匼河遺址

匼河遺址

匼河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風陵渡匼河村一帶,北至永濟市獨頭村北澗,南至芮城縣澗口南溝。

匼河遺址是長達13.5公里範圍內的17個地點組成的匼河遺址舊石器地點群,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遺址,地質時代為距今約6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

1965年5月24日,匼河遺址被公布為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匼河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匼河遺址
  • 所屬地區: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
  • 所屬時代:舊石器時代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036-1-036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石器,動物化石,研究價值,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匼河遺址主要分布在山西芮城風陵渡的匼河村一帶,因此得名。
匼河遺址
1936年,考古學家楊鍾健見到一批據說從匼河挖出來的動物化石,根據觀測和研究,提出該地區有與北京周口店時代一致的化石群。
1957年,匼河遺址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配合三門峽水庫建設過程中發現。
1959年冬在匾河村一帶做了進一步的調查。
1960年夏進行了正式發掘。1960年——1980年,先後5次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主要有腫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對麗蚌、德氏水牛、二門馬、野豬、師氏劍齒象、東方劍齒象、納瑪象、三趾馬、野牛等。
1957年結合黃河水庫工程開始發掘,在地表20餘米的紅色土層之下的砂、礫石和泥沙灰層中,分別出土了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小尖狀器、石球及石片、石棱等石器;又有腫骨鹿、扁角鹿、德氏水牛、披毛犀、師氏劍齒象、納瑪象等動物化石。
1965年5月24日,匼河遺址被公布為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匼河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特點

匼河遺址分布在中條山西南麓的黃河北岸,這裡沖溝發育,地層出露好。遺址範圍北至永濟韓陽的獨頭村北澗,南至芮城的澗口南溝,西至黃河岸,東至芮城風陵渡的華望村,長達13.5千米,由17個地點組成,形成一個遺址群。
匼河遺址

文物遺存

在匼河遺址出土的有屬於更新世中期的哺乳動物化石和原始的石器。

石器

石器共出土了138件,以大石片製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狀器(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用於挖掘根莖類植物的工具)為特色,其原料除極少數為脈石英外,絕大部分為石英岩製成,主要以錘擊法和碰砧法打下石片加工而成,由於技術的不熟練,製作粗糙。

動物化石

動物化石主要有腫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對麗蚌、德氏水牛、二門馬、野豬、師氏劍齒象、東方劍齒象、納瑪象、三趾馬等。

研究價值

三棱大尖狀器、石球及動物化石的出現,可證實當時古人類過著既採集又狩獵的經濟生活,動物化石的出現也表明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茂密,河流、湖泊以及沼澤眾多。
匼河遺址
匼河遺址皆位於黃河東轉的拐角處,較為密集,證明中國早期人類在這一帶活動已經較為頻繁,可能已經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原始人群落,是早期人類生產生活的一個中心地帶。

歷史文化

匼河石器的組合有其特點,代表了一種文化的性質,和舊石器時代初期的其他地點的資料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匿河遺址所反映的文化袖稱為“匼河文化”,它上與西侯度文化,下與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匼河文化是承繼西侯渡文化發展而來的。西侯渡文化僅有西侯渡一個孤立的遺址,而匼河文化的遺址則存在範圍較廣,除了此處以匼河為中心分布的遺址群,在東面的垣曲境內的官溝、東嶺、中背嶺、柴火疙瘩、坪道、小趙村、早家莊、馮家山、晁家坡等處,以及位於黃河對岸的陝西潼關、河南陝縣、三門峽的一些地方,亦分布有屬於匼河文化的石器地點。

旅遊信息

匼河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風陵渡匼河村一帶,北至永濟市獨頭村北澗,南至芮城縣澗口南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