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潮揭

汕潮揭

汕潮揭是對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的簡稱,合稱潮汕三市,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是潮汕平原地理區域、潮汕方言區和潮汕文化區,從建制以來到1991年是一個市行政區域,歷代名稱潮州,當代原稱汕頭,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統稱潮汕地區

汕潮揭城市群,是《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提出的發展規劃。

潮汕三市涵蓋10區4縣1個縣級市普寧,總常住人口1300多萬,總面積10918平方公里,接近溫州面積(11612平方公里)。

潮汕三市從建制以來到1991年是一個市行政區,秦漢三國名稱揭陽縣,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歷代名稱潮州府,宋元潮州下轄的海陽、潮陽、揭陽潮汕民系3縣合稱潮州三陽,明清潮州府下轄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潮陽、揭陽、澄海、普寧、惠來、饒平和豐順8縣合稱潮州八邑。潮州八邑非僅指現潮州市,是現潮汕三市和豐順縣。

潮汕主體是潮汕三市,汕頭市管轄澄海(現分澄海、金平、龍湖3區)、潮陽(現分潮陽、潮南、濠江3區)2邑和南澳縣(原屬饒平邑),潮州市管轄饒平(南澳縣以外)和海陽(現分潮安、湘橋2區)2邑,揭陽市管轄揭陽(現分榕城、揭東、揭西2區1縣)、惠來、普寧3邑。

旅居海外的潮汕華僑、華人很多,主要是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高棉、越南以及北美的加拿大,歐洲的法國。其中集中最多的地方是泰國曼谷的唐人街,在這裡,幾乎處處可通潮汕話,此外還影響了泰語的不少辭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汕潮揭
  • 外文名稱:shantou-chaozhou-jieyang
  • 別名:潮汕三市 潮汕 
  • 行政區類別城市群地區
  • 所屬地區:廣東省潮汕地區
  • 下轄地區: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
  • 政府駐地:金平區/湘橋區/榕城區
  • 電話區號:0754,0768,0663
  • 郵政區碼:515000,521000,522000
  • 地理位置粵東沿海、閩粵交界、台灣海峽西岸
  • 面積:約一萬平方公里
  • 人口:約1600萬
  • 方言潮汕話(潮州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汕頭青澳灣,潮州湘子橋,揭陽瀑布
  • 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汕頭站,潮州站,揭陽站
  • 車牌代碼:D,U,V
  • 港口:汕頭港,潮州港,揭陽神泉港
  • 高鐵站(地級):潮汕站,普寧站
  • 高鐵站(縣級):潮陽站,饒平站
  • 代表人物鄭信 吳南生 李嘉誠 饒宗頤 蔡翹
  • 統稱:潮州三陽 潮州八邑 潮汕地區
  • 三市關係:歷代屬潮州府,地理相連、歷史相承、文化相同
  • 高等學府:汕頭大學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韓山師範學院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名稱來由,建制沿革,地域辨析,行政區劃,海外華人,同城化進程,

基本信息

汕潮揭地區為粵東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三市合立,同根同文化的潮汕人.
人口: 約3到4千萬
分布:
*中國廣東粵東地區(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
*港澳
*東南亞、法國、美國等地
人種:黃色人種
民族:漢族
民系: 潮汕民系
語言: 潮汕話潮嶺語(半山客)

歷史沿革

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即潮汕三市,汕潮揭,自古是一個市行政區域,歷史源遠流長,夏商屬海陽國境,先秦屬百越地,初始建制於秦漢魏晉南海郡揭陽縣,獨立為州郡一級建制於東晉義安郡,郡治在今潮州市,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義安郡改稱潮州,以後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潮汕一直名稱潮州。新中國成立後,置潮汕專區、粵東政區,1956年粵東政區改稱汕頭專區,治駐在今汕頭市。1983年汕頭地區改稱汕頭市,同年9月海陸豐(汕尾)改屬惠陽地區,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統稱潮汕地區

名稱來由

潮州”名稱起源於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以原義安郡地設定的潮州。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潮州名始此。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歷代名稱潮州,今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
潮汕”名稱起源自中國近代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1904 年的興建,廣為人知自1907年孫中山領導的潮汕黃岡起義,廣為使用是在1991年原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之後。

建制沿革

現潮汕自古同屬廣東潮州府,是粵東首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見諸史載已有3000餘年。
·上古
舊石器時代,潮汕已有人類居住繁衍。新石器時代,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遺址距今約8000年,是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
·先秦
夏商屬海陽國(南甌國)境;商代屬南越地;西周屬揚越地;春秋戰國百越地。
·秦漢
秦漢魏晉屬南海郡揭陽縣,古揭陽縣境今潮汕三市陸豐、梅州及福建漳州的雲霄、東山、詔安、漳浦、平和5縣一帶。
西漢初,南越國(前203-前111)在秦揭陽戍(漢初南海國)境內分置揭陽縣、海陽縣,兩縣並立。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漢武帝滅南越國時置揭陽縣,屬南海郡史定任揭陽縣令,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龍溪、漳浦等地方,荒置南越國所設立的海陽縣。
王莽(公元8年—23年),原揭陽縣設南海亭,亭治在今潮州。
·魏晉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在南海郡東部析出東官郡,古揭陽縣地拆分設為海陽縣、潮陽縣、海寧縣、綏安縣4縣,隸屬東官郡。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古揭陽縣境設定義安郡,析海陽縣北部設定義招縣,義安郡統領海陽、潮陽、海寧、綏安、義招5縣,郡治海陽縣(今潮州),義安郡便是潮州(今潮汕)的前身。
·隋唐
隋開皇十年(590年),原義安郡境設定潮州,隸屬廣州總管府,潮州統領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6縣,州治海陽縣。
唐承隋制,仍稱潮州,潮州統領海陽、潮陽、程鄉3縣。唐天寶元年(742)改稱潮陽郡,至唐乾元元年(758),復名潮州。中期曾隸福建爾後復隸廣東。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和潮州部分合置漳州,漳州隸屬福建。
·宋元
宋代仍稱潮州,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海陽縣復置揭陽縣,隸屬廣南東路,潮州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潮州下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潮陽、揭陽3縣合稱“潮州三陽”。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隸屬廣東道,潮州路仍領4縣,仍轄“潮州三陽”。
·明清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為潮州府,隸屬廣東布政司,潮州府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縣邑擴容,“潮州三陽”析置了饒平(別稱饒陽)、惠來(別稱葵陽)、澄海(別稱蓮陽)、普寧(別稱洪陽)、大埔(別稱茶陽),程鄉縣析置了平遠鎮平2縣,崇幀六年(1633年)潮州府共轄11縣,潮州府下轄聚居潮汕人的8縣合稱潮州八邑,潮州府商民聯合經商于海內外各大商埠,並設立潮州會館,名號潮州八邑
清承明制,仍稱潮州府,仍領11縣,隸屬廣東省。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興寧、長樂2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清乾隆三年(1738年)析潮州府海陽縣、揭陽縣、大埔縣三縣地合置豐順縣後,潮州府共轄九縣: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普寧、惠來、澄海、大埔、豐順,大埔縣聚居客家人,故仍稱潮州八邑
清鹹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定潮州為通商口岸,設在潮州府澄海縣鮀浦司沙汕頭。
·民國
民國初,廢潮州府,改置潮州安撫使,駐汕頭,隸屬廣東省。
1914年設潮循道,道治汕頭,曾一度改駐潮州城 。
1921年,汕頭市政廳成立,與澄海縣分治。
1936年改設為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當代
新中國成立後,設潮汕專署、粵東行署,均駐潮州城,隸屬廣東省。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
1955年9月,粵東行署治所從潮州城遷往汕頭。
1956年改粵東政區設為汕頭地區專員公署,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管轄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豐順、南澳、海豐、陸豐、梅縣、興寧、五華、蕉嶺、平遠、鎮平18縣和汕頭市,轄境範圍今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梅州5市。
1968年成立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陸豐、海豐11縣和汕頭市,轄境範圍今汕頭、潮州、揭陽、汕尾4市。
1981年10月汕頭市郊龍湖劃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頭經濟特區
1983年改汕頭地區設為汕頭,同年9月海陸豐改屬惠陽地區(1988年1月海陸豐設今汕尾市),汕頭市管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9縣和汕頭市,轄境今汕頭、潮州、揭陽3市。
1991年經濟特區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同年12月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即潮汕三市,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
註:根據當地政府官網整理

地域辨析

潮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指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從古揭陽縣到潮州府到1991年的汕頭市同屬一個市行政區,並且民系、地緣、血緣、文化相同,合稱潮汕三市;廣義包括汕尾市,汕尾近代和當代曾隸屬潮汕管轄,並且民系、地緣、血緣、文化與潮汕三市相近,合稱潮汕四市。
·潮汕三市潮州八邑
潮州八邑,也稱潮州八陽,是今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和豐順縣, 潮州八邑是指潮州府下轄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揭陽、潮陽、澄海、普寧、惠來、饒平和豐順8縣。潮州府九縣邑,均是從宋元潮州三陽析置,均有〖陽〗之稱,有著名的海陽縣揭陽縣潮陽縣三陽,此外有饒平別稱饒陽、澄海別稱蓮陽、普寧別稱洪陽、惠來別稱葵陽、大埔別稱茶陽;豐順作為潮州府最晚建立的縣,故得名〖新陽〗。潮州八邑隸屬潮州府,地理相連、歷史相承、文化相同,故合稱潮州八邑,非僅指今潮州市。
·梅州市 嘉應州
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在清初之前隸屬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惠州府下轄的興寧縣、長樂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宣統三年(1911年),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初年,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隸屬潮循道。1956年-1965年興梅7縣屬汕頭,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轄梅縣興寧大埔豐順五華平遠蕉嶺共7縣,後改為梅縣地區。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今梅州市
·汕尾市海陸豐
汕尾市的前身是隸屬惠州府的陸豐與海豐和2縣,合稱海陸豐,歷代屬惠州十屬,1958年-1983年屬汕頭。1983年海豐、陸豐劃歸惠陽地區,1988年海陸豐設定今汕尾市

行政區劃

潮州八邑是今潮汕三市和豐順縣,亦是今潮汕三市(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和豐順縣本地居民的來源地。
潮汕三市當代原來同屬汕頭地區,政區、市治在今汕頭市,1991年原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即潮汕三市,統稱潮汕地區
潮汕地區主體是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汕頭市下轄澄海(現分澄海、金平、龍湖3區)、潮陽(現分潮陽、潮南、濠江3區)2邑和南澳縣(原屬饒平邑),潮州市下轄饒平(南澳縣以外)和海陽(現分潮安、湘橋2區)2邑,揭陽市下轄揭陽(現分榕城、揭東、揭西2區1縣)、惠來、普寧3邑。豐順邑今屬梅州市。
地級行政區
行政區劃數
縣級行政區
面積(平方公里)
政府駐地
備註潮州八邑
汕頭市
6區1縣
109
金砂路
澄海
104
龍湖北路
345
文冠路
135
府前路
潮陽
668
文光街道
596
峽山街道
108
後宅鎮
南澳
潮州市
2區1縣
153
鳳新街道
潮安
1261
庵埠鎮
1732
黃岡鎮
饒平
揭陽市
2區2縣1市
182
新興街道
揭陽
684
曲溪街道
1279
河婆街道
1207
惠城鎮
惠來
1620
流沙北
普寧
總面積
10182
註:根據當地政府官網整理

海外華人

潮汕地區旅居海外的潮汕華僑、華人很多,主要是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高棉、越南以及北美的加拿大,歐洲的法國。其中集中最多的地方是泰國曼谷的唐人街,在這裡,幾乎處處可通潮汕話,此外還影響了泰語的不少辭彙。

同城化進程

汕潮揭同城化是新的合作,旨在減少同質化,實現錯位發展,避免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汕潮揭汕潮揭
“汕潮揭同城化”再推新舉措。近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汕潮揭三市將從實體市場和網路市場兩方面建設資源共享的“汕潮揭人力資源市場”,實現人力資源服務同城化,進一步促進粵東地區有限的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
據介紹,汕潮揭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重點將打造實體市場和網路市場兩個市場。其中,實體市場主要以三市人力資源市場為依託,以現有的場地、設施、平台為支撐,通過升級改造,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共同開展“汕潮揭人力資源市場”實體市場服務。今後每年,三市將統一協調、循環聯合舉辦大型招聘活動,而三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常設型招聘會,也將各自為其他兩市預留一定攤位。同時,還將建立校園巡迴招聘活動機制,定期在三市各自選定的高校內舉辦校園招聘活動等,解決畢業生就業難問題。
網路市場則以汕頭人力資源網、潮州人力資源網、揭陽就業服務網為基本支撐,同時與“百城招聘網”併網,組建“汕潮揭人力資源網”,通過系統擴容升級,功能最佳化,實現三市人力資源資料庫、網路招聘的實時互動共享。在技術上,除建立信息數據平台,為各市預留數據空間外,還積極開發手機軟體,提供基於安卓和蘋果系統的手機客戶端,讓用戶享受更加便捷的人力資源供求信息服務,實現通過智慧型手機就能連線到系統進行檢索信息、求職、招聘等操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