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是國家對中國長期的鐵路修改和指導,而形成的一種鐵路規劃,規劃需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印發。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修編將按照遵循鐵路發展規律,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兼顧效率公平為重點,著力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安全經濟的現代鐵路網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 時間:2004年1月
  • 實施單位國務院
  • 類別:規劃
  • 現行版本:2016年版 
發展目標,遠景規劃,規劃原則,規劃方案,規劃簡介,路網布局,既有路網,規劃解讀,《規劃》的總體考慮,《規劃》的發展目標,《規劃》的主要方案,《規劃》的保障措施,相關規劃,短期規劃,杭昆客專,北煤南運,地方建設,八縱八橫,八縱規劃,八橫規劃,實施意見,規劃特點,實現客貨分線,完善路網布局,提升既有能力,推進技術創新,相關信息,

發展目標

遠景規劃

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鐵路網要擴大規模,完善結構,提高質量,快速擴充運輸能力,迅速提高裝備水平。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主要繁忙幹線實現客貨分線,複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以上,運輸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技術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規劃原則

(一)統籌考慮與其它運輸方式及能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通道布局、運力分配與公路、民航、水運、管道等規劃有機銜接;
(二)能力緊張的繁忙幹線實現客貨分線,經濟發達的人口稠密地區發展城際快速客運系統;
(三)加強各大經濟區之間的連線,協調點線能力,使客貨流主要通道暢通無阻;
(四)增加路網密度,擴大路網覆蓋面,為經濟持續發展、國土開發和國防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五)提高鐵路裝備國產化水平,大力推進裝備國產化工作。

規劃方案

規劃簡介

一、《規劃》的總體考慮
2004年《規劃》和2008年修編《規劃》實施以來,我國鐵路發展成效顯著,基礎網路初步形成,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鐵路改革實現突破,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2.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里,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
從總體上看,當前我國鐵路運能緊張狀況基本緩解,瓶頸制約基本消除,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鐵路與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網布局尚不完善、運行效率有待提高、結構性矛盾較突出等不足。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趨勢新機遇,對鐵路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擴大鐵路有效供給;二是拓展區域發展空間,要求強化鐵路支撐作用;三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求發揮鐵路綠色骨幹優勢;四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提升鐵路應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業發展優勢,要求建設現代鐵路基礎網路。
《規劃》修編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遵循鐵路發展規律,發揮鐵路骨幹優勢作用,統籌需求與可能,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增加有效供給、明晰功能層次、提升服務效能、兼顧效率公平為重點,著力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安全經濟的現代鐵路網路,為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規劃》堅持支撐、創新發展;科學布局、共享發展;層次清晰、協調最佳化;銜接高效、開放融合;安全可靠、綠色集約的基本原則。
二、《規劃》的發展目標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到2020年,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建成投產,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為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網路覆蓋進一步擴大,路網結構更加最佳化,骨幹作用更加顯著,更好發揮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三、《規劃》的主要方案
規劃方案包括三個部分:
(一)高速鐵路網。在原規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增加客流支撐、標準適宜、發展需要的高速鐵路,同時充分利用既有鐵路,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線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我們還明確劃分了高速鐵路網建設標準。高速鐵路主通道規劃新增項目原則採用時速250公里及以上標準(地形地質及氣候條件複雜困難地區可以適當降低),其中沿線人口城鎮稠密、經濟比較發達、貫通特大城市的鐵路可採用時速350公里標準。區域鐵路連線線原則採用時速250公里及以下標準。城際鐵路原則採用時速200公里及以下標準。
具體規劃方案:一是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八縱”通道為: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八橫”通道為:綏滿通道、京蘭通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福銀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二是拓展區域鐵路連線線。在“八縱八橫”主通道的基礎上,規劃布局高速鐵路區域連線線,目的是進一步完善路網,擴大高速鐵路覆蓋。三是發展城際客運鐵路。在優先利用高速鐵路、普速鐵路開行城際列車服務城際功能的同時,規劃建設支撐和帶領新型城鎮化發展、有效連線大中城市與中心城鎮、服務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際客運鐵路。
(二)普速鐵路網。重點圍繞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完善東部網路布局,提升既有路網質量,推進周邊互聯互通。
具體規劃方案:一是形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條跨區域、多徑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區際通道。二是面向“一帶一路”國際通道。從西北、西南、東北三個方向推進我國與周邊互聯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設施,強化沿海港口後方通道。三是促進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從擴大路網覆蓋面、完善進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進沿邊開發開放等3個方面提出了一批規劃項目。四是強化鐵路集疏運系統。規劃建設地區開發性鐵路以及疏港型、園區型等支線鐵路,完善集疏運系統。
(三)綜合交通樞紐。樞紐是鐵路網的重要節點,為更好發揮鐵路網整體效能,配套點線能力,本次規劃修編按照“客內貨外”的原則,進一步最佳化鐵路客、貨運樞紐布局,形成系統配套、一體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客運換乘“零距離”、物流銜接“無縫化”、運輸服務“一體化”。
上述路網方案實現後,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里左右。全國鐵路網全面連線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鐵路網基本連線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四、《規劃》的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了8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壯大高鐵經濟、科學組織項目建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人才科技支撐、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加強過程監管評估等。

路網布局

為進一步完善鐵路網布局,使西部地區形成鐵路網骨架,同時完善中東部鐵路網結構,提高對東西部地區經濟適應能力,遠期規劃建設新線約4.1萬公里。
1、新建中俄通道同江-哈魚島段,中吉烏鐵路喀什-吐爾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緬通道大理-瑞麗段等,形成西北、西南進出境國際鐵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衛(銀川)線、臨河哈密線,形成西北至華北新通道;
3、新建蘭州(或西寧)-重慶(或成都)線,哈達鋪-成都線,研究建設張掖-西寧-成都、格爾木-成都線,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4、新建烏魯木齊-哈密-蘭州,庫爾勒-格爾木線、龍崗敦煌-格爾木線,喀什和田日喀則-拉薩線,研究建設和田-獅泉河-日喀則線,形成新疆至甘肅、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5、新建拉薩-林芝、大理-香格里拉線,研究建設成都-波密-林芝、香格里拉-波密線,形成四川、雲南至西藏的便捷通道;
6、新建太原-侯馬-西安-漢中-綿陽線,研究建設鄭州-重慶-昆明線,形成華北、中原至西南新通道;
7、新建重慶-遵義-貴陽、樂山-貴陽-廣州、南寧-廣州線,形成西南至華南新通道;
8、新建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阜陽六安景德鎮瑞金-汕頭線,形成內陸腹地至東南沿海地區新通道;
9、新建北京-張家口-集寧-呼和浩特-包頭線,形成北京至內蒙古呼包鄂地區便捷通道;
10、新建內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運鐵路,形成 “三西”地區煤炭外運新的大能力通道;
11、新建精河-伊寧奎屯阿勒泰,烏魯木齊-富蘊北屯、哈密-若羌二連浩特錫林浩特烏蘭浩特正藍旗虎什哈昭通攀枝花-麗江、昆明-百色、南寧-河池,永州-玉林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涼、柳州-肇慶桑根達來-張家口、準格爾-呼和浩特、集寧-張家口等西部區內等鐵路,研究建設安康恩施張家界等鐵路,完善西部地區鐵路網路;
12、新建哈爾濱-佳木斯、青島-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寧波、廣州-湛江-海口-三亞、上海-江陰-南京-銅陵安慶懷化-衡陽-贛州九江景德鎮衢州浦城建寧龍巖等鐵路和福州-廈門貨運線,銅陵-九江、贛州-韶關、龍巖-廈門、湖州-嘉興乍浦金華-台州及東北東邊道等鐵路,完善東中部地區鐵路網路。

既有路網

加強既有路網技術改造和樞紐建設,提高路網既有通道能力。規劃既有線增建二線1.9萬公里,既有線電氣化2.5萬公里。
1、在建設客運專線的基礎上、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的基礎上,對既有線進行擴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區)、神府、太原(含晉南地區)、晉東南、陝西、貴州、河南、兗州、兩淮、黑龍江東部等十個煤炭外運基地,形成大能力煤運通道。規劃前期將優先考慮 大秦線擴能、北同蒲改造、黃驊大家窪鐵路建設和石太線擴能,實現客貨分運,加大煤炭外運能力。重點強化“三西”地區煤炭下海和鐵路直達中南、華東內陸地區通道,以及新疆地區煤炭外運通道等。
2、結合客運專線的建設、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的建設,對既有京哈、京滬、京九、京廣、隴海-蘭新、滬漢蓉和滬昆等七條主要幹線進行複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
3、按照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和城市發展規劃,加強主要客貨樞紐建設,注重與城市軌道交通等公交系統以及公路、民航和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實現旅客運輸“零距離換乘”、貨物換裝“無縫銜接”和交通運輸一體化。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樞紐為重點,調整編組站,改造客運站,建設機車車輛檢修基地,完善樞紐結構,使鐵路點線能力協調發展。
4、建設貨櫃中心站,改造貨櫃運輸集中的線路,開行雙層貨櫃列車。

規劃解讀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堅持網路化布局、智慧型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綠色化發展,建設國內國際通道聯通、區域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功能完善、運輸服務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鐵路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我國鐵路密度還低於已開發國家,路網布局還不夠完善,尤其是中西部鐵路發展不足。為促進鐵路網建設與交通大動脈建設支撐經濟社會升級發展,經國務院批准,發改委會同交通運輸部、鐵路總公司剛剛聯合印發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鐵路發展。2004年,國務院批准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2008年,發展改革委組織進行了修編調整。為更好地服務和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發展改革委於2014年底啟動規劃修編工作,請鐵路總公司研究提出規劃修編方案建議,各省(區、市)研究提出相關建議。在此基礎上,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部、鐵路總公司深入進行科學論證、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形成了《規劃》送審稿。6月2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139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規劃》。7月13日,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和鐵路總公司正式印發《規劃》。

《規劃》的總體考慮

2004年《規劃》和2008年修編《規劃》實施以來,我國鐵路發展成效顯著,基礎網路初步形成,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鐵路改革實現突破,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2.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里,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
從總體上看,當前我國鐵路運能緊張狀況基本緩解,瓶頸制約基本消除,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鐵路與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網布局尚不完善、運行效率有待提高、結構性矛盾較突出等不足。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趨勢新機遇,對鐵路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擴大鐵路有效供給;二是拓展區域發展空間,要求強化鐵路支撐帶領作用;三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求發揮鐵路綠色骨幹優勢;四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提升鐵路應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業發展優勢,要求建設現代鐵路基礎網路。
《規劃》修編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遵循鐵路發展規律,發揮鐵路骨幹優勢作用,統籌需求與可能,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增加有效供給、明晰功能層次、提升服務效能、兼顧效率公平為重點,著力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安全經濟的現代鐵路網路,為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規劃》堅持支撐帶領、創新發展;科學布局、共享發展;層次清晰、協調最佳化;銜接高效、開放融合;安全可靠、綠色集約的基本原則。

《規劃》的發展目標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到2020年,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建成投產,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為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網路覆蓋進一步擴大,路網結構更加最佳化,骨幹作用更加顯著,更好發揮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規劃》的主要方案

規劃方案包括三個部分:
(一)高速鐵路網。在原規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增加客流支撐、標準適宜、發展需要的高速鐵路,同時充分利用既有鐵路,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線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我們還明確劃分了高速鐵路網建設標準。高速鐵路主通道規劃新增項目原則採用時速250公里及以上標準(地形地質及氣候條件複雜困難地區可以適當降低),其中沿線人口城鎮稠密、經濟比較發達、貫通特大城市的鐵路可採用時速350公里標準。區域鐵路連線線原則採用時速250公里及以下標準。城際鐵路原則採用時速200公里及以下標準。
具體規劃方案:一是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八縱”通道為: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八橫”通道為:綏滿通道、京蘭通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二是拓展區域鐵路連線線。在“八縱八橫”主通道的基礎上,規劃布局高速鐵路區域連線線,目的是進一步完善路網,擴大高速鐵路覆蓋。三是發展城際客運鐵路。在優先利用高速鐵路、普速鐵路開行城際列車服務城際功能的同時,規劃建設支撐和帶領新型城鎮化發展、有效連線大中城市與中心城鎮、服務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際客運鐵路。
(二)普速鐵路網。重點圍繞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完善東部網路布局,提升既有路網質量,推進周邊互聯互通。
具體規劃方案:一是形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條跨區域、多徑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區際通道。二是面向“一帶一路”國際通道。從西北、西南、東北三個方向推進我國與周邊互聯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設施,強化沿海港口後方通道。三是促進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從擴大路網覆蓋面、完善進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進沿邊開發開放等3個方面提出了一批規劃項目。四是強化鐵路集疏運系統。規劃建設地區開發性鐵路以及疏港型、園區型等支線鐵路,完善集疏運系統。
(三)綜合交通樞紐。樞紐是鐵路網的重要節點,為更好發揮鐵路網整體效能,配套點線能力,本次規劃修編按照“客內貨外”的原則,進一步最佳化鐵路客、貨運樞紐布局,形成系統配套、一體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客運換乘“零距離”、物流銜接“無縫化”、運輸服務“一體化”。
上述路網方案實現後,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里左右。全國鐵路網全面連線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鐵路網基本連線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規劃》的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了8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壯大高鐵經濟、科學組織項目建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人才科技支撐、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加強過程監管評估等。
以上是《規劃》編制的相關背景及簡要內容。為便於大家更直觀地了解《規劃》,我們也製作了《規劃》的圖解,大家很快就可以在發改委網站上看到。下面歡迎媒體朋友就《規劃》相關內容提問。
剛才我聽到了2020年的目標,2025年的目標,還有遠期規劃遠景目標,等規劃完成以後,一定會給我們出行、貨物運輸帶來極大的方便。下面接受大家的提問,請每位只提一個問題,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體。
《中長期鐵路規劃》於2004年首次公布,在2008年調整,請問《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修編和2004年規劃、2008年調整相比,內容上有什麼新的變化?
剛才我介紹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4年是第一次制定,經過批准實施,2008年國家發改委組織有關方面進行了修訂。應該講,《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實施對促進我國鐵路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帶領作用,剛才我也做了簡要的介紹。這次修編和上兩次有什麼不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這次修編中,規劃方案的層次更加明確。剛才我已經介紹了,我們當前鐵路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網路也日趨完善,具備了分層次進行統籌規劃的條件。所以這次規劃,大家剛才聽到了,是第一次在鐵路規劃中明確提出了“高速鐵路網”,呈網狀的鐵路是第一次提出了,同時還規劃了“普速鐵路網”,這兩張網是互相銜接的,形成一張網,形成我國鐵路布局的整體的網路。
二是綜合交通的銜接更加強化。這次在鐵路網規劃的同時,更加強調發展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既發揮好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作用,同時更強調各種交通方式有效銜接和融合。在交通樞紐上,更好地集中各種交通方式與交通運輸樞紐於一體,提高樞紐的中轉集疏運的效率,剛才我也介紹了客運要實現零距離換乘,就是更加直通的換乘,儘量減少中轉的時間,貨運要實現無縫化銜接,更有效地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有效降低成本,這也是體現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線上上,我們主要還是統籌交通各種運輸方式的布局,比如鐵路、公路與管道的布局,更好地共用通道資源,包括跨越江河橋樑的通道資源,更有效地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作用。在面上更好地發展多式聯運,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包括鐵水、鐵公、鐵公水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
三是保障措施也更加有力。這次鐵路網規劃也不完全是一個路網的布局,同時也強化了鐵路發展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壯大高鐵經濟,科學組織項目的建設,還有剛才介紹的,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四是鐵路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更加深入。這次規劃也明確提出了發展高鐵經濟的理念,注重培育壯大高鐵經濟新業態,以高速鐵路通道為依託,以高速鐵路的站場為支點,來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所以高鐵經濟在規劃中是比較有特色的發展新要求。我想這次鐵路規劃和2004年、2008年的規劃相比有這樣幾個特點。
我們注意到,這次《規劃》編修的期限是2016年到2025年,我們看到規劃中的重點是考慮路網在空間上的布局。我們知道,鐵路建設快速推進,這次的中長期鐵路網在“十三五”時期應該如何細化和落實?
這次鐵路網規劃是中長期的規劃,規劃期是2016-2025年,同時也展望到2030年。因為這是個布局規劃,具體建設項目的安排,還要在“十三五”以及今後的五年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中來具體落實,就是具體的建設項目通過五年規劃來進行落地,來實施。在五年規劃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年度的建設安排。發改委、鐵路總公司也研究每年的鐵路建設方案,來推進落實。“十三五”鐵路發展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期,鐵路也將注重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進行布局和建設,服務支撐三大戰略、脫貧攻堅和區域的協調發展。在“十三五”期間,鐵路的建設安排會根據需求與可能,統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持一個合適的節奏和力度。總的目標是到2020年鐵路里程達到15萬公里,高速鐵路達到3萬公里,鐵路總規模是增加2.9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增加1.1萬公里。從建設的重點來看,一個是要完善高速鐵路網,高速鐵路“四縱四橫”正在加快建設,“十三五”期間“四縱四橫”大部分將建成,同時新開一些“八縱八橫”的新的鐵路通道項目,使高速鐵路能夠逐步聯網,發揮綜合效益。
二是加強中西部鐵路建設,這是國家鐵路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幾年國務院一直強調加快推進中西部鐵路的發展,以進藏、出疆、沿疆、沿邊地區為重點,還有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鐵路建設為重點,為扶貧攻堅、民族地區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我們正在組織編制“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在這個規劃編制過程中,將把鐵路也包括公路、機場與其它交通方式的建設項目一一落地,做好“十三五”交通運輸的統籌、銜接和發展。

相關規劃

短期規劃

“規劃”的批准和實施,標誌著中國鐵路新一輪大規模建設即將展開。根據“規劃”,鐵路部門將以客運專線、滬漢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運輸通道的部分項目為重點,積極爭取開工一批新項目。
在已經開工建設的鐵路工程中,青藏鐵路2004年將實現正線鋪軌340公里的目標,渝懷鐵路除圓梁山隧道外將基本完成線下工程,累計完成正線鋪軌534公里以上。與此同時,鐵道部還將加大既有線改造力度。加快推進大秦線擴能改造,實現2004年1.5億噸的輸送目標。加快膠濟電化、徐鄭電化、浙贛電化、武九線擴能改造、蘭武複線等項目建設,如期高質量完成技改任務。抓緊滿洲里綏芬河二連浩特等口岸站擴能改造收尾工程,為口岸運輸“大進大出”創造條件。
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列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該快速客運通道中上海至重慶段為高速鐵路,規劃時速為200公里及以上。業內人士向新聞晨報透露,成都。上海至重慶段高速鐵路建成後,乘火車從上海至重慶只需13小時左右,而如今上海至重慶約需28小時。

杭昆客專

荊岳鐵路項目,由荊州至岳陽,是連通京廣和焦柳兩大南北幹線的重要聯絡線。我省正就該路線的走向進行研究比選,並與湖北省銜接。
杭長昆客運專線項目東起杭州,西至昆明,途經南昌、長沙、貴陽等地,形成連線長江三角洲、中南和西南地區的鐵路客運大通道。線路全長2080公里,其中湖南境內約460公里。由於跨度長,工程量大,鐵道部明確將分成兩段建設。一段是杭州—長沙,另一段是長沙—昆明。杭州—長沙段將先行啟動,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工程比照武廣客運的投融資模式推進,由鐵道部為主募集資金,湖南省負責征地拆遷工作。

北煤南運

一到用電高峰期,電煤調運工作陡然緊張。隨著湖南省經濟快速發展,進一步打通北煤南運鐵路通道,顯得尤為緊迫。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石長鐵路於1998年底建成,2007年提速後,全線客貨運量已超過設計能力。該鐵路是湖南省北煤南運的重要通道,沿線集中了四大火力發電廠,計畫裝機容量占湖南省一半以上。修建石長複線對湖南省能源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計畫修建的石長鐵路石門南至益陽東電氣化複線,長187公里,估算總投資60億元。
將採取與湖南共同出資的方式,全力推進該項目的建設,爭取1998年啟動前期工作,列入開工計畫。

地方建設

到2020年,這9條鐵路建成後,湖南省鐵路路網將達5000公里左右,其中客運專線978公里。全省將形成一個現代化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鐵路方面,三縱(京廣、洛湛、焦柳)四橫(湘桂、滬昆、懷衡吉、黔張常);高速公路方面,五縱七橫,里程約5600公里;航空方面,長沙、張家界、常德、懷化、永州五大航空港;水運方面,湘、資、沅、澧四大水運主通道。
湖南省已委託鐵四院編制《湖南省區域鐵路網發展規劃》,計畫完成擬編制的規劃中,初步研究將增加部分尚未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鐵路項目。
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表示,在執行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同時,將大力支持湖南省的區域鐵路網發展。對於湖南省列入近中期規劃的安張常鐵路(陝西安康—重慶—湖北—常德)、黔張常鐵路(重慶黔江—張家界—常德)、懷邵衡鐵路等項目,將根據其重要性和緊迫程度,適時啟動。

八縱八橫

6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原則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將打造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幹,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即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幹,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可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2016年6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我國鐵路密度低於已開發國家,尤其是中西部鐵路發展不足。建設鐵路網大動脈,既穩增長、更調結構,是一舉多得的重大舉措。
此次出台《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就是根據我國鐵路實際情況,進一步修正了發展目標,增強鐵路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會議要求,要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擴大鐵路網路,構建與公路、水路、航空等銜接的綜合運輸體系。具體措施包括:
一、打造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幹,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二、完善普速鐵路網,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最佳化東部網路布局,形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加快建設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
三、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同站規劃建設以鐵路客站為中心、銜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綜合交通體,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交通樞紐。
此外,還包括培育壯大高鐵經濟新業態、深化投融資和價格改革等措施。

八縱規劃

1、沿海通道。大連(丹東)~秦皇島~天津~東營~濰坊~青島(煙臺)~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高速鐵路(其中青島至鹽城段利用青連、連鹽鐵路,南通至上海段利用滬通鐵路),連線東部沿海地區,貫通京津冀、遼中南、山東半島、東隴海、長三角、海峽西岸、珠三角、北部灣等城市群。
2、京滬通道。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杭州)高速鐵路,包括南京~杭州、蚌埠~合肥~杭州高速鐵路,同時通過北京~天津~東營~濰坊~臨沂~淮安~揚州~南通~上海高速鐵路,連線華北、華東地區,貫通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
3、京港(台)通道。北京~衡水~菏澤~商丘~阜陽~合肥(黃岡)~九江~南昌~贛州~深圳~香港(九龍)高速鐵路;另一支線為合肥~福州~台北高速鐵路,包括南昌~福州(莆田)鐵路。連線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地區,貫通京津冀、長江中游、海峽西岸、珠三角等城市群。
4、京哈~京港澳通道。哈爾濱~長春~瀋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香港高速鐵路,包括廣州~珠海~澳門高速鐵路。連線東北、華北、華中、華南、港澳地區,貫通哈長、遼中南、京津冀、中原、長江中游、珠三角等城市群。
5、呼南通道。呼和浩特~大同~太原~長治~晉城~鄭州~襄陽~常德~益陽~邵陽~永州~桂林~南寧高速鐵路。連線華北、中原、華中、華南地區,貫通呼包鄂榆、山西中部、中原、長江中游、北部灣等城市群。
6、京昆通道。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成都(重慶)~昆明高速鐵路,包括北京~張家口~大同~太原高速鐵路。連線華北、西北、西南地區,貫通京津冀、太原、關中平原、成渝、滇中等城市群。
7、包(銀)海通道。包頭~延安~西安~重慶~遵義~貴陽~南寧~湛江~海口(三亞)高速鐵路,包括銀川~西安以及海南環島高速鐵路。連線西北、西南、華南地區,貫通呼包鄂、寧夏沿黃、關中平原、成渝、黔中、北部灣等城市群。
8、蘭(西)廣通道。蘭州(西寧)~成都(重慶)~貴陽~廣州高速鐵路。連線西北、西南、華南地區,貫通蘭西、成渝、黔中、珠三角等城市群。

八橫規劃

1、綏滿通道。綏芬河~牡丹江~哈爾濱~齊齊哈爾~海拉爾~滿洲里高速鐵路。連線黑龍江及蒙東地區。
2、京蘭通道。北京~呼和浩特~銀川~蘭州高速鐵路。連線華北、西北地區,貫通京津冀、呼包鄂、寧夏沿黃、蘭西等城市群。
3、青銀通道。青島~濟南~石家莊~太原~銀川高速鐵路(其中綏德至銀川段利用太中銀鐵路)。連線華東、華北、西北地區,貫通山東半島、京津冀、太原、寧夏沿黃等城市群。
4、陸橋通道。連雲港~徐州~鄭州~西安~蘭州~西寧~烏魯木齊高速鐵路。連線華東、華中、西北地區,貫通東隴海、中原、關中平原、蘭西、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5、沿江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高速鐵路,包括南京~安慶~九江~武漢~宜昌~重慶、萬州~達州~遂寧~成都高速鐵路(其中成都至遂寧段利用達成鐵路),連線華東、華中、西南地區,貫通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6、滬昆通道。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高速鐵路。連線華東、華中、西南地區,貫通長三角、長江中游、黔中、滇中等城市群。
7、廈渝通道。廈門~龍巖~贛州~長沙~常德~張家界~黔江~重慶高速鐵路(其中廈門至贛州段利用龍廈鐵路、贛龍鐵路,常德至黔江段利用黔張常鐵路)。連線海峽西岸、中南、西南地區,貫通海峽西岸、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8、廣昆通道。廣州~南寧~昆明高速鐵路。連線華南、西南地區,貫通珠三角、北部灣、滇中等城市群。

實施意見

總體目標
規劃從2003年開始,在2020年前逐步建成。
實施計畫如下:
“十五”建設計畫調整
到2005年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5萬公里,其中複線鐵路2.5萬公里,電氣化鐵路2萬公里以上。具體建設項目調整如建設客運專線,開工建設北京一上海、武漢一廣州、鄭州—西安、石家莊一太原、寧波~廈門等客運專線。建設城市密集地區城際客運系統,開工建設環渤海地區北京一天津,長江三角洲南京一上海一杭州,珠江三角洲廣州一深圳、廣州一珠海、廣州~佛山城際客運系統。
鐵路鐵路
加快完善路網結構,開工建設宜昌~萬州、煙臺一大連輪渡、合肥一南京、麻城六安、太原~中衛(銀川)、精河一伊寧、永州~玉林(茂名)、銅陵一九江、大理一麗江、龍崗一敦煌、黃驊一大家窪鐵路等新線。
加快既有線擴能改造,實施京滬線、焦柳線、黔桂線、蘭新線武威嘉峪關段、滬杭線、天津~瀋陽、石德線電化改造,開工建設滬漢蓉既有段、昆明一六盤水、濱洲線海拉爾至滿洲里、湘桂線衡陽至柳州複線,進行大秦線、西延線擴能改造。
加快主要樞紐及貨櫃中心站建設,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樞紐進行改造,建設上海、昆明、哈爾濱、廣州、蘭州、烏魯木齊、天津、青島、北京、瀋陽、成都、重慶、西安、鄭州、武漢、大連、寧波、深圳等18個貨櫃中心站。
2010年階段目標
到2010年,鐵路網營業里程達到9萬公里左右,其中客運專線約7000公里,複線3.5萬公里,電氣化3.5萬公里。
進一步建設客運專線,新建北京~上海高速鐵路,北京~廣州~深圳、石家莊一太原、天津~秦皇島、哈爾濱~大連、上海~寧波~深圳、徐州~鄭州~西安~寶雞、石家莊~濟南、南京~武漢~宜昌、蚌埠~合肥、南京~杭州、柳州~南寧、綿陽~成都~樂山、哈爾濱~齊齊哈爾、鄭州~開封等客運專線。開工建設北京一武漢、天津一秦皇島、廈門一深圳等客運專線。
進一步擴大路網規模,建設雲南進出境、中吉烏、合浦至河唇、贛州至韶關、龍巖至廈門、湖州至乍浦、蘭州(或西寧)至重慶(或成都)、西安至平涼、隆昌至黃桶、東北東邊道等鐵路。新建蘭州~重慶和成都、貴陽~廣州、南寧~廣州、麗江~香格里拉、蒙自~河口、拉薩~日喀則、重慶~利川、西安~平涼、西小召(包頭)~甘其毛道、烏蘭浩特~錫林浩特、黃驊~大家窪、前進~撫遠、上海~南通、南京~安慶阜陽~六安宿州~淮安、衡陽~井岡山、贛州~韶關鐵路,內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運鐵路,東北東部鐵路,集包第二雙線等。
進一步提高既有線能力,,建設邯濟線、寧蕪線、西康線、平齊線、大鄭線、濱綏線等複線。從雲南入藏的滇藏線仍繼續做好地質調查和技術經濟分析,是否建設視研究論證結果再定。 實施西安~合肥、西安~安康、長治~邯鄲~濟南、石門~長沙、遂寧~重慶等鐵路增建第二線,以及大同~秦皇島、神木~朔州~黃驊、集寧~通遼、衡陽~柳州、金華~溫州、廣通~大理、贛州~龍巖等鐵路擴能改造工程。

規劃特點

實現客貨分線

針對中國主要鐵路幹線能力十分緊張,除秦瀋客運專線外,均為客貨混跑模式,客運快速與貨運重載難以兼顧,無法滿足客貨運輸的需求,並影響旅客運輸質量提高的實際情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實施客貨分線,專門建設客運專線,在建設較高技術標準 “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的同時,為滿足經濟發達的城市密集群的城際間旅客運輸日益增長的需求,規劃以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為重點,建設城際快速客運系統。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完善路網布局

長期以來,中國鐵路網布局一直呈現著不合理態勢,特別是在廣大西部地區,運網稀疏,運能嚴重不足,與東中部的聯絡能力差。為此,《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2020年前,以西部地區為重點,新建一批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全面提高對地區經濟發展的適應能力。西部地區在加快青藏鐵路等新線建設的同時,集中力量加強東西部之間通道的建設,在西北至華北及華東、西南至中南及華東間形成若干條便捷、高效的通道,形成路網骨架,滿足東西部地區客貨交流的需要。東中部地區新建一批必要的聯絡線,增強鐵路運輸機動靈活性。新建和改擴建新疆通往中亞,東北通往俄羅斯,雲南通往越南、寮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出境鐵路通道,為擴大對外交流服務。

提升既有能力

根據中國資源分布、工業布局的實際,結合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在建設客運專線和其他鐵路線路的同時,加強既有鐵路技術改造,擴大運輸能力,提高路網質量。第一,以京哈、京滬、京九、京廣、隴海、滬漢蓉、滬昆等七條既有幹線為重點,增建二線和電氣化改造,擴大既有主幹線的運輸能力。第二,根據煤炭行業發展規劃,結合鐵路煤炭運輸徑路的實際,通過建設客運專線實現客貨分線和對既有煤 運通道進行擴能改造,形成鐵路煤運通道18億噸的運輸能力。第三,在加快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的同時,系統安排樞紐建設,強化重點客站,並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有機銜接;調整主要編組站,建設機車車輛檢修基地,完善樞紐結構,使鐵路點線能力協調發展,系統提高運輸能力、運輸質量和運輸效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路網整體作用。第四,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省會城市及港口城市布局並建設18個貨櫃中心站和40個左右靠近省會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內陸口岸的貨櫃辦理站,發展雙層貨櫃運輸通道,使中心站間具備開行雙層貨櫃列車的條件。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推進技術創新

由於對國外新技術的跟蹤、研究、推廣套用力度不夠,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國產化水平不高,使得中國鐵路技術裝備水平總體上僅相當於已開發國家八十年代水平,高速動車組的技術尚處於研發階段。《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要把提高裝備國產化水平作為“十一五”和今後鐵路建設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以客運高速和貨運重載為重點,堅持引進先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快速提升鐵路裝備水平,早日達到或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時速200公里以上的機車車輛及動力組,充分整合中國國內資源,採取國際合作,科研攻關等措施儘快實現國產化。重載貨運機車、車輛系統引進關鍵技術,提升設計製造水平。適應客運高速、快速和貨運重載的要求,提高線橋隧涵、牽引供電、通信信號技術水平。廣泛套用信息網路技術,實現鐵路信息化。裝備水平的提升要與鐵路體制的改革相結合,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使用效率和運輸效益。

相關信息

到2020年,鐵路營業里程由10萬公里調整為12萬公里,其中客運專線由1.2萬公里調整為1.6萬公里
快速客運網路建成後,北京、上海、武漢、廣州、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與鄰近省會城市將形成一至兩小時交通圈;北京到上海只需4小時,到廣州為6.5小時,到哈爾濱為5小時。
鐵道部11月27日公布了《中長期鐵路網調整規劃方案》(以下簡稱《調整方案》)。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說:“新調整的方案,將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規劃目標由10萬公里調整為12萬公里以上,其中客運專線由1.2萬公里調整為1.6萬公里,電化率由50%調整為60%,主要繁忙幹線實現客貨分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清晰、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鐵路網路,運輸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裝備技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鐵路運輸“瓶頸制約”嚴重
“從現有情況來看,由於我國鐵路發展長期滯後,運輸能力十分緊張,限制型運輸狀況仍然嚴重。”陸東福說。
鐵路網整體能力長期緊張。按國土面積計算,我國每萬平方公里有鐵路81.2公里,僅為德國的9%,英國的10%,日本的11%;按人口計算,我國人均擁有鐵路僅為6厘米,不到一根香菸的長度。鐵路請求車滿足率僅為35%,“一車難求”問題十分嚴重。鐵路客車每天只能提供不足300萬個席位,但日均輸送旅客在410萬人次以上。在春運、暑運、節假日等時段,“一票難求”的問題十分突出。
繁忙幹線瓶頸問題突出。全路共有59條主要幹線區段能力利用率超過90%,京滬、京哈、京廣、京九、隴海、滬昆六大繁忙幹線平均運輸負荷是全路平均值的3倍,其中客運密度是全路平均值的4.8倍,能力利用已到極限。
煤運通道能力嚴重不足。2007年,全國鐵路完成煤炭運輸15.4億噸,占總傳送量的49.3%,既有線輸送能力均已飽和。
西部及東北地區路網薄弱。西南地區北、東、南三條對外通道中,除株六複線和寶成線陽平關至成都外,其餘均為單線鐵路,多為五六十年代建設,技術標準低,運輸能力小,迂迴性差。
新的調整規劃根據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擴大路網規模,完善布局結構,提高運輸質量,體現了原規劃快速擴充運輸能力、迅速提高裝備水平的要求。
調整後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快速客運形成網路
鐵路快速客運網由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和客貨混跑快速線路組成,《調整方案》總規模達5萬公里以上,較原規劃增加兩萬公里。原“四縱四橫”客運專線基礎骨架不變,進一步加大繁忙幹線客貨分線力度,延伸並擴大客運專線覆蓋面,加強客運專線之間相互連通和銜接,發揮整體優勢。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建設目標由1.2萬公里調整為1.6萬公里以上。
這一快速客運網,連線所有省會及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大大縮短城市間時空距離。屆時,北京、上海、鄭州、武漢、廣州、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與鄰近省會城市將形成一至兩小時交通圈,與周邊城市形成半小時至一小時交通圈。這一快速客運網建成後,以北京為中心,東到上海只需要4個小時,南到廣州為6.5小時、到昆明為8小時,西到烏魯木齊為11個小時,北到哈爾濱為5個小時。
《調整方案》將城際客運系統由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擴展到長株潭、成渝、中原、武漢、關中、海峽西岸城鎮群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覆蓋沿線各中心城市和主要城鎮,實現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運輸,有效滿足地區大容量客運需求。
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
《調整方案》進一步擴大了西部路網規模,完善了中東部路網結構,將規劃建設新線由1.6萬公里調整為4.1萬公里。
新增中俄、中蒙等對外鐵路通道,完善東北、西北、西南地區進出境國際鐵路通道。規劃新增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樂山-貴陽-廣州、昆明-南寧-廣州、西安-漢中-綿陽、烏魯木齊-哈密-蘭州等線路,進一步加強區際聯繫通道,各區域之間客運將實現快捷便利,貨運將實現大出大入,長期困擾經濟社會發展的鐵路“瓶頸”制約狀況將得到根本解決。
新增喀什-和田嘉峪關-策克、安康-張家界等鐵路,擴大西部地區鐵路網規模,總規模達到5萬公里以上。新增上海-南通、廣州-茂名-湛江、青島-連雲港-鹽城等鐵路,進一步完善東中部鐵路網。
為適應我國對外貿易和沿海港口發展需要,結合全國港口發展和功能布局,規劃建設1000公里以上沿海港口集疏運鐵路支線及多個物流中心站,形成路港緊密銜接的運輸系統,大力發展貨櫃運輸和多式聯運。
構建以煤炭運輸為主體的區際大能力通道
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對煤炭運輸的需求,圍繞十大煤炭外運基地和新疆地區,對煤運通道進行了補充完善。在建設客運專線、實現幹線客貨分線運輸、釋放既有線能力的同時,加快大秦鐵路等既有鐵路擴能改造,增加建設“三西”地區煤炭下海和鐵路直達中南、華東內陸地區通道,以及新疆地區煤炭外運通道及集疏運系統,煤運通道運輸能力達到23億噸以上。
大規模改造既有鐵路
在對既有京哈、京滬、京九、京廣、隴海、滬漢蓉和滬昆等7條主要幹線進行複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的同時,對“四縱四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內既有鐵路幹線進行複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進一步加強通道內鐵路運輸能力。《調整方案》將增建二線建設規模由1.3萬公里調整到1.9萬公里,既有線路電氣化建設規模由1.6萬公里調整為2.5萬公里。
《調整方案》實施後,我國鐵路網規模進一步擴大,路網結構更加合理,運輸能力大幅度提高,運輸質量迅速提升,繁忙通道實現客貨分線,主要通道基本實現複線大能力化,東北和西北地區主要幹線實現複線電氣化,東中部和西南地區基本實現電化成網,中國鐵路特有的速度、密度、重載運輸結構得到協調兼顧。
在運輸質量上,客運專線網形成規模,城際鐵路網基本覆蓋,主要樞紐點線協調,城市間時空距離大幅度縮短,省會城市間總旅行時間節省50%以上。鐵路與其他運輸方式銜接更加緊密,客貨集散更加方便、快捷。鐵路重載運輸、貨櫃運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