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上海市第二任公安局長)

揚帆(上海市第二任公安局長)

揚帆,原名石蘊華,曾名殷揚,1912年出生,江蘇常熟人。1924年去上海讀書,1932年9月,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是北大的學生領袖,曾先後參加北京民族解放先鋒隊、北京左翼作家聯盟等進步組織。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北平大學學生會執行委員,參加一二九運動。後任上海《譯報》國際編輯和記者。1939年初,率領上海人民慰問第3戰區將士演劇團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後參加新四軍,任新四軍教導總隊文化隊政治指導員,新四軍副軍長項英的秘書,新四軍軍法處科長。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軍法處副處長、處長,兼任鹽阜區黨委社會部部長、區保全處處長,新四軍第3師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兼調查研究室主任。

1944年10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敵區工作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聯絡部部長,華東局社會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1955年4月因“潘(漢年)揚(帆)案件”,被錯誤逮捕判刑。1980年4月平反,恢復名譽,恢復黨籍,任上海市政協常委。著有《揚帆自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帆
  • 別名:楊帆、殷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常熟人
  • 出生日期:1912年
  • 逝世日期:1999年2月20日
  • 職業:第二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長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原名:石蘊華
  • 政黨中國共產黨
  • 夫人:李瓊
人物經歷,早期經歷,抗戰時期,蒙冤時期,平反,逝世,主要成績,人物語錄,

人物經歷

早期經歷

1937年3月,石蘊華到上海,改名殷揚,擔任文化界救國會組織部文藝組組長,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八一三”抗戰爆發後,殷揚擔任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組織部長。
從事公安工作的原上海市公安局長揚帆從事公安工作的原上海市公安局長揚帆
1938年1月,殷揚受聘擔任《譯報》編輯和特派記者,負責編輯國際版和《譯報周刊》的“戲劇與電影”欄目。同時還在地下黨舉辦的“社會科學講習所”和“現代知識講座”講授《中國戲劇史》。在上海期間,殷揚除在文化戰線承擔了繁重的任務外,還兼做一些情報工作,曾奉命和國民黨地下情報機關建立聯繫,定期交換日特和汪偽的情報。
1939年初,文化界救國協會組織30多人的“慰勞三戰區將士演出團”,殷揚擔任副團長,團員基本上都是準備去參加新四軍的。慰問團經過浙江省抵達第三戰區司令部所在地上饒,慰問前線將士,最後到達安徽涇縣雲嶺鎮新四軍軍部。揚帆本來準備把這批青年送到新四軍後便回上海,但新四軍政委項英要他留下來。從此,殷揚成為一名新四軍戰士,改名揚帆。

抗戰時期

揚帆到新四軍後,起初被分配到文化隊擔任指導員兼支部書記。後被調至軍部任秘書、軍法處調查科長。他經常以新四軍軍部中校秘書的身份,進出於國民黨軍旅之中,同國民黨部隊中和地方上的秘密黨員聯繫,收集情報,傳達指示。當時新四軍軍部和教導總隊、後方醫院、兵站等直屬單位分散在涇縣大小十多個村子裡。而當地的區鄉政府卻被國民黨控制,到處都有國民黨、三青團和特務組織,他們同周圍的國民黨駐軍相勾結,時常發起挑釁,進行破壞。
1941年1月6日,震驚中外的皖南事件爆發。揚帆與胡立教等一起在民眾的救助掩護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2月15日到達蘇北東台,見到了陳毅、粟裕,成為“皖南事變”中突圍到蘇北的第一批幹部。接著,他們又到鹽城新四軍的新軍部,向劉少奇詳細匯報了“皖南事變”的情況。到鹽城後不久,揚帆被任命為軍部軍法處副處長兼鹽阜保全處副處長(代理處長),後又任鹽阜區黨委社會部長兼鹽阜行署保全處長。他致力於組建軍部、行署及下屬縣區的公安隊伍,曾破獲兩起陰謀暴動案,保衛了軍部和根據地的安全。他還負責複審幾起“肅托”冤案,使一些同志得以解脫平反。
1944年冬,世界反法西斯形勢和中國抗戰局面出現重大轉折,華中局決定成立敵區工作部,任命揚帆為部長。揚帆憑藉他過去掌握的在國民黨統治區和敵占區的敵情關係,積極蒐集情報,開展活動。日本投降後,華中敵後廣大地區除少數幾個城市外都陸續解放,連成有著三千萬人口的大片解放區。中央決定建立由鄧子恢、譚震林任正副書記的華中分局,揚帆被任命為華中分局聯絡部長。他積極開展工作,掌握了來自國民黨高層的情報,使我黨在重慶談判和應付蔣軍發動內戰時得以掌握主動,受到周恩來的表揚和黨中央的嘉獎。
1946年5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為了配合自衛戰爭,揚帆根據中央指示,率領他的情報隊伍,積極開闢第二條戰線。8月間,他們爭取“交通警察總隊”一大隊四百多人在山東起義。1946年冬,我軍主動撤出兩淮地區後,揚帆隨軍到山東,改任華東局社會部副部長。在繼續開展華中和上海南京的情報工作的同時,還在山東沿海港口開闢新的交通線,恢復與南方一些蔣占城市的聯繫。
1947年9月,揚帆受命兼任“華東區處理俘虜工作委員會”書記,負責組織俘虜學習,並向他們收集情報。這些俘虜經過審查教育,於1947年冬分批釋放,有些回去策動舊屬起義,有的重拉隊伍配合解放軍作戰,有的協助我軍破獲敵特組織,捕獲武裝匪特,對於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蒙冤時期

1939年揚帆在皖南時,項英曾與他有過一次談話,向他了解藍苹。揚帆在上海工作期間,曾與江青前夫唐納在“上海影評人協會”同事,親眼目睹唐納備受藍苹精神折磨後痛不欲生的慘狀,也知道江青的行為。揚帆如實報告,還把江青本人學識淺薄、好高談闊論、好出風頭、喜怒無常、極端自私、有時不顧一切、見利(名)思遷、翻臉不認人等個性與品質告訴了項英,也提到江青在上海曾經遭國民黨拘捕的問題。揚帆反映的情況,尤其是揭露江青的品質和被捕問題,觸痛了江青的傷疤,她感到非常惱恨。
1952年揚帆患腦垂體瘤,經組織批准去蘇聯治病。在蘇聯期間,卻偶遇江青。在揚帆自在蘇聯遇見江青後,他的處境就開始逐漸發生一系列明顯的變化。他在蘇聯診治腦瘤,還未完全恢復就被通知提前回國。不久改組上海市公安局,揚帆被解職。
1954年3月,公安部成立揚帆特偵組。1954年12月31日傍晚,揚帆被秘密扣押後送北京受審。揚帆自1955年初被押到公安部,1955年4月1日同饒漱石、胡均鶴等人被正式逮捕,關押了11年後才判決。1965年8月,揚帆被判了16年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75年,揚帆送湖北三沙洋勞改農場安置勞動,每月發給生活費80元。

平反

粉碎“四人幫”以後,揚帆的妻子李瓊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鼓起勇氣為揚帆冤案向中央提出申訴。揚帆於1979年回上海治病,送進精神病醫院。此後三次轉院兩次搶救,方才轉危為安。1980年4月,當公安部為揚帆宣布平反時,他的雙眼只有0.2的光感,已經看不清字,只能憑耳朵聽了。到了1983年8月,揚帆蒙冤20多年的所有不實之詞被全部推翻,獲得徹底平反,並任上海市政協委員。1995年,揚帆雙目失明。

逝世

1999年2月20日上午11時揚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終年87歲。2005年4月,揚帆夫人李瓊及子女將珍藏多年的揚帆檔案——180餘件實物、聲像、證書、作品、信函等,無私捐贈給了常熟檔案館。

主要成績

1949年元旦,黨中央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為了準備南下接管上海和蘇南的警察局,揚帆於2月下旬率領60餘名幹部到淮陰,建立面向上海、南京、鎮江等地的工作站,派出策動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的情報幹部。揚帆還組織100多人集中整理幾年來積累的情報資料。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將國民黨在上海的黨政軍警憲特、官僚企業及全市的工商文教衛等等各個系統各部門的歷史沿革、現況、領導人員名單地址、電話號碼,甚至各保保長名單等等,整理彙編出36冊詳細資訊,分發給軍以上單位和有關接管幹部。陳毅對此大加讚賞,表揚他們“為上海接管工作立了一大功”。
1949年南京解放後,華東局組成上海市軍管會公安部,揚帆負責肅反工作。5月26日進入上海後,當時的上海治安卻相當混亂。在揚帆領導下,很快破獲了國民黨保密局設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的20多個電台和潛伏組織。1949年10月25日破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遠東情報總站的派遣特務組織,捕獲外籍間諜、報務員和中籍情報員、交通員,進而在蘇聯駐滬商務代表團和領事館追捕了一批蘇籍中籍情報員。11月,擒獲從台灣潛入上海準備暗殺陳毅和羅瑞卿的殺手劉全德。1950年1月,捕獲向台灣提供轟炸目標的保密局上海獨立台台長羅炳乾。在此期間,還破獲了許多起準備爆破暗殺、投毒的案件,保衛了上海人民和黨政機關、民主人士的安全。

人物語錄

1、潘漢年讀了這位北大文學系的高材生所寫的詩詞後,不禁與其文才和詩中流露的志趣膽略有了一種感應。他懷著複雜的心情,賦詩一首《慰炎於獄中》贈揚帆:“面壁高歌字字真, 江郎豈肯作狂僧。 無端屈辱無端恨,巨眼何人識書生。”
2、詩中的“炎”即指揚帆。揚帆閱詩後十分感動,屢屢賦詩答謝潘漢年,其中一首《謝答友人》是:“真真假假費疑猜,欲辯難言知已哀。自是奸人離間苦,漫嗟執事信從衰。含冤曾灑英雄淚,湔辱空夸國士才。幸有寸心如火熾,淒涼伴我過年來。”
3、其間,揚帆又把他在獄中寫的詩詞百餘首,題為《鶴唳集》,轉送潘漢年。潘漢年寫了一首《題鶴唳集》為之作序:“同為天涯客,飄零夢亦空。楚囚吟鶴唳,細雨泣寒風。面壁居囹圄,殺身何礙忠。寄余詩一卷,讀罷淚眼紅。”
4、以後潘漢年又賦詩一首慰揚帆,《獄中憶某生》:“細雨寒風憶楚囚,相煎何必數恩仇。無權折獄空嘆息,咫尺天涯幾許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