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

周邦彥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

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趙頊元豐初,在汴京太學生,寫了一篇《汴都賦》,描述當時汴京盛況,歌頌了新法,受到趙頊的賞識,被提拔為太學正。以後十餘年間,在外飄流,作過廬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蘇省)縣令等。宋哲宗趙煦紹聖三年(1096年)以後,又回到汴京,作過國子監主簿、校書郎等官。宋徽宗趙佶時,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負責譜制詞曲,供奉朝廷。又外調順昌府、處州等地。後死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基本介紹

  • 本名:周邦彥
  • 字號:字美成
    號清真居士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錢塘(今浙江杭州)
  • 出生時間:1057年
  • 去世時間:1121年
  • 主要作品:《蘭陵王·柳》《瑞龍吟·章台路》《滿庭芳·風老鶯雛
  • 主要成就:婉約派集大成者,負一代詞名
  • 官職大晟府提舉
人物生平,博學多才,獻賦獲賞,仕途坎坷,人物成就,藝術風格,藝術貢獻,人物評價,主要著作,詞集,文集,詩集,人物軼事,精通音律,情迷師師,代表作品,史籍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博學多才

周邦彥是北宋重要作家,詩、詞、文、賦無所不擅,但在他生時即為他的詞名所掩,其文、其詩,多零落不傳,唯有年輕時所獻《汴都賦》,為當時所稱。《宋史》說他年少時“疏雋少檢”(生活放浪,不守禮節),不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

獻賦獲賞

元豐初,周邦彥到汴京。元豐六年(1084年)獻《汴都賦》,長七千字,宋神宗(趙頊)見而異之,召他到政事堂,命李清臣邇英閣朗誦。賦中多古文奇字,李清臣多不識得,只好讀其偏旁。這是一篇摹仿漢代《兩都賦》、《二京賦》的大賦,其規模也像漢賦。賦中用假設的人物“發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對話來逐步開展對於汴都描寫與頌揚,其間也表示讚許王安石的新政,因而大獲賞識(這和他後來的宦途坎坷很有關係,他與屬於舊黨的蘇門詞人不同,在政治上傾向於變法的新黨)。
周邦彥周邦彥

仕途坎坷

獻賦之舉傳播之後,周邦彥名動天下,官職也自太學諸生直升為太學正。但以後久不遷升。
宋神宗死後,舊黨執政,蘇門諸君子紛紛回到朝廷,周邦彥則被排擠出京城,而出任地方官,先任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後任溧水(今屬江蘇)知縣。
宋哲宗(趙煦)即位後,又調回汴京,哲宗命他再誦《汴都賦》,以後一直做京官,歷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並以直龍圖閣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知順昌府(今安徽阜陽)。改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遷官明州(今浙江寧波),再度調回汴京,拜為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直到徽宗(趙佶)時代提舉大晟府(中央音樂院)。
由於不願與蔡京奸黨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順昌(今安徽阜陽)、處州(今浙江麗水)等地主官。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病逝於南京(今河南商丘)。

人物成就

藝術風格

周邦彥是婉約詞之集大成者,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北宋婉約作家,周最晚出,薰沐往哲,涵泳時賢,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詞典·前言》)。周邦彥創出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周邦彥雖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處於上升狀態,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為宋徽宗設立的大晟府的“音樂官員”,上寵下捧,過著舒適的“專業創作”生活;雖生逢北宋之末,但國家破滅的慘變發生在其身後。
周邦彥周邦彥
身為婉約詞人的他,詞的內容既被蘇軾翻新到極致,他必然要在藝術技巧上出奇制勝。他本人精音樂,又搞過“專業創作”,因此能精雕細琢,研音鍊字,在審訂詞調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擴展了音樂領域,在填詞技巧上有不少新創舉。他更能自己度曲,創造了《六醜》等新詞牌。總之,他繼承了柳永秦觀等人成就,開了格律詞派的先河,為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貢獻。
周邦彥詞在藝術技巧上確實高出一籌。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相交錯,技法多變卻又前後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
他的詞,藝術形象比較豐滿,語言比較穠麗。他善於精雕細琢,在雕琢中能時出新意,給人以比較深刻的印象。他還善於把古人詩句溶化到自己的詞作里,作到巧妙自然。他的詞在藝術風格上具有渾厚、典麗、縝密的特色。其詞風對南宋的史達祖姜夔吳文英周密張炎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前收蘇、秦之終,復開姜、史之始”(《白雨齋詞話》),開啟了南宋之後的格律詞派,在詞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周邦彥周邦彥

藝術貢獻

周邦彥的詞作,內容不外乎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題材,反映的社會生活面不夠廣闊。他的成就主要在於兼收並蓄,博採諸家之所長,又摒棄它們的弊端,引導詞的創作逐步走上富艷精工的道路。在他的詞中,既有溫庭筠的穠麗,韋莊的清艷,又有馮延巳的纏綿、李後主的深婉,也有晏殊的蘊藉和歐陽修的秀逸。至於柳永的鋪敘綿密乃至是淫冶惻艷以及蘇軾的清曠豪達,我們都能窺知一二。同時,對於婉約詞和豪放詞的某些缺點,他也儘量避免。因此,周邦彥的詞深得後人讚賞,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促進詞體聲律模式的進一步規範化、精密化
在北宋,以蘇軾為代表的詞風在大力開拓詞的表現領域的同時,又往往成為“曲子中縛不住者”,表現出作為文字作品的詞與音樂逐漸分離的趨向。而周邦彥卻是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極端重視詞與音樂的配合,使詞的聲律模式進一步規範化、精密化。應該說兩種方向各有其成就。在任大晟府提舉時,周邦彥以他的音律知識並吸收民間樂工曲師的經驗,蒐集和審定了前代與當時流行的八十多種詞調,確定了各詞調中每個字的四聲,連同為仄聲的上、去、入都不容混用,並創製了《六醜》、《華胥引》、《花犯》、《隔浦蓮近拍》等不少新調。他所作的詞,格律自然是十分嚴謹,如《繞佛閣·暗塵四斂》的雙拽頭
《清真集》《清真集》
暗塵四斂,樓觀迥出,高映孤館。清漏將短,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桂華又滿,閒步露草,偏愛幽遠。花氣清婉,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詞中“斂”字上、去通讀,“迥”、“動”、“迤”三字陽上作去,“出”清入作上,這樣每個字都合四聲,讀來抑揚變化而和諧婉轉,絕無吐音不順而顯得拗口的地方。這種詞本身即富有音樂美,同樂曲能夠完美配合。所以,當時上至貴族、文士,下至樂工、歌女,都愛唱周邦彥的詞。
  • 極講究“章法”,即整篇結構
柳永以來,作長調的人多了起來。但這類詞篇幅長,布局的講究很費心思。而不少人寫長調時,或是中間填上些麗藻充數,或前緊後松,或為了一兩句佳句而敷衍成篇。在這方面,柳永的長處在善於井井有條地展開鋪敘,蘇軾的長處在以奔放的情緒一脈貫穿,而周邦彥要比他們更講究章法,能精心地把一首詞寫得有張有弛,曲折迴環
如《蘭陵王·柳》,這首詞三疊三換頭,聲韻格律極複雜;而周邦彥寫來十分工穩妥切,所以尤為樂師所愛。據毛開《樵隱筆錄》稱,直到南宋初,還“都下盛行”,“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其內容只是寫客中送別,抒發倦遊之情和惜別之情,而層次安排極富匠心。第一節由眼前之景引出回憶,再轉回自身,點明送別主題,接著又翻回到屢屢折柳送客的往事,開闔變化之間,寫足了客居京華百無聊賴;第二節起筆宕開,追思舊遊,很快以“又”字接上昨夜別宴場景,嘆息舊交又少一人,然後借想像寫朋友離去、彼此在相隔中相望的情景;第三節以二個短句起頭,在急促的節奏中湧出一腔哀怨,隨後節奏放慢,描繪離舟去後斜陽日暮,自己猶徘徊不忍去的情形,再展開往日溫馨友情的追思,最後用“淚暗滴”的現實收束。這種反覆迴環、層層渲染的章法,就像中國的古典園林藝術,曲折變化,避免了一覽無餘的毛病。在周詞中,如《瑞龍吟·章台路》、《六醜·薔薇謝後作》等許多長調詞,大抵都有這樣的特點。
  • 重視語言的錘鍊,做到既渾成自然,又精緻工巧
這表現在好幾個方面:
一是他善於化用典故和前人詞句,能把它們融化在全篇中,顯得天衣無縫,不留痕跡,所以張炎在《詞源》中說他“善於融化詩句”,“采唐詩,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長”。這種例子很多,甚至像《西河·金陵懷古》隱括了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兩首七絕和古樂府《石城樂》,卻也寫得非常完整流貫,沒有讓人覺突兀不自然的地方。
二是他在善於運用典雅語言的同時,也善於運用淺俗的口語和民間俚語,如《萬里春》:
千紅萬翠,簇定清明天氣。為憐他、種種清香,好難為不醉。
我愛深如你,我心在、個人心裡。便相看、老卻春風,莫無些歡意。
而最難得的,是周邦彥無論用雅語還是俗語,都能夠化雅為俗,化俗為雅,使它們在一首詞中融為一個整體,不顯得突出礙眼。
三是他對事物的觀察很細膩,對意象的選擇很講究,所以語言的表現力很強,如《蘇幕遮·燎沉香》上闕: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後三句歷來受人推崇,因為它傳神地描摹出了雨後初晴的清晨荷葉在水面迎風挺立那種動態的、疏朗而秀拔的風姿。“一一風荷舉”讀起來是很淺的句子,實際每個字經過了細心的推敲。再如《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中“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在色彩的渲染和空間的布列上,可謂極工致精巧。
總之,周邦彥的詞雖說在題材和情感內涵方面沒有提供更多的新東西,但在藝術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稱北宋詞的又一個集大成者,為後人提供了許多經驗。因此,南宋以後的姜夔張炎周密吳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彥,有人甚至稱他為“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陳郁《藏一話腴》)。直到清代的常州詞派,還奉他為詞之“集大成者”,認為學詞的最高境界,就是到達他的“渾化”(周濟《宋四家詞選序》)。就連近代學者王國維,也把周邦彥比作“詞中老杜”(《清真先生遺事》)。這說明在詞的藝術形式和語言技巧上,周邦彥確有出色的貢獻與深遠的影響。

人物評價

陳匪石:周邦彥集詞學之大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凡兩宋之千門萬戶,清真一集,幾擅其全,世間早有定論矣。(《宋詞舉》
陳廷焯: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秦之終,後開姜、史之始,自有詞人以來,不得不推為巨擘。(《白雨齋詞話》
陳振孫:清真詞多用唐人詩語,檃括入律,渾然天成;長調尤善鋪敘,富艷精工,詞人之甲乙也。(《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
陳郁:美成自號清真,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貴人、學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詞為可愛。(《藏一話腴》
劉肅:周美成以旁搜遠紹之才,寄情長短句,縝密典麗,流風可仰。其征辭引類,推古夸今,或借字用意,言言皆有來歷,真足冠冕詞林,歡筵歌席,率知崇愛。(陳元龍集注本《片玉集序》
張炎:古之樂章、樂府、樂歌、樂曲,皆出於雅正。粵自隋、唐以來,聲詩閒為長短句,至唐人則有《尊前》、《花間》集。迄於崇寧,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諸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淪落之後,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調之聲稍傳。而美成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為之,其曲遂繁。美成負一代詞名,所作之詞,渾厚和雅,善於融化詩句,而於音譜且閒有未諧,可見其難矣。(《詞源》卷下
沈義父:凡作詞當以清真為主。蓋清真最為知音,而無一點市井氣,下字運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諸賢詩句中來,而不用經、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為冠絕也。(《樂府指迷》
彭孫遹:美成詞如十三女子,玉艷珠鮮,政未可以其軟媚而少之也。(金粟詞話
周濟:美成思力,獨絕千古,如顏平原書,雖未臻兩晉,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備。後有作者,莫能出其範圍矣。讀得清真詞多,覺他人之作,都不十分經意。鉤勒之妙,無如清真。他人一鉤勒便薄,清真愈鉤勒愈渾厚。(介存齋論詞雜著
戈載:清真之詞,其意淡遠,其氣渾厚,其音節又復精妍和雅,最為詞家之正宗。(《宋七家詞選》
劉熙載:周美成詞,或稱其無美不備。余謂論詞莫先論品。美成詞信富艷精工,只是當不得一個貞字。是以士大夫不肯學之,學之則不知終日意縈何處矣。周美成律最精審,史邦卿句最警煉,然未得為君子之詞者,周旨盪而史意貪也。(藝概》卷四
馮煦:陳氏子龍曰:“以沉摯之思,而出之必淺近,使讀之者驟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誦之而得雋永之趣,則用意難也。以儇利之詞,而制之必工煉,使篇無累句,句無累字,圓潤明密,言如貫珠,則鑄詞難也。其為體也纖弱,明珠翠羽,猶嫌其重,何況龍鸞?必有鮮妍之姿,而不藉粉澤,則設色難也。其為境也婉媚,雖以驚露取妍,實貴含蓄不盡,時在低回唱嘆之餘,則命篇難也。”張氏綱孫曰:“結構天成,而中有艷語、雋語、奇語、豪語、苦語、痴語、沒要緊語,如巧匠運斤,毫無痕跡。”毛先舒曰:“北宋詞之盛也,其妙處不在豪快而在高健,不在艷冶而在幽咽。豪快可以氣取,艷冶可以言工,高健幽咽,則關乎神理,難可強也。”又曰:“言欲層深,語欲渾成。”諸家所論,未嘗專屬一人,而求之兩宋,惟片玉、梅溪(指史達祖),足以備之。周之勝史,則又在渾之一字,詞至於渾而無可復進矣。(《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王國維:①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人間詞話》卷上)②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子之流,南宋惟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非先生不可。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清真先生遺事》
夏敬觀:耆卿(柳永)多平鋪直敘,清真特變其法,一篇之中,迴環往復,一唱三嘆。(《手評樂章集》
夏孫桐:清真詞平寫處與屯田(柳永)無異,至矯變處自開境界,其擇言之雅,造句之妙,非屯田所及也!(《清真詞釋》引
王易:殿北宋之末,而集其大成,有二人焉:曰周邦彥、李清照。……美成詞,誠能匯前此晏、歐、秦、柳之長,而成一大派;樹後此姜、史、吳、張之鵠,而開其大宗。(《詞曲史》
葉嘉瑩:周邦彥是個結北開南的人物,他是集結了北宋的大成,而開拓了南宋先聲的人物。……他不是以感發取勝,變成了以思力取勝了。(《唐宋詞十七講之周邦彥》

主要著作

詞集

周邦彥的集子有楊澤民方千里陳允平三家和詞。其詞集在宋代時已有單刻傳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著錄有《清真詞》2卷、《後集》1卷,曹杓注釋。現存周邦彥詞集有二種版本:一為《片玉集》10卷,宋陳元龍集注,有《疆村叢書》本、《宛委別藏》本、《景印宋金元明詞》本;一為《清真集》2卷、集外詞1卷,有元刊本、汲古閣刊本、《四庫全書》本、王鵬運四印齋刻本、西泠詞萃本。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有吳則虞校點本《清真集》,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5年出版羅忼烈清真集箋注》。中華書局又於2002年出版孫虹等《清真集校注》,最切實用。《全宋詞》第二冊收其詞180餘首。

文集

周邦彥的文集有南宋樓鑰編的《清真先生文集》二十四卷,但元人編的《宋史·藝文志》集類所著錄《清真居士集》只有十一卷。宋人有見其文者,陳師道說:“美成箋奏、雜著俱善,惜為詞掩。”(《古今詞話》張端義說:“美成以詞行,當時皆稱之。不知美成文章大有可觀。惜以詞掩其文也。”(《貴耳集》下)陳郁說:“(美成詩)自經史中流出。當時以詩名家如晁補之張耒皆自嘆以為不及。”(《藏一話腴》)周邦彥最初成名之作是《汴都賦》,樓鑰的《清真先生文集序》中說他“由諸生擢為學官,聲名一日震耀海內”。又說:“未幾,神宗上賓,公亦低徊不自表彳暴。哲宗始置之文館,徽宗又列之郎曹,皆以受知先帝之故,以一賦而得三朝之眷”。這篇《汴都賦》因為收在《皇朝文鑒》之中,流傳至今。他的別的文章如《操縵錄》五卷,《清真雜著》三卷,皆已不傳。

詩集

周邦彥的詩集在元代即已散佚。清初厲鶚等因編《宋詩紀事》,輯得其佚詩六首。後丁立中得六首,王國維得斷句詩二首。近人羅忼烈復從《永樂大典》等書,多方搜輯,共得古近體詩三十四首。其中如詠戰馬《天賜白》(七古)、詠古烈士《過羊角哀左伯桃墓》(五古),及其它古體詩,風骨凜然,絕無綺羅香澤之氣,知宋代文人頗嚴詩詞之別,不在閨房作《生民》《清廟》之詩,懸“杏壇講學”之圖。但這也並不證明這些文人不關心國家大事、民生疾苦。近人論詞,有的以作品中有否反映當時社會情況為優劣標準,倒是證明這些批評家自己不知道某一時代的社會風尚。須知,宋人在詩中寫景、敘事、說理、論道,就是不談情說愛,而在詞中,則讚美女性,訴相思,敘離恨。北宋人一般不在詞中反映社會問題,直到南宋,才在詞中談論國家大事。因此,像周邦彥這樣一位言情聖手,在他的詩中絕對看不到他在詞中所表達的情調與觀感,這就很可以看出宋代文人一般的風尚。

人物軼事

精通音律

周邦彥在宋代“以樂府獨步,學士、貴人、市儈伎女皆知其詞為可愛”。當時歌女以能唱周詞而自增身價。張炎在南宋末年(彼時去周已近二百年)遇見名伎沈梅嬌、車秀卿猶能唱周詞,可見其社會影響。這與周邦彥妙解音律相關。周邦彥的歌詞聲音諧美,順口悅耳,非其它生硬俗濫的作品可比。他的堂名“顧曲”,即用三國時周瑜的典故。周瑜精通音樂,當時流傳一句成語:“曲有誤,周郎顧。”以“顧曲”名堂,可見其對音樂造詣的自負。

情迷師師

周邦彥是北宋著名的美男詞人,他與當時的青樓花魁李師師往來密切。
周邦彥與李師師周邦彥與李師師
有一次,宋徽宗生了點小病,李師師以為他不會來了,就悄悄地約了周邦彥。哪知道周邦彥剛到不久,宋徽宗就來了。情急之下,周邦彥趕緊鑽到床下躲了起來。
宋徽宗特地給李師師帶來了江南新進貢鮮橙,李師師親手剝了鮮橙二人分食。三更時分,宋徽宗要回宮了,李師師還叮囑他說“已經三更了,馬滑霜濃,你要小心了。”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彥看見聽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後,周邦彥鑽出來,乘興把他聽到的寫成了一首《少年游·並刀如水》: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這首詞將他同李師師求歡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在雪壓城門之際恨不能“勝”徽宗,看著李師師的纖指剝去橙子皮而無言面對現實的殘酷,只求能在師師的“錦幄”下求的一時“初溫”,情緒綿綿,對面坐下聽師師彈琴弄弦。悄悄地發問:晚上住哪兒?引用李師師對徽宗說過的話“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借指李師師的用意是打發徽宗回去,於是在徽宗“休去”後,才得來這“少人行”的絕好相會時機。贊師師的機智。李師師很喜歡,笑納了。天將拂曉,周邦彥才獨自匆匆歸去。(另有一種說法《少年游·並刀如水》中的譯文是:路滑霜濃,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別走了吧。這裡是挽留徽宗“休去”。)
誰知有一次在與宋徽宗雲雨之後,李師師竟然忘情地把《少年游》這首詞當著徽宗的面唱了出來,宋徽宗一聽,就明白那天在李師師家的事被人知道了。他問李師師填詞的人是誰。李師師不敢隱瞞,說是周邦彥。
李師師李師師
於是,第二天,宋徽宗就下令把周邦彥貶出京城。
宋徽宗又去李師師家的時候,李師師不在。過了一會兒,李師師回來了,但眼睛紅紅的,顯然是哭過了。宋徽宗問她去了哪裡,李師師說送人去了。宋徽宗馬上問她,是不是送周邦彥去了。李師師點點頭。宋徽宗問:“他又寫了什麼東西沒有?”李師師說填了一首《蘭陵王·柳》。宋徽宗讓她唱來聽,李師師就唱道: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來歲去,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宋徽宗聽了以後,覺得周邦彥確實是個人才,就赦免了他,還讓他做了專管樂舞的大晟府提舉
周邦彥周邦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