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姓

公姓

公(Gōng)源流單純,源出有四: 常用的說法是出自姬姓,起源於上古,以爵號為氏。上古周朝時,魯國君主魯定公,將他哥哥的兩個兒子,一個叫衍,一個叫為,都封為公爵,時人稱之為公衍、公為。公衍、公為的後代就以祖上爵號為姓,世代相傳姓公。 得姓始祖:公衍、公為(見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姓
  • 外文名:gong  
  • 居住地:山東蒙陰居多
姓氏起源,起源一,起源二,起源三,起源四,各支始祖,得姓始祖,分布範圍,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公氏族規,姓氏遷徙,字輩排行,館閣世家,姓氏名人,家族續譜,宗祠通用聯,四言,六言,七言,八言,

姓氏起源

起源一

出源於姬姓,出自於上古周朝時期魯國君主魯定公的兩個侄子,屬於以帝王賜封爵號為氏。
一、世代族居山東蒙陰的公氏家族就起源於姬姓周公旦的後代。根據《通志氏族略》、《左傳》等記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建立魯國,其後代有魯昭公,他把王位傳給弟弟姬宋,是為魯定公。後來魯定公把魯昭公的兩個兒子衍和為,都封公爵,世稱公衍、公為。 公衍、公為的後代子孫便以祖上爵位為姓,遂成公姓。由此,魯地成為中華公姓最早的起源地。春秋時期,魯國的君主魯定公姬宋將他哥哥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姬為,一個叫姬衍,都封為公爵,時人稱之為公為、公衍。春秋後期,魯定公的這位哥哥繼為,是為魯昭公,其時國政大權都落在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大家臣手裡,國君成了聽他們擺布的傀儡。於是魯昭公想趁季孫氏家族內訌之時將其滅掉,就和兩個兒子公衍和公為一起聯合了一批人攻打季氏家。不料,其他兩個孟孫氏和叔孫氏都來支援季氏,三家合力反而將魯昭公打敗了。魯昭公只好帶著公衍和公為逃往齊國,從此,公衍和公為在齊國流亡生活,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爵號為姓氏者,稱公氏,世代相傳至今。
周公旦周公旦
公氏族人大多尊奉公為、公衍為得姓始祖。
二、《詩經·國風·周南·麟之趾》,是記載公姓慶賀孩子出生百日的詩歌。“麟之趾,振振公子,於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很顯然,這是一首祝願並讚美公姓幼小公子的詩。但這公子究竟是作為商紂“西伯”的文王之子,還是爵封“魯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貴族公子,千百年來眾說紛紜。《毛詩傳箋通釋》所說,“此詩公姓猶言公子,特變文以協韻耳。公族與公姓亦同義”。
按朱熹《詩集傳》“文王后妃德修於身,而子孫宗族皆化於善,故詩人以‘麟之趾’興公之子”的解說看,似指周文王的“子孫”而言;但《毛詩序》則有“《關雎》之化行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時也”之說。既為“衰世”,則指周室東遷洛陽,史稱“衰世”,就非必定為文王或周公之子了。
然而,有人曾在伊川發現過帶有公字的陶器,周平王東遷成周洛邑,是在公元前770年。那時他的大夫辛有到伊川,見到在野外祭祀的人已是披頭散髮,非中原先前的祭祀禮制。說明平王東遷洛邑時,洛邑南部伊川境內,原先周公創製的禮制已不被遵守。由此推測,伊川出土的帶“公”字的陶器,應是周代早期器。從另一個角度,似乎印證《詩經·國風·周南·麟之趾》,記述公姓為新生孩童“過百日”的祝願詩,應作於西周成王時期,那時是周的開國時期,國運昌盛,如日初升,周公制禮作樂,百姓安居樂業,祭祖敬神儀式浩大。
故公姓或成姓更久遠。
三、公孫分支
有人認為公系公孫分支,但公孫與公姓族譜未曾記載。

起源二

源於複姓所改,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在古代,歷史上曾出現過的許多冠有“公”字的複姓,其中出自姬姓的冠有“公”字的複姓改為單姓公氏的就有五十來個,而出自姜姓、子姓、嬴姓、羋姓等的冠有“公”字的複姓改為單姓公氏的也有二十來個,另外還有十餘個皆源於各少數民族的多字複姓,後有漢化為漢字單姓公氏者。
原來冠有“公”字的複姓約有七十來個,在後面的姓氏略考中,將會逐一介紹,本書收考的主要有:公衍氏、公索氏、公為氏、公華氏、公慎氏、公孟氏、公之氏、公父氏、公冉氏、公甲氏、公古氏、公文氏、公田氏、公德氏、公良氏、公孫氏、公車氏、公金氏、公都氏、公建氏、公山氏、公祖氏、公賓氏、公儀氏、公劉氏、公輸氏、公斂氏、公思氏、公若氏、公林氏、公堅氏、公施氏、公荊氏、公仲氏、公朱氏、公上氏、公叔氏、公仇氏、公行氏、公成氏、公師氏、公族氏、公正氏、公明氏、公子氏、公土氏、公襄氏、公牛氏、公玉氏、公牽氏、公幹氏、公旗氏、公丘氏、公羊氏、公西氏、公何氏、公冶氏、公巫氏、公宣氏、公夏氏、公析氏、公南氏、公保氏、公伯氏、公肩氏、公沙氏、公乘氏、公皙氏、公緒氏、公延氏、公義氏、公翰氏、公石氏、公巴公巴氏、左公氏、右公氏、竇公氏、尹公氏、申公氏、密公氏、榮公氏、瑕公氏、康公氏、單公氏、暴公氏、祭公氏、閭公氏等等。
這些複姓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絕大部分都簡化成公氏了。在中國除了公孫氏、公叔氏、公冶氏、公車氏、公羊氏、公明氏、公西氏、公金氏、公幹氏,以及在日本的尹公氏、公良氏、公田氏、公為氏、公之氏、公父氏、公文氏、公都氏、公行氏、公土氏、公宣氏、公保氏、公緒氏、公延氏、公義氏、尹公氏、康公氏,和在韓國的公南氏、暴公氏這二十八個複姓以外,其他的都已經難得一見了,但絕不能說不存在了。
然山東蒙陰公氏流傳,除公孫之外,複姓公者皆有公姓演化而來。

起源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努德氏,漢義本為“堅硬、堅強、頑強”,後衍伸義為“公爵、宗王、王者”,多為歷代氏族酋長、部落首領、王族貴胄的後裔子孫,以先祖爵號為姓氏,後有漢化省文為漢字單姓公氏者。
⑵.蒙古族公吉特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nggit Hala。後多冠漢姓為公氏、吉氏等。
⑶.蒙古族公吉喇特氏,世居阿喇克綽特(今內蒙古南部及周邊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nggirat Hala。所冠漢姓待考。

起源四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
⑴.滿族公鄂哩氏,滿語為Gungeri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公氏。
⑵.滿族公吉哩氏,亦稱公儀理氏、公吉爾氏,滿語為Gonggiri Hala或Gungyiri Hala,世居費達木村(今地待考,疑在今松花江與輝發河的分水嶺一帶)、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等地,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吉氏,亦有冠漢姓為公氏者。

各支始祖

公儉:宋朝蒙陰家譜記載,為漢朝主爵都尉。

得姓始祖

公衍、公為。

分布範圍

公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源流、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人口約十八萬四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11%左右。秦漢以前,公姓已遍布韓、趙、齊、陳等地,但主要聚居地仍在今山東、河北、河南等地。
公姓在漢唐之間在山東蒙陰形成郡姓望族。
公姓家族的著名代表人物:明朝江北聲名顯赫的館閣世家公勉仁公鼐及其家族。公姓仍以山東平度、蒙陰等地為多。公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今福建省的泉州市惠安縣,山東省的濟南市、臨沂市蘭山區、臨沂市蒼山縣、平邑縣、沂南縣日照市五蓮縣茌平縣棗莊市山亭區、青島市萊西縣即墨縣泰安市馬莊鎮,范鎮,省莊,北集坡,蒙陰縣、集南市、新泰市滕州市菏澤市費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浙江省的衢州市龍游縣,江西省的南昌市,黑龍江省的牡丹江市東寧縣大慶市、哈爾濱市,山西省的臨汾市,遼寧省的大連市,吉林省的琿春市延吉市,安徽省,北京市,河南省的洛寧市等地,均有公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括蒼郡:隋朝時期置括蒼郡,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麗水市一帶地區。“括蒼”,起源於山名,據史書記載:括蒼山原名為栝蒼山,因為古時山上多栝木,鬱鬱蒼蒼,因此山名栝蒼。隋開皇九年(589年),分麗水市松陽縣東鄉之地置栝蒼縣。唐朝時期,栝蒼山所屬地區叫“栝蒼郡”,也叫“栝州”,但到了唐大曆十四年(779年),因避唐德宗李适的名諱,被改名叫“處州”。
蒙陰縣:因在蒙山之陰而得名。周朝時期名稱為蒙邑、堂阜邑、艾邑,分屬於魯、齊兩國。西漢初期始建縣,隸屬兗州泰山郡。王莽篡位後,改稱為蒙恩縣。東漢初期,其地歸屬於蓋、牟二城。三國時期的曹魏復置蒙陰縣,歸屬徐州琅琊郡。西晉末年,蒙陰縣因戰亂被廢黜。南北朝時期,北魏於其地設定新泰縣,屬南青州東安郡。東魏時期復置蒙陰縣,仍屬東安郡。後來北齊將蒙陰縣併入泰山郡之新泰縣。經隋、唐、五代直至南宋景定三年,共七百十二年,蒙陰都屬新泰縣。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蒙陰縣地由新泰縣劃入沂水縣,稱新泰鎮。元皇慶二年(1313年),重新設定了蒙陰縣,隸屬於益都路莒州,遷沿至今址。
周公廟周公廟

堂號

括蒼堂:以望立堂,亦稱栝州堂。
蒙陰堂:以望立堂,亦稱蒙邑堂、堂阜堂、艾邑堂。

家譜文獻

山東蒙陰公氏二修家譜,(清)公元棟主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木刻活字印本,2005年起第六次續譜。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蒙陰縣圖書館。註:記漢朝主爵都尉公儉一脈。

公氏族規

公氏家族在蒙陰一帶是真正的名門望族,族規規定:
公氏者嚴禁本姓通婚,故而,蒙陰其他旅姓大都與公氏有秦晉之交。而且是世世姻親,源遠流長。但隨著時代發展,此族規已慢慢退出歷史舞台,本姓通婚已是常事,大家也開始逐步接受。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公氏家族當然要在鎮壓管制之列,上旺萬戶府被改作城隍廟,公氏被遷到上東門村落戶,末一代萬戶公海被遣送到遼東金州衛戍邊。明“取兵有從征,有歸附,有滴發。從征者,請將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歸附,則勝國及港偽諸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者。其軍皆世籍”(引自《明史》)。國亡家破,公氏家族從元朝的世襲萬戶淪落為明代的“歸附”戍邊的世襲軍士。明軍籍制度,戍邊者年過四十,允許親子代還,公海有四子:守道、守信、守權、守敬。至期公海滿出的三個兒子都不願去,惟有庶出的剛剛失去妻子的守敬獨自抱著剛剛十個月的兒子公{先先}前往,在走到登州衛時被海險阻擋,同行替父代成的同鄉都因害怕海浪而中途折回,公守敬將兒子脖後刺出傷疤留記後,託付給沂水同鄉葛姓者將其帶回,寄養在大哥家,便一人冒險越海而去,黨代父還。
公{先先}十四歲時,聽說父親在遼東守邊,終日啼哭不止,終於逃家渡海尋親。抵遼東後,父子不相識,後來公守敬驗看了兒子脖後的傷疤,方抱頭大哭。公守敬憐兒子幼小,不讓兒代;公{先先}慕戀父親,不願離開。父子一份軍糧,同守遼東。這件事使金州衛的官員大受感動,逐級呈請上報於成祖朱棣,成祖標榜孝道,示恩兵部將公氏父子註銷了軍籍,發回原籍。

姓氏遷徙

春秋後期,魯國大權落在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大家臣手裡,魯國國君成了聽他們擺布的傀儡。魯昭公時,昭公想趁季孫氏鬧內訌時將其滅掉,就和兩個兒子公衍和公為一起聯合了一批人攻打季氏。不想孟孫氏和叔孫氏都來支援季氏,三家合力將魯昭公打敗了。魯昭公只好帶著公衍和公為逃往齊國。公衍和公為的後代稱為公氏。古時曾出現過的許多公字為首的複姓,有的還在流傳,有的早已無人姓了,這些複姓氏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絕大部分都簡化成公姓了。
其中含有公字的複姓有:公索、公為、公華、公慎、公孟、公之、公父、公冉、公甲、公古、公文、公德、公良、公孫、公車、公金、公都、公建、公山、公祖、公賓、公儀公輸、公斂、公思、公若、公林、公堅、公施、公荊、公仲公朱、公上、公叔、公仇、公行、公成、公師、公族、公正、公明、公子、公土、公襄、公牛、公玉、公牽、公幹、公旗、公丘、公羊、公西、公何公冶公巫、公宣、公夏、公析、公南等。

字輩排行

山東蒙陰公氏本原派字輩:“肇毓東方懋丕惟衍續綿允中懷敬慕尚式廣宗傳”;
山東蒙陰公氏新改派字輩:“兆毓東方茂丕維衍緒勉允忠懷敬穆商世廣宗傳”。
山東茌平公氏字輩:“振玉金髮成”。
山東萊西公氏字輩:“權惠陵定 永仁洪士 雲行書廉 用棽良志 本道國世 大明正立 文武之邦 伯仲叔季以日憲懋 秉光里必 時繼宏元 仕廷成一”。
山東費縣公氏字輩:“茂丕文延孝綿”。
山東泰安馬莊字輩,忠信篤敬通,持志勵行恆,有美斯彰顯,實大自聲宏。

館閣世家

蒙陰公氏家族是明朝中葉江北地區罕有的“館閣世家”。
進士府邸進士府邸
自公先生曾孫公勉仁開始,公勉仁公躋奎公一揚公家臣公鼐公氏家族中連續五代均是三榜進士出身,且出了公家臣、公鼐兩位父子翰林,堪稱明後期歷史舞台上的一朵奇葩。
公氏家族綿延曆經五世而不衰,他們或文或武,代代均是耿直之臣,威武不屈,激濁揚清,錚錚鐵骨,正氣凌然,共同譜寫了公氏家族史的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對後世影響深遠。
公氏家族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一門五進士,父子雙翰林”的榮耀,地位顯赫,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文學著述,形成了獨特的家族文化。 明朝後期政治上的黑暗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公氏家族子弟政治抱負的施展,但也促使他們轉向了文學研究與創作,挖掘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潛力。公氏子孫因此提出了具有家學特色的文學主張,成就了其江北“館閣世家”的巨擘形象。
公鼐遠祖,可追溯到元朝的將領公海。明朝建立後,因公海是元朝將領,被遣送到遼東金州戍邊。當時規定,戍邊者年過四十,才允許兒子代還。公海有四子,只有最小的兒子公守敬獨自冒險越海,代父從軍。公守敬之子公先先十五歲時,聽說父親在遼東,思念不已,終於渡海尋親,在當時傳為佳話。後來以“孝行”受到薦舉,擔任廣宗縣縣丞,從此公氏從“軍籍”登上了仕途。
翰林牌匾翰林牌匾
公先先的孫子公恕考中貢生,擔任河南固始縣縣丞,後官至御史。

姓氏名人

自公先生曾孫公勉仁公鼐高祖父)開始,公氏族人連續五世蟬聯進士,公氏家族綿延曆經五世而不衰,堪稱明後期歷史舞台上的一朵奇葩,他們或文或武,代代均是耿直之臣,威武不屈,激濁揚清,錚錚鐵骨,正氣凌然,堪稱公氏家族史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公勉仁
公勉仁,官至山西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公勉仁號西埠,字尚德。公勉仁,生於齊地(今山東省蒙陰縣境內),蒙陰,自古隸屬江北蠻荒之所,受齊氣影響深遠,齊風自古“兀傲雄肆”,尚俠義,出生於此的公勉仁自幼受齊地尚武文化與魯地詩書禮儀文化影響,自幼秉性耿直、凜凜有氣節,為官不喜附權貴。
公姓
明正德初(公元1506年)公勉仁以逆劉瑾被逮下錦衣衛獄,終無性命之憂,降為四川布政司參議,外貶謫五年,後因督師討賊協剿有功,擢都察院都御史七年,終官至大同巡撫、都察院都御史,系明中期朝廷重臣。
公勉仁卒後,其家族連續五代均是三榜進士出身,五世進士,父子翰林,一時名重朝野。 1490年(明孝宗弘治三年)中進士,授“行人”,後升任江西道監察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斷,權勢頗重。後升任太僕寺少卿,再升(山西)大同巡撫等,官居要職。
明武宗正德初年,因得罪宦官劉瑾,被降為四川布政司參議,因剿蜀寇有功,又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大同,在邊十年,邊陲無警。著有《東山集》,現僅存清《蒙陰縣誌》中記載的《舟中野望》七律一首。蒙陰野店鎮上東門村,原建有都憲石坊1座,即公勉仁的石坊。
公姓
公躋奎
公躋奎,官至湖廣兵備道按察司副使。
公躋奎公鼐的曾祖父,公勉仁之侄,公景仁之子,原名志厚,號中山,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中進士,初授工部郎中,出守山西潞安,後升任湖廣按察副使,後調廣西,討平反叛,累立戰功。著有《中岩詩草》行世,今天尚能讀到他吟詠“蒙陰八景”的律詩八首。
公一揚
公一揚,官至工部郎中。公一揚是公躋奎三子,公一揚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中進士,是“五世進士”的“第三世”,初授大理寺評事,遷河南裕州知州,仕至工部郎中。著有《閒音集》,其《秋夜彈琴》、《卜築》二首及《蒙陰八景》等詩尚能找到。公一揚去世後,公氏家族呈請批准,在蒙陰縣署右邊為其修築石坊一座,號“榮世坊”,現因社會動盪早已蹤跡全無。
公家臣
公家臣,官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戶部主事。公家臣是公鼐之父,初選翰林院庶吉士,轉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戶部主事,會典纂修官,後贈禮部左侍郎。公家臣字共甫,號東塘,於1571年(隆慶五年)中進士,初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後任會典纂修官,負責校閱《世宗實錄》,1577年(萬曆五年) ,由於他主持正義,不苟異同,受到當權者張居正的嫉恨而被貶官,降為澤州判官,移官至廣平司理、南京戶部主事,1583年(萬曆十一年)卒於滁州,終年五十一歲,後贈禮部左侍郎。
公姓
公鼐
公鼐,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詹事、兩朝實錄副總裁、贈禮部尚書,謚“文介”。明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明朝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公姓
公鼐是明末萬曆年間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提出“齊風”的詩歌主張,公鼐“論詩主張一時代有一時代之風情反對模擬復古”,與于慎行、馮琦時稱“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在晚明詩壇占有重要的地位,三人一起標舉“齊風”共同推動了萬曆前期山左詩壇的發展,以地域之風影響全國,成為晚明詩風走向的先導。“齊風”主張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產生的原因,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公鼐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明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焦竑,清著名學者朱彝尊、清朝文壇領袖王士禛、同時代人楊漣都給予了公鼐極高的歷史評價。
焦竑評公鼐:“先生才識獨出,綜鑒復富。故其原本山川,極命草木,能牢籠載籍之菁華,不為靡曼剝奪之語。蓋直取獨見,上媚千古。猶煙雲之出沒,忽乎滿前,不可以為方,卒其所為法者,丙丙如丹。噫,可謂異已!
著名學者朱彝尊評公鼐:“言詩於萬曆,則三齊之彥,吾必以文介為巨擘焉。”
清朝一代詩宗、文壇領袖王士禛評價公鼐:“萬曆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絕句尤工。”—王士禛《池北偶談
明朝著名政治家、東林黨人楊漣極為欽慕公鼐,楊漣認為公鼐“有古大臣之風……心丹識卓,骨勁力沉,范希文(范仲淹)、司馬君(司馬光)實伯仲間者。”— 楊漣《與秦貞予刺史書》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補遺》載,公鼐所著的《問次齋稿》三十一卷,為明萬曆刻本,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內版本的《問次齋集》則毀於戰亂。這一說法得到更正。2008趙廣升對中山大學圖書館藏的《問次齋稿》明刻四十三卷本(包括《問次齋稿》三十一卷、《問次齋西遊稿》七卷、《問次齋續稿》五卷)進行了點校,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公鼐所著明刻本《國語髓析》二十一卷收入《四庫全書》,明刻本現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
公浮來
公浮來公鼒公鼐之弟 ,字敬與,號浮來,是明朝山左詩壇的代表人物。
公浮來小東園詩序公浮來小東園詩序
公浮來,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中舉人,官至工部屯田主事,清《蒙陰縣誌》載:“天性英敏,走筆千言,博學善書,名垂京師”。據清《蒙陰縣誌》載:公鼒“天性英敏,走筆千言,博學善書,名垂京師”。
著有傳奇(劇本)《千金裘》、詩文輯《小東園集》三十卷,今蒐集到的詩文僅有七十篇左右。 公鼒作為明朝後期山左詩壇的主盟人物,其絕大多數詩文作品已經散佚、失傳。這對於山左詩壇的有關研究和作為當朝才子的公浮來本人來說,亦為遺憾。
晚明山東著名才子公鼒(公浮來)論明代詩壇:“為君歷代選宗工,前稱弘正後嘉隆”。
明朝後期,山左詩壇主盟人物公浮來王象春主張“重開詩世界,一洗俗肝腸”,縱橫奔放,高古雄渾,同時不乏渾厚雅正,盛唐氣韻由此復現。影響之大,致使張揚“楚風”的公安派領袖袁中道也不得不驚嘆於風靡全國的這一詩壇景觀,其《阮集之序》云:“國朝有功於風雅者,莫如歷下。”公鼒追隨七子,但並未回護七子的缺失,“七子以大聲壯語,籠罩一世,使情人韻士盡作木強”。以七子為宗的公浮來、王象春等便試圖在創作中折中齊楚。公鼒作詩,旨在“重開詩世界,一洗俗肝腸”,既批判“齊氣”空言豪情壯語,忽略抒情寫韻,也批駁“楚風”一味放縱自我,任情自適,折中齊楚,遊刃而有餘。 萬曆後期的公浮來詩詞中,更多的是對社會現實的描述,由於公浮來長期“待詔金門,沉淪冷署”,做官伊始,長期在明朝內閣抄寫“誥文”、“邸抄”,閱盡明朝官場政治世態炎涼,出身於著名館閣世家的公浮來,十分關心國事,他“丁國家之多難,傷時事之日非,憂天逐日之感,往往以詩文發之。”公浮來早年的詩,對於國事多有評論,有時直指當朝皇帝,筆鋒尖銳,無所顧忌。 公浮來博學工書,文章雄瞻,少與兄長宗伯(古代的尚書、侍郎亦稱大宗伯、少宗伯,此指公浮來之兄長公鼐)齊名,屢困公車(公車之意為“舉人”的意思);晚滯冷署睹封疆之漸壤、悼門戶之相持,悲天憫人之感,往往與詩文發之,著有《小東園》詩集十二卷,《千金裘》四卷,詩談一卷,圃談一卷。
著有傳奇(劇本)《千金裘》、詩文輯《小東園集》三十卷,今蒐集到的詩文僅有七十篇左右。
公仲連
公仲連,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趙國上大夫、政治家。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後,周威烈王被迫承認魏、趙、韓三國列為諸侯。就在這年,趙國的相國公仲連開始進行政治改革。趙國君主烈侯愛好音樂,便問相國公仲連:他有喜愛的人可以“貴之”嗎?公仲連答道:只能“富之”,不能“貴之”。趙烈侯因此要賞賜給鄭國來的歌者槍、石二人田各一萬畝,公仲連答應了。隔了一個月,趙烈侯從代邑(今河西走廊)回來,問有沒有賞給歌者田畝。公仲連答道: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可贈予田地人。隔不多時,趙烈侯又問起這件事,因為公仲連根本就沒去尋找什麼歌者,所以就乾脆稱病不上朝。不久,番吾君從代邑來,向公仲連推薦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公仲連便把這三個人推薦給了趙烈侯。牛畜建議“以仁義,約以王道”,荀欣建議“選練舉賢,任官使能”,徐越則建議“節財儉用,察度功德”。趙烈侯因此宣布把賞田給歌者的決定作罷,起用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師”是負責教化的官,“中尉”是負責指揮作戰和選拔官吏的長官,“內史”是負責徵收田租和考核臣下成績的財務官。荀欣和徐越主張“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節財儉用,察度功德”,就是按照當前的政治標準來選拔人才、處理財政和考核臣下成績,這是法家的政策。而牛畜主張“以仁義,約以王道”,則是儒家的政策。當時趙國在具體的政治工作和財政工作中採用法家政策,而在教導方面採用儒家政策。
公皙哀
公皙哀:(生卒年待考),複姓公皙,字季次,又字季沈;齊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孔子七十二賢子之一。” 在史籍《史記·遊俠列傳》中,說他家境貧寒,“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但認真讀書,“獨行君子之德”,不肯屈節事貴族,終生不仕。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公皙哀為“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再加封公皙哀為“北海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稱公皙哀為“先賢公子”。清朝年間又改稱為“先賢公皙子”。

家族續譜

公氏家族自2005年3月開始啟動續譜,至2010年7月完成第六次續修族譜工程,歷時五年多,成冊二十八卷,成效斐然。記錄在冊的總計8萬餘人,散居於全國十二個省、七十多個縣區。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山東的蒙陰新泰、平邑、沂源、沂南、沂水各縣,流寓籍居於東北三省及山西、安徽、河南、江蘇、廣東等省和海外及港、澳、台等地區。
此次續譜,建立省內外續譜聯繫網路四十四個,基本查清了族人分居各地情況。不僅將族人名冊歸屬明列清晰,重點是充實了有關先祖功德的大量資料,充實了族譜的內涵,使得公氏家譜更趨完善。

宗祠通用聯

四言

公爵啟姓
松陽閥閱。
——佚名撰公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公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竭忠規主;
王爵矢公。
——佚名撰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公仲。下聯典指公儉(失考)。

六言

家臣論奪情事;
孝與指陳至切。
——佚名撰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隆慶進士公家臣,號東塘,蒙陰人。授編修,以論奪情事忤張居正意,被謫澤州判官。下聯典指明代萬曆進士公鼐,字孝與,蒙陰人。由編修累官禮部侍郎。時群小植援亂政,鼐屢有論列,指陳切至。引疾歸,後落職。

七言

衛荊善居而享譽;
楚閭忠介以成仁
——佚名撰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衛國大夫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孔子稱之。下聯典指春秋時,楚昭王之族人公子閭的事典。白公勝作亂,欲立閭為王,劫之以刃。閭曰:“吾聞辭諸侯者,潔其行也。今子見國而忘主,不仁;劫白刃而失義,不勇。子雖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為也。”白公強之不可,遂殺之。

八言

家宰不為,見稱宣聖;
歌田未與,寧忤烈侯。
——佚名撰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人公皙哀,字季次,孔子弟子。孔子曾稱讚他說:“天下無德行,我的弟子多數做了家臣(家宰,卿大夫的臣屬),只有季次未曾做官。”“宣聖”,即孔子。下聯典指戰國時趙國人公仲連。趙烈侯愛好音樂,想賜給鄭國歌者槍、石每人萬畝田,公仲連頂住不給辦,甚至裝病不上朝。後任趙相。
宣公庶子,堂堂且正;
聖門高足,鬱郁乎文
——佚名撰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曹國宣公庶子公子欣時,字子臧於王而立之。子臧辭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為君非吾節也,雖不能聖,敢失節乎?”下聯典指周代名人公子元的事典。相傳公子元為孔子弟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