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根達來

桑根達來

桑根達來屬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轄區的一個鎮,位於錫林郭勒盟南部,正藍旗中部,是鎮黨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於2001年4月由原桑根達來蘇木、哈登胡碩蘇木和烏蘇圖查乾蘇木合併命名為桑根達來鎮,全鎮區域總面積1633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2平方公里,交通、通訊、電力、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完善;集貿市場繁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桑根達來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原桑根達來蘇木、哈登胡碩蘇木
  • 地理位置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轄區
  • 面積:1633平方公里
  • 人口:9897人
簡介,自然地理,歷史概況,旅遊資源,羊群廟古蹟,饅頭泉,小扎格斯台淖爾,黑風河風景區,常圖敖包,

簡介

207國道、呼海省際通道及錫蘭鐵路縱橫境內,錫蘭鐵路複線正在建設中,桑根達來有“桑根達來站”桑根達來北站,還有內蒙古糧食中轉站、瀝青轉運站、石油轉運站。全鎮現有直屬及二級單位28個,其中盟級駐鎮單位3個,2所學校,有大中型企業 6個,私營、個體工商戶300餘家。全鎮轄22個牧業嘎查、2個居委會。全鎮總戶數2942戶,常住人口9897人,其中:牧業戶數2262戶7581人,移民搬遷854戶2903人,從事三產156戶383人,城鎮戶數680戶1796人,城鎮化率19%,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大多數的多民族聚集區。桑根達來鎮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牧業大鎮,現全鎮各類大小牲畜5.6493萬頭(只),其中大畜2.7458萬頭,小畜2.9035萬頭,黑白花奶牛0.6379萬頭。2007年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69元。

自然地理

正藍旗桑根達來鎮位於錫林郭勒盟南部,正藍旗中部,地處渾善達克沙地腹地,海拔高度1325米,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平均無霜期為105天,桑根達來鎮地形、地貌趨同性一致,主要是沙地特點,沙丘間分布有大面積的河谷盆地和塔拉草場,年日照數為3200小時,年平均風速4.2米/秒,年降水量在320毫米左右。
桑根達來鎮自然條件有以下特點:
--地處高原,南高北低。本鎮地處錫林郭勒高原南部,平均海拔1300多米。地勢由南向北略有傾斜,南部和東南部為起伏不勻的低山丘陵,經過清盆窪地和沙地間平原塔拉逐漸過渡到中北部的沙地。沙地,東部為條壟狀沙丘為主導,西部是以崗阜狀沙丘為主;90%的沙丘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流動沙丘占很小比重,但由於乾旱和超載過牧等原因活化面積擴展起來。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較好,一向作為沙地牧場來使用。
--氣候乾旱。本鎮氣候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春季乾旱少雨,冷空氣頻繁,多大風沙暴;夏季較溫熱,年降水的大部在這個季節,風力最小;秋季短促,降水銳減,氣溫下降,風力加大;冬季寒冷漫長,常有風雪交加和持續低溫天氣。主要氣候特徵可概括為:日照長,光能充足;氣溫變化劇烈,溫差大;降大分布不均,春季最少;大風日多,熱量不足。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為345.6mm,平均氣溫1.1℃,無霜期105天。
--草原面積大,植被退化嚴重。桑根達來鎮草原總面積242.1萬畝,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98.83%;可利用草場面積213.7萬畝。草原大部土壤為風沙土,極為脆弱;沙丘間塔拉上分布有暗栗鈣土,東南部低山丘陵為栗鈣土,湖盆窪地分布有小片草甸土。草地植被蓋度低,沙丘植被覆蓋約10-20%,好的可達30-50%。全鎮一類草場26.2萬畝,二類草場101.4萬畝,三類草場86.0萬畝,一般年景下全鎮草場可年產青乾草3037.43萬公斤,冷季適宜載畜量102486隻羊單位以內,暖季適宜載畜量164469隻羊單位以內。草場沙化退化趨勢嚴重,現有草場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場沙化率達78%以上。
--湖泊比較多,地下水資源分布普遍,水量比較豐富。境內湖泊分布比較多,水的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潛流補給,是牧業供水的一個主要來源。湖泊有兩種,一種是礦化度高的湖泊,因受降雨年變率的影響,乾旱年份有湖泊就乾涸,這樣的湖泊礦化度較高,多為鹹水湖,常年有水的也有礦化度較高的;另一種就是淡水湖,直接可用於牧業供水,少數還可用於水產養殖或利用其蘆葦。境內地下水分布很廣,且水量較豐富,水質也比較好,一般埋藏都不算深,特別是沙區水位較高,易於開採,單井日出水量一般達100噸以上。
草場還零星分布有散生榆樹黃柳以及小葉錦雞兒喬灌木

歷史概況

桑根達來蘇木是以桑根達來淖爾的名字命名的,滿清乾隆年代從察哈爾明安牧場咕魯查乾蘇魯克浩道都淖爾出了大量的鹼,在乾隆二十年代清朝政府對蘇魯克的蒙古族下發聖旨統一採集,並嚴格禁止個人採集盜賣。當時制定了專賣鹼鹽的銷售處,建立關口、收取鹼稅。從那以後白音淖爾、小·達嘎淖爾、大·達嘎淖爾相繼出了大量的鹼,據《塞外三亭記》中記載“從多倫往西南走160里,在察哈爾正鑲白旗境內的牧場上有很多皇家的畜群在哪裡。浩道都淖爾、白音淖爾、大·達嘎淖爾、小·達嘎淖爾等大小淖爾在地下相互連通,這些淖爾都盛產良好的鹼,作為洗滌用品馳名內地,雪白的鹼鹽成為洗染和加工糕點的良好原料。到清朝未期朝庭下發聖旨正式命名浩道高都淖爾、白音淖爾、大·達嘎淖爾、小·達嘎淖爾、阿日必達胡、查乾淖爾、沙日淖爾等淖爾為鹼湖。據蘇魯克傳說,由於蘇魯克官員作戰有功,朝庭將大·達嘎淖爾封賞給了蘇魯克官員,這些官員對皇帝的賞賜非常珍惜,於是將大·達嘎淖爾改名為“賞根達來”,隨著時光的流失“賞根達來”逐漸變成了“桑根達來”並使用到如今。
桑根達來鎮是由原哈登胡碩、桑根達來、烏蘇圖查乾三蘇木合併而成,桑根達來蒙語的意思為“富裕的海”,這裡曾是成吉思汗鐵騎馳騁的疆場,以至於後來的“四郎探母城”都與桑鎮的草原有相關的聯繫。在鎮公司嘎查境內有一古城遺址,四周城牆倒塌的城牆廢虛雜草叢生,但能明現顯的勾勒出此“城”的大小。

旅遊資源

羊群廟古蹟

“羊群廟”即 會和寺,是錫盟地區遠近聞名的廟宇,遺址位地207國道178Km青山、綠樹的遮隱之中,二層設計,原有正殿、偏殿、房數間,古樸的建築風格,加之光彩熠熠的琉璃瓦和眾多的“喇嘛”,令很多的牧民神往,是牧民們朝拜的地方,現舊址只留下千年古樹一棵,直徑約一米多,狀如傘蓋,形如虬龍,神秘莫測,據稱當牧民的子女或牲畜有病時,都往神樹上掛一些哈達或紅布,以示驅病除邪,保佑其早日康復,以枯乾的枝體向後人訴說著羊群廟滄桑的歷史。

饅頭泉

蒙古語意為“馬安圖”泉,在鎮境內塔安圖嘎查有一眼泉水,從地下汨汨而生,其泉水清澈透明,有美容養顏之功效。冬熱夏涼,常年流暢,至於流了多少年無從知曉,很多人都慕名而至,駐足觀瞻,投擲硬幣。

小扎格斯台淖爾

小扎格斯台淖爾位於桑根達來鎮東南部,距鎮所在地20公里處,是一個淡水湖,淖爾的總面積為4650畝,水的深度有2-3米,湖裡有鯉魚、鰱魚、草魚、鯽魚等。盛夏季節,草長鶯飛,湖光山色,金色沙漠倒影湖中,天鵝、大雁、灰鶴、遺鷗鴻雁、野鴨等棲息湖中,潔白的羊群婉如珍珠,撤落在森林綠草叢中,這裡沙漠、森林、湖泊溶為一體,即使是炎炎的夏日,氣候也是十分涼爽宜人,素有沙漠中的江南之稱,是都市裡的人們旅遊、避暑、消夏、觀光的理想場所,有一種回歸自然的親身感受,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來此遊玩。

黑風河風景區

黑風河風景區,位於正藍旗上都鎮東北四十華里處,屬桑根達來鎮境內,山美水秀,樹奇花艷,人稱“天然公園”。呈現在面前的是鑲嵌在白沙綠茵中的頂頂氈房,珍珠般撒落的畜群,滿山遍野開放的山丹花蘭花、芍藥花、金蓮花,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萬頃的沙漠和煥發著勃勃生機的綠色世界。在綠色和金色之間,一條河流蜿蜒流淌,這就是黑風河。在河的沿岸,有許多與河水相連的草原湖泊,當地人稱之為“淖爾”。淖爾里蘆葦茂密,魚蟲豐富,引來群群水鳥,在這裡築巢做窩,繁殖後代。森林深處,綠草叢茵,潔白的蒙古包是牧民的夏營地,每到傍晚,日落牧歸,炊煙裊裊,易霞輝映,秀麗迷人。

常圖敖包

位於桑根達來鎮東南部,白音蘇日格嘎查夏營地。這裡有著茂密的松林,“娜仁”泉常年流淌著清澈的泉水,撤落在泉水兩則的白色蒙古包點綴著碧綠的草原。其敖包地勢險要,密林中雜草叢生,高可沒人,整個敖包呈現出一個圓凸型的大山。
據傳說,很早以前,從這個山的山頂上出了一個帶金頂的巨大銅鑼,其響聲悠揚悅耳,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它的響聲,後來當地的牧民為了保護銅鑼將其藏於多倫廟內。從此以後,這個山命名為“常圖敖包”,並延用至今,馳名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