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張畫

第四張畫

《第四張畫》是2010年鐘孟宏執導的一部現實題材的文藝電影,由鐘孟宏和塗翔文擔任編劇,畢曉海郝蕾戴立忍關穎等主演。

該片講述從小被母親遺棄的男孩小翔,由於相依為命的父親去世,使得他再度與多年不見的母親重逢並發現繼父殺害哥哥的故事。該片於2010年6月5日上映。該片獲得費比西國際節影評人獎並獲得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女配角獎。

基本介紹

  • 導演:鐘孟宏
  • 編劇:鐘孟宏、塗翔文
  • 主演:戴立忍,郝蕾,畢曉海
  • 對白語言:國語
  • imdb編碼:tt1703914
  • 中文名:第四張畫
  • 外文名:The Fourth Portrait
  • 製片地區:中國台灣
  • 類型:劇情
  • 片長:105分鐘
  • 上映時間:2010年6月25日
  • 分級:Taiwan:PG-12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電影劇情,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影片評價,

電影劇情

由鐘孟宏執導的《第四張畫》,即將在10月22日於全台隆重上映。劇情講述從小被母親(郝蕾 飾)遺棄的男孩小翔(畢曉海 飾),由於相依為命的父親去世,使得他再度與多年不見的母親重逢。小翔隨著母親進入她新的家庭,並開始跟性格陰鬱的繼父(戴立忍 飾)同居,然而當年跟隨小翔母親一同離開的親哥哥,現在卻消失在所有人的生命里,不知任何去向,親哥哥失蹤所帶來的打擊,加上每天活在繼父兇狠陰影當中,憂鬱的小翔於是在一位憤世嫉俗的小混混(納豆 飾演)身上獲取到溫暖,開始隨著他四處闖蕩。同時,小翔的老師(關穎 飾)也意識到他有個失蹤的親哥哥,地方警員(梁赫群飾)更開始插手介入這起失蹤案。而在小翔所畫出的一張張肖像畫當中,這些陸續出現的人們逐漸構築出小翔生命的輪廓,並在最後的第四張畫裡頭,透露出驚人的發展及真相。
第四張畫
劇照劇照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母親郝蕾----
繼父戴立忍----
小翔畢曉海----
小混混納豆----
地方警察梁赫群----
小翔的老師關穎----

職員表

導演編劇攝影剪輯錄音
鐘孟宏鐘孟宏、塗翔文中島長雄Nagao Nakashima羅時暻Lo Shih-Ching杜篤之Du-Che Tu
以上內容來自

角色演員介紹

  • 第四張畫
    小翔
    演員:畢曉海
    小翔三年前因為父母離異而跟隨者父親生活,父親突然病逝,孤獨無依的他不得不前去媽媽那裡,媽媽嫁給了繼父,一個兇殘的男人,慢慢的,小翔發現了哥哥失蹤的原因,原來是這個繼父親手打死的。
  • 第四張畫
    演員:郝蕾
    小翔的母親,一個從大陸來的女人,因為生活和前夫離婚,大兒子小翼被現任丈夫打死卻渾然不知,本是善良純良的女人,因在夜店生活,不在潔身自好。
  • 第四張畫
    繼父
    演員:戴立忍
    脾氣暴躁,生性殘忍,三年前失手殺死了小翼。三年後又對小翔非常不客氣。
  • 第四張畫
    小翔的老師
    演員:關穎
    美麗善良的女老師,小翔嗆她只會教書不會背書,讓她惱怒與小翔互尬“大學之道”接龍,看得其他小朋友都傻在座位上。

幕後花絮

1、戴立忍雖然出道多年,但該片是他第一次與大陸演員合作,他和郝蕾非常有默契,很舒服。
2、該片是郝蕾首次遠赴台灣拍攝影片,也是首次在熒幕上挑戰年輕母親的角色。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得者備註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鐘孟宏
獲獎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郝蕾
獲獎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獎
《第四張畫》
獲獎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畢曉海
提名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第四張畫》
提名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塗翔文、鐘孟宏
提名
2010年11月20日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
中島長雄
提名
2010年7月10日
第12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畢曉海
獲獎
2010年7月10日
第12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
《第四張畫》
獲獎
2011年2月22日
國際青年導演競賽“觀眾票選獎”
《第四張畫》
獲獎
2010年12月5日
第54屆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
中島長雄
提名
2010年11月11日
瑞士盧卡諾影展競賽片
《第四張畫》
提名
2010年11月20日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第四張畫》
獲獎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鐘孟宏表示,在拍紀錄片《醫生》的時候,他看到片中主角男孩Felix畫的畫,就覺得小孩子的腦袋像個宇宙,好像無窮無盡的。於是就一直想要拍一個以小孩子為主角,圍繞他幾個月之內生活的故事。後來鐘孟宏在台灣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很多家庭暴力的新聞,但台灣媒體呈現的方式常常是過度渲染,然後大家就像在看熱鬧一樣,這種情況讓鐘孟宏覺得很不應該,始終要要有人正視這個議題的,於是乎後來就慢慢發展出這個劇本。

影片評價

電影改編自台灣真實的社會事件,探討社會與人性的冷漠。該片有種非常深刻的味道,接近一種‘廢墟美學’。片中安排了老校工金士傑帶小翔到破舊的屋舍拾荒,住的房舍其實也是非常破落的房舍。人搬走了,房舍空無一人,磚瓦頹圮的樣子。拾荒的場景滿特別的,是不小心找到,因為這種場景不是這么容易找到,但找到後,鐘孟宏就著手把納豆身世那條線的故事再重寫。其目的就想表達現在台灣農村真實的面貌。
另外影片在色彩、反差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這些都是在影像上表達象徵的重要關鍵。像黃色代表溫暖,而藍色則是代表寒冷,這些無法直接被看到的感覺,比較深層的人性部分,在片中都可以是用顏色來象徵的。像繼父家中主要的光線來自魚缸,在那主要光源的藍色大燈之下,卻養著一群充滿生命力的小魚;不過整個家的氣氛是比較冷酷的,但在餐桌那裡則使用一盞黃色的燈,來展現家的溫暖。
這部電影用了很多層次去呈現看見跟看不見的盲點,譬如影片提供看見鄉村,但那是平日人們很少看見的台灣;片中出現了一些鬼魅性的禁忌,是平日人們拒絕正面碰觸的話題;或者,延續社會關懷的話題,影片中觀眾看到社福機制的運作,但看不見社工的介入出現。
對於本片首尾以不同方式陳述死亡,導演本想用小翔失去兩個家人,來呈現一個失親、失援的缺憾,片中哥哥亡魂,甚至出現牆邊,成為本片極大膽的一個意象,導演表示,其實原本拍了更多哥哥亡靈的畫面,包括畢曉海床邊看到哥哥的驚悚段落。不過後來只保留了一個,讓電影不致因靈異成分而走調。
該片透過孩子的視角,真實的還原了一個冰冷破碎的家庭,還被迫接受突然出現的陌生媽媽和充滿恨意的繼父,衍伸出一段段曲折離奇的故事,繼續考量著那些難以言表的社會問題。影像風格細膩,畫面頗為灰暗,故事情節真實感人,刻畫出社會基層民眾心中的滄桑與無奈。(金鷹娛樂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