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腫瘤

大腸腫瘤

息肉(為臨床術語,無病理學意義)是起自腸壁並突入腸腔的任何組織腫塊。息肉可能無蒂或有蒂,其大小相差甚大。按組織學可將這些病變分為:管狀腺瘤,管型絨毛腺瘤(絨毛腺樣息肉),絨毛(乳頭),腺瘤(伴或不伴腺癌),增生性息肉,錯構瘤,少年息肉,息肉樣癌,假性息肉,脂肪瘤,平滑肌瘤或其他較罕見腫瘤。

結腸和直腸息肉,簡介,癌變危險性,病因,症狀,體徵和診斷,治療,家族性息肉病,其他息肉,結腸直腸癌,簡介,症狀,體徵和診斷,治療和預後,肛門直腸癌,大腸癌發病機制,引發大腸癌的7大高危因素,大腸癌與發病部位,大腸癌與發病年齡,高危因素,大腸癌的臨床症狀,鑑別診斷大腸腫瘤,大腸癌術後應注意,老年人大腸腫瘤的類型,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

結腸和直腸息肉

簡介

息肉發生率在7%~50%之間,其較高的數字系包括在屍體解剖時發現的極小息肉(往往是增生性息肉或腺瘤)。常規鋇劑灌腸可在約5%患者中發現息肉,而通過可曲式纖維乙狀結腸鏡,結腸鏡或氣鋇雙重對比灌腸法的檢查,則可發現更多的病例。息肉往往呈多發性,最常見於直腸乙狀結腸,越接近盲腸發生的頻率越低。在大腸癌患者中,約25%也有衛星式腺瘤樣息肉

癌變危險性

管狀腺瘤癌變的危險性是有爭議的,但大量證據表明,它們可能惡變。惡變危險性與其體積大小有關:直徑1。5cm的管狀腺瘤具有2%癌變的危險性,隨著其體積增大,腺體就會發生絨毛的表現。一旦>50%的腺體呈絨毛狀,就被稱為絨毛腺樣息肉;其惡變的可能仍然與管狀腺瘤一樣,如有>80%的腺體呈絨毛狀,就被稱為絨毛狀腺瘤,約35%的病例會發生惡變。絨毛狀腺瘤惡變的危險性較同等大小的管狀腺瘤惡變的危險性大得多。

病因

(1)攝取維他命A、C、E及礦物質硒減少,則可能減少體內的抗氧化劑,影響大腸黏膜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導致大腸癌
(2)高動物性脂肪食物,會增加糞便中膽酸的濃度,而膽酸會促使大腸癌的產生,加上高脂肪食物往往是高熱量,根據最近研究,熱量攝取太高,體重超重,亦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
(3)鈣質攝取缺少,亦可能引發大腸癌,因為鈣質可以結合膽酸和脂肪酸,進而減少大腸壁與此等膽酸接觸的時間,防止大腸癌的發生。
(4)缺少纖維素的攝取亦可引發大腸癌發生,纖維素大都來自蔬菜水果,它與致癌物質結合,可吸附膽酸,膽固醇及有害物質,加上它不可溶解而且有保水性,可使糞便量增加,亦可促進大腸蠕動,使吸附的致癌物快速排出,減少大腸癌發生,反之纖維素攝取太少,則有罹癌可能。
(5)大腸腺瘤,大腸腺瘤屬癌前病變,多數的研究認為80%以上的大腸癌是發生在先存的腺瘤基礎上。因此檢查發現的腺瘤均應摘除,以預防日後大腸癌的發生。但大腸腺瘤摘除後的患者中30%以上將會再長新的腺瘤,因此需要嚴密隨訪。
(6)潰瘍性結腸炎,本病在歐美較多見,但近20年來國內的發病也趨增加。Ekbom等對1922~1983年診斷的3117例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研究發現,他們中的大腸癌發病率為一般人群的5.7倍(相對危險)。此相對危險與病變部位相關。

症狀,體徵和診斷

大多數息肉無症狀。直腸出血是最常見的主訴。痛性痙攣,腹痛或梗阻可能是大病灶的徵象。偶爾帶長蒂的息肉可從肛門脫出。大的絨毛狀腺瘤可能引起大量的水性腹瀉,並可能導致低鉀血症。
直腸息肉可能通過肛門指檢觸及,但常是經內鏡檢查發現的。因為息肉一般是多發性的,並可能與癌症並存,所以必須對全結腸進行全面的結腸鏡檢查,即使通過可曲式乙狀結腸鏡已發現病灶。在鋇劑灌腸X線檢查時,息肉呈圓形的充盈缺損。雙重對比(結腸充氣)檢查具有很大價值,但是纖維結腸鏡檢查更可靠。

治療

在全結腸鏡檢查後,必須用套扎器或電外科活檢鉗徹底摘除息肉;對未作腸道準備的患者切勿使用電烙術(切除性套扎或電灼法),因為結腸細菌產生的氫和甲烷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如果通過結腸鏡切除未獲成功,應考慮剖腹探查。大的絨毛狀腺瘤惡變的可能性很大,必須完全切除。
癌性息肉的治療取決於間變上皮向息肉蒂部的侵入深度,內鏡切除界線的最近距離和惡性組織的分化程度。如果惡變上皮局限於黏膜肌層內,息肉蒂部有清楚的切除界線或病變是高分化型的,進行內鏡下切除並作嚴密的內鏡隨訪應該是足夠了。浸潤穿過黏膜肌層可侵及淋巴管並且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增高。對低分化或那些在息肉蒂部切除界線尚不清楚的病變,則應進行結腸部分切除術。
息肉切除後,對其隨訪檢查的時間安排尚有爭論。大多數權威人士主張每年2次進行結腸鏡全結腸檢查(如果不能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則可用鋇劑灌腸),並切除新發現的息肉。如果每年一次連續2年檢查未發現新的息肉,則以後每2~3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

家族性息肉病

一種雜合性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結腸疾病,可有100個或更多的腺瘤樣息肉布滿結腸和直腸
5號常染色體長臂上的一個突變的顯性的基因(FAP)是致病因素。如果不治療,幾乎所有的患者在40歲以前均會發生惡變。直腸結腸全切除術可以消除這種危險,但是因為腹部結腸切除術加迴腸直腸吻合術後直腸的息肉常會退化,因此許多權威人士主張先進行這種手術。結腸次全切除術後需每隔3~6m對殘留的直腸進行檢查;新出現的息肉必須被切除或電烙。如果新的息肉出現過快過多面無法切除時,則需將直腸切除並作永久性迴腸造口術。對本病患者和家屬必須進行隨訪和遺傳學諮詢。
Gardner綜合徵是家族性息肉病的一個變型,伴有硬纖維瘤,顱骨或下頜骨骨瘤和皮脂腺囊腫。其他較少見的家族性息肉病的變型包括多發性結腸腺瘤和其他病變。
Peutz-Jeghers綜合徵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在胃,小腸和結腸內發生多發性錯構瘤息肉。症狀包括皮膚和黏膜有黑色素沉著,特別是在唇部和齒齦。

其他息肉

青少年性息肉通常是非新生物性的,其生長速度往往超過血液供應,在青春期會自行離斷。只有在發生無法控制的出血或腸套疊時方需手術。增生性息肉也是非腫瘤性的,常發生於結腸直腸。炎症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發生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克羅恩病

結腸直腸癌

簡介

在西方國家每年新發生的癌症中,結腸直腸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發病率僅次於肺癌。1989年在美國大約有7。5萬人死於結腸直腸癌,其中約70%位於直腸和乙狀結腸,且95%為腺癌。在侵犯內臟惡性腫瘤中結腸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發病率在40歲時開始上升,至60~75歲時達到高峰。結腸癌在女性中更常見,而直腸癌在男性中更常見。5%患者可發生同步瘤(一個以上)。
大腸癌的遺傳易感性不明顯,但是有"癌症家族"和"結腸癌家族"(如家族性息肉病,Lynch綜合徵)的報導;在這些家族中結腸直腸癌可發生於幾代人中,常出現在40歲前,且較多見於右半結腸。在有些Lynch綜合徵病例中,2號,3號和7號常染色體至少有四個基因發生突變。其他易感因素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肉芽腫性結腸炎和家族性息肉病(包括Gardner綜合徵);患這些疾病時,在任何特定的時間內其癌變的危險性與發病年齡和基礎疾病的病程有關。
結腸直腸癌發病率高的人群所攝取的飲食含較少的纖維素和較多的動物蛋白,脂肪及精製的碳水化合物。雖然致癌物質可能通過飲食攝入,但更可能是來自攝入的食物,膽汁或小腸分泌物,通過細菌的作用而產生。確切的致癌機制尚不清楚。
結腸直腸癌可通過穿透腸壁直接蔓延,血源性轉移,局部淋巴結轉移,神經周擴散和腸腔內轉移而播散。
全球每年新發大腸癌病人高達93萬,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例高達13-16萬人,在消化道腫瘤中大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胃癌;我國大腸癌發病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發病年齡以40-60歲之間居多,平均發病年齡為48.3歲,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我國青年患者比歐美更為多見,30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並不少見;在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雖然大腸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國實際上超過80%患者確診時已發展到中晚期,早期診斷率僅10-15%。

症狀,體徵和診斷

結腸直腸腺癌生長速度較慢,在其達到產生症狀的較大體積之前要經過一段相對長的時間。早期診斷依靠常規檢查。症狀的產生取決於病變的位置,類型,範圍和併發症。右半結腸管徑較大,腸壁較薄,並因其內容物呈液體狀,所以梗阻在晚期出現;癌症常呈蕈傘樣生長,腫瘤可能長得很大,甚至可以通過腹壁捫及,往往發生隱性出血,嚴重貧血所致的疲乏和虛弱可能是唯一的主訴。左半結腸管腔較小,糞便呈半固體狀,且癌腫有環繞腸壁生長的傾向,從而引起便秘和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的交替出現,伴有腹部絞痛的部分性梗阻和完全性梗阻可能是該病的主要表現,糞便可呈細條狀或混有血液。直腸癌最常見的主要症狀是大便時伴有血。當直腸發生出血時,即使伴有明顯的痔瘡或已知的憩室病,仍必須排除同時存在癌腫的可能。直腸癌可出現里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在直腸周圍組織受侵之前,無明顯的疼痛。
簡單,低廉的大便隱血試驗作為篩選和監測高危人群方案的一部分是可取的。為了確保結果準確性,在大便採樣前三天患者應攝入高纖維,無肉類飲食,陽性時需作進一步檢查。
目前,已經有了全新的【便明】便隱血檢測試紙,是球唯一的一種不需要採集糞便就可以進行便隱血檢測的先進技術,通過肉眼就可判讀結果。它是全球最簡單的便隱血檢測方法;是唯一獲得美國FDA(食物和藥物管理局)認證的家用便隱血檢測技術;是國內唯一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真正適合家用的便隱血檢測產品。
約65%的結腸直腸癌發生在可曲式纖維乙狀結腸鏡的觀察範圍之內。當懷疑腸道的任何部位有癌腫及與結腸有關的症狀時,應進行纖維結腸鏡檢查。如果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病灶,隨後應進行全結腸鏡檢查,並將結腸所有病變徹底切除。結腸鏡下切除同時發生的息肉可減少需切除的腸段數量。內鏡下對息肉進行部分活檢可能有25%的誤診機會,而活檢陰性並不能完全排除在息肉中有癌腫的可能性。如果病灶是無蒂的,或者在結腸鏡下無法切除,則應積極地考慮手術切除。
鋇劑灌腸X線檢查對於發現直腸癌並不可靠,但它卻是診斷結腸癌的很重要的第一步。空氣對比X線檢查比單純鋇劑灌腸可能發現更小的病灶(<6mm),但是充氣結腸可能漏診較大的病灶(>2cm),而且漏診率令人吃驚(20%~30%)。對結腸進行鋇劑灌腸和內鏡檢查最主要因素是充分的腸道準備,常需通便,口服腸瀉劑和多次灌腸。如疑有梗阻性結腸病變時,則禁止口服鋇劑,因為結腸將鋇懸液中的水分吸收後可能使硫酸鋇沉澱,從而產生完全性大腸梗阻。即使當X線診斷相當肯定時,也應該施行結腸鏡檢查;鋇劑灌腸可使30%腫瘤和40%息肉漏診,而結腸鏡檢卻可查出同時存在的病灶,並可決定切除腸段的長度。
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與結腸直腸癌並無特異的關係,但CEA的水平在70%患者中是升高的。如術前CEA水平升高,而腫瘤切除後降低,則對CEA的監測可能有助於發現該病的復發。CA19-9和CA125是其他也可能升高的腫瘤標誌。

治療和預後

結腸癌的基本治療是在作好腸道準備之後對結腸癌病灶及其局部淋巴引流區進行廣泛的手術切除。對直腸癌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病灶與肛門的距離和肉眼所見的範圍。直腸的腹會陰切除術需施行永久性乙狀結腸結腸造口術。只有在下述情況時才可將低前位切除伴乙狀結腸直腸吻合術作為首選的治療措施:即能夠切除病灶以下5cm的正常腸段,而且這種手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使用釘合器(Stapler)則可使更多患者的低前位切除和吻合更接近直腸,而不損害其直腸。
外科手術可能使70%患者治癒。如果癌腫局限於黏膜,最好的5年生存率可接近90%;如結腸癌已穿透固有肌層,生存率約為80%;如轉移到淋巴結,則為30%。若患者不能承受手術的風險,有些結腸癌可以採用電凝法加以局部控制。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在根治性直腸癌(而不是結腸癌)手術後輔以放射療法,對有限的淋巴結受累的患者,它能控制其局部腫瘤的生長,延遲癌腫復發,改善生存率。
關於術前放療以改善直腸癌手術可切除率是有爭論的;專家們對這種治療是否會增加可手術的機會抑或影響對局部淋巴結轉移的探查還有不同看法。現已在對直腸癌患者進行術前,術後的化療聯合放療的對照研究。
適當的對照研究發現,在結腸癌伴有淋巴結陽性(Ⅲ期,Dukes期)的患者套用5-FU聯合左旋咪唑或亞葉酸作為手術輔助治療的療效尚未確定。
關於結腸直腸癌根治性手術後隨訪的時間長短問題尚有爭論。大多數權威人士主張對殘留的腸道每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或X線檢查,連續2年,如檢查結果為陰性,嗣後每隔2~3年複查一次。
另外,專家建議結腸直腸癌術後要定期進行便隱血檢測,可3個月檢測一次,幫助了解消化道出血情況,一旦發現出血,就要及時就診!
若不能作根治手術,則可能需要進行有限的姑息性手術,其中位生存期為7個月。對晚期結腸直腸癌唯一證明有效的藥物是5-FU,但只有15%~20%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被證實有腫瘤縮小和生存期延長。常用的5-FU治療方案要求每4~5周中給藥5天,但如果醫生不熟悉化學治療藥物的危險性及血細胞計數的最低點時不應給予這種治療。儘管某些腫瘤學家認為5-FU與甲醯四氫葉酸聯合套用優於單獨套用5-FU,其他藥物單獨或與5-FU聯合套用,通常未被證明有良好的療效。一種新藥irinotecan(camptosar)在進展性結腸癌患單獨套用也有作用,已被作為聯合化療的部分進行評估治療方案,但對進展性結腸癌患者的化療應在有經驗的化療專家指導下套用。
當轉移局限於肝臟時,可以通過植入的皮下泵或裝在腰帶上的外泵將5-FU或放射性微球注入肝動脈,患者可帶泵走動;這種灌注療法比全身性化療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是這些肝動脈灌注療法治療價格昂貴,其價值有待於在臨床研究證實。如果肝臟外也出現轉移,則灌注泵的肝動脈灌腸化療並不比全身化療優越。

肛門直腸癌

最常見的肛門直腸癌是腺癌,其他腫瘤包括鱗狀生殖腔原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各種肉瘤。肛門直腸表皮樣(非角質鱗狀細胞或基底細胞)癌占遠端大腸癌的3%~5%。慢性瘺管,肛門皮膚射線照射,黏膜白斑,性病狀淋巴肉芽腫,Bowen病(真皮內的癌)和尖銳濕疣是其癌前病變,已證實主要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關。腫瘤沿直腸淋巴結管和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基底細胞癌,Bowen病(真皮內的癌),乳房外Paget病,生殖腔原癌和惡性黑色素瘤較少見。
局部廣泛切除術治療肛周癌的效果常是滿意的。化療和放療聯合對肛門的鱗狀瘤和角質腫瘤治癒率高。如放療和化療不能使腫瘤完全縮小應將腹會陰切除。

大腸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  大腸癌可發生於自盲腸直腸的任何部位,我國以左半結腸發病率為高,但也有報導高發區女性右半結腸癌的發病率較高。據我國大腸癌病理研究協作組(NCG)對3147例大腸癌發生部位的統計資料,脾曲及脾曲以下的左半結腸癌占全部大腸癌的82.0%,其中直腸癌的發病率最高,占66.9%,明顯高於歐美及日本等國,後者直腸癌僅占大腸癌的35%~48%。其他腸段的大腸癌依次為乙狀結腸(10.8%)、盲腸(6.5%)、升結腸(5.4%)、橫結腸(3.5%)、降結腸(3.4%)、肝曲(2.7%)、脾曲(0.9%)。
腸癌根據腫瘤累及深度可分為早期癌與進展癌,早期癌是指局限於大腸黏膜或黏膜下層,無淋巴結轉移
1.大體類型
(1)早期癌:
息肉隆起型(Ⅰ型)又可分為有蒂型(IP)),亞蒂型(IS)或廣基型,此型也多為黏膜內癌。
②扁平型:此型多為黏膜內癌。
③扁平隆起型(Ⅱa)大體呈分幣狀。此型多累及黏膜下層。
④扁平隆起潰瘍型(Ⅱa+Ⅱc)大體如小盤狀,邊緣隆起,中心凹陷。此型累及黏膜下層。
(2)中晚期大腸癌:長期以來,有關大腸癌的大體分型比較混亂。1982年,我國大腸癌病理研究協作組對手術切除的大腸癌手術標本做了系統而詳細的觀察,提出將大腸癌分為4種類型。1991年被全國抗癌協會採納。
①隆起型:凡腫瘤的主體向腸腔內突出者,均屬本型。腫瘤可呈結節狀、息肉狀或菜花狀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廣基。切面腫瘤與周圍組織分界常較清楚,浸潤較為淺表、局限。若腫瘤表面壞死、脫落,可形成潰瘍。
②潰瘍型:是最常見的大體類型。此型腫瘤中央形成較深之潰瘍,潰瘍底部深達或超過肌層。根據潰瘍之外形及生長情況又可分為下述兩類亞型:
A.局限潰瘍型:潰瘍呈火山口狀外觀,中央壞死凹陷,形成不規則的潰瘍,潰瘍邊緣為圍堤狀明顯隆起於腸黏膜表面的腫瘤組織。
B.浸潤潰瘍型:此型潰瘍外觀如胃潰瘍狀。腫瘤主要向腸壁浸潤性生長使腸壁增厚,繼而腫瘤中央壞死脫落形成凹陷型潰瘍,潰瘍四周為覆以腸黏膜的腫瘤組織,略呈斜坡狀隆起。切面,腫瘤組織邊界不清,如潰瘍較深,局部肌層可完全消失。
③浸潤型:此型腫瘤以向腸壁各層呈浸潤生長為特點。病灶處腸壁增厚,表面黏膜皺襞增粗、不規則或消失變平。早期多無潰瘍,後期可出現淺表潰瘍。
④膠樣型:當腫瘤組織中形成大量黏液時,腫瘤剖面可呈半透明之膠狀,稱膠樣型,此類型見於黏液腺癌。膠樣型的外形不一,可呈現隆起巨塊狀,也可形成潰瘍或以浸潤為主。

引發大腸癌的7大高危因素

在上世紀70年代,10萬人中約有10人患大腸癌,此後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在經濟發達地區發病率更高。不容忽視:大腸癌發病率在一路攀升!

大腸癌與發病部位

人的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後者包括結腸直腸兩部分。在直腸結腸部位生長的癌瘤統稱為大腸癌。其中,左半腸(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癌占75%,右半腸(升結腸)癌占20%,而橫結腸癌只占5%。直腸癌發病率最高,約占大腸癌的60%。

大腸癌與發病年齡

大腸癌發病多在41~60歲人群(第一高峰期),其次是40歲以下人群(第二高峰期),61歲以上發病率較低(第三高峰期)。大腸癌第二高峰期人群多集中在25~35歲,所以青年人群也不能忽視大腸癌。

高危因素

1、長期便秘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越長,其中致癌物質對腸壁黏膜不良影響越大。
2、長期便溏引起便溏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之一是大腸息肉,若息肉長期不被發現,可潰變成癌。便溏時間越長,作腸鏡檢查的必要性越大。
3、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這類食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容易誘發細胞惡變,可引發大腸癌
4、長期患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是炎性腸病之一種,長期治療不當,病情多次復發,病程在8年以上者要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5、大腸癌家族史有此病家族史的各年齡段人群均應隨時注意大腸癌症狀的出現。
6、大腸息肉大腸癌約80%來自大腸息肉,大腸息肉病人必須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7、痔瘡出血發生痔瘡出血的病人中有些已在肛門以上的大腸內長了息肉或癌瘤,若在診斷中只注意到出血症狀,很有可能會漏診發生在大腸的重要疾病!建議凡有痔瘡出血者,一定要在近期到醫院消化內科作腸鏡檢查
8、長期久坐不運動者。

大腸癌的臨床症狀

當您發現下列病情,特別是前6項時,應及早到醫院進一步診斷,作腸鏡等相關檢查。
(1)便次增頻;(2)膿血便、血便;(3)大便潛血多次陽性;(4)痔瘡出血後;(5)貧血;(6)腹痛;(7)腹脹;(8)便溏稀或便溏、便秘交替;(9)解不下大便;(10)腹部包塊;(11)食慾下降;(12)消瘦。

鑑別診斷大腸腫瘤

(1)痔:直腸癌常被誤為痔,一般內痔多為無痛性出血,色鮮不與大便相混,而腸癌患者的便血常伴有粘液和直腸刺激症狀,直腸指檢乙狀結腸鏡檢可資鑑別。
(2)阿米巴腸炎:當病變演變成慢性期,潰瘍基底部肉芽組織增生及周圍纖維增生,使腸壁增厚,腸腔狹窄,易被誤診為癌腫,此時須作活檢。
(3)腸結核:發病年齡較輕,既往多有其他器官結核史,好發於回盲部。但增生性腸結核,由於大量結核性肉芽腫和纖維組織增生,使腸壁變厚、變硬,易與盲腸癌混淆,須作病理活檢才能明確診斷,x線鋇餐檢查,可發現病灶處的激惹現象或跳躍現象,對診斷有幫助。
(4)局限性腸炎:好發於青年,常見有腹痛、腹瀉、發熱、消瘦、貧血、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塊及瘺管形成等症狀和體徵,經x線鋇餐和纖維結腸鏡可以鑑別。
(5)慢性菌痢:患者可表現腹痛、腹瀉、少有膿血便,輕度里急後重,經大便培養,鋇灌腸及內窺鏡檢查,不難作出診斷。
(6)潰瘍性結腸炎:症狀頗似慢性菌痢,但有反覆發作史,大便培養陰性,乙狀結腸鏡檢可見黏膜呈細顆粒狀改變,血管紋理消失,伴紅斑狀充血以及橢圓形小潰瘍,其表面常覆以黃白色滲出物,嚴重者有大的不規則潰瘍。
(7)大腸腫瘤其他鑑別診斷:如花柳性淋巴肉芽腫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症結腸憩室炎等,可藉助症狀、體徵、x線檢查和纖維腸鏡檢查以資鑑別。

大腸癌術後應注意

大腸癌術後要按醫生指定時間作腸鏡檢查,因為有些大腸癌術後可在大腸的另外地方發生癌瘤。
大腸癌術後轉移的情況比較多見,結腸癌直腸癌最易向遠處轉移,例如肺和肝,所以要提前預防復發,定期進行便隱血檢測、靜脈血化驗、肝臟B超、胸片檢查。

老年人大腸腫瘤的類型

乳頭狀腺癌

腫瘤組織全部或大部分呈乳頭狀結構。乳頭可細長或較粗短,其向腸壁浸潤的部分,常可見乳頭突出於大小不等的囊狀腺腔中。
通常乳頭的間質較少。乳頭表面被覆的上皮多為單層,也可復層,癌細胞的分化程度不一。

管狀腺癌

大腸癌中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占全部大腸癌的66.9%~82.1%。管狀腺癌以癌組織形成腺管狀結構為主要特徵。根據癌細胞及腺管結構的分化和異形程度,又可分為3級:
1、高分化腺癌 癌組織全部或絕大部分呈腺管狀結構。上皮細胞分化較成熟,多呈單層襯於腺管腔內。核大多位於基底部,胞質內有分泌現象,有呈現杯狀細胞分化。
2、中分化腺癌
癌組織大部分仍可見到腺管狀結構,但腺管外形不規則且大小形態各異,或呈分支狀;小部分腫瘤細胞呈實性團巢或條索狀排列。癌細胞分化較差:異形性較明顯。
其形成腺管結構者,上皮可排列成假復層,核位置參差不齊且重疊,可直達胞質頂端,胞質分泌黏液減少。
此型管狀腺癌的特點是腺管結構不明顯,僅小部分(1/3以下)呈現腺管狀結構,且細胞異形更為明顯。
4、黏液腺癌
此型癌腫以癌細胞分泌大量黏液並形成“黏液湖”為特徵。在組織學上常可見到2種類型:一種為擴大的囊狀腺管狀結構,囊內為大片黏液上皮,有的上皮因囊內充滿黏液而呈扁平狀,甚至脫落消失。另一種組織學表現為大片黏液湖中漂浮著成堆的癌細胞,細胞分化較差,核較大且深染者,可呈印戒狀。
腫瘤由瀰漫成片的印戒細胞構成,不形成腺管狀結構。當腫瘤細胞內黏液形成較少時,細胞核可呈圓形,胞質呈粉紅染色而缺乏印戒細胞之特徵,但黏液染色可檢出胞質內之黏液。
癌細胞瀰漫成片或呈團塊狀浸潤性生長,不形成腺管或其他組織結構。癌細胞通常較小,胞質少,大小形態較一致,有時與淋巴肉瘤不易區分。
7、小細胞癌
約占0.5%。癌細胞體積小,稍大於淋巴細胞。癌細胞常呈緊密鑲嵌狀排列,胞質少,核呈圓形、卵圓形、瓜子形或不規則形,核深染,核仁不清,惡性程度較高。
8、腺鱗癌
亦稱腺棘細胞癌,此類腫瘤細胞中的腺癌與鱗癌成分混雜相間存在。腺癌部分分化,一般較好,有腺樣結構或有較多杯狀細胞及黏液分泌。而鱗癌部分則一般分化稍差,角化現象很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