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

孟子名言名句

孟子名言名句》是2010年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海青。

基本介紹

  • 書名:孟子名言名句
  • 作者:張海青
  • 頁數:61
  • 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2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言摘選,人物形象,作品概述,文章特點,其他記載,人物思想,仁政學說,道德倫理,孟子年譜,後裔,

內容簡介

該書立點從小學生起了解孟子的名言名句,增強我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有“亞聖”之稱一代儒家宗師的孟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孟子名言名句》一書整理了孟子的語錄精華。通過閱讀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開拓我們的胸懷,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加深我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增強我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還能夠繼承中國的優秀文化,讓這些優秀的思想精華得以流芳百世

作者簡介

張海清:著名書法家、篆刻家、美術家,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會員。1964年生人,吉林省永吉縣人,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
出版著作有:《最新標誌設計2000例》人民美術出版社、《最新標誌設計1000例)》藍天出版社、《漢字的象形與印章設計藝術》金盾出版社、《漢字藝術設計圖典》西苑出版社、《百家姓簽名通典》新世界出版社、《書法與簽名》人民武警出版社、《漢字藝術點撥》西苑出版社、《漢字設計藝術》中國工人出版社、《漢字標誌創意》西苑出版社等。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孟子曰:“於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曰:“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曰:“不以規距,無以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眾也。”
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
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言摘選

永言思,思孝惟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不以規矩不能成為方圓
長幼有序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矣!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情至之語,自能感人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人皆可以為堯舜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後發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彼一時,此一時也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盡信書,不如無書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人不可以無恥
仁人無敵於天下
仁者榮,不仁者辱
仁者無敵於天下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制天命而用之。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人物形象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市)人。與孔子並稱“孔孟”;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父名激,母仉氏。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孟子孟子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作品概述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文章特點

《孟子》文章給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它的雄辯色彩。這特點,一是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引導對方不知不覺投入自己設定的陷阱中來,使對方心悅誠服;二是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被納入陷阱,便鋪張揚厲,縱橫恣肆,步步緊逼,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其次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其他記載

1.春秋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
《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預 註:“ 子 , 宋 姓。” 孔穎達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 孟子 。”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左傳·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於 吳 ,故不書姓。” 杜預 註:“諱娶同姓,故謂之 孟子 ,若 宋 女。” 楊伯峻 註:“國君夫人必系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稱‘ 吳姬 ’或‘ 孟姬 ’,顯然違‘同姓不婚’之禮,故改稱‘ 吳孟子 ’。”
2. 戰國 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軻 ,字 子輿 。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人物思想

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曾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係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慾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遠祖從魯國遷居鄒國。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
「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孟子年譜

一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 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一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共公。 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一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餘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一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遊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緩如趙以作難。孟子歸鄒創辦子思書院,廣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歲: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魏伐趙,取利人與肥。越寺區、弟思殺其君。孟子在鄒。
二十八歲:公元前362年,周顯王七年。 魏戰敗趙、韓聯軍於澮北,擒樂祚,攻取皮牢。趙成侯與韓昭侯會於上黨。孟子在鄒。
二十九歲: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約生於此年。魏入河水於甫田。暇陽人來歸。孟子在鄒。
三十歲:公元前360年,周顯王九年。東周惠公傑卒。孟子在鄒。
三十一歲:公元前359年,周顯王十年。 韓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商鞅變法。孟子在鄒。
三十二歲:公元前358年,周顯王十一年。魏及韓侯盟於巫沙,歸侯於韓,商鞅刑公子虔公孫賈。孟子在鄒。
三十三歲:公元前357年,周顯王十二年。魯、宋、衛、韓君朝魏,梁惠王稱王。商鞅為左庶長。孟子在鄒。
三十四歲:公元前356年,周顯王十三年。魯侯朝魏,魏筑陽池以備秦。 韓築長城自亥谷以南。趙會燕成侯於安邑。孟子在鄒。
三十五歲: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韓。越無顓卒。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於杜平,侵宋。孟子在鄒。
三十六歲: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齊敗魏於桂陽。韓侯朝魏。秦敗魏,斬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鄒。
三十七歲:公元前353年,周顯王十六年。 趙敗魏於桂陵(齊用孫臏圍魏救趙)。魏以韓師敗諸侯於襄陵,會齊宋之國。齊使楚景舍與魏求成。孟子在鄒。
三十八歲:公元前352年,周顯王十七年。商鞅為秦大良造(相當於相國兼將軍),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鄒。
三十九歲: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鹹陽。商鞅伐魏,固陽降秦。 魏歸趙邯鄲,在漳水上結盟。孟子在鄒。
四十歲: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商鞅廢井田,設縣。孟子在鄒。
四十一歲:公元前349年,周顯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四十二歲:公元前348年,周顯王二十一年。韓昭侯如秦。秦“初為賦”。孟子在鄒。
四十三歲:公元前347年,周顯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齊威王招文學遊說之士,第一次由鄒到齊臨淄稷下學宮。
四十四歲:公元前346年,周顯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齊與匡章交遊。
四十五歲:公元前345年,周顯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齊。
四十六歲:公元前344年,周顯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諸侯於逢澤朝天子,秦公子少師率師參於逢澤之會。秦孝公會諸侯於京師。 孟子在齊稷下被淳髡譏諷,二人進行了有關於“禮”的辯論。
四十七歲:公元前343年,周顯王二十六年。齊田忌用孫臏之計大敗魏軍於馬陵,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齊並不受重用,被齊人譏諷,孟子以“我無官守”、“我無言責”而自解。
四十八歲:公元前342年,周顯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計俘公子卯,大破魏軍。孟子在齊。
四十九歲: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齊。
五十歲:公元前340年,周顯王二十九年。(齊)邳遷於薛。魏為大溝,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齊。
五十一歲:公元前339年,周顯王三十年。 據《史記》所載,莊子與楚威王同時 ,威王聘為相,莊子辭見。趙良見商鞅,威脅商鞅下台。孟子在齊。
五十二歲:公元前338年,周顯王三十一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車裂商鞅於鹹陽,其師尸佼逃蜀。孟子在齊。
五十三歲:公元前337年,周顯王三十二年。韓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趙、韓、蜀朝秦。 孟子在齊。
五十四歲:公元前336年,周顯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齊。
五十五歲:公元前335年,周顯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韓宜陽。匡章因與孟子游,被齊用為將,敗秦。魏惠王用惠施策與齊威王會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齊。
五十六歲:公元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孟子在齊。
五十七歲:公元前333年,周顯王三十六年。 蘇秦合縱六國,於洹水歃血為盟。孟子在齊。
五十八歲:公元前332年,周顯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齊。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敗魏,俘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孟子在齊不被重用,擁楹而嘆。
六十歲: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九年。魏獻西河之地於秦。孟子在齊。
六十一歲:公元前329年,周顯王四十年,孟子在齊。
六十二歲:公元前328年,周顯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齊。
六十三歲: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韓舉於齊戰,死於桑邱。孟母仙逝,孟子歸葬於魯,孟子第一次到齊國的後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禮葬母。
六十四歲:公元前326年,周顯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會韓威侯於巫沙。十月韓宣王朝魏。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五歲:公元前325年,周顯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稱王。五月燕王稱王,韓宣王稱王。孟子在魯守喪。
六十六歲:公元前324年,周顯王四十五年。楚敗魏於襄陵。孟子在魯三年之喪滿,返齊。
六十七歲: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昭陽為楚伐魏滕定公卒。這時稷下學宮衰落。孟子在齊見威王不能實現他的“仁政”主張,聞宋王將行王政,故離齊到

後裔

1世孫(兒子) 孟仲子,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孫(孫子) 孟睪,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3世孫(曾孫)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孫(玄孫)孟舒,字子懷,漢朝雲中牧
5世孫 孟之後,隱居不仕
6世孫孟昭,漢朝博士,博覽經史,問貫古今
7世孫孟但,漢朝太子門大夫,精易道
8世孫孟卿,漢朝淮陽太守、太傅
9世孫 孟喜,字長卿,漢朝郎官
10世孫 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
11世孫孟興,漢朝尚書郎
12世孫孟嘗,字伯周,漢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孫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孫 孟戫,東漢濟陽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孫孟敏,字叔達,東漢新郡太守。博學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16世孫孟光,字孝裕,東漢講部史;蜀漢拜議郎符節令屯騎校尉、長魯少府大司農
17世孫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騎侍郎,弘農太守,典農校尉,渤海太守,給事中,散騎常侍,中書令,封廣陵寧侯
18世孫孟宗,字恭武,孫吳永寧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19世孫 孟揖,晉朝廬陵太守
20世孫孟觀,字叔時,晉朝殿中郎、黃門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孫孟嘉,字萬年,晉朝安西大將軍長史江州別駕,生二子:孟懷玉、孟龍符。性無苟合,言無夸衿,為時所重
22世孫孟懷玉,晉安帝時封鄱陽縣侯,後為陽豐縣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
23世孫孟表,字武達,南齊馬頭太守;北魏輔國大將軍南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陽縣伯,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平西大將軍
24世孫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孫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將軍、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26世孫 孟恂,字修仁,北魏東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師太子太傅車騎大將軍
27世孫 孟儒,字敬業,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衛將軍
28世孫孟景,隋煬帝時為膺揚將軍
29世孫 孟善誼,隋朝河內通守
30世孫孟詵,唐朝鳳閣舍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同州刺史
31世孫 孟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後隱居於王屋山
32世孫孟浩然,唐朝詩人,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生二子:孟雲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謙的祖父)
33世孫孟雲卿,字宜甫,唐朝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簡孟華
34世孫孟簡,字幾道,唐朝倉部員外郎、諫儀大夫、常州刺史、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度使
[:孟簡、孟華均無後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孫子,即孟郊(唐朝詩人)的兒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35世孫]
35世孫 孟常謙,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禦兵馬使,生二子:孟遵慶、孟元陽
36世孫 孟遵慶,旨召不仕
37世孫 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雲: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遷
38世孫孟方立,唐朝昭義節度留守
40世孫孟漢卿,後周左羽林大將軍
41世孫孟貫,不仕,工於詩詞,主奉祀事
42世孫孟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孫 孟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44世孫孟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堅
45世孫 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況、孟海
46世孫 孟況,宋朝魚城教諭,主奉祀
47世孫 孟彬,宋朝臨沂縣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孫 孟澄,仕為滕縣尹,主奉祀事。
49世孫 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0世孫 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 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孫 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孫 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3世孫 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孫 孟克剛,主奉祀事,無嗣
55世孫孟希文,字士煥,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孫孟堅的第九世孫孟克仁的長子,1451年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56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57世孫 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兒子,1523年代襲世職
58世孫 孟彥璞,字朝璽,1567年承襲世職
59世孫孟承光,字永觀,1601年承襲世職,長子孟宏略(其子孟聞玉)
60世孫 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1世孫 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2世孫 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 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 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 孟興銑,字起輝,未承襲世職
66世孫 孟毓瀚,字鐘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人;孟毓纍生孟傳槤]
67世孫 孟傳連,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8世孫 孟繼烺(lang),字型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0世孫 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1世孫 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2世孫 孟慶恆,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20年代襲世職;至光緒31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73世孫孟繁驥,字雪生,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孫 孟祥協, 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現居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