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慶古稱)

江州(重慶古稱)

江州,重慶主城在公元前316年-公元548年期間的名稱,巴郡郡治所在地,最初指今重慶江北區江北嘴至劉家台一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江州”。南朝梁太清中(548年)為了跟長江下游的江州(今九江市)區分,改江州為巴縣(同時還改巴郡為楚州)。隋開皇初又廢巴郡改渝州。唐天寶初又改南平郡。宋初曰渝州南平縣。宋徽宗崇寧元年,為避諱“渝變叛亂”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州
  • 外文名:jiangzhou
  • 現名:重慶
  • 轄區: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城渝中區下半城
江北時期,雙城時期,消亡與重生,近現當代重慶,

江北時期

(公元前316年-公元226年)
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其具體城址不可考。
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郡治江州。公元前316年,張儀修築了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座“江州”城。今天的大多數學者都基本認可秦漢江州城的位置並不在渝中半島上,而是在今重慶江北城附近。城的大小大約略小於成都少府城。
“江州縣對二水口,右則涪內水(今嘉陵江),左則蜀外水(長江)”(晉 常璩
“巴漢世郡江州,巴水(今嘉陵江)北北府城是也,後乃徙南城。”(《水經注》卷三十三 酈道元
如果江州重慶的城址是在嘉陵江南岸的渝中半島的話,那么我們從朝天門看到的二水口的情形應當是左邊是嘉陵江、右邊是長江,但這與最早對重慶城址具體位置的文獻記述“右涪內、左蜀外”是恰恰相反的,因此在道光《重慶府志》及其後近現代的很多學界研究中,都普遍採信最早的重慶城址是在江北廳或劉家台位置。
道光《重慶府志》還介紹到“巴”字的一種起源是象形“巴山”(府志中俠義的巴山指的是今解放碑-枇杷山公園一線)兩側被江水環流的狀態。而要看到“”字這樣水(筆畫)朝右陸地(空白)朝向左側的狀態,在今天重慶的渝中半島看不到、在南岸也看不到,只有把重慶地圖旋轉180°,在江北城回望渝中半島時才呈現得出。
江州
2005年11月初在江北城CBD工地中發現了大量秦漢時期的城牆、瓦當遺址,這也正式從考古學上證實了秦漢時代的江州主要是在嘉陵江北的北府城。
據學界推測,前316年張儀修築江州城的時候沒有選擇軍事上更為有利的渝中半島,而是選擇了江北,其原因是兩方面的:
一是秦初的中國城牆都是土牆,其技術能力不足以在高差奇大、地形條件複雜的渝中半島上建城。
二是就秦漢的大環境而言,中國的政治中心在關中,而此時長江中下游並沒有太多的開發。這個時候的長江更像是文明的邊界,而沿嘉陵江逆流而上才更像是靠近文明的中心。又因為四川常被視為關中的附屬,相對沒有戰亂,比較穩定。所以這一時期的江州城自然應當更加偏向於有利於嘉陵江航道運輸的北府城位置,而沒有因為軍事考慮建在渝中半島上。(參《近代重慶城市史》隗瀛濤

雙城時期

(公元226年-公元548年)
今天渝中半島上的重慶老城始建時間是公元226年。
三國時為了防範吳國自東部穿三峽進犯益州,“建興四年春,都護李嚴自永安還江州”“更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後山,自汶江(長江)通水入巴江(嘉陵江),使城為州(洲),以求五郡置巴州。造蒼龍(東)、白虎(西)門,別郡縣。倉皆有城。” (晉 常璩
李嚴的大城是重慶的第二處城址,範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以南起沿江至南紀門,北線在今天的大梁子、人民公園、較場口一線,約小於今天渝中半島上的下半城
李嚴變半島為島,使城市更加易守難攻的企圖卻遭到了丞相諸葛亮的拒絕。諸葛亮的考慮大概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應該是他不願意“以五郡置巴州”。為了防止李嚴叛變,此後不久諸葛亮便將李嚴從江州調走。同時將半島開鑿為島的工作量似乎過於龐大,長年對外的戰爭使得蜀漢應當沒有這個能力興修如此之大的一項工程。
自李嚴“更大城”興建南府城以後,江州重慶進入了一段嘉陵江南北兩城同時存在的雙城時期。由於中國從相對穩定的兩漢逐漸步入了日益戰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城便於防守的軍事意義日漸突出,而北城則開始緩慢地衰落。
南朝梁太清中(公元548年)為了跟長江下游的江州(今九江市)區分,改江州為巴縣(同時還改巴郡為楚州)。至此結束了重慶被稱作江州的歷史。

消亡與重生

江州城維持嘉陵江兩岸雙城的狀態至少約長達三個多世紀。其北府城的具體消亡時間無從考證,但絕不早於公元520年(酈道元寫《水經注》之時)。公元581年隋文帝借用嘉陵江舊名“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考慮到在下半城的李嚴大城事實上根本連嘉陵江都看不到,而只有在江北的北府城才和嘉陵江有關係,因此很有可能在隋代時北府城仍有相當的地位。
唐玄宗天寶初年(742年),改渝州為南平郡(大約是因為今渝中半島下半城相較於“巴山”(今解放碑-枇杷山一帶)和江北城確實是“南”“平”了),這也標誌著重慶從南北雙城轉向半島上的南城獨大的過渡正式完成。北府城在此後徹底消失。
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嘉熙三年(1239),移四川安撫制使司於重慶府,次年又命四川制使余玠兼四川總領財賦、夔州路轉運使,將四川的政治、軍事、財政、司法等主要機構集中到重慶(這是重慶歷史上唯一一次成為四川省省會)。同年,彭大雅擴建重慶的城區,城牆西線由李嚴舊城的大梁子、較場口一線移到了臨江門通遠門一線。半島上的“南平”城第一次能夠眺望到真正的“渝”水。
洪武初,指揮戴鼎因宋代重慶舊址修葺石城,這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渝中半島上重慶老城城門的雛形。“高十丈,周二十六里,分計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環江為池門十七,九開八閉,俗以為九宮八卦之象,曰朝天(開)、翠微(閉)、通遠(開)、金湯(閉)、定遠(閉)、南紀(開)、鳳凰(閉)、金紫(開)、仁和(閉)、太平(開)、儲奇(開)、大安(閉)、臨江(開)、洪崖(閉)、千廝(開)、福興(閉)、東水(開),明末甲申六月,張獻忠自通遠門攻城,城圮。”(道光《重慶府志》)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四川地區人口的增長,在消失了的秦漢江州北府城故址上在明代時又逐漸重新形成了一個和半島上南府城關係密切的集鎮。清初時為防禦匪徒需要終於又重新修築了江北城牆(今江北嘴城牆遺址公園),設江北廳。1754年(乾隆十九年)移重慶府同知到江北廳。清代的江北城內有弋陽、石樑、金沙、寶蓋(寶定門)、落珈6廂,城外有鶯花、上關2廂。秦漢的江州故城在沉寂千年後終於獲得重生。
江州(重慶古稱)

近現當代重慶

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第二批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之一。
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
1937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陪都、中央直轄市,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暨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最高指揮部所在城市,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
江州(重慶古稱)
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
1949年,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央直轄市。
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重慶市改為四川省轄市。
1983年,重慶市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畫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為計畫單列市。
1992年,重慶市成為沿江開放城市。
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
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重新恢復成為直轄市,是中國第四個中央直轄市、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
2002年重慶江北嘴CBD工程啟動,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等一系列地標工程拔地而起,秦漢江州城故址重新成為重慶的中心,而重慶也就此掀開了建設與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