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梓潔

劉梓潔

劉梓潔,台灣電影導演、作家。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周報記者。寫散文,得過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寫小說,得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寫劇本,入選台北、香港、福岡、溫哥華等國際影展。寫了好多年才終於出了第一本書,與同名執導電影《父後七日》一同面世。2010年,劉梓潔憑《父後七日》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梓潔
  • 外文名:Essay Liu
  • 出生日期:1980年生
  • 職業:台灣電影導演、作家
劉梓潔簡介,劉梓潔作品,劉梓潔喪父之痛,榮譽獎項,獲獎記錄,

劉梓潔簡介

劉梓潔(英文:Essay Liu),1980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周報記者。問她最喜歡寫什麼?她會借村上龍的話回答:「我喜歡趕快寫好出去玩。」因為愛玩,寫了好多年才終於出了第一本書,與同名執導電影《父後七日》一同面世。

劉梓潔作品

憑著深厚的默契,電影《父後七日》調和了悲傷與歡笑,充滿溫和的人情世故和寬容的幽默態度。故事源於作者劉梓潔兩年前的親身喪父經驗,女兒阿梅(王莉雯飾)在父親突然去世之後,回到彰化老家,隨著一路送父親走上最後一程,鋪陳親人之間自然深刻的牽絆,也呈現台灣民俗喪葬文化中的荒謬與魔幻。身陷於連日慌亂的告別儀式以及悲傷情緒的暗潮洶湧,本片以帶有距離的疏離觀點,成熟觀照生命的流轉亦幽默呈現喪葬儀式的諸多繁瑣規定禁忌。不同於散文的個人視點,電影加入了詩人道士阿義(吳朋奉飾)、孝女白琴張詩盈飾)、憨厚表弟(陳泰樺是)等人的誇張表演,使電影更形鮮活逗趣、引人發笑。
本片起先以HD拍攝,於香港電影節參展,入圍「亞洲數碼錄像競賽」、「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天主教文化大獎」,並深獲觀眾喜愛,方決定於台灣、香港同步膠捲上映。為了讓更多各地民眾知道這部電影,兩位導演全台跑透透,熱情的家鄉親人更自動動員宣傳、簽書,讓人見識到中南部觀眾的純樸可愛。

劉梓潔喪父之痛

這位在台灣各地引起話題的導演,是一位皮膚白皙、雙眼炯炯有神的“七年級”女生——劉梓潔,她用整整5年的時間治療喪父之痛,以散文、小說、電影各種形式試圖彌補父女之間來不及凝聚的感情,一再地跌入深淵,又一再地得到救贖。
父後七日》的殺青戲拍了兩個很簡單的場景,讀高中的女兒從學校返家,父親騎著野狼機車去車站接她。試圖想表達關心她的老爸,只能笨拙地重複一成不變的問題:“模擬考考得怎么樣?會不會上台大?”女兒任性撅嘴耍脾氣:“不要再問成績的事情了。”第二場畫面一換,騎機車的人換成女兒,她載著父親,但卻是一幀剛用電腦合成的遺照。
演員已出鏡,攝影機還在轉動,但劉梓潔沒有喊卡,她壓抑多年的情緒終於失控,眼淚奪眶而出,她哭得撕心裂肺,現場沒有一點聲音,這一幕也是“父後七日”上映最催人熱淚的情節。

榮譽獎項

散文,得過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寫小說,得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寫劇本,入選台北、香港、福岡、溫哥華等國際影展。但其實寫最多的是採訪報導。

獲獎記錄

電影獎項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1-02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父後七日提名
2010-11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父後七日獲獎
2010-11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父後七日提名
2010-11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父後七日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