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漢語詞語)

中庸(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庸,為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載於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庸
  • 外文名稱:Moderate,medium
  • 創作年代戰國末期至西漢
  • 作品出處:原是《禮記》中的一篇
  • 作者子思
理論基礎,

理論基礎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提出的“五達道”、“三達德”、“慎獨自修”、“至誠盡性”等內容,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辨析一:“天人合一”真是儒家理論嗎?】
天人怎么會合一呢?
天道高於人道,“天人”是不可能“合一”的。《論語·陽貨篇》:“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生萬物而行四時,人能夠做得到嗎?即便是最有德行的人,能夠像上天對待五穀、六畜一樣讓其自由生長而不損害其生命嗎?“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個“生”是所有物的生,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人能做到的是儘量向天去學習,能做到“以德配天”就很好了,周人是提倡以德配天的,所以孔子才說:“吾其為東周乎”。
左傳》召公十八年子產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天的道德是人做不到的,因此孔子從來不談天道,《論語·公冶長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就是為什麼孔子只談“人道”,人能做到的道——最好恐怕就是“仁德”而已,仁德即人的道德,所以仁德就是人德,仁的本義是“把人當人”,仁德就是把天下人都當人來對待,讓其能夠有生存的權利,這就是人的最高道德。(人除了有生存權外,還有物質權利,參政權利,因此在孫中山先生那裡被劃分為“民生”、“民權”、“民主”。)就連道家都說:“人法地、地法天”,這個法是效法,天地之道太大了,大到人只能去效法、去模仿。合一?要么是太張狂,要么是無知。
天人合一是怎么來的?
自古以來有一個問題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掌握國家權利的君主憑什麼擁有這個權利?如果這個權利沒有合法性就應該承認“革命”的正當性,這就意味著別人有權利去推翻一個現存政權,而這個則是所有掌權者都害怕的。(西方解決這個問題是藉助於“民主”,政府是民主選舉產生的,這就是政權的合法性所在,既然是大家選舉的結果,自然沒人會去推翻它。)
周人對此是這樣解釋的:我們有德政,我們是以德配天,所以合法。有德政就一定會承襲萬世而不變?周朝的政權是有終點的,漢人看到了這一點,那么,怎么才能能保證漢家擁有天下而不被變更?董仲舒站出來解釋說:我們家皇帝是“天人合一”的。所謂天人合一就比以德配天更進一步,把人和天等同起來——漢家皇帝的道德和天德一樣高大。所以,漢朝的皇帝是代表了上天的道德,是“天之子”,行的是天道……說直白一點:別管漢家做得好與壞,大家不得推翻他,因為只有他家的政權是合法的!要想推翻漢家天下的,肯定是亂臣賊子。總之,只要“天人”實現“合一”,漢家江山就可永固。
天人合一是儒家的範疇嗎?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君上如果不能善待天下臣民,那么按照孟子的意思,革命就是應該的。為什麼?因為《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是有仁德的,仁德就是要把天下人當人,因此天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民生”,不以民為貴,當然應該被推翻,至於掌握的政權的是姓“劉”還是其他什麼姓氏都不是最重要的,也即“君為輕”。輕重取捨,在儒家是再清楚不過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其實質是附和皇權的“胡說八道”,這是實實在在的“掛羊頭賣狗肉”。因此史學界將漢武帝的做法稱為“獨尊儒術”,請注意,不是“獨尊儒家”。
天人合一實質上是對儒家的修正,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篡改!
【辨析二:中庸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什麼是中?
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謂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極端。這是因為不能不行中道,而且也不應該不行中道。
為什麼必須行中道?
天在上,地在下,人居於其中。天道、地道都是人做不到的。天生萬物人做不到。地厚德載物人也做不到。在人的社會中對於危害社會的人是如何處置的呢?該殺!因為有該殺,所以人是做不到天地那樣的道德,只能退而求其次:義。義就是合理的殺。因此,人是不得不走天地之間的那條道——中道。
為什麼走中道是應該的?
中道即人道,人道即禮義,《荀子·儒效》:“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簡單地說,禮義就是讓多數人能夠安定地生活的社會規範,具體而言,禮就是規範該做哪些,義就是規範不該做的做了就該殺,禮義合在一起就是規範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行禮義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都有秩序地生活,使人得其生,這其實就是仁,而仁是所有人都應該去做的事兒,所以應該行中道。
中道即人道,人道即仁道,仁道是符合人性的,誰都不該違反,誰都應該照著做,而且應該一直做下去,這就是“常”,所謂“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
所謂“中庸”,就是把仁一直做下去。不行仁,這叫不仁;做了一半,這叫中道而廢。
中庸的理論依據在於人性,在於對社會運作規律的探究,而不是什麼“天人合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