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息觀

數息觀

數息觀在印度話是安那般那,為佛陀所教導禪定修行法的門之一,由於此觀法對治散亂和不淨觀(對治貪慾)一樣很有力,所以被稱為“二甘露門” 這兩個甘露之門可以讓我們獲得禪定,同時,如法的思維可以獲得無漏的智慧,所以稱為甘露門。它也是我們漢傳佛教修行人修定的基本法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息觀
  • 外文名:安那般那
  • 所屬宗教:佛教
  • 所屬類型:禪定修行法的門之一
  • 別名:二甘露門
  • 主要作用:治散和不淨觀
名詞詳解,修行方法,

名詞詳解

雜語五停心觀之一。數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亂之觀法。梵名,阿那波那。
又云:阿那般那觀、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譯為念入出息、念無所起、息念觀、持息念。簡稱安般、數息。乃五停心觀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即計數入息或出息次數,以收攝心於一境,使身、心止息。此為除散亂,趨入正定之修法。
又將數息觀細分,有算數修習、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修習等五類。
[雜阿含經卷二九、修行道地經卷五、大安般守意經卷下、俱舍論卷二二、瑜伽師地論二七]
梵語 a^na^pa^na-smr!ti。又作阿那般那觀、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譯作念入出息、念無所起、息念觀、持息念。簡稱安般、數息。乃五停心觀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即計數入息或出息之次數,以收攝心於一境,使身、心止息。此為除散亂、入正定之修法。梵語 a^na,原為遣來之意,轉指入息;apa^na,原為遣去之意,轉指出息。亦即先入息、後出息之調息(呼吸)法。然亦有主張“先出息、後入息”之方式,而意譯為“念出入息”者。又若將數息觀細分,則有算數修習、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修習等五類。(雜阿含經卷二十九、修行道地經卷五、大安般守意經卷下、俱舍論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
禪定的修持方法之一。指計算出息(呼氣)或入息(吸氣)之次數,令心攝於一境,以對治散亂的修持法。為五停心觀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與‘不淨觀’同為初心入道的修法。音譯阿那般那觀、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安般守意、安般念、安般;又稱念出入息、念無所起、息念觀、持息念、息念、數息。《俱舍論頌疏論本》卷二十二雲(大正41·942a)︰‘經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雲遣來,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此雲遣去,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雜阿含經》卷二十九雲(大正2·206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中略)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修行方法

首先開始調身、調息、調心,這三條是一致的。
我們先調身。先端身正坐,正坐就是半跏趺或雙跏趺坐。如果是半跏趺坐,把左腳放到右腳上,拉近身體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要用雙跏趺坐的話呢,也可以,如果你的單跏趺,可以盤半個小時的話呢,你可以上雙跏趺。在單跏趺的基礎上把右腿從下面拉上來。接著就是正手,就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重疊起來,放在小腹之前。
次正頭。平面正坐,頭要不偏、不斜、不低、不昂。不要太昂,也不要太低。然後閉口,唇齒相拄,舌向上齶。接著就是閉眼睛。眼睛微微閉上。有的人喜歡半睜半閉也行。這樣就是調身。保持身體的不寬不急。
接著就是調息。息有四相:風、喘、氣、息。什麼是風相呢?就是坐的時候,鼻中氣息出入覺得有聲音。這就是風相,這是不調的,這個是不正確的。喘相,就是在坐的時候,息雖然沒有聲音,但是它被節制了、不暢快,叫做喘相。第三種情況就是氣相。氣相,在坐的時候,這個息雖然沒有聲音,而且出入也不節制,但是不夠細。
風、喘、氣這三種情況都是不調相。第四種,息相,是調相。什麼是息相呢?呼吸既沒有聲音,而且很通暢,不節制,而且很細、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這個情況就是息相。
在數息時達到息調相才能入定,守息則定。前面的不調相時,你要是呼吸聲音很大,那么數息時會“觀風則散”,你的心則定不下來;“觀喘則結”,“觀氣則勞”,這個氣要是很粗的話,還不能觀,只能數。到了這個息相現前的時候才能夠守息,守息就能得定。
我先把調息的這四種情況給大家講了一遍。現在身調好了,怎么去調息呢?熱氣起心,當我們的心很細的時候,這個息也就細了。息調好後,眾犯不生,息心亦定。
調的方法有三種:一個是安心,就是將你的注意力先放在肚臍下面二指,在腹部的中間,就是肚臍稍微下一點,先把心安在這個地方。接著全身放鬆,放寬胸心,然後觀想,氣息遍入毛孔,出入無障。
這三種情況做好後,你不要著急,氣息自然慢慢地就調勻了,你的呼吸就很自然了。
這個呼吸一定是很自然的,不要去控制呼吸,調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丹田的部位,把身體放鬆,全身心放鬆;當然也不能太松,太松容易瞌睡。
身體不能垮下來,要自然挺起,然後觀想氣從遍身的毛孔出入無障,你的呼吸就像毛孔在呼吸一樣,只是“就像”,這是“像這樣”,這是你的“觀想”。這樣你的心就會漸漸細下來,這就是調息。
調身和調息、調心是一致的,在講話中稍微有一點次第,但其實是一致的,是同時的。我們調心時,這個心要寬急得所,不要太放鬆,心要是太放鬆的話,容易昏沉。如果心的念力太精進的話,容易緊張。心既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太鬆懈、不要太懈怠。心要不寬不急,這是心調相。
這樣,就把調身、調息講完了。
我講到這裡你就基本調好了。就按剛才的辦法開始數,從一數到十,返過來再數,周而復始。心粗的人數息,很快就能做,只要能夠守住就行。
有的人數到三、數到五就雜亂,那又返回來,很多人數不到十就返回來了。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心太浮。也有的人,曾經修過定,一守就能守住。
如果從一數到十不會跑的人,你這樣數上十來次之後都不跑,這樣你可以觀息就行,不用數,看著它就行,這樣心就細了。
好,我們現在就正式地坐半個小時,下面就止靜。半個小時以後開靜
(止靜)
(開靜)
我這裡先把出定的方法講一下,別著急,以後不允許這樣子一開靜馬上就下座。當然今天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沒定住,是不要緊的。一旦定下來,太倉促出定的話,容易出問題。
放在丹田部位,把所有身上的冷熱麻脹、大小輕重等種種禪定過程中的感受都收回來,或者觀想從毛孔放出去也可以。這樣身體內部細的氣氛就會收聚,或者散出,都沒關係。
然後再徐徐地、慢慢搖動身體,漸漸適應出定的環境。然後搓手,把兩個手心搓熱浴面,然後再徐徐睜目。看看周圍,了解我現在在哪,回到當下。
下座的方法也作為一個系統的一部分介紹給大家。今天數息觀要作一堂課講的話,它是一個系列。
首先講修禪基本要求的資糧,其次講修禪的外方便,然後才能進入到內方便開始修了,其次講下座出定的辦法,再講下座以後保任的方法。這才是一個系統講授。
禪修的資糧有五條:
一、廣行布施。廣行布施能夠積聚你的福報,有了福報你才能修,不然你每天忙於生活沒時間修。
二、嚴持淨戒。如果你持戒不清淨,或者你不持戒、沒受戒,往往為這些惡孽和障緣障礙我們修行,沒法修定。所以要持戒清淨。
三、恭敬三寶。有三寶的庇護才能排除很多空見的障緣。
四、孝敬父母。你有了孝敬父母、敬順師長的德行,人、天、非人等才會不干擾你。
五、讀誦聽學。你應該懂得修禪定很多的知識。
這是我們修禪要有的五種資糧。
藕益大師講到禪修的外方便:具五緣,訶五欲,息五蓋,調五事,修五法。
這是一個系統。具五緣,是哪五個因緣呢?
一、持戒清淨。有的人違犯戒律,犯之後懺悔清淨才行,否則不能修。
二、衣食俱足,和前面講的有點相似。衣食要具足,你才有這個條件去修。
三、要得閒居靜處,不受雜事干擾。
四、息諸緣務,即把平常所作事情放下來、處理好。
五、近善知識。
具五緣和剛才講的五種資糧基本上是一類的。
訶五欲。因為修禪人貪慾太重也不能修。
他講到的五欲有:
一、色慾,指眼睛看到的美色。
二、聲欲,耳朵聽到的美妙之聲,這兩者都會生起攀緣之心。
三、香欲,聞到的香味。
四、味欲,就是口味,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等等,這叫味欲。
五、觸欲,這個主要指的是男女身體的輕柔細滑這類的感觸。
這五種欲望,要訶斥它、遠離它。
藕益大師講到的第三個是棄五蓋,摒棄五種濃垢、障礙、妨礙我們清淨心的五種障礙,我們要去除掉。
第一個,棄貪慾,這指的是男女的貪慾,慾火燒身啊,身體都能燒掉,何況你的善法呢,都被燒掉了。所以要遠離,棄捨貪慾。
第二個,棄捨嗔恚,嗔恚是不善的根本、法樂的冤敵,要有嗔恚的話,禪定修不起來的。
第三個,棄睡眠。睡眠太多,昏沉心暗,這可不行。
第四個,棄掉悔。掉就是散亂的意思,悔就是憂惱覆心。你的心很散亂,就沒法修定,另外也不能心中有憂惱,憂惱覆蓋著你的心,這就是悔,悔心如劍,這樣子也不能修行得定的。
第五個,棄疑蓋,棄疑惑,疑自,疑師,疑法,這都是疑惑,它都是覆蓋我們心的障礙,不能得定。
藕益大師講的第四類就是調五事。
第一個調飲食。飲食不能過飢,不能過飽,過飽的話身體內感到很脹,氣流不暢。太飢的話也不行,身體虛弱、心懸,也不能修行得定。調飲食要以身安為主。
第二個調睡眠。睡眠不能太多,太多昏沉。太少呢,神虛。這都不能修,要適當。要保持神智清白,心念明淨。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
這五調就是“調五事”。你把這五事調好以後,這才能夠上座。
藕益大師也講到“行五法”,這就是修禪的人,不是今天在座上修修就罷了,而是每天要修。上座要修,下座也要修,要行五法。
五法中,第一個是要有自願得禪定的欲望,要有這種心態。第二個要精進,你有得禪定的欲望,還要發起精進心,不能只修一座就不修了。拿出七天時間來,甚至一七、二七、三七,三七二十一,乃至七七四十九天,專門拿出時間來修,這是精進。
第三個是要念,念什麼呢,要念欲界之無常、苦、不淨、無我,念禪可貴,你才能夠不厭煩修禪。第四個是巧慧。要有善巧的智慧。第五個得一心。在座上你要觀息,下座也是這樣的。
曾經有一個人,他是農民,白天干活。他就在數,一、二、三,邊幹活邊數,顧不得想其他事。回來晚上沒事他就數息、觀息,時間一長以後不用數,無論在乾什麼,走路、說話、辦事、睡覺,他都能瞭然觀察到自己的呼吸,這樣他的心就很細了,已經得到充分的定的狀態,他行住坐臥都能夠看到自己的呼吸。當然這個人應該是上個世紀的人,遺憾我們現在見不到了。
修行要一心,一心專注在這個上面,你才能得定。這些是修禪的外方便。
在具體修的過程中,我們要選擇修定的場所。這個場所,不要當風,不要在風地裡面修,不要有過堂風,不要潮濕,同時不妨礙他人。你不妨礙他人,他人就不妨礙到你,包括一些非人。有些山洞裡面有非人住,你要住,人家不讓你住,那都不行,你這個地方要找好。
你在家裡好辦,但是你在家禪修,不要有過堂風,不要門窗對流。坐的地方光線不能太強,太強心散亂;太暗的話又昏沉,這個也不行。
要是雙跏趺的話,座位要平坦,它的軟硬要適度;如果單跏趺的話,你可以在後面稍墊高二寸。但絕對不能前面高,後面低,那個不行。
在上座之前你要辦畢事物,謝絕外緣,心無掛礙。雜事提前就要做好,該上廁所的上廁所,該乾的什麼事乾好、做完,謝絕外緣,有的人在門上貼個條,你的心中不再掛礙這些事情了,一心修定。
在上座以前還可以祈求三寶的加持,在佛前可以修種種供養、懺悔、發願,以便在修定的過程中不出現障礙。
上座前還要行香。應該在上座前要活動活動,下來之後也要活動活動。
修習數息觀有六種方式,稱為六息念或六妙門。即︰
(1)數(梵gan!ana^,藏bgran%-ba)︰指繫心緣入出之息,不作加行,放捨身心,唯憶持其息,數一至十,不增不滅。若於二謂一,或於一謂二,或於入謂出,於出謂入,皆不稱為正數,故須離此等過失。又若於十之中心散亂者,應重新自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
(2)隨(梵anugama,藏nan%-du shugs-pa)︰又名隨行、隨順、相隨、隨息。指繫心緣入出之息,息入時,念隨彼息入行至身中的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息出時,念亦恆隨彼息所至處。
(3)止(梵stha^na,藏gnas-pa)︰又名止住、安。指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
(4)觀(梵upalaks!an!a^,藏n~c-bar mtshan-pa)︰又名觀相、占相。指觀察息風之後,復觀與息俱有的大種造色,以及依色而住之心、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
(5)轉(梵vivartana^,藏rnam-par sgyur-ba)︰又名轉還、還。指移轉緣息風之覺,安置於念住等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
(6)淨(梵paris/uddhi,藏yon%s-su dag-pa)︰又名清淨、快淨。指其覺更升進而入見道等境界。
又,《大安般守意經》卷上將前三相稱為外,後三相稱為內。《法界次第初門》卷上〈六妙門〉條則名前三相為定,後三相為慧。另外,《修行道地經》卷五〈數息品〉將‘止’和‘觀’合為止觀,‘還’(轉)和‘淨’合為還淨,認為唯有四事。
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所載,此觀法有算數修習、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又稱十六特勝、十六行)修習等五種修習。其中,前四類可永斷見道所斷的煩惱,最後的十六勝行則斷修道所斷的煩惱。十六勝行之說最早見於《阿含經》,其他經論亦有記載,然有關其內容細目、順序及解釋,諸經論頗有異說。茲依《成實論》卷十四分述如下︰(1)念息短︰謂行者心中若躁疾散亂,則呼吸短促。(2)念息長︰謂行者若心細,則呼吸細長。(3)念息遍身︰謂行者信解肉身是空,而觀想氣息遍滿全身。(4)除身行︰謂行者得境界力,則心安穩,粗雜之氣息滅。(5)覺喜︰謂心生歡喜。(6)覺樂︰謂心得喜,身則調適,得猗樂。(7)覺心行︰謂知道喜會生貪的過患。(8)除心行︰謂除滅貪心、粗雜之受,心則安穩。(9)覺心︰謂行者除受味,故見心寂滅,不沈不浮。(10)令心喜︰謂心沈則令之振起生喜。(11)令心攝︰謂心浮則將之攝持於靜。(12)令心解脫︰謂舍離心之浮沉而解脫。(13)無常行︰謂知心寂靜,一切無常。(14)斷行︰謂以無常行斷諸煩惱。(15)離行︰謂煩惱斷,故心生厭離。(16)滅行︰謂心厭離故得一切滅。
《大乘義章》卷十六(本)謂此十六勝行中,初四者稱為身念處,次四者稱為受念處,再次四者稱為心念處,末四者稱為法念處。若依四禪加以分別,則覺喜與令心喜皆居初、二禪;無常行、斷行、離行、滅行四者遍於諸禪。其餘之息短在初禪;息長在二禪;遍身、覺樂、令心攝在三禪;除身、覺心、除心、令心定、令心脫在四禪。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十六特勝門〉將最初五者配於身念處,次三者配於受念處,再次三者配於心念處,末五者配於法念處。另外,《法華經玄義》卷四(上)將十六勝行擬配於三界九地,其文雲(大正33·719a)︰
‘若知息長短對欲界定,知息遍身對未到地,除諸身行對初禪覺觀支,受喜對喜支,受樂對樂支,受諸心行對一心支,心作喜即喜俱禪,心作攝即二禪一心支,心作解脫即三禪樂,觀無常即四禪不動,觀出散即空處,觀離欲即識處,觀滅即對無所有處,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觀棄捨時,即便獲得三乘涅槃,若橫論觀慧即對四念處。’
又,在密教之四種念誦中,第一心想念誦亦立出入命息,即行者入字輪觀中觀字輪圓明時,想像字從本尊之心中源源流入己身,猶如入息。再從自己之身心中源源流入本尊之心,猶如出息。如此出入之息流注身心而淨諸垢識,乃得以使諸根逐漸清淨。
數息觀之功效
佛為多散眾生,教數息觀。謂心多散亂之人,當用數息觀治之。數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數出息,或數入息,端心正念,從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復始,令心不散亂也。又《地持論》曰︰惡覺多者,教修數息觀。所謂惡覺,有八種名︰邪心思想,名之為覺。覺違正理,故稱為惡。惡覺八名︰(一)欲覺,(二)嗔覺,(三)害覺,(四)親里覺,(五)國土覺,(六)不死覺,(七)族姓覺,(八)輕侮覺。思量世間可貪之事而起欲心,名為欲覺。思量世間怨憎之事而起嗔心,名為嗔覺,亦名恚覺。念知打罵,乃至奪命,名為害覺,亦名惱覺。追憶親戚,名親里覺。念世安危,名國土覺。謂身不死,為積眾具,名不死覺。又積眾具,資身令活,亦名不死覺。思念氏族,若高若下,名族姓覺。念陵他人,名輕侮覺,侮猶慢也。此八猶是修道四使︰欲親國土,是貪分攝。嗔害二覺,是嗔分攝。不死覺者,是痴分攝。族姓輕侮,是慢分攝。修數息觀,為對治八種覺觀,以凡夫起念,覺觀不出三毒故。
修數息觀者,觀出入息,用求止故,令心定住。得止已後,分二種人︰(1)凡夫人,(2)佛弟子。凡夫得止以後,令心止住,除五陰蓋(色受想行識)。止令不行,獲得第一禪定,久後能得五神通。佛弟子者,求得止後,欲得溫和。何故求溫和?欲致頂法。見五蘊空,悉非我所,是謂頂法。以見四諦,順向法忍,欲得世間最上之法。不得妄向他人宣說,若向他說,即失境界,唯除知法教授之師。何謂佛弟子數出入息而得止觀?其修行者,坐於寂靜無人之處,斂心不散,閉口轉精,觀出入息。息從鼻還,轉至咽喉,遂到臍中,從臍還鼻,當省察之,出息有異,入息不同,令意隨息,順而出入,使心不亂。因是數息,心定得止,於是中間,永無他想,唯念佛法聖眾之德,進入四諦之理。
《坐禪三昧經》雲︰‘若思覺偏多,當習阿那般那三昧法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念與息同,制心一處,數隨止觀,轉觀清淨。心繫一處,斷諸貪嗔煩惱等各種粗惑思覺。粗細思覺除卻,心厭世間,得無漏道,方得清淨。
大般若經》雲︰學禪波羅蜜本業,能過欲界,除斷五蓋,成就五支,於四神足,遊戲神通,見佛聞法,速得菩提。佛告清淨智菩薩,初修禪定,於一切出入息相,繫心緣念。以不亂心,出息入息。隨入息觸心,彼息觸心者,名之為覺。隨出息觸心,隨出息觸心者,名之為觀。乃至喜樂,一心不亂,將出欲界,離於覺觀,斷除貪慾,及嗔恚蓋,伏一切惡法,得初禪有覺有觀。
既得初禪觀,彼時即有如是相起,一切身分,悉皆震動,充遍於身。若菩薩增上勇猛,繫念專住,彼時便能滅除覺觀,喜樂一心,得第二禪
既得二禪,為除喜樂,精勤不止,既滅喜已,得第三禪。菩薩爾時,其身適樂,猶如暖乳以灌身體,得希有樂,如天身想。彼得成就如是勝樂,於三寶中,得增上信心。復作是念︰我為利益一切眾生,勤修禪定,我今應捨身樂。彼菩薩止出入息,舍攀緣心,系意鼻端,於出入息,住心觀察;又觀彼心,剎那散壞,知生知滅。又知彼心,剎那相應,散壞無主,如水中月,如光影,如陽焰,如露,如電,心意識三,生滅不停。棄捨身樂,入第四禪
功到四禪,即有如是相起︰雖復閉目,如大日光,照見明了,復作是念,以此攀緣光明相故,一切眾生陰界入等不斷增長,我當止住攀緣光明。彼復於此,以滅方便,舍受想思觸憶集生滅,入勝清淨善寂滅場,止住身口意業。彼菩薩還從定起,取出入息相,觀觸念相,還入空定。從空定起,復觀出入息生滅攀緣相,便入無願三昧。從無願三昧起,見出入息寂滅,住無相定。如是則能修滿四念處,及三解脫門
彼菩薩以觀出入息生滅,觀於生滅故,修四正勤滿足。
彼菩薩以觀出入息出沒相,便能具修滿四神足
彼觀出入息故,即能散壞其身,猶如窗塵,爾時即得修滿五力。
彼以除出入息受想方便,觀察寂滅,如是修七菩提分滿足。
彼以出入息風方便念,散亂一切大地界,及一切色,悉皆無餘。彼無有相,無有語言,無有相貌,無有假名,三行寂靜,極寂靜故,得無緣三昧;名遊戲禪定禪波羅蜜本業,共一切聲聞辟支佛禪本業。
若彼菩薩,堅固精進,大慈悲心顧念一切眾生無量福德智慧聚,為之疲勞,彼菩薩於禪本業,遊戲三昧,方便安住,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墮聲聞決聚中,不捨禪定本業大鎧,是名滿足禪波羅蜜,具足圓滿六波羅蜜。
數息觀之對治
《楞嚴經》雲︰‘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多諸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數息觀法,為出生死,多諸魔事’。《禪門口訣》雲︰初坐之中,其外種種變形,或作父母師僧國王美女形像,師子虎狼,如是魔鬼,行者當假想,心作金剛刀,擬之即去。又有病五種;(1)身作病,(2)鬼作病,(3)魔作病,(4)不調息成病,(5)業障病。
(1)身作病者,坐時其心懈怠,魔得其便,入身成病,使人身體,背脊骨欲疼痛,名曰注病。治法,用息從頭流氣向背脊,歷骨節邊注下,須好用心方瘥耳。
(2)鬼作病者,其人坐時,心念種種事,或望有所知,或欲知人吉凶,有兜醯羅鬼來入其身,種種變現,或見吉凶事,或知他身,或知一家、一村、一聚落、一州、一郡,及一國土中吉凶善惡等;或似聖人,此非聖也。並是前鬼所作,莫取之也!若不治之者,久久亦能殺人!
(3)魔作病者,其人坐時,心念利養,魔即現其種種衣服飲食七珍雜物而供養之,具應識之,若覺急須治之!若不治,入心成病者難治。
(4)不調息成病者,其人坐時,不解調息,令身體枯閉而羸瘦,此人無罪易治。治法用遍息,即正用心息。謂以心住息,從頭溜氣,遍滿四肢,從上流下,令息遍身,故名遍息。息遍滿故,身即平復。復可用止息,云何名止息?平心直往不動,是名為止息。
(5)業障病者,舉身腫滿,顏色虛肥而黃,此人障重難治,應須懺悔,治法用焦息息。云何名焦二息?即提焦等物,來著身中;還用心息,想作焦二息,從頭至足,及溜氣四肢通遍,令使腫滿得消;還用心息,平心直往,息得平復,唯須懺悔!
數息靜處,念定安般;若諸鬼神,為亂道故,化作鼠形,或黑或赤,剝行者心,搔行者腳;或作鳥聲,或作鬼吟,或復竊語;或有狐魅,作新婦形,莊嚴其身,為於行者,按摩調身,說於非法。或現作狗,號哭無度,或作雕鷲,作各種聲,或作小兒,或十或五,作鬧音聲,或現虻蠅,蟲蟶蛇蚖,或入耳中,如蜂王鳴,作諸亂事,如此現相,應當至心念過去七佛。稱彼佛名已,應誦《七佛陀羅尼》︰‘阿彌阿彌,迦梨酸地,利腹棄覓,翅偷涕,他偷涕他,摩訶迦樓尼,迦彌多羅,菩提薩埵。’
誦此咒已,各各調伏,終不惱亂數息行者。若坐禪時,兩眼兩耳,骨節疼痛等境,當觀藥王藥上二菩薩像,手持金瓶,持水灌之,白水流入,潤身毛孔,即得安慰,身體清安。
《請觀世音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雲︰‘觀世音菩薩,以此數息心定力故,如駛水流,疾得菩提。’又雲︰徐數從一至十,成就息念,無分散意,使氣不粗不澀不滑,如嬰兒飲乳,吸氣數之,調和得中,以數息念誦六字真言,消除無數劫中業障。摩訶迦葉,數千比丘,數息靜處,有一弟子,鬼魅所著,見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兩口,舉面放光,以手擊擽,口中唱言︰‘埠惕,埠惕’,如旋火輪,似掣電光,或起或滅,令於行者,心不安所,若見此者,當急治之。治之法者,教此行人,‘埠惕’來時,一心閉眼,陰而罵之︰‘我今識汝,知汝是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臘吉支,汝為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序。若在家人,應誦三歸、五戒、八戒,鬼便卻行,匍匐而去。
故《楞嚴經》雲︰汝輩修禪,諸天魔等,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日銷殞。如上所述,數息觀法,及對治魔事法,皆由自心之明悟,諸魔不得其便也。
結論
數息觀法,是三世諸佛,修道之初門,能令現生之中,身心安樂,增長法身慧命,故《正理論》曰︰‘美妙飲食長養身體;無如方便調入出息。’又《五事毗婆沙論》雲︰‘入佛法有二甘露門,(一)不淨觀,(二)持息念。依不淨觀入佛法者,觀所造色。依持息念入佛法者,觀能造風。’南嶽曰︰‘數息觀成熟,上下縱橫氣息,一時出入無礙,常念己身作空想,舍粗重想,──自見己身,猶如虛空,遠離色相,獲得神通,飛行無礙。’由此可悉數息觀法,是禪波羅蜜之根本,成就無上菩提之徑路也。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二;《修行道地經》卷五;《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八〈第一義諦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五分律》卷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