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宗

茅山宗

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是上清派的正式名稱。上清派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公元492年),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及歷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實際上,當時茅山已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後來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茅山宗
  • 備註: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
  • 開創人:陶弘景
  • 宗承:上清派
介紹,唐代茅山宗,發展,來歷,開創人,

介紹

茅山位於江蘇省的西南部,常州的西部,距常州大約60公里,南北約長10公里,東西約寬5公里,面積50多平方公里。宛如一條綠色蒼龍橫臥於江蘇省句容、金壇、溧水、丹徒、丹陽五大縣(市)之間。主峰大茅峰,似綠色蒼龍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 雖不算高,但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茅山有四大特點: 一、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還有眾多星羅棋布的廳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種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風格。 二、茅山以它的道教聖地而著稱。茅山成為道教上清派的發祥地,被後人稱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譽。 三、茅山還是新四軍蘇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茅山被毛主席列為全國六大抗日根據地之一。 四、茅山是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地點,六七千名常州知青這裡留下了一代青年的青春和熱誠,為茅山的開發留下了不可磨來的功績。
過去的學者大多將南朝以及唐代的道教主流誤解為上清派(茅山宗),其最大的原因在於將唐代的李渤“真系”(《雲笈七箋》卷5)所記上清經篆的傳授次序以及元代的劉大彬《茅山志》(HY304)中記載的茅山宗師脈譜,誤解為是講述上清派(茅山宗)的譜系。由於將從東晉的楊羲到唐代的李含光等這些人物的脈譜,誤解成上清派(茅山宗)的譜系,因而陸修靜、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都被看作是上清派(茅山宗)的道士。其結果,導致了東晉末以後,江南一帶的道教主流是上清派(茅山宗),到了唐代上清派(茅山宗)還是主流這一誤解的產生和流行。
將“真系”、《茅山志》的上清經篆的傳授譜系誤解為講述上清派譜系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對道教的三洞學說沒有充分理解。許多道教學者片面地相信上清經篆的傳授只在上清派(茅山宗)中進行,實際上,上清經篆的傳授也在提倡三洞學說的天師道中進行。劉宋的天師道依據三洞學說,把過去的葛氏道、上清派所傳授的靈寶經、《三皇經》、上清經吸收到自己的教義之內,將三洞部的所有道書尊奉為天師道的道書,此事可以由劉宋天師道里存有“三歸依戒”這一事實得到明確證明。天師道的三歸依戒要求信徒歸依三寶即道寶、經寶和師寶,三寶是指道寶的太上無極大道,經寶的三十六部尊經,師寶的太上老君。這裡所說的經寶三十六部尊經是指三洞十二部的道書,所以歸依三寶即是歸依道寶的無極大道,經寶的三洞十二部的所有道書,以及師寶的太上老君。因此,劉宋天師道當然也崇尚上清經、靈寶經以及《三皇經》。而且天師道的法位制度一旦完備,便出現了於道士法位中修成上清經的道士洞真法師、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以及三洞法師(參照《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5·法次儀的“正一法位”)。而上清經策在這些法師那兒也得到了傳授和掌握。
如果天師道也實行上清經之傳授,那么“真系”、《茅山志》所記載的道士之中就可能有天師道道士的存在。因此,若對各個道士的思想和事跡進行調查確認,其多數則是天師道的道士。例如,劉宋的陸修靜,查閱《陸先生道門科略》(HYlll9),顯然是將東漢的張陵(張道陵)仰奉為祖師的天師道道士。而且陸修靜倡導三洞學說一事可以明確地從“靈寶經目序”(《雲笈七箋》卷4)、《洞玄靈寶五感文》(HYl268)中獲知。就是說,陸修靜是天師道的道士,同時也是三洞學說的信徒。其他如“真系”記載的唐代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還有《茅山志》所記載的在此之後的黃宗元、孫知清等茅山宗師也都是天師道的道士。
劉宋天師道提倡三洞學說,意義極大。若天師道尊奉所有的三洞部的道書,那么,不論是《上清經》、《靈寶經》、還是《三皇經》,其所述教義,都將包攝於天師道之中。陸修靜的《洞玄靈寶五感文》基於三洞學說,對三洞部道書所說齋戒進行分類解說,其中包括《上清經》的上清齋、《靈寶經》的靈寶齋、《三皇經》的三皇齋以及天師道獨有的三元塗炭齋和指教齋,陸修靜將所有這些齋都看成是當時天師道所實踐的齋。這樣,劉宋天師道通過提倡三洞學說,迅速擴大了其教法範圍,使得天師道一家就足以與佛教相抗衡。因此,天師道將自己的教義稱作“道教”,來對抗佛教。於是,“道教”這一宗教才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成立了。“道教”本來是指以三洞學說為基礎的天師道的教義。
從上述可知,對三洞學說的不同理解,就會導致對整個道教史的看法的不同。唐代道教的主流是上清派這一誤解,也正是由於對三洞學說及其倡導者的思想沒有正確理解所致。道教是由劉宋時期的天師道,於5世紀中葉創立提倡的宗教,劉宋以降至南宋末,道教的主流是天師道,金末元初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加入了道教之後,直到現代,天師道和全真道構成了道教的二大流派。

唐代茅山宗

公元711年,親眼目睹兩公主入道的張萬福,似乎還是當時的太清觀主史崇玄的屬下,不過才過了兩三年,大概是隨著太平公主的倒台,史崇玄的敗亡罷,他漸漸開始嶄露頭角,終於作到太清觀新的主人,成了開元時期的道教重要人物。據都築晶子《唐代中期④道觀》的說法,在盛唐時代,張萬福和朱法滿(名君緒,?_720)在長安的太清觀和玉清觀,分別占據了重要的舞台,他們編纂的《三洞眾戒文》、《洞玄靈寶道士受三洞經誡法篆擇日曆》和《要修科儀戒律鈔》等等,在規範道士行為和整理道教儀式上起了很大作用。其中,特別是張萬福,在後來很多道教文獻中都可以看到,他是道教史上清理道教儀范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他一方面批判各地的道教儀式的失范,一方面動手將各種道教流派的齋醮儀式重新進行了編排和清理。
張萬福的影響在道教中一直持續到晚唐五代,當晚唐時代的杜光庭再次批判道教混亂狀況的時候,他仍然要回憶到張萬福,他說,“近有庸流,不達古賢之情,先於玄師前補署六職,宣科授簡,然後升壇,仍雲簡寂先生(陸修靜)齋法謬誤,飾非謗說,詞理紛然,寡識無知,一至於此,尚有其黨,相仿行之,不唯獲亂法之愆,實亦受謗賢之罪,達教君子,宜共斥之”,他強調說,“金篆古儀及黃篆舊法,宿啟之夜及言功之時,皆先作自然朝(即禮十方懺悔三禮是也),然後行事……所以云:須明旦晨曉,依法行道”,他指出,這一整齊化神聖化的道教儀范,是——此法自張天師、陸簡寂、寇天師、張清都(萬福——引者注)相傳至今,頗歷年代,皆以齋法出於自然朝,示不忘本也。
這裡關於道教儀范的正統譜系,是從張陵、陸修靜、寇謙之到張萬福。而宋代編輯的《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一《儀范門》之《序齋第一》在追溯過去齋法的淵源和歷史時,也要說到張萬福,它說“今世醮法遍區宇,而齋法幾於影滅跡絕,問有舉行之士,又復不師古始,信末師而哂前哲,是流俗而悖經教。壇儀乖竦,科式舛謬,甲造乙習,遂成舊章,切切用力於徼影響譎詭幻怪之間,以為舍是無以起信末俗”[21,所以必須重新清理齋儀,而它在回憶正確的齋儀的來歷時說,最早是正一真人,“自以齋法旨趣淵微,法禁森嚴,非愚淺始學所可明了,乃妙出五稱文、撰立正一齋法,目為‘旨教’,以遺祭酒篆生,靈寶之教,秘而不傳,仙人口口相授”,接下來到太極仙公,才將齋儀書寫下來,而陸天師“復加撰次,立為成儀,祝香、啟奏、出官、請事、禮謝、願念,罔不一本經文”,最後就說到唐代的張萬福:
痛庸師之不學,憫流俗之無識,非非相承,其失不悟,以簡便為適當,以古法為難行,則自張萬福天師以來,嘗病之矣。
這裡的歷史系譜仍然是從張陵、葛玄、陸修靜到張萬福。
不過,可以順便提到的是,在後來的道教史冊中,身為天師道徒的張萬福,卻被越來越凸顯的上清系所遮蔽了。例如陽台道士劉若拙述、荊南葆光子孫夷中集,成書於北宋鹹平六年(1003)的《三洞修道儀》,在記載道教科儀的歷史時就說,先是三天法師張君,受老君正一科法,整理二十四治,因為那裡“為六天魔鬼占據,號日鬼營”,後來,經歷寇天師、陸修靜以及“若隱趙先生、潘天師、澄源李先生、司馬天師、宗元先生吳天師、牛先生、葉孤雲、葉廣寒二天師、希和李先生,皆傳教之光明者,具載道門七葉圖”,並指出在唐代,“三洞科格,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篆有一百二十,階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這裡列出張陵、寇謙之、陸修靜等等,而在盛唐時期,有了司馬承禎、吳筠等等上清派的道士,卻沒有了張萬福的位置,天師道的系譜下面卻接了上清派的人物[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道門七葉圖》這個書名,從中可以看到,就像佛教禪門南北兩宗在“七代”位置上互不相讓,爭奪正統一樣,道教可能也同樣有過這種後起新興的強勢門派改寫歷史的情況,而在改寫中,在上層士大夫中很有勢力的上清一系逐漸遮蔽了天師一系,而張萬福也漸漸在道教史上被邊緣化了。
當然,那是後來的事。在當時即開元、天寶年間,張萬福很顯眼,道教也依然興盛。不過,在現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這種興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興盛[2]。毫無疑問,現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獻的制約,古代文獻提供了重新書寫歷史的中心和邊界,畢竟沒有文獻依據,研究者無法隨意編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獻又常常是懷有某種偏向和愛好的著作者所撰寫的,他們有意地凸顯和隱沒,對某些歷史的濃墨書寫和對某些歷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後來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隨著文獻留存的多寡和比重,來組織道教史的主要線索,於是層層積累下來的偏向仿佛物理學上的磁偏一樣,使道教史著作總是聚焦於一些歷史而模糊另一些歷史,不像沒有焦點的鳥瞰那樣能夠得到全景圖像。
應當說,上清一系在當時確實成為引人矚目的道教中心之一,唐代初期以來,以茅山上清一係為中心的道教徒,漸漸在上層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占據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紀中葉,儘管事實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躍在長安和洛陽,但是,在上層士人中間最有影響的,還是從司馬承禎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1]。直到大曆年間顏真卿為李含光撰碑銘、貞元年間李渤《真系》為這一派追溯歷史時,也都是把這一系說成是道教的正脈,仿佛佛教的傳燈一樣,把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陸修靜、陶弘景,而列數到隋唐的王遠知(580—667)[2]、潘師正(?一682)[3]、司馬承禎(647-735)[41、李含光(683—769)的[5],儘管這種光榮的系譜,從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事後的構擬和想像[6]。
而《真系》又被閱讀道教文獻的人通常入手閱讀的《雲笈七籤》收錄,而號稱“小道藏”的《雲笈七籤》在關於道教歷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僅以《真系》為主,所以,後世關於開元、天寶年問的道教史的回憶,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歷史為聚焦點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動可以模糊成為背景[1]。不過,如果我們重新回到那個時代去看道教,可以發現,盛唐時代的道教並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遠遠沒有到籠罩一切道門的地步[2]。畢竟歷史文獻沒有全部湮滅,不同內容的歷史文獻、不同視角的歷史紀錄、不同層次的歷史書寫,多多少少可以給我們重新建構那個時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機會,像並非有意識的歷史記載的小說,和未經改寫的碑刻資料,就在不經意中留下了開元時代的道教風景[3],其中在開元、天寶年間最引人矚目,而且不屬於上清系的道士相當多。

發展

茅山宗茅山宗
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
南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及歷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他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實際上,當時茅山已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後來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
茅山道士在道內稱“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以出家居道觀修煉為主,並注重文化和宗教道德修養。鑽研道經,遵守法戒,施行齋醮多依天師道道法精髓。茅山宗有比較系統的教理和規範化的宗教儀軌。
宋代劉混康任嗣法宗師時臻於極盛。哲宗曾召他為皇后孟氏治病。紹聖四年(1097),敕命江寧府將其所居茅山潛神庵擴建為元符觀。徽宗即位後,敕令擴建元符觀為“元符萬寧宮”,並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度人經》《清淨經》《六甲神符》賜之。劉混康死後,徽宗追贈為“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太中大夫”。“三茅崇奉之嚴,未有盛於斯時也”。茅山宗從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數百年,一直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後,逐漸衰微,但仍傳承不絕,且時有高道名於世。
至元代,名道士杜道堅入覲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皇慶元年(1312),仁宗授號“隆道沖真崇正真人”。其後,又有茅山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享譽於元後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符籙,茅山宗上清宗壇歸併入正一道。它作為道教的一宗,雖仍有傳承,但已是強弩之末了。
據《茅山志》載,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稱太師,第二代稱玄師,第三代稱真師,其後各代皆稱宗師。嗣法宗師的絕大多數皆出身茅山附近的句容、丹陽、溧水、金壇等縣世代崇道的隱逸之家,自幼受道教的薰陶。嗣法宗師的傳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楊羲、許穆、許翽所傳上清經籙為憑。自劉混康獲得朝廷賞賜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劍後,嗣法宗師的傳法信物增添了印劍。現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圭、哈硯、玉符四寶仍藏茅山道院,為“鎮山四寶”。
茅山宗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主要傳承、修習楊羲、許謐、許翽所造的《上清大洞真經》,同時也兼習《靈寶經》《三皇經》及《天師道經戒法籙》。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修煉理論在陶弘景時已基本形成,後經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人的弘揚而漸定型。茅山宗也提倡煉丹。該宗歷代修習的《真誥》載有不少煉丹服食成仙的故事。茅山華陽宮附近有陶弘景煉丹遺址,梁武帝曾服食陶弘景所煉丹藥,唐玄宗、宋徽宗亦對茅山道士煉丹極感興趣。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學士有吟詠茅山煉丹遺址的詩篇近二百首。
茅山道士在道內稱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以出家居道觀修煉為主,並注重文化和宗教道德修養。鑽研道經,遵守法戒,施行齋醮多依古法。茅山宗有比較系統的教理和規範化的宗教儀軌,不少道士長於撰述。直到宋元時期,還有杜道堅、張雨以玄理詩文名世。笪蟾光《茅山志·真人著述經懺道書》收有《上清大洞寶經篇目》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籙》一部,《上清大洞寶籙篇目》三十五部,《眾真所著經論篇目》六十二部;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錄茅山道書目四十部。該宗著述宏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
在中國道教史上。茅山宗有著重要地位,它不僅在隋唐時期成為道教的主流,而且對道教理論和修煉方術也有較大貢獻,組織制度也較健全。因而它在諸符籙派合併為正一道之前,能與龍虎宗、閣皂宗鼎立為符籙三宗之一,合併以後,又能以小宗單獨承傳直至近代。

來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教形成於東漢順帝時,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文化的主旨是以老子的“道”來闡述宇宙的生成規律,以及教導人們如何效法天道而後與道合真。千百年來,道教均以這一主題發揮和完善了道的旨義和內涵。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多門學科諸如哲學、天文、地理、中醫及養生學等。
茅山宗茅山宗
茅山,中國道教的主流道派上清派的發源地,坐落於江蘇省西南部,風景秀麗,幽靜宜人,素來被譽為“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這種稱號不僅為她披上了層層神秘的光環,也為她引來了許多奇人異士。
她發揚的道教宗派稱為“茅山宗”,其巨大的影響力及其所受到的帝王的欽崇也是其它道派所罕能企及的。歷史上曾有四十五代宗師相繼傳承茅山道學文化,歷代祖師也遺留有眾多的道書古籍,為推動和完善道教教義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清派形成於東晉,鼎盛於隋唐,影響幾乎縱貫整個道教史。早期上清派主要的活動中心主要以茅山活動中心,故上清派又稱為“茅山宗”。隋唐時期,上清派的影響已經遠播大江南北,《全唐文》云:“茅山為天下道學之所宗”。在宋朝其宗師受賜於朝廷;第23代宗師朱自英(976-1029)曾為真宗求嗣,賜“國師”號;第25代宗師劉混康(1037 -1108)也受寵於哲宗徽宗兩朝。
上清派許多宗師出身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上清派自創教之日起,其代表人物或出生於士族大家,官宦高門,或為飽學之士,這樣的領袖人物從一開始便賦予了上清派與眾不同的貴族和人文氣質,同時也開啟了道教向上發展深化的路徑。
南朝卓越的道教學者陶弘景,對以往流行於南朝的葛洪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籙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進行了總結和改革,悉心編纂了專門記述著上清派早期的教義、方術,以及歷史的《真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的兩百餘卷道經,在此弘揚上清經法。後又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後人因以茅山為祖庭,才逐漸發展演變成了以後的對後世道教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陶弘景及茅山宗,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道家的“專業”很多,有的為齋蘸,有的為符籙。符籙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災為職事,漢末以來,一直盛行不衰。作為道教三大符籙派之一的茅山宗,從南朝梁至北宋,一直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後逐漸衰微。至元代,朝廷命張天師掌管“三山符籙”,即龍虎山、合皂山與茅山。從此凡符籙一派,都歸入張天師一系,稱為正一派。該派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傳承、修習《上清大洞真經》,同時兼習靈寶經和三皇經,以及天師道“經戒法籙”。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
宋朝的符籙道教,繼承以往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教派,也出現了神霄、清微、淨明等新教派,正一道自北宋真宗重見於世,24代天師張可大,25代天師都得到宋廷“先生”的賜號,張可大提舉三山符籙,成為南方道教首領。第30代天師張繼先,蒙徽宗多次召見和賞賜,他本人博學能文,以“本來真性”為成先之本,要教徒通過“休歇”來達到解脫,形成符籙派的道教哲學。
時至今日,上清正一教符籙派為數不多的傳人之一,元符道人為茅山九霄萬福宮主人,二十餘年對道法勤求窮究,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傳承了楊許所傳的上清經籙,對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等無不通曉,特別精修於符籙。他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工草隸行書尤妙。
道人懷著一顆濟世度人之心,為人們祈福迎祥,驅邪除惡,並幫助人們了解和認識道教教義,以更好地弘揚道教樂人之善、濟人之急、解人之危、利物濟人的道德觀,淨化人們的心靈,澄心靜意,開通智慧,以至趨向真善美的境地。

開創人

稍後於陸修靜,南朝又出了個卓越的道教學者陶弘景。他對以往流行於南朝的葛洪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籙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又進行了總結和改革,開創了對後世道教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茅山宗。陶弘景及茅山宗,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市)。他的一生,經歷了南朝宋.齊.梁等三個朝代。於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等無不通曉。他曾從陸修靜的弟子孫游岳學道教符圖經法,算是陸修靜的再傳弟子。《雲笈七籤》卷五李渤述《真系》:
今道門以經籙授受,所自來遠矣。……其陸(修靜)君之教,楊(羲)許(謐)之胄也。陸授孫(游岳)君,孫君授陶(弘景)君。陶君搜摭許令(謐)之遺經略盡矣。
據《茅山志》說,孫游岳有弟子百餘人,唯陶弘景是他的入室弟子,經法誥訣,悉相傳授。
陸修靜生平總括三洞,力闡道教;孫游岳甄汰九流,潛神希微;而陶弘景生平對道法之勤求窮究,著述道書之豐富,較之陸孫均有過之,可說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他不僅繼承了楊許所傳之上清經籙,更是廣泛搜訪楊許三君之遺蹟,據以纂《真誥》;他不僅重齋儀,更兼重燒煉黃白及醫藥服餌;他不僅力闡道教,更且主張三教融合,法無偏執;他不僅重道教經籙,更且重儒家讖緯。經過五胡亂華後,中原基本已經佛化,南有梁武帝下詔合道事佛,就連被譽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煉,也要在道館兩旁各修青壇和佛塔一座,以表兩教雙修,死後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殮,陪葬器物。齊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於天保六年(555 年) ,齊文宣帝高洋便滅道興佛,強迫道士 削髮為僧。據《資治通鑑》記載,高洋下令境內穿黃衣的道士要么歸俗為民,要么剃度為僧,並連殺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後,北齊境內再無道士蹤跡。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複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的下場。
後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陶弘景此舉,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
陶弘景被迫受戒後,假借悼念沈約之實,訴說自己痛苦之心境。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陶弘景一生勤於著述,纂《真誥》.《登真隱訣》,注《老子》等帕二百餘卷,其中最著名的道教典籍為《真誥》.《登真隱訣》.《養性延命錄》及《真靈位業圖》。
陶弘景茅山宗傳經,最重三君(楊羲.許謐.許翽)手跡。即東晉哀帝興寧年間(公元三六三至三六五年)楊羲.許謐等託言眾真降授所留手書遺蹟。並據南齊頤歡所整理真人口授之誥,纂而為《真誥》。
據《雲笈七籤》卷一百七引陶翊《華陽隱居先生本起錄》記載:
先生以甲子.乙丑.丙寅三年之中,就興世館主東陽孫游岳咨稟道家符圖經法。雖相承皆是真本,而經歷模寫,意所未愜者。於是更博訪遠近而正之。成辰年(公元四八八年)始往茅山,便得楊許手書真跡,欣然感激。至庚午年(公元四九0年)又啟假東行浙越,處處尋求靈異。至會稽大洪山,謁居士婁慧明。又到餘姚太平山,謁居士杜京產。又到始寧山,謁法師鐘義山。又到始豐天台山,謁諸僧摽及諸宿舊道士。並得真人遺蹟十餘卷。
茅山茅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