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紅土文化

湛江紅土文化

湛江紅土文化既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區域文化,在南粵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與廣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並稱為廣東四大文化,在我國眾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半島歷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漢以來,位於半島腹部的“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軍、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航運的中心,因而被稱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雷州半島位居祖國大陸緊南端邊陲,優秀的中原文化廣泛吸收融會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斷充實、更新,逐步形成獨放異彩的雷州文化。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劇、雷州音樂、雷州儺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龍舞等“雷字號”風物,凸現雷州文化特有風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湛江紅土文化
  • 地理標誌:湛江
  • 省份:廣東省
  • 類型:文化遺產
前言,傳統藝術,人龍舞,舞鷹雄,吳川三絕,安鋪八音,儺舞,考兵儺,舞貔貅,雷州石狗,蜈蚣舞,文車醒獅,白戲,雷歌,

前言

湛江,不僅地理位置獨特,而且有著獨特的民間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人在描述地方風俗時曾用“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來表達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事實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畢竟不多,象二人轉,走遍東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農村,都在扭。但是在湛江卻不同。這裡是一縣一俗,一鄉、一鎮一“術”,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風”。湛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座民間藝術“金礦”,不僅藝術形式舉世罕見,而且藝術水平之高也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民間藝術都是湛江人民在千百年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反覆摸索、不斷完善創造出來的文化財富,是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正是這些無價之寶,奠定了今日湛江和湛江人的氣質、風度和底蘊。有學者將湛江民間藝術按表演內容分為龍舞獅舞等類型,但根據筆者觀察,湛江市的民間藝術可以分為舞蹈、音樂和造型三大藝術門類。
舞蹈類按表演時的空間維度的差異,可以分為二大類,一是平面演出。這類民間藝術的特點是以平面舞台演出為主。代表藝術是東海島人龍舞。二是高空演出。這類民間藝術突破了平面舞台的局限,在縱的方向上拓展演出空間。代表藝術是較為普及的高樁舞獅和沒有普及的廉江舞鷹雄等。
音樂類也可以分為二個大類。一是演唱,如雷歌;二是演奏,如廉江安鋪八音和吳川陶鼓。補充一下,這裡沒有提到粵劇或雷劇,因為粵劇不獨湛江有,而雷劇又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劇種,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參與創作與演出,相對來說,算是“修成了正果”,升堂入室,已經不是“民間藝術”了。
造型藝術的主要特點是:基本上是以靜止的造型為主,表現的是一個場面、一個瞬間。也可以分為純靜態和動中有靜二種形式,純靜態的藝術形式主要有吳川泥塑雷州石狗,動中有靜的藝術形式主要是吳川飄色。
湛江民間藝術特點除了一縣一俗,一鄉一鎮一“術”和水平之高、形式為世所罕見之外,還有這樣一些特點值得一記:
一是歷史悠久,在起源地有著深厚的民眾的基礎。如舞鷹雄陶鼓等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在當地(主要指本村),很受民眾的歡迎。每次演出,四鄉八鄰的民眾都湧來觀看。二是動物舞蹈居多。湛江的民間藝術種類繁多,但其中占多數的還是動物舞蹈。如龍舞、醒獅舞、貔貅舞、鷹雄舞、蜈蚣舞等。在舞蹈中,這些動物的造型誇張,頭威、眼大,氣勢兇猛。這些舞蹈除了做了娛樂之外,更多的是鎮妖避邪,祈福求祥。三是多數藝術形式表現的都是一個情節化的內容,或這種藝術形式有一個情節化的故事傳說。如舞鷹雄表現的是鷹雄相鬥;人龍舞傳說起源於反清復明。四是許多動物舞蹈的最高潮都在“采青”上。“青”即指青草,所謂“采青”,就是把一棵象徵著青草的物品採下。採下“青”之後才能夠得到被祝賀的人封的“利是”。這個“利是”是舞者的辛苦費。五是個性鮮明,獨立性強。這些民間藝術個性鮮明,特點突出。既或象同在吳川市境內的飄色、陶鼓、泥塑、舞貔貅等藝術,基本上沒有太多藝術形式上的重複或相近,而是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特點來。
現擇藝術形式獨特、影響大、深受民眾歡迎的民間藝術簡略介紹如次:

傳統藝術

人龍舞

人龍舞,堪稱雷州半島民間舞蹈之魂,其節奏鮮明,鼓點強勁,氣勢雄偉,催人奮進。雷州半島現有東海島人龍舞沈塘人龍舞
東海島人龍舞是一種大型廣場舞蹈。該舞盛行於東海島的東山鎮。
東山鎮位於該島的中部,歷來是軍事要地。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全鎮東、西兩街的“人龍舞”就會傾情連續演出三個晚上,吸引著島內、島外的民眾前來觀賞。人龍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當時,福王朱由嵩帶領他的餘部南撤,準備到海南建立反清復明基地。相傳八月十五走到該地。當地鄉紳為了讓士兵能夠過好中秋,就把流傳於孩子中間的一種雜耍組織起來進行表演。從這個時候開始,人龍舞開始逐步定型,一直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人龍舞盛行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備師移駐東山圩,改名為東山水師營,有官兵253人,並在東山圩設有武秀才考場。自此,東山圩得以迅速發展。當時,東山圩東、西街各有一支人龍舞隊伍。武秀才的考試一般設在八月十五。於是,人們白天看武試,晚上看“人龍舞”,兩支人龍舞的隊伍相互也展開了技藝的比賽。一時間,東山圩熱鬧非凡。就這樣,年復一年,約定俗成,人龍舞一直舞到當代,歷久不衰。
東海島人龍舞(點擊可查看大圖)東海島人龍舞(點擊可查看大圖)
它傳統的演出場地是海邊、圩鎮小街,傳統的演出時間是農曆八月十五。只是近年來,才走出海島,逐漸走進“廣場”和舞台,演出時間也不再限定於八月十五,只要有節日或重大慶典,它都會舞動起來。
人龍舞之所以被稱為“人龍”,是由於演出的“龍”全部由人組成,而不是用物構成。龍身巨長,一般由五六十人組成,有的達數百人,氣勢雄偉壯觀。“人龍”分“龍頭”、“龍身”、“龍尾”3個部分,“龍頭”包括龍舌、龍眼、龍角三部分內容。這三部分是由三個小孩子分別扮演的。扮演龍頭的人要同時身負這三個小孩子,雙手還要同時握兩個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須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練。“龍身”是龍的主體部分,每個大人的肩上支撐著相繼做俯仰動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龍服,頭戴龍纓、龍冠,分節架接而成。“龍尾”的大人也肩負一小孩。“人龍”起舞時,由鑼、鼓等敲擊樂器有節奏地配合,扮演龍頭的小孩子高舉燈籠或手電筒,以示龍眼閃光。而龍身左盤右旋,上下起伏,隨著龍頭緩緩前進,龍尾亦隨隊形左擺右搖。整條人龍表演起來威武雄壯,氣勢宏大,場面熱烈,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近年來,本地的一些曲藝家對人龍舞的結構、舞步、舞姿態、樂風、節奏進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龍”、“龍點頭”、“龍穿雲”、“龍捲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致完善,被譽為“東海一絕”。
沈塘人龍舞(原始型)源於清嘉慶年間(1523年),沈塘村民為慶祝當地官宦陳仕愷新建沈塘圩而始創人龍(陳仕愷公乃進士出身,富甲雷陽,御詔赴安徽省靈壁縣任丞署知縣,秋滿)。
在中秋八月十五和十六這兩日在圩街上狂歡,,忘情時把友人抬置於自已肩上,平臥肩部者手抱後者雙腳,腳夾前者頸部,挨次遞抬。
湛江紅土文化
“龍頭”由身強力壯的後生擔當,選一活潑可愛的小男孩用紅綢帶綁在龍頭胸前,將點燃的香讓小男孩口咬一支為“龍舌”,兩手各執一支香為“龍眼”。
另一小男孩騎在龍頭肩上,雙手執扎香為 “龍角”,“龍尾”則由龍腳倒背一輕巧,腰力較好的小男孩,雙手合攏一把香揮舞出龍尾狀,引龍者用點燃的香插在斗笠上為“龍珠”,這樣就形成了沈塘的“人龍舞”的前身,它不化裝,不著盛裝,長短由人,以民為樂。
幾百年來,沿襲至今。
湛江紅土文化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湛江、雷州極為重視民間文化建設。而沈塘為挖掘這近五百年傳統文化底蘊,打造文化品牌,於是,打破舊形式,從服裝到動作各方面,在不改民間藝術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對“人龍舞”進行了全新排練指導,使其融力量、藝術、動感於一體!
現雷州市沈塘人龍舞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將為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遺餘力!

舞鷹雄

舞鷹雄是湛江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以武術和舞蹈為基礎,模仿鷹、雄相鬥相處的動作神態而創編的一套傳統民間藝術,流傳於廉江市的新華、河堤、安鋪等地。
《舞鷹雄》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情節性。大意是:大肚佛從天上來到雷州半島北部叢林之中。林中小猴帶領他在林中觀光。當他們走到某處,看到鷹和雄正在酣睡。這時,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隱於樹後,自己則在鷹和雄的頭上分別敲擊一下,鷹、雄醒來之後,誤以為是對方在戲弄自己。於是,發生了爭鬥。爭頭中,雙方各不相讓,分別用自己的絕招向對方進擊。後來,群鷹參戰。眼見戰火越燒越旺,大肚佛急忙出來實情相告,小猴向雙方道歉,於是,化干戈為玉帛,交戰雙方握手言和,森林裡出現了和睦相處的局面。這個故事包含著人民民眾對於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嚮往、憧憬和良好祝願。
鷹的造型特徵是:尖嘴、寬翅、利爪,形象機靈而勇猛。雄做成龍頭鳳尾金錢豹身,麒麟角,顯得強悍威武。表演套路為:醒鷹雄、格鬥四門(春、夏、秋、冬或東、南、西、北)、洗臉漱口、過橋、采地青、采天青等。其中,采天青動作驚險,扮演鷹的演員要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伏在一根高桿上,然後,眾人推起豎直,表現“鷹擊長空”的壯觀場面。難度最大,是整個舞蹈的高潮。
據村民陳兆明說,大約在清朝鹹豐年間,兩家灘圩一帶就有舞鷹雄活動了。但一直只是在地面上舞蹈。傳至20世紀四十年代,梁榮章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用一支4米高的木桿,把鷹的表演者頂上空中,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運用腹力,肚頂木桿,做高空平衡旋轉和采青的高難度技巧,大大提高了舞鷹雄的表演水平。
竹園村現在的鷹雄隊班主是梁榮章的兒子梁寶琛,現年63歲。1988年,他率隊首創雙鷹上桿采青,並且把桿的高度從父輩的4米增加到6米,使舞鷹雄更驚險、刺激,具有極強的觀賞性。他帶領的這個支隊伍曾參加首屆和第二屆廣東省民間藝術歡樂節,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中,廣東省文化廳[1997]52號《關於命名第一批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決定》,湛江市、廉江市先後命名新華鎮為舞鷹雄之鄉,該節目曾在中央電視台“東西南北中”節目中播出過。
(資料參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報》)

吳川三絕

飄色、泥塑、花橋,人稱吳川三絕。如果從表演空間看,這三絕恰好占齊水(花橋)、陸(泥塑)、空(飄色)。“三絕”表演是在每年的元宵佳節。那時吳川的大街小巷,到處人頭涌涌,堪稱“吳川狂歡節”。正是由於擁有這綜合立體的“三絕”,吳川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據考證,飄色相傳起源於番禺,清末民初傳入吳川市。由於該市的市政府所在地是梅菉,所以,飄色實際上是在梅菉鎮盛行。
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據說,飄色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先後經歷了“轉色”、“板色”兩個階段。轉色就是在手推車中間安一個木鐵軸,上面再放一塊中間可以轉動的有孔的板子,一兩個扮成各種造型的人物(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這塊板子上。板色則讓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飾更為華麗,人物也增加到四個。飄色定型於1930年,老藝人陳趣珩改色梗為鐵棍,使飄色看起來華麗的同時,還讓人覺得非常神奇。飄色中的人物形象大都來自於家喻戶曉、民眾喜歡的傳統戲劇中的人物,也有一些是當地影響較大的著名人物。飄色有許多種,按安放的位置不同,可分為水色、車色、船色等。吳川的飄色屬於“車色”,即將小孩化妝成戲劇人物後,固定在小推車兩米多的高桿上。一車稱為“一板”。一板由幾個人物組成,就稱為幾飄。如一板一人,就稱為“一飄”,現在最多的已經達到一板“六飄”。為了造型上的美觀計,多飄時會使人物分層次站立。表演是以巡遊為主要方式,由三五個人推車而行,車上架起鑼鼓,行進間敲鑼打鼓。“飄色”之絕在於,由於採用了高超的隱蔽的辦法,在外人看來,那些人物造型是站在一隻寶劍的劍尖或者一根釣桿上,更令人稱奇的是,許多人物甚至是站在活生生的小動物(如雞、魚等)的身上。由於“偽裝”得很是巧妙,一般人很難看出奧妙何在。一些美國人把飄色稱為“隱藏的藝術”。
吳川飄色參加國際非遺節開幕式巡遊彩排吳川飄色參加國際非遺節開幕式巡遊彩排
飄色表演多數時候都帶有競賽色彩,一街和一街賽,一村與一村賽,一鎮與一鎮賽。這就使得整個演出期間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再加上街道披紅掛綠,到處歡聲笑語,整個梅菉鎮沉浸在一片喜慶吉祥的氛圍中。
過去,飄色一般由成年女性扮演,現在則多是10歲左右的兒童喬裝打扮。工藝方面,飄色也已經由過去單純的木工發展成了一門綜合工藝,藉助現代手段,集電影、戲劇、魔術、雜技等於一身。
吳川飄色的代表隊伍是梅菉頭飄色隊。這支隊伍多次參加國內外的一些表演,獲得多項榮譽。
據《吳川縣誌》記載,吳川泥塑源於梅菉鎮瓦窯村。瓦窯村始於唐朝,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廖氏帶來了石灣陶瓷工藝。大約是在唐朝中期的一年元宵,有個陶工隨手捏了個小陶人,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於是,許多陶工也爭相效仿。自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延續下來。明洪武年間,由於皇帝經常派人到各處搜羅美女,引發民間不滿。梅菉村的民眾乘鬧元宵之機,造了一套造型誇張的皇帝與皇后泥塑擺在街上,取笑皇上。此後,當地民眾造泥塑、看泥塑、評泥塑的熱情更高、興趣更濃。
泥塑主要取材於古代神話故事和歷史戲曲人物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鍊石補天、八仙過海、嫦娥奔月等。泥塑工藝也經歷了由“土“到“洋”的發展變化階段。過去是用稻草、竹蔑綁緊樹桿作泥塑的支架,現在是用鐵線扎鋼筋。人們還借用現代聲光電的手段,暗設一些機關,使泥塑可以搖頭、擺頭、上下運動。
關於花橋的起源,據說,與慶祝元宵節有關。與梅菉鎮只有一江之隔海村民眾,每逢正月十五便紛紛涌到鎮內慶賞元宵,鎮內民眾晚上也成群結隊去隔海年燒花炮。來往過渡全靠小船,十分不便。明朝萬曆年間,當地春旱,江水下降,江面變窄。元宵前夕,隔海村村民呂廣、呂尤兄弟二人決心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搭一座橋方便兩岸居民行走。於是,就地取材,把梅菉鎮所有賣豬肉攤檔的豬肉台借來,搭成了一座簡易橋,供人們平安快樂過往隔海村慶賞元宵。為了美化這座橋,呂氏兄弟還在橋頭兩側擺滿了鮮花。次年,隔海村民得到啟發,租用數十艘木船,連線起來,架起一座浮橋,橋面蓋上拱篷,篷內裝上采燈,兩旁點綴鮮花,稱為“花橋”。後來,人們還在花橋的一端搭起一座觀音像,想生孩子的人就采橋上一朵花,到觀音像前拜一拜。花不能亂采,想生男孩的,要采白花;想生女孩的,就要采紅花。此外,橋頭還有擺賣茹菇和生菜的小販在招徠顧客。據說,買了茹菇即可添男丁;買了生菜即可發財。
作為傳統風俗,花橋一直保留到現在。現在的花橋上,除了鮮花、彩燈外,還增加了書畫展覽的內容,為古老的民俗平添了不少文化味。

安鋪八音

“八音”是中國古代樂器的統稱。“安鋪八音”指的則是流傳於古鎮安鋪的一種器樂演奏藝術,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有資料記載,安鋪音樂愛好者李元明秀才對古代“八音”整改創新,採用本地特色的民族樂器,以當地傳統的民間音樂曲調《報春來》、《小桃紅》、《浪淘沙》等為協奏曲。這些民族樂器包括:手鈴、小扣鑼、小錢、木魚、清磐、煞板、小鼓各1個,橫蕭、洞蕭、大筒各一支,高胡二弦三弦、沉胡、琵琶各1架,椰胡月琴秦琴各2架,共21件。安鋪八音隊由21人組成,表演多是在街上遊行進行。安鋪八音的演出多在每年元宵佳節及端午龍舟競渡時。每到這些時候,樂隊表演者身穿長衫馬褂,每人手執樂器1件,列隊而行。操音響者走在隊首,弄蕭琴者跟隨其後。各種樂器均綴上五彩帶、絲帶、絨球,五彩繽紛,蔚為壯觀。行進間,姍姍舉步,徐徐而行,音韻飄逸,縈迴長空。街道兩旁,觀者如堵,男女老少,歡欣鼓舞。
(資料參考《論湛江文化》)

儺舞

儺舞是一種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稱。湛江儺舞又稱走成倀,是由中原及閩南傳入的,主要流行於雷州市的附城、松竹、南興、楊家、白沙、客路等鎮。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或神誕時舉行。主要的目的是驅邪遣災,祈求平安,迎祥納福。儺舞的造型,呈現粗獷,莊嚴威武。面具是整塊的樟木雕刻而成,色彩以黑、紅、黃為主,線條樸實誇張,色彩鮮明和諧。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羈、粗獷獰厲,文相端莊俊秀、氣宇軒昂。
儺儀活動是由道士在廟前設壇,向神靈燃燭、焚香、燒紙寶、供三牲。接著頒令、頒符、敬請五色旗隊,八寶、飄色、鑼鼓班,儺舞隊等各路兵馬到壇前札寨練兵,然後到各家各戶趕鬼驅邪,保佑平安。之後游神。游神隊伍浩浩蕩蕩到村鎮各土地公管轄境界敬祭。游神完後,隊伍回到神廟廣場前,再次舉行祭神儀式,整個活動宣傳結束。
儺舞用的敲擊樂器主要有月鼓、高邊鑼、鋼膽等三種,個別的還加大鑼、大鈸嗩吶
近年來,由於這一活動具有較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許多地方已經停止了這類活動。
(資料參考《雷州傳奇》)

考兵儺

考兵舞流傳於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東嶺村一帶,是一種大型廣場舞蹈,屬儺舞中的一種。當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祭祀時,村民敲鑼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驅鬼除疫,遣災納福”。據清嘉慶年間編纂的《雷州府志》記載:自十二日起日開燈,連至十五夜,每彩燈或三四百為一隊,或五六百為一隊,放爆竹,燒煙火,妝鬼判諸雜劇。絲竹鑼鼓迭奏,遊人達曙,城中為最,各鄉圩間有之,是曰儺,謂之遣災,亦有至二十八或二月十二日乃儺者……
舊縣村“考兵”祭祀活動分為六段進行:考兵、撒糧、出征、滾刺床、送丁賜福、紙船遣災。舞蹈自始至終由舞蹈領隊主持,從早上辰時開始直到晚上戌時止。
儺舞東嶺村叫做“考兵”,或“練兵”和“驅魔”,由“車”、“麥”、“李”、“劉”和“洪”五位將軍(村民也稱為“凶煞將軍”)和土地公、土地婆組成,傳說中這五位將軍是北宋抗遼名將康皇麾下的戰將。據了解,湛江東嶺村的儺舞是由其祖上在宋朝由北方遷居福建莆田,明朝時入湛江,明末定居於此地,考兵儺的面具於明末清初雕刻,至今已有400多年,儺舞面具平時就保存在靈岡廟內。
東嶺儺舞東嶺儺舞
1999年3月,羊城晚報自從整版報導了東嶺村沿襲歷史悠久、被譽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的《東嶺儺舞》(羊城晚報1999年3月6日第八版視覺新聞)後,東嶺村和東嶺儺舞受到海峽兩岸的廣泛關注。近十年來,眾多專家、教授、文人和記者紛紛前往該村考察、採訪和攝影。1992年,東嶺考兵儺舞被批准收入國家重點科研工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一書,引起海內外的關注。
2001年11月在台灣《民俗曲藝》上發表了學術論文《湛江市湖光鎮東嶺村的考兵儺》。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也曾到東嶺村進行實地考察,對儺舞現象作了研究。另外,東嶺村“考兵”儺舞五戰將的面具圖像還曾經被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採納印製在200電話卡做封面。2007年4月“考兵”儺舞被列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1月,東嶺儺舞隊還被評為湛江市最具活力民間藝術團隊。
現在雷州半島的雷州市南興鎮松竹鎮徐聞縣大黃鄉廉江市石角鎮石東村;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東嶺村等處仍沿襲儺舞祭祀傳統。目前,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東嶺村的“考兵”舞於1992年經省、市、郊區文化編纂成冊,附上樂譜、造型、道具、動作、圖解、場記等,以及說明、藝術簡介,均被中央文化部選編入《中國民族舞蹈集成·廣東卷》。

舞貔貅

舞貔貅是吳川市梅菉鎮特有的民間廣場喜慶舞蹈。貔貅是民間傳說的一種猛獸,據說比獅子更威猛。吳川市梅菉鎮很久以前就流傳著貔貅的故事、有舞貔貅的舞蹈。
舞貔貅由數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層人塔。第一層由28個大漢組成底層,再由8人疊成第二層,8人組成第三層。貔貅(由2人扮演)從人梯登上“塔”頂,在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時,人塔隨著鑼鼓節奏慢慢旋轉移動。舞蹈採用鑼鼓擊樂伴奏,從貔貅出場、撲食、翻滾、搔癢、戲水到登上塔頂采青等動作,分別為輕、柔、緩、急、強、勁。全套動作包括貔貅過山、過橋、上小山丘、疊牌山、上牌山等。該舞蹈的風格是剛柔相濟,以剛為主,通過人體相疊,高空舞耍,運用了雜技表演技巧,使舞蹈空間感大大增加,且具有奇、險、趣的特點。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是一種石刻藝術。
據《雷祖志》記載,雷州是古代南蠻族的發祥地,“舊有瑤、僮、侗、僚與黎”等少數民族聚居,其中的瑤族就將狗視為“圖騰”。
神秘的(雷州石狗)神秘的(雷州石狗)
及至唐代,雷祖陳文玉的誕生相傳就是因為九耳狗的發現;“雷州”之名的由來有一種傳說,就是九耳狗發現的石卵中誕出的雷祖兩手中現出的。靈狗發現了雷祖,並守護著雷祖長大,於是它也就被視為護佑人類的神靈。據雷州博物館陳志堅館長通過對實物和發現環境的初步分析,推測現有石狗最古老的可能至唐代。石狗在雷州人的心目中,先是圖騰崇拜,然後變成了呈祥靈物。人們把這些造型各異、千姿百態的石狗放置於村口、井邊、房前、屋後,希望石狗能夠為他們驅邪鎮妖,保佑一方平安。此外,據說,石狗還有生殖保佑的“功能”。
石狗的造型,也經歷了抽象到具象的一個過程。到目前為止,發現最大的石狗高達2米多,1000多公斤重,最小的僅幾厘米高。石狗的材質多為本地的紅砂岩,在雷州市的石狗博物館裡,還有一隻珊瑚岩刻的小石狗。
據估算,雷州市境內現存的古石狗約有1.5至2.5萬隻。為了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雷州市政府從2001年初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收集工作。並於2001年11月底建起了石狗博物館。將收集到的300多隻石狗正式落戶於該館,供遊人參觀。據博物館的負責人介紹,今後,將繼續收集散落在民間的石狗,並有建石狗公園的打算。

蜈蚣舞

蜈蚣舞是雷州半島南部徐聞縣烏石鎮的一項民眾性文娛體育活動,一筇般在每年中秋節期間進行表演。
傳說古時烏石港曾遭瘟疫,漁村蕭條,後來鄉民相約共驅瘟魔。為表同心合力,各人以纜繩系腰連成長隊,入夜時手執香火進港驅邪。隊形舞動 宛如蜈蚣爬行,神態惟妙惟肖,故稱“蜈蚣舞”。蜈蚣舞活動由三支隊伍組成。一支是鑼鼓隊。由鑼、鼓、鈸合奏著,在蜈蚣隊前頭引路。另一支是蜈蚣隊,由59人牽動著一條長達一百多米的大繩,三名青壯年在前頭牽引繩頭,腰扎小繩連著大繩,頭戴竹笠,手握點火的香把,左右開弓,對面互舉,背向前進。大繩尾端,由二人各背著一個一個插滿密密麻麻香火的豬籠,再由四名壯士扶持著,讓其假扮醉漢大繩兩旁由50名青壯年腰扎小繩連著大繩,個個頭戴竹笠,笠上插滿香火,雙手拿著點上香火的香把,隨著鑼鼓節奏,左右來回,沿著大繩跳起蜈蚣舞。另一支隊伍是由數十名青少年舉著火把在兩旁照亮著前進的道路。蜈蚣隊伍所到之處,炮聲雷鳴。一百多米長的香火點點成線,有曲有直,有圓有方,景象壯觀,酷似真蜈蚣在蠕動。
(材料參考中葉春生著《廣府民俗》)

文車醒獅

醒獅舞是廣東地區較為盛行的一種舞蹈。醒獅與北獅不同。北獅四腳著地,酷似真獅。醒獅只有獅頭,舞者兩腳著地,獅身以一塊布(紅、黃、白、綠、藍等顏色)蓋住獅尾的另一名演員。醒獅分為地獅和高樁獅兩大類。其中,文車醒獅屬於高樁獅。
文車村素有習武強身的傳統。醒獅往往由武館的帶頭操持。該村的醒獅已了百年的歷史。近年來,他們的高樁獅技藝日趨進步,頻頻參加國內各種比賽,成績不俗。
(湛江醒獅新春赴巴慰僑胞)(湛江醒獅新春赴巴慰僑胞)
文車醒獅演出時的高樁總長度約為16米左右,最高樁3米,樁間某處設索橋,索橋長1米。樁間距約38公分,樁面30公分。表現的內容是:一頭獅子,睡醒後,穿越叢林,跨過溝壑,到山巔採取靈芝(即采青)。表演的套路主要包括:巧踩梅花樁、勇闖七星陣、盪過藤索橋、飛越險懸崖、智取靈芝草、喜慶歸山林。,表演時,文車醒獅威形威神俏,剛猛健碩,英武驕健,氣勢逼人。既有高難的動作,更講究幽默風趣,重視從細節上活靈活現地表現獅的神態,觀之驚險有趣。
文車醒獅先後在2002廣東省首由民間藝術邀請賽、2002湛江民間醒獅表演藝術大賽和2002年中國(湖北荊門)國際醒獅邀請賽上獲得獎牌。

白戲

白戲,俗稱“白戲仔”,主要流行於廉江市,是春節期間民間慶典活動之一。
據說,白戲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這種戲,用本地白話民歌演唱,輔之以自制的簡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由於是採用竹筒配擊節奏,又稱為“木魚班”。這是最早的白戲雛形。道光年間,白戲發展已經進入興旺時期。唱腔不斷革新,音樂曲調不斷豐富,木偶製作引入粵劇臉譜,技法細緻逼真,逐漸成為一種成熟的地方戲。白戲的演出舞台,多以臨時舞台為主,大都搭在村口、街邊。舞台裝置簡單,背景掛活動畫布。
白戲的代表人物是以曲龍村戲班。周圍村莊的許多人都到該村學藝,學成後,往往打出“曲龍班”的旗號,到各地巡迴演出。
(資料參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報)

雷歌

雷州歌,簡稱為雷歌,是雷州半島人民喜聞樂見、流傳頗廣的一種即興表演的民間文藝形式,演唱時採用本地雷州方言。長期的勞動和日常生活中,湛江人民總結出了許多生活、生產經驗和教訓,他們把這些經驗、教訓總結成歌謠,在田間地頭、村頭巷尾,即興演唱。
雷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民諺。這時的雷歌以生產生活經驗為主,句式簡單,字數多少不一,可誦可念。二是歌謠。這時的雷歌句式長短互動使用,歌詞四句成組,基本押韻。三是歌藤。因為這時的雷歌詞意纏綿不絕,有如樹之纏藤,故稱“歌藤”。這時的雷歌最接近於現在的雷歌,每句七字,四句一首,一、二、四句押韻。押韻特別講究,如第一句基本用陽平聲定韻,第二句用陰平聲韻,第三句一定不能押韻,第四句押平聲韻。在經歷過這三個階段之後,今體雷歌正式定形。數百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奇葩越開越繁盛,越開越逗人喜愛。
雷歌形式多種多樣,有對歌、有獨唱,內容豐富多彩,所涉頗廣。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也最為成熟的應該是姑娘歌。姑娘歌是雷歌從“自我歌唱”發展為“為人歌唱”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以歌姑娘為主,而以歌童為輔。姑娘歌以說唱為主,歌姑娘與歌童對唱,或大膽地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情義歌),或誠懇地勸告世人(戲世歌),或歌頌神靈、祈福求安(頌神歌)。對唱時,現場非常熱鬧,對唱者如珠妙語,令人忍俊不禁。對唱的如果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激烈還有一定限度,但如果發生於民眾歌手之間,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由於這種對唱要決出高下,比出高低,登台的總是臨戰經驗豐富的藝人。對唱時,往往是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各不服氣,每個歌手都使出渾身解數,或借題發揮,或避重就輕,最後,常常要發展到刁難的程度,以求從氣勢上壓倒對手。這時的姑娘歌就變成了“斗歌”。
由於雷歌是一種口頭的民間文藝,流傳下來的不多,但是近年來,不少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注意這方面的工作。由張竹西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雷歌三百首》收集了流傳於民間的三百首優秀雷歌。吳建華博士在她的著作《雷州傳統文化初探》一書中,除了枚舉一些雷歌外,還對雷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說,雷歌正在日益顯出它的活力和生機來。
蜈蚣舞是雷州市烏石港先民創造的一種祛邪消災、祈盼安康的民間民俗舞蹈。該舞起源於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