即不苦不樂、舍、念清淨、一心。
不苦不樂:內心不是喜,也不是樂。
舍:舍掉三禪的樂。
念清淨:已經沒有妄念,但動起念頭也可以,全由個人做主,稱為念清淨;
我們凡夫的妄念紛飛,它時時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後,我們的心隨境轉,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禪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證得涅盤,但是沒有智慧,以邪見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壓住,使它不生;當他真正修成“無想定”後,把煩惱心壓制住,色界的煩惱還在,所以他死後就生到色界的無想天。進入無想定後第六識(意念)的心就沒生起,他不知道還有更微細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為這就是涅盤。佛弟子都不要修學這個“無想定”,因為他們都不要進入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更深禪境

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舍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捨棄它,那么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產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註:識與想的區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產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捨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恆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並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