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內蒙古中部陰山山脈中段)

大青山(內蒙古中部陰山山脈中段)

大青山,屬陰山山脈,東起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西至包頭昆都侖河。東西長約240公里,南北寬約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

2018年5月,為徹底解決大青山山脈呼和浩特市境內礦山企業勘查開發建設活動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全面停止大青山山脈呼和浩特市境內礦山企業勘查、開發建設活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要求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和浩特段)內礦山企業2020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大青山山脈呼和浩特市境內其他礦山企業逐步有序退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青山
  • 主峰海拔:2338米
  • 東起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
  • 西至包頭昆都侖河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簡介,地質,生態,歷史,

簡介

在內蒙古,自東向西綿延著一條數百公里長的著名山脈—陰山山脈,它東與冀北山地銜接,西與賀蘭山、北大山、馬鬃山相通,構成了一條環內亞乾旱、半乾旱區南緣的生態交錯帶。這條生態渠道,在維護和保持內亞荒漠草原生態穩定性,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屏護山前河套平原乃至華北平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蒙古大青山就坐落在陰山山地中段,為陰山山脈的主要段落,它位於內蒙古中部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一線以北,是陰山山地中山地森林、灌叢—草原鑲嵌景觀最為完好的一部分,是陰山山地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域。
大青山攝影圖大青山攝影圖

地質

大青山山地為塊狀斷裂的中等高度的山地,一般海拔為1500—— 2100米,西部的九峰山,可高達海拔2338米,相對高度100——700米。山地的基岩及地表組成物質是由花崗岩、片麻岩片岩頁岩砂礫岩以及殘積坡積層、洪積砂礫層構成。

生態

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元古代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古生代、中生代的砂頁岩、礫岩所組成。大青山南北坡不對稱,北坡平緩, 剝蝕殘餘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錯分布,逐漸與內蒙古高原連在一起;南坡陡峭,為明顯的構造斷塊地形,斷層崖被侵蝕切割,形成一系列斷裂三角面,形勢險峻。山麓分布有侵蝕殘餘的低山和眾多的山溝,雨後洪流破山而出,造成複式帶狀洪積扇裙。山溝為流水侵蝕成為寬谷後,往往形成前山與後山的交通孔道。山上和山後氣溫較低,年均溫0~4℃,山峰與山麓相差4℃左右,無霜期較短,山上和山後約為100天,比山前生長季約短1個月。以呼和浩特和武川相比,兩地直線距離僅40公里,年降水量相差76毫米。山脈的屏障作用甚為明顯。大青山森林覆蓋率為11.5%。陰坡海拔1100米左右為乾草原;1200 米以上出現灌叢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側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楊遼東櫟混交林和雲杉白樺、山楊混交林及油松和雲杉純林。陽坡1500米以下為乾草原,18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草原。土壤為山地栗鈣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間盆地和灘川地的水土條件較 好,耕地擴展很快,上限已達海拔1850米。山前丘陵洪積扇地帶為半農半牧區
內蒙古大青山南部濕地鳥類共記錄126種,錄屬於16目37科74屬。水鳥72種(57.1%)。候鳥共110種(87.3%),其中夏候鳥58種、旅鳥52種。74種繁殖鳥中古北種58種(78.4%)、東洋種8種(10.8%)、廣布種8種(10.8%),鳥類組成明顯以古北界成分為主。該區域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0種。記錄大青山南部新分布紀錄鳥類19種。濕地作為一個隱域性景觀難以作為動物地理區劃界線的依據。

歷史

天祚帝逃亡之地
耶律淳(1063―1122),北遼皇帝,契丹族,契丹名涅里,遼興宗的孫子,兵馬大元帥和魯斡之子。天祚帝即位,封鄭王、越王乾統六年(1106年),任南府宰相,改封魏王。後出任南京留守。天慶五年(1115年),天祚帝兵敗於金,退守長春。御營副都統耶律章奴謀廢天祚帝,遣使擁立他為帝。他殺來使,通報天祚帝,被進封秦晉國王、都元帥。在燕雲召募精兵,與金軍作戰,失敗後收殘兵數千人,還守南京(今北京)。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被金兵追擊逃入夾山(今內蒙古薩拉齊西北大青山)。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位於武川縣得勝溝鄉的最南端,大青山深處,轄地面積496.0平方公里,距呼和浩特市約70公里,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國家100個景點項目之一。開闢這一地區,使其與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對堅持綏遠抗戰,牽制日軍向大西北的進攻,掩護八路軍在敵後抗戰的翼側,具有重要意義。
內蒙古大青山內蒙古大青山
抗戰年代,得勝溝鄉得勝溝村一直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被稱為“塞外小延安”,此地山大溝深,地形險要,是當年大青山支隊司令部、綏遠省委、省行署機關的駐紮地,現有司令部、衛生隊、教導隊、電台等遺址,李井泉姚喆、黃厚、楊植林等領導人住過的窯洞和辦公用的石磨、樹墩,存有八路軍作戰使用過的電台、戰刀、手榴彈、馬蹬、火盆、糧食袋、火鐮等革命歷史珍貴文物。1964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景區內留下一大批革命前輩戎馬生涯的足跡,留下了大青山抗日軍民奮勇殺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景區內除了眾多的革命遺存,自然風景十分獨特,溝溝相連、溪泉纏繞,水秀山青,山壑交疊,峰聳入雲,山山有景,萬木崢嶸,野獸出沒,有獅子嘴、石門洞、佛爺洞、晾人台、響沙灣虎頭山、板嘴石窯等自然景點,各景點均以“奇、雄、特、險”取勝,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以紅帶綠,紅綠相互輝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