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通往蜀地的道路)

蜀道(通往蜀地的道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蜀道,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嶺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難以通行,詩仙李白曾作《蜀道難》一詩,具言蜀道之艱難。通常學術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關中通往漢中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堂光道)以及由漢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倉道等。

蜀道申遺自2011年在廣元啟動。此前各市州共推薦了金牛道等古道上的95處文化遺址,經專家討論,最後推薦了4條古道、68處文化遺產點。在地域上,4條古道涵蓋四川省7市26區縣,古道(遺產點)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最晚到清朝。其中,金牛道文化遺產點33處,米倉道文化遺產點19處,陰平道5處,荔枝道11處。

2016年1月,四川省確定將成都片區的王建墓、朱悅熑墓、明蜀王陵墓群、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邛窯遺址等七處文化資源納入蜀道申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蜀道
  • 外文名稱:The ancient intones
  • 地理位置:跨越關中平原秦巴山區成都平原三大地形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景點:陳倉道、金牛道、米倉道等
  • 解釋: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 出自:李白《蜀道難》
  • 自古美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 起止點:北起西安,南至成都
  • 長度:約1000餘公里
  • 歷史:3000多年
出處,各道分述,金牛道,子午道,連雲道,祁山道,荔枝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米倉道,武關道,地位,科考價值,申遺價值,旅遊資源,歷史文化,生態,現代變化,民俗文化,

出處

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溫庭筠《過華清宮二十二韻》:“早梅悲蜀道,高樹隔昭丘。”《隸續·漢建平郫縣碑》 宋洪适釋:“右《建平郫縣碑》二十九字。建平者,哀帝之紀年,其五年已改為元壽矣……殆蜀道未知改元爾。”《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修謂松曰:‘蜀道崎嶇,遠來勞苦。’” 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憲副》:“英雄裂蜀道之篇名,公(袁可立子)遂先輩之誤。”陳毅 《詠三峽》:“蜀道真如天,江行萬山間。”
古蜀道,從廣義上說,南起成都,過廣漢、德陽、羅江、綿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廣元而出川,在陝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後沿褒河過石門,穿越秦嶺,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長約1000餘公里。
蜀道
廣義上的蜀道,包括全國各地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以及蜀地範圍內的道路。以成都為原點看:自成都向北,由陝入蜀的,有翻越秦嶺到漢中的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古時漢中屬蜀國),有從漢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又稱洋巴道),有由甘肅入蜀的陰平道;自成都向西,有連線西藏通西域的茶馬古道;成都以南,有由雲南入蜀的五尺道和在此基礎上拓展可通向南亞的西南絲綢之路;成都以東,有自三峽溯長江而上的水道。
從狹義上說,僅包括四川境內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於廣元棋盤關,全長約450公里。
狹義的蜀道,是指翻秦嶺過巴山、連線陝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儻駱道以及由漢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等組成。"棧閣北來連隴蜀"的詩句,就真實的記錄了古代蜀地陸路交通的景象。

各道分述

金牛道

開通時間:戰國中期(公元前316年前後)
全長:約600公里
路線:成都出發,經德陽羅江縣、綿陽梓潼縣,至廣元劍閣縣,過劍門關至昭化,渡嘉陵江,經廣元朝天區往東北方向至陝西寧強縣,再經勉縣到達漢中。
金牛道又叫蜀棧,金牛道是古代川陝的交通幹線,此道川北廣元到陝南寧強一段十分險峻。詩人李白讚嘆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指的這一段。
金牛道的開闢時間或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名源於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傳說。所以也被稱為石牛道,又稱南線道或蜀棧。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傳說最早見於西漢末年著名學者楊雄所作的《蜀王本紀》,其後闞馬因《十三州志》、常璩《華陽國志》、酈道元《水經注》等書均有記載。
金牛道的得名,源自一個傳說:蜀王已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而適與秦惠王相遇。其後秦欲攻蜀,在二王相會之處列置了幾頭石牛,在石牛的尾巴下邊置放了一些黃金,揚言石牛能糞金。蜀王貪金,但是秦惠王說道路艱險,運不過去,命五丁力士率千餘人鑿山開路迎牛,於是就有了金牛道。
而實際情況更可能是戰國後期,蜀國與秦國共同開發的一條連通秦嶺內外的商貿與文化交流的通道。
金牛道是古蜀歷史上首次見於史書的道路。從建成以來,金牛道便成為聯繫川陝最重要的蜀道。而現代的川陝公路、寶成鐵路也沿金牛道修建。
考古學家在昭化有不少重要的發現,包括一座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周古城址。而金牛道的歷史,也可以從昭化講起。
蜀王開通了金牛道,覺得這裡位置重要,便把自己的弟弟葭萌封在了昭化。不過葭萌馬上就起了反叛之心,他甚至打算與三峽一帶的巴王聯合,進軍成都。蜀王親率大軍平叛,葭萌跟巴王自知抵擋不住,就去秦國求援,秦惠文王便藉此機會伐蜀,在昭化附近打敗蜀軍,之後又滅亡巴國,盡收巴蜀之地。
史料顯示,秦滅巴蜀後,對巴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史記·貨殖列傳》記“秦破趙,遷卓氏……諸遷虜少有餘財,爭與吏,求近處,處葭萌”。葭萌,就是現在的昭化。這次在昭化附近除了古城址外還發現了一批戰國至西漢的墓葬,具有秦文化的特點,似可證明,當年秦人入川,正是從這裡的金牛道上走過。
後來劉備從荊州入川,駐兵於此,最終成就帝業,便把這裡改名為漢壽,寓意蜀漢的統治與日月同壽。不過,到了宋朝,趙匡胤派手下大將王全斌經金牛道攻打後蜀國,結果王全斌一路燒殺搶掠。趙匡胤知道後,為示安撫,便把這裡改名為“昭化”,寓意“昭示帝德,化育人心”。
古時的昭化,不僅是金牛道的要衝,也是重要的水運碼頭。嘉陵江在城東與白龍江匯合,直通古渝州(今重慶),因此城中終日是舟船川流不息,車馬絡繹不絕。“桔柏古渡”是古今文人吟詠之地,唐代的杜甫、明代的楊慎都有題詠。
金牛道上,最險要之處就是劍門關。綿延數百里的大劍山七十二峰形如利劍,卻在其中有一個天然的缺口,這個缺口便是今天“劍門關”之所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也正是這裡。
以一敵萬自然是誇張了,但劍門關確實是從未被人從正面攻破過。蜀漢後期,姜維以三萬之眾,憑藉劍門關的天險,抵禦鐘會的十萬大軍,還多次取勝。直到鄧艾偷渡陰平道,劉禪不戰而降,詔令姜維投降,劍門關這才失守。
五代時期,當時還是後唐大將軍的石敬瑭,也無法從正面攻破劍門關,他只能派人繞道,前後夾擊方將劍門關拿下。後來,徐向前率領的紅軍,也是從東、西、南三面包圍才攻下劍門關。徐向前對劍門關的地形記憶猶新,“戰後,我去劍門關一看,真是個奇怪的地形。你從北面來的話,它是個高山,一壁千仞,險惡萬分。你從南面來的話,它是坡地。南攻容易北攻難。”
騎友“老河”從北面的昭化騎行至劍門關,路程只有短短38公里,但是這卻是他經歷過的坡度最大的一段路,他整整騎了6個小時才抵達劍門關景區。
一路上,他看到了不少金牛道的遺存。不過到了劍門關的關樓,卻發現這座樓實在有點“新”。1936年修公路,原來的關樓被全部拆毀了。如今看到的關樓,是2009年重新修建的。
廣元往東33公里,有明月峽。這裡原名朝天峽,因唐玄宗來此避難,當地官員在此接駕朝拜而得名。明清後,取李白“清風清,明月明”的詩意,改為明月峽。
這段峽谷特別之處,就在於這裡集水道、縴夫道、棧道、驛道、公路、鐵路古今六道於一峽,有遠古時候山民們走出的羊腸小道,有通過這裡的金牛道,有峽中江邊船工們修建的縴夫道,有嘉陵江上的船道,有民國時期修建的川陝公路,還有川陝公路對面的五十年代修建的寶成鐵路隧道。所以,這裡也被譽為“中國交通史博物館”。
想要開通金牛道,就必須想辦法通過明月峽。古人的辦法是在崖壁鑿孔架木,修建棧道。到了近代,棧道無法滿足交通需求了,就必須在此開闢公路。但是明月峽全是石壁,簡直是無處下手。工程技術人員只好沿明月峽古棧道的上方崖壁,用炸藥硬生生炸出一條凹槽式的道路。如今,這段凹槽式的公路仍留在明月峽上方,就是老川陝路上有名的“老虎嘴”公路。

子午道

路線:西安—子午鎮—寧陝—洋縣—漢中
它從今西安市開始向正南,沿子午谷入山後不久,即轉入淬水河谷,溯谷而上,翻越秦嶺,稍折西南,經洵河上游,南過腰竹嶺,順池河到漢江北岸的池河鎮附近,又陡轉西北,大致沿漢江北岸,經石泉縣,繞黃金峽西到洋縣,再西到漢中。
據《漢書·王莽傳》載,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秋,莽以皇后(王莽之女)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秦嶺),徑漢中”。因為古代以北方為子,南方為午,而這條位於首都長安正南的道路一開始就呈南北走向,所以被稱為子午道。也有人說稱為子午道是因為古代以子午象徵水火、象徵天地、象徵牡牝、象徵皇帝和皇后的緣故。
由長安沿灃河上行,越秦嶺經寧陝、石泉達漢中。這條道有新舊兩線,古道乃漢魏時期順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後的新線才是經江口、寧陝達石泉,全程520公里。東漢安帝元初二年(115年),先零羌叛,斷隴道,寇三輔,入益州,據漢中。由於西夷虐殘,橋樑斷絕,致使嘉陵、褒斜兩道皆受影響,而通子午道。延光四年(125年)安帝劉詁詔益州刺史罷子午道,通褒斜道。唐代"涪州貢生荔枝,取道西鄉驛沿子午河入谷,至長安不過三日"。在秦嶺諸道中,子午道最為冷落,天寶年間從四川涪陵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為使荔枝色香味不變,才取捷近的子午道。
子午道的得名,是因為子午谷和長安南行的一段道路都為南北方向———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子午道的歷史比荔枝道要早,有研究認為最遲在戰國時期就已開通。
子午道最早見諸文字始於劉邦。公元前207年,漢高祖劉邦於“鴻門宴”後,被迫由霸上去南鄭就漢王位時,走的即是子午道。劉邦到達漢中以後,為了向項羽表示他再無爭霸中原之意,便採用了張良的建議,把子午道的棧道燒掉。後來,韓信提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劉邦開始假裝重修子午道的棧道,對方以為劉邦是要從子午道進攻了,連忙調動軍隊嚴守子午谷,卻沒料到劉邦的主力已經從西邊的陳倉道進入關中。
劉邦利用子午道爭霸成功,不過子午道卻再次被燒毀,直到西漢末年才由王莽下令修復,並設定了子午關,由此子午道正式成為官道。東漢安帝年間,由於戰爭持續十餘年之久,故道和褒斜道兩條國家驛道均斷,子午道遂闢為長安、漢中、四川間的驛路。
子午道的興盛還是在唐朝。由於荔枝的運送,官府對子午道不斷修治,道上行人越來越多。詩人楊凝在《送客人蜀》中寫道,“明朝騎馬搖鞭去,秋雨槐花子午關。”說明他送的客人正是從子午道入蜀。玄奘也是從子午道經由漢中進入四川。
安史之亂以後,荔枝道逐漸衰落,不過旅客還是絡繹不絕。到了清朝,隨著對子午道頻繁使用和對秦嶺山區的開發,子午道上出現了寧陝廳這個縣級城市及江口鎮、洵陽壩、迎鳳壩、兩河口等重要集鎮。
歷史上,子午道上的戰火不斷。早年間,以關中為根據地的政權常常將子午道用作進攻漢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與此同時,以南方為根據地的政權也將子午道用作攻打北方長安的通道。
宋金對峙時,南宋除了在大散關屯戍重兵外,還在子午谷口置立堡塞,以備金人進襲。清康熙平定吳三桂叛亂,曾派大將圖海由子午道進攻漢中。到紅軍長征時,紅二十五軍沿子午道北上。西安解放時,胡宗南由子午道南逃。
漢代的摩崖石刻《石門頌》中對子午道的險狀作過這樣的描述:子午道上,上面是懸崖連綿,曲流繞山;下面是幽谷深淵,飛瀑直泄。平緩處道路泥濘,苔蘚遍地;山道上荊棘叢生,亂石塞道。行至險處,如履虎尾,空車快馬也難行進。毒蛇猛獸時有出沒,秋天未到,霜就毀了莊稼。
過去的子午道,甚至連牲畜都不能通過。所以,貨物通過子午道,只能是人來背。從子午道北口的長安縣子午鎮,到南口的西鄉縣子午鎮,600多里路,人背著貨物一天只能走50里。
子午道的險峻,諸葛亮也不敢挑戰。第一次北伐時,大將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即由他率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長安,諸葛亮再率大軍走褒斜道與其會師。但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認為該計畫過於冒險而未採用。
有人批評諸葛亮太過於保守,但歷史上,帶兵走子午道的,大多沒能成功。曹魏大將曹真後來伐蜀時,就取道子午道,結果遇上大雨連綿,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只好撤退。東晉名將桓溫伐前秦,他讓部將司馬勛由漢中出子午谷進攻西安,結果未出谷道就被秦軍擊敗。明末,闖王高迎祥從漢中進攻西安,在孫傳庭的嚴守下無法攻克,他便想從子午道偷襲,但是孫傳庭卻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雙方激戰四天后,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京城處死。這之後,才有了闖王李自成。
現今西安南郊的子午峪口,便是子午道的北口。在峪口邊的南豆角村是從關中進入子午道的最後一個村子,以往南來北往的旅客,很多都要在這裡歇腳。南豆角村也因為這些旅客而繁華起來。據《長安百村》中記載,1949年以前,南豆角村里僅飯館和客棧就有40多家。舊社會,南豆角村人中依靠“跑南山”(通過子午道運輸和販賣貨物)度日的人也不在少數。
關於南豆角村村名的由來,有說法稱“豆”其實是“堵”。子午道是歷代中原統治者必須嚴防死守的區域,所以,在子午道的北口便有了南堵角、北堵角和西堵角三個村落,形成夾角之勢,剛好將子午口包住,在長期的流傳中,人們便將拗口的“堵角”讀成了“豆角”。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駐有重兵,修建了城牆。南豆角村仍保留著古老的城門樓。
不過,到了1958年修建西萬公路(210國道)後,子午古道成為公路,子午峪一段逐漸被人們冷落。然而只要你說出“子午峪”三字,對方便會答曰“荔枝道”。作為荔枝道的延伸,楊貴妃愛吃新鮮荔枝的亊,至今為這裡的人們津津樂道。

連雲道

開通時間 北魏(公元507年)
全長:約235公里
路線:從陝西寶雞向南,到達鳳縣鳳州鎮後折向東南,越柴關嶺進入漢中留壩縣,再經勉縣到達漢中。
雲道頗為取巧,北段借用故道(陳倉道)的一部分,南段則沿用褒斜道的路段。這樣它既排除了褒斜道的途程險峽,又避免了故道的回曲繞折,既利用了故道的緩衝開闊,又利用了褒斜道的捷足先登。因而,自北魏新開鑿此道以後,連雲道上一直是暢通無阻。
連雲道的歷史,先要從故道講起。
從漢中到西安,故道是翻越秦嶺最古老的一條通道。秦代以前,古人們還沒有開建棧道、架橋的能力,所以想翻山就只能繞遠,從寶雞向西南出散關,沿故道水(嘉陵江)前行———當時翻越秦嶺最近的道路就是故道,雖然它相比後來的褒斜道已經繞了太遠的路。
故道又稱陳倉道。陳倉,古稱西虢,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即今天的寶雞市,這裡是故道和連雲道的起點。
連雲棧道的誕生,則是在褒斜道修通之後。由於走褒斜道比較快,古人便從故道上修了一條新路直插褒斜道。在鳳縣連雲寺村頭的古褒斜棧道口,有清乾隆年間一塊石碑,上刻“對面古陳倉道”。
連雲道,也因連雲寺得名,再加上這裡地勢險峻,雲天相接,確確實實是連雲棧道。
大散關,也稱散關,是連雲道的起點。其得名有的說是因為大散嶺或者散谷水,有的則說是因為這裡是西周開國功臣散宜生封國的關隘。這裡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就是“川陝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
不過,這裡也是詩人留下墨寶的地方。相傳老子西遊,在大散關寫下五千字的《道德經》,曹操過大散關留下了《晨上大散關》,其後還有唐代王勃、王維、岑參、杜甫、李商隱接連作詩,到了宋代的陸游在此抗擊金兵時,更是留下了“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名句。
如今的大散關,已經成為旅遊景點。這裡群山疊嶂,古木蓊鬱,大散嶺下,清姜河激湍奔流。驢友“claler”曾從寶雞出發重走這條古棧道。沿212省道往西南方向20公里到達大散關時,她發現,秦嶺西段山勢較之東段明顯平緩很多,嘉陵江河道也較開闊,她面前的大散關,兩旁的山頭並沒有多高,但河道在這裡最窄,便讓這裡成為一處重要的關隘。
沿著崎嶇的山路,再轉十八個彎,就到了嘉陵江的源頭。嘉陵江古稱“故道水”,因其發源於秦、漢時的故道縣,這裡屬於陝西鳳縣。
如今的鳳縣,只是寶成鐵路上一個不起眼的小站。但在自商周王朝建都關中以來的很長時期,卻成了關中去漢中和四川路上一個無法迴避的關口,歷史上曾管轄過遠至四川廣元一帶及甘肅東南部。據《鳳縣縣誌》記載,棧道開通後,棧道沿線客店、騾馬店、飯館和雜貨鋪越聚越多。不過因為戰亂,這座古城卻屢毀屢建。鳳州古城的街巷裡,遍地都是古磚、殘瓦和石條。
甘肅作家王若冰曾兩次從大散關翻過秦嶺,去憑弔鳳州古城。他沒找到以前的衙門,只發現文廟被圍在國小的院子裡。坐在街邊納涼的老人指著一座破舊的木樓說:“這裡是以前的煙館和妓院。”
直至1935年前,連雲道一直是川陝官道。當時的過往行旅、客商、成群結隊的駱駝隊、上百的馬幫,來來往往,一片熱鬧景象。1936年,川陝(寶漢)公路通車,連雲道便廢棄了。

祁山道

開通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全長:約300公里
路線:從甘肅天水出發,翻越祁山,經隴南市禮縣、西和縣、成縣、徽縣,到達漢中市略陽縣。
祁山道因諸葛亮的“六出祁山”而聞名。那諸葛亮為何這么喜歡走祁山道呢?他無非是愛這裡平坦易行。地勢平坦才好排兵布陣,才是生來謹慎的臥龍先生的戰場。
祁山道見諸歷史,始於《尚書·禹貢》。其中寫道,當時的梁州各地(秦嶺以南的陝南、甘肅隴南、四川)通過祁山道往來交流,各地貢品經嘉陵江、渭河運達中原。
另外,祁山道往北進入草原,向南則連線金牛道進入四川,祁山道便成為一條溝通川蜀與西方的絲綢之路,在漢代十分繁榮。
唐代之後絲路中斷,祁山道的地位隨之下降。不過,茶馬貿易開始活躍,這裡成為茶馬古道青藏線“唐蕃古道”的一部分。這一直持續到清代乾隆年間“邊茶貿易”代替了“茶馬互市”,祁山道也漸漸淹沒在茫茫史跡中。
資深驢友閔琦曾經自駕游遍了隴南地區的古道。他發現,在祁山道上,從禮縣到西和只有短短56公里,卻要經過秦西垂陵園、祁山堡、長道故城、塞道峽、石堡、法淨寺石窟、西峪建安城遺址,這一連串古蹟簡直令人目不暇接。
秦人,便是在祁山道上崛起。祁山道上的禮縣,是秦人的龍興之地,秦早期的西垂都城和陵園都在這裡。1917年,在禮縣紅河鄉的王家東台出土了數十件青銅器,其中一件就是現藏北京國家博物館的國寶“秦公簋”。
下山東行不遠就到了祁山堡。這是西漢水西岸一個不大的小山包,山上的夯土城基清晰可見,城內的取水地道仍存。在山頂,有一武侯祠。與祁山堡對峙的是西漢水東岸的觀陣堡,傳說諸葛亮初出祁山時曾住在觀陣堡。
“六出祁山”,實際上是小說誇張的寫法。諸葛亮其實只走過兩次祁山:一出祁山,諸葛亮收復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還設計收服了大將姜維。不過馬謖卻在街亭為司馬懿所敗,諸葛亮只好原路返回。
今天的街亭,位於天水市北部的秦安縣隴城鎮。街亭,是由西漢街泉縣的名稱轉變而來,到了東漢時,街泉縣被人們稱為街泉亭,後來,人們又簡稱為街亭。“泉”便是古鎮上的古井,上有一塊古碑,上書“街亭三國古戰場”。
諸葛亮第二次走祁山道,則是小說中的“四出祁山”。那一次諸葛亮復出祁山,搶割了天水的麥子,但還是糧盡退軍,順帶在木門道射殺了魏將張郃。
木門道,便是祁山道的一條支道,範圍較廣,意為通過峽門運送木頭的路。到了今天,隴南的禮縣和天水的秦州區都有木門道這個地方。在秦州區的牡丹鄉還建起了一座武侯祠。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國力日衰,由姜維努力維持。後來鐘會、鄧艾領兵伐蜀,被姜維堵在劍門關以北,久攻不下,鄧艾便回師陰平郡(今甘肅文縣),穿越岷山山脈,經過四川平武、江油,一路向南直抵成都,滅了蜀國。陰平道便從此聞名。
祁山道往南,也與陰平道相連。不過,相比祁山道,陰平道無須借道漢中,而是直接從甘肅南部進入四川,所以更為便捷。但是陰平道只是一條羊腸小路,是“山高如雲表,玄鶴尚怯飛”的險路。
在文縣,如果從陰平橋、玉壘關入川,就要經過險崖壩棧道,其中最險要的一段為“天柱式”結構———有300多米的懸崖因無法立柱或斜撐,僅在崖石中鑿洞插入橫樑,鋪設木板而成。當地人每次通過這裡都要嚇得大汗淋漓。
這一路,都是七百餘里沒有人煙的山路,鄧艾一路鑿山造橋才能通過,到了摩天嶺時只能將衣甲與武器先丟下山崖,然後身上裹上毛氈再滾下去。鄧艾滾崖而下的地方,叫做落衣溝。
出版《蜀道的前世今生》一書的驢友龍騰曾經徒步爬上這摩天嶺。那時,位於摩天嶺南邊的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已經開發,南邊的路相對好走,但嶺北邊的路卻在密林峽谷之間,坡度非常陡,他只好一邊撐著登山杖,一邊蹲下來往下慢慢移動。這裡屬於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還是一片原始森林。

荔枝道

路線:西鄉—鎮巴—萬源—通江—萬源—大竹—梁平—墊江—涪陵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中以詩人的筆法描繪出為博楊貴妃一笑,不遠千里為其送荔枝之事,也讓一條路因此而天下揚名。據《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記載:唐天寶年間(742—756),唐玄宗為滿足寵妃玉環食新鮮荔枝的喜好,頒旨在涪州建優質荔枝園,修整涪州到長安的道路,從涪州置專驛,換人換馬不換物,接力快速傳送。
嚴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山劍滇黔區篇《天寶荔枝道》曰:“涪州既為天寶貢荔枝之主要產地,其由涪州驛運荔枝至長安之路線,越巴山山脈,至天寶間之洋州治所西鄉縣,又東北取子午谷路越大秦嶺。入子午谷,約六百三十里至長安。”一千多年前,正是通過這條路,驛使們把採摘下的荔枝帶葉密封於竹筒中———土法保鮮,防止途中擠壓和偷拆,然後裝籠上馬。二十里一換人,六十里一換馬,只要7天7夜就將荔枝送到京城,呈到楊貴妃面前的荔枝仍然新鮮如初。
根據史籍的記載,荔枝道的基本路線是自涪陵(妃子園)—墊江—梁平—大竹—達縣—宣漢(大成鄉瓦窯壩折入三橋、隘口、馬渡)—平昌縣(岩口鄉、馬鞍鄉)—萬源市(鷹背鄉、廟埡鄉名揚、秦河鄉三官場、玉帶鄉、魏家鄉)—通江縣(龍鳳鄉、洪口鄉、澌波鄉)—再入萬源市(竹峪鄉、虹橋鄉)—鎮巴縣—西鄉縣子午鎮,最後進入子午道,到達西安,全程1000多公里。
其實荔枝道也不是唐朝時才憑空開闢出來的,它的前身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間道。這條古道從萬源經鎮巴至西鄉,有記載稱,諸葛亮入蜀後曾屯兵萬源,據險防禦曹兵,劉備取漢中時,也有“大兵發葭萌,照烈由廣元、寧羌,正道入,張恆侯從定遠、西鄉間道而進”的記載。荔枝道正是在這條古道路線的基礎上開闢出來的。
唐朝以後,歷代王朝都將荔枝道作為通蜀的主要交通要道。明清時,荔枝道最為興盛,商賈多由此道入川,川陝交界處,荔枝道沿線貿易集市興盛一時,如鹽場壩、漁渡壩等街市,其名一直沿用至今。因為來往的人多,沿途也有許多歇腳的旅店,人稱麼店子。據當地的老人說,這些麼店子,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歇一二百人,有時候過往客商實在太多了,屋子裡宿不下,客商們就把馬拴在院子旁邊的樹林裡,人在空地上烤火歇腳。
由於荔枝道的興盛,作為這條路上咽喉重鎮的陝西漢中鎮巴縣,民間一直有“一條黃龍(火紙)出川去,一條白龍(棉花)入川來”的說法,即使建國初期,荔枝道仍是“北出秦壤、南達綏定”的主要通衢。直到上世紀50年代後期,國家對蜀道進行了大規模拓展建設。1958年修建了沿子午道過荔枝道的210國道———西(安)萬(源)公路,即漢渝公路。2004年初,改道的達成(渝)高速路全線貫通後,取其捷徑橫貫秦巴山區。隨著現代公路的修建,古老的荔枝道逐漸失去了它的功能,成了一條歷史的遺蹟。
在馬鞍鄉和鷹背鄉交界處的雞公寨,荔枝古道從懸崖邊經過,崖邊有大石條砌了長長的護欄,人稱“攔馬牆”,據說是當年為防止馬匹受驚失蹄墜崖而修建的。而左邊攔馬牆和右邊石壁上深深的彎槽,據說是當年閂門槓用的,叫做門槓槽。
竹筒溝,兩邊是高高的山嶺,溝底一條幽深的石板路伸向遠方,象竹筒一樣易進難出。過去,這裡常有匪盜出入。人們在溝里砌了一座梨子廟(最早是荔枝廟,後被訛作梨子廟),以求菩薩保佑。破廟遺蹟尚存,只是菩薩被人偷走了。
化米梁下面有個地方叫衙門坪,傳說是專為管理護送荔枝工作而設定的衙門,圍牆依稀可辨。後邊有座古墳,至今人們還叫它官兒墳。衙門營盤對面埡口的土門,是荔枝道上的一道重要關卡,厚重高大的石門前些年修公路時才毀掉了。
從雞公寨過竹筒溝,到化米梁衙門營盤,路邊還保留著幾個完整的飲馬槽。這種飲馬槽直接在古道的大石板上鑿出,用來裝馬料餵馬。
千百年來,荔枝道修了毀,毀了修,這條崎嶇的山道上,傳送荔枝的從這裡走過,挑草紙的從這裡走過,背棉花的從這裡走過,販鹽巴的從這裡走過……苟在江說,他印象最深的,是古道石板路上那些深深的凹陷,走在上面,唐代的馬蹄聲,歷史的蒼涼風,似乎都透過腳心滲入心脾。

陳倉道

路線:寶雞(陳倉)—鳳縣—青泥嶺—略陽—勉縣—漢中
 陳倉道因道路北端入山處為秦漢時的陳倉縣而得名。因其北段要翻越秦嶺正脊大散嶺,古代在嶺上設定過一座大散關,又被稱為散關道。又因它的大部分線路是順嘉陵江上遊河谷而行,秦時設定故道縣,又名故道。楚漢時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指的就是此。
它從今寶雞東面的陳倉順嘉陵江河谷向西南至鳳縣。鳳縣至略陽須跨過嘉陵江,由於谷深水險,要繞行位於甘肅兩當、徽縣之間的青泥嶺,再折向東南,經略陽、勉縣到達漢中。
從陳倉(寶雞)沿千水(今清姜河)經大散關上行至秦嶺,又沿著嘉陵江支流下行到鳳州,經褒城到南鄭(漢中),全長535公里。"漢王北定三秦,用韓信計,出故道(鳳縣),戰陳倉、好畤(乾縣),又戰廢丘(興平),遂東至鹹陽",就是取此道北上的。這條道路最長,但比較平坦,且有嘉陵江水運之便,漢末至南北朝分裂時期,漢中、關中、四川之間戰爭很多,多數沿嘉陵道進行。隋唐定都長安,漢中及四川成為唐王朝的一個大後方,長期沒有戰爭。長安、南鄭、成都間的交通十分頻繁,秦嶺嘉陵道沿線驛站不斷,僅大散關至寶雞一段不到100公里的路程就有15處之多。

褒斜道

路線:眉縣—太白—留壩—漢中
 
褒斜道是中國古代橫跨秦嶺天險,由關中入蜀,為時最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條道路。
眉縣斜峪關沿石頭河上行至嘴頭(太白縣城),越秦嶺分水嶺,順紅岩河谷,經白雲鎮河王家楞,至留壩縣江口鎮,又沿著褒河下行經武關驛、馬道驛至褒城達漢中的道路,全長380公里。褒斜道的開創可能始於戰國,《戰國策·秦策》里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的記載。《褒斜道石門--世界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文中記載:"這千里的棧道包括褒斜道和由漢中到四川劍閣的金牛道。"秦漢時期,褒斜道已成為一條重要通道。《史記·貨殖列傳》有"棧道千里,無所不通,惟褒斜綰轂其口"的記載,說明此道是關中和蜀漢經濟聯繫的交通要道。東漢時期,褒斜道也有過修築。"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斜道。時作橋格(閣)六百二十三間,大橋五,為道一百二十九里,郵亭驛置徒司空,褒中縣官寺並六十四所"。以"火焚水激"之法開鑿的石門隧道,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兩漢時代,驛路均設在褒斜道,說明這裡來往運輸及旅客繁盛。唐代褒斜道經多次修築,政府規定為驛道,設定館驛。唐天寶十五年(755年)玄宗李隆基入蜀,即取道褒斜。
蜀道蜀道

儻駱道

路線:周至—華陽鎮—老縣城—洋縣—城固—漢中
儻駱道也稱駱谷道,從長安去漢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駱水,入駱谷,稱駱谷道;而漢中去長安,自洋州道興縣(今洋縣)向北要先越儻水、入儻谷,故又稱儻駱道。《通典》載:“漢中去長安,取儻駱道,凡652里”,是當時從長安通往漢中的三條古棧道(另兩條為子午道,褒斜道)中最近的一條。全面疏通於三國時期。
周至駱峪口沿駱峪、經厚畛子,越興隆嶺,沿酉水河經華陽至洋縣,全程425公里。這條路線主要用於軍事活動。正始二年(244年),魏將曹爽曾出駱峪伐蜀。甘露二年(257年),蜀將姜維出儻駱道伐魏。唐代,儻駱道曾一度繁榮,成為由長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館驛多達11處。建安四年(783年)德宗避亂南鄭,廣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儻駱。

米倉道

路線:漢中—南江—巴中—渠縣—合川—重慶
米倉道因為翻越米倉山而得名。從漢中往南,沿冷水河谷而上,越米倉山,然後順嘉陵江支流之一的南江河谷南下巴中,沿巴河,渠江,在合川轉嘉陵江而抵達重慶。米倉道全長250公里,繞山越嶺,攀行其間,如騰雲駕霧。

武關道

路線:由丹江河谷西北行越秦嶺,轉灞河河谷到長安;沿丹江河谷東南行
到河南南陽和湖北襄樊
蜀道蜀道
唐武德六年(623年),"寧民令顏旭開渠引南山水入京城,至石門谷由溫泉湧出",石門在藍田東南四十里至石門谷流域附近,由石門通長安的水道就是灞水。唐中葉以後,開鑿了由藍天至內鄉(河南內鄉縣)長約350公里的一條新道,武關也改移到了的丹鳳縣之南了。 秦嶺中入川的道路,最有名的是故道和褒斜道,在唐代以前歷代都很繁盛,給陝南地區,特別是漢中盆地、商丹盆地和嘉陵江谷地的土地開拓和經濟發展帶來便利。儻駱道和子午道雖然都在一定時期有過繁盛的景象,但都不比故道和褒斜道來得繁華。丹霸道南通湘鄂粵桂,與四川關係不大,並有洛宛道取代它通往中原,所以也只盛行了一段時期。宋元以後,秦嶺中川陝交通都趨向於故道和褒斜道。

地位

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有專家指出:古蜀道不僅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無論古代與現代,蜀道在我國歷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發達的周、秦、漢、南北朝的漫長歷史時期里,蜀道是歷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與西南臨近國的要道,她與連線東西的絲綢古道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蜀道本身在歷史上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民族的團結、文化的交流和政權的鞏固都曾起過重大的作用,而蜀道沿線的歷史文物更是國之瑰寶。
蜀道作為我國歷史上溝通西北與西南地區的交通主網路,蜀道沿線不僅以奇險棧道著稱於世,也以其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奇特珍貴的自然景觀及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為海內外遊客所嚮往,此外千里蜀道還是我國當代西部開發中重要的工業科技走廊,沿途的古蜀、民俗文化也獨具特色,有重要的旅遊文化地理價值,這些都為蜀道旅遊的可持續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

科考價值

三星堆遺址位於廣漢西北7公里處,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的古蜀文化遺址,總面積達17平方公里。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金器,出土的青銅器格外精美。三星堆遺址展示了古代蜀國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證明這裡是早期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有“世界第九大奇蹟”之稱,被譽為20世紀中國和世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世界聞名,其青銅面具與世界奇蹟的古埃及金字塔並列登上了埃及國家的郵票,國家郵政局專門發行了一套四枚三星堆郵票。已被有關專家認為是獨一無二的一種中國文化,將其提到了與長江文化、先秦文化等同樣高度,予以研究。
“中國民間藝術(石刻藝術)之鄉”安岳縣,其安岳石刻以“古、多、精、美”的特點而聞名海內外,全縣有造像10萬餘尊。其中,有1300多年歷史的臥佛院中的全身臥佛造像,是全國現存盛唐時期最完美的摩崖臥佛造像;毗盧洞紫竹觀音是北宋石刻藝術精品,享有“東方維納斯”的美譽。安岳石刻不但規模宏大而且內容多元化,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的又一偉大寶庫”。據悉,安岳現已著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於1300多年前的閬中古城有堪稱全國一流的古民居保護區,保存15平方公里古街古院的古代城市風貌。永安寺、大像山、張飛廟、巴巴寺、清代考棚等數十處人文景觀燦若星群。杜甫、陸游司馬光蘇軾父子等古今名流都先後來此觀光或旅遊,留下大量墨寶和詩篇。閬中是一座融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宗教文化和神話傳說於一體的古城。
蜀道蜀道
武侯祠杜甫草堂、皇澤寺摩崖造像、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瀘定橋德格印經院江安夕佳山民居懸棺葬、鄧小平故居、茂縣羌寨古碉、藏羌彝風俗風情以及有中國的“龐貝古城”之稱的茂縣疊溪地震遺址等,都是國家級的旅遊文化資源,具有極高文化品位和科學價值。

申遺價值

古蜀道不僅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特別的申遺價值。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廣元境內的古蜀道是否會被破壞,引起專家教授們的高度關注和揪心。2009年1月,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專家教授組成的聯合調研團隊趕赴廣元,分成6個課題組進行深入考察,同年3月提出了古蜀道沿線城市聯合申遺的建議,立即獲得廣元及其它城市的認同和回響。同年7月28日,鄭孝燮、羅哲文、阮儀三、劉魁立、謝凝高、舒乙、葛劍雄、鄭時齡、王景惠等九名專家聯合發出《關於中國蜀道文化線路整體保護及聯合申遺的公開信》。
專家們認為:中國古蜀道具有極其特別的世界遺產價值,應將蜀道申報世界文化線路遺產加以很好保護。
為了開展古蜀道申遺工作,2009年11月11日在四川廣元市國際大酒店鳳凰大劇院召開了“2009中國蜀道·廣元國際論壇”會議。據悉,該論壇是以“中國蜀道文化線路保護與申遺”為主題,圍繞“世界遺產與中國文化線路、蜀道的文化遺產價值、蜀道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文化線路的保護規劃、蜀道文化線路與文化繼承、蜀道文化線路總體研究報告”等議題開展專家學者研討活動。會上中外專家學者紛紛發言,力挺古蜀道申遺。古蜀道有可能被列入第三批世界文化線路遺產預備名單。專家認為,古蜀道完全有資格進入世界文化線路遺產預備名單,“像大運河,其它國家可能也有,但古蜀道,世間僅此一條”。會議並發起申遺倡議,形成了中國蜀道申遺《廣元宣言》。從此,揭開了中國蜀道的申遺序幕。

旅遊資源

歷史文化

蜀道旅遊資源上最重要的財富是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些歷史遺產又分有形的山川名勝、歷史遺蹟和無形的文學藝術等。其中,古代交通道路遺蹟最為重要,其他相關遺蹟也十分豐富,包括古道、古驛站、古碼頭古城鎮翠雲廊、傳說、人物、戰陣、詩詞歌賦等等。其歷史久遠、文化深厚;遺址眾多、保存較好;古今並存、各顯光芒。

生態

回歸自然、親和自然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在工業文明突飛猛進、生活節奏日趨加快、緊張、城市人滿為患、空氣噪音普遍污染的今天,生態旅遊作為一種新興旅遊項目已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前景。從蜀道沿線所分布的生態資源來看,秦嶺、巴山是我國中西部重要生態旅遊資源基地。千里蜀道大部分路段蜿蜒於秦、巴山區的高山峽谷、急流險江之間,清澈的溪流,雄奇的山水風光使得蜀道具備了優越的生態旅遊資源。在古褒斜道、金牛道北段、中段,陝西省已開闢了太白山(秦嶺)國家森林風景區、天台山國家森林風景區、紫柏山張良廟度假村和寧強白龍湖水上風景區,因頗具自然野趣,遊客已日漸增多。四川境內劍門蜀道文化旅遊帶,主要包括:朝天棋盤關——明月峽——千佛崖——皇澤寺——昭化古城——牛頭山——天台山——劍昭古驛道——劍門關——翠雲廊——劍州古城——覺苑寺沿線,以明月峽古棧道、昭化古城、劍門關、翠雲廊為核心。
劍門蜀道旅遊導遊圖劍門蜀道旅遊導遊圖

現代變化

本世紀以來隨著川陝公路、寶成鐵路、陽安鐵路、襄渝鐵路的相繼修通和六七十年代我國電子、機械、國防工業布局的調整,古老的蜀道煥發了新的青春活力,沉睡千萬年的蜀道地帶已成為我國中西部一條重要的工業科技千里走廊。蜀道北端的西安、寶雞已是中國中西部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和電子科技城市。漢中早在七十年代已是國家三部委國防工業012基地及其系列企業所在地;廣元、綿陽則是我國當代重要的電子城。蜀道地帶這些工業文明景觀,大都分布在蜀道線歷史文化名城及其附近,這些文化名城又基本上是蜀道線上重要的旅遊城市,因此文化資源與工業文明景觀資源可以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旅遊業開發上取得一箭雙鵰的效應。兩者結合的開發基本尚處於空白狀態,旅遊與工業部門總的說來還是“雞犬相聞”不相往來。我們認為,在加強有關國防企業保密與不影響工廠生產的前提下,一些著名企業的廠區和自動化流水生產線都可以對遊人開放。遊客在遊覽完蜀道上古老的歷史遺蹟以後再步入現代化的廠區,可以親身感受歷史的滄桑巨變和古今蜀道迥然不同的面貌景觀,從而加深對祖國與時代的熱愛。當然,這方面的開發需要川陝決策部門、旅遊部門及工業部門三方面的巨觀默契與友好協作,以及具體操作過程中協定責任,蜀道全線的信息傳遞聯網和利益分成原則、方法等。如果合作成功,開發得當,將是對蜀道現代資源的進一步合理使用。
四川古蜀道景點分布圖四川古蜀道景點分布圖

民俗文化

四川地域遼闊,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有文化部命名的“自貢彩燈之鄉”、“安岳石刻之鄉”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間特色藝術之鄉”,有川劇、清音,有在國際上極具影響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甘孜和阿壩等地的藏戲團,更有中國情歌王國“康定”、“濃縮了的西藏”———理塘、“火把節”的故鄉西昌、康巴草原的賽馬會以及“變臉”、“吐火”、“藏刀”等具有四川特色的藝術劇團表演,這些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文化旅遊資源。
千年的古文明蘊育了大量的民風民俗文化,擁有川主廟會、城隍會、娘娘會、舞獅、牛牛燈、採蓮船、走高腳、吹嗩吶、哭嫁等傳統節日、傳統風俗近20種;源於本地廣為流傳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何易於“腰笏挽纖”、唐明皇擺宴壩擺宴、姜維兵困牛頭山等傳說故事30餘個。擁有《娘送子》、《嫁歌》等兩百餘首昭化名歌,在民間廣為流傳。特別是昭化《提陽戲》被譽為古戲劇活化石。該戲是一種以酬神、許願為主的儺祭活動,它是一種富有宗教性和地方性特色的綜合藝術,長期植根於民間,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它分為《天戲》和《地戲》兩部分。《天戲》是用提線木偶來表演上天的三十二神為主,《地戲》則由人化妝扮相,戴上木製面具來演出,表演的劇目大多是傳統神話之類,諸如《孫悟空大鬧天空》、《七仙女下凡》、《孟姜女哭長城》等,多少年來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及觀眾前來欣賞及旅遊。
蜀道蜀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