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東漢順帝(公元125—144)時,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創立,主要在農民中傳播。因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初入道者名為“鬼卒”,骨幹稱“祭酒”,以“治”為傳教單位。傳說漢安二年(公元143)已發展為二十四治,絕大多數分布於今四川境內。奉老子為教祖。尊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相傳還信奉《太平經》、《正一經》和《五斗經》等。張道陵死後,傳子衡;張衡死後,傳子魯。東漢末,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近30年,建安二十年(215)降於曹操。西晉後,五斗米道開始分化,一部分在士大夫中傳播,一部分流傳於農民中。南北朝時,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謙之在魏太武帝(423—451在位)的支持下,“革新”天師道,創立了以禮拜修煉為主要形式的新天師道,為北天師道;在南方,廬山道士陸修靜整理“三洞”經書,吸收佛教思想和儀式,創立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范,為南天師道。唐宋兩代,南北天師道同上清、淨明、靈寶各派並行於世,並逐漸合流,到元代都歸併於正一道,又稱正一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斗米道
  • 創始領袖:張道陵
  • 創始時間:東漢順帝時期(公元125—144)
  • 創始地點:四川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
簡介,詳細介紹,溯源,歷史,內容,記載,流傳,發祥地,創始人,代表人物,主要經典,基本教義,

簡介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關,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

詳細介紹

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 (即《道德經》)為主要經典。教人奉道悔過 ,用符水咒法治病。設定二十四個傳道教區,稱二十四治(除北邙山治以外,均在今四川境內),治內設祭酒以領道民。
張道陵張道陵
張道陵死後,其子張衡、孫張魯相沿嗣教,在巴郡、漢中繼續傳播五斗米道。設奸令祭酒,講習《老子五千文》。除用符咒治病外,還“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設“鬼吏”專為病者請禱。承襲古代關於天官(天帝)賜福,地官(地祇)赦罪,水官(水神)解厄的神話傳說,禱時書寫病人姓名及“服罪”文書三份,一份“上之天,著山上”,一份“埋之地”,一份“沉之水”,稱“三官手書”。病家常出五斗米以謝,俗稱“五斗米師”。據傳,時人“競共事之”。
張魯雄踞巴郡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近30年。他自號師君,以“鬼道”(即五斗米道)教民,初學道者皆名鬼卒,入道較久並得信任者為祭酒。祭酒又以統領部眾之多寡而分為大、小頭目,大頭目稱治頭大祭酒。教民誠信,不欺詐。諸祭酒統轄區內,設義舍為過往行人免費提供食宿。有隱瞞小過者,須修補道路百步,將功抵過,略示懲戒。對犯法者,寬宥三次,而後再犯,才處以刑罰。史稱“民夷便樂之”,朝廷力不能征。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張魯投降曹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

溯源

于吉等人布道的同時,巴蜀一帶興起了張道陵開創的五斗米道。考二者源流,太平道與五斗米道皆出自黃老道,且以神仙崇拜及方術為教義特徵。不過五斗米道出現於巫覡盛行的區域,與巫道有所融合,因而巫術祭禮色彩更濃一些,即更偏重於宗教儀禮。而且由於太平道的領導的黃巾起義被鎮壓之後,不能在社會上公開傳播,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不斷發展壯大,遂成為道教正統。後世論及道教的創立,一般都認為是從張道陵開始。
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是在東漢順帝年間(126一144)。《三國志·張魯傳》和《後漢書·劉焉傳》中說:順帝時,張陵在四川鶴(鵠)鳴山中學道,“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稱為“五斗米道”。一說張陵自稱“天師”,故後世道教徒又稱五斗米道為“天師道”。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及其孫張魯繼續傳教。 五斗米道的壯大和發展,是在張魯時期。《後漢書·劉焉傳》說,益州牧劉焉“任魯以為督義司馬”,張魯因此掌握了兵權,於是他殺了漢中太守,既得漢中,在劉焉死後又襲取了巴郡,遂雄居巴漢之地,一直到建安二十年(215)投降曹操為止,前後28年。這一時期他在統治區內,大行五斗米道,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制度。在他降曹之後,曹操對他“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將還中國,待以客禮,封魯王子皆為列侯。”張魯的女兒還嫁給了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所以五斗米道並不因張魯失勢而中掇,並且隨著張魯東遷,更廣泛流傳在江東一帶地方。
五斗米道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信奉的經典,在歷史上有一些記載,如《魏書·釋老志》: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宮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其書多有不秘,非其徒也,不得輒觀。至於化金銷玉,行符敕水,奇方妙術,萬等千條。上雲羽化飛天,次稱消災滅禍。”

歷史

兩晉時期,入五斗米道者頗有其人。王羲之家族即“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四川和江、浙地區農民領袖多有利用五斗米道起事者。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起義,有眾數十萬人。南北朝時,寇謙之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創立“專以禮度為首,加之以服食閉煉”的新天師道,後稱北天師道。陸修靜重整道教經書,吸收佛教思想、儀節,創立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范,後稱南天師道。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與上清派淨明道靈寶派等合流。
五斗米道初入道者稱為“鬼卒”,骨幹稱為“祭酒”,並以“治”為傳道單位。張道陵死後,傳其子張衡,衡死後,傳子張魯。東漢末年,魯據漢中,建立持續達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權,後投降曹操。西晉後,五斗米道逐漸分化,一部分傳播於官僚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動於農民中。東晉時五斗米道領袖孫恩、盧循領導了長達十餘年的農民起義北魏時,嵩山道士寇謙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 ,創立新天師道。此後五斗米道改稱天師道。並得到太武帝的讚許。唐宋以後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張世系,以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為中心,是為江南各符籙道派之正宗。
“京產少恬靜,閉意榮宦,頗涉文義,專修黃老。” 《南史·隱逸上》稱其子杜棲亦續奉天師道,至於蕭梁之世。另一天師道世家會稽孔氏,至孔靈產時繼續奉道,他在 宋明帝泰始中罷晉安太守後,有隱遁之懷,“宋明帝於禹穴之側立懷仙館,詔使居焉。” 此外,南郡枝江人劉凝之,於宋文帝元嘉(424~453)年間,“居衡山之陽,採藥服 食,受天師化民之道”,而“王公贈遺,一無所受”。隋統一全國後,南北天師道合而為一。但直至唐代,史書缺乏記載,情況不明。唐代中後期,張陵子孫在江西龍虎山續傳天師道,逐漸形成傳播中心,世稱龍虎宗。從此 結束其早期發展歷史,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內容

五斗米道以老子為教主,基本經典是《道德經》和張陵編寫的‘老子想爾注’,是一種多神教,以長生成仙為其最高目標。其道術主要是通過章表,符咒招神驅鬼(例如用三官手書來治病),以及行氣、導引、房中術等。主要活動在成都周圍,也可能在少數民族中傳播。許多學者認為五斗米道與當地少數民族所盛行的巫術有很密切的關係。

記載

《法苑珠琳》六十九《妄傳邪教》條:後漢時張陵造(靈寶經)及章醮等道書二十四卷(《太平廣記》引《神仙傳》作“篇”)。
《雲笈七籤》卷六:漢末,有天師張道陵精思西山,太上親降,漢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訣”,重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
孟安排《道教義樞·七部義》及《雲笈七籤》卷六均言:按《正一經》雲,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此經並盛明治道、證果、修因、禁忌、眾術也。漢安元年,太上親授天師(張陵),流傳茲日。
經學者考證,此處《太平洞極經》與今、《太平經》內容基本一致,說明《太平洞極經》與《太平青領書》有一定關係。同時張衡、張魯傳教的一些措施,如教人有病思過、置義舍、禁酒等等,都與《太平經》經義相符。《典略》也說“衡法略同張角”,因此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兩者當同出一源。《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烹平中《173一177》,張衡(據《三國志·張魯傳》裴松之注說,原文張衡誤作“張修”)在漢中傳道:
又使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 ,使都習,號為奸令。
可知五斗米道曾以《老子五千文》作為他們信奉的主要經典,所謂《老子五千文》,是經張魯(或謂為張陵)所定本為五千字。近代又在敦煌發現了六朝人所寫的《老子想爾注》殘卷,基本是《道經》部分的注本。系當時五斗米教祭酒宣講《老子五千文》的註解本。近人饒宗頤(敦煌六朝寫本張天師道陵(老子想爾注)校箋)認為,張氏(老子想爾注)多處演說“太平”、“守一”,實乃提倡其太平思想,以《太平經》之意旨解釋《老子》。可知《老子想爾注》與《太平洞極經》確為五斗米道的重要經典。上面引文有言,五斗米道“其書多有隱秘,非其徒也,不得輒觀。”《老子想爾注》《太平洞極經》應當屬於這樣的秘典之一。
另外,據《道藏·洞真黃書》稱:《黃書》於東漢漢穿元年老子授張道陵,本有8卷。北周甄鸞《笑道論》亦提及五斗米道之“黃書合氣”。其道為男女合煉之本,五斗米道不敢公開宣講,故《黃書》亦為五斗米秘典之一(其書符文以黃色書寫之,故名)。
五斗米道的主要經典應有《天宮章本》 、(靈寶經八《正一盟威妙經》 )、《太平洞極經》、《老子五千文》(或稱《老子想爾注》)、《黃書》及章醮等道書。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指出,《正一經》中,最主要者為《正一盟威錄》,所以勸召鬼神。又指出,此錄蓋出張陵,依託太上。《道藏》收《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錄》1卷和《太上正一盟威法錄》1卷,內容相類,皆為張陵的《正一盟威錄》。 《老子想爾注》2卷,本己亡佚,後在敦煌遺書中被發現。可惜殘闕過半,即《道經》部分缺開首部分(第一、二章), 《德經》部分全佚。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認為,《道藏》所收《赤松子章歷》卷三至卷六所錄章表,尚是三張古科。但其百分八、九十已經亡佚。已是殘卷,並經後人整理。根據此書內容,證明五斗米道已具初步的宗教科儀。

流傳

《黃書》8卷今已不傳,但是《道藏》之中有《洞真黃書》、《上清黃書過度儀》、《洞真太微黃書天帝君石景金陽素經》等卷。《洞真黃書》現僅存一卷,或為《黃書》之節本。《上清黃書過度儀》講說行道儀法,《太上洞淵神咒經》謂“人以《黃書》受來經久不得過度,日日有考,令人多病,田蠶虛耗,宅中不利,不終年壽,中道而天。”可見《上清黃書過度儀》是與《黃書》並行的過度儀法。《洞真太微黃書天帝君百景金陽素經》卷末按語說:“《太微黃書》本有8卷,真人昔於赤城山中,以大篆交帶真文授許遠遊明君所有者是也。君所以未飛騰上清,摻駕雲龍,正由不睹《石景八素》之篇第,今以《石景金陽文》相付行,令盡睹八卷之首也。”其書講說服符升仙之道,乃配合《黃書》而行之道法。

發祥地

魯訊先生說得好:中國的根底全在道教。而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就在龍虎山麓的正一觀原址。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率弟子入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雲錦山便由此而改名為“龍虎山”。第四代天師張盛回龍虎山,為祭祀祖天師而興建起“祖天師廟”,每逢三元節,登壇傳錄,各地學道者紛至沓來,形成了“晝夜長明羽人國”的繁華景象。桑海滄田,“天師廟”也幾經修葺,名稱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時改為“正一觀”。現在的“正一觀”,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築風格重建,並吸收了明、清時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藝術特點,整個建築灰瓦白牆,古樸典雅,氣勢雄偉,仙骨傲然。

創始人

 張陵(34-156年)。東漢順帝人,又名張道陵,字輔漢。原籍江蘇豐縣,客居四川。東漢順帝(126-144)年間,學道於鶴鳴山(或作“鵠鳴山”,相傳在四川大邑縣境內)中,自稱“天師”(後來道教徒稱他為“張天師”,“五斗米道”也稱作“天師道”),借托太上老君口授,造作“道書”。順帝漢安元年(142年)開始在巴蜀一帶行醫傳道。據載因為“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所以人們稱其為“五斗米道”;又說,其道首為人治病,痊癒後病家要出五斗米,所以也稱為“五斗米師”。
張陵張陵

代表人物

“三張”。即張陵、張陵之子張衡、之孫張魯,道內則稱“三師”,即“天師”張陵,“嗣師”張衡,“系師”張魯。經過“三張”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五斗米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義、儀式與方術及其組織制度。到張魯時,據漢中自立,將其統治區域設為24治,各治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行政、軍事、宗教等事項,建立起政教合一政權,成為一方樂土。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張魯率眾降曹。
在三張之後,主要代表人物是李雄盧循等。李雄還於(303年)在蜀中建立起“成漢”政權,其業績可與張魯時代的漢中五斗米道政權媲美。
魏晉以後,五斗米道不僅擁有廣大下層民眾,而且得到了上層豪門士族的崇奉,並將五斗米道改造為稱天師道。後來經過晉代的葛洪、梁代的陶弘景、北魏的寇謙之等的改造和發展,“天師道”(即五斗米道)成了為封建統治服務的道教正統;五斗米道信仰並沒有被消除殆盡,仍在民間流傳,直到隋唐時代,乃至遼代末年,還有利用五斗米道的起義作亂事件發生。

主要經典

老子》。張魯以《老子》為五斗米道主要經典,並為之作注,名曰《老子想爾注》,以闡述五斗米道教義思想。

基本教義

基本信仰是老子的“”。他把老子的“道”人格化為有意志、能創生天地、主宰一切的至高無上的神,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其基本教義是通過守一、守道誡,達到長生不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