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倉道

米倉道:從漢中沿著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米倉道"南江段

常言"米倉道",乃古代陝西漢中翻越米倉山入蜀之古道,人稱"米倉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倉道
  • 常言:翻越米倉山入蜀之古道
  • 米倉道:水谷道和巴江谷道"米倉道"南江段
  • 產自:高山地區米倉山脈的高品質綠茶
名詞解釋,路線名稱與走向,地理位置,歷史淵源,歷代運作,交通地位,

名詞解釋

米倉道茶:產自秦巴高山地區米倉山脈的高品質綠茶,茶葉香味清爽持久、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米倉道茶外形扁條,兩頭尖細;內質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葉底嫩綠均勻。用於製作米倉道茶的鮮葉十分細嫩,加工工藝十分精細。一般在清明前3~5天開採,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嫩勻,大小一致。適當攤放後,經高溫殺青、三炒三涼,採用抖、撒、抓、壓、帶條等手法,做形乾燥。使茶葉具有扁直平滑、翠綠顯毫,形似竹葉的特點;再進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觀,內質十分優異。---廣元市原石茶葉有限公司--榮譽出品!2013年1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蜀道成功入選,其中包括的米倉道。通過對米倉古道的實地考察調研,專家們對米倉古道給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認為:米倉古道是蜀道文化線路幾千年來留下的文化遺蹟精品,在全國的古道路中極其罕見,沿線各個時期的文化遺蹟遺物價值非凡,是支撐蜀道文化線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實物佐證。
從漢中沿米倉古道一路走來,在南鄭縣紅廟鎮(米倉道稱黃官嶺)羅帳嶺茶園山坡上,一幅醒目的畫像吸引了人們的眼帘。那是2004年4月10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南鄭縣紅廟鎮羅帳嶺茶園時留下的珍貴照片。如今紅廟鎮以形成萬畝茶園奇觀,一排排整齊的茶樹象梯田一樣,在起伏的山崗上綿延。漫山遍野的茶葉蒼翠欲滴,陣陣香沁宜人,採茶女們提著籃子歡快地在園間穿梭忙碌著,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到了四川南江縣境內,青山綠水,植被茂盛,山澗雲霧繚繞,是天然的種茶基地。南江種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商周初期,興盛於漢朝,聞名遐耳。是四川省重點產茶縣之一,大葉茶是省級地方優良品種,是制高檔名茶的優質原料。明朝萬曆年間作為貢品,每年朝庭派專人用馬匹,人背沿米倉古道直接運送到宮庭,共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們享用。目前,全縣現有茶園面積5.2萬畝,大小茶場158個。 米倉古道上還有多處孔明井,是沏茶的上等好水,俗稱甘露。據傳是漢蜀相諸葛孔明帶兵時沿路親手所挖。但水井多數是隱藏於幽靜的竹林,樹林之中,為了防止敵軍投毒。如今沙南路皇柏林中還有幾處古井水質依然,一年四季清澈見底,冬暖夏涼,飲之清澈甘美,沁人心脾。傳說用孔明井水沏茶,飲後能讓人明目醒腦,平添智慧。因此,當地百姓每逄娃兒滿月都取來孔明井水為兒子開智慧;巴州,集州等地上京趕考書生都會帶上孔明井水,一是路上解渴,二是用孔明智慧啟開金榜題名的鑰匙;這種風俗延續至今,每年高考之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專程取孔明井水為子女沏茶,熬湯祈禱諸葛孔明保佑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學。如今,到皇柏林旅遊人休憩停歇之時,喝上一口甘冽冽的井水,有消暑解渴,驅趕疲備之功效。
千百年來,運茶馬幫,巴山背二哥造就了米倉古道沿途古鎮,驛棧車水馬龍的繁榮與興旺。據年歲較高的老人回憶,每天至少有100餘匹馬,1000多名背二哥從漢中背鹽,布匹或從巴州,集州背火紙,茶葉,銀耳來往穿梭於米倉古道。傍晚,插著各家商號大旗的馬幫在鏢局的護送下,和著聲聲響鈴,進駐大小驛棧。 如今,伴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切都已經平靜下來,只有來到光霧山牟陽城旅遊的人們,能從街邊古香古色的土木建築、泛著歲月光澤的青石板和精美流轉的雕樑畫棟,才能感受到這個古鎮昔日的繁華和磋砣歲月留下來的歷經滄桑。  一路走來,站在元頂子山上觀賞整片茶園的美景一覽無餘,在陽光的照耀下,漫山遍野的綠色茶樹顯得更加濃艷,蔥鬱的茶田如碧色的絲帶般層層疊加而上,美妙如畫。茶葉散發的淡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伴隨微風吹佛還能聽到米倉古道昔日背二哥婉轉,粗獷的山歌和馬幫漸漸遠去的鈴聲 ……. 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條軍事通道和糧食物資運輸要道。也是歷史文化最為厚重的一段,南北走向,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條流淌的茶馬文化長河”、“一段可以觸摸的歷史”。

路線名稱與走向

漢中盆地與巴蜀之間,有大巴山脈橫阻。大巴山脈中的一段,名米倉山。穿越米倉山的道路,漢唐時稱米倉道,兩宋時稱大竹路。大竹路的得名,是由於該路南段產竹,並置大竹縣。大竹縣為巴山地區一個較大的山貨土特產集散地,商貿繁盛,故以縣名路。
米倉山亦稱大巴山、小巴山,故路又有大巴路、小巴路之名。但一般通稱米倉道。《讀史方輿紀要》記:“自南鄭而南,循山嶺達於四川保寧府之巴州,為米倉道。”
米倉山為大巴山中的一段,危峰林立,層巒疊嶂,山坡陡峻,攀登艱難。唐代學者賈耽稱:“興元(府)之南,路通巴州,中有孤雲山,行者必三日始達於嶺。”[162]《太平廣記》引《玉堂閒話》記:“興元之南有大竹路,通於巴州。其路則深豁峭岩,捫蘿摸石,一上三日而達于山頂。行人止宿,則以絚蔓系腰,縈樹而寢。不然,則墜於深澗,若沉黃泉也。”“其絕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云:孤雲、兩角,去天一握。”極言其山高路險之狀。又記:“秦民有王行言以商賈為業,常販鹽鬻於巴、渠之境。路由興元之南,曰大巴路,曰小巴路。危峰峻壑,猿徑鳥道,路眠野宿,杜絕人煙。鷙鳥成群,食啖行旅。行言結十餘輩少壯同行,人持一掛杖,長丈余,鋼鐵以刃之,即其短槍也。才登細徑,為猛虎逐之,乃露宿於道左,虎忽自人眾中攜行言而去。”
上述記載,均說明山高路險與野獸嘗危及行人之狀況。
米倉道北端呈“Y”字形,由城固、南鄭、沔縣南去,均有路通往北口。唐宋時期,由梁州越大巴山去巴蜀主要有西、中、東3條路徑會於米倉道。其中,西路沿濂水西側而上,經今南鄭縣郭灘、高台、新集、濂水、壙口、廟壩,越米倉山,到焦家河後,或溯焦家河東至大壩,再折南經關壩,沿難江(今稱南江)而下至難江縣(今四川南江縣),或順焦家河西去,到白頭灘後折東南行,經中壩子、新民、楊壩亦至難江縣。此路險居岩側,陡臨深淵,上下攀登,十分難行。中路由南鄭南去,經草堰、周家坪(今南鄭縣治所)、青樹、紅廟塘到喜神壩後,或折西南至廟壩,接合“西路”至難江,或南行10里至廟坪(南鄭至南江公路經地),再折東行,翻越一個小埡口,下褒城坡,約5里左右至小壩,復由小壩沿冷水河上源東支流而去,越米倉山至大壩,再南行經關壩順難江而下亦至難江縣。此路廟壩附近的牛腦殼(牛頭嶺),山勢高峻,登頂北望,南鄭縣歷歷在目,是控制米倉道之險地。東路溯冷水河而上,經油房街、高家嶺、牟家壩至鄭家壩後,或折西南經秦家壩至小壩與中路合,或折東南經清石關、回軍壩、西河至碑壩後,再折西南沿沙壩河而下,亦可至難江縣。此路地當老林,崎嶇幽徑,野獸出沒其間,加之道路迂遠,一般行旅很少選取此途。但由碑壩沿碑壩河南行,或沿後河而下,可達通州通川縣(今四川達縣)。這是唐宋時期沿子午道儻駱道經漢中去東川的道路。南宋時,川東夔州路支援漢中的軍需物資,多經由此路運給張浚指揮的軍隊。
西縣(治所即今勉縣老城)亦有路人米倉道。此路沿定軍山東側南行,經今楊家山、阜川、大河壩、鋼廠至濂水,入南鄭、米倉山間的“西道”而行。由城固入米倉道,大體是溯南沙河而上,經七星店、元壩、小盤後,或折西經法鎮入南鄭至米倉山的“中道”,或折東南經大盤、兩河口、岩窩坪、廖家壩、西河至碑壩,人南鄭至米倉山間的“東道”。行旅由西縣、南鄭、城固等地去川北、川東,選擇何途,取決於出發地和所要到達的目的地。
唐代梁州之南為集州,治難江縣。順難江而下,可至巴州、渠州合州渝州。米倉道是連線漢江、長江的一條南北通道。渠州北境有大竹縣,大竹縣的山貨土特產品,促進了米倉道(大竹路)的交通繁榮。

地理位置

"米倉道"起於陝西漢中南鄭,翻大、小巴山,過米倉山進入蜀地南江縣境,穿越南江縣150多千米後跨入巴中,又沿巴河、渠江南下重慶,此乃水陸交融之"米倉道"之一,又其陸路,經蓬州蓬安)順慶(南充),再下合州(合川),直抵江州(重州),此乃南米倉道所經之路線矣。沿南方絲綢之路經南部、三台、中江沿線抵成都。此乃米倉道西線矣,此線其北乃接廣元入蜀古道。
"米倉道"入南江後又東分,經貴民關入通江"漢壁道"、"洋萬涪道",抵終點地重慶、成都。
"米倉道"古文獻記載不多,對於它的研究,僅以古道沿線的關隘題刻,出土的古錢、銀器、陶、瓷器、古文化遺址等有時代性的實物進行簡考,在古時候"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條件下,位於 米倉山南麓的南江境內長達150千米的古道上殘留和出土如此多和珍貴的實物,足以證明,米倉古道在我國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了。 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歷史淵源

"米倉道"從漢中入蜀至巴中共240多千米,其中南江境內150多千米,據文獻載南江境內的"兩角山"、"截賢嶺"等處有古人題刻:《通鑑》胡三省對"兩角山"注云:"興無之南有大行路通於巴州,其路險峻,三日而達山頂,其絕高處謂之孤雲兩角"。按文獻記述的"孤雲兩角"實考其地理位置,"孤雲兩角"即南江的兩角山,兩角山西側略低處,有大小三峰依次遞減,各孤雲山或孤雲嶺,山有古道,古為漢(中)巴(州)軍事、文化、商賈要道。《南江縣志》又云:"自治城西韓溪上至孤雲山,經興隆寨、平河場、中壩、城牆岩,按南鄭界,復經廟壩,喜神壩而入南鄭縣,為漢時自漢入川要道"。據考"米倉道"自開發始至今使用時間長達三千多年。《南江縣誌》又云:"隋大業三年,因此道交通便利,難江(南江)劃屬漢川郡(郡治今漢中)"。又云:"有張飛碑,其文雲'飛率精卒萬人,大破張郃於八礞,立馬勒銘, 棄馬緣山,與麾下十餘人從米倉道退還南鄭'"。
"米倉道"除文獻記述以外,古人類還留下不少石刻墨跡,相傳:南江"截賢嶺"上有"蕭何追韓信到此"碑;琉璃關探梅石刻云:"紹興三年(1133年)二月十五日,金賊犯興元府(漢中)帥程亟趨米倉道遁入閬中"。此題刻位於南江縣琉璃關探梅石上,保存完好。

歷代運作

米倉道是巴蜀、漢中間的一條要道、捷徑。較早述及此道的《太平廣記》記:“昔漢祖(劉邦)不用韓信,信遁歸西楚,蕭相國追之。及於茲山(米倉山),故立廟貌(淮陰侯廟)。”若此,則秦末漢初,米倉道即廣泛為人們所用。另據歷史記載,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出兵漢中征伐張魯,張魯兵敗後即奔米倉山入巴中。三國時,魏將張郃守漢中,由米倉道進兵巴中,攻至宕渠之蒙盪石,為蜀將張飛所敗,又循米倉道還漢中。此後,凡入“三巴”者多取道於此。
西魏恭帝元年(554),巴西人譙淹據南梁州(治所即今四川閬中縣),李遷哲賀若敦自漢中進討,李遷哲走米倉道先至巴中。五代時,王仁裕輔佐褒梁帥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涉米倉道。
南宋開禧二年(1206),吳曦叛變,引金人人鳳州,興元帥程松亟趨米倉道,由中巴遁人閬州,復順流至渝州。南宋紹定四年(1231),蒙古兵入洋州,分遣其將莫哥汗自洋州趨米倉道,在降人李進(李昌國)的引導下,沿巴渠江一直打到合州,“墊江以北,盡皆震動”。莫哥汗進軍時,曾砍伐山林,修治山道700餘里。
南宋時期,秦嶺以北被金人占領,漢中盆地處於宋的國防前線,川東各府、路支援前線的各種物資,亦多由大竹路輸送。當時,販運大竹縣山貨土特產品的商販,絡繹於途,常年經行不絕。在茶、鹽由官府實行專賣時期,米倉道也是鹽商走私的一條山路。今勉縣金泉鄉賈村壩南側的石梯坡,有南宋時禁止私運食鹽告示的摩崖石刻一塊,高90厘米,寬78厘米,直書6行。告示言:“一應鹽榷不得從此出。如有違戾,許地抓人。把捉赴所屬送衙根勘問罪。追賞五十貫給告人。”此摩崖石刻位於大竹路北端“西路”旁,說明當時的鹽商越過米倉山後,是沿濂水向西縣、褒城縣方向走去,以避開興元府關卡的檢查。
明清時期,米倉道亦設卡查禁私販鹽、茶。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置巡檢司。《明律》規定:“凡販私茶和私鹽者同罪”,“出境及失察者並凌遲處死”。由於關卡林立,查禁嚴密,走私商販日少,大竹路漸趨荒廢。

交通地位

漢唐以來,由漢中越巴山去巴蜀主要有三途:東為荔枝道,西為金牛道,中為米倉道。三條道路互為犄角,互有聯繫。“巴控扼梁(州)、洋(州),吾蜀孔道。形勢絕劍關之險,飛蹬逾棧道之危,犄角利(州)、閬(州),連衡綿(州)、劍(州),遮蔽東、西川,最為襟喉要害也。”[163]“巴之北境即米倉山,(南宋)紹興(1131)以來,出兵之孔道。”[164]南宋開禧年間(1205~1207),“逆曦之變(指吳曦叛變),士大夫之南逃者,亦多由米倉山東歸,此正趨荊楚之路”[165]。
戰亂時期,金牛道若被阻斷,官使商旅即借取米倉道往返於成都、漢中、長安間。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岐兵伐蜀,圍西縣安遠軍,蜀中書令、北路行營都統“王宗侃遣裨將林思諤自中巴間行至泥溪,見蜀主告急”[166]。泥溪在益昌、劍州間的金牛道上,林思諤人蜀,乃由米倉道經巴州西至益昌。陸放翁《夜夢行·南鄭道中》詩云:“孤雲、兩角不可行,望雲、九井不可渡。”孤雲山、兩角山位於米倉山米倉道旁,望雲、九井兩個險灘在川陝交界附近的嘉陵江金牛道側,都是極為險峻之地。陸放翁以米倉道、金牛道並提,說明宋代由漢中人蜀,兩道均可通行。金牛道是秦蜀間的主幹驛路,米倉道為穿越巴山的輔助路線,軍事上有迂迴之便。而川北的人民和商販,則視難江至南鄭間的米倉道為出入漢中的捷徑。
唐代米倉道設有驛站,可能一度闢為驛路。但古文獻留下記載的只有米倉道南、北兩端的驛名。《太平廣記》引《定命錄》云:“興元之西四十里驛曰鵠鳴,濱漢江,前依巴山。韋處厚出開州刺史,……泊到鵠鳴,先訪之。”韋處厚是經行米倉道先至巴州,再東南行至開州。巴州治所化成縣南有清水驛。米倉道南、北端既有驛站設定,則中間必當有驛站之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