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河(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後河(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五峰自治縣西南部,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340公頃,其中核心區3843公頃,緩衝區1975公頃,實驗區4522公頃。後河於1988年2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湖北省續神農架後建設的第二個森林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宜昌市建設的首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 級別:AAAA級
  • 區域面積:10340公頃
  • 類型:原始森林
  • 保護對象:珙桐、連香、水青、銀鵲、華南虎、金錢豹、雲豹、黑麂、青猴、熊、林麝、獐、金雕等
  • 管理單位: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區域介紹,建制沿革,地理環境,資源保護,科研檢測,

區域介紹

後河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物種多樣性。根據2015年環保部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範圍》,後河處於我國35個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域中武陵山區域的核心位置,是我國種子植物三大分布中心之一“川東-鄂西地區”的典型代表。區內“稀有珍貴樹種群落”在1999年晉升建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評審會上被與會專家讚譽為“中國僅有,世界罕見”。
後河
後河保護區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截止2018年3月,已查明有植物181科872屬256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珙桐、紅豆杉等25種;動物28目97科40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林麝、豹、金雕等57種。
2017年,後河保護區因資源的典型性、特殊性和有效管理被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IAPA)、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CBRN)接納為成員單位。

建制沿革

1988年2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建省級自然保護區。
後河
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湖北省續神農架後建設的第二個森林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宜昌市建設的首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後河保護區核心區3843公頃,占總面積的37.2%,緩衝區1975公頃,占總面積的19.1%,實驗區4522公頃,占總面積的43.7%。地理坐標:東經110°30′993″-110°43′11.808″;北緯30°2′55.542″-30°08′55.05″。根據2015年環保部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範圍》,後河處於我國35個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域中武陵山區域的核心位置,是我國種子植物三大分布中心之一“川東-鄂西地區”的典型代表。區內“稀有珍貴樹種群落”在1999年晉升建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評審會上被與會專家讚譽為“中國僅有,世界罕見”。
後河

資源保護

後河保護區經過縣、省和國家三級跨越式建設與發展,科學地利用後河管理局相繼設立的管理總站、管護站、稽査隊、哨所、管護點等層級管理模式,逐步實現保護區各類資源保護與管理、建設發展與開發利用達至管護體系的有有機統一,推進後河保護區的資源保護事業不斷進步。
後河
自2002年起,後河管理局相繼設立管理總站、管護站、稽査隊、哨所、管護點等天保工程管理系統,與保護區管護體相統一將保護區的森林管護任務全部落實到山頭地塊, 管護措施和人員均落實到位。同時,根據管理局每年年初《年度工作目標責任狀》,所屬站(所) 制訂和完善崗位責任制,按計畫有序開展全年各項工作。後河資源保護總站工作實行分組負責,分為站務和項目建設組、林政公安執法組、後河管護片和茅坪管護片4個組。

科研檢測

以科研所為基礎,成立了專門的監測隊伍,根據保護區的實際情況,針對森林資源、疫病疫源、種質資源、古樹名木、珙桐等群落開展了專項調查活動,形成了森林濕地資源動態監測報告。
經2017年資源本底調查調查結果分析,與2010年評估時相比,種類上保護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由21種上升到25種,種數增加;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仍舊為57種,種數保持不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