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從距今約30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

"舊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提出來的一個時間區段概念。所謂石器時代,並不代表那個時候的人類只會使用石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舊石器時代
  • 外文名:Paleolithic
  • 時間: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
  • 性質:時間區段
  • 標誌:使用打制石器
舊石器,概述,打制,打制方法,打制種類,時期劃分,歐洲,西亞,非洲,東南亞,中國,經濟活動,概述,早期,中期,晚期,元謀猿人,陝西遺址,藍田人遺址,大荔人遺址,洛南人地點,梁山遺址,長武遺址,黃龍人化石,韓城遺址,吉林遺址,

舊石器

概述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生產活動,受到自然條件的極大限制,製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從附近的河灘上或者從熟悉的岩石區揀拾石塊,打製成合適的工具,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前一般都是這種情況,但並不全都是(通常這裡存在著很大的誤區
到了晚期,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和生產經驗的積累,這種揀拾的方法有時不能滿足生產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條件時,便從適宜製造石器的原生岩層開採石料,製造石器。因此,一些能夠提供豐富原料的山地就會有人從周圍地區不斷來到這裡,從岩層開採石料,乃至就地製造石器,因而出現了一些石器製造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郊大窯村和前乃莫板村的兩處石器製造場,就是當時人類製造和採集原料的重要場所。
舊石器時代
大窯村地處大青山前的丘陵地帶,在村南的四道溝,有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製造石器的地點,相鄰的二道溝,則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製造場。在這個地點,廣泛地分布著晚更新世的粉砂質黃土,它的上面是一層黑壚土。這兩層土的底部都發現有很厚的石片、石器、石渣層,其中典型的石片和石核數量很多,石器較少,製作石器所遺留的半成品和廢品則占絕大多數,反映了石器製造場的遺物特點。
在這個地點出土的石器中,以龜背形刮削器較為特殊,系用石塊做成,劈裂面平坦,背面隆起如龜背,遍布加工痕跡,形式和製法都比較固定,可用於剝獸皮、刮獸肉和加工皮革等。前乃莫板村的腦包樑上發現的石器製造場,同大窯村二道溝的性質一樣,也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原料開採和比較固定的石器製造場的出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誌。

打制

通過全國各地的考古發現,人們對舊石器時代的認識有了一定的依據。不光如此,對於我們的先人是如何打制石器的,也有了一些研究。

打制方法

a.碰砧(zhen)法:以較小塊石料向另一塊作為石砧的較大的自然礫石上碰擊,碰下來的石片經過第二步加工(第二部加工有錘擊法、指墊法、壓製法等)即可作為工具使用。
b.摔擊法(投擊法):將選擇好的石料放在地上,然後手握另一塊石頭摔擊放在地上的石料,以此打下所需要的石片。
c.錘擊法:把選擇好的一塊石料放在地上,然後手握一塊石頭作為石錘去錘擊石料。
d.砸擊法(兩極打擊法):把選擇好的一塊石料放在另一塊作為石砧的大石塊上用一隻手輔助,然後用另一隻手握著石錘砸擊放在石砧上的石料。
e.間接打擊法:在選擇好的一塊石料上面放置一根木棍或者骨料,然後再用一塊石頭作為石錘,用力捶擊木棍或者骨料,把重力傳遞到石料上,使其剝落下石片。
石器石器

打制種類

砍砸器:以石片、石核或礫石打制而成,個體大而重。
刮削器:多用小塊石片加工而成。我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常見的石器器形。
尖狀器:頂端有一個尖刃,多經二次加工修整。
雕刻器:多用小石片加工而成。先在小石片的邊緣打出一個斜向小平面,然後再錯開一個角度打去另一塊石片。兩石片疤痕相交處,即為該器的刃部。
斧形器:多為經兩面修理打制的石核工具。一端有刃,另一端為手握的柄部。
鏃形器:多用壓製法加工而成。其尖端鋒刃往往向一邊歪斜。
刀形器:石片的一側較厚,似為刀背。
石球狀器:一般也稱為“石核工具”,呈不甚規整的球形,通體經過加工修整,球體上有明顯的剝片疤痕。

時期劃分

其時期劃分一般採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別相當於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分布廣泛。由於地域和時代不同,以及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區的文化面貌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

歐洲

考古工作
歐洲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開展得早,發現遺址多,研究也深入,19世紀以來已建立起舊石器文化分期的序列。歐洲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可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手斧文化系統,包括阿布維利文化(Abbevillian)和阿舍利文化(Acheulian);一是沒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系統,如克拉克當文化(Clactonian)。兩者大體是平行發展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以莫斯特文化(Mousteria)為代表,其主要特徵是修理石核技術(勒瓦婁哇技術和盤狀石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典型器物是比較精緻的刮削器和尖狀器。
舊石器時代細石鏟舊石器時代細石鏟
文化
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有3.4萬年前的奧瑞納文化(Aurignacian)、梭魯特文化(Solutrian)和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這一時期的生產特點主要用石葉製作,有端刮器、雕刻器和鈍背刀等;骨角器很發達,這是機械方面最早的發明,說明人類已經具備了機械儲存力量的知識。同時出現了魚叉、骨針、標槍、投矛器等新工具;還出現了裝飾品和繪畫、雕塑等藝術品。

西亞

西亞是歐亞非3洲的接觸地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期人類可能正是通過西亞跨洲遷徙的。西亞與歐洲、非洲在文化上的關係很密切,石器的分類和命名多採用歐洲的標準。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礫石砍斫器和手斧為主要特徵。有類似奧杜韋文化的類型和阿舍利文化。中期以石片石器文化為主要特徵,廣泛使用勒瓦婁哇技術,稱為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與歐洲莫斯特文化接近。晚期遺存主要是石葉文化,與歐洲的奧瑞納文化格拉韋特文化比較相似,最後出現了細石器

非洲

簡介
非洲舊石器時代考古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這裡不僅發現了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人類化石和石器文化,而且是世界上已知的人類各發展階段沒有缺環、年代前後相繼的地區。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發現於東非肯亞的科比福拉,以及衣索比亞奧莫哈達爾地區,年代距今約260萬~200萬年。舊石器時代早期在非洲存在兩大石器文化傳統: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舊石器時代中期,在北非有莫斯特文化和阿替林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區,有中非的石核斧類型文化,如山果文化和盧本巴文化,南非的彼得斯堡文化、奧蘭治文化、斯蒂爾貝文化和班巴塔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非洲氣候極為乾旱,發現的遺存數少,在北非有與歐洲石葉文化相似的代拜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則有奇托利文化等。
考古發現
早在19世紀中葉,在非洲就發現了史前時期的石器。到20世紀初葉,已初步建立起更新世時期舊石器文化的發展序列。自50年代末以來,非洲在古人類和舊石器方面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從而使這一大陸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在世界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分期
非洲石器時代文化可分為兩大體系。北非,即環地中海沿岸的部分,在文化上與歐洲和西亞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因而可以使用歐洲和西亞的分期法。在撒哈拉以南的東非、西非和南非地區,發展情況與歐洲有所不同,因此使用了一套單獨的分期體系:早期石器時代,從最早的石器出現到大約10萬年前;中期石器時代,從大約10萬年前到1.5萬年前;晚期石器時代,從大約1.5萬年前到鐵器時代的開始(大多數地區發生在2000年前)。關於晚期石器時代開始的時間,還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早期文化
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迄今最早的石器發現於東非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又譯“奧杜韋”)峽谷、肯亞的科比福拉以及衣索比亞的奧莫和哈達爾地區。年代距今約300萬~200萬年。在舊石器時代早期,非洲存在著兩大石器文化傳統: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這個時期,文化的發展非常緩慢,從地中海沿岸地區到好望角,文化上明顯一致。
奧杜韋文化
奧杜韋文化發現於奧杜瓦伊峽谷的第1層和第2層下部,也發現於北非阿爾及利亞的艾因哈奈什。典型工具是砍斫器。比奧杜韋文化稍晚出現的是阿舍利文化,在北非和奧杜瓦伊峽谷第2層的上部,有早期阿舍利文化的粗製手斧。在奧杜瓦伊峽谷的第3層和第4層以及在整個非洲大陸,由於軟錘技術的使用,出現了更薄的手斧,具有更淺平的石片疤和更規整的刃緣,這是阿舍利文化的特徵。這時的薄刃砍斫器比以前數量更多,小的輕型工具也製作得更規整。一般認為,奧杜韋文化的石器是由能人(如奧杜瓦伊的能人、科比福拉的1470號人)製作的,而阿舍利文化則是與直立人(如北非的毛里坦人)相聯繫的。
到其後的晚更新世時,隨著氣候的變化和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文化就開始出現了差別。
早期
這個時期各地的舊石器文化呈現出地方的特點。在北非生活著尼安德特人,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則生活著羅得西亞人。整個北非和尼羅河河谷以及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區,在晚更新世的大部分時期內,存在著一種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這是受西亞和南歐的莫斯特文化影響的結果。除了昔蘭尼加以外,這一傳統有變化地繼續存在到公元前1.5萬年和1.2萬年之間。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存在著一種以南非為中心的福爾史密斯文化,它繼承了阿舍利文化傳統,廣泛分布於草原地區。手斧和薄刃砍斫器變小,製作更加精緻。而共生的輕型工具在製作上更廣泛地使用勒瓦婁哇技術。在森林地帶,發展了另一種以東非為中心、但在南非也有發現的桑戈文化,這是一種適應於森林環境的文化,其特徵是加工木頭的工具很發達,特別是重型的手斧、大尖狀器和高背“刨刀”。
中期
其重大進展之一,是人類擴大了居住範圍。在歐亞大陸,人類進入了高緯度地區;而在非洲,則是向森林和乾燥地區擴展。人類的這種擴展之所以能夠成功,完全是由於技術上的進步。由於適應於不同的生態環境,各地的舊石器文化呈現出日趨明顯的地方特色。
晚期
這一時期在北非,尼羅河河谷地區的文化,稱為霍爾穆桑文化,典型器物是帶鋸齒的石片和雕刻器;在昔蘭尼加,發現了在非洲極少見的以石葉為主的代拜文化,出現了用間接打擊法生產並進行陡直修理的石葉、琢背石葉、雕刻器和端刃刮削器,與歐洲和西南亞某些地區的舊石器晚期文化的類型是一致的;在馬格里布,發現了在勒瓦婁哇和莫斯特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阿替林文化,典型的器物是帶肩的尖狀器。
在撒哈拉以南地區,森林環境和草原環境兩種文化的區別繼續存在,石制工具全面變小。東非、西非和中非赤道森林地區的盧彭巴文化,基本上繼承了桑戈文化的傳統,但手斧和大尖狀器減少,以石片製作的小型石器增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種細長並經過兩面加工的尖狀器。在從非洲之角到好望角的草原地區,發展了斯蒂爾貝文化,其典型特徵是存在似石葉的石片,以及由修理台面的石核上打下來的短而寬的石片,另外還有兩面修理的尖狀器。
文化特點
非洲舊石器晚期文化的特點在於各地都有發達的尖狀器。雖然似石葉的石片也有發現,但還沒有成為製作石器的主要坯料。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各地的細石器工業開始形成了地方的特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到中石器時代,從世界範圍來看,這是一個地區化和細石器化的傾向日趨顯著的時期,非洲也是如此。

東南亞

考古學家一般把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稱為“礫石和石片石器傳統”或“砍斫器傳統”。在這個傳統之下,又可分出若干地方類型,如分布於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安雅辛文化,分布於泰國西部芬諾河流域的芬諾伊文化,發現於馬來西亞西北部霹靂河流域哥打淡地方的淡邊文化,分布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谷的巴芝丹文化,分布於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南海岸的塔邦文化等。如今,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材料,雖然從早期到晚期都有,但很不完備,存在許多地區和時間上的空白,不少遺址缺乏可靠的年代學證據。人類化石的發現也不平衡,除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外,其他地區十分稀少。

中國

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工作,在中國已經發現了許多舊石器時代的遺址,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舊石器考古材料,初步建立起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框架。
舊石器時代考古舊石器時代考古
早期
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分布已很普遍。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謀人石器、匼河文化藍田人文化以及東谷坨文化(見東谷坨遺址)。距今100萬年以後的遺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第1地點的北京人文化為代表,在南方以貴州黔西觀音洞的觀音洞文化為代表。總起來看,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基本上是類似於奧杜韋文化的類型,似乎沒有西方的阿舍利手斧文化。但有的學者認為,在這一時期,中國舊石器文化和西方阿舍利文化之間可能存在著交流。
中期
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可用山西襄汾發現的丁村文化(見丁村遺址)為代表。另外比較重要的有周口店第15地點文化和山西陽高許家窯人文化。中國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基本上保持了早期文化的類型和加工技術。即使類型稍有變化,技術稍有進步,也都是緩慢的。一個明顯的特點是修理石核技術(如勒瓦婁哇技術)沒有得到什麼發展。
晚期
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數量增多,文化遺物更加豐富,技術有明顯進步,文化類型也更加多樣。在華北、華南及其他地區,都存在時代相近但技術傳統不同的文化類型。
在華北,有繼承前一個時期的小石器傳統,其重要代表有薩拉烏蘇遺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遺址、山頂洞遺址(見山頂洞人)等;有石葉文化類型,以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水洞溝文化為代表,它與西方同期文化有較多的相似處;還有70年代後發現的典型細石器工藝,如山西沁水下川文化,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虎頭梁文化等。
在東北地區,屬於這一時期的重要遺址有遼寧海城小孤山遺址和黑龍江哈爾濱閻家崗遺址等。
在南方,這一時期出現了幾個區域性文化,如以四川省漢源縣富林遺址命名的富林文化類型,以重慶市銅梁縣張二塘遺址為代表的銅梁文化類型,以及最初在貴州省興義市貓貓洞遺址發現的貓貓洞文化類型。
另外,在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區也發現了一些屬於這一時期或稍晚的舊石器文化地點。總起來看,這一時期文化的主要特點是,除少數地點外,石葉工藝和骨角器生產不很發達。

經濟活動

概述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經濟活動,主要是通過採摘果實、狩獵或捕撈獲取食物。當時人們群居在山洞裡或部分地群居在樹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實、堅果和根莖為食物,同時集體捕獵野獸、捕撈河湖中的魚蚌來維持生活。在山洞中的遺蹟和遺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樹居生活卻很難留下什麼遺蹟。從古代的文獻中,依稀可以尋覓到遠古時代樹居和採集的影子。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中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特點就是洞居或巢居,採集和狩獵。
民族志也較多反映了石器時代人類的巢居生活。彝族歷史文獻《西南彝志》記載:“人們在當初,不曾住地面,野獸花斑斑,跑在森林裡;人居於樹上,獸與人同處”;《滇略》記載有一部分被稱為“野人”的景頗族,“茹毛飲血,夜宿樹上”;《貴州通志》記載少數苗族先民曾經“架木如鳥巢寢處”;東北的古代肅慎族亦曾“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這些少數民族儘管早已擺脫了採集與狩獵的經濟生活,但其巢居的生活方式卻一致表明遠古人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確曾有過這樣一段經歷。

早期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與猿人化石共存的都有大量哺乳類動物化石和人類用火的痕跡。除了粗糙笨拙的打制石器,還有經過加工的鹿角和砍砸刮削的獸骨。這一時期人類的經濟活動,處於極其原始的萌芽階段。
在初期的經濟活動中,人類只是為了生存而進行採集和狩獵、捕撈的。這些活動以採集最早出現,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匼河遺址中發現了可能用於狩獵的石球,表明當時已出現了狩獵經濟的萌芽,在整箇舊石器時代,採集和捕食小動物始終是人們的主要經濟活動。集體圍獵大動物,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中期

距今約十至二三萬年,相當於地質史上的晚更新世,也就是考古學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的經濟活動逐漸活躍了。當時,台灣、日本等島嶼與大陸還有陸橋聯接,在亞洲的東北部,白令海峽也有陸地通往北美洲。中國大陸的氣候比較乾燥寒冷,西北高原及華北大地堆積了厚厚的黃土。這一時期處於間冰期,大陸大部分植被是森林草原或半乾旱的草原,自然條件比較惡劣。人類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求生存,才得到鍛鍊和發展,最後脫離了動物界,轉變為現代人的。地質學家稱之為黃土時期,人類學家稱之為智人階段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氏族組織已廣泛分布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在各地不同的生產實踐中改進工具,發明了摩擦取火,從而促進了原始經濟的發展。
舊石器時代中期,打制石器的技術比早期進步了,丁村人的石器已有更多的類型,遺址中出土的各式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和石球等,有的形制相當規整。說明了石器功能作用的分化。與丁村人相比,許家窯人的狩獵技術更高一些,從出土的石器來看,他們不僅會從打制的石核台面周圍邊緣敲剝石片,而且製作出更多小型的尖狀器、雕刻器、小石鑽和小型砍砸器。一種龜背狀刮削器和短身圓頭刮削器,刃緣經過仔細加工,已初步開創了細石器工藝技術的風格,代表了舊石器文化的進步因素。作為狩獵大動物的有效武器石球,在許家窯人的營地里成堆地發現,數以千計,生動地顯示了這個氏族狩獵經濟的高度發展。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和中石器時代盛行的石葉,在這裡也已經出現,這種工具與狩獵和吃獸肉有密切關係。許家窯遺存的全部動物骨骼數以噸計,但未見一具完整的個體,甚至連一個完整的頭骨都沒有發現,說明基本上都是人們食肉後又砸碎的拋棄物。他們還善於用動物的骨角加工成鏟式工具、三棱尖狀器和刮削器。許家窯人生活在距今 4 萬年前,他們的狩獵經濟代表了當時的較高水平。

晚期

距今二三萬年前,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以採集為主、狩獵為輔的原始經濟在各地有了更快的發展。從重要遺址峙峪、小南海、虎頭梁所發現的石器和遺蹟來看,當時的生產水平在不斷進步和提高。以弓箭的發明為標誌,狩獵經濟又獲得進一步的發展。1963 年發掘的山西峙峪遺址,距今 28000 年,僅石器材料就多達 15000餘件,明確地出土了石箭頭和鉞形小石刀之類複合工具。1960 年第一次發掘小南海洞穴時,10 平方米範圍內出土石製品達 7000 多件,可見當時石器製造業已有相當規模。在河北陽原的虎頭梁遺址,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三處篝火遺蹟,灰燼中有燒過的獸骨和鴕鳥蛋皮,周圍散布著大量石片、石屑和用作石砧的大塊礫石,這裡顯然是一個狩獵者的宿營地。
虎頭梁遺址虎頭梁遺址

元謀猿人

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爪蹄獸、最後枝角鹿等第3紀殘存動物在這裡出沒。再晚一些,則有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存,元謀人使用的石器捕獵它們。元謀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地層中,元謀盆地內暴露的695米厚,共4段28層的河湖相沉積地層里,在第4段第22層,發現了兩枚上內側門齒化石。用古地磁測定法檢測,這兩枚牙齒屬於170萬年前的一個男性青年。它確證了中國人的歷史起源和存在。和這兩枚牙齒化石同時從褐色黏土層中出土的,還有7件元謀人製造和使用的脈石英石核與刮削器。

陝西遺址

藍田人遺址

發現命名
1963年7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調查隊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在藍田縣城西北約10公里的泄湖鎮陳家窩發現了一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嶺地層中發現一個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經對此頭骨化石進行室內修復,復原出一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陳家窩的下頜骨和公王嶺的頭骨歸到一起,命名為“藍田中國猿人”,簡稱“藍田猿人”或“藍田人”。但是,不少學者認為,這兩件標本所顯示的原始性程度明顯不同,兩個地點的時代又有先後之分,建議給公王嶺頭骨另立新種“藍田人”;給陳家窩下頜骨以“直立人陳家窩亞種”的學名,亦可稱“陳家窩人”。
相關數據
根據古地磁法測定,公王嶺和陳家窩古猿人化石層位先後有三個不同的數據:
1、陳家窩:距今65萬年;
公王嶺:距今75—80萬年。
2、陳家窩:距今53萬年或50萬年;
公王嶺:距今98萬年或100萬年。
3、陳家窩:距今65萬年;
公王嶺:距今115萬年。
一般可以說公王嶺距今約100萬年左右,其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陳家窩化石距今60萬年左右,屬中更新世中期。
特徵描述
藍田人屬我國早期人類化石。其前額低平、較寬,眉骨粗壯隆起,骨壁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顱內耳高71毫米,腦容量為778.4毫升,基本與印度尼西亞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當。
藍田猿人頭骨復原像
出土物
在公王嶺藍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的許多生產工具,有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尖狀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石塊原狀,適於手握。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復刃四種形式,用於刮削木製工具和剝取獸皮。這些工具製作粗糙,以單面加工為主,多不經第二步加工即行使用。
公王嶺還出土了40餘種動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這些動物化石中具有強烈的南方色彩,如劍齒象、大熊貓、爪獸、毛冠鹿、水鹿等。這說明藍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嶺北麓,在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繁茂,林木叢生,很適合於原始人類繁衍和生息。
學術研究
陝西藍田公王嶺猿人頭骨的發現,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它擴大了已知的中國猿人的分布範圍,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點,對探索和考察人類起源具有重大意義。

大荔人遺址

發現挖掘
位於大荔縣西北解放村,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1978年春,在村子附近的洛河第三階地的砂礫層中發現一具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1978年秋和1980年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西北大學地質系、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進行了發掘。
特徵描述
化石年代經鑑定距今約20萬年左右,屬不足30歲的男性頭骨,顱穹低矮,前額扁平,顱骨壁較厚,眉脊粗壯,其形狀和北京人接近。但頂骨相對較大,枕骨隆凸下移,頂枕部較高,吻部不那么前突,顴骨細弱,顴骨鱗部非三角形而呈圓麟狀,這些又都是智人的進步特徵。腦量約為1120毫升,比北京人平均值稍大,體質特徵介於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類型。
出土物
大荔人伴生的動物有古菱齒象、腫骨大角鹿、鴕鳥等10餘種。發現的植物孢粉有蒿、菊、藜等草木植物,松柏、雲杉等針葉樹種,而沒有發現闊葉樹種,表明在大荔人生活時期,當地屬森林—草原型環境。與大荔人同出的石器和石製品約500多件,原料以石英岩為主,燧石次之,還有少量脈石英、火成岩等。石製品中,大多數是石片和石核,石器約占30%。器形普遍較小,長度一般不超過4厘米,重量約在20克左右。類型以刮削器為主,凹刃刮削器數量為多,其次是尖狀器和少量的雕刻器、石錐、砍砸器、石球等。打制技術主要是錘擊法,打片較厚,不甚規整。砸擊法也偶爾見得,或在一端,或在兩端可見砸痕。第二步加工以單向背面加工為主,刃緣曲折,刃口不齊,多呈鋸齒狀或波紋狀,或銳或鈍。石器中單刃多於復刃。尖狀器加工稍為精緻,有正尖、角尖、雙尖、歪尖箬類型。
學術研究
大荔人的文化特徵,屬於我國華北地區以小石器為主的船底形刮削器—雕刻器類型。

洛南人地點

發現挖掘
1977年在洛南縣東河村一洞穴內灰黃色鈣質砂土中發現一人牙化石,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早期,也可能到早更新世的晚期。
特徵描述
化石為右上第一臼齒,牙根全部斷失,牙冠保存完好,齒尖有磨損痕跡。從咬合面看,牙齒近中頰側角向前突出,而遠中舌側角較圓鈍,整個牙面呈圓菱形。牙的近遠中側冠壁,有一橫長方形與其前後牙相接的凹面。次尖及後尖後側壁的釉質層遭到腐蝕,其上有許多被腐蝕後形成的蠕蟲狀小溝及小坑。原尖較大,被磨耗得較低平。前尖比後尖略大,原尖和後尖連脊明顯,其化石屬直立人的範疇,可稱之為洛南猿人
出土物
與洛南猿人化石共出的動物化石僅有大熊貓和貘,反映出洛南猿人生活時代的氣候環境較今天溫暖濕潤。

梁山遺址

發現挖掘
位於漢中地區南鄭縣漢水南岸,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即舊石器時代中期。80年代初發現,陝西省鳶古研究所漢水考古隊、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等單位多次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
出土物
舊石器分布在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2公里範圍內。遺物以石製品為代表,已發現1000多件,包括石器、石核、石片三類,尤以石器為最多。原料主要有石英岩、脈石英和火山岩三種,均為河流礫石。石核的打制台面以利用礫石平面者為多。打擊石片採用直接打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大多數石片寬大長,石片形狀缺乏規律。
石器特點
石器器型寬大厚重。以礫石石器為主,石片石器處次要地位。礫石石器多在礫石的一邊或一端進行加工,礫石面占器物表面的1/2或1/3。石片石器加工以向一面打擊者為多,二次加工較少。石器類型有石錘、尖狀器、砍斫(砸)器、刮削器、石球和原形手斧。石錘用石英製成,其特點是在圓形或橢圓形礫石的一端具有密集的點狀疤痕。尖狀器包括礫石、石片三棱尖狀器兩種,砍斫(砸)器出土較多,占所有石製品的43%,是梁山舊石器遺址中最杳代表性的器物。石球也是梁山遺址石器的主要類型。
學術研究
梁山舊石器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漢水上游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空白。其石器風格除具有“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尖狀器”這一華北舊石器文化傳統外,還具有華南以礫石石器為主的特點。這種文化共存的特徵為研究我國南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分布及相互關係提供了新的資料。而遺址中原形手斧的出現,又為研究舊石器時代世界東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線索。

長武遺址

發現挖掘
位於陝西長武縣城關鎮窯頭溝及鴨兒溝。1972年,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察時發現。地質時代屬於晚更新世,發現智人牙齒化石一枚。
特徵描述
齒根缺失,齒冠近中側和舌面釉質被破壞,但牙本質完整。呈灰白色,原尖大,次尖小,後者位於遠中側的中間,前尖略大於後尖,前尖、後尖和原尖的三個尖交匯處成一凹面。遠中側無接觸面。近中側釉質脫失,也看不出與前牙的接觸面。這些性質表明此牙是萌出不久的左上第二臼齒,可能為一少年個體。伴出的動物化石有鼢鼠屬、披毛犀、似野馬、野驢、大角鹿屬、斑鹿、牛類等。
出土石器
這裡發現石器標本近200件,石料80%為石英岩,石器中60%標本都保留有礫石面。石器的器形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等。石器以小型為主,多用礫石片製成,加工粗糙,類型簡單,外形多依礫石的原始形態。石器的第二步加工多由劈裂面向背面加工,尖狀器修理的相當精細。石器組合以單邊直刃刮削器為主,尖狀器、砍砸器數量較少。

黃龍人化石

出土發掘
位於陝西黃龍縣徐家山南坡的黃色土與紅色土交界處,地質時代屬於晚更新世。1975年發現一具完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
特徵描述
頭蓋骨從顱骨隆起、眶上區和額區發育程度以及額鱗傾斜程度判定其屬於晚期智人階段,但又有一定的原始特徵,如矢狀脊較突出,頭骨骨壁較厚,額結不太發育,前囟點位置較靠後等,代表了晚期智人的過渡類型,為研究亞洲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的過渡提供了新的線索。

韓城遺址

出土發掘
位於韓城縣城東北的黃河禹門口西側,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1973年修建鐵路時發現洞穴堆積,西北大學考古專業進行了清理。洞穴高出現黃河河床約30米。
出土物
文化遺存主要有石製品、用火痕跡和一些動物化石。石器的原料主要有石英石和燧石,表面多保留礫石面。石片、石核多不規整,打制方法為錘擊法。石器器型較小,有砍砸器、尖狀器和刮削器,以刮削器最多。第二步加工較粗糙,均用錘擊法修理而成,以從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者居多。
洞穴內保留火燼最厚達5厘米,殘留有燒骨、木炭屑和石塊等。發現的哺乳類動物化石有牛、犀牛和鹿等,均屬草原型的動物群。禹門口舊石器遺址的發現,將黃河兩岸的舊石器文化緊密地聯繫了起來。
學術研究
該遺址中的石器保留了我國北方以小型石器為主的文化傳統,構成新石器時代早期細石器文化的先驅,為探討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淵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吉林遺址

2018年5月30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發布的成果顯示:在該所與吉林大學今年4月對吉林省汪清縣進行的舊石器專項考古調查中,考古人員新發現含打制石器的地點63處,採集石製品1362件。根據地表採集遺物和裸露的地層堆積特點,綜合多方因素,可初步確定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
此次新發現的12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分布在嘎呀河、綏芬河流域。在嘎呀河流域發現了春陽鎮石頭村北崗遺址、天橋嶺鎮東新遺址第Ⅰ地點、天橋嶺鎮馬鹿溝遺址、大興溝鎮新興遺址第Ⅰ、Ⅱ地點等5處;綏芬河流域發現有羅子溝鎮上河遺址,創業遺址第Ⅰ、Ⅱ地點、下河遺址第Ⅰ、Ⅱ地點和綏芬遺址第Ⅱ、Ⅳ地點等7處。
考古人員在嘎呀河流域的東新遺址第Ⅰ地點、新興遺址第Ⅰ地點、馬鹿溝遺址三處遺址分別採集到多件石製品,基本代表了長白山地區三種不同的舊石器時代工業類型。本次在汪清地區開展的舊石器考古專項調查,首次較為系統地了解了該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面貌,是吉林東部長白山地區舊石器考古的又一重要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