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蜀道

劍南蜀道

劍門蜀道是指從先秦時代到清末民初,以蜀都成都為起點北上通往中原腹地的一條主要通道。一般來講,劍門蜀道是指南起今天的成都,經廣漢、德陽、綿陽、梓潼、劍閣、廣元等地出川,然後在陝西褒城附近轉向,接褒斜道沿褒河過石門棧道,穿秦嶺,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至中原腹地的通道。其中以大量開闢於懸崖絕壁的古棧道最為著名,古史中所謂“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便是對劍門蜀道的典型描述。北起陝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45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南蜀道
  • 類型:古通道
  • 出現:先秦時代
  • 消失:清末民初
簡介,地址,歷史地位,劍閣、昭化與利州,大唐皇帝與劍門蜀道,女皇時代,男皇的故事,

簡介

地址

劍南,唐代道名。劍南道,唐貞觀初置,以地區在劍閣(劍門關)之南得名。東連牂牁,西界吐蕃,南接群蠻,北通劍閣,領益、帛、始、梓、遂、普、資、簡、陵、邛、雅、眉、嘉、榮、瀘、戎、茂、維、巂、姚、龍、文、扶、松、翼、當等州,即今四川劍閣以南,大江以北,及甘肅嶓冢山以南之地,治所成都市。

歷史地位

劍南蜀道,具體指的是今天劍門關以南從四川廣元市劍閣縣到綿陽市梓潼縣石牛鎮的古蜀道,是古代著名的“劍門蜀道”中的一部分,又稱金牛古道。宋陸游曾留蜀約十年喜蜀道風土因題其生平所為詩曰《劍南詩稿》後人因“劍南”稱之。
劍門蜀道沿線三國文化深厚,龐統、蔣琬、姜維、鄧艾、馬超、鮑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劍門蜀道沿線古蹟眾多,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皇澤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劍門蜀道沿線美景密布,富樂山四季花似錦,翠雲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峽“飛梁架絕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詩仙李白在名篇《蜀道難》中發出這“使人聽此凋朱顏”的千古一嘆之後,蜀道之艱險從此名揚天下,成為歷來行旅客商的畏途。其實,這首詩所描述的只是古蜀之地北接中原的劍門蜀道。從廣義的角度言之,古蜀道至少還應包括另外三條著名通道,即茶馬古道、西南絲綢之路、長江水道。
單就北上接通中原的古蜀道而言,也主要有三條:其一是金牛道,即今所謂的劍門蜀道;其二是陰平道;其三是米倉道。另外還有幾條主要驛道之間的過渡性古道,如連線金牛道與陰平道之間的景谷道等。這三條古道比較起來,因翻越米倉山而得名的米倉道,狹窄曲折,沿途荒涼,沒有與重要的城鎮相連,難有大的作為;因鄧艾偷渡滅蜀而名聲大噪的陰平道,其險峻森嚴,崎嶇陡峭,行走異常艱辛,亦為歷來商旅行人所忌憚,不願涉險;唯劍門蜀道寬展穩健,且路程較近,加之蜀漢政權長期經此道,歷朝又不斷使之完善發展,因此就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發生歷史大事最多、使用最頻繁的標準來說,劍門蜀道當為古蜀歷史上首屈一指的“黃金通道”。
劍門蜀道在中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之重要,早已舉世公認。其沿途險峻絕倫,古人一路行來,真可謂雄關當道、險隘疊起、雲棧連綿、惡水滔滔。難怪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在描寫蜀道的艱險時寫道:“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如果時光回溯千年,你就像當年司馬相如或蘇東坡出川時一樣,以蜀都成都為起點,出北門,過天回鎮,很快便踏上了劍門蜀道的崎嶇之旅。天回鎮現在已是繁華的成都市金牛區的一部分,但在千年之前,它是古蜀道的起點。據傳唐玄宗幸蜀,歷盡了蜀道上的千辛萬苦,眼看到了錦繡成都外北幾公里地的一處小鎮時,突然飛騎來報,說唐都長安叛亂已平,玄宗皇帝遂班師回朝,該小鎮於是得名“天回鎮”。這個傳說與史書所載有一定出入。其實玄宗並未立即調頭回去,而是在成都住了一年零兩個月。第二年,肅宗皇帝在郭子儀領兵剿滅了安祿山以後,派使臣啖廷瑤入蜀接駕,玄宗才戀戀不捨地離開成都。而天回鎮在近代的出名,全賴李劼人先生的名著 《死水微瀾》。書中的天回鎮,全然是一片川西壩子的綺麗風光,小鎮人家,碧水修竹,老街古院,讀之不禁令人神往。
出天回鎮,過今德陽市,就到了古蜀道上的名鎮黃許鎮和白馬關。黃許鎮亦稱綿水鎮和綿陽鎮,有古綿水穿城而過,曾為古渡口,是當時蜀道北路幹線必經之道。當年鄧艾父子偷渡陰平之後,就曾與諸葛瞻父子在綿竹關(今黃許鎮)大戰。此戰諸葛瞻父子陣亡,鄧艾掃除了其滅蜀道路上的最後一個障礙。過黃許鎮北行不遠處的白馬關,則有當年劉備大軍入蜀時中郎將龐統中箭身亡之處——落鳳坡以及後人為紀念龐統而立的龐統祠。龐統祠居於車轍深陷、長滿苔蘚的青石古驛道旁,如今規模完整,留下了大量的三國遺蹟。其古木森森,殿閣層層,歷代名士到此題寫的詩詞匾額極多,為歷代蜀中弔古詠懷之勝地。當年陸游過此,曾在《鹿頭山過龐士元墓》一詩中抒發其對龐統才高命薄、英年早逝的惋惜以及對天意莫測、世事無常的感嘆。其詩云:
士元死千載,悽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捨,天心豈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歲時思。
苔蘚無情抱,秋來滿斷碑。
過綿陽後向東北而行,地形漸漸開始起伏錯落。梓潼縣境的石牛鎮,相傳上古時代蜀道初辟,五丁力士力拔巨蟒而致“地崩山摧壯士死”的地方,便在此處。從某種角度說,劍門蜀道的真正西南端,應當以石牛鎮作為起點。畢竟此處往西南蜀地腹心的平原丘陵地區,早就有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了,尚不具備古劍門蜀道出蜀入秦的“專門”功能。石牛鎮現存有三國文化遺址多處,小七曲、三聖宮與七曲大廟的宗教文化一脈相承,算得上是蜀道南端思古懷人的一個佳處。
再北行出梓潼縣,踽踽至七曲大廟山時,但見四周古柏蒼蒼,林濤陣陣,露濕古驛道,苔生青石橋,顯然已是遮天蔽日150公里的翠雲廊古道風光了。就在古柏翠雲的深處,掩映著被梁思成稱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的七曲山大廟。此為中國民間文昌帝君信仰的發源地。以此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大量的三國遺蹟、唐宋石刻畫跡、明清建築、古代戰場等。當你從這些點綴在古蜀道南端的一串明珠間走過,漸行漸遠之後,不知不覺間,你便踏入了劍門蜀道令人難以忘懷的核心地段。

劍閣、昭化與利州

劍閣為劍門蜀道的核心樞紐區域,古稱“四利之地”。據《劍閣縣續志》所載:“劍州地方,廣三百里。西北有通衢,利於商賈;東南近大江,利於舟楫;西北多山,利在樹木;東南曠野,利在田畝。是為四利。”劍閣得名於諸葛武侯。《輿地廣記》中說,蜀漢丞相亮,在大劍山至小劍山的當道狹隘處,立劍門關,並在險壁上修棧閣道三十里,並派兵把守。諸葛亮所開闢的劍閣道,將先秦棧道進行了整修和擴建,使劍門蜀道的交通狀況比過去更為通暢了。
早在東漢末年,劍閣境內就有漢德縣建制。劍閣古城區現存的建築為典型的明代城池建築,古樸典雅,技藝精湛。古城以鐘鼓樓為中心,有東西延伸的兩條古街和南門古城垣、箭樓、學宮、廣濟橋等古蹟。鐘鼓樓聳立於古城中心,氣勢巍峨,工巧崇麗,素有“秀分閬苑”的美稱。劍閣古城垣,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唐代已具規模,明代經過了三次大規模的拓展修葺,其形成的城池結構和兩檐雙層式箭樓在南門一帶至今完好地存留著。
沿翠雲廊古驛道西北行,過漢陽鋪,即達劍門鎮。劍門鎮古時為劍門驛,唐時設大劍鎮和驛城,其後歷代皆設為驛丞和郵汛,時有興廢。據《劍閣交通志》記載,清乾隆年間所設之劍門驛丞,有驛馬30匹、馬夫15名、扛夫20人,歲支驛費1150兩零六錢八分。如今的劍門鎮以“劍門豆腐”出名,驛丞早已廢棄,僅餘一狹長的老街,為南來北往的車輛揚塵所蒙敝。北出劍門鎮一公里許,但見兩峰相峙,一線中通,就到了聞名天下的劍門關口。
出劍門10多公里許至牛頭山腰的葭萌關,即可俯瞰山下劍門蜀道上的第一古鎮——昭化。昭化古稱“葭萌”,為戰國時期蜀王之弟苴侯所領漢中之南、蒼溪以北廣大封地的都邑。《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從其建邑至今,已有2300年的建城史,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縣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縣”之稱。歷史上此城曾用過葭萌、漢壽、晉壽、益昌、京兆、益光等名,自宋代改稱為昭化後,一直沿用至今。公元前316年強秦滅蜀,就是在昭化附近一戰擊潰了由末代蜀王親率的蜀軍,從而奠定了勝局。
1935年,隨著川陝公路的修通,繞開了昭化古城,因此行商便漸漸少了;1949年以後,這座曾是“蜀道第一名鎮”的千年古鎮,更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嘉陵江和白龍江兩岸的土地肥沃,平緩綿延數十公里,是川北著名的產糧區。如今處於川陝公路當道的富庶的寶輪新鎮,已作為現代蜀道上的重要集鎮,替代了古蜀道上大名鼎鼎的昭化古城,成為這一片開闊地帶最發達的經濟中心。寶成鐵路上的昭化站,實際上建立在寶輪鎮旁,與真正的昭化古城尚有15公里左右的路程,中間還隔著一條白龍江,需過渡輪換乘,幾番周折才能到達。
昭化古城距利州(今廣元市)僅20公里左右。利州為唐女皇武則天的誕生地,其行宮皇澤寺背依烏龍山,面朝嘉陵江,靈光獨秀。與之隔江遙望的千佛崖,為四川境內最宏麗的佛教石窟造像群之一。其始鑿於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形成規模,其後宋、元、明、清歷代均有補充完備,其歷史和藝術價值之高、洞窟開鑿歷時之長,受到中外學者的高度重視,素有“歷代石窟藝術陳列館”之稱。
從蜀門朝天到漢中平原
北出利州,一路經石櫃閣、望雲鋪、明月峽等處,便進入了有“川北蜀門”之稱的朝天鎮。朝天古名飛霞鎮,唐明皇幸蜀時,蜀中百官於此接駕,朝覲天子,因此更名為“朝天”,是川北蜀道上的名鎮。此鎮地理位置險要獨特,嘉陵江與潛溪河交匯於此鎮,衝擊形成一塊不大不小的平地,使人口得以聚集,漸成集鎮。同時鎮北有清風峽以扼守,鎮南有明月峽以鎖閉,嶺頭更有朝天關雄踞,形成了“兩峽夾一鎮”的天塹式地理格局,素有“清風明月拱朝天”之美譽。
在漫長的歷史煙雲中,作為劍門蜀道上的咽喉之地,朝天鎮與古道上的一切風物一樣經歷了巨大的滄桑變幻。這座曾將先秦古道、劍門蜀道、嘉陵水道交會於一處的千年古鎮,如今更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寶成鐵路複線與108高等級公路隔江相望,成為川陝交通的大動脈。蜀道之難早已成為過去的陳跡,遺留在世人的記憶里。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古人,你是沿著劍門蜀道的轍跡出朝天鎮一路北行,便仍然可見幽谷峻岭之上的關寨頻頻、驛鋪紛紛。一路上經龍門閣、神宣驛、中子鋪、轉斗鋪等驛鋪,抵七盤關而後出川,最後直通陝西寧強之黃壩驛。
寧強縣境內的古蜀道總計80多公里,多為險峻山道。寧強原名寧羌,古屬梁州,為氐羌據地。唐朝初年在境內的陽平關設三泉縣;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直隸京師達137年,開我國中央直轄縣之先例;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設大安郡,轄三泉縣;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在個縣城建寧羌衛,後置寧羌州。其境內峰巒崔巍,林木蔥籠,著名的漢水就發源於這裡。歷史上諸葛亮經此北伐、唐明皇越境奔蜀,歷代文士名流亦多有題韻。1941年12月,著名書法家、國民黨政府監察院原院長於右任先生路過寧羌,適逢縣名“寧羌”改為“寧強”,故題“安寧強固”四字,以釋新改縣名,並作《寧強道中》一詩如下:
大散關前雪已深,五丁關下雁來頻。
清風峽接明月峽,山似英雄水美人。
古金牛道自黃壩驛入陝南之後,經牢固關、五丁關後,進入一處逼窄幽邃的險峽——五丁峽,又稱金牛峽。此峽古史載為“連雲疊嶂,壁立數百仞,幽邃逼窄,僅容一人一騎;亂石嵯峨,澗水湍激,為蜀道之最險”(見《雍大記》明何景明纂修)。出峽折行,經烈金壩(古金牛驛)、金堆鋪入勉縣境。至此,蜀道已無險可言,完全是一馬平川之地,成為三國時期著名的古戰場。
勉縣距陝南重鎮漢中僅40多公里,系蜀道東端之重鎮且扼漢水要道,自古地位便十分顯赫。三國時期蜀、魏爭戰,曾留下了大量的三國遺蹟。凡對三國歷史有些了解的人,只要聽到如“劉備漢中設壇”、“諸葛亮制木牛流馬處”、“馬超祠墓”、“陽平關”、“定軍山”等詞句,便知此地之重要。
由勉縣東北而行,至南鄭,入漢中,劍門蜀道由天府蜀都千里迤邐而來,已到了它的最東端。空空蕩蕩的平原上,昔日的金戈鐵馬早已遠去,如今只剩一望無際的原野田疇,令眺望之人滿眼生翳。

大唐皇帝與劍門蜀道

女皇時代

劍門蜀道對大唐帝國來說,冥冥之中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緣分。武則天從出生到成長的整個階段,正值大唐盛世。這位出生於劍門蜀道並且從蜀道順利走出蜀地,從而踏上中原政治舞台的千古一帝,給這片靈山異水和這條崎嶇古道增添了無數的傳奇色彩。而其後的兩位大唐天子——唐玄宗和唐僖宗,更是在國難之時沿劍門蜀道倉皇逃蜀。雖然他們的長途旅行並無半點光彩可言,可是卻帶來了蜀文化在歷史上的一次高峰,使蜀都成都以“南京”之名而成為唐代最繁華的名都之一。
晉人張載在《劍閣銘》中寫道:“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世濁則逆,道清斯順。”這篇曾勒銘於劍門關口的奇文,一語道破了蜀道千古興廢的秘密。所謂“世濁則逆,道清斯順”,說的就是劍門蜀道隨時代的盛衰,相應呈現出要么暢通無阻要么艱險難行的歷史規律。
武則天從利州沿劍門蜀道出川的時代,正值唐太宗貞觀之治。這是大唐乃至整箇中國歷史上政治最清明、人民生活最安定、思想文化最為活躍的著名時期之一。而到了唐玄宗幸蜀,則是大唐帝國由開元全盛急轉衰落的時期,此時中原戰亂忽起,民不聊生,蜀中成了帝國君臣乃至中國文化的避難所。到了僖宗逃蜀的時代,大唐帝國的氣數已盡,回天乏術,20多年之後,便被後梁朱溫取代。
武則天的出蜀,使劍門蜀道參與了大唐貞觀之治的盛世輝煌;又因為玄宗和僖宗的逃蜀,更使劍門蜀道見證了大唐帝國由盛轉衰,乃至最後滅亡的歷史命運。
在劍門蜀道上出生、長大,最後走出蜀道而坐擁天下的女皇帝武則天,對利州當地的人來說,其出生的意義是無與倫比的。廣元地區民間一直流傳著紀念武則天生日的習俗。每到農曆正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成群結隊到皇澤寺、則天壩和嘉陵江畔遊玩。婦女們穿戴一新,相互邀約沿河灣暢遊,以討吉祥。1949年以後,這一習俗中斷,直到1988年才重新恢復,把時間改為農曆九月,並正式命名為“廣元女兒節”。

男皇的故事

唐朝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的某一天,從漢中境內的褒谷道口走出了一隊疲憊之極的人馬,那就是落魄天子李隆基和他那班早已飢腸轆轆、不堪一擊的御林軍。從漢中至成都的劍門蜀道上,沿途留下了這位落魄天子幸蜀的大量遺蹟。七盤關以南一直沿用至今的轉斗鋪、中子鋪、神宣驛、朝天驛、飛仙觀等劍門蜀道上的地名,均與唐天子的這一行程有關。
就在唐明皇幸蜀120多年後的一個冬天,為了躲避來勢兇猛的黃巢之亂,唐僖宗也踏上了這條悽惶之路。據史籍記載,僖宗帶領王儲及“神策軍”500人,從長安子城的含光殿金光門悄然出城,連文武百官都不知曉。而所謂的神策軍,不過是臨時從長安城內湊攏的一班無業人員,純屬烏合之眾,從未受過行軍打仗的訓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