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文化

英文:Fulin Culture釋文: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是這一時期文化在南方的代表。1960年發現於四川省漢源縣富林鎮,除發現少量哺乳動物牙齒及骨骼外,尚有雙殼類化石及植物葉化石。富林遺址有很豐富的石器。石器多以燧石為原料,但燧石質地較差,其他尚有石英、水晶、砂岩、花崗岩、角頁岩、安山岩等。石器中以石片石器為主,有刮削器、尖狀器、端刮器等。打片主要用錘擊法,間或用砸擊法。富林石器的特點為器形較小,有小石核、小石片和小石器,另有少數似石葉。其地質時代約為晚更新世晚期,距今約2萬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林文化
  • 外文名:Fulin Culture
  • 釋文: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 距今:約2萬年
縣城富林,漢源古遺址,

縣城富林

在大渡河與流沙河交匯處。1960年,雅安地區地質普查時,採得石器材料100多件。經鑑定為舊石器時代遺物,當即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社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報上發表《四川省漢源縣富林鎮舊石器時代遺址》一文,《光明日報》、《文匯報》、《四川日報》亦予報導。
1962年和1974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館,專家學者先後來富林進行發掘,在各文化層出土有石核、石匕、石錘等石器五千餘件。動物化石、碎骨、臼齒和植物化石板栗、香葉等植物印痕若干件,此外還有木炭、灰燼、燒骨等用火遺蹟,文化內涵獨特,經鑑定為我國南方發現的第一個公元前10萬-1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1977年中國科學院張森水教授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報上發表論文建議定為“富林文化”,從此富林文化被編入我國南方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圖書中,全國各有關大學及國外學者都絡繹來此考察,現除部分文物分存中科院和省博物館之處。縣文館所尚有大量實物可供人們參觀、研究。

漢源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獅子山型文化遺址、富林背後山型文化遺址、大樹背後山型文化遺址;秦漢時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煉遺址;古文化遺址有黎州古城遺址、王建城遺址、清溪古道遺址、大樹古堡遺址、清溪關遺址、孟獲城遺址、三交城古遺址。古墓葬 背後山商周土坑墓、大瑤石棺葬,桃坪戰國、西漢土坑墓群、東漢磚室墓、明瓮棺葬。金石、碑刻有玉淵銘碑、山橫水遠石刻、劉延摩崖石刻、文昌宮書法碑、花椒免貢碑、三絕墓碑、紅軍長征石刻。
縣文館所館藏文物有新時器時代的玉斧、雙耳罐、豆形器;商周時代的單口雙聯罐、繩紋陶釜、青銅兵器;戰國時代三叉格劍、巴蜀短劍、銅鉞、銅釜、戈;西漢時代的龍首玉帶鉤、貯錢罐、耳環、陶罐、銅柄鐵劍、銅刀、銅鏡、博山爐、銅釜、銅鍪、五銖銅幣、四銖半兩幣;唐代的三魯銅鏡、銅佛、銅鏡、乾元通寶;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銅鏡;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壺、菜刀。
富林文化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