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是台灣地區主辦的大型電影節,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最初由侯孝賢導演領導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策劃。自1998年開始舉辦以來,除2001年停辦外每年舉行,已成為台灣電影、娛樂界和台灣電影人的一項重要的文化盛會。近年,台北電影節以城市為題,除電影放映外亦舉辦各類展覽及表演活動,希望透過電影帶領台灣觀眾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電影節頒發台北電影獎及台北主題獎,鼓勵台灣本土電影的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北電影節
  • 英文名:Taipei Film Festival
  • 節日意義:鼓勵台灣本土電影的創作
  • 節日主題:以城市為題
基本簡介,獎項設定,歷屆回顧,獲獎名單,第01屆(1998年),第02屆(1999年),第03屆(2000年),第04屆(2002年),第05屆(2003年),第06屆(2004年),第07屆(2005年),第08屆(2006年),第09屆(2007年),第10屆(2008年),第11屆(2009年),第12屆(2010年),第13屆(2011年),第14屆(2012年),第15屆(2013年),第16屆(2014年),第17屆(2015年),第18屆(2016年),第19屆(2017年),第20屆(2018年),歷屆大獎,影帝影后,百萬首獎影片,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歷屆之最,相關介紹,

基本簡介

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是台灣其中一個大型電影節,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最初由侯孝賢導演領導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策劃。自1998年開始舉辦以來,除2001年停辦外每年舉行,已城為台北市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近年,台北電影節以城市為題,除電影放映外亦舉辦各類展覽及表演活動,希望透過電影帶領台灣觀眾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電影節頒發台北電影獎及台北主題獎,鼓勵台灣本土的電影創作。
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其前身為1988年創立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起更名為「台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挖掘出許多有潛力的影像創作者,自1998年起,台北市政府加入主辦行列,除台北電影獎外,並有國際電影觀摩,從此擴大舉辦成為國際規模的市民影展。
2002年起,台北電影節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規畫下,加入「城市主題影展」,藉由一系列電影放映、展覽、座談及各式活動,帶領觀眾認識每年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2005年起,首次加入「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藉此進行國際與國內電影工作者的相互切磋,奠定了「城市、華人、新銳」三大主軸,成為台北電影節不可或缺的特色。
自2007年底,台北電影節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影展單位,期望透過永續經營的理念,讓台北成為一個更親切友善的電影城市,同時也結契約屬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台北市電影委員會」,進行電影與城市行銷產業交流工作。藉由影展活動,廣邀國際重要城市電影委員會成員,舉辦電影城市論壇,以及電影與城市行銷經驗等相關交流,攜手拓展國際視野。

獎項設定

2005年開始增設“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用以鼓勵新銳導演,自此台北電影節最大獎項分別為“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最佳影片和“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2007年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開始現場直播。2008年台北電影獎正式取消了不分類的競賽項目,除了新增分類別的競賽之外,逐步取消最佳實驗片等獎項,甚至百萬首獎只頒給劇情長片,引起影評、紀錄片工會強烈反彈,認為台北電影節失去原創精精神與獨厚劇情長片的發展;2010年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競逐正式不受參賽影片種類的限制,從該屆開始至今總共連續四年的百萬首獎得獎者都是紀錄片。

歷屆回顧

獲獎名單

第01屆(1998年)

獎項/獲獎人/獲獎影片
商業類獎項
年度最佳影片:王小棣魔法阿媽
年度評審團大獎:蔡明亮
年度最佳導演:侯孝賢海上花
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節
最佳藝術指導:黃文英海上花
年度最佳演員:劉若英徵婚啟事
年度最佳新人:六月果醬
非商業類獎項
百萬首獎:陳碩儀《在山上下不來》
最佳劇情片:黃明川破輪胎
最佳實驗片:關文勝《1998很難過之小婷的高跟鞋》
最佳紀錄片:羅興階《勞資趣味競賽——你濃我濃》
最佳卡通片:林浩溥《末日世界
台北特別獎:楊立洲畢業紀念冊
國際類獎項
評審團大獎:蒙索阿曼達斯 Montxo Armendariz《心中的秘密
特別獎:安德烈伍德Andres Wood《足球夢
獨立精神獎:查德都爾利 Ziad Doueiri《城西無戰事》

第02屆(1999年)

商業類獎項
年度最佳影片:張作驥黑暗之光
年度最佳演員:蔡燦德惡女列傳之猜手槍
年度最具潛力新人:李康宜黑暗之光
年度特別獎:陳俊志美麗少年
導演新人獎:林靖傑惡女列傳之猜手槍
評審團特別推薦獎:(生活演員)《黑暗之光》、李崗條《子阿不拉》
獨立創作競賽類獎項
首獎:史筱筠《女子
最佳劇情片:沈可尚《與山》
最佳實驗片:林泰洲《獻給自己的作品》
最佳紀錄片:蕭菊貞紅葉傳奇
最佳卡通片:林巧芳《Show Return》
台北特別獎:鄭文堂明信片
國際觀摩影展
評審團大獎: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下一站,天國》(日)
觀眾票選獎:羅科·貝里克Roko Belic《成吉思汗藍調
國際學生電影類獎項
金獅獎:Emily Young《二手貨
銀獅獎:Michal Zabka《熱氣球
銅獅獎:Kim Jae-yon《廁所不能共享》
特別獎:Jesse Lawrence《小傢伙
觀眾票選獎:Nir Bergmar《海馬

第03屆(2000年)

商業類獎項
最佳影片:蕭雅全命帶追逐
評審團大獎:陳以文張華坤運轉手之戀
最佳導演:陳以文、張華坤《運轉手之戀
導演新人獎:蕭雅全《命帶追逐》、陳義雄晴天娃娃
最佳演員:李康宜晴天娃娃》、方中信驚天動地
最佳配角獎:王瑞天公金》、太保運轉手之戀》、趙美齡沙河悲歌
最具潛力新人獎:向麗雯純屬意外
最佳技術獎:《聖石傳說
特別獎:《沙河悲歌
台北電影獎
獨立創作獎首獎:黃銘正城市飛行
最佳劇情片:陳心宜《我叫阿銘啦
最佳紀錄片:許子苹《我在看天花板的日子》
最佳卡通片:邱禹鳳《時光
最佳實驗片:劉吉雄、劉建偉《沒參加》
最佳新人:陳心宜《我叫阿銘啦
評審團特別獎:吳靜宜《什錦水果香蕉船》
市民影展類
金城獎:邱立偉《森林》 The Forest
銀城獎:夏曼寧Manon Garceau《台北救命》
銅城獎:范揚仲《捷運車票》
評審團特別獎:北村豐晴Toyoharu《歐巴桑
優等獎:顏景弘縛《2000.11》
鄭文力《靜夜諦視》
李俊宏《台北捷運·電光火石之間》
蕭力修《貳零零零陌生人》
袁哲彬《Calendar
廖明毅《離開
黃凱迪《數羊
黃凱迪《台北色相》
廖堃言《台北上課》
林皇耀《阿母交代的話》
朱詩倩《台北發的南下尾班車》
觀眾票選獎:鄭文力《靜夜諦視》
國際學生電影類獎項
金獅獎:《攝影師》(俄)
銀獅獎:《夜行車夫》(越南)
銅獅獎:《魔鐘》(捷克
評審團特別獎:《廣告人生》(羅馬尼亞
《島嶼愛情故事》(德)
《彩虹的那一端:世界電影的視窗》(巴西)
觀眾票選獎:《攝影師》(俄)

第04屆(2002年)

專業類競賽
專業類首獎:戴立忍兩個夏天
專業類最佳劇情片:鄭有傑石碇的夏天
最佳紀錄片:周美玲劉芸后《私角落》
長期獨立紀錄獎:羅興階光榮戰役
最佳卡通片:史明輝《馬桶共和國》
最佳實驗片(空缺)
最佳新人:黃健瑋石碇的夏天
美術及造形獎:湯淑芬、橘子琪琪《空中花園
動畫導演獎:丘禹鳳旅、馮偉中謎系列作品
紀錄片特別獎:陳龍男《我的莒光作文簿》
業餘類競賽
業餘類首獎:陳明玉實驗電影
業餘類二獎:蔡泓源《鬥魚
業餘類三獎:薄筱山《狂舞城市》
業餘類佳作:江芳存《地下台北》
林信志、湯雅《如庵》
洪淳修《誰說基隆河》
邵易謹《雙連打鐵仔師》
國際學生電影類獎項
金獅獎:Slawomir Fabicki《傷痕的秘密》
銀獅獎楊超《待辟》 、《肖像
銅獅獎:《戶中風景》
評審團特別獎:鄭有傑私顏》 、《殘燭淚
觀眾票選獎:《戶中風景》

第05屆(2003年)

台北電影獎
首獎:候季然《星塵15749001》、陳黽偉《出口
最佳劇情片:鄭文堂風中的小米田
最佳紀錄片:吳靜怡快不快樂四人行
最佳實驗電影:吳俊輝、辛建宗《傷感之旅》、肖力修《COPY:COPY》
最佳卡通片:黃士銘《Meteo
傑出視覺設計獎:《夢,在飄浮》
傑出聲音設計獎:《指月記
傑出紀錄攝影獎:《背起玉山最高峰》
傑出個人表現獎:《李靖惠阿么的戀歌》
類型創意獎:《藍色咒語》
台北主題獎
首獎:廖憶玲《
二獎:林信志、湯雅如《隱蔽
三獎:張至涵《調味
佳作獎:賴秉寰《橡皮擦
黃慶樟《色即是空
謝孟儒《台北:2003》
范盛弘《台北意識流》
宋權洪《足跡
鐘天裕《回遊
蔡坤霖《故事
廖明毅《最後一分鐘
國際學生電影類獎項
金獅獎:《維特兄弟》
銀獅獎/Jens JonssonK-G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
銅獅獎《敗北人》
評審團特別大獎:《當個美國人》
評審團特別獎:《
評審團動畫特別獎:《買方便》
觀眾票選項獎/Wolfgang DinslageRudi的十七歲

第06屆(2004年)

台北電影獎
首獎:吳靜怡《再會吧一九九九》
最佳劇情片:蔡明亮不散
最佳紀錄片:李家驊《25歲,國小二年級》
佳實驗電影:吳俊輝諾亞諾亞
最佳卡通片:馬君輔《充氣娃娃極樂生活》
評審團特別獎:陳秋苓《過晌雨》、陳尚柏《飛鳥航道》、陳龍男《海洋熱》、吳米森《月球學園》、蔡一峰《假裝看不見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陳龍男《海洋熱
媒體推薦獎:蔡明亮《不散
台北主題獎
首獎:賴俊羽告別式
二獎:肖紫涵《審判日
三獎:王燕妮《造機人》
佳作獎:張榮吉聽見》、張皓然《場景路人》、盧泓詩《戀台北》、吳康豪《Old My Generation》、黃子青《一百個想死的理由》、葉俊慶《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我們》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王燕妮《造機人》
國際學生電影類獎項
金獅獎:《查票員》
銀獅獎:《原味世界》
銅獅獎:《不見天日
評審團特別獎:《敗北兄弟》
台灣獎:劉靜宜《王燕妮生日》
佳作獎:《工廠女孩》、《波瑪克、《德國神偷》、《電視狂想曲》
最佳觀眾票選獎:《單程車票
台灣學生影視作品競賽
金獅獎:王天佑
銀獅獎:王雲霖跨越
銅獅獎:范勝翔《四弦上的天堂》
評審團特別獎:邱恆爭《
年度推薦獎:林雲斐《死別秀》
最佳觀眾票選獎:范勝翔《四弦上的天堂》

第07屆(2005年)

台北電影獎
首獎:顏蘭權《壯益增無米樂》 Let It Be
最佳劇情片: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The Wayward Cloud
最佳紀錄片:柯金源《獼猴列傳》Biographies of the Macaques
佳實驗電影:(空缺)
最佳卡通片:陳岡緯《下班時間》 The Man of the Hour
評審團特別獎:周以文出去走走》 Go Out to Sea
王秀齡、羅與階《再生計畫》 Plan of Regeneration
潘心屏《小小的深深的愛的故事》 Small & Deep, Love Stories
陳博文《大正男》 Grandpa’s Mountain Ballad
林育賢《翻滾吧,男孩》 Jump! Boys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林育賢《翻滾吧,男孩》 Jump! Boys
媒體推薦獎:顏蘭權《壯益增無米樂》 Let It Be
台北主題獎
首獎:翁靜婷《點鈔機》 The Dumping River
二獎:朱柏穎情書》 A Love Letter
三獎:王承洋《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佳作獎:陳鵬宇24
賴俊羽《告別式之告別視》 Fly Away
黃世光答案》 The Answer
柯惠尹《你們為什麼這么好》 Marvelous!
張英西《門町行進》In Ximen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周相君《Nice Dream》
國際青年導演競賽
最佳影片:瑪麗娜·拉貝斯基納Marina Razbezhkina《等待豐收的季節》 Harvest Time(俄)
評審團特別獎:丹尼爾·加格利亞諾內Daniele Gaglianone《命中不注定》 Changing Destiny(義大利)
評審團特別表揚:布萊德·麥根Brad McGann《謎屋》 In My Father’s Den(紐西蘭)
觀眾票選獎:亨德里克·霍斯曼Hendrik Holzemann《最後一次心動》 Off Beat(德/法)

第08屆(2006年)

開幕片:《愛瘋狂(C.R.A.Z.Y.)》,導演:Jean-Marc Vallée,加拿大
閉幕片:《赤裸真相(Where the Truth Lies)》,導演:Atom Egoyan,加拿大
主題城市:多倫多蒙特婁
焦點導演:Robert Lepage
百萬首獎:鄭有傑一年之初
最佳劇情片:林書宇海巡尖兵
最佳紀錄片:鐘孟宏醫生
最佳實驗片:鄒念祖《少了一個美國人》
最佳卡通片:蘇文聖傳染
評審團特別獎:黃淑梅在中寮相遇
評審團特別獎:何蔚庭呼吸
評審團特別獎:郭亮吟《綠的海平線
評審團特別獎:包軒鳴Jake Pollock
媒體推薦獎:黃淑梅《在中寮相遇
觀眾票選獎:鄭有傑《一年之初

第09屆(2007年)

開幕片:《最遙遠的距離》,導演:林靖傑,台灣; 《誰才是導演(Clash of Egos)》,導演:Tomas Villum Jensen,丹麥
閉幕片:《婚禮之後(After the Wedding)》,導演:Susanne Bier,丹麥
主題城市:哥本哈根
焦點導演:Carl Theodor Dreyer
百萬首獎 《黑眼睛蔡明亮
最佳劇情片:《風中的秘密王嬿妮
最佳記錄片:《海棠.馬沙與珊瑚》郭笑芸
最佳實驗片:《看看我鄭皓詮
最佳卡通片:《將軍蘇文聖
評審團特別獎:《最遙遠的距離》與《嘜相害》林靖傑
評審團特別獎:《穿牆人》 美術設計湯濰瑄、張耿華
評審團特別獎:《練習曲》 攝影陳懷恩
評審團特別獎:《靜夜星空》與《愛的麵包魂》 導演高炳權
評審團特別獎:《木偶人2巴哈Kuso版的逆襲》
特別推薦:《穿牆人》 女演員李佳穎
媒體推薦獎:《練習曲
特別推薦導演:高炳權
特別推薦記錄片:《寶島曼波
觀眾票選獎第一名:《愛的麵包魂》高炳權
觀眾票選獎第二名:《盛夏光年
觀眾票選獎第三名:《寶島曼波
首獎:《艾瑪的禮物》 史凡塔迪肯
評審團特別獎:《後青春物語》金英男
觀眾票選獎:《玻璃心肯尼斯凱茲
特別推薦:林靖傑最遙遠的距離》、斯拉禾米法比基《愛與宿命的習題》
台北主題獎
首獎:《發條女孩》錢威達
二獎:《男孩型塑》高士文
三獎:《剎那時空》顏景弘
佳作:《少女心中的小濕》
佳作:《台北愛戀物語》
佳作:《如果在台北,一個靈感》
佳作:《後院
佳作:《搖滾教室》
佳作:《搬家
觀眾票選獎:《發條女孩

第10屆(2008年)

時間:2008年6月20日至7月6日
地點:中山堂、新光影城、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開幕片:《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台灣;《檸檬樹 (Lemon Tree)》,導演:Eran Riklis,以色列
閉幕片:《鬥茶》,導演:王也民,台灣;《夏日時光 (Summer Hours)》,導演:Olivier Assayas,法國
主題城市:耶路撒冷都柏林
賈克.諾勒 Jacques Nolot
獎項獲獎及作品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短片
最佳導演
楊雅喆《冏男孩》
最佳編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演員特別推薦
評審團特別獎
林書宇九降風
賀照緹《薩爾瓦多日記》
最佳新人
最佳攝影
最佳音樂
最佳美術
翁桂邦 《囧男孩
最佳紀錄片
黃嘉俊《飛行少年
劇情短片評審團特別獎
最佳動畫短片
動畫短片特別推薦
張祖綺《富士將軍》
媒體推薦獎
觀眾票選獎

第11屆(2009年)

時間:2009年6月26日至7月12日
地點:中山堂、新光影城
開幕片:《陽陽(Yang Yang)》,導演:鄭有傑,台灣;《德國09 (Germany 09)》,導演:法提·阿金(Fatih AKIN)/沃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塞克·恩德斯(Sylke ENDERS)/多明力克·加夫(Dominik GRAF)/克里斯多夫·霍奇豪斯勒(Christoph HOCHHÄUSLER)/羅穆阿德·卡馬克(Romuald KARMAKAR)/妮可葉特·克雷畢茲(Nicolette KREBITZ)/丹尼·雷維(Dani LEVY)/安姬拉·夏娜萊克(Angela SCHANELEC)/漢斯·斯特恩比奇(Hans STEINBICHLER)/伊莎貝拉·斯蒂沃(Isabelle STEVER)/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漢斯·韋恩加特納(Hans WEINGARTNER),德國
閉幕片:《懼乳:傷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導演:克勞蒂亞‧尤薩,秘魯
《爸,你好嗎? (How Are You, Dad?)》,導演:張作驥,台灣
主題城市:典藏柏林、摩登德國
焦點導演:賽吉‧德沃茲佛 Sergey Dvortsevoy、勞勃‧伊普斯汀 Rob Epstein
獎項獲獎及作品
百萬首獎
評審團特別獎
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最佳男演員
最佳女演員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最佳音樂
最佳剪輯
最佳攝影
最佳美術設計
評審團大獎
最佳紀錄片
紀錄片特別獎
鄒猷新∕韓忠翰∕王振宇練將
最佳短片
賴孟傑《恐懼屋》
最佳動畫短片
媒體推薦獎
觀眾票選獎
樓一安《一席之地》
終身成就獎
卓越創新獎
艋舺
特別感謝獎

第12屆(2010年)

時間:2010年6月25日至7月15日
地點:中山堂、新光影城、總督數位影城
開幕片:《精銳部隊》Elite Squad,荷西‧派迪夏Jose PADILHA,巴西;《第四張畫》The Fourth Portrait,
鐘孟宏 CHUNG Mong-hong,台灣
閉幕片:《酷馬》fantôme, où es-tu ?,導演:王小棣,Wang Shaudi,台灣
主題城市:巴西“里約熱內盧
獎項獲獎及作品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最佳男演員
最佳女演員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最佳劇情短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動畫
最佳剪輯
關本良、許紘源《乘著光影旅行
最佳技術
黃美清、陳柏任《艋舺
最佳攝影
最佳音樂
媒體推薦獎
觀眾票選獎
終身成就獎

第13屆(2011年)

時間:2011年6月24日至7月16日
地點: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總督數位影城
開幕片:《翻滾吧!阿信》Jump Ashin!,林育賢LIN Yu-Hsien,台灣;《吐司:敬美味人生》Toast,S. J. 克拉克森 S. J. Clarkson,英國
閉幕片:《王者逆襲》Coriolanus,導演:雷夫范恩斯 Ralph Fiennes英國
主題城市:英國“倫敦”
獎項獲獎及作品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演員
吳朋奉《歸·途》
最佳女演員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編劇
最佳新演員
最佳劇情短片
《下落村的來電》
最佳紀錄片
沉默之島
《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
最佳動畫獎
陳秋苓《彼岸
最佳攝影獎
最佳音樂
張午午《消失打看
卓越貢獻獎
李幼鸚鵡鵪鶉
觀眾票選獎
最佳藝術設計大獎
飛魚

第14屆(2012年)

獎項獲獎及作品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最佳卡通片
禮物
最佳劇情短片
最佳紀錄片
媒體推薦獎
觀眾票選獎

第15屆(2013年)

獎項獲獎
百萬首獎
築巢人
最佳劇情長片
失魂
最佳編劇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最佳音樂獎
曾思銘《失魂
最佳攝影獎
最佳剪輯獎
築巢人
最佳紀錄片
築巢人
最佳卡通片
幸福路上》、《氣息
最佳技術獎
卓越貢獻獎
焦雄屏

第16屆(2014年)

獎項獲獎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編劇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新演員獎
余佩真《神算
最佳攝影獎
姚宏易餘生-賽德克巴萊》
最佳視覺效果獎
最佳美術獎
最佳剪輯獎
洪淳修《刪海經
最佳短片
神算
最佳卡通片
最佳紀錄片獎
媒體推薦獎
冰毒
最佳觀眾票選獎
KANO
卓越貢獻獎

第17屆(2015年)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短片
最佳卡通片
最佳導演獎
最佳編劇獎
最佳男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新演員獎
最佳攝影獎
最佳美術獎
最佳剪輯獎
評審團特別獎
媒體推薦獎
觀眾票選獎
卓越貢獻獎

第18屆(2016年)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短片
最佳卡通片
最佳編劇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新演員獎
陳宇、林晨皓、吳瀚業、小薰黃瀞怡)、曹世輝、柯曉龍、林金郎、高靖榕葉瑋庭、莊春花《只要我長大
最佳攝影獎
最佳剪輯獎
陳建志《只要我長大
最佳音樂獎
最佳聲音設計獎
媒體推薦獎
《蘋果的滋味》
觀眾票選獎
卓越貢獻獎
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第19屆(2017年)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編劇獎
黃熙《強尼凱克
最佳導演獎
呂柏勛《野潮
最佳男主角
吳慷仁白蟻- 欲望謎網》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獎
最佳女配角獎
最佳新演員獎
最佳紀錄片
最佳攝影獎
最佳配樂獎
楊士琪卓越貢獻獎
觀眾票選獎
媒體推薦獎
最佳短片
最佳剪輯獎
賴秀雄《大佛普拉斯
最佳美術設計獎
最佳動畫獎
楊詠亘《關於他的故事

第20屆(2018年)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
百萬首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編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最佳短片
最佳卡通片
幸福路上》、《霓虹
最佳剪輯
陳俊宏《血觀音
最佳攝影
最佳配樂
最佳美術
王志成《范保德
觀眾票選獎
媒體推薦獎
楊士琪卓越貢獻獎

歷屆大獎

影帝影后

百萬首獎影片

1990年代
1998蔡明亮)》、陳碩儀《在山上下不來》 ·1999 史筱筠《女子》 ·
2000年代
2000陳以文張華坤運轉手之戀》、黃銘正《城市飛行》 ·2002戴立忍《兩個夏天》 ·2003侯季然《星塵 15749001》、陳竜偉《出口》 ·2004 吳靜怡(吳汰紝)《再會吧一九九九》 ·2005 顏蘭權莊益增無米樂》 ·2006鄭有傑一年之初》 ·2007蔡明亮黑眼圈》 ·2008魏德聖海角七號》 ·2009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
2010年代
2010姜秀瓊關本良乘著光影旅行》 ·2011 黃信堯《沉沒之島》、羅興階+王秀齡《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 ·2012 姚宏易《金城小子》 ·2013 沈可尚築巢人》 ·2014 李惠仁《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

最佳劇情片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00 蕭雅全《命帶追逐》、陳芯宜《我叫阿銘啦》 ·2002鄭有傑石碇的夏天》 ·2003鄭文堂風中的小米田》 ·2004蔡明亮不散》 ·2005蔡明亮天邊一朵雲》 ·2006林書宇海巡尖兵》 ·2007 王嬿妮《風中的秘密》 ·2008林書宇九降風》 ·2009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
2010年代
2010鐘孟宏第四張畫》 ·2011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 ·2012楊貽茜王傳宗寶米恰恰》 ·2013鐘孟宏失魂》 ·2014 錢翔《回光奏鳴曲》

最佳導演

1990年代
1998侯孝賢·
2000年代
2000陳以文張華坤 ·2002 無 ·2003 無 ·2004 無 ·2005 無 ·2006 無 ·2007 無 ·2008楊雅喆·2009鐘孟宏·
2010年代
2010鄭文堂·2011陳宏一·2012 姚宏易 ·2013 詹京霖 ·2014趙德胤

最佳男配角

2000年代
2010年代

最佳女配角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10張詩盈·2011何子華·2012郭采潔·2013尹馨·2014林美秀

最佳新演員

1990年代
1998蔡君茹(六月) ·1999李康宜·
2000年代
2000向麗雯·2002黃健瑋·2003 無 ·2004 無 ·2005 無 ·2006 無 ·2007 無 ·2008王柏傑·2009曾佩瑜·
2010年代

最佳編劇

2000年代
2010年代

歷屆之最

歷屆台北電影節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張榕容郭采潔
2009年第11屆最佳女主角《陽陽》、2012年第14屆最佳女主角《逆光飛翔
2010年第12屆最佳新演員《一頁台北》、2012年第14屆最佳女配角《LOVE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鄭人碩
先後於2015年第17屆《醉·生夢死》、2018年第20屆《角頭2:王者再起》兩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相關介紹


大事紀
2004年首度舉辦「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增加台灣電影創作者與世界影壇接觸的機會。
2005年第7屆台北電影節增設「國際青年導演競賽」。
2016年,許瑋甯以《紅衣小女孩》、《失控謊言》、短片《世紀末的華麗》奪下影后寶座,也是台北電影獎史上首度以三部作品同時得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