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平府

廣平府

廣平府,中國明清時期行政區劃,其原址位於如今的雞澤縣東二十里的舊城營村靳莊村一帶,時屬廣平郡。

洪武元年(1368年),將廣平路改為廣平府,治永年縣廣府城,這是永年改稱廣平府之始。

洪武九年(1376年)屬北平布政史司。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京師北京。清代承前制,為直隸廣平府,治所未變。初屬順廣道,後改大名道,又改為順廣道。民國元年(1912年)9月,廢縣留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留縣,屬直隸大名道。

廣平府,東至山東臨清州百五十里,東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西至磁州百二十里,西北至順德府亦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七十五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平府
  • 政區類別:府(地級)
  • 始置年代:明洪武元年(1368年)
  • 府治所在廣府城(今永年縣廣府)
  • 所屬地區直隸省
  • 下轄地區:永年、雞澤、廣平、清河、成安等8縣
  • 廢止年代:民國二年(1913年)
  • 存在時間:545年
  • 地理位置:今河北省邯鄲市東部
  • 文獻記載:明史、清史、廣平府志、方輿紀要等
地理位置,行政區劃,歷史沿革,隋初避諱改名,轄縣歷史記載,《禹貢》冀州地,州府形勢,

地理位置

廣平府,東至山東臨清州百五十里,東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西至磁州百二十里,西北至順德府亦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里。

行政區劃

明代廣平府
轄九縣:即永年雞澤曲周肥鄉廣平成安威縣邯鄲清河
清代廣平府
轄九縣:即永年雞澤曲周肥鄉廣平成安威縣邯鄲清河
一州:磁州

歷史沿革

隋初避諱改名

初隋永年縣附郭:春秋時晉之曲梁地。漢為曲梁縣,屬廣平國。宣帝封平乾頃王子敬為侯邑。後漢屬魏郡。晉屬廣平郡。後魏為廣平郡治。北齊省入廣平縣。隋開皇初,改置廣平縣於此。仁壽初,避太子廣諱,改曰永年,仍為洺州治。
廣平府廣平府

轄縣歷史記載

【曲梁城】在縣東北。春秋時,為赤狄之地。宣十五年,晉荀林父敗赤狄於曲梁,遂滅潞,即此。漢為曲梁縣治,晉因之。永嘉末,劉聰將趙固、王桑等,自河內歸平陽,桑引其眾東奔青州,固遣兵追殺之於曲梁。《水經注》:洺水東徑曲梁城。是也。隋移置廣平縣,尋曰永年。自是以後,州郡皆治此。為郡城,明初因故址修築,周十四里有奇。
【廣年城】杜佑曰:在永年縣北。漢置廣平縣,蓋治此。高帝封功臣薛歐為侯邑。征和二年,為平乾國治,尋為廣平國治。後漢國廢,屬巨鹿郡。建武二年,封吳漢為廣平侯。是也。曹魏復置廣平郡治焉。晉因之,後廢。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廣平縣,仍屬廣平郡。高齊廢曲梁、廣年二縣入焉。隋開皇初,徙置廣平縣於此城,置雞澤縣。大業初,又省雞澤入永年。廣年城,亦在縣境。漢縣,屬廣平國。後漢屬巨鹿郡。晉仍屬廣平郡,後廢。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仍屬廣平郡。高齊省入廣平縣。又五花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元末築此,為戍守處。
臨洺關】城府西四十里。本漢之易陽縣,屬趙國。後漢因之。和帝永平七年,易陽地裂,即此。建安九年,曹操圍鄴,易陽令韓范以縣降。魏屬魏郡。晉屬廣平郡。後魏仍屬廣平郡東魏天平初,改屬魏郡。時又於?水置北中郎將。《齊書》:爾朱榮葛榮,分廣平之易陽、襄國、趙郡之中丘三縣,置易陽郡。宋白曰:魏初,省易陽入邯鄲。孝文復於北中府城置易陽縣。蓋後魏末又改置易陽郡也。《隋志》:武安郡臨洺縣,舊曰易陽。齊廢入襄國,置襄國郡。周改為易陽,別置襄國縣開皇六年,改易陽為邯鄲。十年,改邯鄲為臨洺。唐武德初,置紫州,治臨洺。四年,罷州,以縣屬磁州。五年,仍屬洺州,即此城也。建中二年,魏博節度使田悅叛,攻圍臨洺。河東帥馬燧等自壺關進擊悅,大敗之。興元初,昭義帥李抱真軍於臨洺,與王武俊會於南宮東南,共救魏博,卻朱滔,攻貝、魏之兵。會昌三年,劉稹以澤潞畔,成德帥王元逵遣兵守臨洺,掠堯山,即此。宋熙寧六年,省為鎮。元?二年,復故。尋又廢為臨洺鎮。范成大《北使錄》:臨洺城東至洺州三十五里,以北濱洺水而名。自此過洺河三十里,至沙河縣。是也。置臨洺驛於此,為磁州及潞安府之通道。
【建德城】,在府北二十五里,有故城二,東西相直。相傳竇建德屯軍處。
聰明山】府西六十里。邯鄲縣紫山之別峰也。或以為即古之邯山。周回俱石,形勢高峻,岡巒盤據,綿亘廣遠。
紅山】,在府西七十里,踞紫山之北。山形延袤,回峰環澗,互相映帶。下有屯,曰豐稔屯。又狗山,亦在府西七十里,以山峰如狗脊而名。唐太宗擊劉黑闥時,建壘於此。
洺河】府北三十五里。源出太行山中,經武安縣東北流,繞邯鄲縣紫山之北,二流雙導合而為一。經府西臨洺鎮東北流,合於沙河。歷雞澤縣東南,而入順德府平鄉縣境。唐武德五年,世民擊劉黑闥,拔其洺水城,乃營於洺水南,分屯水北,密使人堰洺水上流。黑闥南渡洺水,壓唐營而陳。世民戰酣,乃決堰。洺水大至,黑闥兵潰。貞元十年,昭義將元誼畔,洺州。昭義帥王虔休將兵攻之,引洺水以灌城。既又乘冰合,渡濠急攻。元誼出擊,虔休不勝而返。會日暮冰解,士卒死者大半。即此水也。
沙河】府北五十里。自順德府沙河縣,流經雞澤縣西,又東南流至府境,合於洺河。復東北出,入平鄉縣境。郡境支川多附沙、洺二河以北出,漲溢不時,下流多被其患。
【滏水】縣府西南五里,亦名滏陽河。自邯鄲縣流入界,俗謂之柳林河。又東北經府城南,又東北入曲周縣界,舊有堤東去城二里。唐武德五年,世民攻劉黑闥於洺州。別將程名振載鼓六十具,於城西二里堤上擊之,城中地皆震動,即滏陽河堤矣。元至元五年,州人患井泉鹹苦,引滏水灌城壕,資食用,因置壩閘,以節宣之。至今已廢。
雞澤】在府西。《春秋》襄三年,諸侯同盟於雞澤。杜預曰:在曲梁縣西南。酈道元曰:漳水東為渚澤,曲梁縣之雞澤也。《國語》所謂雞丘矣。
【賈葛潭】,在府西二十里。受邯鄲西山之水,下通滏水。舊有賈葛口堤,東沿滏河,至府城東南,復迤邐而北,長三十里許。又利民閘,在府城東南五里,明建,引水灌田。又有惠民、通水、普惠諸閘,俱在府城外。
信宮】在府西北。孔穎達曰:臨洺有信宮。趙武靈王元年,梁韓來朝信宮。又十八年,大朝於信宮。即此。府治南又有長春宮。唐武德二年,竇建德取洺州,進取衛、滑諸州,還洺州,築長春宮,而徙都之。是也。今皆堙廢。
黃龍鎮】在府西南。唐光化三年,李克用李嗣昭洺州朱全忠遣其將葛從周擊之,自鄴縣渡漳水,營於黃龍鎮。全忠自將中軍涉洺水,置營以逼嗣昭,嗣昭棄城走。《金人疆域圖》永年縣有黃龍鎮。
【黑闥壘】府西南十里。唐初劉黑闥據洺州,築壘以拒唐師處也。或謂太宗征黑闥時所築。誤。又《寰宇記》云:府南十里,有廉頗台。《十六國春秋》:冉閔慕容恪於廉頗台,十戰皆敗。即此台也。今見無極縣之廉台臨洺鎮,在城西五十里。嘉靖中,修築鎮城,最為堅峻,有巡司。又遞運所亦在焉。
曲周縣府東北四十五里。東至山東臨清州百四十里,北至順德府平鄉縣五十里。漢縣,屬廣平國。高祖封酈商為曲周侯,邑於此。後漢屬巨鹿郡。晉省。隋開皇六年,復置曲周縣,屬洺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洺州。宋因之。熙寧三年,省入雞澤縣。元?二年,復置。明年,復降為曲周鎮。四年,又為縣。
【曲周故城】杜佑曰:在縣西南。漢縣治此。今城,唐所置也。又縣東有曲安故城,後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縣,屬廣平郡。高齊廢。《寰宇記》:後魏改曲周為曲安。平恩故城,在縣東南,今見山東丘縣。
漳水】縣西南三十里。自臨漳縣流入府境,經成安、廣平、肥鄉三縣而至縣界,東北流達平鄉縣境,合於?河。《志》云:今縣東十五里,有漳河枯瀆。漳水舊自肥鄉北口,接縣西南趙林村,至縣東北,而入威縣。其後漳水自魏縣東出,經流變徙,遂為枯瀆。明萬曆初,漳水遂合滏河而北出,不復經故道矣。又舊有漳河堤,在縣東二十里。漯河枯瀆,在縣東。《志》云:自永年縣泊頭堡接縣境西朱堡,長十五里,又東接於漳河枯瀆。遇雨潦,滏水泛溢,輒由此分流北注。今堙塞殆盡。又有大河枯瀆,在縣東五十里。宋元豐中,大河經流於此。河南徙後,遺蹟僅存。
滏陽河縣東一里。自永年縣東北,流經縣南,又東北入平鄉縣境,下流合於溧河。舊時雨潦,輒有暴溢之虞。春冬之交,則以?涸為患。萬曆初,漳水決溢於大名府魏縣界,奔流北出,至縣南八里蘇河寨,挾滏河而經縣東,勢盛流駛,非復故瀆也。舊有護城堤在滏陽河上,自縣西南十二里滏陽集,至縣東北十五里馬疃村,長几三十里。
【董塘陂】縣西北十五里。魏晉時,導漳水入陂,為灌溉之利,今涸。《晉紀》:太元十一年,劉牢之苻丕於鄴,慕容垂逆戰,而敗退屯新城,復自新城北遁,牢之追及垂於董塘淵,為垂所敗。即此處也。新城,見肥鄉縣。
【康台澤】在縣東。《地形志》平恩縣有康台澤,苻秦時為閒牧之所。晉太元九年,後燕慕容農起兵,遣其黨蘭汗等取康台牧馬數千匹。即此。
【阿難渠】縣西三十里。後魏時,廣平郡守李阿難鑿渠,導漳水以溉田,因名。《水經注》館陶縣有阿難河。今縣境東南與山東館陶縣接界,渠蓋經兩邑間矣。
巨橋】在縣西。杜佑曰:紂巨橋倉,在曲周縣。《水經注》:橫漳北經巨橋邸閣西,舊有大橋橫水,故曰巨橋。昔武王伐紂,發之賑殷饑民。服虔曰:巨橋,巨鹿水之大橋也。當在巨鹿縣劉伯莊曰:橋以高廣名也。
【香城固堡】縣東北六十里,接威縣界。又東北四十里大寨堡,接清河縣界。《里道記》:縣東北至威縣七十里,自威縣至清河縣亦七十里,縣境最為廣遠。又大目寨堡,在縣東七十里,接山東臨清州界。侯村堡,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接山東丘縣界。又安兒寨堡,在縣南二十五里,又西南三十五里,即肥鄉縣也。
肥鄉縣府南四十里,南至大名府魏縣四十里。本漢邯溝縣地,屬魏郡。後漢廢入廣平縣,魏析置肥鄉縣,屬廣平郡。晉因之。後魏仍屬廣平郡。東魏天平初,省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年,復置,屬?洺州。唐武德初,屬磁州。六年,改屬洺州。
【肥鄉舊城】縣南二十里。戰國時趙之肥邑。《竹書》: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鄲,取肥。即此。曹魏因置肥鄉縣。唐武德五年,劉黑闥據洺州,世民擊之,取相州,進據肥鄉,列營洺?水上,以逼之。又會昌三年,討澤潞叛帥劉稹。魏博帥何弘敬柵肥鄉,侵平恩。
【邯溝城】縣西北十里。漢縣,屬魏郡。顏師古曰:以邯水之溝而名。宣帝封趙頃王子偃為侯邑。今俗謂之桓公城。又有邯會城,在縣西南二十里,亦漢魏郡屬縣也。武帝封趙敬肅王子仁為侯邑。張晏曰:漳水別自城西南,與邯山之水會。今城旁猶有溝渠在焉。二縣俱後漢時廢。葛孽城,在縣西。《戰國策》:魏王抱葛、孽、陰、成,為趙養邑。鮑彪曰:葛、孽、陰、成,四邑名。《寰宇記》:葛孽城,趙武靈王夫人所築,一名夫人城。俗謂之葛鵝城,似未可據。
【列人城】縣北三十里列人堤上。戰國時趙邑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鄲,取列人。漢置縣,屬廣平國。更始初,光武徇河北,至邯鄲。故趙王元子林說光武曰:赤眉今在河東,河水從列人北流,如決河灌之,可令為魚。王氏曰:時赤眉屯於濮陽,在列人河東也。建武中,縣改屬巨鹿郡。晉屬廣平郡。太元九年,慕容垂謀叛秦,其子農自鄴奔列人,與其黨起兵應垂。眾請治列人城,農曰:今起義師,惟敵是求,當以山河為城池,何列人之足治?既而秦將石越來攻,為農所敗。後魏亦為列人縣,仍屬廣平郡。東魏天平初,改屬魏郡。高齊省。隋大業末,竇建德據廣平,置列人營於此。唐武德五年,劉黑闥以?水城為唐所取,自沙河引兵還攻之,行至列人,為唐所敗。即此城也。
【新興城】在縣東南。晉太元九年,慕容垂攻苻丕於鄴,分置老弱於肥鄉,築新興城,以置輜重。既而鄴久圍不下,垂解圍趣新城。即新興城也。二十一年,拓跋?攻後燕鄴城,為慕容德所敗,退屯新城,亦此城矣。今俗呼為白塔營。○清漳城,在縣東南七十里,漢列人縣地。隋開皇十年,置清漳縣,屬?州。唐初因之。會昌初,省入肥鄉縣。
浮丘山】縣南四里。土阜隆起,高於平地,僅數尺許,或以為古堤遺址。又縣西十五里有天台山,土山無石,其頂平衍。
漳河縣西北十里。舊自廣平縣流入境,又東北入曲周縣界。今多淺涸。縣東南五里,有石家河,本漳水支流也。經縣東復北流,入於漳河。
白渠在縣西北。舊自武安臨漳、成安等縣流入境,入於漳河。今湮。《漢志》註:魏郡武安縣有斂口山,白渠所出,東至列人入漳。
列人堤縣東北二十里。亦曰列人埤。漳水淤濁,積久而成高岸。或曰漢時大河堤也。又神腴堤,在縣北,堤東西約五里。唐邑宰韋景駿築以備漳水之患。
雞澤縣府北七十里。西北至順德府沙河縣三十里。漢廣年縣地,屬廣平郡。後漢屬巨鹿郡。晉仍屬廣平郡。永嘉以後,縣廢。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高齊廢廣年入永年縣。隋初復置。六年,避諱改曰雞澤縣,屬洺州。大業初,又併入永年。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州。宋因之。元初省入永年縣,尋復置,屬廣平路。
【雞澤舊城】在縣南。隋開皇中於廣年故城置雞澤縣,尋廢。唐復置,南去故城十餘里,後又移今治。蓋縣屢遷,而名不改。○普樂城,在縣東南十里。《寰宇記》:唐初置縣,旋陷於竇建德。或曰即建德創置。武德四年,建德所署普樂令程名振來降。是也。建德平,縣仍省入雞澤。
洺河縣東南二十里。自永年縣東北流經縣境,而入平鄉縣。《寰宇記》:漳、?二水,俱在縣東南。今縣東二十里有漳河堤,亦曰漳?南堤。蓋昔時漳水在縣界,合?河而東北注也。
沙河縣西南二十里。自沙河縣東南流經縣境,達永年縣界,合於?河。復自縣境東北出,而入平鄉縣界。《志》云:縣西南有沙河堤,闊一丈,長二十里,《圖經》所云漳河東環,沙、?西繞者也。《郡國志》縣有沙河南堤,唐永徽五年築。
廣平縣府東南七十里,又東南至大名府六十里。本大名府魏縣地。金大定七年,置廣平縣,屬?州。元因之。
轆轤山縣南二里。縣治西北,又有鏊子山,皆以形似名也。縣東三十里,又有紫荊山。《志》云:縣地平衍,無陵巒泉石之勝。轆轤諸山,僅同岡阜,蓋亦西山之餘脈也。
漳河在縣西北。自成安縣流入縣界,又東北達於肥鄉縣。○拳壯河,在縣東十里,本漳河之支流。亦自成安縣流入境,至肥鄉縣,復入於漳。今漳水淺涸,此河遂為枯槽矣。
成安縣府南六十里。東南至大名府魏縣四十里,西南至河南臨漳縣八十里。漢為斥丘縣地,屬魏郡。晉因之。後魏仍屬魏郡。天平初,併入臨漳縣。高齊復置,改曰成安。隋因之,屬相州。唐初屬磁州。貞觀初,改屬相州。天?二年,避朱全忠父諱,改名斥丘。三年,更屬魏州。後唐復曰成安。宋屬大名府。金、元屬?州。元至元二年,併入滏陽。後復置,改屬磁州。明初,改屬廣平府。
斥丘城縣東南三十里。春秋時晉之乾侯邑。昭二十八年,公如晉,次於乾侯。即此。漢為斥丘縣。闞る曰:地多斥鹵,故曰斥丘。應劭曰:有斥丘在其西南也。高帝六年,封功臣唐厲為侯邑。後漢仍為斥丘縣。初平二年,袁紹屯於斥丘,即此。魏晉以後,皆為斥丘縣治。高齊改置成安縣,移於今治。隋、唐皆因之。五代梁龍德二年,戴思遠襲晉魏州。魏州有備,乃西涉洹水,拔成安,大掠而還。即今縣也。
洹水城縣西南三十里。本臨漳內黃縣地。後周建德六年,分置洹水縣,屬相州。隋因之。唐仍為洹水縣。乾元初,史思明范陽安慶緒,由洹水趣相州。建中二年,魏博叛帥田悅攻臨?軍,敗,複合散卒,軍於洹水。馬燧自臨?帥諸軍進屯鄴,與悅相持。乾寧二年,李克用擊魏帥羅弘信,攻洹水,敗魏兵。進攻魏州,朱全忠遣其將葛從周救魏博,營於洹水。克用與戰,不勝,乃還河東。既而克用復攻魏全忠,仍遣從周救之,屯於洹水。全忠自以大軍繼之,克用引卻。五代梁乾化初,全忠以晉軍出井陘,將攻邢、魏,引兵自相州至洹水,進屯魏縣。五年,魏博附晉,晉軍屯臨清。梁將劉?自南樂屯洹水。洹水在相、魏、?三州之交,嘗為兵沖也。《里道記》:洹水西去臨漳縣五十里,東去大名府魏縣五十里。唐魏博與昭義相抗,每置重兵於此,謂之洹水鎮。宋仍為洹水縣,屬大名府。熙寧六年,省為鎮入成安縣。
漳河縣南十里。自臨漳縣東北流入縣界,又東入廣平縣境。此清、濁二漳,自臨漳縣合流之後,橫亘於冀州之境,合滹沱以達海者,所謂漳河之經流也。今多自臨漳而東達魏縣界,又東合於衛河。國家漕渠,往往資漳水之助,經流不絕如線。間有決溢、淺淤隨之矣。
洹水縣西南七十里。自河南臨漳縣流入縣界,又東南入內黃縣境。唐建中三年,河東帥馬燧田悅,與悅夾洹水而軍。悅守洹水城,堅壁不出。燧因為三橋,逾洹水,日往挑戰,悅不應。乃潛師循洹水,直趣魏州,留百騎抱薪持火匿橋旁。悅聞之,遂引軍逾橋掩燧後,燧結陣待之。悅戰敗,還趣三橋,橋已為伏騎所焚。悅軍亂,赴水溺死者,不可勝紀。
倉口縣西南五十里,與河南臨漳縣接境。馬燧與田悅相持,燧軍於漳濱,悅遣其將王光進築月城,以守長橋,諸軍不得度。燧塞漳水,下流水淺,諸軍涉度。遂進屯倉口,與悅夾洹水而軍。倉口蓋在洹水北。長橋,今見臨漳縣。
兔台在縣西。《史記》:趙敬侯四年,魏敗我兔台。《郡邑志》成安縣有兔台,是也。
威縣府東北百三十五里。東南至山東臨清州百里,西至順德府平鄉縣六十里,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漢廣平國斥章縣地。後漢屬巨鹿郡。晉屬廣平郡,後魏因之。東魏天平初,改屬魏郡。後齊省入平恩縣。隋開皇六年,置?水縣,屬?州。唐因之。會昌五年,省入曲周縣。宋初亦置?水縣,尋廢。金復置,仍屬?州。元自井陘縣移威州治此,以縣屬焉。至正間,廢?水縣,以威州屬廣平路。清初,改為威縣。
斥章城在縣西南。漢縣治此。應劭曰:漳水所經,北入河。其地斥鹵,故曰斥章。魏晉時縣皆治此。後魏太平真君三年,縣併入列人縣。太和二十年,復置。高齊廢。隋開皇中,改置?水縣於今治。
水城在縣治北,隋所置也。唐武德五年,世民擊劉黑闥,其?水城來降,黑闥還攻之。?水城四旁皆有水,廣五十餘步。黑闥於城東北築二甬道以攻城,為所陷。既而唐兵復拔之。自唐以後,縣皆治此。元始為威州治。《名勝志》云:今縣東南二十里,有威州故城。似誤。
漳水舊在縣南。自曲周縣流入界,又東北經順德府廣宗縣,東入冀州南宮縣境。杜佑曰?水縣南有衡漳瀆,是也。今漳流決徙不一,故瀆遂涸。○?水,舊在縣西,自雞澤平鄉縣界流經縣境,合於漳河,故隋以?水名縣。今與漳河俱徙流入平鄉縣境,舊跡遂湮。
定陵墅在縣西北。陵周三百二十步,高六丈余,上有漢廣宗王廟。晉建興初,幽州都督王浚,使其將田徽為兗州刺史保定陵時,石勒襄國,遣孔萇擊殺之。即此定陵也。
邯鄲縣府西南五十五里。西南至河南磁州七十里,南至臨漳縣亦七十里。春秋時衛地,戰國時趙都也。秦置邯鄲郡於此。漢為邯鄲縣,趙國治焉。張晏曰:邯,山名。鄲,盡也。後漢亦為趙國治。曹魏屬廣平國。晉及後魏屬廣平郡。東魏天平初,廢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縣,屬?州。唐初,屬磁州。貞觀初,還屬?州。永泰初,復屬磁州。宋因之。明初,復改屬廣平府。
邯鄲城縣西南二十里。春秋時衛邑,後屬晉。《左傳》定十三年,趙鞅殺邯鄲午,午子趙稷以邯鄲叛。上軍司馬籍秦圍之,齊侯、衛侯伐晉救之。哀四年,趙鞅圍邯鄲,邯鄲降。《汲冢周書》:敬王三十年,趙鞅圍邯鄲,竟有邯鄲。《戰國策》張儀曰:使齊興師度清河,軍於邯鄲之東。《竹書》:周安王十六年,趙敬侯始都邯鄲。《史記》:趙成侯二十一年,魏圍我邯鄲。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鄲。二十四年,魏歸我邯鄲,與盟漳水上。說者曰:是時趙未都邯鄲也,至肅侯時始都之,《竹書》誤改為敬侯也。又秦昭襄四十八年,五大夫陵攻趙邯鄲。五十年,王?攻邯鄲,不拔。始皇十八年,端和伐趙,圍邯鄲城。十九年,盡取趙地。秦王之邯鄲,置邯鄲郡。二世二年,章邯破趙軍,平邯鄲城郭。漢高九年,封子如意為趙王,都邯鄲。自是趙嘗都此。更始二年,世祖擒王郎,幸邯鄲。其後,仍為趙國治。建安九年,曹操圍鄴,擊走袁尚沮鵠於邯鄲,拔其城。東魏廢縣,而城如故。隋仍置邯鄲縣。唐建中二年,魏博叛帥田悅遣兵圍邢州,使別將柵邯鄲西北,以斷昭義救兵。五代時,縣移今治。《志》云:舊城俗呼為趙王城,雉堞猶存。《輿程記》:趙王城西南二十里至台城岡,又西二十里,即磁州也。
五氏城在縣西,亦曰寒氏。春秋時,晉邯鄲大夫趙午之私邑。定九年,衛侯如五氏。蓋會齊侯之師,共伐邯鄲午於寒氏也。十年,晉師圍衛午門,於衛西門曰:請報寒氏之役。或曰五與午通,城蓋以邯鄲午而名。
武始城縣西南五十里。戰國時韓地。秦昭襄王十三年,向壽伐韓,取武始。漢因置武始縣,屬魏郡。武帝封趙敬肅王子昌為侯邑。後漢省。《漢志》註:武始縣有拘澗水,東北至邯鄲,入於白渠。涉鄉城,在縣西。《隋志》:開皇十六年,置涉鄉縣,屬?州。大業初,省入邯鄲。又王郎城,在縣西三里。後漢初,王郎詐稱成帝子子輿,率車騎數百人入邯鄲僭號,此其屯聚處也。俗猶呼為王郎村
紫山縣西北三十里。昔嘗有紫氣,與山相連,因名。亦謂之馬服山,以上有趙奢冢也。《漢志》註:縣有堵山,牛首水所出。或以為即紫山雲。○邯山,在縣東。張晏曰:邯鄲山在東城下,亦謂之邯鄲阜。舊《志》:邯山在召代鎮,去縣東南二十里,邯水出焉。歲久山移水絕,故址遂湮。又劉劭《趙都賦》西有靈丘,《郡國志》以為靈山也。今城西北有照眉池,相傳趙王宮人照眉處,已廢為耕地。池西有高嶺,或以為即古之靈山,趙武靈王所登雲。
雙岡在今縣西北,當郡西廢臨?縣西出之要道。一名盧家疃,又名盧家寨。唐建中二年,魏博帥田悅拒命,圍邢州及臨?,遣其將楊朝光柵邯鄲西北,以斷昭義救兵。昭義帥李抱真東下壺關,軍於邯鄲,破悅支軍,進攻朝光柵。悅從臨?馳救,河東帥馬燧遣其將李自良等御之於雙岡,悅不得前,遂破朝光柵,進攻臨?,悅敗走。
滏陽河縣東三里。自河南臨漳縣流入境,又東入永年縣界。元至元初,郭守敬言:磁州東北漳、滏二水合流處,引水由滏陽、邯鄲、洺州、永年,下經雞澤,合澧河,可灌田三千餘頃。前朝成化十八年,磁州守張夢輔,令民於故渠隨方浚治,以通舟楫,達於邯鄲。今廢。
沁河縣西二十五里。源出紫山,流入府城西賈葛潭。一名渚沁水。《水經注》:牛首水出邯鄲縣西堵山,東流分為二水。漢景帝時,六國悖逆,命曲周侯酈寄攻趙,圍邯鄲。相捍七日,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壞,王自殺。其水東入邯鄲城,經溫明殿南,又東徑叢台南,又東歷邯鄲阜,又東流出城,合成一川。又東澄而為渚。沁水東南流,注拘澗水。又東入於白渠。今城南五里有渚河城,西半里許有沁河,即《水經注》所云牛首水。自堵山東流分為二水者,合流而為西河。
藺家河縣西南二十里。《志》云:以近相如故宅而名。又西十里有閻家河。秋夏之交,同歸渚河。又岩嵛河,在城西北二十里,又十里為牛照河。此二水同歸沁河,其下流俱入於滏河。○輸黿河,在縣西北二十里,或雲?河支流也。其水秋夏之交,散注田疇,或抵城下,與沁水同流。相傳元至正間,有龍黿斗於澤中,龍勝而黿負,因名。
白渠在縣西。舊自河南武安縣流入境,牛首水及武始縣之拘澗水,悉流合焉。又東經成安、肥鄉縣,而入漳水。今余流僅存,俗猶謂是水為拘水也。
邯鄲宮《志》云:舊址在城西北一里許。《輿地要覽》以為趙王如意所建。東漢初猶存。光武破王郎,居邯鄲宮,晝臥溫明殿。是也。又齊主高緯時,嘗營邯鄲宮。蓋即趙宮故址更為建設雲。
叢台】在縣城東。世傳趙武靈王所築。顏師古曰:以其連聚非一,故曰叢台。漢高后元年,趙叢台災。更始二年,光武拔邯鄲,置酒高會,與馬武登叢台。是也。今有叢台驛,在縣治西南。○洪波台,在縣東南三十里洪波村。《趙都賦》:南有洪波濁河。《後漢志》註:邯鄲有洪波台,趙簡子與諸大夫飲酒酣而泣處也。又陵台,在縣西北三十里,趙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所葬處。亦曰三陵村
清河縣府東北二百里。東南至山東東昌府百三十里,南至大名府二百十里,西至順德府二百四十里,北至冀州百三十里。漢信城縣地,屬清河郡。後周為武城縣,清河郡治焉。隋初,郡廢,改縣曰清河縣,為貝州治。自唐至宋,皆為州郡治。金移恩州治歷亭縣,而清河縣仍屬恩州。元屬大名路。明初屬大名府。
貝州城在縣治東。漢置清河郡,治清陽。後漢桓帝改為甘陵國,移治甘陵縣。晉復曰清河國。後周移武城縣於漢信城縣界,以郡治焉,兼置貝州。隋初郡廢,改縣曰清河,仍為州治。煬帝復曰清河郡。唐復曰貝州。天寶初亦曰清河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州帥楊師厚掠趙王?之境,使劉守奇分道自貝州入趣冀州。石晉天福三年,分天雄軍之地置永清節度於貝州,兼領博、冀二州。九年,以契丹將入犯,貝州為水陸要衝,多聚芻粟,為大軍數年之儲。既而契丹逼貝州,叛將邵柯導之入城,悉為所有。周顯德初,廢永清軍。宋仍曰貝州。《宋志》:端拱元年,清河縣徙治永寧鎮。淳化九年,又徙今治。慶曆八年,平王則之亂,改曰恩州。金人移州治歷亭縣,即今山東恩縣也。國初,又廢恩州為縣,而清河郡及貝州之名遂泯。甘陵故城,見山東夏津縣。永寧鎮,或曰在縣東北。
甘陵城在縣西北。周甘泉市地。秦置厝縣,屬巨鹿郡。漢屬清河郡。後漢章帝子清河孝王慶初立為太子,被廢。其子?是為安帝。王薨,葬於厝縣之廣丘,安帝因尊陵曰甘陵,縣亦取名焉。清河國移治於此。桓帝建和二年,又改清河國曰甘陵國。晉又改甘陵縣為清河縣,仍為清河國治。後魏因之。北齊改為貝丘縣。隋省入清陽縣。
清陽城在縣東。漢縣,清河郡治此。景帝中元二年,封皇子乘為王國。武帝元鼎三年,徙代王義為清河王,都清陽,即此。後漢省。《括地誌》:清陽故城在清河縣西北八里。是也。又隋改故甘陵為清陽。今見山東夏津縣,非漢之清陽也。
信成城縣西北十二里。漢縣,屬清河郡。後漢省。應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縣也。《水經注》:後趙置水東縣於此城,故亦曰水東城。又漢有信鄉縣,屬清河郡。宣帝封清河剛王子豹為侯國。亦作新鄉。元始中,有新鄉侯上書,言莽宜居攝。佟,即豹孫也。孟康曰:順帝更名安平。按《後漢志》,安平縣故屬涿,非清河之境。應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是也。又《風俗記》:東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復陽亭,故縣也,屬清河郡棗強縣有故復陽城。
末?否城縣東北五十里。晉建興初,幽州都督王浚使遼西鮮卑段疾、六眷等,與石勒相持。末?否,六眷之從弟也,嘗築城於此,因名。清河城,在縣東南。《風俗志》:甘陵郡東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漢高六年,封功臣王吸為侯邑,世謂之鵲城也。《水經注》甘陵故城直東二十里有艾亭城,疑即清河城。後蠻居之,故世稱蠻城。
清河舊在縣西。《水經注》:淇水自館陶清淵,又東北過廣宗縣,為清河。又東北入?縣界,與張甲故瀆合。《戰國策蘇秦說趙曰:趙東有清河。張儀說趙曰:秦告齊使興師渡清河,軍於邯鄲之東。是也。漢因之置清河郡。今堙。?縣,見景州。○張甲河,在縣境。《漢志》信成縣有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流經廣宗縣界,又東北入冀州界,至?,入漳水。別河,謂屯氏別出之河也。亦自館陶流入境。今皆堙廢。《水經》:淇水自館陶清淵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清河。清河又東過修縣,與大河張甲故瀆合,又東過東光、南皮等縣,齊之北界也。
永濟渠縣西北十里,引清漳水入此。舊名瓠子渠。隋煬帝征遼,改曰永濟渠。俗名御河,即衛水也。元人開合運河,衛河漸徙而南,經武城恩縣之西,去縣境遂遠。○涉水渠,在縣東。《志》云:渠自蓮花池達永濟渠。先是衛河數決,故鑿此渠,廣丈余,長四十里。遇泛溢為災,賴此泄之。今涸。
直渠在縣西。漢時大河所經也。《溝洫志》:地節中,郭昌使行河,河曲三所。水流之勢,皆邪直貝丘,恐水勢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東經東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百姓安之。建始初,清河都尉馮逡言:郭昌穿渠後三歲,河水更從第二故曲間北可六里,復南合。今其曲勢復邪直,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渠東行。不聽。今皆堙廢。又二渠,亦在縣境。《漢書音義》:二渠一出貝州西南南折,一則漯川也。禹廝二渠以引其河,即此。今涸。漯川,見山東莘縣。
鳴犢口在縣東南。舊為大河所經。《漢書》: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成帝建始初,清河都尉馮逡言:郡承河下流,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靈鳴犢口又益不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堤防,終不能泄。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餘年,新絕未久,其處易浚。又所居高於以分流殺水勢,道里便宜。不聽。後二歲,河果決於館陶及東郡金堤。靈,靈縣,見山東博平縣。屯氏河,亦詳見館陶縣
鯀堤縣西三十里。自順德府廣宗縣逶迤入境,相傳鯀治水時所築。又曲堤,在縣東北。齊時,群盜多萃於此,郡守宋世良下車頒行八條之制,盜奔他境。蓋地近河?需,故群盜得以依阻。
新柵在縣西。晉太元中,燕人齊涉據新柵,降慕容垂。垂以涉為魏郡太守。既而附於泰山叛帥張願,垂欲擊之。慕容隆曰:新柵堅固,攻之未易拔。願破,則涉不能自存矣。乃擊願,破之,新柵亦下。
寧化鎮在縣西南。《宋志》:政和七年,臣僚言:恩州寧化鎮,大河之側,地勢低下,正當灣流衝激之處。歲久堤岸怯薄,沁水透堤甚多。近鎮居民,例皆移避。夏秋霖潦,堤防一失,恐妨阻大名、河間諸州往來邊路,乞付有司貼築固護。從之。
甘陵在故厝縣。應劭曰:安帝以孝德皇后葬於厝,尊曰甘陵。是也。宋白曰:漢安帝父清河孝王陵,在清河縣東南三十里,《城冢記》仍謂之英陵。帝母左氏葬於縣東北角,名曰甘陵。

《禹貢》冀州地

春秋時屬晉,為東陽地晉人自山以東,謂之東陽。自山以南,謂之南陽。後世山東西之稱,蓋於此。戰國屬趙。秦為邯鄲郡地。漢初置廣平郡。武帝征和二年,改平乾國。宣帝五鳳二年,復為廣平國,治廣平。後漢省入巨鹿郡。魏復置廣平郡。《三國志》:漢建安十七年,割廣平屬魏郡。十八年,分魏郡為東、西部。魏黃初二年,以魏郡西部為廣平郡,仍治廣平。晉及後魏因之徙治曲梁。後周宣政元年,置洺州。隋大業初,改為武安郡。唐復為洺州《唐書》:武德元年,改武安郡為洺州。二年,為竇建德所據。四年,平,立山東道大行台於此。五年,劉黑闥都之。六年,黑闥平,置洺州大總管府,尋復為洺州。天寶初,曰廣平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洺州亦曰廣平郡。金人因之。元初亦為洺州初置邢洺路,兼領邢、磁、威三州。尋又為洺磁路,兼領磁、威二州。至元中,升為廣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廣平路為廣平府,隸屬直隸京師,治永年縣(今河北省永年縣),明末領九縣,永年雞澤曲周肥鄉廣平成安威縣邯鄲清河。清末轄永年(今河北省永年縣)、曲周縣(今河北省曲周縣)、肥鄉(今河北省肥鄉縣)、雞澤(今河北省雞澤縣)、廣平(今河北省廣平縣)、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成安(今河北省成安縣)、威縣(今河北省威縣)、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共9縣;磁州(今河北省磁縣)1散州。民國二年(1913)廢廣平府。
廣平府

州府形勢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五·北直六》:府西出漳、鄴,則關天下之形勝。東扼清、衛臨清州,運道之咽喉也,則絕天下之轉輸。晉以東陽之甲,雄于山東杜預曰:晉自山以東,魏郡、廣平之地,皆曰東陽。襄二十二年,齊侯伐晉還,趙勝帥東陽之師追之。又昭二十二年,晉荀吳略東陽,還襲鼓,滅之。
《戰國策》:趙,萬乘之強國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間,北有代蘇秦亦曰:趙西有常山,南有河、漳。又蘇代曰:韓之上黨去邯鄲百里。蓋太行在郡肘腋間,形勝所憑也。太史公曰:邯鄲,漳、河之間一都會也。北通燕、涿,東有鄭、衛。漢初,代相國陳反,高祖自將擊之。至邯鄲,喜曰:陳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吾知其無能為也。
《區宇志》隋崔賾等撰:邯鄲包絡漳、滏,倚阻太行,趙人都此。秦、魏戰其西南,燕、齊戰其東北。而趙之力,常足以卻秦勝魏,脅齊弱燕。蘇秦謂山東之國,莫強於趙者,豈非擁據河山,控帶雄勝,邯鄲之地,實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脊哉?後漢初,王郎假竊於邯鄲,遂收燕趙。光武既入邯鄲,耿進曰:王郎雖破,天下兵革乃始耳。於是遣將集兵,以次征伐,光復大業,肇於邯鄲也。魏晉以降,河北多事,往來角逐,邯鄲實為孔道。隋季群雄割據,竇建德縱橫河朔,西入洺州,兼有相魏,漸且規並河南。建德既蹶,劉黑闥復奮,再擾河北,兩據洺州,自關以東,皆為震動。唐之中葉,昭義一鎮,所以能限隔河北者,藉邢、洺、磁三州掣其襟要。而洺州,又邢、磁之中樞也。及會昌中,劉縝拒命於潞州,官軍四面進討,邢、洺、磁三州先下。李德裕曰:昭義根本,盡在山東,三州降,上黨不日有變矣。朱溫攘奪洺、邢,西逼上黨,而河東兵勢為之衰鈍。宋初,以劉崇在太原,使郭進守洺州,以控西山,漢人畏其鋒。然則洺—州之於兩河謂河北、河東,互為形援矣。使塞清河之口,涉黎陽之津,所就又烏可量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