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菜

徐州菜

徐州菜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帝堯時期,堯封顓頊後裔彭鏗(彭祖)於此,稱“大彭氏國” (《漢書·地理志》)。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有國家雛形的氏族部落,歷經夏、商,滅於商紂王時期。徐州的烹飪文化發展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菜
  • 說明:中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
  • 追溯:帝堯時期
  • 歷史:4000多年的歷史
歷史沿革,菜品特點,

歷史沿革

楚辭·天問》中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之句,王逸注與洪興祖補註都說:彭祖善調羹,以事帝堯,為堯所賞,封於彭城。彭鏗是我國第一位專業廚師,如今被尊為廚行的祖師爺,並有雉羹羊方藏魚等名菜傳世。近年來,在徐州出土的文物中,有新石器時代屬於“龍山文化”的黑陶片、彩陶片、粗砂紅陶片、鼎、簋、鬲、甑等,還有西漢時期的楚王墓葬,其中有廚房、爐灶、餐廳,並有陶製的炊具,餐具等。這些出土文物證明,幾千年前的徐州已經成為人類生產和飲食文化發達的地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彭城為宋邑。戰國時期,宋棄睢陽而遷都彭城(錢穆《戰國宋都彭城考》)。當時,彭城是“商賈雲集,酒樓市套,星羅棋布”,並有“驛站館舍”,飲食業發展比較迅速。據史料記載,當年“烹子事主”的易牙,晚年落腳於此,後世有紀念他的店鋪“易牙居”,在徐州文亭街尚有“易牙五味雞”等名菜。桓公諸侯的“八盤五簋”筵席,沿用至今。
羊方藏魚羊方藏魚
劉邦項羽相爭的楚漢時期,項羽稱霸,定都彭城。據《大彭烹事錄》載:霸王在“開國大典”時,為虞姬娘娘設制“龍鳳宴”。後有張三舉人為之題詩云“一餐龍鳳宴,嘗盡天下鮮。珍饈佳環宇,疑是天九天。”當時彭城已成為政治軍事中心,客棧、菜館、酒樓隨之興盛。楚漢相爭的結果,劉邦得天下,稱漢高祖,定都西安。據《三輔舊事》載.:“太上皇(劉邦父親) 不樂關中,高祖徒(遷移)豐沛屠兒、沽酒、賣餅商人,立為新豐縣。故一縣多小人”此事《西京記》也有記載。這段歷史稱“東食西遷”。
據《史記·高祖本記》載:公元前196年,劉邦在平定淮南王英布謀反後,回師故里沛宮,設宴招待同鄉父老兄弟。酒酣之時,劉邦擊築而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後人稱它為《大風歌》。史料記載劉邦集名師,江珍饈大宴百官於沛。後有人作聯贊雲.:“集四海瓊漿高祖金樽於故土,會九州肴饌錢鏗膳秘以彭域。”當時宴會盛況可見一斑。
徐州菜
漢代,徐州的烹調技術已有較大發展。《漢書》記載有“漢穎川尹暹為徐州刺史,以小銅釜甑,一日於炊”。於此不難看出,當時已將粗笨的陶釜青銅鼎改為輕薄小巧的銅釜,有了輕巧的炊具,這是炊具的一大進步,用小鍋旺火,是速成菜脆、嫩、鮮的起源。當時已有“牝雞抱蛋”、“沛公狗肉”、“鴛鴦雞”等,宴席有“狗全席”、“龍風宴”、“八盤五簋”等。
西漢時,有十餘代楚王與彭城王定都徐州。南北朝時,徐州刺史部屢經喬遷,隨之飲食業不斷向外開拓。廚師為生計到處經營菜館、飯莊,因此,烹飪技術和地方風味菜流入各地。當時有名士為“易牙居”菜館題聯曰:“周八士聞香下馬,漢三傑知味停車”可見當時的菜點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近年來,在徐州出土的漢畫像石中可以窺見有關徐州飲食情況。在出土的漢畫像石中,有官場宴會,市肆酒樓,歌舞筵宴,二人對飲,四人小酌;原料有雞、魚、兔、鹿、雁等;有庖人憑案宰牲,有廚人燒火做菜、案頭操作,還有臘魚、乾肉高懸於庭的場景等。在徐州市銅山縣漢王發現的漢畫像石中,尤為突出的是庖廚內務占為一半。
由此可見,漢代徐州烹飪技術發達,有過很多美食家、廚師。《漢古歌》曰:“上金殿,著金樽,延貴客,入金門。入金門,上金堂,東廚具肴饌,樵中烹豬羊。主人前進酒,歌舞為清商,投壺對彈琴,博奕並復行。”畫像石中正如歌中所唱,無不表現飲食興盛。
“龍門魚”是徐州名饌,已有1570餘年的歷史了。此菜出自劉裕之手,後來他當了南朝宋武帝,都南京。劉裕北伐時來徐州在戲馬台會宴,讓廚師做了此菜,以饗群臣。後來,劉義康被封為彭城王。北魏侵占徐州,宋軍南遷時,隨土族渡江的有廚師和大批從事飲食的人員,古之稱為“東食南遷”。北魏占領徐州、淮北一帶,外族人把北方飲食徒至徐州,這一時期是徐州飲食史上最大的一次交流時期。
從東漢曹魏至宋武帝,徐州一直是軍事重鎮。曹魏時徐州刺史治彭城,領郡六國::下邳琅琊、東莞、廣陵、彭城、東海國(《三國會要方域》)。東晉以後,徐州一帶的人民大批土族渡江,司馬睿遂於京口(今鎮江)設僑,治徐州,稱“南徐州”,故又有“南北徐州之稱,一度駐廣陵等處。”
因此人南侵,南人北進,徐州歷經多次遷移,自然發生諸多變化。
唐宋時期,詩人韓愈、白居易、李商隱、蘇東坡等在徐州官游,生活,他們不僅以詩文著稱,而且創製不少名菜在徐州流傳。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好飲食,僅有關菜點的詩文就不少。他在任徐州通判時,曾自製燒魚,後稱“愈灸魚”。隨父來徐州居住10餘年的白居易(其父白季庚彭城縣令)愛吃一種鴨子,固其家樂天,故稱“樂天鴨子”;自稱“老饕”的蘇東坡在徐州任州牧之職二年,他的四道菜被譽為“東坡四珍”流傳千古。有詩讚曰“學士風流號老饕,烹調有術逢堪豪。四珍千載傳佳味,君子無由夸遠庖。”由於這些文人墨客的推波助瀾,使這一時期的飲食史更加發展了。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徐州曾說“元明庖膳無宋法,今人學古有清風。”元明時期,位於交通樞紐的徐州,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當時佛教興盛,有僧人開辦的素食館“慈航園”;釋家風味的“天花宴”、“菊花宴”、“素八珍”等名饌也不時應市。
時代食療菜在徐州廣泛應市,當時有以易牙命名的“易牙閣”飯莊,有四風味迥異,流行於世的菜,即現今的“養心鴨子”、“四諦丸子”、“杏仁豆腐”和“三正雞”。
調鼎集》是清代的一部飲食專著,全書記錄了很多的徐州菜,如書中有銅山“風豬天下馳名”的記載。
徐州氣候溫和,河流縱橫,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徐州古傳原料歌記有“東豬西羊青山雞”,並有聞名全國的“苔乾”及“四孔鯉魚”,均屬徐州名產。清朝康熙年間,回皇子胤禛 (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一次與陪同人年羹堯到狀元李蟠家,招待宴會是由李自嘗(康熙年間名廚)製作的,其中主要的菜有“魚抱羊塊”、“炸啄吭”等四道菜,至今傳為美談。李自嘗被徐州|廚師尊稱為一代宗師,康有為曾贊道“彭城李翟祖籛鏗,異軍突起吐彩虹。"
近代,徐州烹飪業迅速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各式酒席風格各異,像“鹿嗚宴”、“八盤五簋”、“大十樣”、“五吉宴”、“釋家素宴”等。
縱觀徐州飲食業和烹飪技藝的發展,不僅技法獨具,更有名店、名師、名菜傳世,而且傳播各地,又與全國各地方菜點相交流。徐州菜是東方菜系的一大流派,在歷史上對其他菜系有一定的影響(百菜之祖)。
徐州菜的特點:以鮮為主,兼蓄五味,華而實、麗而潔,清而不薄、濃而不濁,擅長炸、烹、爆、溜、燒、蒸、扣等,取料廣泛,注重食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菜品特點

徐州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彭祖是我國烹飪界公認的始祖,相傳在堯之時,彭祖因擅烹飪野雞湯,得到帝堯的讚賞而受封,在徐州一帶建立了大彭氏國。
徐州的菜點秉承有大彭風味,製作考究,風味獨特,自成體系,幾乎每一道菜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彭祖是廚行的祖師爺
霸王別姬霸王別姬
羊方藏魚因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文火同燉而得名。相傳,彭祖的小兒子夕丁喜捕魚,彭祖恐其溺水堅決不允。一日,夕丁捕魚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讓其母剖開正在燉著的羊肉,將魚藏入其中。彭祖回來吃羊肉,感覺異常鮮美,於是如法炮製,便產生了“羊方藏魚”這道菜。據傳漢字中的“鮮”字即源於此。帝堯時期,堯封顓頊的玄孫錢鏗於大彭,建立了大彭國。鏗為彭祖。他曾獻雉羹於帝堯,受到了堯的褒獎。屈原《楚辭·天問》中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之句。漢代王逸註:“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堯,帝堯美而饗食之也。”陶文台《中國烹飪史略》稱彭祖為“中國第一代職業廚師”。彭祖被尊為廚行的祖師爺,所創的雉羹、羊方藏魚、麋魚雞、雲母羹等名菜名湯流傳至今。其主要貢獻在於把人類飲食由熟食推向味食,由粗食推向精食,將飲食與養生相結合,創出了藥膳、食療等飲食的新天地,對發展民族飲食文化,增強民族體質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易牙徐州的烹飪之道傳到全國
春秋戰國時期,曾“烹子事主”的易牙來到彭城,求教彭祖的烹飪之道,終成烹調大師。商殷之際,彭祖後裔紛紛遷往山東、河南、四川、浙江等地,將飲食文化推向全國各地。漢代高祖劉邦定都長安,將彭城烹飪技藝帶到了西部地區。漢時徐州在烹調技術上已有較大發展,炊具的使用也有了很大進步,“牝雞抱蛋”、“沛公狗肉”、“鴛鴦雞”等名菜相繼產生,同時麵點如燒餅饊子等也相繼出現。
韓愈、白居易豐富了徐州的飲食元素
魏晉之後,彭城人多次南遷,又將彭城烹飪之法傳往南方各地。唐宋時期,韓愈好飲食,曾親自創製了不少名菜,如“愈炙魚”,在徐州廣為流傳。隨父來徐州的白居易,愛吃一種鴨子,因其字“樂天”故稱“樂天鴨子”。自稱“老饕”的蘇東坡,創意製作的四道菜被譽為“東坡四珍”流傳至今。由於這些文人墨客的推波助瀾,使徐州的飲食日漸豐富,發展得很快。元朝時期,有僧人開辦的素食館。釋家風味的“天花宴”、“素八珍”等名菜應市,多種風味小吃也布滿市面。
近現代徐州飲食文化跟全國各地交流日益增多
清代和民國時期,徐州的飲食更加豐富多彩,凍豆腐酥魚、蹄卷、芙蓉肉、糟豬耳、攪瓜等普遍食於民間。經學大師康有為品嘗到細嫩的彭城魚丸時,高興地賦詩讚譽“彭城魚丸聞遐邇,聲譽久持越南北”。近代徐州烹飪業發展更為迅速,傳統技藝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改革開放以來,徐州的飲食文化與全國各地擴大了交流,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兼收並畜各地烹飪之長,相繼推出了川菜、粵菜、鎮揚菜等風味名菜;陝西、河南、安徽、山東等地的風味食品也遍布街頭。
舌尖上的徐州
  • 吳越人家的湖蟹炒年糕 乾鍋魚頭
  • 四中的烤餅```現在搬到夜市了``超級好吃```
  • 銅山中學的牛肉拉麵,最好冬天去吃
  • 蛙魚戲馬台蓮花井小區那家超讚
  • 礦大巷子裡有家裡脊肉攤,魷魚和肉味道都好極了
  • 大福源十字路口向北,大概50米,路東,武漢九九鴨王的鴨腸
  • 少華街的老屋菜館~~味道不錯,尤其是糖醋魚~~跟天馥有的一拼~~
  • 羊肉湯 還是26中對過的重陽羊肉館 絕對!
  • 堤北的涼皮
  • 鐘記油燙鴨
  • 解放路澳門豆撈旁邊的地鍋雞
  • 東北野蘑菇雞特色菜絕對夠味!!!!!其中鍋包肉在其他的飯店絕對的沒有!
  • 八朱麻辣燙,,,一院後面,,眼防所斜對面
  • 南湖北門巴於川菜館的水煮肉片
  • 教育學院對面的好吃的餃子叫“千家惠”啊,不錯的
  • 富國街的笑笑涼皮,金地下面也有的
徐州菜
徐州菜
  • 東賀村羊肉館
    紅興紅英羊肉館的羊肉湯 在夾和街東頭
  • 漢橋羊肉館
  • 毛家羊肉館 在新區離師大分校很近 我覺得味道最好
  • 燒烤:
  • 夾和街和西安路口,名字忘了 (叫地地道道燒烤~搬到會堂那了~~)
  • 大西北 大福源東面,味道不錯,推薦
  • 狗肉:夾和街東頭 晁記
  • 堤北 樊家 據說沛縣狗肉正宗的就是樊家狗肉,不知道這一家真不真
  • 花江狗肉 西安路和夾和街路口,狗肉火鍋據說不錯,沒吃過
  • 韓世的狗肉漢堡確實好吃 開發區,三環路大馬雕塑(已經拆了)
徐州菜
  • 小酒館:紅袍牛雜、嗆子雞
  • 大紅鍋地鍋雞、脆皮臭乾、滷水鴨頭觀音芝麻雞:芝麻雞
  • 中樞街:
  • 古城土菜館:雞、燒帶魚等,家常菜
  • 辣子村
  • 中山路解放橋北建行旁邊的巷子裡有一家忘了名字了,
  • 米粉肉和糖醋魚很出名
  • 西苑和天橋東都有一家翠花酸菜魚,實惠
  • 夾和街有一家黑腿雞
  • 火鍋:首推芙蓉,我喜歡,尤其是它的面,特別好吃,海雲對面,記住要吃最便宜的鍋底,貴的不好吃
  • 京味涮坊(好像是這個名字),體育場機關加油站斜對面,京味木炭黃銅火鍋,原味
  • 小肥羊:天橋東有一家,據說不錯,沒有來得及去試
  • 肉夾饃據說文化宮後面有一家不錯
    早點中樞街的杭州小龍包 味道一級棒
  • 還有中樞街的鴨血冬粉湯,還有它旁邊的魷魚1.5兩串再去對面買兩個衙門燒餅夾起來吃
  • 西苑的酸菜魚,又經濟又好吃,裡面的招牌自然是酸菜魚了!
  • 中山路海螺村旁邊有個小巷口,裡面小小金福樓的菜也不錯
  • 還有教育學院對面有家餃子館,比好7和大娘都要好,而且還實惠
  • 28中旁邊的亞華生態園很有風格的,裡面環境不錯,菜還可以
  • 還有紅跑車裡的牛排味道好極了,18一份
  • 二中斜對面的大內烤脖
  • 二中對面 小酒館的 東坡魚 辣辣辣的 黑腿小公雞
  • 機關加油站對面的那家涮羊肉叫 京城羊坊 京味木炭黃銅火鍋,原味,個人認為很不錯
徐州菜
  • 金鷹的優仙美地里的批撒比樓下必勝客的好吃
    共享的便當好吃,還有夜市里有加武漢 熱乾麵,味道比較正宗
  • 戲馬台對面有個飯店叫風波莊 很有武俠味道~~~
  • 富國街里有加韓國板燒,味道不錯,就是環境差了點,清酒也有點貴~~~
  • 小吃推薦夜市,文化宮,中山堂後面
  • 早店推薦 兩來風 馬市街佗湯
  • 小籠包 個人認為是南翔的好吃
  • 錢多的話,就去戶步山的 澳門豆撈 吃次海鮮火鍋
  • 白雲山二子砂鍋
    二中斜對面的老鄭燒烤
    二中斜對面巷口往裡走50米的小鬍子燒烤 羊肝 肉筋 都很好吃
    市里一院旁邊的高姐壽司
    師大對面巷口深處的臭乾 一中旁邊 醒獅小區入口的罐罐米線很特別 對面的一品飄香也很出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