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

公族

公族:西周始置。為朝廷大臣,掌君王貴族內部事務。《番生簋》謂王令司公族、卿事寮、太史寮。《毛公鼎》謂王令司公族與“三有司”,足見公族地位之高。《詩·魏風·汾沮洳》:“殊異乎公族”。《鄭箋》:“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春秋時晉國設公族大夫晉悼公時荀家、荀會、欒懕為公族大夫,見《左傳·成公十八年》和《國語·晉語七》。杜預註:“公族大夫掌公族及卿大夫子弟之官。按其他資料來理解,公族應該是一個階層,而不是一個官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族
  • 拼音:gōng zú
  • 注音:ㄍㄨㄙ ㄗㄨˊ
  • 釋義:諸侯或君王的同族;公族大夫
詞語讀音,引證詳解,與公子的關係,與公室的關係,

詞語讀音

gōng zú
ㄍㄨㄙ ㄗㄨˊ
公族

引證詳解

(1).諸侯或君王的同族。
《詩·魏風·汾沮洳》:“殊異乎公族。” 毛 傳:“公族,公屬。” 鄭玄 箋:“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
《漢書·劉歆傳》:“排擯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慧型者,尤非毀而不進。”
《隋書·嗣王集傳》:“帝不忍加誅,乃下詔曰:‘……雖復王法無私,恩從義斷,但法隱公族,禮有親親。’”
《明史·鎮平王有爌傳》:“﹝朱有爌﹞又采歷代公族賢者,自夏五子迄元太子真金百餘人,作《賢王傳》若干卷。”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顏聚曰:‘吾當以死據住北門,公子收斂公族,火速到此,同奔代地,再圖恢復。’”
章炳麟《秦政記》:“六國公族散處閭巷之間,秦以守法,不假以虛惠結人,公族之欲復其宗廟,情也。”
(2).指公族大夫
《左傳·宣公二年》:“自是晉無公族。” 杜預 註:“無公子,故廢公族之官。”

與公子的關係

所謂公族,就是君主非嫡系後人,可以理解為王族;比如宋國有武族,就是宋武公後人的集合體。公子就是指君主的兒子,比如公子小白(齊桓公),比如公子季友等等。君主的女兒在極少數情況下也可以稱為公子。

與公室的關係

公族就是和國君同族的那些人,公室是指國君的家庭成員。 公族大夫的簡稱也是“公族”。公族大夫要求出身於公族。 具體範圍,像魯國,大概孟孫叔孫季孫這些氏算公族,但不算公室,公子和公孫算公室。可能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公族,或者同族的不一定同姓。 公是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君主的尊稱。公在這裡不是爵位,完全是尊稱。比如齊國是侯爵國,但是齊國的君主在春秋中後期就一般稱為公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