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腸腫瘤

大腸癌是原發於直腸和結腸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大腸癌發病部位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有所提高。由於人類壽命延長,老齡患者越來越多,大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國乃至世界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是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大腸癌生長相對緩慢,早期無明顯症狀,有時可多年無症狀,臨床表明與腫瘤的部位、大小以及腫瘤繼發變化有關。
大腸癌的臨床症狀由於左右兩側結腸以及直腸在解剖及生理功能上有所不同,因此發生腫瘤後症狀不相同。左側大腸的管腔不如右側寬大,腸腔內容物為固定狀態的糞便,癌瘤的病理類型以浸潤型多見,因此梗阻症狀比右側大腸癌多見。右側大腸相對寬大,腸腔內容物為流體狀態,而且吸收功能較強,臨床症狀以中毒症狀、貧血、腹部包塊為主。臨床表現出現的頻度,右側結腸癌依次以腹部腫塊、腹痛及貧血最為多見。左側結腸癌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頻最為多見,直腸癌依次以便血、便頻及大便變形多見。
1.便血  腫瘤表面與正常黏膜不同,與糞便摩擦容易出血。遠段大腸中糞便較乾硬,故便血多見。左半大腸癌出血量較多,多為肉眼血便,直腸癌由於常因腫瘤表面繼發感染可有膿血大便,而右半結腸大便為流體狀態,故出血量較少,且由於混於糞便中色澤改變,有時呈果醬狀,肉眼血便較少見,大多數患者為隱血陽性。
2.腹痛  腹痛早期即可出現,隱痛易被忽視,腫瘤部位因腸蠕動加強,腫瘤表面因分泌物增加及繼發炎症更加刺激腸蠕動可致腹痛,腫瘤生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致腸管狹窄引起腸梗阻可出現陣發性腹部絞痛,並伴腸梗阻症狀。肛門劇痛可出於直腸癌侵犯肛管引起,少數患者因腫瘤出現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晚期患者侵犯周圍後腹壁可引起相應部位的劇痛。
3.排便習慣的改變  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腫瘤本身分泌黏液以及繼發炎症改變不僅使黏液糞便增多,而且刺激腸蠕動,使排便次數增多,糞便不成形或稀便,病灶越低症狀越明顯,排便前可有輕度腹痛,病人的症狀常被誤診為腸炎及痢疾而延誤治療。隨著病變的發展而引起輕度腸梗阻時,則可稀便和便秘交替出現。
4.腹部腫塊  有部分結腸癌病人診斷確立時,已觸及腹部腫塊,結腸癌惡性程度相對其他消化道腫瘤低,局部生長到相當體積時可無擴散。仔細詢問病史可發現病人以前已有大便習慣改變及腹痛等症狀,腫瘤穿透全層致腸周繼發感染或腫瘤穿孔引起局限膿腫,如位於盲腸及升結腸近側,可被誤診為闌尾膿腫,應當注意。
5.貧血  貧血的原因主要是癌腫出血、慢性失血所致。多見於右半結腸癌,在病程晚期,貧血與營養不良及全身消耗有關。此時病人伴有消瘦乏力、低蛋白血症等衰弱表現。
6.其他  腫瘤生長致腸腔狹窄甚至完全堵塞,可引起腸梗阻表現,約10%的患者可表現為急性腸梗阻而就診,或雖已有慢性腸梗阻症狀,但未引起病人重視。腫瘤侵犯周圍臟器可引起內瘺如:胃結腸瘺、結腸膀胱瘺、結腸陰道瘺而引起相應症狀,腫瘤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症狀,腫瘤出現轉移,則出現轉移部位相應症狀。

用藥治療

大腸癌的根治性治療方法,首選外科治療。晚期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原則如下:
A期:根治性手術切除,術後定期複查,一般不用化療。
B、C期:術前或術後放療(尤以直腸癌多用放療)並輔以化療。
D期:以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行姑息手術及放療。
1.常規治療
(1)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目前大腸癌的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是可根治性治療大腸癌的方法。根據腫瘤的不同部位、腫瘤的大小及腫瘤生物學特徵可選擇相應的手術方式。
①結腸癌的根治性手術:可根據結腸癌的部位及淋巴結引流區做整塊的廣泛切除。按腫瘤部位常用的手術方法有:
A.右半結腸切除術:腫瘤位於盲腸、升結腸,應行右半結腸切除術。
B.橫結腸切除術:橫結腸中部癌。
C.左半結腸切除術:適用於降結腸癌。
D.乙狀結腸切除術:適用於乙狀結腸中、下段癌。
②直腸癌根治術:根據腫瘤所在位置及其淋巴引流途徑,直腸上段癌可施行經腹乙狀結腸、直腸切除吻合術。直腸中段距肛門6~11cm直腸癌患者行直腸癌切除、盆腔內吻合術,可保留肛門。直腸下段多需做腹、會陰聯合直腸癌切除術,廣泛切除直腸旁、坐骨直腸窩內的淋巴組織及脂肪組織,需做永久性乙狀結腸造瘺術(人工肛門)。
(2)放射治療:
①術前放療可能使腫瘤縮小,提高切除率,減少區域淋巴轉移,減少術中癌細胞播散及局部復發。
②對手術根治病例,如腫瘤已穿透腸壁,侵犯局部淋巴結、淋巴管和血管,或外科切除後有腫瘤殘存,但尚無遠處轉移者,宜做術後放療。
③單純放療僅適用於晚期直腸癌病例,有止血、止痛和可能有延長生存期的作用。
(3)化學治療:一般看來,儘管有70%~80%大腸癌在診斷時局部可以切除,但總的治癒率僅半數左右。其失敗的原因在於腫瘤的殘存,或存在隱性或微小病變,使局部復發率較高。為了提高大腸癌的治療效果,目前已採取綜合治療。隨著新的有效的化療藥物的發現及化療方案的改進,大腸腫瘤的化學治療已有了明顯的提高。
①術後輔助化療:
A.單一用藥:大腸癌是對化療敏感性差的腫瘤,常用的有氟尿嘧啶(5-FU)、洛莫司汀(環己單一用藥效率很少超過25%,且緩解期也不長。氟尿嘧啶(5-FU)沿用至今,目前仍為大腸癌亞硝脲,CCNU)、絲裂黴素(MMC)、長春新鹼(VCR)等,近年來發展的新藥伊立替康(HCPT-11)、奧沙力鉑(草酸鉑)等,最常用、療效相對較高的藥物。氟尿嘧啶(5-FU)為抗代謝類藥物,對增殖細胞各期均有殺傷作用,但以S期癌細胞更為敏感。
一些研究觀察到單藥輔助化療可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10%,並能明顯提高Dukes’C期患者的無病生存率,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中40%在5年時復發,而未接受化療者有52%在5年時復發。
B.聯合化療: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輔助化療研究集中在聯合化療與免疫治療上。與單用氟尿嘧啶(5-FU)比較,聯合化療似對晚期患者的療效較好。NSABP CO1為第一個證實化療能提高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的前瞻性隨機分組臨床試驗,在該研究中,116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化療組與免疫治療組。結果MOF化療組患者的無病生存率(P=0.02)和總生存率(P=0.05)明顯優於對照組。未接受輔助化療患者的死亡可能性比接受輔助化療者大1.31倍,接受輔助化療患者的生存率提高8%。雖然未證實套用BCG患者的無病生存率優於對照組,但總的生存率前者明顯優於後者(67%比59%,P=0.03),進一步分析揭示

飲食保健

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

預防護理

1.三級預防  大腸癌是世界上在死因順位中列第3位的腫瘤,北美、西歐等已開發國家的大腸癌更占腫瘤死亡的第1或第2位。70年代中期我國大腸癌的標化病死率男性為4.1/10萬,女性為3.0/10萬,分別為所有惡性腫瘤死因的第5、第6位。但是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發病率上升的趨勢令人矚目,以上海市為例,70年代時大腸癌還只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6位,80年代已上升為第4位。儘管大腸癌的治療手段有很大進展,但多年來晚期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並無多大改觀。因此,大腸癌預防的意義越顯重要。根據大腸癌自然史的各個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我們可以制訂出以下的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在腫瘤發生之前,消除或減少大腸黏膜對致癌劑的暴露,抑制或阻斷上皮細胞的癌變過程,從而防止腫瘤的發生。
大腸癌的一級預防主要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如控制脂肪攝入、增加纖維膳食,積極防治癌前病變如大力防治血吸蟲病、根治結腸及直腸腺瘤和息肉病。非皮質激素類消炎藥阿司匹林、ω3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劑維生素C、E、鈣劑和維生素等作為化學預防劑套用於高危人群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對大腸腺瘤的處理近年來受到了重視,約30%~50%的病例為多發腺瘤。因此凡在直腸、乙狀結腸發現有腺瘤者,均應做全結腸鏡檢查。同時約30%的病人在大腸腺瘤摘除後可能再長新的腺瘤,因此必須定期隨訪檢查。有研究鈣離子可直接抑制大腸上皮細胞的過度增生,可能有預防大腸腺瘤、大腸癌的作用。
二級預防:對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進行篩檢,以期發現無症狀的臨床前腫瘤患者。實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人群病死率。由於篩檢不僅可以發現早期結直腸癌,也可發現大腸癌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使之得以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的發生。從這個意義上說,篩檢既是大腸癌的二級預防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級預防手段。
目前最常用的篩檢手段為肛門指診,糞便潛血試驗和乙狀結腸鏡(SIG),而全結腸鏡和氣鋇雙重X線檢查因操作複雜,費用昂貴主要用於做診斷檢查而不宜作為篩檢手段。
(1)肛門指診:肛門指診簡單易行,可查達距肛門8cm內的直腸,國人大腸癌30%~50%在此範圍內,但歐美大腸癌中僅10%可為肛門指診查及。
(2)糞便潛血試驗:腸道不顯性出血是大腸癌及大腸腺瘤最常見的早期症狀,自1967年Greegor首先用糞便潛血試驗篩檢大腸癌以來,由於其經濟、簡便、安全,一直是套用最為廣泛的大腸癌篩檢手段。
(3)乙狀結腸鏡:Gilbertsen早在50年代初開始用乙狀結腸鏡對大腸癌和息肉做篩檢,在25年內對85487人次做了乙狀結腸鏡檢查。美國癌症協會(ACS)的大腸癌篩檢指南規定50歲以上者每3~5年做1次乙狀結腸鏡檢查。
70年代中期以後纖維乙狀結腸鏡逐漸替代了硬鏡,到1992年在美國有80%的家庭醫師已裝備並使用60cm纖維SIG。據估計35cm纖維鏡可查達40%的大腸病變,60cm可發現55%的病變。
三級預防:對臨床腫瘤患者積極治療,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2.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  大腸癌的病因雖然在世界各國做了許多研究工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主要與環境因素關係密切。其他因素亦有影響,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環境因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大約有70%~90%的腫瘤發病與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關,而其中40%~60%的環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與飲食、營養相關聯。根據調查發現高發率國家的飲食具有高脂肪、高動物蛋白,尤其是牛肉,少纖維及精製碳水化合物,即所謂“西方化飲食”的特點,其中高脂肪飲食的影響最為明顯,特別是左半結腸癌的發病關係密切。人群調查資料顯示:蔬菜能明顯降低大腸癌發病率的危險性。水果、維生素E及某些礦物質對降低

病理病因

大腸癌的病因像其他癌瘤一樣,至今尚未明了,但已注意到下列因素可能有關。
1.遺傳因素  總大腸癌的危險在普通人群為1/50,患者第一代親屬患癌的危險增3倍為1/17,一代親屬中如有二人患癌,則危險升至1/6。這種家庭遺傳性在結腸癌比直腸癌更為常見。
2.飲食因素  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大腸癌高發的因素。進食脂肪多,膽汁分泌也多,隨之膽酸分解物亦多,腸內厭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而致腸內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導致大腸癌發生。例如,厭氧的梭形芽孢桿菌可將脫氧膽酸轉變為3-甲膽蒽,後者已證實為致癌物質。
3.大腸非常性疾患  據估計有3%~5%的潰瘍性結腸炎發生大腸癌。潰瘍性結腸炎史20年,發生癌變12.5%;30年時,達40%。有人認為,15%~40%結腸癌起源於結腸多發性息肉,其癌前期病程為5~20年。腺瘤可以癌變,直徑1cm者癌變率0.9%,直徑2.5cm以上有12%癌變。腺瘤數目愈多,癌變機會愈多,且摘除後易復發而癌變。故中年期患大腸腺瘤,進入老年期後須積極治療,防止大腸癌的發生。
4.寄生蟲病  我國資料表明,有10.8%~14.5%晚期血吸蟲病變並發腸癌。在埃及,大腸癌合併曼氏血吸蟲病的占12.5%~17.34%。
5.其他  例如環境因素與大腸癌有關,缺鉬地區大腸癌多,石棉工人大腸癌亦多。

疾病診斷

本病應注意與下列疾病鑑別:
1.闌尾炎  盲腸癌常有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腫塊,且常發熱,易誤診為闌尾炎或闌尾膿腫,誤診率達25%。結合病史和鋇灌腸X線檢查常可診斷。若不能鑑別時,應以手術探查為宜。
2.消化道潰瘍、膽囊炎  右半結腸癌特別是肝曲結腸、橫結腸癌引起上腹不適或疼痛、發熱、糞隱血試驗陽性、右上腹包塊等,有時誤診為潰瘍病、膽囊炎,但結合病史以及X線檢查,診斷不難。
3.結腸結核、痢疾  左半結腸或直腸癌常有黏液血便或膿血便,大便頻或腹瀉,常誤診為結腸炎,通過乙狀結腸鏡檢查和細緻的體檢鑑別診斷並不難。
4.痔  內痔的症狀是無痛性出血,可能是糞便帶血,亦可能是肛門滴血或線狀流血。直腸癌患者亦有便血,但就診時常有肛門直腸刺激症狀。兩者鑑別極為容易,肛門直腸指檢或直腸鏡檢查便見分曉。
5.肛瘺  肛瘺一般先有肛旁膿腫,以局部疼痛開始,膿腫破潰後成瘺,症狀緩解,無直腸癌或肛管癌的排便習慣和糞便性質改變。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大便潛血檢查  此種方法簡單易行,可作為大腸癌普查初篩方法和診斷的輔助檢查,臨床上已有化學方法、免疫學方法以及單克隆抗體技術等多種檢測大便潛血的方法,由於大腸癌特別是早期癌出血往往是間斷性的,而且各種方法存在的假陰性結果,應連續3次檢查為宜。對可疑患者進一步做纖維結腸鏡等檢查。
2.癌胚抗原-CEA  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測定:最初1965年Gold自人結腸癌與胰腺組織中提取到細胞膜糖蛋白,並發現也存在於內胚層衍生的消化道腺癌及2~6個月胚胎肝、腸及胰腺組織中,故而命名為CEA。CEA對大腸癌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不理想,除大腸癌以外,胚胎性腫瘤、乳腺癌、肺癌等一些非腸道腫瘤以及某些非腫瘤性疾病可有血清CEA水平的增高。大量臨床資料表明,血清CEA水平與病變範圍呈正相關的關係。有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不適合作為普查及早期診斷,而對估計預後,監測療效及復發有一定幫助。術前CEA可預測預後,CEA升高者復發率高,預後較正常CEA者為差。術前增高者術後復發率為50%,CEA正常者為25%。術前CEA增高者,根治術後應在6周內或1~4個月內恢復正常,仍持高不下者可能仍殘留腫瘤或預示復發。動態觀察常提示臨床前的復發或殘留,有認為在表現復發症狀前10周~13個月,CEA已升高,故根治術後對CEA值增高者要嚴密檢查與追蹤隨訪,必要時有主張做第二次手術探查。CEA水平升高的患者,如果經治療後CEA水平下降表示效果良好,反之如CEA水平不下降或繼續升高則效果不佳。
3.其他血清相關抗原檢查  血清CA19-9、CA242及CA50檢測已套用於大腸癌檢查,其檢測敏感性及特異性在大腸癌臨床套用方面並不優於CEA指標。
其他輔助檢查:
1.內鏡檢查  包括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及纖維結腸鏡檢查。
(1)直腸鏡檢查:直腸全長15cm,15cm以內直腸段尤其是直腸下段,往往很難在鋇灌腸下發現,故對指診發現直腸段病變做腸鏡檢查極為重要,並可進行活檢做病理學檢查,確定腫瘤的類型。直腸鏡檢查最為方便,無需腸道準備,可以觀察腫瘤位置,侵犯範圍,瘤緣與肛緣的距離,對於直腸下段癌,需病理確診後方可實施腹會陰聯合根治術。
(2)結腸鏡:乙狀結腸鏡可檢查距肛緣25cm以內的全部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僅需清潔下段大腸,可發現60%~70%以上的大腸癌患者。對於距肛緣25cm以上的結腸癌,目前纖維結腸鏡是最可靠的檢查方法,但需要腸道準備,醫生操作熟練。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病變同時採取活體組織做病理診斷。取活檢時需注意取材部位,做多點取材。如果活檢陰性臨床考慮為腫瘤患者,應重複取材以免漏診。漏診有時比未做檢查結果更為嚴重。就目前水平而言,纖維結腸鏡仍然是診斷大腸癌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檢查方法。直腸腔內超聲內鏡檢查可了解腫瘤侵犯深度以及侵犯周圍組織情況,並可以發現盆腔有無淋巴結轉移,對於直腸下段癌選擇保肛手術提供依據。三維直腸超聲內鏡檢查不但提高了二維腔內超聲的準確率,而且對於梗阻的病人可以了解腫瘤的侵犯情況。
2.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的目的除發現腸腔內病變外尚可檢測浸潤與轉移,浸潤深度的估計極為重要。目前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X線鋇餐灌腸檢查、CT、MRI、直腸腔內B超(IUS)。
(1)X線檢查:X線檢查是診斷大腸癌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目前結腸雙重對比造影是診斷大腸癌的首選方法,它能夠提供大腸癌病變部位、大小、形態及類型。大腸癌的鋇灌腸表現與癌的大體形態有關,主要表現為病變區結腸袋消失、充盈缺損、腸腔狹窄、黏膜紊亂及破壞、潰瘍形成、腸壁僵硬、病變多局限,與正常部分分界清楚。隆起型多見於盲腸,主要表現為充盈缺損及軟組織腫塊,呈分葉狀或菜花狀表面不規則。潰瘍型表現為不規則充盈缺損及腔內龕影,周圍黏膜皺襞紊亂,不規則破壞。浸潤型癌最多見於左側結腸,腸管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狹窄,腸壁增厚。由於腫瘤生長不平衡,狹窄而高低不平。病變與腸管分界清楚。
(2)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對結腸腔內形態變化的觀察,一般氣鋇灌腸檢查優於CT,然CT有助於了解癌腫侵犯程度,CT可觀察到腸壁的局限增厚、突出,但有時較早期者難鑑別良性與惡性,CT最大優勢在於顯示鄰近組織受累情況、淋巴結或遠處臟器有無轉移,因此有助於臨床分期。大腸癌CT表現為局部腸壁增厚,呈現腫塊向腔內生長,或呈環狀、半環狀腸壁增厚。腫瘤外侵時腸壁外緣不規則,與周圍臟器間脂肪層消失,提示癌腫已浸潤鄰近器官。直腸癌可侵犯前列腺、精囊、陰道或膀胱,坐骨直腸窩及骶前或骶骨。CT對於術前了解肝內有無轉移、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是否腫大等指導術前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較可靠的依據。
(3)MRI(磁共振)檢查:MRI具有較高的對比解析度,清楚顯示盆內軟組織結構和臟器毗鄰關係,對直腸癌術前分期,指導手術方案選擇有一定作用。與CT檢查一樣,也可用於發現肝臟轉移及腹主動脈旁有無淋巴結轉移,但鑑別淋巴轉移有一定困難。
(4)B型超音波檢查:結腸癌聲像圖特徵是內含強回聲核心的低回聲腫塊,低回聲代表腫塊,強回聲代表腸腔。“假腎征”是結腸癌的典型超音波表現。直腸腔內超聲可以判斷腫瘤的浸潤深度、周圍淋巴結有無轉移,其效果明顯優於CT及MRI,對於低位早期直腸癌選擇肛門手術患者可以行腔內超聲檢查,嚴格篩選適合病例。
3.核素檢查  核素用於大腸癌的診斷包括:
(1)血清學測定腫瘤相關物如CEA、AFP、CA-50、CA-119等。
(2)做體內定位的核素診斷,從某特定核素物質集聚狀況以判斷原發或轉移腫瘤部位、大小等,常用的有67Ga-檸檬酸鹽,74~185MBq(2~5mci,74~165mEq,靜脈注射),24~96h後,以γ照相機或ECT進行病灶部位攝像斷層顯像(ECT),癌腫部位有放射性積聚,但在骨、肝臟、大關節周圍正常區域亦可積聚67Ga而呈假陽性表現。131Ⅰ也常以標記CEA注入體內以檢測病變部位。
4.細胞及組織學診斷  大腸癌脫落細胞學檢查方法包括直腸沖洗,腸鏡直視下刷取,線網氣囊擦取以及病灶處指檢塗片法,如發現惡性細胞則有診斷意義,但不足以做最終診斷,最終診斷仍以組織病理學為準。
5.新觀點、新概念  隨著腫瘤分子遺傳學的研究,體外基因擴增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發展與套用,為腫瘤基因診斷提供了可能,目前已開展的有以聚合酶鏈式反應——限止片段長度多態分析(PCR—RFLP)方法,可檢測到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
(1)測定大腸癌及癌旁組織ki-Ras基因的突變率有助於了解腫瘤惡性程度,為預測其預後提供參考。Ras基因存在不少人類腫瘤,為一潛在的腫瘤標誌。單個點突變可使Ras基因變成癌基因。乾月波等在我國35例大腸癌中檢得第12位密碼子突變者11例(31.4%),61位突變者1例(2.9%),1例僅癌旁組織12位密碼子突變,而未發現西方結直腸癌中較為常見的第13位密碼子Gly→Asp突變。
(2)糞便中檢測突變ki-Ras基因,Vgeolekin等對24例可疑大腸癌大便檢查,9例存在RaS基因,8例有突變,該檢測方法可用於高度可疑而一般方法未能發現的人群的監測,對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具有實際套用前景。

併發症

早期腸梗阻、腸套疊;晚期表現急性腹膜炎、腹部膿腫、肝轉移、骨轉移、全身衰竭等。

預後

大腸癌的預後較好。結腸癌根治術後5年、10年生存率均達到50%以上,直腸癌的5年、10年生存率也達到40%以上。很多因素影響大腸癌的預後。年齡小的患者臨床症狀往往不明顯,診斷時已屬晚期,且癌腫的病理類型多為分化較差的黏液腺癌,因此預後較差,結腸癌的預後比直腸癌好,直腸癌位置越低。局部復發率越高。浸潤型和膠樣型以及分化程度低的大腸癌惡性程度高,預後常不佳。診斷時臨床分期以及能否手術切除、是否積極治療對預後均有明顯影響。

發病機制

大腸癌可發生於自盲腸至直腸的任何部位,我國以左半結腸發病率為高,但也有報導高發區女性右半結腸癌的發病率較高。據我國大腸癌病理研究協作組(NCG)對3147例大腸癌發生部位的統計資料,脾曲及脾曲以下的左半結腸癌占全部大腸癌的82.0%,其中直腸癌的發病率最高,占66.9%,明顯高於歐美及日本等國,後者直腸癌僅占大腸癌的35%~48%。其他腸段的大腸癌依次為乙狀結腸(10.8%)、盲腸(6.5%)、升結腸(5.4%)、橫結腸(3.5%)、降結腸(3.4%)、肝曲(2.7%)、脾曲(0.9%)。
腸癌根據腫瘤累及深度可分為早期癌與進展癌,早期癌是指局限於大腸黏膜或黏膜下層,無淋巴結轉移。
1.大體類型
(1)早期癌:
①息肉隆起型(Ⅰ型)又可分為有蒂型(IP)),亞蒂型(IS)或廣基型,此型也多為黏膜內癌。
②扁平型:此型多為黏膜內癌。
③扁平隆起型(Ⅱa)大體呈分幣狀。此型多累及黏膜下層。
④扁平隆起潰瘍型(Ⅱa+Ⅱc)大體如小盤狀,邊緣隆起,中心凹陷。此型累及黏膜下層。
(2)中晚期大腸癌:長期以來,有關大腸癌的大體分型比較混亂。1982年,我國大腸癌病理研究協作組對手術切除的大腸癌手術標本做了系統而詳細的觀察,提出將大腸癌分為4種類型。1991年被全國抗癌協會採納。
①隆起型:凡腫瘤的主體向腸腔內突出者,均屬本型。腫瘤可呈結節狀、息肉狀或菜花狀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廣基。切面腫瘤與周圍組織分界常較清楚,浸潤較為淺表、局限。若腫瘤表面壞死、脫落,可形成潰瘍。
②潰瘍型:是最常見的大體類型。此型腫瘤中央形成較深之潰瘍,潰瘍底部深達或超過肌層。根據潰瘍之外形及生長情況又可分為下述兩類亞型:
A.局限潰瘍型:潰瘍呈火山口狀外觀,中央壞死凹陷,形成不規則的潰瘍,潰瘍邊緣為圍堤狀明顯隆起於腸黏膜表面的腫瘤組織。
B.浸潤潰瘍型:此型潰瘍外觀如胃潰瘍狀。腫瘤主要向腸壁浸潤性生長使腸壁增厚,繼而腫瘤中央壞死脫落形成凹陷型潰瘍,潰瘍四周為覆以腸黏膜的腫瘤組織,略呈斜坡狀隆起。切面,腫瘤組織邊界不清,如潰瘍較深,局部肌層可完全消失。
③浸潤型:此型腫瘤以向腸壁各層呈浸潤生長為特點。病灶處腸壁增厚,表面黏膜皺襞增粗、不規則或消失變平。早期多無潰瘍,後期可出現淺表潰瘍。
④膠樣型:當腫瘤組織中形成大量黏液時,腫瘤剖面可呈半透明之膠狀,稱膠樣型,此類型見於黏液腺癌。膠樣型的外形不一,可呈現隆起巨塊狀,也可形成潰瘍或以浸潤為主。
上述4種大體類型中,以潰瘍型最為常見。據我國3147例大腸癌病理分析,潰瘍型占51.2%,依次為隆起型32.3%,浸潤型10.1%,膠樣型5.8%。大體類型與腫瘤發生的部位亦有一定的相關性。右半結腸的腫瘤以隆起型及局限潰瘍型為多見,而左半結腸癌則以浸潤型為多見,且常可導致腸管的環形狹窄。
2.組織學類型
(1)來源於腺上皮的惡性腫瘤:
①乳頭狀腺癌:腫瘤組織全部或大部分呈乳頭狀結構。乳頭可細長或較粗短,其向腸壁浸潤的部分,常可見乳頭突出於大小不等的囊狀腺腔中。通常乳頭的間質較少。乳頭表面被覆的上皮多為單層,也可復層,癌細胞的分化程度不一。
②管狀腺癌:是大腸癌中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占全部大腸癌的66.9%~82.1%。管狀腺癌以癌組織形成腺管狀結構為主要特徵。根據癌細胞及腺管結構的分化和異形程度,又可分為3級:
A.高分化腺癌:癌組織全部或絕大部分呈腺管狀結構。上皮細胞分化較成熟,多呈單層襯於腺管腔內。核大多位於基底部,胞質內有分泌現象,有呈現杯狀細胞分化。
B.中分化腺癌:癌組織大部分仍可見到腺管狀結構,但腺管外形不規則且大小形態各異,或呈分支狀;小部分腫瘤細胞呈實性團巢或條索狀排列。癌細胞分化較差:異形性較明顯。其形成腺管結構者,上皮可排列成假復層,核位置參差不齊且重疊,可直達胞質頂端,胞質分泌黏液減少。
C.低分化腺癌:此型管狀腺癌的特點是腺管結構不明顯,僅小部分(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