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於1992年8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總面積44.22平方公里,下轄漁湖鎮和溪南、鳳美、京岡三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11.3萬人。2003年初,試驗區被省政府批准列為揭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定為市區東部新城區,2011年10月份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提出把試驗區納入空港經濟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建設高檔次空港經濟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批准設立:1992年8月
  • 批准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 總面積:44.22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11.3萬人
  • 管轄:漁湖鎮和溪南、鳳美、京岡
  • 位置:揭陽市區東南部漁湖半島
總體概況,投資環境,投資導向,投資優勢,發展思路,地圖信息,

總體概況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試驗區位於市區東南部漁湖半島,毗鄰汕頭市和潮州市,距離在建的潮汕機場、廈深高速鐵路揭東站分別只有10多公里。三面為“黃金水道”榕江南北河所環繞,區內漁湖碼頭航道水深10米以上,可進出5000至7000噸級海輪,是粵東地區內河貨運主要港口之一,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捷。設區以來,累計投資近20億元,建設一批重要基礎設施(榕東大橋、望江北路、天福東路等橋樑、主幹道路和區內小區道路及配套),進賢門大道、榕江南北堤漁湖圍正抓緊推進建設。區記憶體量土地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寶貴空間,市區污水處理廠(首期)日處理污水6萬噸,供水、供電、通訊設施齊全。市文化中心、市衛生學校、榕江觀音閣及廣場均落在我區。產業基礎紮實,經濟發展迅猛。2003年被省授牌定為“模具和塑膠製品特色產業基地”,現有工業企業900多家,規模上企業137家,擁有塑膠模具、新材料包裝、新能源(太陽能光伏、LED等)、家用電器等主要產業;現有國家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7件,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民營科技企業14家。具有技術、勞動力等多方面的比較優勢,產業配套能力和集群化、鏈條式發展潛力巨大。

投資環境

試驗區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是建設碼頭、開發水路運輸的好地方。現建成的碼頭有漁湖港出口碼頭、礦產碼頭、港口碼頭和油庫碼頭等。其中漁湖港進出口碼頭可進出5000至7000噸級海輪,是粵東地區一個重要的內河深水碼頭。
現有110KV變電站一座,正在籌建一座220KV的變電站。日供電能力60萬度,區內工業、生活用電充裕。
已引入日產標準自來水公司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可達8-9萬噸。
終端容量4萬門的電信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實現交換程式的傳輸數位化、行動電話數位化。並提供國際特快專遞(EMS)等多種郵政服務。
區內銀行、稅務、保險、醫療、教育、文化等配套服務齊全。

投資導向

當前,揭陽試驗區正全面落實市委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加快科學發展、建設幸福新區”這個核心,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積極實施“空港經濟強區、文化旅遊立區、生態宜居興區、和諧幸福旺區”四大發展戰略,加快開發建設步伐,全力推動試驗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努力把試驗區建設成為“空港經濟活力區、文化旅遊展示區、生態宜居示範區、和諧幸福試驗區”。

投資優勢

市把試驗區新定位為空港經濟區,發展前景廣闊,百業競興。投資試驗區有八大優勢——
一、區位優勢
試驗區位於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聯結點,是連線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的紐帶;汕潮揭半小時經濟圈內,汕潮揭一體化框架的核心地帶;揭陽市區東部,是揭陽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未來建設及經濟發展的重點。
二、交通優勢
試驗區緊靠揭陽潮汕機場——距離10公里;距廈深高鐵揭東站、廣汕鐵路揭陽站、揭惠高速出口、汕梅高速出口均為10多公里;轄區三面為“黃金水道”榕江南北河所環繞,形成半島,南北河在雙溪嘴匯合後直奔大南海。
三、港口優勢
區內天然港口碼頭——漁湖碼頭航道水深10米以上,可進出5000至7000噸級海輪,毗鄰汕頭港和國際航道,是廣東最大內陸港,也是粵東地區內河貨運主要港口之一。此外,還有港口、礦產、油庫等深水碼頭,吞吐量巨大。
四、空港經濟區優勢
揭陽市定位試驗區為“空港經濟區”並做總體規劃。試驗區提出了“空港經濟強區”發展戰略,未來與臨空經濟關聯的產業將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符合空港經濟的新特色產業類型有相當的基礎。擁有國家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7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民營科技企業14家。
五、勞動力資源優勢
揭陽是660萬人口大市,也是技術工人大市。試驗區用工市場廣闊,憑藉其巨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擁有大量技術熟練的產業工人。區內還有中專技校2所,職業培訓學校3所,有各種專業特長的技術人員和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可供投資者選擇。
六、土地優勢
區域完整,地勢平坦,擁有成片的開發腹地,土地總面積65055畝,其中農地面積32250畝,建設用地面積24345畝,其它土地面積8460畝。三舊改造圖示建庫11800畝,濕地面積700多畝。大量的存量土地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寶貴空間。區內供水、供電、通訊設施齊全;市區污水處理廠(首期)日處理污水6萬噸;區域大氣環境及水環境容量較大,可以承接更多的項目。
七、文化底蘊優勢
試驗區文化積澱深厚。市全力推進的漁湖圍南北堤、進賢門大道及市文化中心、榕江觀音閣等項目建設,和“翰林府”、“隱相祠”等文物單位形成了文化群落及大型市政設施新景;文化名人輩出,古有“潮州戊辰四俊”的黃奇遇、宋兆禴雙俊,近現代以書畫馳名者有孫裴谷、陳文希等,陳文希畫猿與悲鴻畫馬、白石畫蝦齊名,還有著名地理學家、為珠峰正名的林超博士等等。
八、水鄉文化優勢
“古榕潮夕地,百折繞平田”,是榕江流域的寫照。其中榕江南北二河共有33.5公里流程環繞試驗區。區內溪港交織,內河水系長約88公里,有“內河十八灣”美稱。並擁有揭陽古八景的“雙溪明月”、“涵元夕照”等人文、自然景觀,區內44.22平方公里一馬平川,一村一河,“城中竹樹多依水,市上人家半繫船”。形成獨特的水鄉文化。
試驗區民風淳樸,人民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治安環境是全市最好地區之一,機關辦事高效,為投資企業提供全程貼心服務。我們竭誠歡迎海內外嘉賓和企業家前來參觀考察、投資置業,為攜手共創一個“你投資,我鋪路;你創業,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的新區而努力。

發展思路

試驗區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
一、實施空港經濟強區戰略,建設空港經濟活力區
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空港經濟區的部署和規劃,依託區位、產業等優勢,在現有產業規劃布局中融入新的發展內涵,大力發展空港經濟。主要發展三個經濟類型:
一是利用空港特殊優勢,發展對時效性有較高要求且產品體積小、重量輕、附加值高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要推動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努力實現傳統產業向先進制造業跨越轉變,提升模具、玩具、小家電等特色產業集群區技術含量;要推動新興產業規模發展及科技研發,著力建設“三大基地”。即立足區域資源及產業基礎,打造太陽能和LED燈綠色低碳產業基地、模具製造基地和小家電研發製造基地。
二是利用機場的區位優勢延伸發展與航空關聯產業。主要是規劃建設空港商務服務區,發展金融中介、總部經濟、會展經濟等商務服務業,為區域空港經濟發展提供高端服務。發展賓館酒店餐飲、居住生活配套等空港服務業,完善機場運營的配套服務體系。
三是發展直接與航空相關聯的運輸產業,構建現代航空物流業。推動第三產業跨越突破,形成汕潮揭一體化框架下具有明顯特色和競爭力的空港高端產業集群區、活力區。
二、實施文化旅遊立區戰略,建設文化旅遊展示區
要整合現有資源,最佳化開發積澱歷史文化,建設文化旅遊展示區。
一是以市文化中心和榕江觀音閣等重點項目建設為依託,完善文化公共服務設施,挖掘整理和傳承好民間優秀文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二是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開發古村落、古文物單位等豐富的人文景觀,開發美化“內河十八灣”、南北河兩岸的灘涂濕地等自然景觀,完善商務、餐飲、住宿、購物等服務配套,形成文化與旅遊雙促進雙發展的格局。
三是結合“創文”活動的開展,逐步加大對農村公共服務投入力度,通過公共服務的有效延伸,不斷提高農村人居質量。完善“農家書屋”、“村文化站”等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現代公民教育,提升文明素質,加快農民向市民的轉化,讓現代生活的思維理念和方式逐漸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三、實施生態宜居興區戰略,建設生態宜居示範區
加強統籌城鄉規劃布局,緊緊圍繞揭陽空港經濟區的發展定位開發利用土地,推進城鄉一體化,形成城市與農村相互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局面。
一是推進土地有序開發儲備。要按照“有序開發、適度超前、集約用地、盤活存量、各方受益”的方針,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土地儲備、規劃力度,以土地開發促進城鄉一體化。
二是以“三舊”改造為契機,促進城鄉存量建設用地“二次開發”。要按照尊重歷史、統籌兼顧、利益共享、公平公正、促進改造的原則,加快“三舊”改造的步伐,平衡各方利益關係,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切實“變舊為寶”。
三是推進道路和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配合服務好市推進進賢門大道、漁湖堤圍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構築開放型的交通網路體系。加強城市環境基礎工程建設,實施農村排水排污工程,實現雨污分流,改善社區生活環境,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及功能配套。
四、實施和諧幸福旺區戰略,建設和諧幸福試驗區
要加大財政傾斜、惠民政策落實力度,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提高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確保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一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探索建立長效保障機制,統籌解決失地農民的生活問題。繼續嚴格執行“宅基地”退出機制,依託“三舊”改造建設樓房做好失地農民居住安置工作。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促進失地農民平穩轉移就業、充分就業。統籌使用農村自留用地,進一步加快村級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加強社會救助、新農保和醫療保險等工作,完善保障體系。確保城市建設順利推進,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健全以駐村工作組為指導、村自治組織為主體、區直部門密切配合的新型社區管理體系,打造社會管理新平台。強化服務管理職責,全力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保持“嚴打”態勢,嚴厲打擊“兩搶一盜”、賭博等違法活動。抓好信訪維穩、安全生產、計畫生育等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三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加大幹部學習、調研、培訓力度,強化各級班子、幹部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執政基礎。加強機關作風建設, 治貪、治庸、治懶,提高領導幹部執行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紮實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打造團結務實、奮發有為、廉潔高效的黨員幹部隊伍,形成強大的團隊力量,為試驗區快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地圖信息

地址:環市東路西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