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福寺內道場供奉大德大義禪師碑銘

《興福寺內道場供奉大德大義禪師碑銘》是唐代韋處厚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興福寺內道場供奉大德大義禪師碑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韋處厚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興福寺內道場供奉大德大義禪師碑銘
應身無數,天竺降其一;禪祖有六,聖唐得其三。在高祖時,有道信葉昌運;在太宗時,有宏忍示元珠;在高宗時,有惠能筌月指。自此脈散絲分,或遁秦,或居洛,或之吳,或在楚。秦者曰秀,以方便顯,普寂其允也。洛者曰會,得總持之印,獨曜瑩珠,習徒迷真,橘枳變體,竟成《檀經》傳宗,優劣詳矣。吳者曰融,以牛頭聞,徑山其裔也。楚者曰道一,以大乘攝,大師其黨也。三祖之德之(疑)也,則無一心可攝,無一境可遣。不攝不遣,冥於大順之言也,則稱器投物,量機應命,皆持權以明實,用實而照權。自時厥後,迷方滯跡,是非迭興,物我不泯。正南而邪北,有北而空南,而不知南之心生,自同北矣;北之見滅,乃亢南矣。大師振法之鐸,操化之衡,非中非徼,非妄非覺,無居可以留神,無入而不自是,乘大智而獨逝,游法區而無涯。大師東海徐氏,衢州須江人也。母氏方娠,必絕葷而後食,合宿既誕,必擇乳而後飲。幼而出世,奇表秀物;童而落髮,異骨見頂。依本郡潛靈寺僧惠績,二十受具戒。若律若禪,無不通貫。後謁道一於江西。時趨者川奔,學者市聚,一扣秘賾,廓然懸解。乃以拯物為心,博施為任,契心於洪州,應緣於上京。孝文皇帝既清大難,齋心無為,建中尉以總武旅,名功德以統緇黃。大師來之夕也,右神策護軍霍公見夢焉。翌日訪之於慈恩寺,且與寐合,遂表聞為內道場供奉大德。順宗皇帝之在儲闈,問安之餘,棲神道域。嘗問屍剎禪師,經言大地普眾生,見性成佛道。答曰:“佛猶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後因問大師,曰:“佛性非見。必見水中月,何不攫取?”順宗然之。復問何者是佛性,答曰:“不離殿下所問。”默契元關,一言遂合。後入內神龍寺法會群僧,有湛然法師者,登座云:“佛道遐險,經劫無量,南鄙之人,欺紿後學。”大師曰: “彼自迷性,盲者可咎白日耶?”順宗顧謂諸王曰:“彼不諭至道。”其儔叱下,數旬而卒。後德宗降誕日,於麟德殿大延論議,龍梵冥護,人天傾聽。時有問者曰:“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妙覺。何也?”大師曰:“此乃梁武帝云然。心有者,是滯於有。既有矣,安可解脫?無也,何人而登妙覺?”大師之旨,蓋以為群生十號,等為有,已迷者終不復悟;等為無,已悟者終不復迷。時會中有贊道云云無以比,大師曰:“行止偃息,畢竟以何為道?”對曰:“知者是道。”大師云:“經雲不可以不識識,不可以不知知。安得知者乎?”復曰:“無分別是道。”大師曰:“經雲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安得無分別者乎?”復曰:“四禪八定是道。”大師曰:“佛身無為不墮諸眾,安在四禪八定者乎?”問者辭窮,眾皆愕眙。大師之旨,蓋以一切法是,一切法非;於無性無象而有得有喪,一切亦非;於有形有紀而無取無舍,一切亦非;夫然,豈可以一方定趣決為道耶。故大師以不定之辨,遣必定之執,袪一定之說,趣無方之道。自是兩宮崇重,道俗宗仰,累錫縑繒,不可畢紀,奔問禪扃,日聞秘偈。一味之兩,雖無二沷,眾殊之器,皆有所拘,以是及門者至多,入奧者蓋寡。大曆中,游上饒郡西百里所。山名鵝湖,三峰秀揭,摩霄蔭江,雞犬四絕。植錫宴坐三日。有獵者棄弓矢,奔告邑落。或披苫蓋,或窟岩石,未逾旬而來者襁屬,其格物也如此。既而涉夏,學者如麻,朝粥既罄,鹹請白大師,師曰無憂。及旦有負米而施者,其前知也如此。先是群虎暴噬,大師遇之於路,以杖扣其首曰:“當息害心。”自是虎遠遁,其仁感也如此。貞元初,禮部侍郎劉太真出典是郡,通津修梁,為水所敗。以大師為眾向伏,虔請下山,成於不日,其應物也如此。永貞初,順宗不康,大師遂歸本郡。京師祖道者,自皇都及灞上,車蓋溢路。所至皆嚚傲恥革,刑獄用省,故郡守藩岳,無不請益,以為有助於政術。元和十三年正月甲子,告門人曰:“我七日為最後供。”是日清書澄霽,當峰有雲遝起,俄而覆於禪室。眾鳥鳴號,哀聲如人。時左右進藥,侍者曰:“此宜在晨旦。”大師曰:“汝果知有晨旦乎?”其夜恬然順化,報齡七十有三,僧臘五十有四。門弟子無數。或巡名山百郡,今親侍左右者,則廣濟、翛然、獻中、普修、靈、宏昭,並徒眾等。奉其全身,建塔於其地。夫無生之應物,動而皆寂;順緣而無生,靜而無窮。故其來則入皇宮,登寶座而喑異論;其往則(闕)下國,感殊類而膻法存。委和也,吾何恃存?委悅也,吾何恆亡?門人宏鑽仰之志,存示現之轍,僉議琢石,傳之無窮。銘曰:
峻頂方顙,蓮目秀眉。望焉溫溫,即焉熙熙。示為法器,載為德儀。我與五蘊,不即不離。鏗然華锺,擊之不窮。無跡無聯,如指揮空。了性非言,舍言何從?無患言說,如響隨風。溺權遠實,滯實異權。權實合融,正智乃圓。獨覺利器,無漏後根。奚思爰度,莫究其源。清靜久虛,包囊無裔。無起無滅,無縛無解。迷者炎宅,悟者涼界。是中不二,乃造實際。資是至因,登平極報。具三十二,成八十好。御一乘車,摧五魔道。以色觀我,是謂邪倒。花房百億,一土一佛。澄波千川,一水一月。月體其二,波影千別。吾師於斯,善行無轍。

作者簡介

韋處厚(773—828),本名淳,字德載,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元和進士,任兵部侍郎諸官,喜直言,於政多有匡補。後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長慶二年(822)同韓愈一起,上書反對張平叔“官自糶鹽”政策。晚年尤好釋氏。曾預撰《德宗實錄》、《元和實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