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姓(哈(姓氏))

哈姓(姓氏)

哈(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哈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蘇、湖北、河南和西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姓
  • 外文名:ㄏㄚˇ
  • 拼音:hǎ
基本介紹,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遷徙分布,歷史名人,哈 散,哈 麻,哈八石,哈八失,哈元生,哈攀龍,哈興阿,哈剌哈孫,名人,哈文,哈繼銘,哈輝,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基本介紹

哈[哈,讀音作hǎ(ㄏㄚˇ),不可讀作hā(ㄏㄚ)]

姓氏源流

哈(Hǎ)姓源出有:

源流一

漢族哈姓,宋朝時已經有哈姓,宋版百家姓以漢族的姓氏收錄,具體看宋版百家姓。

源流二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明朝時期蒙古族都爾哈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喀喇沁旗)。元末明初,遷居長葛郡(今河南許昌長葛),世代相傳至今,族人眾多。”哈永森,就是原蒙古族都爾哈氏族人的後代。
⑵.明朝時期蒙古族斡羅納氏,世居禿拉河(今蒙古國圖拉河),後在明朝時期改漢姓為哈氏。該支哈氏鼻祖為哈剌哈孫,公元?~1308年待考,著名元朝大臣、政治家。哈剌哈孫的曾祖就是著名的斡羅納·啟昔禮,是蒙古克烈部首領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馬人)。在王罕陰謀偷襲鐵木真(成吉思汗)時,斡羅納·啟昔禮連夜走報,有功,賜號“答剌罕”,擢拔為千戶,任怯薛。祖父為斡羅納·博理察,父親為斡羅納·囊加台,皆有戰功。斡羅納·哈剌哈孫精通蒙古文,敬重儒學。他以功臣後裔,錄掌宿衛,襲號“答剌罕”。歷任大宗正、湖廣行省平章政事、中書左丞相,與完澤不忽木同理朝政。朝廷每有大政事,必與儒臣討論。斡羅納·哈剌哈孫還在大都建孔子廟以處國子學,對促成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前期守成的政局頗具貢獻。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晉升中書右丞相。至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執政時期,因斡羅納·哈剌哈孫不是自己的親信,聽信讒言,罷免其右丞相職,以左丞相行和林省事鎮守漠北。斡羅納·哈剌哈孫在漠北,命諸部置傳車,自內地轉運糧米以賑濟饑民,置倉庫儲米以接待西北的降民,疏浚古渠灌溉,整理稱海屯田,安定了漠北的統治秩序。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斡羅納·哈剌哈孫病逝。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姓氏,稱哈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塔吉克族,出自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的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哈氏,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哈氏起源於元、明時期的中亞不花刺(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布哈拉州首府,位於澤拉夫尚河下游布哈拉綠洲的中心地帶)的一個小氏族部落的王族世家。宋末元初,沒落的布哈拉王族後裔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賽義德·舍姆斯丁·歐麥爾,al-Sayyid Shams al-Din‘Umar)於公元十三世紀初舉族東遷,歸附大蒙古汗國政府,充任成吉思汗的帳前侍衛。
木亦堅汗元年,公元1229年,木亦堅汗孛兒只斤·窩闊台(元太宗)即位後,強化了汗國中色目人的政治地位,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由此出任豐、靖、雲內(今山西大同、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的都達魯花赤(地區軍政長官),後改任太原、平陽二路達魯花赤。
大蒙古國海迷失後稱制三年,蒙哥汗元年,公元1251年,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即位後,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出任燕京路總管、採訪使
薛禪汗元年,元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即位後,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被升為燕京路宣撫使。
元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被拜為中書省平章政事,統理財政,曾兼理髮行中統交鈔,是歷史上首次發行較為正規的紙幣,且“尚知限制發行”,一時之間元政府國庫充裕,戰事糧餉供應未曾匱乏。
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出任陝西、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後並節制陝西五路四川行樞密院所有大小官屬。在陝西三年之內,民戶增加三千五百六十五戶,軍戶增加一萬兩千二百五十五戶,稅收增加六千二百二十五錠,屯田糧增加九千七百二十一擔,節省和買鈔三百三十一錠,得朝廷賞銀五千兩。
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為雲南設立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長官。任職期間,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大力改革行政體制,設定郡縣,把萬戶府、千戶所、百戶所改為路、府、州、縣,路設總管,府設知府,州設知州,縣設縣令或縣尹。共“為路三十七,府二,屬府三,屬州五十四,屬縣四十七,其餘甸、寨、軍民等府不在此數。”加強了元王朝對雲南的中央集權制統治。到了明朝時期,在歷代官員中,有哈林(通事指揮僉事)、哈銘(錦衣衛指揮使)、哈直(安慶衛指揮)、哈維新(商鎮參將)、哈斯哈(潼關副將),以及隨同鄭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及至清朝,曾任過雲貴川總督和雲貴提督的哈元生,其父哈應忭曾為武昌水師提督,其子哈尚德在清乾隆初年(公元1737年)任過總兵。另外,先後任過湖廣提督和貴州提督的哈攀龍,其太祖哈先聞、祖父哈雲、父親哈世榮均為通議大夫、一等待衛。哈攀龍之子哈國興,為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武進士,曾出任過雲貴提督和參贊大臣。其弟哈國泰曾過巡捕三營千總和雲南臨元鎮總兵,兒子哈文龍、哈文彪也分別任過四川軍營補陝西提標右營守備和千總等職。
在文獻《回族人物誌》中記載:由於哈家多出將門,且功績顯赫,故而乾隆大帝在哈國興病亡後,特許入祀紫光閣昭忠祠時,還致贊道:“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向略趲拉,屢舉險要,中道病殂,成功未告。”

源流四

源於女真族,出自明朝末期海西女真(水達達女真扈倫四部)之一的哈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朝時期,海西女真(水達達女真扈倫四部)之一的哈達部,世居今遼寧省開原南部的哈達河畔,因此族人中就有以河流名稱為姓氏者,後取諧音漢字為“哈”氏。哈達部,原屬納喇氏部落,其先人本居扈倫河(胡籠、呼倫、忽喇溫,今呼蘭河)一帶地區。
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明王朝在該地區置塔山衛,以塔刺赤為指揮同知。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塔山衛都指揮金事弗刺出,以所管人民頗多,“聲息馳報未便,請設衛給印”;在嘔罕河衛都督同知你哈答保奏下,明廷同意析塔山衛另置塔山左衛。塔山左衛地在今呼蘭河以東至依蘭縣以西之地,哈達部的成員主要來源於塔山左衛,故而,史書記載哈達部與出自塔山衛的烏拉部為同一始祖納齊卜祿。自納齊卜祿六傳至速黑忒(克錫納)為塔山左衛首領時,或稱之為“塔山前衛左都督”。今考古工作者在吉林省洮南縣境出土了“塔山左衛之印”,說明至遲在速黑忒時,塔山左衛已由塔山衛東遷至塔山衛之南,約分布在今吉林省長春市的扶餘、農安兩縣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一帶。
速黑忒,為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海西女真中的大酋,“諸部畏之”。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速黑忒為族人巴岱達爾汗所殺,子孫四散逃亡。速黑忒的長子之子萬(漢名王台),逃至“錫伯部綏哈城”(今吉林吉林西部)。速黑忒的次子旺住外蘭(漢名王忠)率部分部眾逃至廣順關(南關)外的哈達河地區(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自稱部長,成為哈達部的創建者。
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王忠又被叛亂的族人所殺,其子博爾坤立誓為父報仇,歲至綏哈城迎堂兄王台來主哈達部事。王台為部長後,採取“遠者招徠,近者攻取”策略,使哈達部比速黑忒時更強盛,遂自稱哈達汗。當時葉赫、烏拉、輝發及建州女真所屬之渾河部,“盡皆服之”。這段歷史說明海西女真哈達部奠基於速黑忒,形成於王忠,至王台時達鼎盛。但王台在晚年貪財受賄,不察民情,反曲為直,“下效尤甚”,民不堪其苦,往往叛投葉赫部,“國勢漸弱”。
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王台逝世,諸子爭權,至子孟格布祿(蒙骨孛羅)主部事時,其他眾子不服,骨肉相殘,致使哈達部以往的威望化為烏有。當時,葉赫部與建州女真首領佟·努爾哈赤崛起,哈達部在佟·努爾哈赤發動的一系列統一女真諸部的過程中,不僅失去昔日霸主地位,且最終在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被佟·努爾哈赤兼併。從此,海西女真的哈達部哈氏族人,成為滿族哈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哈爾察氏,亦稱薩哈爾察氏、薩哈集裡氏,以部為氏,滿語為Harca Hala或Saharca Hala,漢義“黑貂皮”, 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尼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海蘭(今吉林和龍以西海蘭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卦爾察(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哈氏、薩氏、俞氏等。
⑵.滿族哈爾拉氏,亦稱哈雅拉氏,滿語為Harla Hala,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哈氏。
⑶.滿族哈勒塔喇氏,滿語為Haltala Hala,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為哈氏、韓氏等。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鄂溫克族、土家族、裕固族土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侗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哈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元、明、清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哈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哈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四百四十五位,望族出長葛郡、金山郡。哈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哈姓來源待考。現如今唯一的猜測就是哈氏起源於少數民族。在蒙古族、回族中,哈氏並不少見,因此存在可能哈氏是在漢族氏與他們族人通婚氏引入漢族的。明時,海西有女真四部之一,他們多生活在遼寧省開原南哈達河邊,因此子孫們就以河名為姓氏,多為“哈”氏。據《正字通》載:“楊慎《希姓錄》有哈永森,今湖北有此姓。”哈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哈姓起源於中亞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廣東宣慰使都元帥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別是北宋神宗年間進入中國的布哈拉王后裔賽典赤贍思丁的次子和孫子。在元代的中高級官員中,還有哈伯、哈八石、哈八失、哈兒沙、哈海赤、哈黑丁、哈刺、哈麻、哈迷都丁等三十餘人。在明代官員中,有哈林(通事指揮僉事)、哈銘錦衣衛指揮使)、哈直(安慶衛指揮)、哈維新(商鎮參將)、哈斯哈(潼關副將),以及隨同鄭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及至清朝,曾任過雲貴川總督和雲貴提督的哈元生,其父哈應忭曾為武昌水師提督,其子哈尚德在乾隆初任過總兵。另外,先後任過湖廣提督和貴州提督的哈攀龍,其太祖哈先聞、祖父哈雲、父親哈世榮均為通議大夫、一等待衛。哈攀龍之子哈國興,為乾隆十七年(1752年)武進士,曾出任過雲貴提督和參贊大臣。其弟哈國泰曾過巡捕三營千總和雲南臨元鎮總兵,兒子哈文龍、哈文彪也分別任過四川軍營補陝西提標右營守備和千總等職。由於哈家多出將門,且功績顯赫,故乾隆皇帝在哈國興病亡後入祀紫光閣昭忠詞時制贊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回族人物誌》)哈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蘇、湖北和西北等地。哈姓望居長葛縣(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
廣西桂林哈姓,哈只克,哈密回回,武宗正德中人附,十二年(1517)任桂林右衛百戶,遂以哈馬姓。子哈金、孫哈同賢。四世孫哈忠華、五世孫哈應麒皆襲封桂林右衛(〔明〕《桂林右衛選薄》)《明代人附回回姓氏漢化考》林松、和龑 1990年4月於北京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江蘇省的鹽城市,吉林省的松原市、輝南市,陝西省的榆中縣彬縣,河南省的焦作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哈塔西爾縣,黑龍江省的富錦市,青海省,福建省的泉州市惠安市,雲南省的昆明、麗江市大理市紅河州、楚雄州、曲靖市,山東省的蓬萊市聊城市東昌府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青銅峽市,甘肅省的蘭州市、張掖市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平涼市,河北省的河間市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秦皇島市肅寧縣,遼寧省的海城市營口市、本溪市,四川省的阿壩州松潘縣,重慶市的忠縣石柱縣,北京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滁州定遠縣,貴州省的六盤水市等地,均有哈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哈 散

元代回族人,北宋神宗年間進入中國的布哈拉王后裔賽典赤贍思丁的次子。據《續雲南通志考》載:“哈散贍思丁次子,流於河西……”早期追隨成吉思汗。1203年怯烈部落夜襲成吉思汗營地,因無備潰敗,逃到班朱尼河畔,環視左右,只有19人相隨,大呼:誰助我完成大業?19人齊聲相應與成吉思汗盟誓,誓死相從。哈散為19人“班朱尼河盟誓”成員之一。哈散及其兒子們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官至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左丞相

哈 麻

字士廉,元代康里(回回)人。父禿魯,母為寧宗乳母,禿魯以故冀國公,加太尉,階金紫光祿大夫。哈麻與其弟雪雪,早備宿衛,順帝深眷寵之。而哈麻有口才,尤為帝所褻幸,累遷官為殿中侍御史。雪雪累官集賢學士。帝每即內殿,與哈麻以雙陸為戲。一日,哈麻服新衣侍側,帝方啜茶即噀茶於其衣。哈麻視帝曰:“天子固當如是耶!”帝一笑而已。其被愛幸,無與為比。由是哈麻聲勢日盛,自籓王戚里,皆遺賂之。

哈八石

元代回回官員兼詩人(1284-1330),在保留回回名的同時,又取了中國姓名“丁文苑”。

哈八失

元代泰定二年以將仕郎,回回國子監助教轉任校書郎、按校書郎階正八品

哈元生

直隸河間人,回族,由行伍拔把總。雍正三年,累遷貴州威寧游擊。四年四川烏蒙土知府祿萬鐘找新隸雲南之東川府,其黨鎮雄土知府隴慶侯助逆。雲貴總督鄂爾泰械元生與四川兵協剿,賊據險拒,哈元生冒矢石奮攻,克之。鄂爾泰上其功,擢雲南尋沾營參將。六年八月遷元江協副將。七年二月耀安龍鎮總兵。八年十月烏蒙賊復叛,鄂爾泰調兵三路分剿。元生由威寧一路直趨。不數目擊破賊數方。射斃凶目黑寡。暮來,連瞞賊營八十里,直抵烏蒙,復郡治。上深獎其功,丸年二月錢去擁督。哈元生精韜略。善騎射,勇力絕人。簡練營伍,恩威並濟;三征烏蒙,殺賊數萬,四夷貼服。尋調貴州提督。十年召入京,命軍機處行走一異數也。乾隆元年,因古州案降到將,派赴哈密效力。三年正月卒子軍營,賜祭葬如例。

哈攀龍

清朝肅寧縣城人,回族,生於武術之家。自幼勤學苦練,武藝超群,膂力過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武狀元,封乾清門一等侍衛,賜軍機處行走。不久調任福建興化城副將。後晉升為總兵。因母去逝,辭官回家。哈攀龍為官清廉,勤儉持家。晚年,捐資修繕原籍清真寺後殿及前殿洞頂,並贈巨匠,親題“獨一無二”,以表對本教之城。友人曾問有錢何不置辦家業,光大門庭。攀龍說:“公益之業,匹夫有責。後世子孫,要靠他們自己”。哈攀龍多年征戰,積勞成疾。一次進京議事,乾隆帝見其病重,遂令留住京師,後病故。

哈興阿

紐祜祿氏,居開原,清滿洲鑲黃旗人。嘉慶四年(1799年),四川、湖北因教會案引發民變,其從軍往剿,以功升驍騎校,繼升協領。二十三年補西安副都統。時軍隊征擴,其偕將軍徐昆奏請,改於就近洮州買補營馬,其所節可作補給養之資。朝廷準奏嘉許。其在當地設書院,請師為教等受士紳讚揚。道光三年(1823年)調山海關副都統,四年,任直隸總督;後再調浙江乍浦副都統。十二年乞休,回到開原。道光二十八年,卒。

哈剌哈孫

元成宗鐵穆耳朝大臣。蒙古斡羅納氏。曾祖啟昔禮,為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馬人)。王罕謀偷襲鐵木真(成吉思汗),啟昔禮連夜走報,有功,賜號答剌罕,擢拔為千戶,任怯薛。祖博理察、父囊加台,皆有戰功。哈剌哈孫精通蒙古文,敬重儒學。以功臣後裔,錄掌宿衛,襲號答剌罕。歷任大宗正、湖廣行省平章政事中書左丞相,與完澤不忽木同理朝政。每有大政事,必與儒臣討論。建大都孔子廟以處國子學。對促成成宗前期守成的政局頗具貢獻。大德七年,進中書右丞相。至武宗時,因哈剌哈孫不是自己的親信,聽信讒言,罷免其右丞相職,以左丞相行和林省事鎮守漠北。哈剌哈孫在漠北,命諸部置傳車,自內地轉運糧米以賑濟饑民,置倉庫儲米以接待西北的降民,疏浚古渠灌溉,整理稱海屯田,安定了漠北的統治秩序。至大元年(1308年),病逝。

名人

哈文

出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回族。1991年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本科畢業,1995年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節目製作系雙學位,1995年調至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工作;1996年 《一個人和一條法規》獲“中國新聞獎”。2003年10月任《非常6+1》欄目製片人,2008年辭掉《非常6+1》欄目製片人一職擔當《詠樂匯》製片人,是著名主持人李詠的妻子。

哈繼銘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回族。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經濟學博士生。

哈輝

女,回族。生於陝西漢中。2000年7月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古典音樂演唱家。中國國學推廣大使,目前研創新雅樂。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早期作品以民歌為主,2008年哈輝個人藝術演唱風格正式由“民歌”轉型為“跨界古典”演唱風格。
2002年被家鄉漢中市人民政府選聘為“漢中形象大使”
2008年4月被中國孔子基金會聘為——“孔子基金會形象大使”
2008年7月12日,哈輝因其“美麗、典雅、與知性的東方女性特質”,以及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得中華慈善總會授予的“國學形象大使”獎盃和證書,授為中國首位“國學形象大使”。
2008年9月,為中國第一位“閱讀障礙兒童計畫”發起人,捐款10萬元,引起社會各界與媒體關注。
2008年10月,在北京成立“中國雅文化工作室”致力於出品“高雅、純正、後古典”的藝術作品,旨在用“質樸的典雅”全新藝術理念,來影響國人的審美情趣,傳遞出她所追求的“樸素、典雅與柔美”的雅文化藝術境界。
2009年6月,該工作室出品首例藝術品——“唐代簪花侍女圖”絲綢絲巾,7月首批入選國家大劇院禮品廳為“國禮”精品。
2009年7月,首張新雅樂大碟《關雎》全球發行,“國禮”版《關雎》唱片被中國孔子學院國家漢辦、中國外交部、中國教育部、故宮博物院、上海榮寶齋、國家大劇院等處做為國禮收藏。

郡望堂號

郡望

長葛縣:春秋時期鄭國置長葛邑;秦朝時期改為長社縣,屬穎川郡。隋朝開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改為長葛縣,唐朝時期隸屬於許州,至清末不變。民國初期屬開封道,以後開封道撤,直屬省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葛縣一直屬河南省許昌專區,1986年後改為許昌市轄縣,一直至今。
金山郡: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阿勒泰地區,漢義“金山”,源出古突厥語“altai”(金子),漢譯有“阿爾泰”、“阿勒泰”兩音。阿勒泰市地處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西北與布爾津縣相鄰,西南與吉木乃縣交界,東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九十六公里。整個阿勒泰地區位於新疆北部,是一個由多民族聚居的邊境地區,西北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相連,東部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一千二百零五公里,全區轄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吉木乃縣、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六縣一市,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墾第十師的十個團場和自治區駐阿勒泰有關單位,總面積十二萬平方公里,占全疆總面積的7%。阿勒泰地區有哈薩克、漢、回、維吾爾、蒙古等三十六個民族,少數民族33.56萬人,占總人口的56.45%。從漢朝時期起,阿勒泰地區先後為塞種、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的遊牧地。唐朝時期歸安西都護府管轄,後改隸於北庭都護府。元朝時期為蒙古諸王封地,先為別失八里尚書省,後為嶺北行省轄地。明朝時期屬杜爾伯特部的牧地。清朝初期為蒙古瓦剌部(衛拉特蒙古)的遊牧地。清朝時期又有哈薩克克烈乃蠻烏孫等部落遷居此地。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為科布多參贊大臣轄地。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清政府在克蘭河畔修建喇嘛廟承化寺”,翌年即光緒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廟宇竣工,始有固定居民。地名亦稱作承化寺,為阿勒泰地區之雛形,歸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公元1906年),科布多與阿爾泰分治,另設阿爾泰辦事大臣,駐承化寺。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為阿爾泰辦事長官治所,成為阿爾泰地區政治的中心。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設承化縣佐,屬阿山特別行政區管轄。民國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撤阿爾泰辦事長官,置阿山道;由中央政府直屬改由新疆省管轄。民國十年(辛酉,公元1921年)置承化縣,先後隸屬阿山道、阿山行政區、阿山專區。1953年改為阿泰縣。1954年改阿山專區為阿勒泰專區;改阿泰縣為阿勒泰縣,屬阿勒泰專區。1970年後隸屬阿勒泰地區。1984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勒泰縣,設立阿勒泰市至今。

堂號

長葛堂:以望立堂。
金山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河北河間哈氏家譜,著者待考,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始修,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續修,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再修,木刻活字印本,殘卷;2008年組織重修。現被收藏在河北省河間市哈家宗祠。
水有源,樹有根,人也要牢記祖宗。見面不知遠近,識親人為外人,通過考察訪問老人,金木水火土到頂點再往上無人知曉,有的戶上至鑒字、槨字不等,現已查明哈鑒文、哈鑒棠、哈鑒紅、哈鑒春、哈鑒秋等弟兄五人父親不詳。哈槨貴、哈槨成、哈槨珍、哈槨望、哈槨勝是近門,只知哈鑒祥排行在三,其他不詳待考察。通過考證,始祖哈刺補丁原居住西北沙漠山後於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農曆二月二十二日護送明英宗朱祁鎮回北京。1457年定居河間,我們這支派是康熙末年由河間果子窪遷居建昌營至今已有十一世。之前家譜遺失只知金木水火土,上下不詳。只能再續家譜於1964年經哈炳文等人商議又續十五個字建、宏、永、世、祥、文、成、德、全、智、雲、鵬、慶、學、良。請按照家譜執行考查輩分。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教以便糾正。
哈 氏 家 譜
原家譜遺留五字
金 木 水 火 土(字旁)
(鑒) (槨) (清) (炳) (增)
六四年續家譜十五字
建 宏 永 世 祥
文 成 德 全 智
雲 鵬 慶 學 良
家譜的調查整理:哈增義

字輩排行

河北肅寧哈氏字輩:“攀國文紀(繼)廣立福吉(基)明登金殿胞(培)戰(占)英旗(傑)”。
河北獻縣哈氏字輩:“天庭國富肇啟福祥增光恩普榮耀萬年”。
重慶石柱哈氏字輩:“單大一二三四朝潁文史清太國正康林五香永定慶子鴻民”。註:今已經改為土家族。
山東蓬萊哈氏字輩:“萬年基本恆大道實學清”。註:源於河間回族哈氏宗族,今已經改為漢族。
青海哈氏一支字輩:“昆有成全俊文建”。
山東聊城哈氏字輩:“西相雲廣,立成光明道,永慶太平村”。漢族

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姓承回族;
宗啟王親
全聯典指 哈姓的得姓源流。
尼河盟誓;
長葛流芳。
上聯典指元代左丞相哈散:布哈拉王后裔賽典赤贍思丁的次子。早期追隨成吉思汗。1203年怯烈部落夜襲成吉思汗營地,因無備潰敗,逃到班朱尼河畔,成吉思汗環視左右,只有19人相隨,大呼:誰助我完成大業?19人齊聲相應,誓死相從。哈散為“班朱尼河盟誓”成員之一。下聯長葛縣:春秋鄭國縣邑,屬潁川郡。 哈姓之望族。
恩留常德;
孝傳固安
佚名撰哈姓宗祠聯。上聯典指元代常德人哈珊。下聯典指元代大都固安人哈都赤。

五言通用聯

姓銘哈達河。
全聯典指 哈姓的得姓源流。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疏浚開渠,尊儒建廟;
捐資修寺,勤儉持家。
上聯典指元代中書左丞相 哈剌哈孫。蒙古斡羅納氏。與完澤不忽木同理朝政。建大都孔子廟以處國子學。對促成成宗前期守成的政局頗具貢獻。鎮守漠北,置倉庫儲米賑濟饑民,疏浚古渠灌溉,安定了漠北的統治秩序。下聯典指清朝總兵哈攀龍,任福建興化城副將,為官清廉,勤儉持家。晚年,捐資修繕原籍清真寺。友人曾問有錢何不置辦家業,光大門庭。攀龍說:“公益之業,匹夫有責。後世子孫,要靠他們自己”。
恩留常德,郡監開渠行善政;
孝傳固安。賢兒割肉餵慈親。
上聯典指元代延祜年間郡監哈珊。常德人,多善政。率眾開闢河道,既方便行人,又引水灌溉良田。時有歌謠:“哈珊開便河,恩多怨也多,百年千載後,恩在怨消磨。”下聯典指元代大都固安人哈都赤。少喪父,母久病不愈,哈都赤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熬湯餵母,治好了母親的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