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悲劇

中國古代十大悲劇

《中國古代十大悲劇》是1989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光舟等 。本書包含的十大悲劇分別為《竇娥冤》、《漢宮秋》、《趙氏孤兒》、《琵琶記》、《精忠旗》、《嬌紅記》、《清忠譜》、《長生殿》、《桃花扇》和《雷峰塔》。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竇娥冤,漢宮秋,趙氏孤兒,琵琶記,精忠旗,嬌紅記,清忠譜,長生殿,桃花扇,雷峰塔,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戲劇,是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園地里的一枝奇葩。它不但以邃的思想、博洽的內容、紛繁複雜的主題和撲朔迷離的情節結構為古今觀眾及讀者所傾倒,而且還以優美的文辭、練達的韻律和精湛的音樂曲調而成為中國文學藝術庫藏中的瑰寶。自從元代有戲劇腳本刊刻以來,戲劇文學就一直在中國文學領域高蹈闊步,以其獨具的形式和璀璨的異彩,彪炳百代。
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及古文字和方法的融膜,古代的戲曲劇本,給當代的讀者造成較大的閱讀困難致使這一部分文學藝術珍品,對大多數讀者而言,只能束之高閣,望而卻步。加之中國戲劇唱詞較多,唱詞、曲譜格律嚴格規範,不但給當今讀者增加了閱讀困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故事情節的連貫情,遂直接影響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了讀者對中國古代戲劇文學的優秀代表作品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對劇本故事及人物的總體把握,讓中國文學藝術的這一部分瑰寶得以向廣大民眾普及並發揚光大,我們遂選用王季思先生等編選的《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和《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作為底本,撰寫出二十部以原劇命名的傳奇小說。

目錄

竇娥冤(元·關漢卿)
漢宮秋(元·馬致遠)
趙氏孤兒(元·紀君祥)
琵琶記(元·高明)
精忠旗(明·馮夢龍)
嬌紅記(明·孟稱舜)
清忠譜(清·李玉)
長生殿(清·洪昇)
桃花扇(清·孔尚任)
雷峰塔(清·方成培)

竇娥冤

作者:(元)關漢卿
關漢卿關漢卿
簡介:竇娥冤》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的傳統劇目,是一出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廣泛民眾基礎的名劇,據統計,我國約八十六個劇種上演過此劇。
劇情介紹:竇娥冤》 元●關漢卿作。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全劇四折一楔子。劇情是: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竇娥婚後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占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將血濺白綾、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於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此劇現存版本有:明脈望館藏《古今名家雜劇》本、《元曲選》壬集本、《酹江集》本、《元雜劇二種》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悲劇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淵源於《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但關漢卿並沒有局限在這個傳統故事裡,去歌頌為東海孝婦平反冤獄的於公的陰德;而是緊緊扣住當時的社會現實,用這段故事,真實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統治下中國社會極端黑暗、極端殘酷、極端混亂的悲劇時代,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和爭取獨立生存的強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竇娥”這個悲劇主人公形象,使其成為元代被壓迫、被剝削、被損害的婦女的代表,成為元代社會底層善良、堅強而走向反抗的婦女的典型。
作品在藝術上,體現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的融合。作品用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設計超現實的情節,顯示出正義的強大力量,寄託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廣大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願望。
關漢卿戲曲的語言通俗自然,樸實生動,極富性格,評論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

漢宮秋

作者:(元)馬致遠
簡介:漢宮秋》為元·馬致遠作的歷史劇。寫西漢元帝受匈奴威脅,被迫送愛妃王昭君出塞和親。全劇四折一楔子
劇情介紹:漢元帝因後宮寂寞,聽從毛延壽建議,讓他到民間選美。王昭君美貌異常,但因不肯賄賂毛延壽,被他在美人圖上點上破綻,因此入宮後獨處冷宮。漢元帝深夜偶然聽到昭君彈琵琶,愛其美色,將她封為明妃,又要將毛延壽斬首。毛延壽逃至匈奴,將昭君畫像獻給呼韓邪單于,讓他向漢王索要昭君為妻。元帝捨不得昭君和番,但滿朝文武怯懦自私,無力抵擋匈奴大軍入侵,昭君為免刀兵之災自願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單于得到昭君後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捨故國,在漢番交界的黑龍江里投水而死。單于為避免漢朝尋事,將毛延壽送還漢朝處治。漢元帝夜間夢見昭君而驚醒,又聽到孤雁哀鳴,傷痛不已,後將毛延壽斬首以祭奠昭君。《漢宮秋》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流傳版本有:明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明顧曲齋刻《元人雜劇選》本、《元曲選》甲集本、《酹江集》本、《元雜劇二種》本、《元曲大觀》本、《元曲四種》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取材於王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從西漢到元初,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它最早見於《漢書·元帝紀》和《匈奴傳》。大致情節是:西漢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宮人王嬙賜呼韓耶單于為閼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韓耶死,從成帝敕令,復為後單于閼氏。元帝時,漢強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主動實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體表現。

趙氏孤兒

作者:(元)紀君祥
簡介:元雜劇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元代雜劇作品,紀君祥著。故事取材於《史記·趙氏世家》。
劇情簡介晉靈公武將屠岸賈僅因其與忠臣趙盾不和與嫉妒趙盾之子趙朔身為駙馬,竟殺滅趙盾家300人,僅剩遺孤被程嬰所救出。屠岸賈下令將全國一月至半歲的嬰兒全部殺盡,以絕後患。20年後,孤兒長成,程繪圖歷教史實,終報前仇。作品描寫了忠正與奸邪的矛盾衝突,揭露了權奸的兇殘本質,歌頌了為維護正義、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氣勢悲壯,感人肺腑。
元雜劇《趙氏孤兒》被法國著名文學家伏爾泰於1775年翻譯成《中國孤兒》,在歐洲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琵琶記

作者:(明)高則誠
簡介:琵琶記》,元末南戲,高明撰。寫漢代書生蔡伯喈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譽為傳奇之祖的《琵琶記》,是我國古代戲曲中一部經典名著。
劇情介紹: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開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鄰居張大公也在旁勸說。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妻子赴京試。應試及第,中了狀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伯喈以父母年邁,在家無人照顧,需回家盡孝為由,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不從,被迫滯留京城。自伯喈離家後,陳留連年遭受旱災,五娘任勞任怨,盡服侍公婆,讓公婆吃米,自己則背著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時痛悔過甚而亡,蔡公也死於饑荒。而伯喈被強贅入牛府後,終日思念父母。寫信去陳留家中,信被拐兒騙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書房彈琴抒發幽思,為牛氏聽見,得知實情,告知父親。牛丞相為女兒說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來京。蔡公、蔡婆去世後,五娘祝髮賣葬,羅裙包土,自築墳墓。又親手繪成公婆遺容,身背琵琶,沿路彈唱乞食,往京城尋夫。來京城,正遇彌陀寺大法會,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將公婆真容供於佛前。正逢伯喈也來寺中燒香,祈禱父母路上平安。見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掛在書房內。五娘尋至牛府,被牛氏請至府內彈唱。五娘見牛氏賢淑,便將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為讓五娘與伯喈團聚,又怕伯喈不認,便讓五娘來到書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題詩暗喻。伯喈回府,見畫上所題之詩,正欲問牛氏,牛氏便帶五娘入內,夫妻遂得以團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極,即刻上表辭官,回鄉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攜趙氏、牛氏同歸故里,廬墓守孝。後皇帝卜詔,旌表蔡氏一門。

精忠旗

作者:李梅實
(明)馮夢龍《精忠旗》署“西陵李梅實草創,東吳龍子猶詳定”。對於原作者李梅實,我們別無所知。修訂這個劇本的龍子猶,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馮字猶龍,別署龍子猶,室名墨憨齋,因此又號黑憨齋主人。江蘇吳縣人。生於明萬曆二年(1754),卒於清順治二或三年(1645或1646)。崇禎時曾為福建壽寧知縣,不久退職家居。所作傳奇有《雙雄記》、《萬事足》,經他改編、修訂的戲曲有《墨憨齋新曲十種》,《精忠旗》是其中的一種。他的戲曲主張接近吳江派。經他收集、改編、整理和創作的還有小說“三言”、《新列國志》、《平妖傳》,散曲《太霞新奏》,俗曲《掛枝兒》,笑話、筆記《古今譚概》、《智囊補》、《情史》等,詩文集有《七樂齋詩稿》、《春秋衡庫》、《中興傳略》等,在中國俗文學史上有傑出地位。
劇情相關:精忠旗》寫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被賣國賊秦檜謀害的故事,是我國古典戲曲中比較優秀的悲劇作品。岳飛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久遠,在宋元戲曲中就有《秦太師東窗事犯》和《宋大將岳飛精忠》;明代傳奇有《東窗記》、《精忠記》等作品。清中葉以後,花部勃興,地方戲曲中出現了許多岳飛故事戲,它們都不同程度地表現了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特別當民族矛盾加劇的時候,岳飛形象更起了鼓舞人們團結抗敵的重要作用。

嬌紅記

作者:(明)孟稱舜
劇情介紹汴州人申純,字厚卿,居成都,聰明卓異。宋徽宗宣和年間,到舅舅王通判家走親戚,對表妹嬌娘一見傾心,日夜思慕。後來二人常以詩詞往來,傳情達意,最終剪髮為誓。過了一段日子,申純不能老是賴在舅舅家不走,只好回自己家。申純相思成病,借求醫之由,又來到舅舅家,與嬌娘相會於臥室,終成姻緣。如此月余,被舅舅侍女飛紅窺見,嬌娘略施小惠,讓飛紅千萬不要說出去。
申純這次回家,吃了定心丸似的,雖相思更烈,卻不再生病,因為只須假以時日,即可迎娶入門。申純派人上門求親,但舅舅卻以朝廷規定內親不得通婚為由,不答應此樁婚事,二人絕望。申純原與妓女丁憐憐交好,此時婚姻失意,重至丁憐憐處,丁告知曾見到嬌娘畫像,並求申純問嬌娘討一雙花鞋。未幾,申純又來到王家,又與嬌娘幽會,私下偷嬌娘花鞋,被丫環飛紅髮現要回,交還嬌娘。嬌娘懷疑申純與飛紅有點不清白,辱罵她。飛紅又惱又恨,故意讓嬌娘母親發現申、嬌二人私會,申純被迫回家。
不久,申純高中進士,重至舅舅處,欲圖婚姻。但申純母親監視太嚴,無法相見,日夜思想,遂被鬼魅,嬌娘與飛紅和好如初,飛紅主動為申、嬌之事出謀劃策,盡心盡力。安排二人相會,又請巫婆驅趕鬼魂。而二人行動不秘,又為嬌娘母發現,申純再度離開嬌娘家。嬌娘父母抓緊將嬌娘許配給府尹之子。嬌娘鬱郁而病,婚期漸近,病情日重,估計不久於世,終與申純訣別,不久去世。申純聞訊,一病而亡。兩家合葬於濯錦江邊。飛紅夢見二人成仙。第二年清明,嬌娘父親來到女兒墳前,見一對鴛鴦嬉戲於墳前。後人慕名而來,憑弔感嘆,名之為“鴛鴦冢”。

清忠譜

作者:(清)李玉
戲曲相關:中國明末清初傳奇作品。李玉著。反映明代天啟年間閹黨魏忠賢等人對東林黨人的迫害史實,成功地塑造了顏佩韋等“五人義”的市民形象,他們捨生仗義,毫不畏懼,可歌可泣,與膽小怕事、迂腐可笑的請願書生形成鮮明對照。特別是劇中描繪了廣大人民民眾積極參與抗爭的場面,在舞台上展示了市民暴動的壯烈景象。這在中國戲曲史上尚屬首創。

長生殿

作者:(清)洪升
劇情介紹:故事描寫唐玄宗寵幸貴妃楊玉環,終日遊樂,將其哥哥楊國忠封為右相,其三個姐妹都封為夫人。但後來唐玄宗又寵幸其妹妹虢國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楊玉環不快,最終兩人和好,於七夕之夜在長生殿對著牛郎織女星密誓永不分離。為討楊玉環的歡心,唐玄宗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從海南島為楊玉環採集新鮮荔枝,一路踏壞莊稼,踏死路人。
由於唐玄宗終日和楊玉環遊樂,不理政事,寵信楊國忠和安祿山,導致安祿山造反,唐玄宗和隨行官員逃離長安,在馬嵬坡軍士譁變,強烈要求處死罪魁楊國忠和楊玉環,唐玄宗不得已讓高力士用馬韁將楊玉環勒死。
楊玉環死後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諒,織女星說:“既悔前非,諸愆可釋”。
郭子儀帶兵擊潰安祿山,唐玄宗回到長安後,日夜思念楊玉環,聞鈴腸斷,見月傷心,對著楊玉環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尋找蓬萊仙山,最終感動了天孫織女,使兩人在月宮中最終團圓。

桃花扇

作者:(清)孔尚任
劇情介紹:明代末年,曾經是明朝改革派的“東林黨人”逃難到南京,重新組織“復社”,和曾經專權的太監魏忠賢餘黨,已被罷官的阮大鋮鬥爭。其中復社中堅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兩人陷入愛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詩扇,而和其“梳櫳”(和妓女結婚非正式叫梳櫳)。阮大鋮匿名托人贈送豐厚妝奩以拉攏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曉堅決退回。阮大鋮懷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後,起用阮大鋮,他趁機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香君堅決不從,撞頭欲自盡未遂,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南明滅亡後,李香君入山出家。揚州陷落後侯方域逃回尋找李香君,最後也出家學道。
全劇其中穿插當時歷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鎮帶兵打內戰,史可法堅守揚州城破投河自盡等。

雷峰塔

作者:(清)方成培
作品介紹:雷峰塔》為中國清代傳奇作品。今存兩部,一為黃圖珌撰,一為方成培撰。據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輯錄的話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改編 ,使早在民間流傳的白娘子故事最後定型。《雷峰塔》傳奇增加了《端陽》《求草》《水斗》《斷橋》《合缽》諸出,奠定了全劇的悲劇衝突基礎。
劇情介紹:《雷峰塔》以白娘子許仙的愛情波折為主線,展示了深刻的社會矛盾。由於白娘子的所作所為是違反和破壞封建統治秩序的,因此,以法海為首的一系列社會和神權勢力視她為“妖邪”,必欲翦除置之死地而後快。這樣,一切衝突涵蓋為反封建力量與封建勢力的衝突,《水斗》就是兩種勢力之間你死我活的生死搏鬥。最終以白娘子的失敗而告終,同時也完成了白娘子這個具有優美品質和叛逆精神的悲劇形象的塑造,獲得了人民民眾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