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修靜

陸修靜

陸修靜(406-477年),字元德。南北朝時吳興東遷(今浙江吳興東)人,懿族。道教上清派宗師。三國吳丞相陸凱的後裔。

篤好文籍,窮究象緯。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游,遍歷雲夢山衡山羅浮山峨眉山等名山勝地。元嘉末約(453年)“市藥京邑(今南京)”。宋文帝聞其名,“慕其風”,命左僕射徐湛延請入宮講道。不願囿於束縛,固辭不就,“遂訴江南”,繼續週遊四方布道。大明五年(461年)來廬山,“愛匡阜之勝”,構築精廬居處修道,是為太虛觀。自此,以太虛觀為大本營研經傳道授徒長達7年之久,為劉宋天師道勢力的發展和影響的擴大作出了極大貢獻。宣和 元年六月,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禦寇為“致虛觀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對陸修靜或賜“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陸修靜主張儒、佛、道三教合流,認為齋醮是求道之本,然後復以禮拜,課以誦經,即能成道。他曾因為《洞玄靈寶》諸經真偽混淆,進行過刊正,並撰《齋戒儀范》一百餘卷,以為典式。南方道教齋儀因而初步完備。為辨別道家典籍的真偽,他又將所得之道教經訣,總括為《三洞》:《洞真經》(《上清》諸經)、《洞玄經》(《靈寶》諸經)與《洞神經》(《三阜》諸經),編纂了第一部道教經書總目《三洞經書目錄》。經陸修靜改革後的道教成為南朝天師道正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修靜
  • 別名:陸元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吳興東遷
  • 出生日期:406年
  • 逝世日期:477年
  • 職業:掌天師道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發揚劉宋天師道
    創立南天師道
    完善靈寶科教
    建立道教經典三洞四輔結構
  • 代表作品:《三洞經書目錄》《道德雜說》《升元步虛章》《五芽導引元精經》
人物簡介,整頓改革,著述一覽,著述情況,三洞經書源流,思想概述,宗教活動,相關資料,簡寂觀,人物影響,相關詩詞,

人物簡介

陸修靜出身士族,三國東吳右丞相陸凱的後裔,幼習儒術,後來入山修道。元嘉年間(424年~452年),宋文帝劉義隆聞其名,請他講經說法。太后王氏更是執門徒之禮。
虎溪三笑石刻像虎溪三笑石刻像
宋孝武帝劉駿大明五年(461年)修靜入廬山修道。宋明帝劉彧泰始三年(467年)被皇帝召到建康,在北郊天印山築館住下。陸修靜積極收集整理道經,並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
陸修靜是天師道道士,自稱“三洞弟子”。《陸先生道門科略》云:太上老君以下古委忍沐澆朴散,三五失統,人鬼錯亂,“二故授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檢示萬民逆順禍福功過,令知好惡。……使民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通過“道化宣流”,以求“家國太平”(同上書)。他整理靈寶經,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又曾整理和傳授上清經,因而被元代茅山宗尊為第七代宗師。

整頓改革

東晉南朝時期,道教在組織形式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主要表現是祭酒制的衰落和道官制度的興起。祭酒制度為早期五斗米道之舊制,其基本特徵是“立治置職”,道官祭酒“領戶化民”,實行政教合一之統治。為實現道官祭酒與道民的統屬關係,天師道制定了三會日、宅錄和繳納命信等制度。規定在三會之日,道民必須到本師治所參加宗教活動,登記檢查“宅錄命籍”(近似封建國家編戶齊民的戶籍簿),聽道官宣布科禁,考校功過。道官憑此向天曹啟告,請天神守宅之官保護道民家口安全,禳災卻禍。自魏初天師道北遷至晉宋之際,出現了組織混亂,科律廢弛的嚴重局面。當時許多道民在三會之日不赴師治參加集會,不報戶籍,不交租米命信。一些道官更“妄相置署,不擇其人,佩籙惟多,受治惟多,受治惟大,爭先競勝,更相高下”,“縱橫顛倒,亂雜互起,以積釁之身,佩虛偽之治籙。身無戒律,不順教令,越科破禁,輕道賤法。恣貪慾之性,而耽酒食,背盟威清約之正教,向邪僻襖巫之倒法”。祭酒制度的腐朽敗落
陸修靜陸修靜
首先,陸修靜禁止道官自行署職,實行按級晉升的制度。他認為,普通民眾須有功德,才能受籙為道民;道民受籙之後,有功者才能升遷。從受十將軍籙依次升至受五十將軍籙,再從籙吏依次晉升散氣道士、別治道官、下治道官、配治道官,以及下、中、上八治道官。其最高者,即“能明煉道氣,救濟一切,消滅鬼氣,使萬姓歸伏”的道師,才能拜署上八治中的陽平、鹿堂、鶴鳴三治道職。強調“采求道官,勿以人負官,勿以官負人”的組織措施。為健全三會日制度,他重申,三會日“民各投集本治師,當改治錄籍,落死上生,隱實口數,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法。其日,天官地神鹹會師治,對校文書。師民皆當清靜肅然,不得飲酒食肉,嘩言笑。會竟,民還家,當以聞科禁威儀教敕大小,務共奉行”。日,作為登記、審核宅錄的最後期限,其日,每個道民都須齎?信至本師治所,由本師給以注籍,以便道官“領戶化民”。
第二,陸修靜十分重視道教齋儀的作用,認為“齋直是求道之本”,主張“身為殺盜淫動,故役之以禮拜;口有惡言,綺妄兩舌,故課之以誦經;心有貪慾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用此三法,洗心淨行,心行精至,齋之義也。”他在總結前代齋儀的基礎上,制定了“九齋十二法”的齋醮體系。並撰述一系列齋戒儀范之書。從而使道教齋法不僅有了系統的儀式戒科,而且使齋戒儀范的理論更加完備。
第三,陸修靜不僅整頓組織、完善齋醮儀式而且還對道教經典進行整理和分類。他早年便注意採訪蒐集道教經典,曾“南詣衡湘、九嶷,訪南真(魏夫人)之遺蹟;西至峨眉、西城,尋清虛(王褒)之高躅”。元嘉十四年(437),即著手刊正《靈寶經》,編撰《靈寶經目》。泰始三年(467)從廬山入京,居崇虛館,又得當時朝廷收藏的楊羲許謐手書上清經真訣。相傳由鮑靚所造之《大有三皇經》亦為其所得。於是他“總括三洞”,校理卷數目錄,於泰始七年奉敕撰《三洞經書目錄》獻上。據云,陸修靜共著錄道家經書並藥方、符圖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內一千九十卷已行於世,一百三十八卷“猶在天宮”。針對當時《靈寶經》錯亂糅雜,使後來學者難辨真偽,“視聽者疑惑,修味者悶煩”的情況,於是對之整理考證,編成了《靈寶經目》一書,從而大大地推動了靈寶派的發展。陸修靜在整理道教經典的同時,又創造了三洞四輔十二類的道教典籍分類體系,為隋唐以後歷代整理道書,編修“道藏”所沿用。
陸修靜像陸修靜像

著述一覽

陸修靜是南朝劉宋時道教之集大成者,生平主要的著述領域是道教。
  1. 三洞經書,撰《三洞經書目錄
  2. 有關道教齋醚方面的儀式
他的著述雖多,但大都散佚。現存者大多收載於明《正統道藏》。現對其著述情況及源流略作考辨。

著述情況

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撰《三洞經書目》,謂道教經書並藥方、符圖等總共1228卷,“其1090卷已行於世,138卷猶在天宮。”據《茅山志》卷九《鄭樵通志藝文略·茅山道書類》著錄陸修靜撰:《靈寶經目序》一卷、 《道德雜說》一《升元步虛章》一、《服御五芽導引元精經》一卷《靈寶步虛辭》一卷、《步虛洞章》一卷。《茅山志》卷十記載,陸修靜著齋戒儀范百餘卷。他的著述還不止這些,因有些早已亡佚,只是在古岌中偶被提及,故而難免著錄不全。現據史志記載,歸納其所著書目如下:《道德經雜說》一卷。已佚。《宋志》道家類及神仙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錄。《靈寶經目序》一卷。今存。收入《雲籠七簽》卷四。《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經》一卷。已佚。《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錄。《道藏闊經目錄》卷上著錄《太上洞玄靈寶服御五芽導引元精經》一卷。不著撰人。《升元步虛章》一卷。已佚。《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錄。《靈寶步虛詞》一卷。已佚。《崇文總目》道書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錄。《步虛洞章》一卷。己佚。《崇文總目》道書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錄。《必然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榮隱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遂通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歸根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明法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自然因緣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五符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三門論》一卷。已佚。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著錄。《陸先生答問道義》一卷。已佚。《道藏闊經目錄》卷上著錄。《陸先生黃順之問答》一卷。已佚。《道藏闊經目錄》卷上著錄。《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洞玄靈寶五感文》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統道藏》正一部。《陸先生道門科略》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統道藏》正一部。《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一卷。今存。收卷捲入朋《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燭願儀》一卷。今存。收人明《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即《三元齋儀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祝願儀》。《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已佚。《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十七云:陸天師因《太極敷齋戒威儀經》撰《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金籙齋儀》。已佚。《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著錄。《玉籙齋儀》。已佚。《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著錄。《九幽齋儀》。已佚。《無上黃藻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著錄。《解考齋儀》。已佚。《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著錄。《塗炭齋儀》。已佚。《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十六。《三元齋儀》。已佚。《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十六云:“太極真人演(靈寶)經文而著齋、威儀之訣。陸天師披(靈寶)經訣而撰齋、謝、戒、罰之儀:三篆(金篆、玉築、黃籙)、九幽、解考、塗炭……品目雖繁,而儀矩則一”。《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謂,陸天師未嘗撰《黃籙儀》。《古法宿啟建齋儀》。今存。收入《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十六,後人有改訂。《燃燈禮祝威儀》。已佚。《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三十五著錄。
戴敦邦作道教人物畫之陸修靜戴敦邦作道教人物畫之陸修靜

三洞經書源流

陸修靜廣集道書,對《上清》、《靈寶》、《三皇文》經書搜羅甚多,將所集書分而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編成《三洞經書目》,是謂“總括三洞”。 三洞經書,各有來源。 《雲笈七籤》卷四收載陸修靜於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所撰《上清源統經目注序》及陶弘景《真話敘錄》均謂:東晉《上清經》法,由楊羲許謐、許椽(煙),椽傳子許黃民,許黃民傳馬朗、馬罕。元嘉六年(公元429),馬朗藏經乾淨室,以洋銅灌廚箭,約家人不復開。宋廢帝景和元年(公元465)逼取至京,置於華林園。暫開後仍付道士馬氏。“泰始初(公元465),受(季真)乃啟,將出私解。陸修靜南下,立崇虛館,又.取在館。”(《真語·敘錄》)《真浩·敘錄》記載,東晉楊羲書有《靈寶五符》一卷,本藏句容葛集處。泰始年間(公元465-471),葛柔以之示陸修靜,“因以緝物與葛請取,甚加隱閉”。《雲籠七簽》卷六《三洞經教部·三洞》謂:鮑靚晉惠帝永康年間(公元300=301)於篙山石室得《三皇天文》,後授葛洪。“陸修靜先生得之,傳孫游岳”。陸修靜從上述途逕取得《上清》、《靈寶》、《三皇文》系經書,刊正、編成《三洞經書目錄》。關於此書目道書總數,說法不一。北周甄鶯《笑道論》諸子道書三十六、 《廣弘明集》卷十二唐釋明桑《決對傅疊廢佛事並表》、《全唐文》卷九一二釋道世《辨道經真偽表》皆謂陸修靜實集道教經書並藥方符圖一千九十卷,號稱一千二百二十卷,說“一百三十八卷猶在天宮。”而唐杜光庭刪《太上黃篆齋儀》卷五十二則云:至宋朝簡寂先生校濰之際,述《珠囊經目》萬八千卷。 考《珠囊經目》系指北周建德中王延所撰 《三洞珠囊經目七卷,校定道書凡八千三十卷。北周武帝建德乃公元572~575年,而陸修靜早在公元477年(宋元徽五年)已段,杜光庭顯然是把王廷所作書目誤為陸修靜之書目。南宋金允中編《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又因襲了杜光庭的錯誤。又《道藏尊經歷代綱日》亦謂:“宋簡寂先生陸修靜經目,藏經一萬八千一百卷。”顯然也是同樣的錯誤。 至清康熙年間,毛德琦纂《廬山志》,卷四云:簡寂觀道士相傳,昔觀中有道藏閣,乃陸修靜奏請御賜道家經並符圖一千二百卷,龍筐貯之,後被回錄。 按:道教經書,東晉葛洪《抱朴子·遐覽篇》著錄六百七十卷,另符五百數十卷,合計約一千二百卷。北周甄變《笑道論》謂陸修靜實集道書一千九十卷。《隋書·經籍志》著錄道書一千二百十六卷。故大體上可以肯定陸修靜當時所集道書為一千九十卷。也可能還有一些道書他從未見過,也未取得。
虎溪三笑圖虎溪三笑圖

思想概述

東漢末,道教因張角黃巾起義”失敗之影響而受抑制,接著又受曹魏之制約,故從兩晉至南朝劉宋間,在政局動盪中更趨零落,道教散亂,“教法綱頹”(《洞玄靈寶五感文》)。江南一帶帛家道李家道及其它種種巫現道門雜出,淫祀盛行。陸修靜在刊正、編纂道書的同時,傾力於整頓道教之法制儀軌,力圖建立以內持齋戒、外持威儀為本基的、統一的道教。故而,雖然靈寶派本以金丹藥物為歸趣,但陸修靜敷演《靈寶》,卻仍以齋戒為重。在他看來,齋“是求道之本”(《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入靖修真,要資齋戒”(《雲籃七簽》卷三十七《齋戒敘》)。 其齋戒理論,有兩大特點,其一是以維護道門的神聖為名,用齋戒以制約人心,使之有利於當時社會之教化;其二是儒釋兼融。 宗教戒條,是宗教徒的道德法規,行為軌範,是維持宗教信仰的支柱,也是制約人心的方法。陸修靜為維護道門之神聖,首重齋戒,《陸先生道門科略》云:道士不受老君百八十戒,其身無德,則非道士,不得當百姓拜,不可以收治鬼神。而齋戒的目的,實際上乃在於約制人心欲慮,靜虛以與道合。《祝願儀》云:聖人以百姓奔兢五欲,不能自定,故立齋法,因事息事。禁戒以閉內寇,威儀以防外賊。禮誦役身口,乘動以反靜;思神役心念,御有以歸虛也。能靜能虛,則與道合。所謂靜虛,亦即忘我,忘我爾後與虛無之道體“玄合”。《洞玄靈寶五感文》云:“道體虛無,我有故隔,今既能忘,所以玄合。” 陸修靜倡齋戒以制心遺欲,其根本目的在於使道教有利於當時社會之教化。《陸先生道門科略》雲:太上老君以下古委忍沐澆朴散,三五失統,人鬼錯亂,“二故授天師正一盟 威之道,禁戒律科,檢示萬民逆順禍福功過,令知好惡。……使民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通過“道化宣流”,以求“家國太平”(同上書)。 再者,陸修靜的齋戒理論,主以神仙長生之道,亦旁擷儒家仁孝之教,釋家“三業清淨”之說,以此構立其齋醛規範,直為後代典式。葛洪雖也講“為道者當先立功德”,以 “忠孝和順仁信為本”(《抱朴內篇·對俗》),但其主旨是金丹道,外重金丹,內重抱朴守一,含有老莊清淨無為,任物自化的思想,而陸修靜卻頗受儒學影響,強調“行善成德以至於道,若不作功德,但守一不移,終不成道” (《祝願儀》)。陸修靜更將道德之教與儒家仁學揉為一體,並列為三。《祝願儀》云:夫道三合成德,自不滿三,諸事不成。三者,謂道德仁也。仁一也,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乃得道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曉道,亦不得道;若但曉道而無功德,亦不得道;若但有道德而無仁,則至理聆沒,歸乎無有。譬如種穀,投種土中而無水潤,響能生乎……故《五千文》日“三生萬物”。在陸修靜的神仙理論中,還納入了孝慈等傳統的道德觀念。《洞玄靈寶五感文》說,一旦獲得神丹以濟沉溺,則“先報我親平素之日鞠育之恩”,讓“父母上升福堂”,“度彼絕岸”,又要“因緣種族,鹹受大惠”,使“後世蒙福”。作《五感文》的緣由,是陸修靜率門徒作齋儀時,饑寒交迫,“慮有怠懈,乃說五感以相勸慰。”很清楚,孝慈是克己求道的精神支柱。這樣,陸修靜所倡導的實際上是忠孝神仙。他還將清齋與佛教的“超脫輪迴”等列,齋戒“檢御身心”,也即是要“滅諸三業罪惱”(《雲岌七簽》卷四十《受持八戒齋文》)。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三教交融的意向。 陸修靜對神與氣的關係,亦有所論及。神氣相當於神形,是南北朝時論爭比較激烈的問題。陸修靜本諸道教傳統觀點,認為:夫萬物以人為貴,人以生為寶,生之所賴,唯神與氣。神氣之在人身,為四之命,人不可須臾無氣,不可俯仰失神。 失神則五臟潰壞,失氣則顛級而亡。氣之與神,常相隨而行;神之與氣,常相宗為強。神去則氣亡,氣絕則身喪。一切皆知畏死而樂生,不知生活之功在於神氣。(《祝願儀》)
陸修靜塑像陸修靜塑像

宗教活動

在青山環抱的簡寂觀中,陸修靜採藥煉丹,研修道教宗義,一共7年。簡寂觀的道藏閣中藏有道教的經書、符圖、藥方共1200卷,據說他奏請皇帝,以龍篋貯之,相當講究。
陸修靜在簡寂觀中致力於道教經典的蒐集、整理,加以分類,列為洞真、洞玄、洞律三部,合稱“三洞經書”,並撰寫了“三洞經書目錄”,這是最早的道藏書目著作。陸修靜為道教經典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在朝廷多次徵召之下,陸修靜才依依不捨地離開簡寂觀,入住建康。劉宋開明元年(公元477),陸在建康景德觀辭世,享年71歲。陸去世後,遺體被弟子們運回廬山,安葬在布袋岩下。陸生前留有遺言,死後要弟子們用布袋裝殮他的遺體,直接拋入深山窮谷之中,與土木同穴。弟子們不忍,仍然葬入墓塋,布袋岩由此得名。
簡寂觀簡寂觀

相關資料

簡寂觀

簡寂觀在唐以前一直是廬山道教最重要的宮觀和最大的道教修煉場,鼎盛時住有道人多達五、六百人,香火稱極盛。唐宋時期,影響仍在,出現了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高道。他們先後長居簡寂觀,與朝廷官府保持著較密切的聯繫,身負高深道學和丹功。據載,錢朗精於“補腦還元”長生之術,許堅熟識《河圖》、《洛書》。北宋著名道士陳摶亦一度游居簡寂觀,從許堅學易經心法。該法以後成為他創立道教新學風的前提和新學說——道教內丹學的依據。當時,許多文人,如張正見韋應物、白居易、顧況陳堯佐等也來此游觀,賦詩題贊。南宋之初,簡寂觀遭到南侵金兵和李成之流的劫掠。曾任南宋孝宗右丞相、兩度游廬山的周必大在遊記中記述道:“由別徑簡寂觀,宋陸修靜故居也。其旁有岳廟。守者雲,先生煉丹井已過。回步訪之,深三尺,在田間。酌訖,乃至觀中。陳賢良記雲,觀在白雲峰下,其間一峰獨秀曰紫霄。其北又有屏風山,其前一里有雞籠山。觀門有朝真閣殿,前有先生醮石,亦名禮斗石。道藏刻石銅天尊像,石磬白雲樓。西澗懸瀑,落於廡前。……許堅聯衣石澗中間。道士則雲,沙石湮沒久矣。進觀連理樹。”已失去了昔日風光。事隔十三年後,朱熹仍充滿悲涼地寫下了“於今知幾載,故宇日荒廢。空餘蘸壇石,香火難復燃”的詩句。其後雖間有修葺,但已難復舊觀了。
落星墩落星墩
明清兩代,簡寂觀更趨冷落。許多文人在游觀該觀後都不勝感慨,空生悲嘆。明人王思任詩中寫道:“簡寂元名觀,於今寂更蕪。問松尋道士,指瀑失田夫。古鼠巢蘿殿,荒雞叫草廚。”清人黃宗羲到此也只是看到敗落空寂的荒觀。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觀無人問津,不知就裡,“詢簡寂觀多不知者”。連道士住觀還要納賃資,而地方則以觀田所入作為每年齋醮之需。為此,清代著名戲曲理論家李漁在簡寂觀沉鬱地寫下了一副對聯:“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論出我先師。”為簡寂觀乃至整個廬山宮觀的中落大鳴不平。但簡寂觀並沒有因此而有所轉機。到鹹豐三年又為兵火所毀,抗戰後“益見荒涼”,僅有若干古蹟可資參證,尚可勾起人們對昔日觀之繁華的幾許回憶。
鼎盛時期的簡寂觀在朝廷的格外恩寵下,不僅赫然成為廬山道教中心和南天師道最著名的道觀,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廬山道教的發展。康王觀、崇善觀、詠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觀太平宮等道觀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它們互相呼應,鼎力相持,與廬山佛教勢力分庭抗禮,創造出了“釋道同尊”的局面。

人物影響

陸修靜為道一生,“大敞法門,深弘典奧”,創立了大行於世的南天師道,使之成為與寇謙之創立的北天師道相抗衡的道教重要道派,令“朝野注意,道俗歸心”。隨後,南天師道經他高足孫游岳和再傳弟子陶弘景大力鼓吹和傳布,而繁衍出著名的茅山道派,大顯於唐代。究其根源,應歸功於陸修靜所創立的豐富而完備的三洞經書。所以《道學傳》中如是說道:“道教之興,於斯為盛也。”也正因如此,陸修靜在死後獲得了比生前更崇高的地位和榮耀。就在他死後不久,宋後廢帝便賜之諡號“簡寂先生”。及宋徽宗上台,又再度拔高,加封為“丹元真人”。而自梁代以還,對道教稍有好感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也傾巢出動,紛紛來觀,立碑撰記,賦詩題詠,對陸修靜獨到建樹的弘道生涯,特別是在簡寂觀的為道宏舉大加讚譽,多方捧揚。其中南朝梁人沈璇在《簡寂觀碑文》中寫道:“三洞法師陸修靜,心懷寡慾,性蓄兼善,忘為棲住,城隆闡教。投裝樂土,解橐靈山。”字斟句酌,言簡意賅地勾勒出了陸修靜獻身道教的一生和對廬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陸修靜兼通儒釋,學識廣博。在他羽化成仙后,廬山流傳著大量有關他的傳說。從這些傳說背後我們或多或少可以尋覓到陸修靜風流俊雅、文才橫溢的一面。這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傳說便是“虎溪三笑”。

相關詩詞

佚老堂
蘇軾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雲。
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
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