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鼠

飛鼠

飛鼠又名鼯鼠、小飛鼠,分布於東南亞、北美和歐亞大陸,其身體小、頭短圓、眼大、耳短,肘部至膝蓋間具皮膜,四肢張開時皮膜繃緊,藉此躍起滑翔。

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特有習性,地理分布,存在亞種,國外,國內,

歷史淵源

最早記載鼯鼠並且給予定義的是在公元前三世紀,中國的爾雅詞典中,但由於科技不發達,對鼯鼠的定義比較含糊,並且因為鼯鼠可以滑行,而將其定義為鳥類的一種。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鼯鼠這一動物,並細分出多個屬。鼯鼠在古代人眼中有著多種本領,《荀子·勸學篇》說:“鼯鼠五技而窮”,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1995年,上紐約州的兩位自然愛好者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再次發現絨鼯鼠。失而復現之後,絨鼯鼠身上的神秘色彩也再度成為人們的熱門討論話題。在巴基斯坦的一些亞文化中,絨鼯鼠的尿液被當成催情劑,它們的叫聲據說預示著死亡。

形態特徵

鼯鼠體重68~191g,體長109~198mm,尾長92~127mm,毛柔細。體背面灰土黃色、棕土黃色或淺銹褐色,呈顯光澤,毛基灰黑色,觸鬚黑色,皮翼背面黑色,其前緣呈棕土黃色,後緣漸呈污白色,尾扁、毛蓬鬆,上面淡棕褐色,尾基兩側淡黃至橙色,前後足背面黑褐色。有狹窄的黑色眼圈, 眼下方、唇、頦及體腹面和四肢內側面均為污白色,雜有棕土黃色。耳基部無簇毛。尾毛蓬鬆。毛色有季節變化,冬天色淺、夏天色深。
顱骨吻短,顱上部圓弧形,腦盒寬大,眶上突前方有1深凹刻。鼻骨前寬後窄,其後端與前頜骨後端約在同一水平線上。額骨後緣略為彎曲或接近一直線。眼眶較大,聽泡發達。上門齒明顯向後彎曲,門齒孔後端達左右眶下孔前緣連線線。下頜骨後端下面部分很發達,隅突(即角突)甚寬。齒式與松鼠屬一樣,第一上前臼齒很小,第二上前臼齒約與第一上臼齒一樣大。上臼齒與松鼠屬的較為相似,但第一上臼齒最前面橫嵴與後露2個主要橫嵴同樣高。下臼齒基本上也和松鼠屬的相似,只是齒冠小而皺褶和小齒尖略發達。上門齒向後彎曲,上臼齒低冠。
飛鼠飛鼠

生活習性

棲息於溫帶、寒溫帶山地林區的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獨居或兩鼠同居。營樹棲生活,能在樹枝上攀爬和在樹間滑翔,遠達50米。以松子、橡實、漿果、嫩樹枝葉為食,秋末常儲存堅果等食物過冬。主要在傍晚和夜間活動,白天有時也活動,沒有冬眠現象。在高樹的樹洞中營巢,窩離地面3米以上、圓形、內鋪有苔蘚、枯草及羽毛。4~6月間繁殖,每年1胎,每胎2~4仔。春季和秋季換毛。

特有習性

鼯鼠在血緣上跟松鼠很接近,全世界有30多種鼯鼠,平日裡在樹上亂竄的時候跟松鼠無異,它們都有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也多以松柏樹的種子為食,不過你要是把它們追急了,就會看見它們在樹梢上縱身一躍,展開四肢——原本摺疊在四肢間的一個寬大皮膜就展開了。這個進化特徵很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可以讓鼯鼠滑翔很遠。因此人們又叫它們飛鼠。
此外,其生活習性還有“六大”特點:
一是不壘窩,居住在現成的岩壁石縫或洞穴中;
二是喜安靜,膽小;
三是有“兩怕”,既怕寒冷,又怕高溫;
四是晝伏夜出,覓食鳴叫;
五是定點排便;
六是滑翔,一旦遇到敵害及特殊情況,展開飛膜從上往下滑行逃走。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於東三省、內蒙古、陝西、山西等地;國外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鄰近島嶼。華北亞種P. v. wulungshanesis Mori.分布於河北。西北亞種P. v. buechneri Satunin.分布於甘肅、山西。東北亞種P. v. aluco Thomas.分布於東北三省。

存在亞種

國外

北美洲歐亞大陸的飛鼠屬齧齒目松鼠科,大約有12~35種。
非洲大陸的飛鼠則屬於齧齒目鱗尾鼯鼠科,其特點是在尾根部有一些鱗片,是用來攀援的器官。
北美飛鼠的皮毛呈微紅色或灰褐色。身長約21~37厘米,包括8~18厘米長的尾巴。它們是群居動物。北美飛鼠身體和四肢細長,有鬆軟的皮毛和大眼睛,它們棲息在森林中,通常是在樹洞裡做窩。吃的食物主要是昆蟲、水果和其他植物。

國內

本種已記載的有12個亞種,中國已知的有3個亞種。
1.甘肅亞種:尾上下幾乎呈黑褐色,分布在陝西秦嶺、甘肅、山西五台山、河南嵩山以及四川北部的黑水,丹巴的飛鼠也可能屬本亞種。
2.河北亞種:尾上面淺黃色,下面淺黃帶白色,分布在河北東部的五龍山和東陵,東北黑龍江的伊春、帶嶺、虎林嘉蔭,以及吉林的敦化、汪清、撫松、臨江,遼東山地和內蒙古東北部的阿爾泰山一帶。
3.新疆亞種:尾上面暗灰帶淺黃色或僅為暗淡灰色,下面暗淡黃灰色,雜以黑色調,分布在新疆南天山、西天山、阿爾泰山區和準噶爾山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